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論心理危機干預方法研究進展

論心理危機干預方法研究進展

發布時間:2024-12-19 21:23:59

❶ 實例剖析丨心理危機干預六步法探析

心理危機是G·Capland於1964年提出的概念,即當一個人面臨困境時,他先前的處理危機的方式和慣常的支持系統不足以應對眼前的處境,即他須面對的困難情境超過了他的能力時,這個人就會產生暫時的心理困擾,這種暫時的心理失衡狀態就是心理危機。

危機干預又稱危機介入,是給處於危機中的個體提供有效幫助和心理支持的技術,主要領域包括自殺、性侵害、災難、喪失親人等許多方面。

Belkin等人提出的三種危機的干預模式,即

平衡模式;

認知模式;

心理社會轉變模式

為危機干預方法和策略提供了理論模型。

Gillinland和James等人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危機干預六步法,即

確定問題;

保證安全;

給予支持;

提出並驗證可變通的對應方式;

制定計劃;

得到承諾。

為研究如何將危機干預六步法進行實際應用,本文將結合具體案例對危機干預六步法加以探析。

一、案例介紹

求助者,女,20歲,北京某高職院校大一在讀學生,由班主任介紹來到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接受心理咨詢。

咨詢師從班主任處了解到,求助者情緒很不穩定,咨詢前一天晚上多次跟寢室同學說自己不想活了。

咨詢師觀察,求助者身體微胖,行路輕緩,坐下來時眼睛始終低頭向前,與咨詢師無目光接觸,身體動作極少,面部表情冷漠,說話平靜,沒有生氣。

經咨詢師詢問,了解到求助者前一天晚上情緒極度低落,感到絕望,已寫好遺書,晚九點的時候在校園的湖邊徘徊了很久,想要以跳湖的方式結束生命,因為湖邊一直有人,沒找到機會,後來被同學找到回了寢室。

二、用心理危機干預六步法介入個案

危機干預是一種特殊的心理咨詢過程,心理咨詢的基本技術如傾聽、共情、提問、情感反應是完全需要的。

心理危機干預的基本思路是:

咨詢師保持傾聽和關注,為求助者提供心理支持;

提供疏泄機會,鼓勵求助者表達內心情感;

咨詢師解釋求助者的目前處境,使求助者看到希望,建立自信;

咨詢師指導求助者調用各種資源,有效應對危機。

雖然說心理危機干預並無固定程序,但六步干預法可作為心理危機干預的指導性步驟。

1、確定問題

一般性心理咨詢的開始階段,咨詢師需要保持一份好奇心,即要主動探究是什麼原因使得求助者此時此刻來到咨詢室。

心理危機干預的開始,咨詢師同樣需要從求助者角度,確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認識的問題,了解求助者目前的心理處境。

在本案例開始,咨詢師用一個開放性提問來確定求助者面臨的問題:

咨詢師:「昨天發生了什麼,使你會產生了要自殺的想法和打算?」

求助者:「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從高中時每年都會這樣子,就是每到春天就覺得活得特別不開心,因為以前有過這樣的時候,所以這次我知道如果自己能熬過這個春天,我一定會好起來,但是這真的很難,我已經很努力了。

我活得很累,非常地累。我努力做一個善良的人,盡可能對每一個人都好,可他們永遠不會理解我,他們總會認為我別有用心。

有一天晚上,我洗衣服,順帶把舍友的衣服幫著一起洗了,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應該這樣互相幫助,這不是我第一次幫舍友洗衣服,可是為什麼會有人說我這是故意討好舍友,我努力地對身邊的每一個人好,他們為什麼會那樣對我?」

在這段對話中,咨詢師確定了求助者目前面臨著兩個主要問題:一是伴隨春季而至的抑鬱,二是難以應對的人際關系。

2、保證求助者安全

生命第一是心理危機干預遵守的首要原則。

在危機干預過程中,咨詢師要始終高度關注求助者的安全,把求助者的生理、心理危險性降到最低。

為此,咨詢師確定求助者面臨的主要問題之後,要對求助者的自殘、自殺或傷害他人的沖動加以評估,必要時可採取措施確保求助者的安全。本個案評估過程如下:

咨詢師:如果給自己的這個自殺沖動打一個分,0分是沒有任何沖動,100分是沖動強烈到了極點,完全不受自己控制。昨天晚上,你在湖邊想到自殺的時候沖動是多少分?

