消費者均衡條件分析的兩種方法分別為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現在通用的是序數效用論。
二者的差別在於序數效用論只要求假設效用程度有差別(有先後順序),而不用衡量效用大小。這比較符合實際,因為效用是一種感覺,無法計量,但是人們確實可以分出先後順序;而基數效用論假設效用是可以衡量的,不同消費品的效用是有大小的。這是它的硬傷,也是被經濟學家拋棄的原因。它還有一個不合理的假設,即它假設貨幣的邊際效用是不變的,這顯然與邊際效用遞減是相悖的。
同一性:盡管二者有所差別,但是它們都共同的根本假設,即邊際效用遞減。無論是基數效用論還是序數效用論都是建立在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之上的:基數效用論認為消費者必須使他花在任何一種商品上的最後一元錢的效用相等才能實現效用最大化,而序數效用論是用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線推導出來的,無差異曲線凹向原點的形狀是由邊際效用遞減決定的,所以序數效用論也是建立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之上的。
PS:盡管基數效用論是有缺陷的,但是它本質上是正確的,它的理論始終是建立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之上的。它僅僅是畫蛇添足而已——計量大小比判斷大小更進一步。
另外在分析的時候你可以寫出兩種分析方法的均衡條件的公式或者畫出圖形,結合公式和圖形來解釋會更詳細,我這里不方便寫出公式和畫出圖形。
邊際遞減規律是微觀經濟學用得最多的規律之一,只要大方向正確,小的錯誤就很容易修正過來。
B. 地下水均衡分析方法
在進行地下水均衡分析時,需要根據當地的水文地質條件確定水均衡要素的類型,並計算出各個補給要素、排泄要素和儲存要素的量值,建立水均衡分析表。下面通過兩個例子來說明具體的水均衡分析方法。
5.3.2.1 一個扇形理想泉域地下水均衡分析
某扇形承壓含水層的排泄點發育一個上升泉,如圖5.27所示。泉域地勢西高東低,承壓含水層只在西部出露,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在東部大片地區被不透水層所覆蓋。含水層南、北側被正交隔水斷層限定,形成扇形結構。地下水自西向東流動,在東端斷層交叉處以泉水的形式排泄。
圖5.27 某扇形理想泉域示意圖
a—平面圖;b—剖面圖
泉域地下水的補給要素為大氣降水補給強度,用R表示,單位是mm/a。補給區面積A=58km2,多年平均降水量P0=700mm/a,根據降水入滲系數a可以計算得到多年平均補給強度R0=aP0。泉域排泄要素為泉水的流量Q,單位是m3/a。經過多年的觀測,發現泉水的平均流量Q0=0.11×108m3/a。假設多年平均狀態下含水層的儲存量保持穩定,則地下水的補給量與排泄量相等,有Q0=AR0,於是降水入滲系數可以估算為
地下水科學概論(第二版·彩色版)
把上述數據代入式(5.5),得到a=27.1%。
對於每個水文年,以1年為均衡期,則需要考慮儲存要素的變化。該泉域的儲存要素可分為2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補給區潛水面高度決定的儲存量變化:
地下水科學概論(第二版·彩色版)
其中μ是補給區含水層的給水度,為0.05,而h1和h2分別為年初和年末補給區的地下水位(圖5.27)。第二部分是承壓覆蓋區水頭上升或下降造成的儲存量變化,計為∆S2,取決於承壓區的水頭分布、面積和儲水系數。在這種情況下,泉域地下水的年均衡方程為
地下水科學概論(第二版·彩色版)
如果承壓區的儲水系數足夠小,則儲存量變化主要由第一部分構成,泉域地下水的年均衡就可以簡化為
地下水科學概論(第二版·彩色版)
例如,2011年泉域補給區的降水量只有504mm,泉水流量衰減到0.098×108m3/a,全年平均地下水位下降幅度達0.6m,則由式(5.6)計算得到的儲存量減少了0.017×108m3/a,並可以填寫水均衡分析表(表5.1)。式(5.8)產生的均衡誤差為0.001×108m3,這是忽略承壓區儲存量變化導致的。根據式(5.7),實際的儲存量衰減幅度為∆S1+∆S2=0.018×108m3,承壓區儲存量變化約佔5.6%。含水層釋放儲存量對維持較高的泉流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表5.1 扇形理想泉域2011年水均衡分析表
*忽略承壓區的儲存量變化,故設為0.0。
5.3.2.2 內蒙古河套灌區地下水均衡分析
