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長還有一個問題,莫大研究生的文學系主要學什麼啊研究俄羅斯文學,讀很多原文名著的是嗎
是啊,和俄羅斯人一塊兒上課,不過讀研的俄羅斯同學多數對中國人態度不錯,只有那些素質比較低的不愛搭理我們,多數不錯。俄語本科畢業去莫大隻有新聞系和俄語系(語言系)不需要讀預科,其它的系都需要讀預科,因為你沒有本科的基礎知識。二級證不需要,入系考試是要的,但不是所有的系都需要入系考試的。不過,入系考試可不是只有中國人哦,那些烏克蘭、白俄等俄語母語的國家的留學生會和你一塊兒競爭留學生名額。入系考試,各個系不一樣吧,不過你應該不用擔心,基本上應該可以入系的吧。而且,我們當時入系考試都是選擇題,呵呵,看你運氣也是一方面哦。
文學系要讀的可不都是名著,反正我看當時我們俄語班那個文學系的會讀一大堆的書,不過她也是我們班俄語最好的!
B. 俄羅斯文學黃金時代
回顧俄羅斯文學的歷史星空,19世紀的文學創作是最為耀眼的一顆。俄羅斯文學研究者們把從普希金到契訶夫的這一段時期稱之為一個群星璀璨的「黃金時代」
為什麼稱其為黃金時代, 受1812年反拿破崙戰爭勝利引發民族意識高漲和社會動盪的影響,19世紀初的俄羅斯文學變化較快,帶有新舊交接的性質。此後涌現的赫爾岑、岡察洛夫、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薩爾蒂科夫-謝德林、托爾斯泰和契訶夫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小說、詩歌、戲劇巨匠。當時屬於或接近這個主要流派的,還有杜勃留羅波夫和皮薩列夫的評論著作,丘特切夫、柯里佐夫和尼基金的詩歌
C. 俄羅斯文學有哪些特點
具有鮮明的政論色彩、帶有民主主義傾向、嘲諷性的寓言詩和喜劇先後再現、出現了唯美派詩歌和小說等
17世紀:帶有民主主義傾向
由於全俄市場的形成和國際文化交流的開展,俄羅斯文學漸漸豐富起來。司祭長阿瓦庫姆和宮廷詩人西密翁·波洛茨基的創作,顯示了宗教文學的新發展。17世紀初葉由波蘭、瑞典的武裝干涉和王朝的更迭等造成的混亂局勢,阻礙了俄羅斯文學的發展。
到20年代,有關「混亂時期」的政論著作一度興盛。17世紀下半葉,由於全俄市場的形成和國際文化交流的開展,文學開始突破中世紀的格局,題材和體裁都有所增加,出現了大量描述社會生活、帶有民主主義傾向的世俗故事,或反映對新生活的朦朧憧憬與對舊傳統的背叛,或揭露和諷刺社會弊端。
同時,宗教文學也有了新的特色。
18世紀:嘲諷性的寓言詩和喜劇先後再現
彼得一世時期的文學仍然是新舊雜陳,具有過渡性質。30年代在彼得改革的基礎上興起的古典主義,是此後將近半個世紀中俄羅斯文學的基本流派,表現了啟蒙主義同中世紀思想原則之間的斗爭。
羅蒙諾索夫使文學體裁和語體規范化,並將音節體詩改為更適合俄語特性的音節和重音並重體詩,對統一的俄羅斯民族文化的形成和詩歌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在古典主義文學中,諷刺作品成長較快。50年代,嘲諷性的寓言詩和喜劇先後再現。
19世紀中後期:出現了唯美派詩歌和小說等
俄羅斯文學中,較著名的還有托爾斯泰的浪漫主義詩歌和小說,費特(1820-1892)和德魯日寧(1824-1864)的唯美派詩歌和小說等,但其成就和影響都遠不能與現實主義相比。
(3)俄羅斯文學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現代文學的特點
1917年十月革命後直到80年代末,俄國實行社會主義的蘇維埃制度,因此其文學又通稱蘇維埃俄羅斯文學;因為俄國是當時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這個階段俄羅斯文學又是整個蘇聯文學的一部分。
