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舊時代教學方法

舊時代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4-12-05 18:17:57

㈠ 新式教育與舊式教育的主要區別

第一,從目的來看

那麼學校的教育是增進我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以知識為主。那麼培訓是提升組織的績效以及團隊的競爭力。

第二,從時間上來看

學校的教育是一個中長期的過程,比如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那都是以年為單位的。那麼培訓三天都算長的。

第三,從內容上看

公開課、企業的內訓都需要配合工作的需要,而且是基於工作的需要為出發點去做的這個事情,它一定是著重於實踐。那麼我們在學校都是基於基礎知識的一個教育,這個也是它很大的一個區別。

第四,從學員方面看

培訓的學員的差異是非常大的,而學校的人員這些同學、學生是共性的。當然也有像大學來自於不同的地區,但是他的年齡段、思想基本上是比較一致的。而培訓的話,從剛參加工作的新學生到五六十多歲的老頭都有,培訓過程中都是會在同一個課堂上出現的。

㈡ 歷史教學的幾種方法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質疑 巴爾扎克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義是問號。」對於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學生基本上能看得懂。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學生當然也就提不起興趣。因而,教師需要利用有啟發性的問題吸引學生,在交流對話中喚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思維的探求性。 比如提到彩陶時,我提出:原始人怎麼會想到用火燒泥做陶呢?學生通過討論提出幾種觀點:(1)用泥盛肉放在火上烤,泥土變硬成型就是陶;(2)森林大火後,地面被燒硬給人們的啟示;(3)半坡人房屋中有火炕,火坑周圍的土變硬給了人們靈感;(4)把泥土做成型用來煮粟,火燒之後就是陶。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再造了歷史上這個發現的過程。教師要使學生時刻面臨問題,但也不能為問而問,問題過於平淡,讓學生感覺無趣。當然問題也不能過難,沒有學生能答出也是毫無意義的。課前設計問題時要精心准備,使之具有啟發性和深刻性,讓學生有思考的餘地和價值,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發現知識的金礦,體驗發現的快樂。 對於學生來說,在教師引導下探求知識是一種能力,善於提出問題更是一種能力。肯尼思·胡佛認為:「整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任何時候都應鼓勵學生提問。」巴爾扎克也說,問「是深入的階梯,是長進的橋梁,是觸發的引信,是覺悟的契機。」因此,在教學中我積極鼓勵學生質疑提問。講到「孔子」一節時,利用孔子「當仁不讓於師」一句,教育學生不唯書,不唯師。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師生互相啟發,互相補充,探究越來越深,學生的求知慾望不斷得到激發而越來越強烈,他們的思維和能力也不斷發展提高。在互動的過程中,達到「教學相長」。 在學習「司母戊鼎」時,提到它的鑄造採用合范法,學生立刻提問:各部分分別鑄成後,怎樣再合鑄成一個整體?對這個問題,我在備課時並沒有考慮。在表揚這個同學勇於質疑,發動學生課後積極探求答案的同時,下課後我也認真查閱資料,在以後備課時更細致,做更充分的准備。 在教學中,我盡可能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發表見解,提出疑問,保護他們探求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快樂。 二、認真組織探究課與課外活動 1.精心設計「學習與探究課」。每一個學習主題後的「學習與探究課」是「北京師大版」教科書新設的內容,是對傳統教科書的重大改革。對於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探究式創造性學習起重要作用。這一課型的設立,要求教師改變「一支粉筆,一本書,走進教室滿堂灌」的教學狀況,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設計「了解身邊的『歷史』」一課時,除要求每個學生通過調查製作一課家族樹,介紹家庭成員狀況外,組織學生自願結合為四個小組,分別完成四個題目:①求真中學的發展與未來;②我這十三年;③中國文字的起源與演進;④信息交流的實現。每個學生各負責查找一部分資料,由組長整理並寫出調查報告。然後在課堂上集體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學生通過活動在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同時,深刻體會到在探求中獲得知識的快樂,也實現了自我教育;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共同合作的重要;體驗到挫折與成功的經驗。這無疑會增強學生的個人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 2.重視每節課的「活動建議」。布魯納曾說過:「發現不限於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它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北京師大版」新教材中「活動建議」的設計,有利於學生去發現,去探索。對每節課的「活動建議」我都認真思考,認真對待,根據現實條件及學生狀況或直接利用,或稍做變通。 「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一課,就直接利用了課本上的主題:想像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景。很多學生通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寫出了非常好的文章。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一課的原設計是給成語故事配上圖畫,對很多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我怕學生興趣不大或應付了事,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故把它改為:搜集成語故事,寫出給我們的啟示。每個學生都做得很好,而且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活動實踐中,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由衷地感到一種創造的快樂,每個人都興趣盎然。對每一次活動我都及時反饋、講評,以鞏固活動的成果,鞏固學生在活動中建立的學習歷史的興趣。 3.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學生的課本知識是有限的,而歷史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影響著學生認識歷史的能力和水平。現在的學生課外閱讀量普遍較少。在教學中我注意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多讀書,讀好書」上。卡耐基說:「真正的讀書使瞌睡者醒來,給未定目標者選擇適當的目標。正當的書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誤入歧途。」在讀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探求思考,實現自我教育,培養自身能力。 學習「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一課時,我注意有機地穿插一些成語典故,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後向學生推薦《東周列國志》一書,並與「活動建議」的內容結合起來。許多學生在讀過之後與我進行探討。至今,我已向學生推薦了《上下五千年》、《少年兒童網路全書》等課外閱讀書目。學生把課外閱讀的知識運用到課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學生讀書的基礎上,我將在學期末指導學生寫一篇歷史小論文,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就學生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收集材料,發表個人見解。使學生在探究中讀,在讀書中思,在思考後寫,形成歷史學習的良性循環。 三、「談古論今」,引導學生探索現實 據調查顯示,學生關心現實遠勝於關心歷史。提倡實行「談古論今」,不僅能豐富教材內容,使之「活化」、「升華」,而且把歷史與現實聯系起來,把了解過去與認識現實乃至預見未來聯系起來,使歷史教學更貼近時代,以顯現歷史課程的實用性和應用性。 當前,改革開放向深層次發展,時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學習「商鞅變法」時,學生了解變法背景以及變法使秦強大,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但由於觸及舊貴族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後商鞅被車裂而死的情況,從而認識到改革的必然性、艱巨性。