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高職教育教學方法

高職教育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0 17:26:48

如何搞好高職的課堂教學

搞好高職的課堂教學的方法:
高職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培養應用性技術或管理人才,而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應從人員和政策上向教學和教師傾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搞好課堂教學。

1 觀念的改變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不同在於培養目標是培養一批社會需求的高級應用性技術或管理人才,其理論知識要求夠用,但需要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畢業後可立即上崗勝任工作,也可繼續接受教育和深造。因此,「高職高專」教育是「大眾化教育」,最完善的形態,它使「動手」教育和「操作性」教育到達頂點,重視的是動手能力的培養,培養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本科教育只是「精英教育」的初級形態,它主要是為以後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後備人才梯隊。只有對高職教育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形成正確的教學方式,從而有利於高職的發展趨勢。

2 深化教材、教綱、教法的改革

有些高職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熱情不高。除了學生本身的原因,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教材、教綱、教法不適合高職生的特點和需求。以醫學專業為例:所用的教材基本上是普通醫學院校所用教材的翻版或壓縮,並沒有注意考慮到高職生的實際情況。在醫學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缺乏相互之間的聯系性,讓學生學習起來感到無助及厭倦。同時不少教師講課照本宣科,理論性過強,使學生提不起興趣,也不容易記熟記牢。因此,要以「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為指導思想,對教材、教綱、教法進行深入改革。可以這樣設想:無論是基礎理論課還是臨床技能課所用的教材都應該本著精簡適用,生動直觀,操作性強的原則進行修訂甚至重寫。可以考慮改變原來將專業基礎課和臨床課教材完全分離的課程模式改為以臨床課教材為中心,將醫學基礎課相關內容緊密結合臨床課堂相關章節來編寫和教學。教學法也應該以歸納法為主而少用演繹法,應主要從臨床事例中教給學生概念和方法而不應主要從概念出發來進行教學[1]。通過各種臨床事例啟發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加強基礎課和臨床課之間的聯系度,有利於熟悉並掌握知識點。通過「故事」給學生提出問題並進而引導他們去思考,去讀書,去實踐,並結合實際問題給學生以簡明扼要的理論灌輸。
我們認為高職院校的教綱與教材編寫,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都應該圍繞實踐出發,讓學生參與實踐,充分調動其內在學習需求,使其在學習的實踐中獲得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積極性。如果我們的教學能夠將實踐理論充分結合,同時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興趣,我相信,我們的高職教育教學工作一定能開創一個嶄新的局面。

3 改變傳統課堂教學設計

教案設計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體現,我們認為至少應該涵蓋如下要素:
3.1 圖:將專業知識用一些形象化的結構圖進行分解,對每一個知識再進行結構化,並細化到每一門課的每堂課中。用特殊的記號或圖片在結構圖中可以進一步詮釋,使知識點形象生動,易於學生接受。現在市場上這樣的備課軟體較多,可以在市場購買。
3.2 點:明確課堂的教學點,也就是積極明確教師的操作點和學生的掌握點,它包括知識的重點、難點和掌握點,也包括方法指導點、情緒協調點及個別調節點。
3.3 量:課堂上不僅要保證一定的信息量而且要保證較大比例的多邊活動量,形成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學習的效果,從學生的腦、手、口、眼、耳等各個部位強化刺激,以形成最有意義的條件反射。
3.4 度: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課堂設計應有不同程度,不同密度,不同進度的上中下三層設置。
3.5 序: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課堂懸念符合學生的求知心理,它是引發興趣的重要方式,多樣化的傳播序列可以避免課堂形成單調性,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3.6 效: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線,教師應對課堂的有效程度有清醒的認識,每堂課的課後都應有相應的自我評價。

4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是核心力量,也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假若課堂教學沒有教師的參與就像劇場沒有演員一樣,不可能有演出和演出的成功,當然就像高演技的演員,能夠給演出帶來巨大的成功。因此,擁有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良,善於教學的教師隊伍,是辦好學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作為醫學高職教師,(1)應具有樂教敬業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而且還應該有誨人不倦和為人師表的道德品質;(2)必須有廣博的文化專業素質,包括醫學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知識和科學人文知識;(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廣泛興趣,愛好;(4)具有健康的體魄,充沛的精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只有那些有著高素質的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敬重和信任,學生才樂意接受其教育。因為教師的行為本身就是學生的活教材,對學生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同時,根據醫學高職教育特點,專業課教師必須具有雙師素質。因此,要把培養「雙師型」教師為目前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臨床實踐,或從臨床一線引進教師,使大多數專業教師持有職業證,成為名符其實的「雙師型」教師。

