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語教學法【三種成功外語教學法及其對我國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
摘 要: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各國就對外語教學逐步進行調整和改革,出現了一些成功的教學法,其中成績尤為突出的是交際功能法、以內容為基礎的教學法和浸沒法。這些成功的外語教學法對我國英語教學改革有一定啟示: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各學科的教與學相互配合,進一步加強對學習英語的認識,提供一個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
關鍵詞:教學法;英語;教學;啟示
中圖分類號:G23.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0X(2007)03-0033-02
一、國外外語教學改革中成功的外語教學法
21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高科技時代,經濟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是其主要特點,這對21世紀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的信息素養和能在日常生活與專業領域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許多國家對21世紀外語方面的人才的需求做出預測,並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對外語教學逐步地進行調整和改革,出現了一些成功的教學法。
1.交際功能法(communication)。
在很大程度上以通用外語教學為主,即教學內容以日常使用的語言為主,培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外語交際的能力。而當今社會的發展迫切需要專業加外語的復合型頌運人才,要求他們具備能在專業領域里運用外語進行交際溝通的能力,而不僅僅只是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交際能力。在這種背景下20世紀80年代中期,許多西方國家開始實施將語言教學與內容教學相結合的改革試驗。從而產生了「語言和內容融合學習」的方法。
主要優點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它是以語言的功能――意念項目為綱,既重視語言結構,又重視語言交際,通過運用外語進行有意義的交際行動來培養外語交際能力。②它並不排除語言知識的傳授,但語言教學應為學生的交際需要服務,應考慮學生在與別人交際中想表達自己同時又想理解別人的目的,因此,語言教學必須考慮語言和言語之外的因素。③它注意談話雙方的社會地位、身份、性別、以及各自對對方所持的態度等因素在交際時可能產生的影響,如雇員與僱主,醫生與病人,父母與子女,教師與學生等。④交際法特別強調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與風土人情。
交際法的基本教學程序是情景呈現、結構練習和交際活動。把新的語言在情景中呈現給學生,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意義和用法。把新的語言點結構為單位進行操作,是為了幫助學生盡快有效地掌握所學的語言點,並在交際活動中正確地使用它們。
2.以內容為基礎的教學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在非語言學科教學中,外語被作為教學語言來使用。這種教學方式經常用於中學階段,因為中學生已經獲得了一定的外語語言能力。各個國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所學用的外語各不相同。
其主要特點為;一是直接教外語,把外語和它所表達的事物聯系起來;二是任何時候都不用學生的本族語來進行教學。奧地利、芬蘭、德國和荷蘭等國的學校使用英語來教諸如地理、歷史、音樂或體育之類的課,也有的學校使用英語教一門職業技術課。在澳大利亞,全國各地的學校都有使用外語作為教學語言的 教學計劃 。這些學校使用的外語有漢語、法語、希臘語、義大利語、日語、高棉語、馬來-印尼語、波蘭語、西班牙語和土耳其語,這些教學計劃分布在各個教學階段上,但大多數是在小學階段。這些教學計劃和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來教授一些學科的教學計劃被一起實施。
它的主要優點:①它強調直接學習和運用外語,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外語這個工具。②注重口語和語音教學,抓住了外語教學的本質。③注重實踐練習,培養語言習慣。④它通過句型教學,使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有計劃地學習實用語法,發揮語法在外語教學里的作用。⑤採用直觀教具,廣泛運用接近實際生活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較為生動活潑地進行教學,大大地提高了外語教學的質量。
