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低年級如何進行識字教學
一、以生為本,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興趣是人積極認識事物的心理傾向。有句名言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的老師。課堂教學是師生相互交流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以快樂的情緒進行識字學習是提高學習成效的關鍵。低年級兒童意志力薄弱,注意力只能維持十幾分鍾。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識字教學中極為重要。
「玩」是低年級學生的天性,而將「玩」引進課堂使學生把「玩」的興趣逐漸遷移到識字學習上來,卻是一種好方法。他們喜歡游戲,在識字學習中,教師運用各種游戲,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使識字教學高效完成任務是極有可能的。我們可以運用的識字游戲有:
猜字謎:抓住字的特點,老師出字謎請學生猜字謎進行記憶。例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麼字?(告)學生有興趣地猜謎語,猜出來後,寫字也大功告成。
爭當郵遞員:班長說:「小小郵遞員誰來當?」學生積極舉手後,把生字卡片當成信送到中上層同學的手中,接到信的同學上台把信投入不同的「信箱」,進行字形的歸類練習。然後,請本節課學會識字的學生當郵遞員,把生字卡片當成信送到後進同學的手中。送完信後,請拿到信的後進同學一個個到各學習小組來領讀,鞏固生字。
對口令:把筆畫多的生字卡片貼上黑板,班長上台問:這是什麼字?其他學生應答。通過一問一答,鞏固難寫的字。
火眼金睛:要求中下學生把字形結構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了解他們對字形結構的掌握情況。
找好朋友:(1)聽讀音舉卡片。班長上台問:「我的朋友在哪裡?耳朵的耳。」學生在桌面字卡上找到 「耳」舉起答:「我的朋友在這里,耳朵的耳。」(2)配對。把「禾」和「火」合成「秋」,把「日」和「月」合成「明」,把「土」和「也」合成「地」等等。
一字開花法:畫一朵花,在花中間寫上獨體字,讓學生加偏旁組成新字,寫在花瓣上,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大家猜」:把字的一部分遮住,學生根據露出的部分猜是什麼字。在猜的情趣中,認識不少的漢字。
沖關:每課生字闖三關,在家過預習、復習關,家長檢查。早上回校在小組長處過檢測關。
教師要經常變換識字方法,喚起學生識字興趣,讓課堂變為學園。
二、以生為本,教會學生主動學習
「學習的內在動機比外在動機表現更持久而強有力,因而內在動機在語文教學中更具有意義。」教師只有教會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喚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學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
一年級學生從學前班進入小學學習,由玩過渡到學習知識,反差極大。教師切忌剝奪學生玩的權利,而應一步步引導學生玩中求知,知玩結合,知識與小組學習競賽結合,讓他們運用無意注意愛上學習知識。那麼,我們要注意學習方法的傳授,以期學生課內課外都有一個共同的學習目標。
1、記字方法注意新奇有趣
一年級的識字量大,如何高效率掌握漢字,我們以為下列一些方法較實用。
加一加:偏旁加字。如:口+巴=吧。
減一減:漢字減偏旁。如:城-土=成。
換一換:熟字換偏旁。如:晴-日+目=睛。
編一編:發揮豐富的想像編成一個故事幫助記憶生字。如:洗:學生講第一次洗衣服的故事。
分一分:學生自己進行分析比較,找出規律。如:學一課,就請學生利用偏旁分一分類。口字旁:吧、嗎。
辨一辨:尋找形近的字進行比較辨認。如:棵、顆、課。
比一比:由一字想多字,辨字義記字形。如:馬、媽、嗎、罵。
動一動:學習表示動作的詞,讓學生用動作記字。如:跳、跑。
訓練多了,學生自然會掌握這些識字方法和識字規律,從而在樂趣中高效率掌握漢字,減輕識字難度。
2、課前預習常檢查
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自覺地動口、動手,主動學習的習慣。
學生在課前通過查字典和請教家長等方式,運用上述識字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容易的字在預習中解決了,大大減少了課堂識字量大的壓力。
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實踐證明,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無形中愛上了語文。我們的功夫應花在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識字上,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中才會切實提高聽、說、讀、寫能力。但是,教師要時常檢查,讓學生在及時反饋中牢固掌握常用漢字。
三、小組合作,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
小組學習是生本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環。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可讓每個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共同快樂地學習。
1、分組中的合理搭配
四人合作學習小組較適合,選出能力強的當組長。運用能力強中弱結合原則來分。這樣,小組內部相互幫助,各小組間的競爭也不相上下。