蘇維埃俄國初期,文學界存在許多作家團體,派別之爭激烈,創作不多。代表當局主管文藝的盧納察爾斯基為團結作家隊伍做了大量工作。不久,執政的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加強了對文藝事業的領導,提倡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基本創作方法。
D. 俄國文學特點
在世界文論中,俄國的文論,尤其是19世紀以來的文論,是特別令人矚目的。思想清新、見解深刻的俄羅斯文藝理論家、文藝批評家一個接一個出現,有如燦爛的群星,人才輩出。這並非偶然。沙皇農奴制政權的反動高壓統治,使得大批有才能的人士集中到文藝領域,一展身手。由於俄國文化水平當時還落後於西歐,他們不能不經過一番向西歐學習、模仿、移植的階段。但是沒有經過多少年,在文藝理論方面,這一批學生和模仿者不但取得了自己的獨立性,建立了獨立的理論體系,而且還跑在了西歐的前面。這不僅對俄國讀者公眾有巨大的意義,而且也在世界文藝思想史和文學批評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並對我國「五四」以來的新文學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這份重要的文學理論批評遺產進行系統的、深入的發掘、整理和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由劉寧主編的《俄國文學批評史》是我國俄語語言教學界老一輩學者集體撰寫的一部具有開創性、填補空白意義的、堅實的學術專著。其特點是:力求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對俄國文藝理論批評遺產進行發掘、整理,分析、理清其形成和發展的基本脈絡,對各批評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做到了史論結合及革命性與科學性的統一。該書以史論結合的方式概括地論述了從18世紀到20世紀30年代以來俄國文學批評史的發展過程,詳細闡述了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各種思潮、流派、團體出現的前因後果、各次論爭的內容與背景、各種觀念與主張的基本含義。對於其中比較重要的文學批評家,以專論形式闡述其學術精要。該書還對俄國文學批評的各種思潮、文學創作傾向、社會運動方針的緊密結合,進行了系統地整理和研究。它是俄語語言文學界由我國學者自己撰寫的第一部有分量的學術著作。
該書主要由六部分構成,第一:闡明俄國文學批評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研究對象、范圍和方法,分期原則、俄國文學批評的民族特點及國際意義等基本理論問題。第二:俄國文學批評史的形成及其思想歷史淵源。第三:19世紀上半期的文學批評流派,及其相互影響和斗爭。突出評介別林斯基、赫爾芩等人的唯物主義美學和現實主義批評。第四:19世紀下半期的文學批評流派相互影響及斗爭,主要評介車爾尼雪夫斯基等革命民主派與屠格涅夫、托爾斯泰等現實主義作家的美學觀及文學批評活動。第五: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文學批評流派的崛起。突出評述普列漢諾夫、列寧、高爾基等人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第六:俄國文學批評在我國的傳播和影響。主要評述俄國文學理論批評,特別是俄國革命民主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文學理論批評在我國的傳播和研究情況及其對「五四」以來我國新文學運動產生的深遠影響。總結其中的歷史教訓,作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批評的借鑒。
E. 求一篇關於俄國文學的論文
