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借鑒外國經驗叫什麼研究方法

借鑒外國經驗叫什麼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4-09-02 19:57:13

A. 比較教育學名詞解釋 記錄

比較教育學(comparative ecation)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說,比較教育學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綜合利用有關的新科學和新技術,研究當前世界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的教育;在探討其各自的經濟、政治、哲學和民族傳統特點的基礎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點、發展規律及其總的趨勢,並進行科學預測。以便根據本國的民族特點和其他的具體條件,取長補短充分發揮教育的最佳作用,為提高教育質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學水平服務。
基本特徵
①國際性。比較教育至少要對兩個以上國家的教育進行比較研究。它是跨國家的,具有國際性的特徵。②可比性。在國際教育方面,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可能探索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結論作為本國的借鑒。③綜合性或跨學科性。比較教育學研究的任務,在於集中幾門社會學科的成果應用於對各國教育的研究,它跨越了幾門學科的范圍。因此,需要有哲學、歷史、政治經濟學與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 並熟習這些學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對各國教育進行歷史的、社會的具體分析和綜合比較。
編輯本段主要功能
借鑒性功能
是比較教育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基本功能。庫森、薩德勒以至康德爾、埃德蒙·金等都非常注重比較教育的借鑒功能。特雷舍偉書說,人們研究比較教育,就是希望能借鑒他國的經驗來尋求解決本國問題。比較教育的借鑒方式有很多,有宏觀借鑒與微觀借鑒、直接借鑒與間接借鑒等。而在教育方法、教學形式、教材編寫等方面的借鑒主要是微觀上的直接借鑒。
認識性功能
比較教育有很強的認識性功能,具有更新教育觀念,排除陳規陋習提高現代教育思想意識的作用。首先,比較教育的跨學科、跨國家的研究框架, 可以為研究者提供全方位審視教育的視野,對開闊眼界、解放思想有重要作用。其次,比較教育的多元研究特點,能激發世界教育的多種觀點碰撞沖擊,有利於打破本族中心主義的文化壁壘,沖破特定民族文化的封閉屏幕,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再次,比較教育提供大量信息和國際教育發展和改革的經驗,將有助於提高本國國民的教育認識水平,認識教育與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和功能,形成國民正確的現代教育觀。
交流性功能
比較教育具有很強的交流性功能。開展比較教育研究,有利於促進各國在教育信息、教育改革以及教育發展上的交流和借鑒,建立兼容多樣化特徵的全球性教育體系;同時也有利於促進世界各國教育的互動和合作:世界教育發展很不平衡,比較教育以開放引介使本國有機會獲得世界教育的最新信息,尤其能使後進國家處於巨大發展壓力之下從而促其改革,並有利於各國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建立起互學互動、共同研究、共同發展的合作關系;比較教育可通過提供最佳的示範作用,有利於建立先進樣板,促使後進國家採取借鑒較高水平的發展模式,提高教育改革力度,達到較快的趕超;也有利於轉變思想,打破封閉,推行開放,建立多元化教育體系;有利於不同國家之間的互相借鑒、互相促進和建立多邊合作關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立的教育研究機構都非常重視交流和合作的功能,強化國際間教育的互動作用,包括從《學會生存》 到 《今日的教育是為了明日的世界》都非常強調國際合作和相互之間的必要性,將其作為一項重大任務來推行。
預測性及決策性功能
比較教育也將具備預測教育發展的功能,在教育規劃和教育戰略研究方面發揮作用。霍姆斯認為比較教育具有預測功能,他認為,比較教育要善於從研究中導出科學規律,這些規律來自對客體發展的概括,能達到預測未來趨勢的能力。科學方法具有注重客觀性、注重證據、注重檢驗結論和注重反省爭鳴的特性,因而可提供相對准確的預測功能。比較教育在努力尋找教育發展規律、共同原則和發展趨勢的過程中,就是自身具備了預測教育發展和參與決策的功能。比較教育的預測和決策功能主要表現在下列方面:⑴某一教育改革的實施及目標前景,通過預測的分析教育發展多種原因的可能變化以及實施的改革將產生的可能結果, 制定改革方案, 並作出實施決定。⑵某一教育發展的趨勢,比較教育根據研究,解釋教育發展與社會會發展的相互關系,並據此對當前的教育改革作出相應的決策。⑶制定教育發展規劃或者教育發展戰略,比較教育研究將在教育發展的預測和決策兩方面都提供強有力的支持。⑷某一教育問題解決,例如教育經費投入問題,畢業生分配問題或某一專業的設置問題,比較教育都能夠從教育發展或者國際或者地區間的背景提供相應的診斷性預測,以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發展性功能
戰後,隨著新獨立國家積極推行現代化策略,比較教育開始介入其中,並提出「發展與教育」的概念,旨在尋求教育如何使後進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方式和途徑,尤其注重研究後進國家推行現代化與發達國家在形式上的區別,在推行教育現代化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對策等。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便形成了以研究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推行教育現代化為對象的「發展教育」這一新的領域,強勁地表現出比較教育在探討發展問題,積極參與國家發展進程,揭示發展與教育的內在聯系,提供推進國家的決策建議的重要作用。 比較教育的功能還表現在其他諸方面,例如教育人的功能、改造創新文化的功能等。