2、識字活動應不拘一格
在識字教學中,利用生字卡片,讓四人小組自主學習,互相教,解決不認識的字。四人小組開展識字擂台賽。四人小組編識字游戲。形式多樣的識字活動,學生識字熱情高漲,在小組活動中盡情地享受識字的樂趣。
3、小組互助優勢互補
各小組掌握生字的速度有快也有慢。對於識字速度較慢的小組,教師要發揮優勢小組的力量,幫助他們,真正地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整體的語文學習質量。
4、組間評價常態化
為促使小組學習合作、高效、創新,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開展識字活動,及時鼓勵:或鼓掌,或講故事,或上台亮相,然後小組長傳授識字方法,使全體學生靈活運用識字方法。
四、課內外齊抓共管,提高學習能力
語文的學習單靠課堂有限的四十分鍾,是無濟於事的。我們要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多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使兒童在更廣闊的環境里吸收各種信息,擴大識字面。
1、識字途徑生活化
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於識字後,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鞏固已學的生字。新授生字時,可以從報紙、廣告、標語牌、物品名稱中找字,充分體現在生活中認字,在生活中鞏固這一思想。為了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開展一分鍾背古詩、一分鍾背詞語,一分鍾讀課文等活動,體現隨文識字的思想。
2、學會閱讀,積累漢字
學生在積累了一定的漢字後,產生了閱讀的渴望,我們將課外閱讀取代繁重的家庭作業。利用《小學生導刊》,在課外閱讀時,限定每天的最少閱讀字數,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閱讀,而不把閱讀當成是一種負擔。但要求他們碰到不認識的字通過拼讀和查字典解決,積累更多的生字。
小學生愛看童話,但由於其中有些字詞不認識,使得他們不能順利地閱讀,這時候來教他們認字識詞,就有了一種強烈的興趣,從而大大提高識字的效率。同時,在看書的過程中把學過的生字進行了復習鞏固。
3、鼓勵學生寫日記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還處於形象思維為主的時期,利用課文插圖讓學生先說出圖上的內容,然後開始寫。對他們寫的內容、字數不作要求,無論是一句話,還是一段話,都是優秀的作業。但要求他們在組內讀自己的日記。這樣來鞏固生字,比硬性壓著學生抄寫生字更為有效,也為以後的我手寫我心進行習作奠定了基礎。
總之,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當我們與孩子們共同商量時,我們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們的潛能是無限的。一年級的語文教學是學習的起步時期,生本教育給語文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只有相信學生,為他們營造更多的自由時間,相信他們會自動化識字,語文能力進而迅猛提高。
⑵ 小學語文教研課題如何培養學生自主有效識字
《小學語文低年級自主識字方法研究》
一、課題名稱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自主識字方法研究
二、課題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低年級語文教學識字的關鍵是速度、數量、記憶,怎樣才能達到快速、識多、記牢的目的呢?怎樣巧妙識字,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達到快速識記大批漢字的目的呢?我計劃試著探究,和低年級教師共同交流經驗,尋求一種符合新的教育要求、符合兒童本性及語文學科特點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自主識字,改善學生的智能結構,增加識字量,提高在一定時間內識字效率,盡早實現閱讀。
三、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
識字是小學生入學遇到的首要問題。對此,國內外一大批心理學家、語言學家、生理學家、教育學家特別是一線教師,做了大量的頗有價值的研究。但如何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饒有興趣地學習呢?葉瀾教授倡導的新基礎教育理論是現代最符合教學實際的理論,主張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共同完善的過程,追求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把創造還給師生,讓教育充滿智慧的挑戰」。 「自主識字」就是要把識字教學與學生的的需要、愛好、興趣、價值觀緊密地聯系起來,用多種方式、方法激起學生的識字興趣興趣,漢字的識記效果肯定就好。
四、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意義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育是促進人的主體性發展的活動。 「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的自我教育。」縱觀局勢自主性教育已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兒童的語文知識,以至其他一切知識的學習,都是以識字為前提和基礎的,識字,直接決定著孩子很大范圍的學習活動。而識字的本質之一,就是學習並掌握一種閱讀和交流的工具,以便學習者能夠領會、理解各種書面材料的意義,具備涉獵各種知識的能力。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教給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良好習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發展。
