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翻譯技巧
翻譯是運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思維內容准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的語言活動。 活動的結果與譯者自身的文學修養、翻譯技巧等各方面綜合素質息息相關。英漢翻譯有口、筆之分,范圍涉及文學、科技、經貿、法律、旅遊等各個領域,不論文體如何區別,在翻譯標准,對原文要求有比較深透的理解,對譯文(Targetianguage)要求通順達意,能反映原文的精神實質等方面存在著許多共同點。我們現在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討論英漢翻譯的技巧問題。
一、 從文化背景的差異看英漢翻譯。著名的美國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在他的《語言、
文化與翻譯》一書中指出:「語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對詞義、習語含義的影響如此帶有普遍性,以致於在不仔細考慮語言文化背景的情況下,任何文本都無法恰當地加以理解。」 例如:英語中有這么一詞「bridal shower」,若將其譯為「新娘淋浴」便是誤譯。因為在英美國家,「bridal shower」是指新娘出嫁前家人為她舉行的茶話會(high tea party),一般只允許婦女參加,新娘的女友們常常給她贈送一些小禮品,因此譯為「待嫁酒會」更恰當。又如:在威爾土王妃黛安娜的葬禮上,英國歌星埃爾頓·約翰演唱的《風中之燭》(Candle in the wind)中有這么一句:Now you belong to heaven and stars spell out your name.漢譯:如今你升入天堂,星辰拼寫出你的名字。「天堂」一詞, 在西方具有基督教的文化內涵,而在東方不信基督教的國家卻沒有類似的文化內涵。因此,從事翻譯,首先要對不同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則譯品就不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了。
1.觀察與思維上的差異對翻譯的影響。世界上民族眾多,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而思維方式的差異,正是構成不同文化類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漢英兩個民族也不例外, 在觀察事物與思維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對同一事物,往往因思維概念不同,便產生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如對顏色的觀察和使用,就存在著不同。漢語「紅茶」,英語為「black tea」(黑色的茶);漢語「綠色」的對應詞是「紅色」,英語則不然;漢語「黃色影片「,英語為」blue film」(藍色風光片);漢語「紅糖」,英語為「brown sugar」(棕色的糖)。譯者如果對英漢民族在觀察與思維上的差異缺乏了解, 就會造成錯譯或誤譯。請看:(1)He is a white elephant on the football team. 可否譯為「他是球隊里的一隻白象」呢? 「white elephant」是個英語成語,並非指白象,而是指「累贅」或「無用的東西」,故正確譯為「他是球隊的累贅」。此外,與white搭配的成語還有:white room(無塵室),white lie(善意的謊話),white sale(大減價)等。
(2)The company is in the red.若譯為:「那家公司紅運當頭」顯然錯誤,因為在英語中「in the red」指「虧損出現赤字」,「in the black」意為「贏利」。所以正確譯為「那家公司虧損出現了赤字。」值得注意的是,外國人視綠色為吉祥色,而中國人視紅色為吉祥色,但「紅白喜事」卻不能譯為「red and white happiness」,而只能譯為「weddings and funerals」。另外,在數字的表達上,英漢也有許多差異,請看實例:(3)This box is three times smaller than that one.正確譯為:「這個箱子比那個小三分之二」而不譯為「這個箱子比那個小三倍。」這是由於英語常用「減少(縮小)…倍」來表示倍數,而漢語中的「倍」只用於「增加」「增長」之類,故英譯漢時,應把英語的「減少二倍」譯為「減少一半」,英語的「減少三倍」譯為「減少三分之二」等。以上這些情況都是緣於英漢思維方式的不同。
2.宗教與社會生活的差異對翻譯的影響。歐美人信奉基督教者甚多,他們認為「上帝」是萬能的,因而產生了Jesus(耶穌),Bible(聖經),church(教堂),angle(天使), God(上帝)等詞彙,而中國人信奉佛教者居多,因而產生了「玉皇大帝」、「觀音娘娘」、「閻王爺」、「財神爺」、「土地公公」等神話人物。此外,不同的社會生活也造就了獨特的民族個性,使語言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如果譯者缺乏對這種文化個性的了解,就難以鑒別詞語中的文化內涵,而導致譯品的失誤。請看實例:
(4)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泥土)begins to breathe. 基督徒認為,上帝創造了人;而人來自塵土,又歸於塵土。因此,英語中的creation多指「上帝」而不是「創造」,st或clay多指「上帝創造的人」而不是「泥土」,故此句可譯為:「老師是創造的見證人,目睹生命呼吸成長。「
(5)Lucy crossed(交叉) her fingers ring the race so that Jim would win.此句若譯為:「比賽時露西交叉雙手,希望湯姆能贏。」便是誤譯。我們知道,基督徒的一個重要儀式就是祈禱,祈禱時往往用指頭交叉在胸前點三下。因此,英語中「cross fingers 」就是「祈禱上帝保佑」的意思,而不能直譯為「交叉雙手」。中國人往往用「拱手」來表示良好的祝願,英譯為:「with hands clasped」,故此句應譯為:「比賽時,露西為湯姆祈禱,希望他能贏。」西方文化中,還有許多涉及古希臘和羅馬及聖經的典故,我們在翻譯時應倍加小心.
