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體育課常用教學方法
在我們的學校生活中,體育課時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體育課常用的幾類教學方法吧。
語言法
01
講解
一般應用在教師宣布教學目標、傳授新教材或技術復雜的動作技術時等。
例如:在蹲踞式跳遠的教學中,講解蹲踞式跳遠助跑的技術時,教師要講解:助跑開始,上體前傾較大,兩腿蹬擺有力步幅加快,兩臂擺動有力;助跑的中段,上體逐漸抬起,上下肢擺動幅度加大,腿要高抬,助跑充滿彈性與節奏等。
0 2
口令與提示
一般運用在教師宣布做練習時、教學過程中指令學生:「再做一次」、「上下肢協調用力」、「練習留意身邊的同學,注意安全」等。
強調動作重點、難點時、以及在組織教學中,指令學生「跑步歸隊」、「把器材收拾好」等。
0 3
口頭評定成績
口頭評定成績在指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目標和動作的規范標准,教師以簡潔的語言,以口頭方式,及時評價學生成績的一種方法。
如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或者課課練中,教師以肯定或否定的語言說:「運球中,重心再降低一些會更好」、「堅持」等。
注意:對學生的評價時候,最好要細致到學生具體哪個地方做的好或者不好,這樣會對學生產生進一步的激勵或者提示,減少泛化的語言,如:「你真棒」、「太棒了」等!
0 4
問答法
目的在於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或技能的程度,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生自我分析與評價能力的一種方法。
如:在跳遠教學後,教師問學生「你認為跳遠過程中最關鍵的技術是什麼?」、「你認為自己在哪個技術環節掌握不好」、「你認為怎樣能跳得更遠」等。
了解學生對動作技術的掌握情況,然後通過引導、糾正、指導等方法使學生逐步掌握動作技術。
直觀法
直觀法是在體育教學中,藉助視覺、聽覺、觸覺和肌肉本體感覺等器官來感知動作形象、結構、要領、完成方法等,從而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的一種方法。
體育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法主要有:動作示範、教具和模型演示、視頻影像演示、助力和阻力以及定向和領先等。
0 1
動作示範
示範是要把所教的內容變為直觀的形象,教師做一個正確的示範動作,學生馬上就能對所學的動作進行模仿練習。所以,示範是講解的直觀,講解是示範的抽象與深化。在教學中,兩者經常結合使用,有利於直觀與思維的緊密結合,擴大直觀效果。
0 2
教具和模型的演示
如:肩肘倒立課上經常會用的掛圖、照片等。當動作示範難以充分顯示動作的結構、過程、重點、時間與空間特徵時,就需要這種方法。
0 3
視頻影像演示
近些年興起的筆記本、電子白板、投影儀等進課堂,與體育微課等視頻影像的結合就屬於這種。優勢頗多,主要來源於計算機功能的便捷與強大,相信這也是未來一種結合的趨勢。
0 4
助力和阻力
如:學生在做前滾翻的動作時,教師用手輕推學生的臀部,幫助加快滾動速度,以便更好地完成動作;學生在推鉛球動作時,教師用手頂住學生髖部,讓學生體會蹬轉動作等。
0 5
定向和領先
定向是指具體的或者形象的方向標志物,給學生知識動作的方向、幅度、軌跡和用力點等;領先主要是利用超前的信號和某種視聽手段,對學生進行刺激和引導,以利於完成某一動作技術的直觀法。
如:在跑的練習過程中,教師用掌聲等改變學生跑的方向或節奏;在鐵餅練習中,教師設置標志旗在投擲路線中,讓學生按標志旗的高度投擲,保證出手角度的正確等等。
練習法
練習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根據教學任務,有目的地反復做某一動作的方法。進行反復練習,是掌握、改進動作技術,形成動作技能的基本方法。體育教學中常用的練習法有:
0 1
完整法
完整法便於學生完整地掌握動作,不致破壞動作技術之間的內在聯系。但是,採用完整法,不易很快地掌握動作技術中較為困難的要素和部分。完整法一般是在動作技術較簡單,或動作技術雖然比較復雜,但分成幾個部分顯然會破壞動作結構時使用。
如 :由於把鉛球動作技術分成幾個部分不利於學生掌握投擲的用力順序。因此,在鉛球技術教學中,需要通過完整法練習,有利於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完整動作表象及依次用力的過程。
0 2
分解法
分解法是將一個完整的動作技術,合理的分成幾個部分,按部分逐次進行學習,最後完整地掌握動作技術的一種方法。如:各種舞蹈、健身操和武術等項目的教學經常會用到分解法。
0 3
變換練習法
由於練習條件和運動負荷的不斷變換,對提高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和身體各器官相互間的協調技能,提高人體對不斷變換的練習環境和運動負荷的適應能力以及從事身體練習的積極性,掌握動作技術,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等,都具有較好的作用。