改革是向舊時代、舊制度的挑戰,必然會遇到阻力;認識到改革的進步性,社會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改革的過程。隨後,引導學生討論:如何看待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事業。在探求中加深了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 「談古論今」,在教學中除了「以古鑒今」的內容外,還包括「就古評古」、「據往知來」、「以古證今」、「中外相鑒」等涵義。「北京師大版」新教材刪繁就簡,給教學中「談古論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㈢ 67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於安徽歙縣。他自幼聰明好學,鄰村的一位塾師認定這孩子長大後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讓他免費入塾讀書。有一天下大雪,當他趕到塾館時老師已經開講,他硬是站在門外專心致志地聽老師把課講完。這種學習精神感動了塾館里的每一個人。1906年,他進入本縣的教會學校崇一學堂免費讀書,在這里學習英文、數學、理化等課程,開始接受西方資產階級的新教育。但由於他一直生活在中國社會的底層,所以從童年時代起就對民間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關注中國的農村,立志為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和廣大中國農民受剝削壓迫的悲慘處境去奮斗。因此,在崇一學堂讀書的時候,就寫下了「我是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作出一些貢獻來」的座右銘。1914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後赴美留學。1917年回國,歷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教務主任等,反對「沿襲陳法,異型他國」。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運動後,從事平民教育運動,創辦曉庄師范。1930年4月,國民黨反動政府以「勾結叛逆,陰謀不軌」為借口,武力封閉曉庄學校。陶行知受到通緝,被迫臨時避難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報》總管理處顧問,對當時《申報》的革新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後創辦了「山海工學團」,「晨更公學團」,「勞工幼兒團」,首創「小先生制」,成立「中國普及教育助成會」,開展「即知即傳」的普及教育運動。1934年主編《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將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為「行知」 「九.一八」事變後,陶行知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當選為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執行委員和常務委員。7月,與沈鈞儒、鄒韜奮、章乃器聯合發表《團結禦侮宣言》,毛澤東主席復信表示支持。接著,受全國救國聯合會的委託,擔任國民外交使節,出訪歐、美、亞、非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出席「世界和平大會」,「世界新教育會議」第七次年會,「世界青年大會」,「世界反侵略大會」,當選為世界和平大會中國執行委員。為光大中華民族在國際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1938年8月,陶氏回國路過香港,倡導舉辦了「中華業余學校」,推動香港同胞共赴國難。 1939年7月,在四川重慶附近的古聖寺為兒童創辦育才學校,培養有特殊才能的兒童。1945年,陶行知當選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慶創辦社會大學,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戰爭勝利後,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獨裁,爭民主,反內戰,爭和平的斗爭。民主戰士李公朴、聞一多遭國民黨特務暗殺,陶行知被列為黑名單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著第三槍」的犧牲准備,一面繼續堅持斗爭,視死如歸,始終站在民主運動的最前列。終因「勞累過度,健康過虧,刺激過深」於1946年7月25日患腦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歲。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塗炭,國家多難、民族危急之秋度過的,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與勞苦大眾休戚與共,與共產黨人親密無間,為人民教育事業,為中國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爭事業鞠躬盡瘁,奮斗終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陶先生著作宏富,論述精當,與當前的社會主義教育學息息相通,堪稱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編輯本段]個人簡介
出生日期:1891年10月18日(農歷清光緒十七年九月六日)
病逝日期:1946年7月25日
籍貫地:安徽省歙縣西鄉黃潭源村
家人:父,陶位朝;母,曹翠仂;妹,陶文之;妻,汪純宜,汪病逝後又娶妻吳樹琴;長子,陶宏生;次子,陶曉光;三子,陶剛
陶行知,中國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原名文浚,後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914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1917年回國,歷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教務主任等,反對「沿襲陳法,異型他國」。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運動後,從事平民教育運動,創辦曉庄師范。1930年4月,國民黨反動政府以「勾結叛逆,陰謀不軌」為借口,武力封閉曉庄學校。陶行知受到通緝,被迫臨時避難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報》總管理處顧問,對當時《申報》的革新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後創辦了「山海工學團」,「晨更公學團」,「勞工幼兒團」,首創「小先生制」,成立「中國普及教育助成會」,開展「即知即傳」的普及教育運動。1934年主編《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將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為「行知」
「九.一八」事變後,陶行知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當選為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執行委員和常務委員。7月,與沈鈞儒、鄒韜奮、章乃器聯合發表《團結禦侮宣言》,毛澤東主席復信表示支持。接著,受全國救國聯合會的委託,擔任國民外交使節,出訪歐、美、亞、非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出席「世界和平大會」,「世界新教育會議」第七次年會。
1938年8月,陶氏回國路過香港,倡導舉辦了「中華業余學校」,推動香港同胞共赴國難。
1939年7月,在四川重慶附近的古聖寺為兒童創辦育才學校,培養有特殊才能的兒童。1945年,陶行知當選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慶創辦社會大學,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戰爭勝利後,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獨裁,爭民主,反內戰,爭和平的斗爭。民主戰士李公朴、聞一多遭國民黨特務暗殺,陶行知被列為黑名單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著第三槍」的犧牲准備,一面繼續堅持斗爭,視死如歸,始終站在民主運動的最前列。終因「勞累過度,健康過虧,刺激過深」於1946年7月25日患腦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歲。
[編輯本段]教育思想
1. 陶行知與育才學校
● 「手腦相長歌」
所謂手腦相長,即手腦並用、手腦皆強,
陶行知為什麼要寫這首歌呢?
舊中國漫長的歷史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由此形成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
從教育方面說就要培養手腦並用、手腦雙敲的人。要勞力者勞心,勞心者勞力,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最根本的問題。
● 育才學校