在19世紀俄國文壇上,曾出現了一條「輝煌燦爛」的「多餘人畫廊」。在這畫廊中聳立著許多具有一定「文化」高度的典型。他們是普希金筆下的葉甫蓋尼·奧涅金;萊蒙托夫《當代英雄》中的畢巧林;屠格涅夫《羅亭》中的羅亭;岡察洛夫《奧勃洛摩夫》中的奧勃洛摩夫等。在這些人的靈魂深處一半蘊藉著先進的民主革命意識,閃爍著為祖國進步而奮斗的思想光芒,迸發著積極尋求真理和人生崇高目標的火花;而另一半則被西方利己主義和懷疑主義的消極思想所侵蝕,他們在情感與理智的悖逆中,形成了二重矛盾的性格和復雜的生命形態:個性意識的覺醒,使他們萌發去尋找精神解放的途徑,而自身性格軟弱的鉗制,又使他們找不到新生活的定位,徘徊、孤獨、苦悶。他們既不滿俄國社會現狀,憤世嫉俗,但又不願站在人民一邊,精神上無所寄託。他們一面覺得在鄙俗的上流社會無以容身,但又對上流社會以外的生活同樣感到索然無味。因而到頭來盡管不甘心沉淪卻又無力超出社會的束縛與羈絆。他們只能是否定和懷疑的精靈,是一群生活理想的「迷惘者」,努力尋求自我實現,終因不能在生活中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而變成了「多餘人」。關於「多餘人」這個概念早在普希金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第八章的一種譯稿中就出現了,寫到奧涅金時有這樣的兩句:有人遠在他們之外,像多餘的東西煢煢孑立。後來俄國評論家赫爾岑給「多餘人」下定義說「他們充滿高貴的願望,但羽翼折斷,眼睛看到哪裡就奔到哪裡:他們想隱遁起來,避開生活,這是多餘的,沒有益處的人。」 文學反映青年的生活已形成諸多傳統的主題,「多餘人」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群體。同創世英雄、尋夢者和毀滅者等類型相比,「多餘人」題材更具綿延性、復雜性和普及性。
一、 近現代研究「多餘人」形象現狀一瞥回眸我國對「多餘人」形象的研究,首先是從俄國「多餘人」形象入手,進而對世界文學之中與俄國「多餘人」相類似的典型進行探討,從狹義到廣義的比較研究中萌生出一個新命題,即「多餘人之世界性文學現象」。(1)對俄國「多餘人」的認識我國對俄國「多餘人」的認識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研究,我國評論界幾乎一直囿於「多餘人」是俄國文學「特產」的認識階段,普遍慣性地使用這個定型的結論。而各個歷史時期對這一形象的認識都基於時代所需,是一種「感性」的理解。在動亂前,我們對俄國文學的介紹、翻譯和研究傾向是「以我所需」、「急我所用」、「拿來天火」給苦難的大眾為我們解決燃眉之急的現實斗爭服務。這是個「全面肯定」的時期,我們對「多餘人」身上的覺醒和抗爭的積極方面,給予了最充分的關注,卻有意無意地疏忽了他們身上的消極方面。進入極左時期,對俄國文學的研究進入冰凍,「多餘人」真正變得多餘,並銷聲匿跡。總體上,這個階段我們對「多餘人」形象的認識基本上處於一個分散的初級認識階段,對「多餘人」也多是從介紹的角度進行普及性傳播。第二階段是20世紀末的20年至今,這一階段進入理性化思考。一大批對「多餘人」問題的研究論文逐漸在廣度和深度上有新的開拓,主要歸納為下面幾個方面:其一,對讀者熟悉的非「多餘人」典型重新審視,發現了「新」的「多餘人」。不滿足於已有定論,勇於開拓發現。有文章指出「達吉雅娜與奧涅金一樣,只有覺醒,沒有真正的反抗」,認為達吉雅娜也具有「多餘人」的色彩。其二,對於那些原本公認的「多餘人」形象或提出質疑或重新評價。其三,從整體上對俄國「多餘人」產生、發展情況、進步意義等重要問題作了有益的探索。在劉亞丁的專著《十九世紀俄國文學史綱》一書中提出俄國「多餘人」產生實際上「是外來文化撞擊古老俄國的結果,外來文化第一批接受者是青年貴族,他們無法停息被撞擊後的震盪。」同時這個高峰時期俄國「多餘人」的影響,也喚起了我國一代青年的覺醒和一代作家的創作。(2)「多餘人」現象的初步聯網以俄國「多餘人」為穩固的經線,我們打破國界,在「多餘人」研究中出現橫向「聯網」。評論家首先把視線投向了中國近現代文學中的「零餘者」和「孤獨者」。如《屠格涅夫和郁達夫的「多餘人」比較研究》、《論俄羅斯文學中的「多餘人」與中國現代文學的「孤獨者」》。