五、完成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本人從教來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特別是這次網路培訓學習提供了如此完美的一個學習交流平台,可以向專家咨詢,向同行老師請教,詳細一定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同時注重孩子自主識字教育,是順應學生讀書學習的需求,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六、課題界定及支撐性理論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個體習得語言文化,是學習和畢生發展的基礎自主識字是相對於被動機械接受式識字而言的。自主識字能力是學生個體獨立認識生字,滿足個體早期閱讀需求的基礎,它有利於提高語文識字效率,增加識字量,實現盡早閱讀,提高語文學科的學業成績。本課題從大語文觀出發,本著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以及從學生的識字能力出發,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激發兒童識字的興趣與情感,探索自主識字的途徑與方法,注意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
《語文課程標准》第一學段﹙1—2年級﹚提出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主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在識字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認知規律和漢字構造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自主、主動、積極的識字意識,使教師指導識字與學生自主識字相互協調、和諧發展。
七、研究目標、內容、過程、方法設計
1、課題研究目標及主要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試通過對小學語文識字課堂教學實踐進行研究,探索出一整套快速高效的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方式方法;二是切實發展學生的識字能力,變識字教學為自主識字開放識字。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探索識字方法與學生快速高效識字、自主識字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即通過教師有意識地在課堂上對多種識字方式方法的運用,引導、啟發、激勵學生自覺主動運用巧妙識字的方式方法,識記隨時遇到的生字,使學生自己運用獨特的想法進行識字,在興趣中識字,在自己營造的笑聲中識字,達到即遇即識、自能識記、對所識生字「過耳不忘、過目不忘」、切實提高自主識字能力的目的
2、主要內容
深入走近學生,引導發動學生尋找、創造適合孩子心理、能力習慣的識字方法,以激發學生識字興趣為切入口,以「奇特聯想」為基礎,包含歌訣識字法、字理識字法、圖畫識字法等多種識字方法。
3、過程
(一)實驗准備階段(2010年11月至2010年12月)
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和活動計劃。
(二)實驗階段(2011年1月---2011年10月)
(1)以授課班級為試點完成實驗前測工作。
(2)開展以自主識字為主的課堂教學實踐。
(3)積累實驗資料,與同行探究交流。
(4)實驗活動綜合評測。
(三)總結階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1)資料整理。
(2)形成結題報告。
3、本課題採用的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採用邊應用邊實驗的方法,以實際應用研究為主,來指導實驗。
(2)經驗總結法:發現、提煉、概括實驗中成功的做法和經驗,並使之逐步上升至理論的高度。在研究過程中,隨時收集開發資料,記錄研究步驟、心得體會、典型個案,定期上交相關論文。
(3)觀察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等。
八、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保障措施
加強理論學習,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文章及其它有關這方面的經驗材料,並寫好專題心得及體會。根據研究課題搜集有關教育理念,學習、交流、討論,讓教育理論內化為教師的教育修養,外化為教師的教育行為。
利用案例引路,撰寫開放性教育案例活動,通過案例撰寫,來提高教師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去發現、剖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
同事本人從事一線教育,有學校、家長的支持關心,有孩子們的配合,有遠教網路平台的這樣的大舞台,有隨時可以請教的專家 ……這些都是促成本課題成功的因素。
九、預期研究成果