「人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
陶行知這句話正是他為人類、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的宣言。
1939年,陶行知在重慶創辦「育才學校」
育才學校是陶行知創辦的成績最大的學校,學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難童,對學生不收學費和生活費,因而經費非常困難。有人問陶行知「你何必背著石頭過河呢?」,陶先生說「我背的不是石頭,是愛人」。這是對學生的愛,對學校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勞動人民的愛,對中華民族的愛。
陶先生有四個字「愛滿天下」。不僅愛人類,而且愛生物,反對把生物弄死來做標本,把生物學變成死物學,這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推廣這樣的愛,可以教導人們不再互相殘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1946年對陶行知的評價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 毛澤東
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客。 —— 周恩來
萬世師表。 —— 宋慶齡
當今一聖人。 —— 董必武
兩千年前的孔仲尼,兩千年後的陶行知。 —— 郭沫若
陶行知不僅是一個很有創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個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鬥士。 —— 泰戈爾
陶行知解字
1938年秋天,時值抗戰時期,陶行知到湖北宜昌的一個小學里演講。演講中,他幽默地拆了一個「春」字。他說:「『春』字是由一個『三』、一個『人』和一個『日』字組成,三人為眾,這叫眾人壓『日』,壓得日本侵略者透不過氣來。所以說,我們的抗戰必勝,春天必將屬於我們中國人民。」
這段精彩講話既反映出陶行知的博學多才,也表現出他愛憎分明的品德。講話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博得了全場熱烈掌聲。
[編輯本段]學習陶行知
● 陶行知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有最高的道德修養,他有最高的理想,他批判的吸收了西方先進的教育理論,並根據中國的國情,創造了一整套教育理論,並且以最大的魄力付諸實踐,取得了很大很大的成績。他的品德、修養和理論都值得學習和繼承。
● 陶行知是堅強的民主戰士
抗日戰爭結束後,廣大人民都要求和平,反對內戰,陶行知參加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委員,他為爭取民主和平,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堅決的斗爭。著名民主人士、學者李公朴(育才學校副校長)和詩人聞一多被蔣介石槍殺。有消息說陶行知已被列入暗殺名單,陶說:「我等著第三槍」,結果因疲勞憂憤而死。(在這之前的1936~1938年陶行知受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之託,周遊26個國家,參加各種國際會議,宣傳各種抗日主張,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 陶行知是詩人
陶行知創作的詩歌的特點是大眾化。他的詩是為廣大群眾而寫,他說要老媽(沒有文化的老人)聽得懂才能稱及格。他的詩有許多都譜成歌曲,如鋤頭舞歌、鐮刀舞歌、手腦相長歌。
● 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麼樣的生活就是什麼樣的教育
1、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
2、是勞動的生活就是勞動的教育,是不勞動的生活就是不勞動的教育。
3、是科學的生活就是科學的教育,是不科學的生活就是不科學的教育。
4、是藝術的生活就是藝術的教育。
5、是改造社會的生活就是改造社會的教育。
首先應理解:「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作的與人無關的教育。」
● 理解
人接受教育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書本知識(間接的,包括聽講),一種是直接的,即從實踐獲得的。生活教育包括這兩部分,並沒有把讀書排斥在生活之外。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是一個大概念,所謂「生活」,陶行知說生活就是有生命的東西在一個環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動。因此可以說一切活動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
● 關於「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
生活教育是陶先生全部理論的一個總概念,因此他不止一次的做了解釋。
「生活教育」這一概念是陶先生的老師杜威提出來的,但意思完全不同。杜威提出的是「教育即生活」,而陶先生把它翻了半個筋斗改成「生活即教育」。陶行知主張生活即教育,反對教育即生活。他說「生活即教育,是把一個鳥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是把鳥放在籠子里。」
「生活即教育」是從書本的到人生的。
● 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曉庄師范學校的校訓,這是陶先生傑出的創造。
「教學做合一」的確立
1、陶行知自回國以後,看見國內學校里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認定中國教育有改革之必要,當時就主張以「教學法」代替「教授法」。
2、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務會議上辯論兩小時未能通過。
3、「五四運動」爆發,陶先生發表《教學合一》一文,南京高校受此影響一律改為教學法。
4、兩年後,教學做的理論成立,最終確定教學做合一,以做為中心。
● 比較「教授法」和「教學法」
「教學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書,到教學生,再到教學生學(更主動),用自己的知識聯系起來,貫徹在實踐中去。
● 過去的教育、現在的教育和將來的教育
[編輯本段]關於生活教育
1.生活教育的由來
陶先生曾經多次解釋過生活教育,第一次在1930年,第二次在1934年。他在第二次重新給生活教育給予了一個定義。他說:「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Life ecation means an ecation of life , by life and for life)。」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生活即教育」。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是教育的場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校」。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教育,過亂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亂七八糟的教育。
我們主張「社會即學校」,教育的方法、工具都增加。那麼,壞的學校也可以做學校嗎?回答是肯定的,壞的社會我們也要認識,也要人有所准備,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則一入社會,便現出手慌足亂的精神狀態。
2.終身學習觀
「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啟蒙,進棺材才算畢業。」這是最徹底的終身教育觀。
● 《傳統教育與生活教育有什麼區別》
陶先生寫這本書就是為了說明傳統教育與生活教育的區別,那麼二者之間究竟有何區別呢?
(一) 傳統教育
傳統教育是吃人的教育
1.它教學生吃自己
傳統教育教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它消滅學生的生活力、創造力;它不教學生動手、用腦。在課堂里,不許提問;好一點的,在課堂里允許提問了,但不許學生到大社會里、大自然里去活動。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十六年的教育下來,等於一個吸了煙的蟲;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黃肌瘦,弱不禁風,在加上要經過那些月考、學期考、畢業考、會考、升學考等考試,到了一個大學畢業出來,足也癱了,手也癱了,腦子也用壞了,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了。大學畢業就進棺材,這叫做讀書死,也就是教學生自己吃自己。
2.教學生吃別人
傳統教育教人勞心而不勞力,它不教勞力者勞心。傳統教育更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更明白一點,就是教人陞官發財,發誰的財呢?就是發農民工人的財。因為只有工人才是最大多數的生產者,他們吃農民、工人的血汗。生產品使農民工人不夠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
(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與傳統教育完全相反