0 4
循環練習法
對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心肺技能、增強學生體質具有良好的作用。
0 5
糾錯法
教師在糾正學生錯誤動作時應注意一下要求:善於觀察和發現學生的錯誤動作;專注主要的錯誤,有時候錯誤可能不止一個,教師必須善於確定順序,要求學生逐個克服。
當發現學生有共同錯誤時要進行集體糾錯;糾錯時,要耐心啟發,循循善誘,講明道理,提高學生改正錯誤動作的信心和決心。
綜上,上好一節體育課真的很不容易,學生能否掌握體育基礎知識、技術與技能,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與教師運用的教法有密切的關系。
因此我們要不斷提升自我的內在修養,使自己的每節體育課都有更深層次的自我教育理念「貫穿其中」,上出「看似相同,卻又不同」,附帶自我風格的優質體育課堂。
2. 體育教學原則與方法
體育教學原則是:
自覺積極性原則 是指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從而積極獨立思考,刻苦頑強學習,把掌握和提高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發展身體,增強體質,當作一個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過程。大腦皮層具有最適宜的興奮性,對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與愛好,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這是自覺積極性原則的生理學和心理學依據。所以,教師要善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與鍛煉。
直觀原則 是指利用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和已有經驗,通過生動形象的感受,從而掌握所學的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教師要通過准確的動作示範和精煉的講解給以條件刺激,並用反復練習不斷加以強化。
從實際出發原則 是指體育教學任務、內容、組織教法和運動負荷的安排,都要符合學生年齡、性別、體育基礎和身體發展水平,並考慮到場地、設備、器材條件和地區季節氣候的實際情況,使學生經過一定努力,能夠學會、做到。
循序漸進原則 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和運動負荷的安排,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化,不斷提高。生理科學實驗證明,人體各內臟器官、系統的機能活動具有一定的惰性,機體從相對安靜狀態到進入工作狀態,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與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一個逐步變化的過程。違背這一原則,就會給學生學習帶來困難,影響教學效果,甚至會損害學生身體健康。但易和難、簡和繁、淺和深都是相對的,因對象和條件的不同而有一定的改變。
身體全面發展原則 是指在體育教學中,選擇全面、多樣的內容,運用適當的組織教法,使學生身體的各個部位、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都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科學實踐證明,人體是在大腦皮層調節下的有機統一的整體,各個部位、各個器官系統的機能,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調節得好,就能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使身體平均發展,體態勻稱、優美,工作能力提高。否則,就會造成畸形發展,妨礙學生健康成長。
合理的運動負荷原則 是指根據教學任務、教材特點、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使學生身體承受一定的運動負荷,並使之與休息合理地交替,以便更好地掌握技術、技能,有效地發展身體,增強體質。運動負荷是指進行身體活動時人體所能承受的生理負荷。運動負荷過小,達不到教學目的;運動負荷過大,則會損害身體健康,反過來也影響完成教學任務。決定運動負荷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強度"。「量」是指完成動作的數量、次數、組數、時間、距離和重量等。「強度」是指完成練習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機體的緊張程度,包括動作的速度、練習的密度、練習間歇時間的長短、負重的重量、投擲的距離、跳高的高度等。「量」和「強度」要處理適當。「強度」越大,則「量」就要減少,「強度」適中,則「量」可以加大。要以學生能夠承擔得了並有一定的疲勞為度。動作的質量對運動負荷的大小有一定關系。應在保證動作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