5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的「溫床」,它有利於課堂教學向著良性循環發展,有利於教師和學生的雙向發展,為課堂教學順利的進行提供有利的人文環境。
「大道至簡,大師至愛」我們應該懷著對高職學生極大的關愛心和對高職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認識,以飽滿的熱情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為促進我國高職教育出一份力。

⑵ 高職現代教學方法有哪些

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②善於提問激疑,引導教學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過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啟發學生獲取知識;
④發揚教學民主。

⑶ 論高職教育應該怎樣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要上好一堂課,必須做好課堂教學設計。觀念正確,設計符合高職教育特點和要求,上好一堂課就有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傳統學科型課堂教學設計,往往圍繞教科書和學科知識系統來進行。課堂內容與職業崗位實際嚴重脫節;課堂職業能力目標籠統、含糊;職業能力訓練隨意、零亂。而設計的最終體現——教案,則主要是抄錄教科書章節目錄和內容要點,缺少職業能力訓練和知識認知的過程式控制制和行為引導的設計。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體現的是以知識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觀,與高職教育的基本特徵及要求格格不入,必然會導致學生興趣低落,職業能力難以提高,課堂效果低下。
一、高職教育課堂教學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以符合高職教育特徵的課堂教學質量觀為指導高職教育區別於其他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徵,就是「以就業為導向」,使學生獲得相應技術領域的職業能力,能很快勝任未來的職業崗位。衡量高職課堂教學質量,應該主要看能否通過各種有效的訓練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得以這逐步提高。教師應立足手高職教育層次,徹底摒棄傳統學科型課程教學觀念,以符合高職特徵的教學觀來指導課堂教學設計。
(1)以職業能力目標為中心。高職課堂教學設計應緊緊圍繞職業能力目標來進行。首先要根據職業崗位能力需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明確、具體、可檢驗的課堂職業能力目標,然後考慮用何種項目、方式、手段、素材對學牛進行訓練以實現既定目標。不能首先考慮要講授哪些知識、怎樣講清這些知識。職業能力訓練沒有知識的支撐,難以順利進行,但是高職課堂教學絕對不能顛倒「應會」和「應知」的地位,知識目標必須服從並服務於職業能力目標。
(2)以學生為主體。這是職業能力形成和提高的規律所決定的。職業技能和其他為完成職業任務所需要的相關素質,不是老師一講就會的,必須經過反復、大量的實際操作或現場實施,才能形成和提高。知識也是如此,必須在實際運用中才能牢固掌握。高職教育課程教學的主要功能不應是傳授知識,而應是組織學生進行職業能力訓練。前者是以教師為主體,後者是以學生為主體。因此課堂教學設計重點應放在如何調動和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加職業能力訓練上面,包括訓練目標的把握、訓練項目的選擇、訓練活動的過程式控制制及考核等等。
(3)以項目為驅動,以職業活動為訓練素材,這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具體要求。這里所說的項目,是為實現職業能力目標,需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具體事項。如「製作年度報表」、「完成某種商品的價格策劃」、「製作某種零件的工藝圖」等等。職業活動指學生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實際工作內容。課堂教學應根據學生的職業方向,以項目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並且引入職業活動作為訓練素材,才能使課堂教學貼近職業崗位實際,做到學用結合;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促使學生積極參加職業能力訓練。最關注最感興趣的才會最主動、積極地參與,這是學生的心理依據。另外,每堂課設定的訓練項目必須在課內完成,不能延至課外演變為課外作業。這樣才能客觀驗證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
(4)「教、學、做」一體化安排。所謂「教、學、做」一體化安排,指一堂課中知識講授和職業能力訓練應有機結合,不能分離。其結合點即職業能力訓練項目。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通過完成項目提高職業能力,並掌握必要的知識,兩者有機地融合在項目訓練的過程之中。第一要務是要學生動手做,知識要融入到做的過程,根據項目訓練的需要來講授。一堂課應該從出示實例、學生試做或教師示範操作開始,不應從概念、特徵等知識的講述開始。一定要先將知識講清講透再讓學生做、將知識認知和能力訓練分離開來。
(5)符合能力形成和知識認知的規律,課堂教學設計應符合學生職業能力形成和知識認知的規律。如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由表象到實質、由模糊到精確等等。教師在課堂目標的設定、訓練項目的設計、訓練素材的選擇、課堂考核、特別是訓練過程式控制制等方面都應符合上述認識規律。要從初學者的角度來考慮,從直觀實例出發,重視學習行為引導,要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參加職業能力訓練的積極性。
(6)重視課堂考核。每堂課都應對學生完成項目的情況及其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表現(如學習紀律、學習態度、組織帶動能力、團隊精神、創新意識等等)進行考核。課堂考核應作為課程成績評定的一個重要方面,賦予合理的分值。要讓課堂考核成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行為和職業素質養成的有力杠桿。

