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戶研究的用戶研究的步驟與方法
方法:
訪談法(用戶訪談、深度訪談)
背景資料問卷
目標:
目標用戶定義;
用戶特徵設計客體特徵的背景知識積累; 方法:
驗前問卷/訪談、觀察法(典型任務操作)
有聲思維、現場研究、驗後回顧
目標:
用戶細分;
用戶特徵描述;
定性研究;
問卷設計基礎; 方法:
單層問卷、多層問卷;紙質問卷、網頁問卷;
驗前問卷、驗後問卷;開放型問卷、封閉型問卷
目標:
獲得量化數據,支持定性和定量分析 方法:
常見分析方法:單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統計、聚類分析、相關分析等數理統計分析方法;
另:主觀經驗測量(常見於可用性測試的分析);Nols操作任務分析儀、眼動績效分析儀;
目標:
用戶模型建立依據;
提出設計簡易和解決方法的依據 方法:
任務模型;思維模型(知覺、認知特性)
目標:
分析結果整合,指導可用性測試和界面方案設計
2. 超實用的用戶研究方法
真實的用戶可能是個圓形,但是產品經理對用戶的定義可能進行了一個變形,可能是個橢圓形,但是產品經理了解到的定義已經開始變形了,到最終我們實現開發之後的效果可能和真實的用戶差別很大。那麼用戶研究的意義就是最大限度的接觸到真實的用戶,最大限度的還原我們的用戶。讓產品更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
下面介紹三種比較常用的用戶研究方法,把需要注意的問題,實際操作的步驟跟大家分享,這些都是在項目中很通用也很大概率遇到的使用方法。
態度類信息:滿意度調研、內容偏好調研
行為類信息:行為習慣調查、使用情況調查、需求挖掘
意見類信息:產品功能、服務、售後等意見反饋
Q : 為什麼一定要包含被訪者的基本信息問題?劃分人群,核心用戶是什麼人口學信息的
Q : 為什麼要把基本信息題放在最後?
建議放在後面,在用戶填寫問卷的時候,調研產品滿意度,但是開頭就讓填寫年齡、性別、收入、職業,突然就覺得像是在查戶口,明明調研滿意度,為什麼問些不相乾的問題,用戶警惕心就起來了,所以建議開始做一些簡單的行為類的問題,然後把基本信息放在最後面。把前面的所有信息都填完後,他會覺得我知道你是幹嘛的,再放一些基本信息題,用戶就會更容易接受。
行為類的、事實類的問題(APP的使用頻率/時長)放在前面,主觀類的放在中間,基本信息放在後面。由淺至深,再到隱私問題。
1.APP使用頻率/時長
2.APP常見功能和使用場景
3.APP使用體驗評價
4.APP新增/優化建議
5.用戶基本信息
問卷的題目最好不要超過 30 個!15-20個是合適的題目數量,人口學信息要3題,主體問題佔10個左右。
詢問有沒有這種需求?需求的頻率和深度是什麼樣的?需求強烈不?如果需求強烈,願意花多少錢解決這個需求?目前這個需求有沒有被別的競品滿足?如果沒有滿足,是哪方面沒有滿足?這一些列問題投放出去,可以幫助我們衡量商品投放出去,他能夠買的幾率有多大。但是如果直接問買不買偏差會非常大。把需求拆分成不同的細節去驗證。
滿意度梯度很明顯,非常滿意 比較滿意 一般 不太滿意 非常不滿意,用戶看起來會很順。會知道自己會屬於什麼程度。
問答題回收率會很低,選擇題思考成本會低。調研10幾個用戶,基本能覆蓋大部分問題,把問題羅列出來,讓他選擇,如果沒有包含到的加一個其他。
基本上每個問卷前都建議大家做個訪談,如果沒有充分的調研,有50%的人都選了其他,根本不知道其他是什麼,如果其他佔比很多,說明事先沒有做充分的准備去做這個問卷。然後不得不再做一個調研和訪談,來問問這個其他是什麼。所以不如把訪談前置,把所有的選項列舉出來,避免讓太多的用戶去選其他。當你發現把很多問題都列舉出來,選其他的可能只有百分之幾的時候,就說明你對用戶足夠的了解。
用戶會懵,會思考,第一到底和用戶沒有建立新人關系,會關掉。
每個流程都需要跟業務方反復去對,包括做項目之前小組之內要討論的非常清楚,現在有什麼問題我們是不知道的,這次問卷要幫我們解決什麼問題,可能影響因素,先去做幾個訪談,先去看一看。比如做新項目,對背景人群都不太了解,直接去設計問卷可能不知道是為什麼。問了之後,選項也不知道怎麼設置。
選項超過 6~7 個的時候,可以考慮設置選項隨機排列
Q:您使用過哪些導購類的APP?
A.拼多多B.折800 C.返利網D.什麼值得買
E.卷皮F.一淘網G.蘑菇街H.其他
在選項不能完全列舉的情況下,需要添加「其他」選項
Q:您在使用分期的時候有哪些不滿?
A.申請麻煩B.申請額度低C.分期利息高D.擔心忘還款E.商品價格比市面高F.其他
選項超過 10 個,需要設置先選個數,一般設置為3個或5個。
Q:您在使用分期的時候有哪些不滿?