鞏固提高原則 是指使學生牢固地掌握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不斷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並在實踐中熟練地加以運用。大腦皮層動力定型的形成,是動作技術、技能的形成、鞏固與提高的生理學基礎。如不及時鞏固、提高,動力定型將會消退,對教學效果也會有不良影響。一種技術、技能的鞏固和提高,有助於他種技術、技能的鞏固和提高,還能為學習新技術、新技能創造良好條件。各種身體素質和機體工作能力的水平,也要不斷鞏固和提高。長期中斷練習,將會導致身體素質與機體工作能力的下降。
體育教學方法 認識論的規律、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和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的規律,是確定各種教學方法的科學依據。常用的體育教學方法有:語言法、直觀法、完整法、分解法、練習法、游戲法、比賽法,以及預防和糾正錯誤法等。其中,有的是一般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語言法 語言是人類獨有的一種信號──第 2信號系統,對人的心理和生理具有獨特的刺激作用。在體育教學中,老師的講解、口令、指示、口頭評定成績,學生的口頭匯報、「默誦」、「自我指示」等,都是語言法的運用。其中,教師的講解是最主要的形式。教師的語言是否簡明扼要(邏輯性強,通俗易懂),是否有啟發性(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內容是否適當(要符合學生的程度),直接關繫到學生能否當堂理解和掌握所學的體育知識、技術與技能,能否提高學習積極性,對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有重要的影響。體育教學過程的特點是要使學生反復做練習,口令和指示是指揮學生行動的一種方法,也是教師組織能力的表現,要求清楚准確,聲音宏亮,以便於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培養學生敏捷行動的能力。
直觀法 是使學生通過各種感受器官對所學動作的表象、要領和方法獲得鮮明印象和直接感受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方法有:動作的示範、教具模型的演示、放映電影或電視錄相;還有給予助力或阻力的方法,使學生通過觸覺和肌肉本體感覺,直接體會動作要領,辨別空間與時間的關系及其對身體的影響,從而形成完整正確的概念。還有以具體的或形象的方向標志物,指示動作方向、幅度、軌跡和用力點等的「定向直觀」;利用某種外界因素,對學生進行刺激或引導,使其完成某一活動的「領先直觀」;通過電子儀器裝置,使學生及時獲得動作過程中的各種信息,以便及時糾正或保持動作的「緊急信息直觀」等。
完整法 是從動作開始到結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進行教學。它便於完整地掌握動作,一般適用於較簡單或不宜於分割的動作的教學。
分解法 是把整個動作合理地分成幾個部分,按部分依次地進行教學,最後達到掌握整個動作。一般適用於較復雜、可分解、用完整法教學有困難的動作。
練習法 是根據教學任務,有目的地重復做練習的方法。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的掌握、鞏固與提高,學生身體的發展,體質的增強,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的培養,都必須在反復練習過程中才能獲得和實現。由於教學任務的不同,在運用練習法時,又可分為:①在相對固定的條件下,按動作規格要求進行反復練習的重復練習法;②在變換的條件下進行反復練習的變換練習法;③綜合運用上述各種方法的綜合練習法;④根據教學要求,選擇若干簡單動作,分設若干作業點(或稱「站」),使學生在每一個作業點上完成規定的練習後,再轉到下一個作業點,做完一輪可再重復下一輪的循環練習法等。
游戲法和比賽法 游戲一般都有一定的競賽因素和情節。在規則許可的范圍內,可充分發揮游戲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來達到游戲所規定的目標。比賽法的最大特點是有「競爭」的因素,對身體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影響心理緊張的因素也比游戲法多,因而能加強身體活動對機體所起的作用。