二、課堂教學設計的具體內容及要求
(1)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應包括職業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確定職業能力目標不能以教科書為依據,必須以學生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並切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必須明確、具體、可檢驗,並設定可展示的成果或具體的檢驗參數。確定知識目標應以職業能力目標的需求為依據,遵循「必需、夠用」的原則,不能以教科書的理論框架或學科體系為依據。
(2)課堂職業能力訓練項目,職業能力訓練項目是為實現課堂目標而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具體事項,課堂目標需要通過它去實現,教學內容需要它去承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需要它去激發和驅動,課堂成績考核需要以它為依據,因此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設計內容。訓練項目設計應切合學生專業方向,具有實用性、典型性、新穎性、可檢驗性和趣味性,還應有利於職業道德、誠信品質、團隊精神、法紀意識、創新意識和操作安全意識等素質的培養。訓練項目要逐一編號列出,明確項目名稱、擬實現的職業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擬使用的訓練素材,並對實施步驟、方式、場地、設備及工具、安全事項、考核方法等作出整體籌劃。
(3)職業能力訓練素材,職業能力訓練素材指項目訓練使用的實例(案例、習題、工件、圖紙、工具軟體等等)。職業能力訓練素材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點之一,應體現「實、足、新、趣」四個特點:實,即與職業崗位實際活動和課堂職業能力目標相適應;足,即充分滿足訓練項目的需要,具有層次性、對比性和豐富性;新,即體現職業活動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新理念、新知識;趣,即能激發學生興趣和內在動力。職業能力訓練素材要力求採用生產、服務、管理一線的真實實例。
(4)項目教學過程式控制制,這是課堂教學設計中最重要、最細致、最能體現教師水平的環節。設計得好,職業能力訓練有條不紊、環環相扣,課程目標水到渠成:設計不好,則會忙亂無緒、勞而無功。項目教學過程一般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控制。
①項目訓練過程和步驟。即設計訓練項目怎樣開頭、怎樣結尾、分幾個步驟進行、各步驟問怎樣銜接和過渡、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怎樣融合等。一般可以分為以下過程和步驟:①告知;交代本堂課的職業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明確要完成的項目;②引入:出示實例,教師示範或學生試做;③初步歸納:教師或學生初步歸納完成項目的操作要領和知識要點;④強化:出示改變了參數、增加了難度的實例,讓學生操練,加強對解決問題的方案、方法、步驟和支撐知識的認識和體會;⑤系統歸納:教師系統歸納能力和知識要點,化解難點;⑥深化:從正、反、錯等各個角度出示實例,繼續讓學生操練,鞏固、拓展和檢驗學生的能力和知識;⑦課堂總結:綜合歸納操作要領和知識要點,形成體系,並進行課堂項目考核。
②項目訓練方法和手段。即設計項目訓練各個環節、步驟運用的教學方法、手段及訓練組織形式。如教師方面:示範操作、歸納講授、課件演示、實物展示、掛圖展示、板書、提問、巡查、個別指導、點評等等;學生方面:模仿操作、獨立操作、分組操作、捉對比賽、分組比賽、課堂討論、分組討論、個別回答、代表發言、互相評點、作品展示等等。要求形式多樣、方式靈活、能調動學生興趣、切合訓練項目的實際。項目教學過程式控制制的設計必須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並要注意行為引導和激發學生興趣和動力。
(5)《深堂教學方案》編制,在上述設計的基礎上制訂《課堂教學方案》,以其取代傳統的教案。《課堂教學方案》一般應以兩學時為單元編寫,應包括上述設計內容,體現上述原則和要求。重點是項目教學過程式控制制和操作要領及知識要點,項目訓練的過程、步驟、方法、手段必須逐項描述清楚。課堂教學中要用到的訓練素材,可製作成課件或資料卡,《課堂教學方案》中只需標明其編號和展示方法,具體內容不需寫入。《課堂教學方案》絕對不能按照教科書章節順序來編排,更不允許抄錄、羅列教科書內容。