1.生活教育不教學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學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對殺人的種種考試,教人讀活書、活讀書。
2.生活教育也不教學生吃人,不教人陞官發財。生活教育只教中國的民眾起來做自己的主人,做人中人。
陶行知在《新時代的學生》一文中說:
舊時代之學生的生長過程是: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新時代之學生的生長過程是用活書、活用書、用書活。
[編輯本段]現實狀況
教是單邊的教,教學是雙邊的配合,教學做合一是完整的結合。它是曉庄學校的校訓,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中心。
而現在的中小學都普遍使用傳統教育,一些學校宣稱自己的學校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統一」。要知道,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尖銳對立的。
●社會即學校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他說:「教育可以是書本的,是與生活隔絕的,其力量極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對象,然後教育的力量才能偉大,方不至於偏狹。
以社會做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來,任何人都可以做師生。
△《創造宣言》
1.陶行知認為宇宙間過去沒有的,經過人類的努力,現在有了。表明人類的一切精神力量都無過於創造的精神。因此他寫了這篇《創造宣言》號召一切有為之士,把這一偉大而庄嚴的工作接過來繼續創造。
2.教育者的創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他們所需要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們的神、我們的石像、我們的愛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值得自己學習的學生。先生創造自己,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自己彼此崇拜的活人。
以上可以看出陶先生的師生徹底平等觀念,教師對學生人格尊重以及信任,由此看出教育民主的充分貫徹。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後改名知行、行知。祖籍紹興會稽,生於安徽歙縣。家貧,幼入私塾,15歲入歙縣崇一學堂。光緒三十四年(1908)考入杭州教會辦廣濟醫學堂。當得悉要入教會之學生方可去醫院免費實習時,憤而退學。宣統二年(1910),考入南京金陵大學文學系。民國三年(1914)畢業後考取公費留學,先後獲美國伊利諾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和文學碩士學位,成為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之學生。六年回國,任南京高師(後改東南大學)教授、教務長兼教育專修科主任。在「五四」運動影響下,於八年7月提出教育要「自新、常新、全新」和「自主、自立、自動」之主張,並參加《新教育》雜志編輯工作,後任該雜志主編。十二年發起組織「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編寫《平民千字課本》,推廣平民教育。十五年發表《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書》,倡導鄉村教育運動。次年3月在南京創辦「曉庄試驗鄉村師范學校」,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社會即是學校」等理論;10月在蕭山湘湖創辦「浙江省立鄉村師范學校」。二十年發起「科學下嫁」運動,從事科學普及工作。次年組織生活教育社,創辦山海工學團,倡導「教學做合一」教育活動。「一二·九」運動後,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提倡國難教育、戰時教育,在重慶先後創辦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三十四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當選為中央委員兼民主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辦《民主》周刊。三十五年7月病逝於上海。毛澤東同志題詞「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著有《中國教育改造》、《中國大眾教育問題》、《古廟敲鍾錄》等。現已出版《陶行知教育文選》、《陶行知全集》等。《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等有錄。(中共紹興縣委宣傳部供稿)
[編輯本段]名言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 教育是立國之本。
3、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5、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7、農不重師,則農必破產;工不重師,則工必粗陋;國民不重師,則國必不能富強;人類不重師,則世界不得太平。
8、所謂健全人格須包括:
一、私德為立身之本,公德為服務社會國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識技能。
三、強健活潑之體格。
四、優美和樂之感情。
9、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
10、鄉村師范之主旨在造就農夫身手、科學頭腦、改造社會精神的教師。
11、活的鄉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長五穀。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衛。他要叫鄉村變為西天樂園,村民都變為快樂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進步,就須膽量放大,將試驗精神,向那未發明的新理貫射過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礙,不怕失敗,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奧妙新理,一個個的發現出來。
13、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
14、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於宇宙,洗盪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補。污即洗。勞即謙。亂即理。債即還。病即醫。過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復。帳即記。
教書育人:
1.「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陶行知
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陶行知
4.「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陶行知
為人師表:
1.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2.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陶行知
因材施教:
1.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
教學方法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
2.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陶行知
成功教育: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啟發式教學:
1.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後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陶行知
2.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
——陶行知
創新與實踐:
1.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
——陶行知
2.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
——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4.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
——陶行知
養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陶行知
2.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只是一個悲劇。
——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築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
——陶行知
[編輯本段]經典作品

