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植被動態學方法在荒漠化監測中的應用內容簡介
全球環境問題日益嚴峻,荒漠化問題愈發引人關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定義的荒漠化,是指由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導致的乾旱、半乾旱和乾旱亞濕潤區土地退化。北方農牧交錯帶作為我國特有的生態過渡區,它連接著半濕潤農區與乾旱牧區,生態環境脆弱,易受破壞而引發荒漠化。近年來,由於生態環境惡化和人為因素,這片地帶土地退化嚴重,引發了大量貧困人口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本研究依託國家荒漠化定位監測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探討植被動態學理論在荒漠化監測中的實際應用。以寧夏鹽池縣為例,我們從植物種群、群落和景觀三個層次進行深入研究。種群層面,運用生態位理論和種群分布格局理論,分析了主要種群近年來的動態變化;群落層面,我們研究了鹽池植被類型和分布,以及群落結構的波動特徵。通過生態學和統計學方法,構建了草地植被波動的定量測度模型,為快速、准確的植被波動評估提供了新途徑。
在景觀層面,我們利用MODIS數據和植被指數(NDVI),對鹽池縣近年來的植被景觀波動進行了深入分析。此外,我們還特別關注了鹽池縣濕地一草原交錯帶這一特殊生境類型,探討了交錯帶邊緣效應對植被動態的影響,以期為荒漠化地區的生態保護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