3.浸沒法(immersion)。
浸沒法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和內容拿基融合」的教學法。其教學目的野敏梁主要是掌握學科內容。學生是通過掌握符合他們所在年級水平的學科技能和學科知識來獲得語言技能的。加拿大從1965年就開始進行浸沒法雙語教學實驗,用這種教學法方式主要是對講英語的學生實施法語教學。自那時起,浸沒法在北美許多地方被採用,也出現了不同形式的浸沒法。在奧地利和荷蘭,越來越多的學校實施了類似於加拿大的浸沒法教學,它們稱之為 「雙語教學」。在德國,許多學校在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實施所謂的 「通過外語來學習」的教學計劃,半天使用德語學習,半天使用外語來學習。這些學校使用的外語包括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波蘭語、俄語。實踐證明,當外語教學與學科教學結合起來時,學習外語的效率要比孤立的、純粹的學習語言的方式高。因為,只有學生通過自己親自使用語言來實施真實的交際行為,才能使他們的語言學習產生良好效果。課程設計時要兼顧學科內容和語言形式。教師可循序漸進地提供可以讓學生模仿的、比較復雜的語言,並設計一些需要學生使用比較復雜的語言才完成學習任務的課堂教學形式。
二、我國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外國外語教學給我們的啟示
英語教學在我國各個階段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但一直以來對於英語教學的方式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爭議,當前英語教學改革,重點應該是教學方法的革新。
首先要大力提高英語教與學的效率。國外的實驗證明,當外語教學與學科結合起來時,外語學習的效率要比孤立、純粹的學習語言高,因為只有通過使用語言來實施真實交際行為,才能使他們的語言學習產生良好的效果。
我們可以借鑒「語言與內容融合學習」的方式,在全國各地有條件的中小學校,嘗試既開設英語課,又在電腦、物理、化學等學科用英語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使一批各門學科成績優秀的學生盡快地脫穎而出。
其次,各學科的教學要相互配合。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學科內容,但也不能忽視這一教學方式的另一個目的,即語言學習在語言教學方面,各門學科之間還應根據教學計劃,相互協調、相互合作、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以便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水平。另外,我國許多大學招收的外語專業的本、專科生,基本上是偏重文科的高中畢業生,在大學外語系所接受的教育大多是語言文學類的。他們畢業後,到中小學任教,教學語言尚可,但用外語教某些理科課程很困難。因此,大學外語系招生是否可考慮招生一些高中學理科的學生,或文理科兼收。這樣可滿足我國部分中學對雙語教師的需求。
第三,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習英語的認識。人們學習外語的最終目的是能夠在真正的交際場合進行有實際內容、有實際意義的交際。外語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掌握這種交際能力。我國許多中學生對英語學習沒有持久的興趣。這里涉及到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從初一到高三的六年中,學生很少有機會把英語當作一個有用的交際工具在真實的場合來使用,他們學習英語的唯一用途就是考試。
此外,還要提供一個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我國缺乏使用英語的環境,我們在英語課堂上給學生的練習所創設的情景也大多是人為的。我們可否借鑒「語言與內容融合學習」的方式,在電腦、物理和化學等科目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給學生提供一個在真實的交際場合,一個有意地使用英語的機會,讓英語真正變成一個交際工具。
參考文獻:
[1] 張士一.直接英語教學法[M].上海:中華書局,1922.
[2] 李庭薌主編.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 吳棠,王才仁,杭寶桐.中學英語教學法[M].第3版,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3.
[4] 丁俊華.國內外外語教學法流派和體系回顧[N].英語輔導報,1997~1998.