預防和糾正錯誤法 是指針對學生產生錯誤動作的主要原因,採取有效措施來防止和糾正的方法。錯誤動作一旦形成動力定型後,要改正過來就很困難,而且容易產生傷害事故。體育教學中,運用預防和糾正錯誤法時,又可分為:①加強教育,預防和消除因學習目的不明確、怕苦怕累、膽怯等原因而產生的錯誤;②提高講解、示範的質量,使學生明確動作概念、要求、要領和完成的方法等,以防止或消除因為在這些方面不清楚而產生的錯誤;③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機能,加強基本技術教學,以防止和消除因身體訓練水平或基本技術跟不上而產生的錯誤;④加強備課,提高課的組織和教法水平,以預防和消除因教材內容不符合學生實際,運動負荷過重和組織教法不當所產生的錯誤等。
3. 體育教學中的理念
體育教學要遵循教學的一般要求,但在許多環節上不能拘泥於一般教學的規則,因為體育教學有體育的特點。在此,我就體育教學本身應有的理念,淺談一些看法。
一、本體感受理念
體育教學在內容上以運動技術為主,在形式上以身體練習為主,在方法上以示範操練為主,顯然我們不僅要把握體育教學的直觀性,而且要注重本體感受性。依據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運動技能的形成,其生理機制是建立復雜的連鎖的本體感受性的條件反射。其中,本體感受性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任何運動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在本體感受器官參與下的神經中樞的調節作用。本體感受,在生理學上是一種感官功能,在心理學上是一種感覺類型,在體育教學上則是一種基本要素和要求。以上這些,可算是我們對運動技術傳習活動中最為重要的規律性問題的認識成果。據此,我們提出體育教學的一種理念:本體感受理念,即要以反復操練為運動技術學習的基本途徑進行體育教學。這是在直觀性基礎上進一步發掘的更為符合體育教學的內容形式方法等特點的基本要求。
本體感受理念不僅對學生的運動學習舉足輕重,而且對教師的技術水平也是一個度量標尺,用它很有可能限制一些毫無體育素養的人來冒充體育教師,從而既可精減並強化體育師資隊伍,也能有效地維護體育教師的基本尊嚴。
二、盡可應承理念
體育教學有生理負荷問題,教學中的負荷指標應服從教材特點的需要;體育教學有分組單練的組織特點,是學生個體差異使然,這就提示我們,必須注意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動態關聯。學生與教材,似乎後者穩定而前者多變,但若從每一個學生的視角去看,穩定的教材則是千人千態的。以往至今,無時無刻,個體的學生與通用的教材之間都存在著點面對接的問題,既然如此,我們就沒有理由在體育教學中一切都墨守成規,而有充足的理由去充分地顧及每一個學生的體能基礎和對運動技術的接受能力,這是決定體育教學總體收效的關鍵所在,也是體育學科走向成熟的必修作業。
如果說本體感受理念是重在高度促成運動技術傳習,那麼,盡可應承理念是重在分辨個體差異性並激發主觀能動性。它要求體育教學按能力級別進行分組,盡量順應先進分子,適度激勵落後成員,由此可望打破眾人齊步走的傳統格局,迅速有效地提高每一個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這一理念也要求體育教師必須同時具備相應的技能基礎和指導能力,體育教師則將在揚其所長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較高的自我激勵水平。所以,這一理念的形成,將為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增添來自師生雙方的積極因素。
4. 什麼是體育教學方法中的直觀法
它是指在體育教學中,藉助視覺、聽覺、肌肉本體感覺等感覺器官感知動作的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常速示範
直接直觀法—動作示範直觀法 慢速示範
分類 間接直觀法—教具模式直觀法
電影、錄像直觀法
阻力、助力直觀法
定向直觀法 條件誘導
領先直觀法
(一)、動作示範
1、概念——示範是教師以具體的動作為範例,使學生明確所要學習的動作形象、技術結構、要領的一種方法。
2、運用要求:
(1)、動作示範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所謂目的明確,就是要求教師在每次示範前要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明確所要觀察的問題,具體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A、 示範什麼?——據任務而定:
新授課— 完整示範(常速)使學生了解完整的動作結構,有一整體概念。
跳遠 完整示範(慢速)使學生更清楚地觀察動作的各個環節。分解示範:技術關鍵或本次課所要解決的環節
復習課—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示範,如助跑起跳的節奏不好,最後三步快不起來,則示範節奏。
B、 怎麼示範?——是採用正面?側面?背面?還是鏡面?是完整示範?還是分解示範?是常速示範?還是慢速示範?