⑷ 談談你對高職教育的理解

第一篇:對高職教育的認識與體會

對高職教育的認識與體會
通過近期學院組織的教師崗前培訓,作為一名外聘教師,我對高職教育教學特點、理念和教學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體會。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正在蓬勃發展。因而,搞好教學工作是一個迫切的任務,否則就無法體現高職的教育功能,體現高職的正確內涵。搞好教學工作,教學改革是關鍵;而要有效地進行教育改革,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更是關鍵的關鍵。作為一名外聘教師,同樣有責任和義務認真學習高職教育教學的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教育教育水平,現做總結如下。
一、 高職教育理念
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兩種類型。普通高等教育追求學術型人才培養;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兩種類型。在培養目標方面,普通高等教育培養的是研究型、工程型人才;而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高技能型人才。
在專業設置方面,普通高等教育的專業是學科型專業,即以學科的分類為專業設置的依據;而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是職業型專業,即與職業崗位群對口的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普通高等教育強調學科的重要性,注重基礎理論的廣博性和專業知識的精深性,課程內容注重「理論性」,教學過程突出「研究性」;而高等職業教育強調職業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基礎理論的實用性和技術理論的應用性,課程內容強調「應用性」,教學過程注重「實踐性」。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屬於職業教育范疇,是面向具體職業的,是為學生職業服務的。普通高等教育也面向職業,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論性的,目的是為研究做准備,或為從事高技術要求的職業做准備。因此,職業性應是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定位的內涵,即培養人才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特色和優勢。
二、 行動導向教學法
通過深入的學習,我對行動導向教學法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行動導向是指由師生共同確定的行動方案來引導教學組織過程,學生通過主動和全面的學習,達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一。行動導向的教學一般採用跨
學科的綜合課程模式,不強調知識的系統,重視案例和解決問題以及學生自我管理式的學習。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習者提供咨詢和幫助並與其一道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估。
行動導向學習的核心是有目的地擴大和改善個體活動模式,其關鍵是學習者的主動性和自我負責,即學習者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管理,行動導向強調學習者對學習過程的評價,評價的重點是獲取加工信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包括自我評價和外部評價。
行動導向的主要特點是:
1、跨學科的,以能力為基礎的職業活動模式;
2、整個教學過程是一個包括獲取信息、制定工作計劃、作出決定,實施工作計劃、控制工作質量、評定工作成績等環節的完整的行動模式;
3、教學組織形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作用變為教學的引導者、學習輔導者和主持人;
4、採用目標導向,重視學習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評估。
三、 高職教學教育理念與方法在任教課程中的應用
結合自身所教平面設計類課程,我有以下體會。在平面設計的教學過程中,從軟體使用的角度來進行教學只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只能教會學生最簡單的軟體本身。而從學生易於快速掌握並熟練應用的角度,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則會起到更好的效果。要使學生學好這門課程,關鍵在於如何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及培養學生的美感;如何引導學生從主觀上認識到這門課程對今後學習的重要性;如何拓寬學生視野,利用豐富的資源不斷充實和提升藝術創作能力。
1.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我認為這門課程的第一節課以欣賞課開始,會帶來比常規方式更好的效果。對教師來說,培養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有了強烈的學習願望,學生會從主觀上想把課程學好。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學生就會主動查找資料,不斷拓展知識,完成對自己的要求。因此,摒棄傳統的上課就講界面,介紹知識點的講課方法,以欣賞課開課,例如講解Photoshop的發展歷程時,欣賞一些Photoshop在各行業的優秀作品,讓學生對Photoshop先有感性了解,在思想上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求知,在實際教
學中的效果很好。為了配合欣賞課的效果,課前精心搜集一些Photoshop各方面應用的典型實例效果圖是很有必要的。通過欣賞課的講解,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學習興趣已經被調動起來了,這樣開始後面的講課內容就事半功倍了。
2.轉變傳統實例教學方法。教師進行平面設計教學時必然會通過大量的實例講解具體功能,但死板地使用實例,往往效果不佳,很多學生上完課後只會做課上的幾個實例,而根本不去思索怎樣創新。所以,如何進行創新實例教學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針對不同環節,可以採用不同的思路使用實例。在系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白:只有技巧及構思才是我們應該著重學習和掌握的。教師應該把知識點從圖例中摘出,在課堂上強化講解,同時提供給學生大量的圖庫,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及對圖例的理解,充分發揮想像力,在操作中融入自己的創作,形成一個全新的作品,這些作品往往是通向成功的基石。