結題報告及案例總結
⑶ 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一)激發學生對識字寫字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對識字寫字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夠高效、愉悅地展開學習活動。這需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加強網路資源的合理利用。通過網路資源展開學習教學,藉助網路資源的趣味性來激發學生對識字寫字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享受識字寫字的樂趣。第二,加強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特點就是直觀、形象而且富有趣味性。在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可以有效提升教學過程的趣味性,保證學生識字寫字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而且,加強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還可以利用圖片與漢字相結合的形式,給學生以視覺刺激,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識字寫字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記憶與理解。
(二)教會學生識字寫字的學習方法要想有效提升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質量,必須要教會學生識字寫字的學習方法。這是保證識字寫字教學活動順利實施,提升識字寫字教學質量的關鍵。而要想教會學生識字寫字的學習方法,需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教會學生漢字記憶方法。學生在掌握了記憶方法之後,就可以通過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漢字的記憶,提升識字寫字的學習質量。第二,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只有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識字寫字的學習,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學習方法來進行識字寫字的學習,學生才能夠感受到識字寫字的學習樂趣。甚至,學生還可以通過自主學習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五)合理應用隨文識字教學方法隨文識字指的是在特殊的語言環境中,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高效地讀准字音、理解字義以及掌握字形。與集中識字方法相比,隨文識字更加靈活、發散,具有趣味性,它可以將漢字、詞語、語句、段落的語境等進行自然的結合,彰顯漢字的表意功能。一般情況下,常用的隨文識字教學方法有四種:第一情境識字法,即教師通過創設與課文相融合的識字情境來進行識字教學,從而充分發揮語言環境的優勢,讓學生在學文的同時,掌握字音、字形以及字義。第二圖文結合識字法,即按照學生的識字規律進行看圖識字,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可以幫助學生輕松、高效地識字。第三字理識字法,即按照漢字的構字規律,從字形到字義、再到字理的辨析,從而激發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漢字的印象。第四生活識字法,即將漢字的字義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的聯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字音、字形以及字義的學習,更加深刻地理解漢字的構字規律。
⑷ 字理識字教學中處理形義關系的思考論文
字理識字教學中處理形義關系的思考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對時下頻頻出現在課堂中的曲解形義的誤區的分析,提出了在運用字理識字教學法進行識字教學時,教師應樹立據「理」識字意識、循序漸進意識、適用性意識,靈活選擇據「理」聯想、編字理謎、拆解構件編故事等教學方法,准確地處理漢字的形義關系,以真正落實識字教學目標。
關鍵詞:曲解 形義關系 字理識字教學 教學意識 教學方法
識字教學是小學中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廣大教師為提高識字教學效率而絞盡腦汁。隨著研究的深入,字理識字教學法應運而生,且已自成一派,頗具影響力。字理識字教學法是依據漢字的組構規律從漢字形與義、音的關系著手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 它依據字理解析漢字的形義與音形的關系。目前,在趣味識字理念的指引下,字理識字教學法在運用中出現了教師隨意曲解漢字形義關系的誤區,即教師根據字理析形索義時,因對字源隨意解說而扭曲了漢字的形義關系。
曲解形義的識字教學在課堂里頻頻出現。如有「烏」字的教學。老師從熟字「鳥」入手,然後這樣引導:鳥失去了眼睛, 眼前就一片烏( 漆) 黑。「烏」字在《說文解字》里的解釋為:「孝鳥也。」這是它的本義。孝鳥即烏鴉,因為它有一身黑色的羽毛,後又引申為烏黑。又如全國知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上《卧薪嘗膽》的教學片斷:
師:( 畫「女」字的象形文字) 這是什麼人?