同時也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如《賈寶玉和俄國文學中的「多餘人」形象》、《賈寶玉與奧涅金之比較》等。其次,評論者在日本和法國文學中找到了俄國「多餘人」的兄弟。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形象,被認定為世界文學畫廊里一個典型的悲劇性的「多餘人」。有的論述了日俄「多餘人」的相似之處後,還從價值觀、倫理、思維方式和民族心理等方面闡釋了日俄「多餘人」的差異。另有把法國的「世紀兒」 和「孤獨者」聯系起來,啟示我們追溯中法文學的姻緣。對於中日「多餘人」之異同也有專文進行了論述。以日本「私小說」為切入點,闡述了對中國「零餘者」的影響。(3)一個新命題的萌生——「多餘人之世界性文學現象」 對於世界近200年間的「多餘人」現象,沿著二百多年的不斷的發展歷史軌跡,得出了「多餘人的演化」軌跡。從18世紀末維特的出現為起點,其後是19世紀初「世紀兒」的「世紀症」蔓延,幾乎與此同時「拜倫式英雄」和哈洛爾德震動歐洲;到了19世紀20至50年代,俄國的「多餘人」以強大的陣容和整齊的隊伍躋身於世界文學之林;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的「逃遁者」面世,中國的「孤獨者」、「零餘者」便接踵而至。而到了20世紀中期,美國的「反映雄」雖然姍姍來遲,卻與法國的「局外人」、英國的「憤怒青年」和德國的「新維特」,互相呼應,攜手問世,構成了當代「多餘人」聯網。這一聯網真正實現了歌德最早提出的「世界文學的夢想。從「世界文學」發展的總體態勢和各國文學的自身的實際來重新審視「多餘人」現象,就不是孤立的研究,有利於促進各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共同發展。經全方位普查和多角度掃描,評論界定質定量地給世界「多餘人」現象得出一個縱橫交叉的歷史發展模式,得出這樣一個簡略的圖示:(美國) 「反英雄」 (20世紀中) (中國) 「孤獨者」 (20世紀初) (日本) 「逃遁者」 (20世紀初) (俄國) 「多餘人」 (19世紀前葉) (英國) (英國) (德國) (法國) (法國) 「憤怒青年」 「拜倫式」 「維特熱」 「世紀兒」 「局外人」 (20世紀中) (19世紀初) (18世紀末) (19世紀初) (20世紀中) (德國) 「新維特」 (20世紀中) 本圖示基本表示出世界各國文學在相同和不同歷史階段,出現的相近「多餘人」類型的各自姓氏代號。每個代號的專用名稱幾乎都包含著一個群體系列。同時圖示中的國際性的排列組合,克服了本土文學的自足性和排他性,反映出互相交融、理解和創造的新局面。
二、「多餘人「形象研究之我見(1)「多餘人」的特徵 「多餘人」是多棱多角多面的立體,身上混雜著復合的色彩,反映了復雜的人生。他們是思想上的「報曉的先覺者」,行動上則是「貧乏的殘疾者」。他們是屬於精神世界中最鮮活和最憂郁的「精神貴族」。用一句話概括,「多餘人」的心理特徵是,意識和意志的不相協調。意識上的「巨人」和意志上的「矮子」,這也是「多餘人」大起大落的精神歷程和悲劇。他們有勇氣從厭惡的環境中拔了舊根,卻找不到適宜的土壤扎新根,成了「無根浮萍」、「身外客」、「局外人」、「逃遁者」、「隱身人」。(2)國度「多餘人」典型的分析 ①自省和探索——俄國「多餘人」 俄國「多餘人」的精神探索,具有東方人的憂患意識和民族的整體特徵,在民族興亡中實現個人的價值。這使俄國「多餘人」閃耀著某種靈光,格外動人,而且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或許這也是俄國「多餘人」在文學家筆下獲得不朽價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俄國「多餘人」是從俄國的舊文化和歐洲新文化撞擊融合的血肉土地上產生出來的。這是「多餘人」產生的一般性回答。俄國盛產「多餘人」特別是從貴族階級中不斷地裂變處「多餘人」,與俄國貴族階級所處的特殊歷史地位有著密切關系。