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數學課的力量訓練方法

數學課的力量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4-11-25 14:20:41

如何提高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的高低對學好數學、用好數學是有著密切的聯系,那麼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顯得尤其重要。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很關鍵的時刻,是為學好高年級數學知識打基礎的時候。那麼,怎樣提高一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一些體會:
一、 講清算理、理清算理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老師必須先讓學生講清楚算理。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課堂上讓學生花太多的時間去講算理,很浪費時間,但這時間是值得花,花得有價值。
一定要學生學會講它們的區別,即算理。可以用編故事來說算理,當然,學生的創造力是無窮的,我們不容忽視。只要他們說的符合,都值得鼓勵。如圖1,可以引導他們說:學校買來19個籃球,借出去3個,還剩下幾個沒借?並知道題目要解決的問題是:剩下幾個沒借?就是從原來的總數19個減去借出去的3個,是用減法計算。如圖2,當學生第一次接觸的時候,部分學生都會表達出圖意,都會用雙手錶示把兩邊的烏龜數量合起來,是用加法計算。學生還會編故事:有4隻烏龜在賽跑,後來又有3隻參加,一共有多少只烏龜?就是把它們(4和3)加起來。如果學生不懂算理,面對這樣的題目,簡直無從下手,只能靠猜,靠蒙了。如果讓他們慢慢學著講算理,理清算理,課堂上多問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你們是怎麼想的?他們都很願意用編故事的形式說,這就是講算理,理清算理的一個過程。他們看到同類的題目,計算的速度就會提高,准確率也會相應的提高。

二、 動手、動口、動腦相結合,強化口算
口算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它是筆算的基礎。口算最大的一個特點是花時少,速度快,是提高計算能力的有效途徑。在考試的時候,通常會有十分鍾的口算題,這就要求了學生的計算速度必須要快,同時又要求了准確率。所以平時對學生的口算訓練也變的很重要。在教學中,我採用這樣的方法:要求每個學生都准備一本「聽寫本」(其實就是單行本),在上課前的兩三分鍾,我會說口算題,如:15-6=、12-7=、9+4=……他們就在「聽寫本」寫上所聽到的口算題,並寫出得數。當然這對個別學生是有困難,但堅持一段時間,他們是會有進步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可以相應地把題目改變一下形式,即適當增加難度。例如:17-()=8、15-()=7、12-()=5……學生也可以充當老師的角色,同桌(最好就是有「一幫一」搭配那樣)之間可以出題目「聽寫」,然後互相評價。現在剛好學到兩位數加一位數或整十數,我就會出有關這類型的題目給他們「聽寫」,並鼓勵他們自己出題考自己或同學。這過程可以鍛煉他們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和督促,而且在他們出題目的過程又是一個新的思考過程,慢慢地他們的數感會增強,口算能力會得到提升。
三、 訓練形式多樣化,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
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特別願意去做,而且做得也不錯。學習也一樣,學生有興趣,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的,就會學得特別認真,特別配合。人們都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動力源泉。」因此要想提高學生計算的准確性,先從他們的興趣入手,使學生感到計算是很有趣的,是一種數字游戲,可以幫助自己和身邊的人解決問題和困難。所以設計的情境要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把數學情境生活化、兒童化、趣味化。具我了解到,很多一年級的學生都喜歡玩一種叫「陀螺」的玩具,我在上課時就會設計一些有關這「陀螺」的情境:今天,老師在商場看到了一些非常漂亮、戰鬥力特別強的「陀螺」,紅色有12個,藍色20個,白色7個,你們能根據老師的話,提一些有關(加法的)數學的問題,並解決它嗎?學生一聽到是他們喜歡的「陀螺」,腦筋就轉得特別快,也就對數學計算提起了興趣,主動地參與、主動地解決,並動腦筋編一些自己有興趣的題目來練習和鞏固,使計算能力有所提高。另外,「開火車」、「找朋友」、「郵遞員叔叔送信」、「送小動物回家」等形式的練習也可以用到課堂上,視算、聽算相結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使計算能力的提高有了保證。
另外,我覺得題目不是做的越多越好,應該要有針對性地訓練,重點部分重點練,經常出錯的經常練。並掌握其中的計算技巧和方法。對個別的學生有特別的輔導,並且嚴格要求學生養成仔細計算、規范書寫的習慣。個別的學生對寫字很馬虎,經常會把「0」寫得象「6」,「4」寫得象「9」,這也影響了計算準確性,所以嚴格要求他們的書寫習慣也很重要。
以上只是我在計算教學方面的一點點體會,當然,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所謂「欲速則不達」,老師要有恆心、耐心,才能有所收獲