3.轉變師生角色,配合學生學習。讓學生講解自己的作品,當一回教師,在這里,教師的角色發生重要的轉變,教與學本來就是相互的。常規的平面設計教學中,教師必然會佔主導地位,通過優秀的實例和自己的經驗引導學生接受知識。但在全部教學環節中,一味採用這種「教師講給學生」的單一教學模式往往達不到最理想的效果,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溝通學生也無法了解自己當前的學習方法是否得當。心理學研究顯示,學生在內心深處都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和稱贊,必要的競爭也可以促進相互之間的進步所以他們會很珍惜這種機會,一定會積極准備。這種方法既可以讓學生對平面設計的理解加深,又可以讓學生無形中養成查閱大量資料,做大量練習以輔助設計的好習慣,還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和互信互助氛圍,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能夠自學掌握升級後軟體的使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與學生共同解決設計中的新問題並由此教給他們一種學習的方法。
對高職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學習和應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外聘教師,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將此次崗前培訓所學的知識和理論應用到日常教學當中,為學院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對高職教育的認識
摘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實踐與探索是一個長期過程,通過一項問卷調查,發現很大一部分同學對高等職業教育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識。筆者從高等職業教育及其目的、性質、培養目標、存在的問題與發展等方面談幾點看法。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培養目標;理解
對高等職業教育談幾點看法:
一、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
高等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是職業教育的高等層次。它按照職業分類,根據一定職業崗位(群)實際業務活動范圍的要求,培養生產、建設、服務與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這種教育更強調對職業的針對性和職業技能能力培訓,是以社會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就業教育。
二、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的勞動者,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高等職業教育側重於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是為了學習理論知識;為了完善知識體系……;為了增進學習能力;為了培養動手能力;為了提高社交能力。
三、高等職業教育的性質
高等職業教育是教育部為了適應我國高級技能人才緊缺的國情,結合國際職業教育發展的總趨勢提出的一個新的教育體系。高等職業教育強調理論和實踐訓練並重,強調以就業為導向,畢業生有直接上崗工作能力,在就業市場更具競爭力。
四、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擔負著培養以生產、管理、經營、服務等方面第一線工作的高層次、實用型、技能型高級人才。專業培養目標規定培養專門人才的方向和標准,是制定教學計劃的前提,是培養人才模式的重要內容。明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目標、明確培養所需人才規格是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制定高等職業院校改革措施的前提之一。
影響培養目標的重要因素是專業劃分是否恰當,專業劃分取決於國家建設對專門人才提出的要求,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及人才市場的實際需要。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應針對社會職業崗位或崗位群來設置專業,以體現其職業性。專業劃分寬窄關繫到課程的設置,專業劃分應該由政府有關部門、企業、學校共同參與討論,總的原則應是「面向社會,突出應用,強化技能,長於實踐」,以培養「懂理論、會實踐、懂經營、會管理」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學生具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具有把科學技術、圖紙轉化為產品的能力。目前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普通高等院校難以實現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對學生的專業技能主要通過專業課、實踐課來培養。實踐課是形成能力的重要教學組成部分,理論與實踐的比例不能搞一刀切,應對職業崗位或崗位群進行分析,找出其知識點、能力點,然後用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學手段來實現。
五、高等職業教育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第一,市場競爭條件下高等職業院校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第二,辦學單位與用人單位的溝通不夠;第三,作為高職院校在高等職業教育如何很好把握學生知識寬窄「度」問題。實現學歷與能力的統一;第四,就業渠道不暢通問題;第五,新成立的高等職業院校對專業建設和設置沒有創新概念,教學管理模式、教師授課方式方法沒有突出高職教育的特色。
六、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在繼續堅持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主動適應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解決新問題,產生新思