㈣ 八、九十年代的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有什麼特點

一,偏了語言,應重視文學
多少年來,現代中國語文教育一直有意無意地躲避著文學,文學在語文教育中一直背著罵名。「把語文課上成了文學課」---這是流行於語文教育界的貶義詞。語言(言語)學才似乎是語文教育的正統;「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的口號一直「廣泛深入人心」。五十年代語文教育的大討論,似乎是「語言」學派勝利了,八十年代的「語言文字訓練」浪潮盛極一時,至今仍然熱火朝天--這有對的和有效的一面,實際也是「語言」學派占據上風。看看我們的教材,基本是以語言學的路數和體系編寫;聽聽我們的課,基本是以語言學的「招數」分析文學作品;翻翻我們試卷,基本是以大學語言學系的標准和方法來編擬試題。有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自建國以來,語言學界和語言學家對語文教育的干預遠遠超過文學界和文學家的干預。中小學語文教育基本是語言學理論一統天下,或者更直接地說,現代中國中小學語文教育基本理論,是奠定在語言學理論的根基上的,而這個理論又是十九世紀的靜態的語言學理論!
我想躲開「語文」兩個字的內涵如何解釋的爭論(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學」抑或其他),只想從社會文化的總的心態上,說說人們為什麼偏重語言輕視文學。五四後,中國總體的社會文化主潮就是「一切要致用」、「一切要實用」。致什麼「用」呢?建國前是民族救亡圖存之「用」、軍事政治斗爭之「用」,建國後,是經濟建設、富民強國、階級政治斗爭之「用」。一切能立竿見影用於上述目標的部門、學科才能得到大發展,而遠離上述致用目標的部門和學科,則不能得到發展,或抑制其發展,或令其「異變」成純粹致用的部門、學科。相比而言,語言與文學,那個更有用呢?當然是語言,語言是交際之用,須臾難離,無論參加軍事斗爭、政治斗爭的人才,還是參加經濟建設的人才,語言對他們是最重要的。 文學,則是消遣的,高雅的,無論於軍事斗爭、政治斗爭,還是於經濟建設,均無法直接致用。中小學的主要任務也是培養「急功近利」的社會「致用」人才,語言用得上,文學離得遠,似乎可有可無。而且,文學是致於人的「內在精神」,而語言則是致於人的「外在交際」,當然後者重於前者。所以,教材編選時輕視文學,即使選文學作品,也不是以審美的眼光選那種真正能夠陶冶人的精神和性情的以藝術取勝的篇章,而更多的是用「致用化」(尤其致現實政治之用)的眼光篩選過的、剪裁過的文學作品。對這些文學作品也仍然是用「語言學」的招數和方法來講析,(再加上用「興無滅資」的話語來闡釋其內容)。
其實,文學,之於語文教育的作用,功莫大焉。可以說,一切語言(言語)教學,離了「文學化」的教學方法,簡直寸步難行。高超的語文教育的藝術,完全是藉助於文學的;基本的語文教育藝術,同樣是離不開文學的。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最能體現語言價值和語言真諦的,是文學;最能負載語言價值與語言真諦的,還是文學。一句「蒼黃的天底下,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這是語言學的,還是文學?讓孩子用「種」造句,孩子說「孫中山種了中華民國,毛澤東種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語言學,還是文學的?