[5]唐力行.英語教學方法與技巧[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責任編輯:閆會學】
『貳』 英語教學法有哪些
1.童話劇教學法;2.情景教學法;3.音樂,律動教學法;4.直拼教學法;5.聯想教學法等。『叄』 針對中學生學習英語國內外學者都提出了怎樣的教學方法
I.基本教學方法:任務型教學
國家《英語課程標准》明確提出「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教育部,2001),因為任務型教學被認為是在培養學生運用能力方面「現有的最有效的方法(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currently available, P. Skehan, 1998)」。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approach)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英語教育最新發展成果,是「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的最新發展。
對於任務有著不同層面的定義,總的來說,任務是一種教學活動,「是一件以意義為中心的活動,使學習者使用目的語參與到理解、處理、輸出和/或互動之中。」(D. Nunan, 1989)
依據對D. Nunan, J. Yalden, P. Shekan等人的著作和《英語課程標准》等文獻的閱讀分析,結合對按照任務型教學思路編寫的小學教材《新標准英語》、初中教材《新目標英語》的分析,可知,任務型教學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 任務型教學是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的一種新的形態,是交際法的發展,而不是交際法的替代物。(J. Yalden)
2. 任務型教學強調教學過程,力圖讓學生通過完成真實生活任務而參與學習過程,而讓學生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任務型教學克服了以功能為基礎的交際教學法不重視過程的不足。(D. Nunan, P. Skehan)
3. 任務型教學仍然強調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但從更廣泛地層面強調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P. Skehan)
4. 任務型教學強調以真實生活任務為教學中心活動,修正了以功能為基礎的教學的活動中存在的真實性不足的問題。(D. Nunan)
5. 任務型教學要求教學活動要有利於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也就是說,任務型教學並不反對語言知識教學,而是倡導以語言運用能力為目的的語言知識教學。因此,任務既有真實生活任務,也有學習性任務。(D. Nunan, J. Richards, S. Gass)
國內教育方法:
1、歸納的語法教學
歸納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學習方法。歸納要求先給學生一些含有語法教學內容的語言材料,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材料中接觸這些語法現象,然後引導學生從這些語言材料中歸納總結出語法規則。
歸納法能夠讓學生先獲得語言材料,從感性認識中獲得理性認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語法規則,但需要一定的教學時間,需要老師做比較多的語言材料的教學規則,而且在語言材料教學中需要從語境、語用進行教學,而不是直接從語法概念和語法規則進行教學。
2、演繹的語法教學
演繹是從已經形成的概念出發,直接將概念講授給學生,然後再用例句和語言材料來說明概念。
演繹法讓學生首先接觸語法規則,可以避免出現規則誤差,但演繹法過於理性,需要學生具有比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強烈的學習興趣和一定的學習毅力。?
歸納法與演繹法相比,歸納法更有利於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降低學生學習困難,弱化學生學習焦慮,演繹法更有利於縮短學生學習時間,減少學生學習錯誤。歸納法更利於學生的學習,演繹法更利於教師的教學。
筆者認為,歸納法比較適用於起始教學和新知識的教學,演繹法比較適用於發展教學和舊知識的強化。不過老師們仍然應該根據自己任教班級的動態真實的教育因素和教學因素選擇教學方法。
3、比較的語法教學
這里所謂比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英語語法本身中的相似但不同的英語語言現象進行比較,如一般現在時與現在進行時的比較,一般過去時與現在完成時的比較,形容詞性物主代詞與名詞性物主代詞的比較等等;二是對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中的相關的語法現象和結構規則的比較。
