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頁岩孔隙度實驗分析方法適用性

頁岩孔隙度實驗分析方法適用性

發布時間:2024-10-12 18:57:30

❶ 測了上百個樣品後總結:4種不同孔隙測試方法的全面對比分析

深入解析:四款測試技術的孔隙度較量


西南石油大學碩士蔡同學的卓越研究揭示了四款關鍵孔隙度測試技術——核磁共振(NMR)、壓汞、CO2和N2吸附的全面對比。每一種方法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局限性,讓我們逐一解析:



操作便捷性與風險考量:壓汞法雖然成熟,但汞的危害性不容忽視;氣體吸附實驗耗時較長;而核磁共振以其無損、快速的特點,直觀呈現真實情況,但需謹慎操作。


在實際應用中,氦氣測試結果最為接近實際,壓汞法測量的孔隙度則相對較低。每種方法對孔隙度的解讀都有所差異,因此綜合分析至關重要。


以飽和十二烷為例,NMR測量值與氦氣測值相比,平均誤差在54%~85%之間,這主要由分子尺寸和頁岩的潤濕性差異引起。然而,去離子水飽和狀態下,NMR與氦氣的誤差控制在15%以內。NMR技術在流體運移、岩心可視化和不同含氫流體識別上展現出強大能力,例如,T2譜的變化揭示了納米級油的運移和吸附過程,以及它們對岩心的影響。


加拿大學者採用T1-T2*方法,實現了頁岩油、水和乾酪根的精準識別,進一步提高了測量精度。不同的含氫物質,由於其流動性與環境條件,會帶來核磁信號的微妙變化,二維圖譜對比(如圖9所示)提供了豐富的信息。


核磁共振技術憑借其無損、快速的優勢,在儲層孔隙結構表徵和流體識別監測上超越傳統方法,為頁岩氣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參考文獻
1. 肖佃師等,《海相頁岩氣儲層孔隙表徵...》(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 Mohammad Sadegh Zamiri等,《Petr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Fuel)
3. Jinbu Li等,《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Energy and Fuel)


想深入了解這些技術在【流體】、【儲層】或【納米孔隙】領域的應用,請按關鍵詞進一步探索。

閱讀全文

與頁岩孔隙度實驗分析方法適用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碳水化合物檢測方法 瀏覽:541
大數據教學方法論文 瀏覽:468
紅米手機開機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0
整數減分數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62
14x37x5的簡便方法 瀏覽:334
定製衣櫃門套安裝方法 瀏覽:455
做衣服用電機方法視頻 瀏覽:489
比例是運用了什麼思想方法 瀏覽:424
樓梯彎頭度數計算方法 瀏覽:987
安全提籃使用方法 瀏覽:570
如何做作業的新方法 瀏覽:689
帝王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236
基礎梁設計處理的計算方法 瀏覽:324
打啤酒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283
藍牙連接有線路由器的方法 瀏覽:977
學英語的方法和技巧答案 瀏覽:852
辦案區防撞軟包安裝方法 瀏覽:618
防雷接地裝置計算方法 瀏覽:640
臨床化學檢測多用什麼方法 瀏覽:284
催乳按摩方法圖片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