二,偏了白話, 應重視文言
魯迅、郭沫若一代人曾大反文言,葉聖陶先生似乎也不大贊成學文言,毛澤東也反對。或者乾脆說,自五四後,一直到本世紀80年代,學文言一直受到整個社會主潮的阻扼。少學或不學文言,是現代中國社會的主流聲音。 因此,尤其建國後我們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文言或極少,或乾脆沒有。
為什麼反對學文言呢?大概意思有三:一,文言中有許多封建思想糟粕,它在「封資修」的名單中排頭號,與現代的政治文化思想相抵牾;二,文言是僵死的東西,禁錮學生的思想與精神;三,文言在現代生活中已經不用。
其實,這是十分膚淺的。文言中有糟粕,但更有精華。屈原、司馬遷、李白、蘇軾等先賢大師,以文言構築的詩文,那是輝煌燦爛的「精神燈塔」,足以照徹千萬年,足以沐浴古今人。他們的靈魂,用「文言」「走過」的漫漫的、璀璨的精神歷程,我們再通過「文言」, 去「循跡走過」,對我們的精神就是一次次歷練。不斷地「走過」、不斷「歷練」,就是我們的精神「積淀」、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記憶」與「精神傳承」!
文言與白話,是母子關系,根葉關系。白話絕大部分來源於文言,大部分雙音節詞是文言的附綴、演繹而來;絕大部分的鮮活的成語,源自文言典故。無母哪有子,無根哪有枝葉繁茂!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自建國以來,大陸的整體的語言表達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趨勢,傳媒及文化人的語言表達失去典雅與古風,變得「淺白化」「粗俗化」,---這實際就是整個社會輕視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脈被切斷的惡果!
魯迅、郭沫若一代人反對文言,自有他們那代人的歷史文化背景。因為生在五四前,他們是在文言的「醬缸」中浸泡過的,他們的每個毛孔中都有文言的滋養;也就是說,他們的文言的根底,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奠定得異乎尋常的雄厚了,所以,他們無論怎樣反對文言,他們所受的文言的有益滋養,是反對不掉的,他們的文言的或者說是文化的根底,是不會因此而變薄的。魯迅「『先生之文,上窮遠古,旁及異邦,近逮人生,一言一語,蒼然深邃,情致極焉』。魯迅讀過古書不少,從而『知舊世之弊』,文章『雄厚冷峭,於書卷氣雜以鬥士風采』。仔細閱讀魯迅的白話文,不難發現他筆下其實『白』中處處有『文』,可見文言真是白話的基礎。」(董橋) 而我們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甚至六十年代到七十、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在很少或根本沒有一點文言的根底的情況下,如果也跟著魯迅、郭沫若一代人的餘音,再去反對所謂的文言,不是頭腦發昏,就是瞎起鬨!哄來哄去,「哄」掉的是幾代人的文化學養,「哄」斷的是民族的文化血脈,「哄」塌的是中華文化的精神之塔--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三,偏了例子,應重視數量
自五四後,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的總體思路,就是四個字--「舉一反三」。
什麼是「舉一反三」?就是每學期以「二三十篇文章」為「例子」,對例子進行非常「科學」細致地「拆解」、深入地「鑒賞」、精心地「把玩」、反復地「歷練」,以此來達到讓學生「循例」學會聽說讀寫、「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語言(言語)的目的。前面師生對二三十篇「例子」文章的拆解、把玩、歷練,就是「舉一」,之後學生「循例」自能「繁衍」大量言語就是「反三」。
「舉一」,講究求甚解、深解,不厭其深、不厭其細、不厭其透,一篇文章講它三四課時不在話下。「舉一」的目的在於「反三」,讓學生通過這個「例子」,看看怎麼運用語言。「舉一」是數量少,「反三」是數量多。每學期最多30篇文章,1年也就60篇,中學6年最多也就360篇。試圖通過360個例子的學習,讓學生「繁衍」遠遠超出360篇的言語。因此,「舉一反三」的妙蒂就在於「以少勝多」。講360篇文章是「舉一」,學生生成、繁衍更多 語言是「勝多」。
仔細考察這種「舉一反三」的現代語文教育總體思路,實際就是一種完全科學化、理科化的路子,學習數學、物理學、化學的路子。學數理化等理科課程,不就是「舉一反三」嗎?教材或教師講深講透一個例題,後面就附著相當數量的習題;學生學會一個例題,就會做數量相當多類似的習題。這種總體思路,有一定成效,但成效不大,幾十年中國現代語文教育一直在少慢差費中徘徊,與此有關。
其實,大量的研究、實踐以及常識告訴我們,語言(言語)的學習規律,恰恰是「舉三反一」。語言學習不太類似於「科學化」的數理化學習、可以「舉一」(如例題)「反三( 做習題)」,「舉少」而「勝多」。語言學習常常是「舉三」而「反一」,「舉多」而「勝少」,「舉十」才「反三」。人類語言的學習,是在「巨大數量」的語言(言語)的「例子」的反復撞擊、反復刺激下,才點點滴滴「說出」,成年累月數量再無限量地加大後,才「奔涌而出」。因此,數量的巨大,例子的極大豐富,才是形成語言(言語)能力的最首要的前提條件!嬰兒學口語的例子頗能說明這個問題。孩子呱呱墜地時,一言不會,1周歲左右說出最簡單的「媽、爸、水」語詞,2周歲左右就能自如運用語言,說出奇妙的句子。為什麼口語學得這么快?效率如此之高。因為他接觸了「天文級數量」語言(言語)的「例子」!以平均每天聽大人100句話計算,每句話10個字,每天就是1000字,一年365天就是365000字,兩年就是730000字!那就是說,孩子學會口語,等於兩年「讀」(用耳)了五六部長篇小說!我們學書面語,中學六年語文教材才多少字!所以我堅定地認為,語言學習的規律是決不是「舉一反三」,而是「舉三反一」,現代語文教育總體思路必須徹底改變!