比較的語法教學可以在學過可比較的一種語法現象之後,學習另一種語法現象之時,就兩種語法現象進行比較,如學過形容詞性物主代詞之後,在學習名詞性物主代詞之時,就已經學過的形容詞性物主代詞與名詞性物主代詞進行比較,來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名詞性物主代詞。
比較的語法教學也可以用在語法總結復習之時,比如學習了五種動詞基本時態之後,就五種時態在用法、語義、語用等方面的區別進行比較,以幫助學生鞏固掌握。復習時,比較方法的語法教學應該是在足夠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的比較,而不是單純的語法概念、術語的比較。
4、集中的語法教學
與集中的詞彙教學方法一樣,集中的語法教學是將學生應該在一個學期或整個中小學階段學習的英語語法知識集中在一個星期或兩三個星期之內進行教學,採用的是演繹法,力圖通過語法概念的教授和例句的說明,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掌握英語基礎語法知識。
這種語法教學方法需要學生具有比較強烈的語法學習興趣和比較頑強的語法學習毅力,同時需要學生具有比較強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這種語法教學方法在期末復習和畢業復習時應該對學生有一定幫助,但在學生學習開始時使用可能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焦慮感,嚴重的可能導致學生形成英語學習的心理障礙。
這種方法將語法知識學習與課文學習長時間分開,如果將一學期的語法知識在學期開始時集中教學,那麼本學期最後一個單元才會學到的語法知識就可能出現語法知識學習與課文學習分離一個學期之長,這可能影響學生准確掌握語法知識的運用。這種方法同時將語法知識和語法知識的運用長時間分開,不利於學生學習掌握運用語法知識的真實語境及其真實的語用功能。
語法集中教學能有效幫助學生比較系統地學習語法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對容易混淆的語法知識進行比較,如能合理使用,是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但如果使用不當,則可以反而增加教學難度,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影響學生形成獲得運用英語的能力。同時,在運用集中方法時,如何集中,集中哪些語法知識,語法知識的集中講授與語法知識的運用能力培養怎樣有機合理地結合起來,都是應該思考的問題。盲目集中可能不利於老師們所任教班級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
5、圖畫方式的語法教學
很多老師運用圖畫進行英語語法知識教學,因為圖畫形象直觀,能讓學生很容易地掌握教學內容,經常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不過圖畫只能用於一部分英語語法知識的教學,比如方位介詞、副詞的教學,時態的教學等。
6、表格方式的語法教學
表格能夠很明確地對語法知識進行比較和歸類,因此經常出現在語法知識教學中,甚至有的語法書都是有表格形式編寫的。
由於表格強調內容的一致性,因此表格只能列舉英語語法知識的基本內容,對於比較特別的不一致的內容往往列舉有些困難,同時語法知識的運用比較難以列舉。
7、計算機動畫方式的語法教學
計算機動畫用於英語語法教學還不普遍,在一些計算機輔助教學軟體中經常使用計算機動畫進行語法教學。計算機動畫具有很強的動感,而且動畫本身也很受學生歡迎,同時動畫能夠很明確地表現動作,並配有講解,因此這種形式很有生命力。
隨著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的廣泛開展,計算機動畫形式的語法教學也會被廣泛使用。
由於目前的大多數計算機教學軟體不是網路化的,致使計算機動畫的語法教學還難以在學生之間進行教學對比,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計算機動畫的教學效果的發揮。
8、交際教學中的語法教學方法
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教學原則,語法知識都是必須要講授給學生的,只是講授的方法不同而已。現在的新教材都強調對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培養,對語法採取了暗線的教授方式,這對於每周只有在幾節英語課上才能進入英語環境的中國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其實,必要的語法知識講解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怎樣在語法教授中貫徹能力教育原則。
『肆』 當前比較有影響力的英語教學方法或模式有哪些
(一)「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的教學
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也稱小三位一體教學法。這種方法把字母、音素、音標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先學會26個字母,在熟讀字母的基礎上引出音素,在學習拼讀單詞時引出音標,然後將音素與音標掛鉤,主要目的在於幫助學生解決發音和記憶單詞的問題。