⑵ 如何提高一年級小學生口算能力

口算是一種不用計算工具直接算出得數的計算方法。它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沒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簡單的小數目的計算。用口算方便易行、靈活快速。口算是估算和筆算的基礎。比如計算496×738=?,在豎式計算當中,這道乘法題一共用了24次基本口算!口算能力差,勢必會影響到估算、筆算的正確和速度,影響計算技能的形式,學生口算時,既要耳聽、又要眼看,既要口說,又要心計,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耳、眼、心、口四種感官的有機結合。口算不僅促發學生的思維,還發展學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記憶力及表達能力,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抓好口算這個基礎。 閱讀有關書籍,我獲得了一些提高小學生口算能力的經驗。
1、 培養學生口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口算教學中,我們也要激發學生的口算興趣,使學生樂於口算,從而不斷提高口算的正確率。比如,可以採取游戲、比賽等多種形式,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口算能力。
2、增強學生學習的毅力
口算本身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有的學生便會產生抵觸情緒。教學中,我們可以給學生介紹中外數學家的故事。比如,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時,就用掉了幾麻袋的草稿紙。通過介紹數學家刻苦學習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數學,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增強學生學習的毅力,培養勤奮學習的良好品質。
3、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口算正確率的保證。所以,教學中盡量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然,在教學中,我們還要注意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仔細分析學生的個性差異,及時糾正錯誤,有效防止錯誤,並持之以恆地做好口算教學工作,那就一定會逐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4、加強基礎口算。
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退位減,表內乘法和除法,應讓學生達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熟練程度,每天堅持3~5分鍾口算訓練,形式應靈活多樣,並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訓練。
5、重視錯題分析
學生計算出現了錯誤,就一定要及時引導學生認真分析計算錯誤的原因,尋找錯誤的根源,及時改正過來。對於重復犯的某種錯誤,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常見的典型錯例,組織學生一起觀察、思考、分析、交流,通過集體「會診」,既達到「治病」作用,又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平時,
6、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是糾正小學生計算中錯誤的途徑。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都會發現學生出現差錯的原因:
(1)、感知不準確
小學生感知事物的特點是籠統、粗糙的,他們往往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現象,不能看出事物之間的聯系。因此,他們對事物的感知缺乏整體性,在看題、讀題、審題、以及抄寫的時候,有時觀察不仔細,因而獲得的表象就是模糊的,這時感知的錯誤就使信息失真,致使學生把題目中的數字、符號抄錯。如把「35」寫成「53」,把「+」寫成「-」,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2)、注意力不集中
而小學生在注意的廣度、穩定性、轉移、分配上發展都很不完善。比如,學生正在解答計算題時,老師的一句「請大家把字寫認真些」,就會使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導致計算錯誤。另外由於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暫,常常顧此失彼,丟三落四,所以,容易發生抄錯數字,寫錯符號,漏寫數字等錯誤。
(3)、思維定勢的干擾
計算中,學生往往用習慣的方法去解答性質完全不同的問題,從而出錯。比如,經常在練習小數乘法豎式計算時,就會用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了。面對這種情形應對措施 ②增強學生學習的毅力 。
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口算練習做得少。教學實踐證明,一個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和速度的高低,與他口算能力的強弱是成正比的。因此,我們必須扎扎實實地加強口算訓練。

