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精神分析理論的主要特徵
精神分析理論的主要特徵
精神分析理論是弗洛伊德創立的一種精神疾病治療方法,也是一種心理學理論體系。其研究的主要領域是人類心靈的構造、演化和功能,以及心理發展、心理變態、個人關系和人格結構等方面,其目的在於解決個體的情感和人際問題。精神分析理論的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無意識影響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類心靈深處存在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無意識因素,它們對我們的行為和情感產生了深入影響。這些無意識因素可能是來自於個人生活經歷、人際關系、社會文化背景或遺傳等方面的影響,它們深深地潛藏在我們的心裡,對我們的意識和行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二、童年經驗的影響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類的童年經驗對個體後期的情感、人際行為以及人格特徵都具有深刻影響。童年經驗包括個人家庭和親人、朋友、學校教育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響因素,這些經驗在個體的情感和行為方式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對人格特徵、人際行為和情感健康等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三、性和沖動的作用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性和沖動在人類的心理機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些要素對個體人格的特徵、情緒和行為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性和沖動本身不是負面的因素,而是在社會和個體需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當它們不受控制或受到壓抑的情況下,就會對個體情感和行為產生負面的影響。
四、防衛機制的存在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個體在面對壓力或挫折時有一種自動防衛機制,通常稱之為「防衛機制」。防衛機制包括消極的防衛機制和積極的防衛機制。在很多情況下,個體往往採用消極的防衛機制來應對壓力和挫折,這可能導致個體的行為模式出現問題,影響人際關系和情感健康。
綜觀精神分析理論的主要特徵,我們可以發現,它的研究領域廣泛,包括了個體的情感、人際關系、社會文化背景、心理發展等方面,並且對個體的心理機制和行為模式都有著深刻的理解。正是因為這些特徵的存在,精神分析理論在精神疾病治療和心理輔導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
『貳』 什麼是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法又稱為心理分析法,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出版的《關於歇斯底里的研究》作為心理分析正式創立的標志。
一.理論基礎
1.潛意識理論:弗洛伊德把人的整個心理活動分為三部分:即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
2.人格結構理論: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3.性慾學說: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以性力為動力的。性心理的發展,依次通過五個階段:
(1)嬰幼兒期性慾,包括口腔期和肛門期;大約在1-2歲
(2)兒童期性慾,包括戀母期和戀父期;年齡在3-6歲
(3)潛伏期性慾,又稱少年早期;年齡在6-12歲
(4)青春期性慾,通過正常的性行為求得滿足。
4.精神分析學說的修正
第一次修正是在本世紀初,阿德勒和榮格修正的重點在於幼兒性慾學說;第二次修正在三四十年代,以沙利文、霍妮、弗洛姆、艾里克森為代表,創立了新弗洛伊德主義。
二.輔導方法
1.基本原理:精神分析法主要是把來訪者所不知曉的症狀產生的真正原因和意義,通過挖掘潛意識的心理過程將其招架到意識范圍內,使來訪者真正了解症狀的真實意義,便可使症狀消失。
2.輔導目標:一是使潛意識意識化,使潛意識沖突表面化從而幫助來訪者重新認識自己或重建人格;二是幫助來訪者克服潛意識沖突。
3.輔導關系:強調輔導員隱藏的角色,以使來訪者能將他們的情感投身到輔導員向上。
4.輔導過程:一般分為准備期、預備治療期和治療一至三期。
5.具體方法:一般採用自由聯想、移情、阻抗、闡釋等典型的方法和策略。
其中釋夢是精神分析的一種重要方法,「夢的工作」包括以下六種規律:
(1)象徵化:
(1)象徵化:用一種中性事物來象徵、替代一種所忌諱的事物,以減少或引起夢中自我的痛苦或創傷。
(2)移置:在夢中將對某個對象的情感轉移和投身於另一個對象方面去。
(3)凝縮:在夢中將內心所愛或恨的幾個對象凝縮成一個形象表現出來。
(4)投射:在夢中將自己某些不好的願望或意念投射於他人,以減輕對自我的譴責。
(5)變形:在夢中將潛意識的慾望或意念用其他甚至相反的形式表現出來。
(6)二次加工
三.貢獻與局限
心理分析理論是最早發展起來的一種輔導模式,它強調潛意識對行為的重要作用,重視嬰幼兒期心身發展的意義,所創立的一些方法和技術都有積極的貢獻。為其後許多新的理論的創立提供了參考。但由於這種方法必須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咨詢者施行,需對來訪者付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限制了它的推廣;本身潛意識的作用,過分強調嬰幼兒期的發展,特別是過分強調嬰幼兒期的性經驗,都使這一理論受到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