1、第一「位」,字母名稱音教學
字母是組成單詞的最小單位。每個字母都有一個名字,叫字母名稱音。字母名稱音既有音又有形;音素是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音素是音的概念,是靠聽覺器官判斷的。音素數目大大多於字母,有48個。音標是音素的書面符號,有一個音素就有一個相對應的音標符號。舉個例子來說,blackboard一詞中共有10個字母b,l,a,c,k,b,o,a,r,d,但只有b-l-a-ck-b-oar-d7個音素;用相應的7個音標表示它們。在教學中,馬承利用孩子們已熟知的常識引出26個字母名稱音,只用一節課,就可以輕松完成教學任務。
2、第二「位」,音素教學
音素教學是三位一體中的核心部分。音素表現了語音中的本質特徵,馬承教學音素時是根據字母名稱音來學習輔音字母的音素,體現字母與音素的二位一體。他用以下幾種方法學習輔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掐頭法學讀音,讀輔音字母名稱音,將其第一個音去掉,餘下的音即為該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如Ff[ef],[e][f],去[e]余[f]。去尾法學讀音,如Bb[bi:],[b][i:],去[i:]余[b]。對比法學讀音,指與漢語拼音區別,對照法學習g、h、y、w、r五個輔音。對比法學讀音,是根據認知法的理論來設計的。認知法認為,學外語一定要將外語與本民族語言進行對比。在對比中,找出兩種語言的相同之處、相似之處和相異之處。英語和漢語的讀音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是英語的輔音讀音與漢語拼音的聲母,從音到形相似之處很多。比如,g、h、y、w、r,就可以用字母組合記憶法。
3、第三「位」,音標教學
當學生已經熟悉了5個母音字母的短音,5個母音字母的長音,21個輔音字母的讀音,4個常見的字母組合共35個語音單位時,這就為講48個音標符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和掃清了大部分障礙。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生唱英語語音歌學習其他音標,如短母音歌與長母音拼讀歌等,學生在讀讀、說說、唱唱、玩玩的過程中就輕松地學會了字母、音素、音標。
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簡化了音標的教學過程,注重字母、音素、音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和三者之間的交叉關系,把講授26個字母名稱音作為學習音素的基礎,把掌握音素作為學習音標的前提。學生一開始就可以掌握字母與音素的對應關系。學生把單詞的音、形、義結合在一起記憶,可以達到會讀的單詞會寫,會寫的單詞會讀。這樣,學生的語感形成得早,可以大大增強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它還從培養學生的認讀能力入手,循序漸進地加大詞彙量,從而有效地減輕了學生機械記憶的負擔。另外,由於三位一體教學法注重了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使學生讀寫單詞有規律可循,因而培養了學生認讀能力,做到「見其形知其音,聽其音知其形」。又因為這種教學法把音標盡早地教給了學生,學生就可以藉助音標預習單詞和自學課文,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的基本理念——「初學者不可能通過自然習得的方式學會英語」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正如心理學家奧蘇貝爾在論述「迴避本族語言」進行第二語言教學時所說的:「在學習第二種語言時,竭力設法避免學習者的本族語言的中介作用,這既是不現實的,也是無效的。」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運用遷移法進行英語教學時,必須要求學生的母語達到熟練的程度。
(二)「詞彙、語法、閱讀」三位一體的教學
詞彙、語法、閱讀三位一體教學法,也稱大三位一體教學法。包括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1、詞彙編碼,提前記憶
馬承認為,中國學生在外語學習中聽說和閱讀的最大障礙就是詞彙,學生提前記單詞,就為聽說閱讀掃清了障礙。記單詞首先涉及到編碼,需要以音為序,整體記憶。以音為序,可以是先解決單詞會讀的問題,整體記憶一定要啟迪學生思維,遵循記憶規律。理解和推理是記單詞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謂理解,就是把正在學習的與已經學習的以及正在學習材料的各個部分之間建立起邏輯聯系,形成系統,概括規律,並從深層上把握詞彙的音、形、義。不明白的東西是記不住的,或者暫時記住了,遺忘率也會相當高。推理則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經過邏輯判斷,達到由舊而知新,由前而知後,由此而知彼,化機械的死學為理解性和意義性的活學。學生記單詞可以有歸納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合成與分解法等方法。