A.申請麻煩B.申請額度低C.分期利息高D.擔心忘還款E.商品價格比市面高F.其他
當出現「以上都不是」「我不知道」「沒有我想選的」等選項,當出現這類選項時,需要設置互斥選項
Q:您在網上繳過哪些生活費用?
A.電費B.水費C.燃氣費D.寬頻費用E.都沒在網上交過
當問題只針對選擇了某個選項的部分用戶,需要給題目設置出現條件或跳轉邏輯
Q:您使用過以下哪些產品?
Q:您認為拼多多有什麼優勢?
1.初稿完成後,需要使用問卷至少對1-2個用戶進行試訪談
2.試訪中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
• 問卷問題有歧義
• 缺少選項
• 題目邏輯不對
投放合適的人群
•投放群體與目標群體一致
•抽樣需要配比
回收多少份問卷才能代表整體?
1.看總計數據,確定總趨勢
2.對比、對比、對比,找差異
•不同人群之間
• 不同機型之間
• 不同競品之間
•……
Q:用戶升級系統的動力是什麼?
A:新版本要有更明顯的更新和性能的超越
開發版VS 穩定版
發現穩定版用戶更擔心卡頓、不穩定的問題
為什麼?對比機型內存,發現穩定版用戶配置不如開發版用戶,容量較小
用戶訪談的小技巧
先讓用戶主動回答潛意識的答案,
如果用戶不知所錯,再給出參考選項
提前准備每個問題可能的假設答案,直到挖掘出用戶本質需求
然後呢
用戶訪談之後可以做什麼
人物角色
在各大互聯網公司,被認為是最具價值的研究方法
可用性測試是指讓用戶使用產品(服務)的設計原型或者成品,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用戶的行為和感受,並加以 分析,用以改善產品(服務)可用性的一系列方法
可用性測試提供了這樣一種簡單直接的溝通方式。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用戶反饋,並以此為設計依據迅速調整產品功能乃至產品方向。
小到一個圖標的辨識,頁面導航,功能使用,大到某項業務的辦理,都可以拿來做可用性測試
• 影響任務完成的行為
• 導致用戶「偏離航線」的行為
• 用戶表達出來的挫敗感
•沒有看到本該看到的內容
• 用戶自己說已經完成任務但實際未完成
• 導致任務偏離成功完成的操作
•對內容的錯誤理解
• 使用網頁導航時,點擊了錯誤的鏈接
5-8 個
明確這是這是一個定性研究,根據尼爾森關於可用性測試的數據研究,5-8人便可以找到產品80%以上的可用性問題;
任務成功率=(完全完成的用戶數+求助後完成*0.5)/用戶總數
版本改進比較:優化前用時VS優化後用時
不同任務的效率水平:用戶的平均用時/熟練用時所得的倍數
產品規劃:訪談法、問卷調查法
設計開發:kano模型、可用性測試
上線效果:NPS、可用性測試
3. 用戶調研的定性與定量方法
筆記: 用戶調研方法論: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
產品設計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
產品的理想迭代過程:
定性和定量、行為和態度
探索性研究,確定用戶的需求。定性方法是非結構化的、主觀的、科學性較差的研究方法。樣本量較少,用戶直接收集用戶的某些行為和使用習慣。
了解用戶的核心需求,訪問者應該具備相應的同理心、社交技巧和自我意識。
找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與受訪者進行訪談,讓受訪者放輕松,這樣讓受訪者分享真實的想法。
用戶訪談分為:
在進行用戶訪談的時候建議選多一名成員作為記錄員。
用戶訪談優點:
不僅能從受訪者的語言中獲得信息,還能從他們的肢體語言中看出他們對產品的使用感受。
情境訪談是一種半結構化訪談方式,訪問者在用戶的工作或者生活環境中與受訪者交流,以確定受訪者使用產品的操作行為和感受。(如一些紀錄片在受訪者家裡進行訪談)
情境訪談遵從以下四個原則:
情境訪談優點:
在用戶的實際工作環境和實際操作中,觀察用戶的使用習慣、需求和痛點。
卡片分類法是建立信息架構的有效方法。卡片分類法由把單詞或短語寫在不同的卡片上而命名。注意確保卡片順序打亂,確保不會對用戶行為造成影響。讓受訪者單獨或集體地將卡片進行邏輯分組。通過要求受訪者命名各個分組,可以發現用於導航標簽的單詞或同義詞。盡管有在線工具支持線上的卡片分類練習,但觀察和傾聽用戶的辯論分組可以給你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讓你了解用戶的思考方式。
測試、驗證假設,需要大量樣本,間接收集用戶的行為和態度。
訪問者與受訪者缺少互動,容易遺漏用戶的行為。
Google Analytics
A/B測試實踐總結
一個項目做出兩個方案,讓一部分用戶使用A方案,另一部分用戶使用B方案,記錄用戶使用情況。
比如手機的某個功能的按鈕是紅色還是藍色,放在上面還是下面,使用A/B測試比傳統的討論更有效。
不同的用戶在他的一次瀏覽過程中,看到的應該一直是同一個方案。比如他一開始看到的是 A 方案,則在此次會話中應該一直向他展示 A 方案,而不能一會兒讓他看 A 方案,一會兒讓他看 B 方案。
A/B測試核心思想:
不過AB測試並不能說完全靠譜:
為什麼大多數的 A/B 測試都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