C、 示範時要求學生觀察什麼?
挺身式跳遠 一次示範—看跳遠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二次示範—著重看起跳時手腳配合動作,單
腳起跳
三次示範—看空中挺身動作,
四次示範—看收腹著地動作
五次示範—助跑的節奏。
這樣,學生每次都有觀看的重點,目的明確,很快就會學會動作。但示範的過程中,由於示範的目的不同,示範的側重點不同,大致有如下幾種示範:
l 使學生知道學什麼的動作示範
l 使學生清晰了解怎麼學的動作示範
l 糾正動作錯誤的動作示範。(參看P74)
(2)、示範要正確、熟練。
l 從生理學的角度講,學生掌握動作的過程,實質上是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作為條件反射建立的刺激物——動作示範,如果是錯誤的,不規格的,就會給學生一個錯誤的信號刺激,學生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也是錯誤的,或不符合規格的,如果再通過練習反復的強化,學生就會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到那時再想將錯誤糾正過來,就太困難了。因此,示範時要求教師的動作要符合規格,力求做到准確、熟練、輕快、優美,使學生一開始就對動作有一個正確的印象。
l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優美、熟練、正確的示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習的興趣,產生躍躍欲試之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積極性。如果教師的示範失敗,也會給學生造成一種畏懼心理,對學生學習起一種消極影響,如,手倒立,教師要是示範失敗,大門板式的倒地,學生就會產生畏懼心理,對這個動作望而生畏,不敢做。因此,教師在示範時一定要成功。
(3)、注意示範的位置和方向
A、 示範的位置應根據學生的隊形、動作的性質、技術結構、學生觀察動作的部位以及安全的要求等因素來決定。原則上,示範的位置要照顧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看清楚示範的動作。
三列橫隊—與前排排面成等邊三角形頂點。
隊形 縱隊—在隊伍的左側或右側的前方。
園形隊伍—園心上或園的邊上
註:有人認為在園心上學生觀看的示範面不同,有的看著正面,有的看著側面,有的背面。
雙杠前擺下——學生在杠側稍後的位置便於全體學生能觀看推手的動作關鍵。
性質 雙杠後擺下——學生在杠前稍前位置便於全體學
生觀看推手的關鍵動作。
移動動作的示範——離學生稍遠一些。
投擲動作的示範——應使投擲物的落地點避開學生。
B、 示範的方向,應根據動作的結構以及要求學生觀察的動作部位而定。因此,示範時要講究各種示範的面。
示範面有:正面、背面、側面、鏡面四種。
正面: 面對學生的示範為正面示範,正面示範在顯示動作的左右距離時採用,(如側滑步)。
背面示範:背對學生的示範為背面示範,一些方向、路線變化比較復雜的身體練習,可採用背面示範。
側面示範:身體側對學生的示範為側面示範,為顯示身體的前後距離或部位時採用。
鏡面示範:面對學生,教師動作方向與學生相反的示範為鏡面示範。在身體練習的技術結構較簡單,學生易於模仿時採用。
強化提問:下列身體練習的示範應採用什麼示範面:
l 簡單的廣播體操)——鏡面
l 跳遠——側面
l 武術(復雜)的套路——背面
l 單雙杠——側面
l 籃球的側滑步——正面
另外,示範位置和方向的選擇,不要使學生面向陽光或迎風,盡量避開繁華場面和有特殊物的方向,以便集中學生注意力。
(4)、講解與示範相結合。目的是運用多種感官使學生更快的感知教材,學會教材。見P110,形式有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