⑸ 如何提高高職教師教學能力

隨著教師資格證全國統考、教師編逐年擴招,教師資格、教師招聘趨於正規化,規范化。教資、教招的面試環節中最讓考生頭痛的就是結構化問答環節,短短的5分鍾時間,需要考生流利的表述一些教育相關問題的看法。這就要求考生不應該是依靠臨陣磨槍,更應該是平時的積累,今天就分享一個關於我國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問題。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高校功能的拓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教育的影響,國外高等教育改革建議的不斷引進,以及中國在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高校的沖擊,傳統的高校教學面臨著諸多的問題與挑戰,傳統的教學在異化和改變,行政化的問題和政績觀的影響使得高校教學更加關注表面現象,而使受教育者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漠視。對此,需要教育界和全社會給予充分的關注和清醒的認識,嚴重的偏向需要及時加以調整和改善。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政策建議:一是應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樹立正確的高校質量觀,強調「以人為本」,增強教育服務的意識,最核心目標的確立要指向提高大學畢業生的水平和質量,既有學術學習的維度,又有社會適應性、創造力、社會服務能力和意識等。二是應關注專業設置、課程改革與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導向作用對教學質量提高的影響。三是調整對教師「雙肩挑」等要求的政策導向,使高校教師能用心教學,通過高質量的教學發揮重要的作用。四是要從思想轉變到制度完善,再到文化建設,使教學質量的提高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五是改善和優化高校本科教學的質量評價,增加學生、教師、社會和行業的參與,使教學評價工作的服務性、專業性、系統性、參與性、互動性、診斷性、建設性、可信性等均得到保證。六是鼓勵高校因校制宜的教學創新探索,加強相關成功案例的研究與推廣,特別應在提供經費、政策支持、培訓教師、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更新內容、探索教學方法、完善學籍管理、優化實習和就業指導、健全教學組織、改善評價、進行畢業生追蹤調查等方面給予導向性的支持,使高校的教學質量提高有更開闊的探索和發展空間。
在教師隊伍中推行績效評價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績效評價的價值取向不被業界人士接受。二是評價量化標准難以確定,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而人的發展是不能夠或者不完全可以量化的。三是績效工資改革中,教師同工不同酬的問題難以解決。四是難以保證教師最低收入不低於公務員,並不斷提高。五是難以保證績效評價不以學生的考試分數和升學率為依據。六是績效評價不能減輕教師負擔,反倒會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對於改善和根治教師職業倦怠無益。七是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對於自身評價制度的設計以及是否應該實施績效評價往往沒有發言權,利益訴求沒有表達的途徑。這些均不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⑹ 高職教學中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有哪些

1
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
談話法
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
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4
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
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⑺ 職業教育有什麼好的教學方法

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初探
教學質量涉及「教育理念、教學目標、課程內容、師資力量、教學方法和學員管理」等諸多方面。教學方法是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與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和諧、統一。職業教育也不例外。

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現狀
我國職業教育起步較晚,僅20多年的歷史。大多職業學校(院校)基本上從原有的中專、大專改名而成,仍沿用以往學歷教育體制,雖然一直在嘗試教育改革,但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遠未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更難獲得用人單位、學生、學生家長的滿意。
職業學校的教學方法基本上與傳統教學方法相同,存在以下突出的弊病:
1.未「以學生為主體」,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和自主性。
2.未「以能力為重點」,「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較為普遍,強調灌輸忽視交流,雖然灌輸了一些知識,但學生能力增長幅度小、增長速度慢。顯然不能跟上「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不是生產力,運用知識的能力才是生產力」的步伐。
3.未「以內因為驅動」,強調外因忽視內因,強調制約忽視創新,既違背了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基本規律,也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
顯然,職業學校的教學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⑻ 談如何提升高職教育教學質量

2017年,全國82萬中西部地區院校畢業生留在當地就業,成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血液。不過,內涵式發展的細微要求,也進一步凸顯了高職教育目前面臨的挑戰。 《2018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7月15日發布,《報告》成為社會了解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窗口。《報告》主編、上海教科院原院長馬樹超說:「高職院校能及時響應產業發展,開發的新專業數量多、速度快,但是培養跟不上職業崗位技術技能發展要求,教學跟不上產業發展要求,對傳統專業的改造和融合跟不上新型技能人才培養的發展要求,因此亟須提高專業建設水平。」 「高職區域發展不平衡現象突出,省辦院校財政投入能夠有保證,而地級市屬、行業企業屬的院校經費投入經常難以保障。」馬樹超說,「財政部教育部要求各地公辦高職院校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不低於12000元,事實上,38%的地市屬公辦高職生均財政撥款未達到這一標准,行業企業屬的公辦高職院校未達標比例達到67%。」