編輯本段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817~1917)。這個階段以 「借鑒」 為主要特點。1817年法國教育家M.-A. 朱利安首次提出《比較教育的研究計劃與初步意見》,他對比較教育研究提出了四點創造性的建議:①組織一個國際教育協會,聘請常任公務人員,承擔比較教育資料的搜集工作。②採用問卷的方式向各國收集資料,以便國際教育委員會提出適當的教育改革建議。③建立師范學校網,用最新的方法培訓師資。④發行各種語言的教育定期刊物,傳播教育改革的經驗。這些建議對比較教育學的發展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歷史意義。 第二階段(1917~1945)。從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對世界各國教育制度的發展進行國際性的對比研究,探索支配各國教育制度的基本因素。美國教育學家I.L.坎德爾是這個階段的代表人物,他於1933年所著《比較教育》一書對當時比較教育的教學與研究都產生過較大的影響。中國曾把該書譯成中文。作為大學的比較教育課的教科書。蘇聯教育理論與活動家Н.К.克魯普斯卡婭也研究了美國、德國、奧地利、法國、比利時和瑞士的教育經驗,這對蘇聯教育的發展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第三階段(從1945至今)。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以國際教育經驗為基礎,加深和擴大研究成果。表現在:①擴大與新建研究機構。195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了漢堡教育研究所,1956年成立了國際教育成績評定協會等機構。1970年世界比較教育學會理事會成立。到80年代該學會曾分別在渥太華、日內瓦、倫敦、東京,召開世界比較教育學會議,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②比較研究方法多樣化。在前一階段,坎德爾等人的歷史學的研究方法佔優勢;在這一階段,除歷史法外,許多教育家把社會科學的概念與研究方法引進了比較教育研究的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比較教育的研究方法。
編輯本段研究方法
比較教育要成為一門科學,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指導,從各國的實際出發,應用多種比較研究的科學方法。常用的方法分兩大類:①以區域研究為主進行比較。②以問題研究為主進行比較。此外,還可輔之以描述法、歷史法、社會學法、統計法等。在研究中,要根據研究的對象和任務,靈活使用各種方法,使比較研究的成果具有普遍的意義。
編輯本段特點
比較教育的研究雖然已取得很大的成績,並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但由於各國的教育制度不同,指導思想 比較教育學
各異,如何解決比較教育研究中的"統一對比標准"問題,還需要比較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闖出新路。隨著時代的進步,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距離縮短,教育學術的交流日漸增加,比較教育學(Vergleichende Pädagogik)也愈來愈受到重視。法國的教育家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被稱為比較教育之父,他是最早系統從事比較教育研究的學者。比較教育學是以比較法為主要方法,研究世界各國教育的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揭示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和相互關系,探索未來教育發展趨勢的一門教育科學。 從這個定義中可以看出比較教育學既是一門應用科學,也是一門理論科學。它之所以是一門應用科學,在於它提供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辦理教育的豐富經驗,可以作為改進本國或本地區教育實務的範例。它之所以是一門理論科學,在於它揭示了不同國家或地區教育的形成條件或制約因素,探索了教育發展趨勢和一般規律,因而使借鏡有理論可資遵循,不至於成為盲目的實行。既是應用科學,又是理論科學,也是比較教育學這門學科的一大特色。比較教育學的研究,可以擴大眼界,增廣見聞,並且加深對本國教育制度和教育本身工作的認識;可以吸取外國教育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作為本國教育改革的借鏡;可以增進國際了解,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比較教育學的研究,應吸收系統論、控制論、資訊論的方法,以綜合性、整體性、動態性、實務性作為研究的基本原則。
編輯本段分類
區域研究和問題研究。區域研究是問題研究的前提,問題研究是區域研究的深化。比較教育學研究的常用方法有調查法、文獻法、比較法、分析法等。在進行研究時,應根據研究的目的和范圍,適當配合運用各種方法,才能得到最佳的研究結果。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教育問題已經像政治、經濟等問題一樣,成為全球性和彼此互相影響的問題,因此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研究比較教育學,以了解各國教育的現況,相當具有重要性。
編輯本段作用
比較教育研究能為純粹的嚴格意義上的教育學研究提供的益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指出世界上這種或那種教育實踐推廣程度的大小; (2)揭示在不同的教育制度中採用同一種教育實踐時所表現出來的深刻差異或細微區別; (3)具體闡述是哪些因素致使某些國家採用某種實踐或措施取得勝利而另一些國家卻走向失敗; (4)對不同意識形態或政治環境下同一種教育實踐或教育活動進行對照和檢驗; (5)調查某種具體的措施或方法在國際范圍或國際組織中被認可的程度; (6)證明某種預定的教育革新在多大程度上是真正的革新,真正的新事物。
編輯本段範例
美國的高等教育被認為是世界最好的教育,但論及美國的基礎教育,人們的看法則有著較大的分歧。將中 比較教育學
國的基礎教育與美國相比,人們普遍的看法是,中國的基礎教育是打基礎的教育,學多悟少,而美國的教育是培養創造力的教育,學少悟多。對此觀點,筆者在數百餘名教育工作者中進行了一項調查,其結果是,72.02%的人表示贊同,23.46%的人表示不同意。另有2.47%的人認為,中國的教育的確是打基礎的教育,但學的東西並不多,美國的教育的確是培養創造力的教育,但學的東西並不少。 中美兩國的教育有著極為不同的傳統,中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和灌輸,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注重對知識的掌握和繼承,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相比較,美國則更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批判精神,注重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這兩種教育表達了對待知識的不同的態度,中國的教育表達的是對知識的靜態接受,美國的教育則表達的是對知識的動態改變。這一靜一動之間,反映了兩國教育不同的知識觀。 