另外,在這些反映傳統主題的傑作里,我們明顯地看出文學家本人的精神和心理與他所塑造的主人公的親緣關系。因此,這些「傳統主題」中的貴族青年形象在一定意義上是作家的精神的再生兒。 ②東方隱士——日本「逃遁者」 無論是二葉亭四迷《浮雲》的主人公內海文山,還是夏目漱石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日本式「多餘人」形象,都表現出「隱士」的特點。他們是「內向的」,拘謹、沉重、遲緩,遠沒有歐洲和俄國「多餘人」那種無所顧忌的灑脫、豁達和冒險精神,但它們具有更強的忍耐力和承受力。首先是舊思想的強大和根深蒂固,羈絆著「多餘人」新思潮的萌發;其次,東亞文化儒釋道的精神和日本民族傳統的打「和」精神對他們「隱士」精神的造成有著密切的制約作用。日本「逃遁者」是東方文學中最早出現的一批「多餘人」形象,它為年輕而短暫的日本近代文學開拓了現實主義道路。同時也為中國「零餘者」的誕生不斷吹來了春風。 ③最具社會和民族責任感——中國「零餘者」 從郁達夫筆下的自敘的「沉淪者」到魯迅筆下的孤獨的魏連殳,從丁玲筆下的沙菲到巴金《愛情三部曲》中的周如水,從老舍筆下的祁瑞宣到錢鍾書《圍城》中的方鴻漸,中國「零餘者」蜂擁而來。古老的封建王國在不可避免的社會大變革中,開始整個民族的蛻變,走向現代化社會的歷史性轉變軌道,是中國「零餘者」大批萌生的文化背景。同時,20世紀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加速,成為了中國「零餘者」的催生劑。「五四」時期中國覺醒的知識青年,與近代西方意識的接軌決定了中國「零餘者」精神含量的豐富性和深刻性,決定了中國「零餘者」思考的濃縮性和情感的強烈尖銳度。(3)「多餘人」形象的巨大魅力首先來自形象本身所蘊含的豐富的社會內涵,這是由「多餘人」的崇高的悲劇性格所決定的。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任何一個社會人都一定處於社會關系網路中的某個點上,而對於「多餘人」來說,他們恰恰處於社會關系網路的最敏感點上,因而他們的性格悲劇也就成了歷史的必然。而且較之一般性像,他們更集中、更深刻地反映著社會關系兩極的對立和沖突,或者說,他們本身就是社會關系兩極尖銳對立和激烈沖突的產物。 其次,「多餘人」都具有性格缺陷,因而形成其悲劇的性格特徵。在靈與肉、理智與感情的沖突中往往陷於強烈的內省和懺悔意識。從而產生一種深刻的「內源性」憂鬱症。在這種復雜的性格中,才真正體現人物性格真實的美,同時產生復雜的美學效應,使讀者獲得悲與喜交融、崇高與滑稽相混雜的復雜深刻的審美感受。這就是多餘人形象具有強大感染力的美學原因。閱讀「多餘人」,走進他們的世界,你能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瞬間發現「自我」,產生共鳴,帶來思索。
參考書目: 1、《「多餘人」論綱——一種世界性文學現象探討》,張偉著,東方出版社,1998年 2、《比較文學基本原理》,方漢文編,蘇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 3、《東西方跨世紀作家比較研究》,張承舉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 4、《《葉甫蓋尼.奧涅金》,普希金,譯林出版社,1996年
F. 俄羅斯作家如何將自然與文學結合在一起的
俄羅斯作家對於土地、家園、環境、森林、湖泊、生物、非生物等大自然里的一切都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比如,描寫動物的作品,俄羅斯文學中例子有很多:特羅耶波爾斯基的《白比姆黑耳朵》和普里什文的《大自然的日歷》這兩部作品描寫的狗,都是以人類忠誠的朋友身份出現,當然這都是很傳統的角色;葉賽寧著的《狗之歌》和屠格涅夫著的《木木》中的狗,是以弱勢群體的角色出現。作家高爾基在聽了葉賽寧朗誦的《狗之歌》之後,評價葉賽寧是對一切生物的愛與惻隱之心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器官。當然,俄羅斯的但凡喜愛大自然的文學家,根據高爾基的觀點都可以稱得上「器官」。作家阿斯塔菲耶夫的文章就有這樣的感染力,他一向喜歡釣魚,有一天竟然萌生一種感慨:魚兒是否會哭泣呢?魚是生活在水中的,它不會說話也不會喊叫,即使哭泣又誰能知道呢?要是會說話喊叫的話,整條葉尼塞河,甚至所有的河流豈不都要吼聲如雷貫耳嗎?日本的村上春樹也曾發出過「有誰見過水中魚兒的眼淚」這樣的感慨,這句很平常的話在我國曾一度盛行。