⑼ 目前職業教育教育教學改革有哪些新理念

教學理念和觀念是教學活動的先導,沒有教育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改革就不能向前推進,教育事業就不能向前發展。然而教育教學理念的創新,既是各教學理念不斷繼承與發展的體現,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總體需要。
一、教學活動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活動的核心不是教師的「教」,而是學生的「學」。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習將成為個人生存和發展一種方式。接受教育不僅是人們就業的基本條件,而且也成為人們不斷發展必備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學習不僅僅是人們獲取生存的手段,而是成為生活和發展的需要。因此,在現代教育中,學生是自我發展和提高的自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重在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教會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更有效地獲取和掌握知識,要求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各個方面全面協調發展。
「以學生為中心」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以教師輔導為輔」的各種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教學的。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獲得知識的唯一來源,他只是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指導者、促進者、協助者。教師的作用不僅僅在於系統傳授知識,其職責是「啟發」和「指導」
。實踐中,要求教師使用多種教學方式,盡可能的提供學習資源,在課堂上精講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熱點、解疑一點,在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時,講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和思路,根據學生實際合課程特點制定相應的指導方案,並依此對學生「因材施教」,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因此,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中心,學生的地位由被動接受知識者轉變為主動構建知識體系者。學生必須「學會求知」,自主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把握學習過程、進行學習評估。
二、教學活動要把握以學生就業為目標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已經成為全社會對高職教育的共識,如何建立適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高職教育模式成為當前高職院校的重大課題。高職教育應該而且完全能夠創新出一種適應我國經濟社會建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我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學生學會做人。要使學生明確做人與學習技能的關系,做人與使用技能的關系,技能不能也不會獨立於做人之外。其次,要建立健全實施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制度,加強實習實訓,加強固定基地建設,廣泛建立校企合作的實習實訓基地,使學生在一定的時期內進入相關單位頂崗實習,准就業,對學生加強就業指導,提倡學生先就業,再擇業。從教學計劃上加大「實習實訓」的比重,提高培訓的技術層次,把學習技能變成培訓技能。再次,開展以就業為目標的校園文化活動。最後,是加強教職員工隊伍建設。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要真正落實「四種人」,即專家、學者、技師、能工巧匠,不以文憑論英雄,而以技能見高低,切實建立起一支符合職業教育需要的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三、構建一體化的現代教學方法
實施一體化現代教學模式,牽扯內容較多,決不是幾個人短時間就能完成的,必須經過教學管理、學生工作、科學研究、就業服務等有關部門的全面協作,全體教師的團結努力,才有可能實行。要構建一體化的教學方法,首先通過多種形式對一體化教學方法進行了大量的准備工作,對該種方法的教學有了總體方向上的把握,然後從實際出發,根據學校現有的師生情況、教材情況、教學場地及教學設備,制訂出一體化教學的可行性方案並將方案交由教師討論,大家集思廣益,制定合理方案組織實施。
現代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特定信息的傳輸,而是意義的構建,方法的傳授。因此,教學過程是
「闡釋——理解——建構」的一體化過程,教師和學生在闡釋、理解教學內容過程中對其意義進行建構。從學生的角度看,由於學生的背景、興趣、需要和理解不同,不同的學生對相同的內容就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同樣的學習內容,也因學生個體的差異積累不同知識和技能,因此,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意義的構建顯得非常重要。同時需要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作重大改革,主要是整合課程體系,摒棄傳統的以傳授為主的課程體系,增加以體驗式教學為主的新知識和技能,以便適應就業崗位技能不斷發展變化的要求。這樣將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自己所走的道路,選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一體化的教學方法首先提倡尊重學生的人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實際情況;主張學生依據自己的經驗在教學活動中創新和發展教學內容;一體化整合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體化教學成為一體化整合理念指導下職教教學方法的主流,基本表現形式為教學、實踐、服務一體化教學方法,使教學更貼近實際崗位需要,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質,並實現教學和社會生產的相互促進。如學校在物流專業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物流實驗室、機械CAD/CAM室、教學實訓實習基地等先進設備和資源,合理組織教學過程和內容,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真正融為一體。在實訓中,利用企業工作流程或者業務項目作為學生的實訓課題,使學生有了極為難得的鍛煉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實訓興趣和實際操作能力,為走向工作崗位增強了適應能力。