求助者:95分。

咨詢師:當時的沖動已經很強烈了,但即使那個時候,其實自己並沒有完全放棄生的願望,我想知道剩下不願放棄生命的5分是什麼?

求助者:我想到了父母,不能想像他們知道了這個事情後會怎樣。

咨詢師:那個時候你想到了父母,你不希望他們悲傷。

求助者:是的。

咨詢師:我想知道,此時此刻,在我們這個咨詢室里,如果再給你的自殺沖動打分,會是多少呢?

求助者:50分吧,我這會兒感覺比較平靜。

在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術中,讓求助者對自己的情緒或沖動進行評分,是一種非常直觀、有效的心理評估技巧。

在本個案中,通過評估我們知道求助者此時心理狀況是基本可控的,求助者在咨詢期間再次選擇自殺的可能性較低。

有了這種確信,咨詢師可以讓自己有一定的鬆弛,並能夠對求助者的更深層次心理處境繼續加以了解與關注。

3、給予支持

這個步驟主要強調咨詢師要通過與求助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使求助者感到咨詢師是完全可以信任並且能夠給予其關心和幫助的人。

在本案例中,確定求助者目前自殺沖動在可控范圍內之後,咨詢師繼續保持對求助者的關心和傾聽,用開放的問題具體詢問求助者近期主要的經歷和心理困難,使求助者產生傾訴的慾望。

  求助者願意傾訴,說明其狀況正在發生好轉,同時傾訴本身也是一種情緒療愈的過程。求助者對咨詢師表現出了較強的信任感,向咨詢師述說了在和舍友交往時的很多困惑。

  求助者多次說到希望自己做一個善良的人,努力對每一個人都好,咨詢師對求助者的這個願望表示了肯定和認可,也對其在人際交往中感受到的委屈和無助表達了共情。

  求助者又講述了自己並不能被身邊的同學和朋友理解,只能在閱讀中找到知己,最喜歡的是日本的某位作家,有很多難以言說、別的人都不可能懂的情感,在這位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了特別能共鳴的表達。

  求助者還講述了自己學習日文及將來到日本生活的願望。

通過傾聽和交流,咨詢師和求助者逐漸建立並加深了信任的咨訪關系,使其感到有一個人是真正關心並且願意去理解自己的,而這種體驗是其在平時生活中很難經歷到的。

4、提出並驗證變通的應對方式

處在心理危機中的個體思維狹窄,看不到每一個問題其實都有許多種應對的方式。咨詢師應讓求助者知道還有許多變通的應對方式可供選擇,其中有些選擇比目前自己已知的更合適。

在本案例中,咨詢師通過求助者的面部表情、言語語調、身體動作等信息,了解到她有很多的抑鬱情緒,初步判定其有抑鬱症的可能。

在臨床上,抑鬱症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並伴隨認知功能受損和軀體症狀,嚴重的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求助者接受咨詢師建議,用抑鬱自評量表(SDS)進行自測,結果顯示其目前處於嚴重的抑鬱狀態。

咨詢師進而向求助者提供抑鬱症信息:

(1)目前的自殺沖動是嚴重的抑鬱的表現,而抑鬱症作為一種心理問題是可以治癒的;

(2)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抑鬱患者,為了治癒他們,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很多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和葯物療法;

(3)北京有很多很優秀的心理咨詢師可以提供幫助,如果選用葯物治療,也有很多的種類可供選擇。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一般強調咨詢師應盡量避免對求助者的心理問題「貼標簽」。但在本案例中,「抑鬱症」診斷結果顯然有利於引導求助者從關注自殺轉向關注抑鬱問題的解決。

因為在此之前,求助者對自己的痛苦絕望並未有明確歸因,她「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所以想要解決這種心理處境也無從下手,似乎自殺成了唯一的解脫之道。

