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談農村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 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政策
職業教育是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農村職業教育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實用人才,為農村經濟發展、實現小康目標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農村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農村職業教育存在著一些諸如招生難、師資弱、投資少、效益差等突出問題,農村職業學校面臨著難以生存和發展的困境。筆者結合多年從事農村職業教育的工作經歷,提出幾點粗淺建議,以供商榷。
一 農村職業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1.認識上存在偏見導致招生難
第一,從家長的角度而言,受傳統思想的束縛,大部分家長仍存有所謂的「望子成龍」思想,都不願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差,認為上職業學校就比不上別人,就像考上清華、北大與一般專科的差別一樣。他們都認為,上職業學校就是沒考上學,職業學校就是一些不正規的學校,上這樣的學校在農村是比較丟臉的事。即使你說將來有專業技術易找工作,他們也不認可,他們認為,重點大學找不到工作,職業學校的就更不用說了,即使學校分配工作,也是又苦、又累、待遇低下的工作,還是上高中考個重點大學比較可靠。
第二,從當前社會大環境的角度而言,盡管國家對職業教育給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由於整個社會相應的就業准入、技能鑒定等政策措施沒有跟上,職業教育的地位不突出。中等職業教育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究竟處於什麼樣的地位,起何種作用,培養的是什麼規格和層次的人才,這些人才步入社會後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政府的宣傳還不夠,社會知之甚少。社會上普遍存在鄙薄職業教育的現象,把職業教育看作「二流教育」,把職業學校的學生看做是「二流學生」,學生只是在進入普通高中無門的情況下才選擇上職業高中。
2.師資力量薄弱導致教學質量低
師資力量薄弱是制約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農村職業教育正面臨著師資力量不足的挑戰。
第一,教師隊伍不穩定。由於農村教育工作者薪水、福利待遇相對於城市來說都較低,再加上農村職業學校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條件艱苦,致使大量農村職業學校的教師想方設法在城市尋找更多的發展機會,這就嚴重影響了農村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穩定性。
第二,教師類型結構不合理。要滿足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的需要,就必須擁有一批「雙師型」教師隊伍,使理論課教師與實踐課教師之間有一個合理的比例。但目前突出的問題是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數量不足,據教育部職成司統計,職業高中專業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分別佔46.71%和2.7%,且專業課教師以前多從事文化課教學或從大專院校直接分配而來,專業知識面窄,專業技能和教學能力不足,職教教學理論缺乏,實踐經驗少,這與農村職業學校的教學極不適應。
3.學校管理和硬體設施跟不上影響畢業生素質不高
第一,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農村職業教育辦學開拓創新的意識較差,多年來辦學模式單一,基本上是長學制的正規學歷教育,開展的短期、非正規培訓少。許多農村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轉向一些熱門專業,這種注意市場的思路本也無可厚非,但是一些學校不考慮自身條件,隨意開設或改造專業,針對性、實效性不強,教學質量低,畢業生素質不高,服務能力較差,職業技能和創業能力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一些農村職業學校專業設置門類繁多,交叉重復,缺乏地方特色和農村職業教育特色。致使許多農家子弟面臨「升學無望、就業無門、致富無術」的尷尬境地。許多農村職業學校缺乏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職業紀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這也就導致學生的質量觀念、效益觀念、商品觀念、競爭觀念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學生畢業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差,許多學生缺乏敬業精神、合作精神,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思想素質,這些都是課程設置不夠合理造成的。
第二,實驗實習條件差。經費的嚴重短缺導致了許多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嚴重缺乏專業實驗設備、儀器、圖書資料等教學必需品。由於專業實驗室條件簡陋,主要設備儀器和基本設施條件都非常差,專業教師只能從理論上給學生講解,無法親自演示,這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大影響。很多學校的實習基地都無法保證,基地數量不足,有些地方雖有一定的生產實習基地,但管理水平不高,經濟效益差,科技示範性低,無法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這就使得農村職業學校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
二 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對策
1.創新招生舉措,不斷吸引學生
有條件的學校,應免試招收農村應屆初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歷的農村青年入學,放寬招生和入學的年齡限制。創造條件實行彈性的學習制度和學分制,允許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