2、語法提前略講與隨進度精講相結合
語法提前略講,重點研究的是時態如何略講的問題。如果半年只講一個時態,這對系統地了解與使用一個時態是有用的,可以為學生打好堅實的語法基礎,但這樣做大大拉長了學習時態的周期,使學生難以進入會話階段和閱讀階段。時態相對集中講是將語法表格化、公式化,將句子歸納成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和答句,簡略為肯、否、問、答。先讓學生按邏輯順序記住8種時態的名稱,並簡明扼要地介紹每種時態的意義和簡要的時態定義,不要求全。然後,介紹規則動詞的詞尾變化,再以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回答為系統進行訓練。按照這個記憶系統,去學習8個時態,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彼此相聯系的8個記憶組塊。由於它是直線序列,講到現在時,馬上就能聯想到過去時,進而聯想到將來時。8種時態的基本公式記住後,進行反復練習,並且在每個學期都要安排一節課集中講別的語法內容,為會話和閱讀掃除障礙。
3、閱讀與詞彙、語法教學同步進行
單詞提前記憶掃除了講新課的詞彙障礙,語法提前講掃除了交際和閱讀的障礙。初中英語實驗教材還安排了精讀和泛讀,精讀即教材上的閱讀,並隨進度重點突出精講的語法內容,即按正常的教學進度將提前略講的語法內容不斷深化和擴展,著眼於應用。泛讀是要擴大知識面的內容,即課外閱讀材料,體現提前略講的語法教學內容。簡單地說,精讀要「精」,泛讀要「廣」。不論是精讀還是泛讀都要強調同步閱讀,即用學過的詞彙、語法、句型進行閱讀。同期閱讀詞彙量是逐步擴大的,是有過渡性的,讓學生能逐漸會讀和速讀。
每個單元的教學均構成「結構-會話-閱讀」三位一體的學習模式。沒有好的結構就沒有好的交際,語言結構是准交際形式,會話才是真正的交際。對學生來說,交際包括校內的交際、社會生活的交際,而閱讀是結構和交際內容的綜合體現。
詞彙集中記、語法集中學、閱讀同步行,大大加快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速度,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開拓了學生的眼界,尤其是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它是教學理論的具體化,又是教學經驗的一種系統的概括。
馬承介紹:
我國著名英語教學法專家、中國當代著名的英語教學法流派代表人物之一,北京市現代教學研究所所長、北京馬承英語教學法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學習科學學會外語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中小學英語一體化教學及三位一體教學法實驗與研究」課題組組長。他主編的科普版《小學英語》、《初中英語》。馬承教授發明了適用於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使用的「直呼式韻律英語教學法」;適用於小學中、高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的「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適用於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教學使用的「詞彙、語法、閱讀三位一體教學法」。
自1962年以來教過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英語,具有豐富的中小學英語教學和培訓英語教學的經驗。自1985年以來,應邀在全國各地講學600餘聲,直接培訓中小學英語教師十萬。人民日報》、《人民教育》、《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國內多家媒體分別以《英語學習的金鑰匙-馬承教學研究》、《探索適應國情的外語教學法》、《編寫好跨世紀的小學英語教材》;《一生的歌唱——記馬承和他的三位一體教學法》、《詞彙、語法、閱讀三位一體教堂法》等為題對馬承教學法進行了多方位的介紹。中央教育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各大網站等全國數十家新聞媒體對馬承老師的教學法高度贊揚。
國家教育部《人民教育》雜志對馬承老師的教堂方法和他對我國教育事業的貢獻作了充分的肯定和介紹。2001年《人民教育》雜志破例從第2期開始連載到第7期,大篇幅地宣傳馬承教學法。1991年到1993年原國家教委中國電視師范學院,將馬承三位一體教學法錄製成三十集教學電視片,通過太平洋衛星向全國和亞洲地區播放,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現在全國已有千餘個地、市、區、縣建立了馬承英語法實驗基地。(詳見《人民教育》雜志2001年2-7期)。目前,全國數以百萬的學生已在使用他的三位一體英語語音教學法受益。馬承老師的英語著作三十餘種,共計近兩千多漢字,主要著作有《幼兒園易進英語》系列、《小學低年級易進英語》系列、《廣播英語系列》、低中高年級《小學英語》系列、《初中英語實驗教材》系列、《馬承英語》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