當確知自己得了「抑鬱症」,她的眼前就像出現了一個可與之戰斗的敵人,同時也就隨之產生了對勝利之後的想像,這種想像就是希望。

咨詢師了解到求助者在此之前從未有過向專業的心理醫院求助的經歷,根據其目前的嚴重程度,咨詢師建議她到心理醫院進行診治

主要進行葯物治療,同時輔以心理咨詢。求助者問咨詢師如果選擇葯物會不會有副作用、服用葯物會有哪些可預期的效果等問題,咨詢師進而提供了更多的抗抑鬱葯物的療效信息。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求助者已表現出了更多的走出目前心理困境的希望,也能確定求助者已明白除了自殺還有其它更理性的走出目前心理困境的方式。

5、制定計劃

在這個環節,咨詢師要和求助者共同制定行動步驟,來矯正求助者情緒失衡的狀態。

在本案例中,求助者進行專業的診治需要有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在和求助者協商後,校方通過班主任聯繫到家長。咨詢師與家長溝通了求助者目前的處境和接下來的安排,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

咨詢師向求助者強調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盡快讓自己的抑鬱狀態得以緩解和恢復正常,並明確了以下安排:

(1)休假一周,到心理醫院診治;

(2)根據醫生的診斷,進行葯物或心理治療;

(3)求助者如果情況好轉後能正常回到學校學習,還可以自願來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做心理輔導

求助者的狀況顯然已超出高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工作范圍,轉介到心理醫院是有必要的,同時上述安排的第三條也是不可或缺的,這會讓求助者感受到,轉介是一種負責任的更好安排,而不是對她的棄之不顧,這對低自尊、高敏感的求助者尤其必要,同時也是對將來有可能需要延續的咨訪關系的一種保護。

6、得到保證

即讓求助者復述所制定的計劃,並從求助者那裡得到會明確按計劃行事的保證。這個環節較為簡單,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向咨詢師保證不會再輕言自殺,並跟隨家長到心理醫院進行診治。

三、關於本案例的思考

心理危機干預六步法是一種操作性很強的方法,但具體應用時咨詢師的頭腦不能完全程式化。

筆者在做本案例的干預時,雖然沒有提前按照這六個步驟設定好乾預程序,但危機干預的過程和六步法的步驟是基本吻合的。

這就像所有的心理干預技術一樣,所謂方法更多是為我們指出了一種切入點、一種提醒,而不能生硬地將它們套用在充滿流動性和未知性的心理干預過程中。

有學者曾貼切地將心理危機干預比作醫院的急救室,這揭示了及時性是心理危機干預的重要原則。

遭遇心理危機一般會有四種結果,

即順利度過並獲得成長;

度過危機但留下創傷;

陷入危機從而形成神經症或精神病;

以自殺結束危機

在本案例中,及時的心理危機干預主要目標是阻止自殺行為,而在更多案例中危機干預則是為了使求助者避免因陷入危機而形成心理疾病。

在日常心理咨詢實踐中我們常常發現,求助者的心理疾病一般都不是短時間形成的,許多個案的心理問題都是源於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曾經歷過一次嚴重危機事件,因歷時已久,心理危機導致的創傷性體驗已彌散至其人格狀態,延至此時的心理問題若要得到徹底的治癒就顯得尤其困難。

而如果在心理危機最初發生時求助者就能得到及時的專業幫助,那麼他們就有更多的機會在心理咨詢師的陪伴與幫助下度過最艱難的時日,順利從心理危機走出來並獲得成長。

本文來自網路

閱讀全文

與論心理危機干預方法研究進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科論文的研究方法 瀏覽:677
祛除雙面膠的快速方法 瀏覽:918
雞糞太陽能乾燥解決方法 瀏覽:215
如何增高的方法 瀏覽:641
cva模型計算方法 瀏覽:845
蚜蟲怎麼消滅最快方法7月份 瀏覽:938
研究古建築的方法 瀏覽:495
馬蹄足治療方法 瀏覽:623
抖音上鍛煉面頰肌的方法好嗎 瀏覽:258
廚師上門炒菜用什麼方法 瀏覽:149
不想扎馬尾的簡單方法 瀏覽:659
筆記本電腦安裝免費ps的方法 瀏覽:559
認識字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105
無錫行業研究方法費用需要多少 瀏覽:15
太陽曬黃疸正確方法 瀏覽:481
驗房內外直角檢測尺使用方法 瀏覽:499
新的教學研究方法 瀏覽:198
小孩發燒用什麼方法退燒快 瀏覽:75
有什麼方法可以去甲醛 瀏覽:486
論心理危機干預方法研究進展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