在進行中美教育比較中,筆者的調查顯示:67.9%的人認為,最理想的教育是將中美兩種教育模式的優勢相融合,使我們的孩子既有很好的基礎又有很高的創造力。對此觀點,有6.58%的人不贊同。另外,有32.92%的人認為,由於這兩種教育模式是基於不同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背景,所以難以融合;有4.12%的人認為,由於這兩種教育模式在具體操作上有著相矛盾的地方,所以難以融合。 在中美教育差異中,最明顯的還是教育觀、知識觀的差異。譬如,到底什麼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基礎?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認識。以數學為例,我國教育界歷來認為,基本概念和基本運算是數學的基礎,所以中小學階段不許學生用計算器。然而在美國,基本運算不受重視,計算器在中小學的使用很普遍。美國人認為,計算器既然算得又快又准,我們又何必勞神費力地用腦算呢,人腦完全可以省下來去做機器做不了的事。我國教育的基礎是指,大腦在獨立於計算機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儲備知識,盡可能快地提取知識,因而中國學生的大腦在這兩方面是得到了充分的訓練。美國教育的基礎是指,大腦在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前提下,放棄發展那些屬於計算機的工作領域所需的能力,只發展那些屬於計算機無法工作的領域所需的能力。因此,在閉卷筆試的考試形式下,美國學生比不過中國學生,但是,在可以隨意使用各種信息工具的現實研究中,中國學生就遠遠比不上美國學生了。顯然,在利用和開發大腦的內在功能上,中國的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但在利用和綜合外界的各種信息以及擴展大腦的功能方面,美國的教育則更勝一籌。 美國的教育注重廣而博,中國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國的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中國的教育注意培養學生嚴格、嚴密、嚴謹精神。從發展創新能力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學生容易偏於自我約束、自我控制,以及因害怕出錯而習慣於固守規范。基礎好可以是創新的有利條件,但同時也可以成為束縛和阻礙創造性思維的障礙。嚴謹的特點可以帶來周全的思考,也可以成為跳躍性思維的大敵。 有人認為,美國的教育界正在向東方國家學習,開始強調抓基礎,既然人家還要學習我們,那麼我們就應固守原有的教育傳統,沒有必要改進。然而,我們應該看到,美國是在創新有餘而基礎不足的前提下才以抓基礎來補不足。我國的情況卻是與美國恰恰相反,我們是基礎有餘而創新不足,因而我國教育的完善必須以抓創新來補不足。 教育是一種文化現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會文化內涵,適宜美國今日社會的教育方法或教育體制並不一定適應於中國現在的社會。因此,不同國家的教育比較必須基於社會文化背景的比較。正是由於社會環境與文化傳統的差異,構成了不同國家、不同社會的教育差異。美國的教育傳統是與美國的文化傳統相一致的,同樣,中國的教育傳統也必然根植於中國的文化傳統。如何探索出既能適應中國社會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華的教育模式,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研究的難點。總之,我們需要的是本土化與國際化相結合的現代化教育。
編輯本段學科建設新視角
繼承與創新相結合
比較教育學是以比較法為主要方法,研究當代世界各國教育的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揭示教育發展主要因素及其相互關系,探索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的一門教育科學。它具有跨國性或國際性、跨學科性、可比 比較教育學
性、綜合性、時代性、民族性與國際性並存、兼具理論性和應用性等特徵。教學對象必須具備深厚、扎實的教育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尤其是外國教育的基本知識。既要繼承也要創新.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比較教育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更是一門偏重於應用的一門教育學科。學習研究它的主要目的在於借鑒他國的教育經驗,揭示教育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改進本國的教育。因此,要特別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問題。 如何克服這些缺陷呢?顧明遠先生的一些觀點為廣大的比較教育教學與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第一,要加強比較教育的理論建設。理論建設不是憑空想出來的,一方面需要運用現代科學理論成果來分析研究當代教育問題,另方面要研究透切比較教育學者已經提出的理論,結合當代教育發展的實際提出新的理論框架,加以反復驗證。 第二,比較教育要改變以往的研究重點,將研究外國教育轉移到從中國教育的實際出發,研究中外教育的比較上。 第三,在方法論研究上,顧先生認為要把實證研究和定性研究結合起來。由於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研究停留在描述性研究和定性研究上,所以強調加強實證研究是必要的。
比較與借鑒相結合
比較法是社會科學研究普遍運用的一種方法。它對比較教育來講更有重要的意義。比較教育的特性之一是跨國家或跨地區、跨文化性,也就是要對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或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因此比較法就是比較教育研究最重要的常用的方法。但教材上八國教育(國別教育)部分只分別介紹了美國、蘇俄、日本、法國、德國、印度、中國教育的概況,並沒有對它們之間任何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學制與教育進行比較。在發揮基礎教育優勢的基礎上,轉變教育觀念,建立相應的評估體系,綜合運用歸納式與演繹式的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加強教學方法多樣互補性
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觀,決定了教學過程的復雜多變,給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種教學方法,都各有其優缺點,惟有綜合靈活運用,取長補短,相互協調,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B. 管理學學科有哪些研究方法