第一,在招生過程中,要大力宣傳職業教育,逐步改變社會不重視職業教育的觀念。加強宣傳職業教育為社會作出貢獻、為家庭取得經濟效益、為自己闖出路子的職業學校優秀畢業生的典型。號召廣大社會青年和學生向這些典型學習,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國家做出貢獻、為家庭創業、為自己找出路,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第二,要切實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就要以就業促招生。在普通老百姓看來,讀書為就業,如果把孩子送進學校來學習,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那顯然就沒有必要來此校讀書。所以所有中等職業學校,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解決好就業問題是吸引家長、學生的一個先決條件。這也使得學校在招生時,就必須想到就業,並以此來指導專業的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真正使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以期所培養的學生,在將來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能很快地找到合適自己的職業崗位。
另外,還可以以特色為招牌,突出品牌效應,吸引學生。在人們的日常消費中,品牌意識越來越濃厚,在廣告宣傳中,品牌效應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中專學校的辦學思維中,也必須強化這一意識。每所學校都應從本校的專業傳統和教學實力出發,努力創建「拳頭專業」,形成品牌效應,使其在同行同類專業中有較強的競爭力。學校的知名度提高了,自然而然就會有學生慕名而來。
2.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師資建設
第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農村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一方面要注重培養「雙師型」教師,要讓專業教師及時了解本學科、本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掌握本學科以及相關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就必須對專業教師進行繼續教育,讓他們的知識、技能得到補充、更新、拓寬和提高。當然,對職業學校的文化課教師同樣要不斷進行學習,進行實踐技能培訓,提高業務知識水平。同時,所有教師都應到生產、工作第一線參觀、鍛煉、調研,熟悉本行業的基本運作情況,提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考慮聘任有實際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如加強企業和學校之間的人才交流,從工廠和企業界中聘請合適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科研人員到校任兼職教師等;同時充分發揮農業科技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的優勢,通過定期開設農業專題講座或合作搞科研等形式,加強對農村職業技術學校在崗教師的業務培訓和指導,真正做到農科教結合,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第二,改進教學方法。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主要是中考中的落榜者,理論基礎薄弱,參次不齊,對理論學習興趣淡薄,如採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學方法必須改革。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教學過程應按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組織教學;教師由「單一型」向「行為引導型」轉變;學生由「被動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動實踐、手腦並用的創新型」轉型;教學組織形式由「固定教室、集體授課」向「課內外專業教室、教學工廠、實習車間」轉變;教學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體、網路化、現代教育技術」轉變。要改變「重教法,輕學法」「重演繹,輕歸納」「重講授,輕操作」「重描述,輕直觀」「重知識,輕實踐」「重單一技能,輕綜合能力」等傾向,體現技工學校的教學方法由理論性、封閉性、單一性向實踐性、開放性、系統性模式轉變。
3.改變辦學理念,提升辦學環境
第一,合理設置或適時調整專業結構。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作出調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農村職業學校要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針對當地的自然資源優勢和產業結構特點,緊抓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科學預測,適度設置超前專業。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帶來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不斷產生,也導致產業結構、職業結構不斷變化,而教育則具有一定的滯後性,所以職業學校在調整專業設置時要有前瞻性,既要著眼於現實,又要有適度超前的意識,盡量縮小市場需求和人才培養的時間差,科學預測我國未來幾年將涌現的新興產業以及現代服務對人才的潛在需求,積極創造條件增設新專業,以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第二,推進「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有利於減輕學生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因此,要積極組織學生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努力形成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訓練學生的教學模式。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技能必須在實踐中培養,頂崗實習是職業學校有效推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形式,也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職業學校可以集中一段時間將學生安排在企業崗位上學習,也可以在保證總量的前提下,將學生在企業的時間分成若幹部分,與學校教學活動交替進行。這對於學生、企業和學校來說,都是一種「雙贏」的舉措,對學生和企業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提升學校硬體設施水平。現代社會的發展迅猛,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隨之發生了改變。由於農村職業教育的投入相對薄弱,教育經費不足,一些實訓基地由於缺少經費,設備、設施得不到改進和提高,使實際操作訓練仍停留在以前的較為簡單的層面上,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因而,要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投入,把實訓基地辦成高新產業的示範園、高新技術的輻射園,逐步形成以農村職業學校為信息的集散主體、以實訓基地為信息傳播紐帶、以農民為信息接收的實體的職業教育網路,以便更好地服務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