四、以理解為主體的教學範式
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向學科新領域探索為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重視教學的結構和順序,採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而現代教學理念則以學生理解、醒悟和經驗積累為教學的根本任務,所以強調反思性教學。其根本思想是學生通過將信息與自己特有的經驗、現實環境及其間的互動聯系起來而達成真正的理解。教學是使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和大眾文化去理解他們自己在社會上、在這個世界上的自我形成過程。現代闡釋教學法還將游戲描述為理解的基本方式。
反思性教學原本應運用普通教育,然而「以理解和體驗為主體」的理念很快引入職業教育教學範式中。解決問題的關鍵是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縮短學生學習與就業崗位的距離常常運用虛擬、目標、情景、案例等各種教學手段,由此提高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設置試驗場境,圍繞某一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創設直觀、真實的教學環境和條件,模擬企業生產現場,模擬企業實際運行過程,通過實施周密的過程式控制制以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手段。諸如運用物流教學沙盤,虛擬世界匯集真實世界的各種境況,虛實交替,其效果比訓練場更好。後現代教學理念揭示的是人類精神活動中的「理解」與「體驗」,而虛擬教學範式的神奇效果正是源於學生的體驗。
在現代教學理念中存在一個理想的想像世界,在那裡沒有人擁有真理,而每個人都有權力要求被理解。將課程的教學過程安置在一個模擬的、特定的情景場合之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學生的演練,在模擬提煉、愉悅寬松的場景中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教師只作解釋不作判斷和結論。要求教師只對事物和現象作解釋,不作任何價值判斷,由學生自己去理解和體會;教師不作結論,由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打破傳統教條主義的規范,教會學生如何將自己的生活經歷置於更為全面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讀。情景教學既鍛煉了學生的臨場應變、實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躍了教學氣氛,提高了教學的感染力。在這種教學範式中,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唯有學生在理解中發現真理。
五、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交往與互動的過程
傳統教學理念認為,教學過程主要是教師教的過程;現代教學理念認為,教學過程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的活動過程,是教學主體之間以精神客體為中介所構成的交往活動。這里的教學主體,不僅指教師,更重要的是學生,不僅包括師生個體,也包括師生群體。教學交往理念打破了傳統教學那種把教學僅僅視為一種特殊認識過程的狹窄的視野,進而把教學看成是一種交往活動,一種溝通與合作現象。
如何在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中實現師生共同發展?師生交往互動要求教師以真正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實現在課程生態環境下的與學生"對話",從而改變過去那種教師居高臨下向學生"傳話"的單向傳遞模式,讓課堂在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互動中創生出新的智慧來。一定要把握平等這個基本原則:平等交往是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這里說的平等,既是人格上的平等,又是課堂資源、課堂時間佔用的平等。
其實師生雙方都會不同程度的從另一方汲取知識。這樣的教學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全方位的溝通。因為教學交往中的溝通,常常要藉助"對話"而實現。它強調的是雙方的"敞開"與"接納",是一種在相互傾聽、接受和共享中實現精神互通,共同去創造意義的活動。
教學過程中師生交往的基本屬性是互動性和互惠性,交往論強調師生間、學生間動態的信息交流,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這是教學相長的真諦。交往昭示著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機械相加。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性的凸現,個性的張顯,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課不是無謂的犧牲和時光的耗費,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交往還意味著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可以說,創設基於師生交往的互動、互惠的教學關系,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閱讀全文

與高職教育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ipad手寫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38
教你如何祛斑的小方法 瀏覽:610
自製燈籠的方法簡單漂亮 瀏覽:480
蝦的培訓方法和步驟 瀏覽:619
淘寶賣家助手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2
快速洗頭發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292
漏電保護器的安裝方法圖片 瀏覽:294
了解用戶需求有哪些方法 瀏覽:221
腰扭傷了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602
陽疹圖片及治療方法 瀏覽:495
糧食仲裁檢測方法 瀏覽:279
發燒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960
蘊兒聰貝孕期乳母營養包食用方法 瀏覽:68
詠菊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93
平台同軸度測量方法圖解 瀏覽:466
菊粉ph檢測方法 瀏覽:965
如何看待笨人笨方法 瀏覽:900
數值模擬顯式計算方法 瀏覽:864
談談你對教學方法的改革 瀏覽:210
銅四合扣的安裝方法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