內蒙古河套灌區位於黃河與狼山、烏拉山之間,東部與包頭市相鄰,是中國三個最大的農業灌區之一。灌區年降水量139~222mm,年平均蒸發量則達1999~2346mm,農業生產依賴於引水灌溉。平行黃河延伸的總乾渠通過位於澄口的三盛公水利樞紐把黃河水輸入灌區,滲漏補給地下水並向北部的總排干排泄,最終匯入東部的烏梁素海,沿途分布5個灌域(圖5.28)。灌區內的地下水分布於狼山與黃河之間發育的第四系沉積盆地內的鬆散沉積物中,含水層最大厚度在200m以上(圖5.28),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下水系統。
圖5.28 內蒙古河套灌區的灌排系統略圖
對內蒙古河套灌區進行地下水均衡分析,均衡區包括圖5.28中的5個灌溉區域,以地面和底部的淤泥質黏士沉積物(圖5.29)為上、下邊界,以北部山區斷層和南部黃河為側向邊界,西側以沙漠邊緣為界,東部以烏梁素海為界。均衡區總面積約為1.0×104km2。以1997年全年為均衡期,確定各個均衡要素。
圖5.29 內蒙古河套灌區含水層結構剖面圖
在地下水補給要素中,根據內蒙古河套灌區的特點,渠系直接滲漏、大氣降水入滲、灌溉回歸補給最為重要,還有少量的黃河與北部山區側向徑流補給。其中大氣降水入滲和田間灌溉入滲可以統一處理為入滲補給,包括耕地入滲和荒地入滲兩個部分。因此,地下水的輸入流量可表示為
地下水科學概論(第二版·彩色版)
式中:Qin表示1997年灌區地下水的補給量;Lc表示渠系滲漏量;Ris和Rus分別表示耕地和荒地的入滲補給量;Lr表示黃河滲漏補給量;Fm表示北部山前側向徑流量。
內蒙古河套灌區地下水主要通過潛水蒸發、向地表水排泄和人工開採的方式消耗,地下水的輸出流量可表示為
地下水科學概論(第二版·彩色版)
式中:Qout表示1997年灌區地下水的排泄量;Eis和Eus分別表示發生在耕地和荒地的潛水蒸發;Xd和 Xl分別表示地下水向排水溝和烏梁素海的排泄;Qw表示地下水的開采量。
在內蒙古河套灌區,含水層內部的弱透水層分布並不連續,因此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承壓含水層,地下水儲存量的變化可以用潛水面埋深變化來計算,即
地下水科學概論(第二版·彩色版)
式中:∆S表示1997年灌區地下水儲存量的增加體積;D1和D2分別表示年初和年末的地下水位平均埋深;μa表示平均給水度。根據灌區含水層的岩性特點,μa可以取0.04。
綜合上述分析,灌區的水均衡方程可以表示為
地下水科學概論(第二版·彩色版)
式中:∆t為1年。方程(5.12)中各個均衡要素的具體數值,需要根據大量水文、氣象、地下水位和灌溉資料進行綜合計算。1997年內蒙古河套灌區地下水均衡的概算結果見表5.2。由於地下水儲量減少了0.8×108m3,這一年地下水處於負均衡狀態,但儲存量變化值相對輸入輸出流量不到3%,接近於零均衡狀態。
實際上,不同地下水系統的水均衡要素差異很大,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詳細分析和確定。特別要注意某些補給要素或排泄要素是否存在重復計算。
表5.2 內蒙古河套灌區1997年地下水均衡概算表
C. 均衡價格理論的分析方法
經濟學中,用以分析考察經濟中若干變數之間的關系 ,以解釋經濟現象及其變化的概念或分析方法。
在供求論中,均衡指需求和供給兩種相反力量處於一致或平衡的狀態,使買賣雙方都滿意並願意接受和保持下去的狀態,一種不再變動或沒有必要再變動的狀態。 圖中,S 是某種商品的供給曲線,D是需求曲線。豎軸表示價格( P ),橫軸表示數量(Q)。當價格為 P2 時 ,生產者願意提供較多商品,而消費者僅願意購買較少商品,供給超過需求;這時,價格必然下降 , 生產者也不得不縮減生產。當價格為 P3 時,生均衡產者願意提供較少商品,而消費者願購買較多商品 ,求過於供;這時,價格必然上升,生產者擴大生產。當價格為P1時,供給和需求相等,表現為兩曲線上相交的點E。E即為均衡點,表示生產者和消費者都能接受並願保持此水平上的價格(P1)與數量(Q1)。
均衡可以分為穩定 均衡和不穩定均衡 。如果均衡體系受到外力干擾離開均衡點,經過一段變動又回到原來的均衡位置,這種均衡稱為穩定均衡;否則,稱為不穩定均衡。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和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是均衡概念的較早引入者和均衡分析方法的創立者。馬歇爾運用均衡概念和均衡分析研究價格,建立了均衡價格論。他主要考察了單個市場上某一種商品的供給和需求,以及由供求所決定的商品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或單個市場的均衡的建立與破壞。這種分析稱為局部均衡分析。瓦爾拉斯在研究價格時,考察了所有各個商品市場的供給和需求,注重各個商品市場之間、各個要素市場之間以及各個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間價格和數量的相互影響和相互聯系,或所有各個市場的均衡的建立與破壞。這種分析方法被稱為一般均衡分析。在現代經濟學中,均衡和均衡分析方法得到廣泛運用和發展