說到俄羅斯文學中的動物,我們就要去探討俄羅斯的「漁獵文學」了,像托爾斯泰、屠格涅夫、謝·阿克薩科夫、涅克拉索夫、普里什文等俄羅斯作家和詩人他們都有打獵的愛好,但從當代的生態保護方面就有人對俄羅斯作家和詩人的自然生態觀提出了質疑。在打獵問題上普里什文對西方人和俄羅斯人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西方人是將打獵當做一種消遣或一項運動,而俄羅斯人打獵是一種認識自然的方式,其中包含的是對自然的愛,也是保護自然的一種方法,更是為了獲得生活樂趣。也許打獵是對自然的熱愛、是對自然的保護這種說法不合乎邏輯,但在生態平衡、物種豐富、未開發的原始地帶,打獵確是一種接觸自然、了解自然的方式,對於大自然的生存挑戰,如鱷魚捕食過河的犀牛、豹子捕食羚羊、老鷹抓野兔,以及一系列的生存斗爭,稱之為生物鏈,我們沒有人去懷疑它們會不環保。俄羅斯作家和詩人狩獵,一個是單純為了生存、為了在森林中生活需要的口糧;另外一個是為了研究,如為標本館或博物館提供標本。
後來普里什文、托爾斯泰等人也都紛紛放棄了打獵。俄羅斯作家和詩人都非常關注與喜歡動植物,普里什文把大自然比作是「偉大的家」,對自然萬物都以「我的」相稱,對大自然中的各種事物和每一個精彩的部分都充滿了愛的溫情,他能聽到海邊心形礁石在海浪的拍擊下產生的「心跳」聲,他能從花草的開放中感受到大地與陽光相交會的過程,他能從泥濘中感覺到那些沼澤在「思考」。拉斯普京在《告別馬焦拉》中描寫了一個非常令人感動的場面:女主人公納斯塔霞戀戀不舍多年居住的老屋即將沉入水庫中,就像訣別老朋友一樣看著老屋,嘴裡不停地叨咕,盡管她把老屋裡里外外收拾得乾乾凈凈,但還是於心不忍,於是在窗戶上又重新掛好窗簾,在門口按原樣鋪好舊地毯,臨走前在爐子里生了最後一把火,讓老屋不要冷冷清清而是暖暖和和地留下來。很生動地寫出了房屋的女主人公納斯塔霞對老屋的深深眷戀,可以看出她對故鄉的戀情,也同時表達了拉斯普京等俄羅斯作家們對賴以生存的故鄉和精神歸宿的大自然有多麼的依戀。
G. 19世紀俄羅斯文學
十九世紀頭二十五年,由於1812年衛國戰爭後民族意識的覺醒和貴族革命的准備,加上西歐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上升到主導的地位。
1825年至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從萌芽、形成到完全確立的時期。
十九世紀中葉,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的發展促進了文學創作的繁榮。六十至七十年代是文學雜志最為活躍的時期。
七十年代以後俄國資本主義迅猛發展,社會矛盾不斷加劇,作家加深了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和對人們心靈的觀察,創作技巧也更加成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逐漸走向高峰階段。
(7)俄羅斯文學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十九世紀後期俄羅斯文學:
1、在體裁上,文壇上小型敘事體裁(短篇小說)勃興,長篇敘事體裁(長篇小說)衰落;戲劇和詩歌發生轉型,朝著現代主義方向位移。