(6)He showed unexpected strangth, especially in the wet districts.句中的關鍵處有二:一是to show unexpected strangth能否譯為「顯示出出乎意料的力量」,其實這個片語是西方國家競選時常使用的語言,為「出其不意地得到選票」之意;二是wet districts能否譯為「潮濕地區」,在英語中,wet district意指「非禁酒區」,dry district指「禁酒區」。故本句就應譯為:「他出其不意地得到了很多選票,尤其在非禁酒地區。」又如「失業工人」在英美國家稱「the unemployed workers」,而在中國稱「 the laid-off workers」(暫時下崗工人),這里用了一個比較富有人情味的稱謂,較符合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民風民情。這些都是由於不同的社會生活而導致的語言文化的差異,在翻譯中值得注意。
二、從表達形式看翻譯。在了解了語言文化背景的差異後,翻譯中所採用的表達形式
尤其重要,表達形式對內容起著決定性的制約作用,在具體實踐中,我們應盡可能地保存原文的形式,使譯文得其形,傳其神,形神兼備。只重神似不求形似的譯文算不上好的翻譯,就象奈達所說:「不考慮形式,只求達意的譯文往往失去原作的風格,味同嚼蠟」。 語言是社會文化的載體,同時又是社會文化的產物。不同的民族,其社會文化盡管存在不少差異,但也存在著許多相同之處;不同民族的人,其思維雖然不盡相同,但也並非截然兩樣,而是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因此,不同的語言系統之間雖然千差萬別,但還是存在不少共同的特徵,其詞彙構成、句法結構以及表情達意的方式,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下面,我們從三個小點來探討一下翻譯中表達形式對內容制約作用的問題。
1。修辭的表達形式。(1) Not knowing a foreign language, he felt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among so many foreigners. 若譯為:「他一種外語都不懂,同這么多外國人在一起,他感到很不適應」則不夠完美。原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既生動又貼切。譯文把形象的表達形式化為抽象的表達法,使本來富有審美意味的語言,只剩下傳遞信息的功能了,使讀者在閱讀時無法獲得與原文所表達的那種相同的意境和感受。如果譯為:「他連一種外語都不懂,同這么多外國人在一起,他感到如魚離水般不自在。」這樣不僅表達了原文的信息功能,而且也保留了原文的美學功能,其實是一種「歸化」的譯法。但是,不同的形象具有不同的審美特徵,帶給讀者的想像是不同的,因此,在讀者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情況下,應盡可能保留原文的審美形象。如:
(2)The mayor made John treasure, that』s setting the fox to keep the geese. 如果譯為「市長任命約翰當司庫,簡直是引狼入室。」表面讀起來很順,可譯文卻改變了原文的比喻形象,抹去原文的異國情調,其實直譯為「市長任命約翰當司庫,這簡直是叫狐狸看守鵝群」便可。再如:彌爾頓《失樂園》中有一句,「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ver in heaven.」(Paradise Lost) 「寧為地獄王,不做天堂臣。」 假如譯為:「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其內容信息似乎沒有損失,但是,原文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濃厚的宗教色彩卻消失殆盡,基獨特的意味了不復存在。請看這句:「A new broom sweeps clean.」與漢諺「新官上任三把火」似乎很吻合,可從深層意義上講它們並不完全對應。雖然兩者都含有剛上任時想把事情干好而進行某些改革之意,但感情色彩卻載然不同。英諺強調掃除弊端,作出重大的改革,態度是積極的,值得肯定的,因而具有褒義色彩;漢諺卻強調改革只是造造聲勢,只有三分鍾熱度,不能堅持下去,帶有明顯的諷刺之意,是個貶義詞。故此句不如直譯為「新掃帚,掃得凈---新上任者熱心除弊圖變」。