D.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優缺點有哪些
優點是比較穩定,不會出現大錯,缺點是容易忽略一些極端情況,還是不夠全面。
E. 均衡分析的分類
均衡分為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與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來分析某一時間、某一市場的某種商品(或生產要素)供給與需求達到均衡時的價格決定。一般均衡分析在分析某種商品的價格決定時,則在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的供給、需求、價格相互影響的條件下來分析所有商品和生產要素的供給和需求同時達到均衡時所有商品的價格如何被決定。一般均衡分析是關於整個經濟體系的價格和產量結構的一種研究方法,是一種比較周到和全面的分析方法,但由於一般均衡分析涉及到市場或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而這些又是錯綜復雜和瞬息萬變的,實際上使得這種分析非常復雜和耗費時間。所以在西方經濟學中,大多採用局部均衡分析。
F. 如何看待均衡分析法你認為這種分析方法存在什麼問題嗎
居然分析法呢,適用於很多受眾群體,但是呢具體的事情都要區別對待,不是是適合所有的事情。
G. 均衡分析的概念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把這一概念引入經濟學中,主要指經濟中各種對立的、變動著的力量處於一種力量相當、相對靜止、不再變動的境界。這種均衡與一條直線所系的一塊石子或一個盆中彼此相依的許多小球所保持的機械均衡大體上一致。均衡一旦形成後,如果有另外的力量使它離開原來的均衡位置,則會有其他力量使它恢復到均衡,正如一條線所懸著的一塊石子如果離開了它的均衡位置,地心引力立即有使它恢復均衡位置的趨勢一樣。
經濟學中,均衡指這樣一種相對靜止狀態:經濟行為人認為調整的決策(如調整價格、調整產量)已不可能增加任何好處,從而不再有改變行為的傾向;或兩種相反的力量勢均力敵,使力量所作用的事物不再發生變化,前者如消費者均衡,生產者均衡,後者如均衡價格、均衡產量。
H. 什麼是均衡,什麼是邊際分析
你說的均衡和邊際分析是經濟學研究領域的專業詞彙。
均衡:
在經濟學中,均衡是經濟學家物理學中借鑒並發展出來的一個概念。最直接的含義被看成是「力量的平衡」,或者用來表示沒有內在"變革傾向「的一種狀態。
在西方經濟學中,均衡是一個被廣泛運用的概念。均衡的最一般意義指經濟體系中一個特定的經濟單位或經濟變數在一系列經濟力量的相互制約下所達到的一種相對靜止並保持不變的狀態。與物體的運動一樣,經濟體系中一個特定經濟單位也同樣受到來自不同方向的各種經濟力量的制約。
在微觀經濟分析中,市場均衡可以分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單個市場或部分市場的供求和價格之間的關系和均衡狀態進行分析。一般均衡就是對一個經濟社會中所有市場的供求和價格之間的關系和均衡狀態進行分析。一般均衡假設的各種商品的供求和價格都是相互影響的,一個市場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場都達到均衡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邊際分析:
邊際分析即邊際分析法,是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較,二者相等時為臨界點,也就是投入的資金所得到的利益與輸出損失相等時的點。如果組織的目標是取得最大利潤,那麼當追加的收入和追加的支出相等時,這一目標就能達到。
邊際分析法是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際工作中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是打開經濟決策王國的鑰匙。可以認為邊際分析法與管理決策優化密切相關。
邊際分析法marginal analysis的數學原理很簡單。對於離散discrete情形,邊際值marginal value為因變數變化量與自變數變化量的比值;對於連續continuous情形,邊際值marginal value為因變數關於某自變數的導數值。所以邊際的含義本身就是因變數關於自變數的變化率,或者說是自變數變化一個單位時因變數的改變數。在經濟管理研究中,經常考慮的邊際量有邊際收入MR、邊際成本MC、邊際產量MP、邊際利潤MB等。