學習和研究管理學的方法:
(1)歷史研究的方法:管理學是在企業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形成與發展起來的,研究歷史,才能分析現狀和預測未來;
(2)比較研究的方法:有比較才能鑒別,管理學的理論最早是在西方國家形成的,我們要把中國的企業管理搞好,就必須借鑒外國的先進管理經驗,在中外管理的比較中更好的實現「洋為中用」;
(3)案例分析的方法:管理學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必須重視實際案例的分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
(4)歸納演繹的方法:是善於總結經驗,處理好個別與一般的關系,從個別到一般就是從事實到概括的歸納推理方法,從一般到個別就是由一般原理到個別結論的推理方法。

C. 比較教育自考重點是什麼


比較教育自考重點是什麼?

1.重要代表人物:

(1)【法】朱利安:比較教育之父。著有《關於比較教育工作的綱要和初步意見》(1817年)是比較教育誕生的標志。主要觀點:認為比較教育應該對歐洲各國當前的主要教育機構、教育制度、教育目標和教學方法等進行比較分析,吸取各國的經驗,從而為教育改革提供改進的意見。

(2)【美】康德爾:著有《比較教育》認為「比較教育是教育史研究的繼續,它把教育史研究延伸到現在,以闡明教育和多種文化形式之間必然存在的密切聯系」。

(3)【英】漢斯:提出「用歷史的觀點分析研究這些因素,比較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是比較教育的主要目的。」代表作:《比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傳統研究》。

(4)【日】沖原豐:「比較教育學是以整個教育領域為研究對象,把兩個以上國家的教育,以現代化為中心進行比較研究,是一門包括外國教育學在內的學科。」

(5)【蘇聯】索科洛娃:「研究當前世界中教學和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的共同的和個別的特點和發展趨勢,並揭示他們的經濟、社會政治和哲學基礎,以及民族的特點」。代表作:《比較教育學》。

(6)【中國】吳文侃、楊漢清:「比較教育學是以比較法為主要方法,研究當代世界各國教育的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解釋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關系,探索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的一門教育科學」。代表作:《比較教育學》。

2.比較教育定義:

比較教育是以比較法為主要研究方法,以當代世界上不同國家、民族和地區以及國際社會的教育為研究對象,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建構關於外國教育和國際教育的文化理解,探討教育發展的規律和經驗的教育研究領域。

3.學科性質:

黎成魁認為,「比較教育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個「研究領域」

自考教材如何購買

1、找考試院購買

(1)考試院有公布購買渠道的

部分省市考試院有公布當地自考教材購買渠道,如:線上商城、線下商店。考生按照考試院公布的信息進行訪問購買即可。

(2)考試院沒有公布購買渠道的

部分省市考試院沒有公布自考教材購買渠道的,考生自行去網上各大商城、或者找認識的自考學姐、學長購買相關教材即可(切記對照考試院公布的當年自考考試大綱、教材目標安排表購買)。

2、各大商城(某寶、某當、某東、某魚)

3、往屆學姐學長

Tips:購買教材的時候,一定要對照考試院當年公布的考試大綱、教材目錄來購買,以免錯過最佳復習時間;以及教材不建議一次性全部考試科目購買完畢,建議當次考哪些科目就購買哪些教材。


自考/成人高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不清楚自考/成考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獵考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D. 比較教育至今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

比較教育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從1817 年至19 世紀末。1817 年朱利安在他的《比較教育的研究計劃與初步意見 》這本小冊子中,第一個提出了「比較教育」和「比較教育學」的概念而被譽為「比較教育之父」,因此,1817 年就成為比較教育正式誕生之時。在比較教育發展第一階段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派遣到國外考察,寫成描述和評論性報告書,以達到教育借鑒的目的。這一階段還是比較教育的「初創時期」,其研究重點,是把各種描述性資料進行分類編目並加以比較 。
比較教育發展的第二階段是 20 世紀上半葉的時期。比較教育的重點從單純地、無批判地借鑒外國的教育經驗轉向對 決定各國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以探求改革本國教育的途徑。所以有人稱這一階段為「因素分析時代 」。這一階段的比較教育學者康德爾、漢斯、施奈德等人都主要採用了歷史學的方法來研究比較教育。 然而這種占支配地位的歷史法,大部分是以傳統的歷史觀為依據而進行的宏觀研究,探討各國教育制度「為什 么是那樣」的理由和因素。它是一種「借用」的方法,幾乎沒有利用社會科學的見解、概念和研究成果。因此 ,這一階段的比較教育研究仍然存在較大局限性,其研究方法比較單一,缺乏多元的科學方法來進行研究。
比較教育發展的第三階段從20 世紀50年代開始直到現在。60年代以後,比較教育的研究逐漸脫離過去以歷史——因素法為主的研究,而引進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 多種研究方法,所以有人稱這一時期為社會科學方法時代。 在這一階段,隨著生產和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比較教育在研究方法上出現了多方面探索的新形勢,不僅「 引進」各種方法,而且出現了自搞一套比較教育特有研究方法的局面,因而形成了方法上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E. 使用外國論文的的研究方法,利用本國的數據進行研究的論文算不算是抄襲

論文的抄襲是不分國界,不分人種的,不分語言的。像LZ這樣的情況,只需要在研究思路上稍加改動,即使只有很少部分的改動,並且說明你的思路是在某某思路上的略微改善,以及改善帶來結果上的變化,那麼就是一篇好論文。如果一點都沒有變化,那麼你論文中的價值完全是別人已經做過的,廣義上來說可以定義為抄襲。不過看你是什麼級別的論文了,如果是本科或者碩士論文的話,沒人管你超不抄襲,只要別整篇復制粘貼,就沒事。如果是博士論文,而且要發表到一些權威機構的話,讓業內人士一看,就知道你的論文完全就是別人的,沒有任何價值,沒有體現博士3年做研究對社會的意義。

閱讀全文

與借鑒外國經驗叫什麼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腎陽虛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830
成品檐溝排水安裝方法 瀏覽:724
如何管理硬碟的方法 瀏覽:505
膽萎縮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734
下巴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方法 瀏覽:672
簡單的節水方法不用加洗衣粉水 瀏覽:681
哪些方法可以促進氣胸痊癒 瀏覽:299
用swot方法分析微信 瀏覽:269
寧夏手工凍干燕窩的食用方法 瀏覽:451
手機摔壞跳屏解決方法 瀏覽:610
以往晶元合格性檢測用什麼方法 瀏覽:708
您認為我們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瀏覽:395
攝像頭最簡單的連接方法圖 瀏覽:206
肥白指標的分析方法及標准 瀏覽:222
普通螺紋三針計算方法 瀏覽:681
賀卡製作方法圖解圖片 瀏覽:636
電腦上的乘法用什麼方法做到 瀏覽:345
動物圖片及自我保護方法 瀏覽:803
電腦更新系統有什麼方法 瀏覽:293
2019新個稅計算方法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