生:這是女人。
師:( 再畫「奴」字的象形文字) 盡管女人已經很聽話,很溫順了,男人們還是用一隻大手一把抓住女人, 想打就打, 想罵就罵。這樣的女人就是「奴」。
「奴」字在《說文解字》里的解釋為:奴婢皆古之罪人也,周禮曰,其奴男子入於罪隸,女子入於舂藁,從女從又。這里的「又」是指手也,手持事者也。可見,「奴」的本義不僅僅指女子,是泛指古人所謂的罪人。雖然薛老師試圖通過展示「奴」字的古文字形,讓學生了解它的本義,但他因顧形思義而犯了縮小字義的錯誤。
這種曲解漢字形義的識字教學已經招來許多專家學者的批評聲浪。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長、北京大學教授蘇培成在《識字教學不要勉強談字理》一文中指出,人們依據其現代字形,憑生活經驗想像,並推斷其字義的字理識字教學是不正確的。它的偽科學性不僅會誤導學生,還會糟蹋漢字文化的內涵和影響漢文化的傳承。但不可否認,這種讓漢字文化「失真」的識字教學確實取得了較好的識字效率。曲解形義識字教學的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引起了筆者的思考:面對這種曲解現象的偽科學性,教師應該建立科學准確的漢字形義關系,而中低段學生學習生字時,無法辨析字理的准確性,所以關鍵在於教師的教,那教師應該樹立哪些教學意識?建立漢字形義關系進行識字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用哪些方法建立形義關系來提高識字效率?下面就從教學意識和教學方法兩方面展開論述。
一、教學意識
(一)據「理」識字意識
漢字具有構形理據, 它「指漢字構造時每一個部件, 乃至每一個點畫被採用、被按某種程式拼裝的理由和依據。」 在運用字理識字教學法時,教師對漢字形義關系解說的隨意性主要原因在於執教時沒有對漢字進行科學考證。因此,在處理漢字形義關系時,教師要樹立科學性意識。換言之,形義之間的聯系要有「理」據。
首先,教師可依照古代漢語中的「字理」(所謂字理,就是漢字的構形理據),探求本義,科學地處理漢字的形義關系,切忌顧文思義。原因有二:一是並非所有的漢字都有字理,甲骨文中有許多字至今未解其謎,有些被認識的字甚至無法說出其理據;二是漢字構形並非一成不變的。從古到今,漢字在構形上經歷了簡化、繁化等演變。字形變了,或者記錄漢字的音義變了,它的構字理據也會隨之改變,或承襲字源理據,或理據重構,或理據隱含,或理據喪失。 字理變化後,漢字的形義之間的變化也尾隨而至。因此,對漢字形義關系的分析不可望文生義,要進行科學考證。
其次,教師可依照新說文解字中的「字理」,建立合理的形義關系。隨著時代的改變,有些漢字的本義與現代生活的差距越來越遠。這勢必給學生理解漢字的形義關系帶來重重障礙。漢字的形義關系是否可以與時俱「新」?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殷煥先先生在其《漢字三論》中說道:「新說文解字完全可以提倡,要求是:思想健康,淺而易見,生動活潑,合乎口味……凡有利於識字教學者,不必拒絕。」全國字理識字研究中心副理事長著名特級教師黃亢美先生也認為:只要言之有「理」( 新的字理) ,形義結合,便於形象識記,便可寬以待之,允其成立。 由此可見,漢字的形義關系也可依照富有時代特色的新字理。
總之,教師在運用字理進行識字教學時,要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意識,據「理」處理漢字的形義關系,讓學生正確把握漢字的形成規律,准確而真切地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從而創造性地學習漢字。
(二)循序漸進意識
處理漢字形義關系時,首先要「循」造字先後之「序」。在漢字中, 象形字的數量不多, 但它是漢字形成的基礎。指事字是在象形字基礎上增加符號造成的,會意字和形聲字往往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象形字或指事字的組合。只要教會了象形字、指事字,再教會意字、形聲字就勢如破竹了。加上兒童的認知規律總是先易後難,先簡單後復雜。因此, 在安排教學內容時,宜按照先象形、指事字, 後會意、形聲字的規律來。 如教學指事字「本」和「末」時,先教什麼?教師要認識到這兩個字都是根據象形字「木」造出來的,所以先教學生回憶「木」的形義關系,然後教學生認識「本」是在「木」下加一橫,表示樹根,「末」是在「木」上加一橫,表示樹梢。如果打亂順序,先教指事字「本」或「末」,後教象形字,那是對兒童認知規律的本末倒置。