I. 西方經濟學:經濟均衡分析的三個步驟
生產什麼以及生產多少。生產電視還是生產電腦、生產大炮還是生產黃油(希特勒的選擇是:寧要大炮不要黃油);生產多少台電視機、多少台電腦,用多少資源生產大炮,用多少資源生產黃油。
2.怎樣生產,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生產這么多的產量與勞務,與生產方式,技術水平直接有關。
3.為誰生產。生產出來的產量和勞務用什麼樣方式分配到社會的各個成員中,即怎樣分配。
西方經濟學除了上述的三個基本問題外,還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社會稀缺的資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社會資源總量的變動。
貨幣的穩定性。
經濟學有一套以數量分析為特徵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實證分析法、邊際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靜態分析法、比較靜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長期與短期分析法、個量與總量分析法等。
一、實證分析法:
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法來自於哲學上的實證主義方法。實證分析是一種根據事實加以驗證的陳述,而這種實證性的陳述則可以簡化為某種能 根據經驗數據加以證明的形式。在運用實證分析法來研究經濟問題時,就是要提出用於解釋事實的理論,並以此為根據作出預測。這也就是形成經濟理論的過程。
二、邊際分析法:
是利用邊際概念對經濟行為和經濟變數進行數量分析的方法。所謂邊際,就是額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個單位或最後一個單位。在經濟學分析中,簡單地說,邊際是指對原有經濟總量的每一次增加或減少。嚴格地說,邊際是指自變數發生微小變動時,因變數的變動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本來是物理學概念。引入經濟學後均衡是指經濟體系中各種相互對立或相互關聯的力量在變動中處於相對平衡而不在變動的狀態。對經濟均衡的形成與變動條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分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慮經濟體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的影響的條件下,分析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中,均衡的形成與變動的方法。
J. 均衡分析有哪些技術方法
均衡分析法是經濟理論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和必要抽象。1、均衡與均衡分析:經濟學中的均衡:任何一個經濟決策者都不能通過改變自己的決策以增加利益時的狀態。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在假定各經濟變數及其關系已知的情況下,考察達到均衡狀態的條件和狀況的分析方法。2、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慮所有經濟變數之間關系的情況下,考察整個經濟系統完全達到均衡狀態時的狀況,和達到均衡的條件。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假定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考察單一的商品市場達到均衡的狀況和條件。 意義 :因此,在供求曲線均為水平的金融領域中,經濟學中供求決定價格的老套路顯然無法繼續使用了:在尚未達到均衡的情況下,我們無法描述交易數量如何沿著供求曲線運動達到均衡點;在均衡狀態下,雖然價格是確定的,但是兩條重合的供求曲線使我們仍然無法找到均衡的交易數量。總之,供求分析一旦失去意義,數量—價格機制就無法發揮作用。這最終導致了在金融學的均衡分析方法中,研究者們不得不放棄供給方,而將注意力僅僅集中在需求方的最優化分析之上;同時,金融研究者們也很少再涉及數量—價格之間互動機制的研究,取而代之的是對風險—收益互動機制的深入分析。雲掌股吧為您服務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