(3)He is as busy as a bee.句子有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指他很忙;第二指他象蜜蜂一樣勤勞。直譯為:「他象蜜蜂一樣地忙碌」就能令讀者充分理解句子所表達的內容和意境,若畫蛇添足地譯為「他是個大忙人」反而喪失了原文的韻味。但是如果直譯會帶來中西文化中的意義上的沖突,則又要考慮意譯。如:「dog eat dog」 與漢語「狗咬狗」形式相同,可意義卻不盡相似。原文中的「dog」無明顯的感情色彩,表示的是「同類相殘」之意,而「狗咬狗」卻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表達說話人輕蔑的態度。因此,在翻譯過程中,修辭的表達應立足於原文的語境和情境之中,力求不改變原文的風味。就像茅盾先生說的:「把原作的藝術意境傳達出來,使讀者在讀譯文的時候,能夠像讀原作時一樣得到啟發、感動和美的享受。」
2。句法結構的表達形式。句子結構是作者為表現思想內容而精心創造的,其中蘊含著作者對事物的具體感受、體驗和評價,在翻譯時,應盡可能選取具有同等藝術表現力的句法結構,准確地再現原文的內涵。請看實例:
(4)The proletarians have nothing to lose but their chains. They have a world to win.若譯為:「無產者們在這個革命中除了鎖鏈以外沒有可失的東西,他們將得到一個世界。」顯然無法達到原文的意境,現改譯為:「在這個革命中,無產者失去的只是鎖鏈,贏得的將是整個世界。」這里用兩個判斷句式,使結構平行,提高了譯文的藝術表現力,使之具有鮮明的感染力。又如:
(5)The reader』s hair stands on the end when he reads in the final pages of the novel that the heroine, a dear old lady who had always been so kind to everybody, had in her youth, poisoned every one of her five husbands.現有兩種譯法:
A.「當讀者在小說的最後幾頁讀到這位女主人公,一個對人總是那麼慈祥和謁的老太太,在年輕時竟然先後毒死了她的五個丈夫時,不禁會感到毛骨悚然。」
B.「當讀者在小說的最後幾頁,就會感到毛骨悚然。因為女主人公,一個對人總是那麼慈祥和謁的老太太,在年輕時竟然先後毒死了她的五個丈夫。」
原文用倒敘的手法,製造懸念,令讀者慾望罷不能,產生繼續閱讀的慾望,譯文A先因後果地平鋪直敘,嚴重削弱了原文所營造的那種緊張氣氛,破壞了原文的藝術效果,而譯文B基本上能符合原文的審美要求,顯然更佳。
可見,譯者在翻譯時所要堅持的最基本的一條便是「忠實」,即忠實地再現原文的風格,傅雷先生在談到風格翻譯時曾說:「風格的傳達,除了句法以外,就沒有別的方法可傳達」。 原文華麗典雅,就還其華麗典雅;原文清新淡雅,就還其清新淡雅;原文雄渾俊逸,就還其雄渾俊逸;原文詼諧幽默,就還其詼諧幽默。真正達到錢鍾書先生所稱道的「化境」——「既能不因語言習慣的差異而露出生硬牽強的痕跡,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風味。」
3.篇章結構的表達形式。篇章結構是作者根據行文的需要所採取的特定文體形式,有詩歌、散文、議論等等,不同文體的文章在表現形式上不同,如法律文體有一些法律常用詞語,科技也各自有一些專門術語,應用文有時有嚴格的格式要求,文學則更為復雜,其中對話描述、心理描寫、景物或人物描寫等文章各有不同,在遺詞造句上也都有差異。因此,在翻譯篇章時,應考慮到這些差別。如:
(6)After an our of climbing, we finally found ourselves at Zhurong Peak, the very apex of Mt,Hengshan, towering 1,296m above the sea level.譯為:
A. 我們爬了一個鍾頭,終於到了祝融峰的山頂,它是衡山的最高峰,有1,296公尺。
B. 一小時後,我們終於登上高達海拔1,296公尺的衡山之巔祝融峰。
從原文用「after…climbing」而不用短語「After we had climbed for an hour」, 用「apex」 而不用 「summit, top」,用「towering」這一分詞短,而不用「it towers 1,296m above sea level」,凡此種種都表現原文是正式性文體,故譯文B更符合原文的文體要求。因而,文體結構是不可忽視的。例如,西方現代派的「具象詩」就如同中國古代詩歌一樣常常兼有詩和畫的特質,即所謂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欣賞以下這首由美國當代詩人William Burford 所寫的《聖誕樹》(A Christmas Tree)。
Star
If you are
A love compassionate,
You will walk with us this year.