其次要「循」學情之「序」。教材中的識字內容安排並沒有嚴格按照漢字的構字先後順序,而現在的孩子正處於信息爆炸時代,有許多學前識字經歷。因此,在運用字理處理漢字形義關系時,教師要根據學情進行教學。如第一冊第二個生字「媽」,由「女」和「馬」構成。雖然「女」和「馬」兩字出現在其後課文中,但是學生在入學前早已認識。根據兒童接受新知識時往往由熟悉的舊知識開始的規律,教學形聲字「媽」時,教師可以從象形字「女」和「馬」入手。而「橋」、「惜」等字,教材也是先安排認識這些字,其後認識「喬」、「昔」等字。基於學生對「喬」、「昔」等字比較陌生的學情,教師不可先教「喬」、「昔」等字,否則便會加重學生的識字負擔。可見,教師在教學中要「循」學情而教,不可勉強拆形釋義。
其三要「循」兒童認知規律之「序」。中低段兒童認識事物需要藉助形象事物。在運用字理進行形義關系教學時,宜按先出示形象的字理圖,後出示抽象的生字的順序。如象形字「老」筆者是這樣教的:先出示一副手拄拐杖的老人圖和甲骨文中的老 ,後讓學生猜猜這是什麼字,並說說原因,再根據學生的理由,適時點撥、解說這個象形圖,最後演示「老」的字形演變,出示現代漢語中的「老」。
(三)適用性意識
依據字理分析來進行識字教學並非適合每個漢字。教師在選擇教法時,首先要考慮這個漢字是否適合分析形義,倘若依據字理分析形義的教學方式不是最佳選擇或者沒有意義時,則要另擇他法。如教五冊第七課中的「考」字,筆者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它是「老」的轉注字,本義是「老」,而現代漢語里的「考查、考核」的義項在上古的時候很少用。從中國科舉考試的源頭--漢代便開始,「考」作為「考查、考核」的這一義項逐漸被廣泛運用。而教學時,出示「考」的本義對課文中表示「考查、考核」這一義項的理解並無裨益。顯然,教學「考」字選擇析形索義的教學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進行識字時,教師要慎重地考慮使用形義關系教學的適用性。
二、教學方法
教學中,一味地對學生講求漢字的形義關系比較枯燥,需要添加趣味性和新鮮感以喚起學生的熱情,激起學生的識字興趣,從而體會到識字的樂趣。在處理漢字形義關系時,教師要吸收各種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從而讓學生高效地識字。正如賈國均先生所說,只要是有利於提高字理識字效率的各種教學方式,我們都要吸收。漢字形義關系是字理識字的核心,所以字理識字教學法適用於漢字形義關系的教學。但是,因為曲解形義關系的普遍存在,所以,下面就以下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說說如何正確處理漢字的形義關系。
(一)據「理」聯想
據「理」聯想即依據字理科學地闡釋漢字的形義關系,進而通過聯想建立形義關系。
今天,教師引導學習者去領會五六千年前先民的造字理據, 有著相當大的歷史差距和思維差距。建立漢字形義之間的聯想是縮小這些差距的有效方法。識字心理學研究表明,最有效的識字教學就是創設有利於兒童聯想的條件。當兒童面對一個具有表意性的生字時, 他的頭腦里必然會產生許多豐富的聯想。如見到形聲字「爸」字,有學生說爸爸有顆大門牙。顯然,兒童的聯想往往是沒有理據的,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使用聯想法進行教學時,要據「理」加以科學地引導。倘若聽之任之,甚至教師也將聯想變成臆想,隨意建立言之無「理」的聯想教學,這不僅損害了知識的科學性,而且影響了下一代對漢字文化的繼承。
據「理」聯想並非講求字字循字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有合「理」的發揮,但要把握合適的「度」--以不影響漢字的形義關系為前提。如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斯霞這樣教學「蚓」字:在釋義時,她解說「蚓」的字義是蟲;在掌握寫法時,她這樣引導,蚯蚓的身體有時是彎彎曲曲的,像一張弓,有時又很直,像一條線,所以「蚓」字是「蟲」加「弓」加「│」。對「蚓」字的教學,斯霞老師先准確釋義,然後在不影響字義的前提下,把表示聲部的「引」當會意用,讓學生形象識記字形,從而建立形義之間的聯想。這種形義關系的聯想方式既讓學生形象地識記了字形,又准確地理解了字義。
(二)編字理謎