⑶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一、 在數學教學中進行規律性教學
大家都知道數學這一學科是一門規律性很強的學科,知識是一環扣一環的,掌握不好哪一個環節就無法接受新知。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重數學規律的形成。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數的認識時,我緊扣大綱的要求,讓學生在認識數的同時,我對他們進行規律數數的訓練,我首先讓他們數單數,再讓他們數雙數,最後讓他們數間隔是3、4、5、6、7等數,經過這樣的訓練同學們不僅掌握了數的規律,又提高了計算的能力及速度,同時也為以後學習乘、除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拿間隔是3的數來說,3、6、9、12、15、等,當學生學到3的乘法口訣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以前練過的間隔是3的規律數數,同學們馬上就會意識到根據這一數數的規律就會很快記住3的乘法口訣,這樣既加快了同學們的記憶速度,又找到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同時也會讓同學們體味到數學知識是有規律可循的,可大大消除學生怕學數學的心理,起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讓每一個學生都做到愛思、樂思、學有所獲,時刻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快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有必要進行規律教學,使學生熟練掌握知識,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比較教學
比較法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比較就是通過觀察的方法發現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找出新舊知識間的異同點,從而發現知識的增長點。這樣我們就發現了本節課應該掌握的重點內容,同學們可因勢利導,針對知識的增長點進行討論。例如:我在教學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時,我首先讓同學們想一想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法則,再讓學生找出例題與准備題之間的聯系。(准備題:12×4=?例題:12×24=?)同學們經過觀察得出准備題與例題之間的不同之處就是准備題的乘數比例題少了一位數,老師首先讓學生把相同的部分計算完,在組織學生討論例題中的乘數中的「2」怎樣進行計算,首先確定「2」在什麼位上,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在十位上,接著討論「2」和被乘數個位上的「2」的乘積應寫在哪一位上,經過討論同學們得出應該把乘積寫在十位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它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同學們經過自己比較、討論得出結論,可加深記憶,提高掌握知識的靈活性,從而提高了同學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增強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多思的好習慣
大家都知道人只有多思才能更多的發現問題,人只有善於發現才會有所收獲。孔子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因此我們在數學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多思的好習慣。我在教學補充條件的應用題時,盡量讓學生多思考,有幾個可補充的條件,就補充幾種條件,直到再也沒有可補充的條件為止。這樣大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的智力發展。我在教學加法時,我從不把知識局限於加法的范圍之內,我每教一道加法算式都要和兩道減法算式聯系起來,也就是讓學生根據一道加法算式,立刻能想出兩道減法算式。經過長期的訓練可以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以達到多思的目的。同樣在學習乘法、除法、減法時也採取同樣的方法。通過這樣的練習同學們增強了加減法、乘除法之間的聯系。使同學認識到數學的各個知識點之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只有抓住了知識間的銜接點,才能把知識學活,在知識的運用上才能靈活多變,應用自如,以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目的。
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
求異思維就是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探索客觀真理,力爭有所創見。要想讓學生隨時都有求異思維的意識,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必須給學生創設求異思維的意識,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必須給學生創設求異思維的環境。例如:我在教學學生認識除法算式的意義時,我出了這樣一道題:請同學們說出24÷4=?的算式的意義,有的同學說:「24÷4表示24裡面有幾個4」有的同學說24÷4表示24是4的多少倍?在得出這兩種意義後,我又讓學生想是否還有其它的意義,組織同學討論,最後終於得出了第三種意義,把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經過這樣的訓練同學們就會對除法的意義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加深知識的牢固性,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開發了學生的智力,也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更加完整、充實。因此求異思維可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可打破傳統的死教條,教師教多少學生會多少,而現在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出問題的答案。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五、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逆向思維能力就是從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思考問題,以得出問題的答案。在我們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需要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就應逆轉一下正常的思路,多從反面想問題,定會有所突破。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逆向思考問題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數的認識時,我在同學們正著數數的同時,讓他們進行倒著數數,剛開始有的同學很不習慣,跟不上數數的步伐,常常接不上,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同學們都適應了這種訓練,這意味著同學們逆向思維能力有了進一步的增強。我在教學應用題時採用從問題入手,從或往前找出解決問題的條件,一個一個對號入座,例如:我在教學例題:工人們修一條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每天修15米,幾天修完?要想知道幾天修完,必須知道這條路的長度和現在每天修多少米?回到題中一看現在每天修15米是已知條件,這條路的長度是未知的,因此確定這條路的長度是間接條件,也就是我們要求的中間問題,再根據與中間問題有關的已知條件求出這個中間量,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我們的學生如果從一年級就進行這樣的訓練一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關資料證明人的逆向思維能力取決於人的右腦,如果右腦能及時的得到開發利用,人的逆向思維能力就增強,同時人的創造力也會有所突破。因此我們在日常的數學課教學中要大力發展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以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跟上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作為合格人才就一定要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有了舉一反三的能力,才能靈活的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六、在數學課教學中練習題要靈活多樣
練習是一節課的收尾階段:「編筐窩簍,全在收口。」一節課的練習關繫到這節課的效果的好壞,練習題如果能做到靈活多樣,就能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有了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就會用一變應萬變,做題時就不會生搬硬套,死套規律、公式機械算題,而是能把知識學活,用變通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從而也就掌握了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及解題思路。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在講課方法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達到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增強創新能力,使學生的左右腦都同時得到發展,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營造一種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氣氛。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發揮,加速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點力量。

閱讀全文

與數學課的力量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炸制豬耳朵片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06
治療頸椎病最快的方法一周瘦10斤 瀏覽:75
小米6的雲空間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4
什麼方法可以聯繫到插件的作者 瀏覽:676
如何恢復快充方法 瀏覽:113
導航連接車載的方法 瀏覽:385
重復接地最佳方法 瀏覽:282
女性快樂器使用方法 瀏覽:294
研究媒介文化的方法 瀏覽:962
矩法度量常用的方法 瀏覽:221
小米六飛行模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14
如何在學校減肥的最好方法 瀏覽:88
電動車轉把三速正確接線方法 瀏覽:814
快速減肥用什麼方法 瀏覽:475
電子表格如何快速居中靠左方法 瀏覽:924
老人發燒如何退燒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668
倩碧晚霜使用方法 瀏覽:218
數學課的力量訓練方法 瀏覽:371
酒棗如何腌制方法 瀏覽:574
車衣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