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方法研究的三個層次

方法研究的三個層次

發布時間:2024-12-30 22:10:06

❶ 教育研究有三個層次的基本方法,總的趨勢是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行動研究法、資料收集法、學生帶動法、教育實驗法、個案研究法。

1、行動研究法:制定個性研究方案,通過學生實踐情況進行分析,再研究調整重新進行實踐。並將經驗總結、記錄,形成有價值的文字。

2、資料收集法:深入班級,深入學生個體,對學生現狀進行調查,利用不同的資源進行收集,找准問題所在,明確研究對象。

3、學生帶動法:通過一小部分學生先學、先走,在帶動、感染他周圍的學生也來學習。

如要詳細、全面拍攝一堂課,一部攝像機是不夠的。觀察者應准備幾部攝像機,並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觀察記錄,也需要事先作好設計。在記錄紙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須記錄的項目,還可以約定一些記錄符號,以盡量減少現場記錄時書寫文字的時間。

❷ 教育研究方法分哪幾個層次,分別是什麼不知道教育研究

一般認為對研究層次劃分必須以適度為宜。通常根據研究對象將研究層次劃分為3—4個之間比較適宜,這樣就比較方便於人們的認識和操作。
教育研究方法分為三個層次,即方法論層次、研究方式層次和研究方法層次。方法論層次代表了對一個事物的基本看法,這種基本看法一般都表達了研究者的哲學視角;研究方式層次代表了認識事物的基本策略或基本途徑,如採取直接的方式還是間接的方式,主觀的方式還是客觀的方式,這其中也表達了研究者的認識論信仰;研究方法則是論證的基本手段,代表了具體獲得資料和處理資料所採用的方法。這樣在「方法論」層次上可以向上連接不同的哲學主張,包括本體論的和認識論的主張。

❸ 科學的方法包括三個內容

1. 認識自然的方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具體科學方法、一般科學方法和哲學方法。這三個層次從具體到抽象,逐級遞進。
2. 科學方法論是科學研究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是關於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論和學說。它通常被理解為科學認識的方法論,也就是關於科學認識活動的體系、形式和方法的學說。
3. 科學認識是在人與自然科學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的理論體系。它的研究對象是在一定研究過程中,主體所要認識的客體的特點、本質、結構和規律,對於認識主體而言,這些都是外在存在的。

閱讀全文

與方法研究的三個層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13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9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403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8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14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8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3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8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30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92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102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7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9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8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4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7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74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73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