四,偏了分析,應重視吟悟
自五四後,西方「科學的東西」引入到中國,引入到語文教育之中。這些「科學的東西」有,西方的語法學、寫作學、文藝理論學、閱讀學乃至文章學、詞彙學等,還有諸如所謂「新三論」、「舊三論」的東西等等。這是好事,對語文教育的規范和科學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而,本世紀以來,現代中國語文教育出現了區別於傳統語文教育的一大奇觀,就是出現了「講深講透」、「析細析微」的現象,西方化的語法學、寫作學、閱讀學等等知識,大量地進入到中小學語文課本之中,不僅僅是西方語法學、寫作學、閱讀學等「知識」的進入,而且是整個西方化的、所謂科學的教材「編寫體例」的進入、西方化的「教材講授方式」的進入。甚至在小學里,一篇《登鸛雀樓》也能洋洋灑灑分析內容20分鍾(張志公語)。
葉聖陶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說:「吟誦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現在國文教學,在內容與理法的討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 學生吟誦的功夫 太少,多數學生只是看看而已。這是偏向了一面,丟開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討究,也不忽略吟誦,那才全面不偏 。吟誦的時候……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這是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葉老先生這段話,是針對四十年代的情況說的,四十年代之後的情況怎麼樣呢?熟悉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現狀的人知道,這種「重分析、輕吟悟」的狀況,愈演愈烈。現在五十年過去了,情況怎麼樣了呢?也可以說,仍並無大的改觀。請各位注意,我並不反對「理法」的分析,不主張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全盤吟悟。我是說吟悟這種中國傳統的頗為有效的語文教育方法,與來自西方的所謂理法的分析相比,在成效上絕不比它差,甚至有時遠超過它。
為什麼把我們民族自家的、這么好的語文教育的「看家本領」給丟掉了呢?我想,說透了,這實際是自五四以來的一種泛化的崇仰西方科學的民族自卑心態所致。五四後,似乎各行各業、各門學科,一切都講科學,都講理性分析,講分解和所謂的「解構」,似乎語文教育不講這些、不引進這些,就是落伍的、低效率的。未來中國語文教育,應該揀起這個丟棄「寶貝」了!

五,偏了理解,應重視背誦
人的語言(言語)能力的學習、語言(言語)能力的形成,其實主要是依靠對前人經驗的一種模仿;且基本是一種「不求甚解」的模仿。因而背誦在語言學習中起著十分巨大的作用。
語言能力的形成,當然需要「理性」的參與 ,需要「理法」(如語法、寫作法、文章學等)的幫助,有時這種「理性的參與」 、「理法的幫助」還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譬如弄清結構、分清層次、總結歸納等等。
但是,背誦,對語匯材料的積累、對整體文句的感性的積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所起的作用更大。背誦,是化別人的語言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縈繞心頭,如發於已心,如出於已口。愈積累愈豐富,愈豐富愈自然貫通,逐漸就積淀成一種語感了。中國傳統的語言教學,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誦。巴金先生能夠背誦200篇的《古文觀止》,茅盾能夠背誦全本的《紅樓夢》,這是他們作為文學家有著超人的語言能力的重要原因。
可是五四後,尤其建國後,以「理」來解語言、來學語言的方法,代替了以「背誦」為主基本不講「理」或少講「理」的方法。幾十年來,中國語文教育的課堂上講「理」過多,而求「背」太少。從偏於分析、輕視吟悟,到偏於例子、輕視數量,再到偏於理法、輕視背誦,我們可以明顯看出,現代中國現代中國語文教育的探索者有一個美好幻夢---即總想走出一條所謂的「科學化」「理科化」的捷徑,但沒曾想,卻走向了「科學主義」的歧路! 繁瑣哲學、玄虛之學、形而上學的純技術化的習題、板滯的操作課型與步法等等,在語文教材和課堂上,泛濫成災!從小學到中學用2700課時學自己的母語仍過不了關--此咄咄怪事的原因就在這里。這是過於崇信所謂西方科學主義理性的結果。要大大提高中國語文教育的實效,在不丟棄適當分析、例子、理法的前提下,非重視吟悟、數量、背誦不可!

六,偏了散文,應重視詩
翻翻我們的教材,散文(廣義的)佔了90%,詩退居到了10%。(我這里說的詩也是廣義的、寬泛的,那種雖以散文的體式寫成,但內核具備詩的精神,也是詩。)對現代詩選得少,對古典的詩選得也少。語文考試也有個流行的不成文的禁令,那就是作文不能寫成詩。
這是否也跟當代中國社會的大的政治文化心態直接關聯?這個大的政治文化心態就是--實用。實用,從大處說,是國家的政治軍事斗爭、經濟建設,小處說是人際交往。而散文是廣泛應用的文體,而詩在現代生活中幾乎「無可用」。
可我們是一個詩的國度!我們有著幾千年的「詩教」傳統,「詩書傳家」--不但可用之於家,還可用之於國。孔子甚至說,不學詩(詩經)無以言。從詩經、離騷到唐詩、宋詞、元曲,中國的詩歌傳統一脈相承。可以說,詩,是中華文化精華中精華,是中華文化寶庫中最光輝燦爛的部分。古代文人,寫詩抒懷,以詩籌答,以詩相贈,是平凡生活中最平凡不過的事。可現代當代的文人(廣義的),還有多少能寫詩!即使能寫詩,可又有多少人能夠寫得好詩,實際情況確是「一代不如一代」。也就是說,中國詩教的薪火已經快沒有傳人了,快要熄滅了!追根溯源,這不正是現代中國語文教育的一個悲哀嗎?
其實,從少年兒童自身的特點講,詩最接近於他們的性情,最接近於他們天真爛漫的心靈。乾脆說,孩子天然就是詩人。三五歲的孩子脫口說出「天空中有美麗的動靜」這樣的話,這不是詩是什麼?這是「天然去雕飾」。中國今天的孩子,詩的天分還沒有得到任何發展,就在語文課上被老師們按著頭去學「實用」性、「交際」性的所謂散文,這無異於摧殘、扭曲。退一步講,即使為了 「實用」、「交際」,通過具有神奇想像的詩來學語言交際,成效其實更大!
詩訴諸於人的「內在精神」,散文訴諸於人的「外在交際」。我們不能只顧實用性的交際,而荒蕪了孩子的「精神」。