We face a glacial distance, who are here
Huddld
At You feet
這首詩描寫的是聖誕節人們在聖誕樹下狂歡的情景,詩的結構看起來也像一棵聖誕樹,令讀者融入那種「詩畫合一」的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說,其結構比其內容顯得更為重要,如果翻譯時無視其特殊性,隨意改變其結構形式,那原文的藝術韻味也就盪然無存了。此外,原作者還別具匠心,故意把Huddled一字誤拼為Huddld,以示在聖誕樹下的人非常多,擁擠不堪。翻譯名家便達到了「忠實」的原則:
星啊
如果你那
愛中滿含憐憫,
來年就和我們同行。
我們面對冰河距離,如今
攞擠
在你腳底。
譯文忠實地再現了原文的結構形式,結構也像一顆樹,譯者還特意用漢語的繁體字來譯原文Huddld的誤拼,獲得了動態的對等,保留了原詩的美感。可見,翻譯應盡可能在形似的基礎上求得神似,只有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才舍形似而求神似,應盡能忠實地再現原文的內容和風格,使不同語言之間的轉化過程真正符合語言的規律。
三、從語用角度看英漢翻譯。一個好的譯者,除了了解相當的語言文化背景,注重譯文的表達形式,最後還應從語用的角度即英文句子的語義方面考慮譯文。以下我們從一些日常用語來了解這個問題。有這么一條揭示:「No Nuisance」。如果譯為「不要犯討厭」顯然是誤譯,在英美國家這是一種婉轉的說法,為「禁止在此倒垃圾」之意,因此,充分了解說話人的用意尤其重要。請看實例:
(1)The actress got stars in her eyes when she thought of her success in the film.若將「get stars in her eyes」說成是「眼冒金星」則極為不妥,因為漢語「眼冒金星」是指「頭昏眼花」之意(如頭部被人打了一棍子)。根據語義應譯為:「她(激動得)眼睛發光」。
(2)I want to see the back of him.若譯為「我想看他的後背」令人費解,他的後背有何可看?其實這是英美人委婉表達自己心意的一種低調說法,應譯為「我希望他滾蛋」。假如一個人對某人說了許多話,或反復重復一個意思,對方也許會說;「That』s all I want to hear.」如果譯為:「這就是我想聽到的全部」,原話的語氣並未譯出,反而令讀者認為對方對該人說的話感到很滿意。而原話的真正含義正好相反,其表達的是一種「厭煩」情緒,因此,應譯為「夠了(別再說了)!」才正確。
類似的用法很多,翻譯時一定要注意。請看:
(3)Now you are talking! 字面意思是「現在你在說話」,其真正的含義是認為對方說的話很合自己的心意,應譯為「這還差不多」。又如你告訴某人一件事時對方答:「You are telling me!」 譯成「你正在告訴我」顯然有誤,改譯為「這還用你告訴我嗎(言下之意是:我早就知道了)!」再如將「 You don』t want to do that」譯為「你不想那樣做」令人莫名其妙,其實這是在告誡對方「你不應該那樣做」。
英美人提建議也較委婉,有時用否定形式表達肯定的意義。如:
(4)Shouldn』t they have their coats on?符合原文語氣的翻譯應為「我看他們最好還是把上衣穿上」,而不是「他們難道不應該穿上外衣嗎?」另外,在英語中,虛擬語氣常被用以表示否定或譴責,如:
(5)You could have helped me with my luggage.符合語用的譯文是「你(剛才)為什麼不幫我拿行李呀?」而不是「你本來可以幫我拿行李的。」(含義似乎是客觀原因使得他未能幫忙)。又如兩人正談論一次演出:「Do you think all the programs are good?」 「Well, some are interesting, but some could have been better.」譯為:「你覺得所有的節目都不錯嗎?」「嗯,有些挺有意思,有些卻不怎樣。」而不譯為「……有些本來可以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