2、從創作方法來看,現代主義悄然崛起,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出現了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的趨勢;小說領域出現了自然主義流派。
十九世紀是個變革的時期,那是個風雲激盪的年代,那是各種思想碰撞的時代。那是一個抗爭與壓迫同在的世紀。
H. 俄羅斯文學的精髓體現在哪些方面
給的分數有點少啊。下邊文章按照自己的要求稍微改寫下就可以了。
俄羅斯的文學博大精深。俄羅斯文學跟歷史、社會,宗教、俄羅斯藝術以及俄羅斯文化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
研究俄羅斯文學如果不研究俄羅斯的歷史、社會,宗教、俄羅斯藝術以及俄羅斯文化對俄羅斯人思維、生活方式的影響,就很難深入研究俄羅斯文學。
自19世紀起,從普希金、高爾基到托爾斯泰一下子涌現出一大批作家,在繪畫藝術上有列賓、蘇里科夫、薩弗拉索夫、列維坦等眾多世界知名大師,音樂上有柴可夫斯基、肖斯塔夫斯基,還有俄羅斯的芭蕾舞藝術、器樂演奏技術,後來到20世紀興起的蘇聯歌曲、蘇聯電影等等,都源源流入中國,可以說影響了中國一個時代的人。當年,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唱遍了整個中國。雖然,現在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整個世界充斥著歐美電影和音樂,俄羅斯在劇烈的歐美浪潮沖擊下有被冷落之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藝術的深刻內涵以及深厚的文化積淀,無不體現著強大的民族精神、思想和智慧。
I. 如何從文化的角度來研究蘇俄文學
文學的根基是文化,所以一定要從文化的角度來研究文學,這種方法非常具有可行性。任光宣撰寫的《俄國文學與宗教的關系》一書主要論述了俄國的宗教。宗教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但其具有特殊性。何雲波撰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俄羅斯文化精神》一書,雖然以作家為主要研究對象,但它與任光宣著作在方法上的相似之處在於從文化的角度探討作家的創作和俄羅斯文化精神的關系。在這里我們推薦朱憲生撰寫的《論屠格涅夫》和汪介之撰寫的《俄羅斯命運的回聲——高爾基思想與藝術探索》這兩本書。朱憲生撰寫的《論屠格涅夫》一書全面展示了他的文學創作和文學思想,但最主要的、最具有價值的還是對作家的意識風格和作品的藝術形式的探討。汪介之撰寫的《俄羅斯命運的回聲——高爾基思想與藝術探索》一書突破了以往的批評模式,當之無愧地成為20世紀90年代中國高爾基研究的一個重要成果。他還提出了自己建立在「美學觀點和歷史觀點統一,外部條件與主觀因素兼顧」上的分期方法。在這個基礎上,汪介之又提出了一系列的見解。除這兩本書外,周起超撰寫的《俄國象徵派文學研究》一書極具理論氣息和理論深度。鄭體武撰寫的論文集《危機與復興——白銀時代俄國文學論稿》著重研究了俄羅斯的現代主義詩歌,作者敏銳的觀察和靈活的思想通過作品充分地表現出來。而張捷撰寫的《蘇聯文學的最後七年》這部專著主要論述了1985—1991的蘇聯文學創作和文學思潮。該書是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前期和中期,除了上面提到的作品之外還陸續出版了葉水夫撰寫的《蘇俄文學史》中的當代部分、許賢緒撰寫的《當代蘇聯小說》、倪蕊琴等編著的《當代蘇俄文學史綱》、曹靖華主編的《俄蘇文學》第三卷、黎皓智撰寫的《蘇俄當代文學史》等幾部蘇俄當代文學著作。這些作品從各個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文學意識、不同的文化理念比較全面地闡述了蘇俄當代文學的發展進程,尤其對僑民文學和「回歸文學」問題作出了重點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