七,偏了峻厲,應重視雍容
現代中國語文教育太重了,它太莊重,太沉重,太峻嚴!一直以一副峻急嚴厲的面孔出現在我們面前。
我主要指四個方面,教材的內容、課文的闡釋、教學的方式、教育出的孩子。
教材的內容:社論、領袖的報告、領袖的故事、直接闡釋時政觀點和政策的文章, 太多地充斥於我們的教材之中。相反,諧趣的、幽默的、親和於人的文章,你能從小學到高中的24冊語文教材中找出幾篇?對比一下英國人編寫的《新概念英語》和中國的語文課本,同是語言教材,哪個更有趣、更有人情味?其實,中國的文章中有許多是詼諧有趣、循循善誘、和言悅色的,諸子百家中有許多寓理於詼諧幽默、於日常情事之中的妙文。這是中國文章的一個傳統。 我們古代有《笑林廣記》,現代也有老舍(如他的《老張的哲學》)、錢鍾書(如他的《圍城》《寫在人生邊上》),更有當代的王蒙(如他的《冬天的話題》《堅硬的稀粥》)、王小波(如他的雜文)。他們都是文章大家。可課本均不收。
課文的闡釋:對現行教材中所有課文的解讀和闡釋也太莊重。我們現行教材中,許多篇目中都有幽默詼諧成分,但是我們卻大大忽略了、視而不見。如《拿來主義》、《文學與出汗》(已刪)、《茶館》、《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甚至「山葯蛋派」的趙樹理的作品,均有不少諧趣在。可《拿來主義》只成了「批判賣國主義和怎樣繼承文化遺產」、《茶館》只成了「送走舊時代」、《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成了《紅樓夢》的「階級斗爭的綱」。原本是幽默小說的《警察與贊美詩》、幽默占絕大成分的《變色龍》、《高祖還鄉》,對其詼諧幽默成分, 我們也都從輕淡然處理,以「興無滅資」「息封滅資」思想正襟危坐著來闡釋。
教學方式:我們中國的語文教師還承擔著一個所謂的 「因文解道 」、既「授業」又「傳道 」特殊任務,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師, 每備一堂課,都要自覺地「崩緊一根弦」,想方設法從哪個環節上加以「傳道」;一走上課堂,都自覺不自覺要莊重起來、嚴整起來,換一副面孔。如此,面對庄嚴的教材、庄嚴的「道旨」、庄嚴的文字,再加上中國教師自古古板庄嚴有餘、師道尊嚴意識根深蒂固的傳統,師生們怎敢瀟灑、怎敢詼諧!語文課怎敢「散開懷抱」、怎敢讓心靈飛翔!
教育出的孩子:我們「庄嚴」的語文教育體制下教育出的孩子,寫出的文章、說出的話,跟小大人一般, 沉穩老成,老氣橫秋 ,甚至千文一面,很少有人會在文章中「幽他一默」,來點詼諧,加點調侃,妙趣橫生的文章更是罕見。當今優秀作文期刊和書籍鋪天蓋地,但是真正縱情揮灑、諧趣為勝的作文有幾篇? 因為我們的孩子在十幾年的課堂上,學的是教師用「庄嚴」的方式講授的「庄嚴」之文,並且把寫文章看成是正襟危坐的、十分莊重的事情,寫文章關乎國運、關乎民生,絕對玩笑不得。因而孩子們攤開作文本面對方格稿紙時,便不自覺地「峻嚴」起來了。再想想,幾十年來,中國的文人也太沉重了,中國文人、作家能夠寫詼諧幽默、嬉笑怒罵文章的,也不多了;即使寫出來(如魏明倫、王小波、王蒙、李敖等),也大多被主流意識所排斥,被認為是不登大雅之堂甚至認為是逆流!

閱讀全文

與舊時代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研究光路可逆時用到的是什麼方法 瀏覽:850
車厘子治療鼻炎的方法 瀏覽:798
怎麼自釀青葡萄酒的方法 瀏覽:742
簡便電腦使用方法 瀏覽:125
定量定向的研究方法 瀏覽:700
拯救者電腦設置u盤啟動方法 瀏覽:391
研究方法有影視鑒賞法 瀏覽:72
用快捷鍵恢復出廠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0
形體分析法和其他識圖方法 瀏覽:421
簡單的內功修煉方法 瀏覽:691
生態酒鑒別方法 瀏覽:422
競猜答案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854
冠心病中醫治療方法養生堂 瀏覽:14
59乘以49哪種方法更簡便 瀏覽:403
常用的去魚腥的方法 瀏覽:72
腰肌腱炎鍛煉方法 瀏覽:406
手機膠刀修復方法 瀏覽:938
有什麼可以使人快速醒酒的方法 瀏覽:323
甲狀腺超聲檢測方法 瀏覽:386
敦煌壁畫風化解決方法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