教學中,給漢字編字理謎即據「理」給漢字編形義關系的字謎是一條有效的識字途徑。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記憶心理學研究證明, 材料本身有內在聯系和外在聯系, 而我們主要依靠對材料內在意義的理解而進行的意義識記的.效果, 要比材料本身沒有多少內在聯系, 主要依靠按材料前後順序的多次重復而進行的機械識記好得多。漢字的形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編字理謎讓學生扎實地掌握漢字的形義關系。如:「朝」字,黃亢美先生把它編成「一輪紅日升草間,一輪殘月掛天邊」。《說文解字》里釋「朝」即旦也,字謎里所含的意境正是天明日出的寫照。這種字謎也是學生識記漢字形義和吸納文化知識的重要輔助手段。
編字謎是比較流行的識字方法,如「淹」字,學生編成「大水快淹過來了,趕緊打求救電話」。從表面上看,形和義的關系都結合在字里了,然而這種形義關系是生拉硬扯的。因此,教師要進行字理關系的准確性的引導,否則課堂上師生的地位都會變質:學生會由「自主」變成「自流」,教師也會從「主導」變成「不導」。
(三)拆解構件編故事
兒童喜歡聽故事,用編故事法進行教學,最易被學生接受。教師可以先准確地拆解漢字的各個構件(構件由形素組成, 是漢字構形的單位, 是直接參與構字並對所構字的構意起直接作用的構形元素。),科學地分析各構件的關系,後根據各構件所含的意思編織合理的故事。如,「本」和「末」可拆解成「木」加「橫」,有位老師成功地運用此法來教學「本」和「末」。教師先復習「木」的形義關系,後用各構件創設故事:爸媽送小明一份禮物,留下「木」字的字條。他來到樹林里,看到一塊寫著「本」字的牌子,就知道禮物在樹底下。請小朋友說說小明為什麼要在樹底下找?在學生合作探究的基礎上,教師隨機出示「木」與「本」的字理演示圖,進行形義關系的聯想,學生掌握了「本」表示樹根。老師又問:如果禮物掛在樹梢,應該在木牌上寫什麼字?學生說應該在木上邊加橫,教師隨機出示「末」字。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學生掌握了「本」和「末」的形義關系。
建立形義關系的識字教學法還有很多,教師不能僅僅追求活潑花哨的教學形式, 否則學生的學習只會停留在機械識記層面。教學生字時,教師更應該讓學生在輕松而富有情趣的氛圍中快樂地接受漢字文化的熏陶,讓學生的心靈豐富了,讓學生的精神成長了,這樣的識字教學才得到了「增值」,也因此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字理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且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若為識記而不顧漢字的形義關系牽強附會地拆解漢字,其結果是違背了字理,不僅難以培養、提高學生正確的識字能力, 而且使學生從小對祖國的語言文字的認識產生偏差,甚至對其終身學習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運用字理進行教學時,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意識,靈活地運用各種識字方法,准確地處理漢字的形義關系,以真正落實識字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說文解字注》,許慎著,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爾雅註疏》,(晉)郭璞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3、《漢字古今義合解》,許威漢、陳秋祥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4、《斯霞識字教學藝術賞析》,王軼群,《小學教學設計》,2006年第2期。
5、《字理識字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潘樹新,《小學教學參考》,2000年第7、8期。
6、《活用漢字三千,人生風光百年》,揚清,《小學教學(語文版)》,2008年4月刊。
7、《字理識字教學新探》,何丹,《小學語文教學》,2004年9月刊。
8、《字理識字教學法》,賈國均,《中國教育學刊》,1996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