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位有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謝謝!
1、挑戰「重心」
活動思考:
科學是發現新知識;技術是解決問題,是對科學知識的應用。這些科學和技術的基本原理,怎樣才能傳達給四年級的小學生呢?做一個挑戰「重心」的游戲,無需背記任何深奧的知識,只需動手操作,在動手過程中去用腦思考,即可以初步理解這些原理,從而激發對科學技術的興趣。
一、活動目的
1、通過頂不同形狀的紙板和木棍,感受物體有重心;通過用作圖方法尋找物體重心並用實踐檢驗的過程,理解物體重心的存在是有規律的。
2、通過親手製作和調試重心玩具的過程,體驗重心原理的應用,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和應用科學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遇事觀察思考的習慣,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准備
1、材料:學生准備硬紙板1塊、圖釘1枚、螺絲帽1個、線1段、製作平衡玩具用的材料若干。
2、工具:學生准備剪刀、鉛筆、尺子、砂紙。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活動過程
1、找一找:重心在哪裡?
通過頂方形、圓形及任意形狀的紙板,感受物體重心的存在;用作圖法尋找不規則紙板的重心,並成功地頂起不規則形狀的紙板,從而加深對物體重心的理解。通過頂不同形狀的木棍,在理解紙板重心的基礎上,感受立體物的重心特點。
2、做一做:「平衡玩具」
利用前述活動得到的「只要使支撐物支撐在物體的重心處,物體就會平衡」的道理,動手製作平衡玩具,將已經掌握的關於重心的知識用於技術開發,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學生對科學與技術關系的理解。
2、巧用小棍做游戲
活動思考:
「創造力人皆有之,創造力可以培養」,是創造學的的基本原理。怎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呢?進行思維訓練,使學生掌握思維的規律和技巧,就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巧用小棍做游戲」的活動,培養學生樂於探尋規律、善於團結合作的精神。
2、通過巧移、巧用、巧創的研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巧用小棍建大廈」的活動,培養學生設計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二、活動准備
1、准備牙簽、棉簽、塑料棒、吸管等小棍棒,無毒橡皮泥(或無毒手工泥、無毒勞動泥等)。
2、學生自由結合,組成研究活動小組,建議每小組四人。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活動內容與方法
1、做一做:巧移小棍變換圖形
巧移小棍變換圖形的游戲,由三組九個游戲給成。其中,屬於平面變換的有三個:
(1)小燕向相反方向飛行。
平行移動3根小棍的位置,小燕就向相反方向飛行了。
(2)小魚向相反方向游動。
移動3根小棍,小魚即向相反方向游動了。
(3)用12根小棍擺成5個正方形。
①拿掉2根,變成2個正方形。題意要求變成2個正方形(可一個大的,一個小的)。依次拿掉大正方形中間的2根即可。
②移動3根,變成3個相等的正方形。題意要求變成3個全等的正方形。圖中有4個全等的正方形,想辦法移動3根小棍,減少1個正方形,就可以組成3個全等的正方形了。
③移動4根,變成10個正方形。題意要求變成10個正方形(可大小不等)。把兩個小正方形的各兩條邊,移動到另外兩個小正方形中,增加正方形的數量即可。
屬於圖案形象由平面變立體的活動有兩個:
(1)把花瓶變為立體圖案。把3根小棍移到正六邊形內即可。
(2)添9根小棍,擺出由3個正方體和1個正三角形組成的圖案。按題意要求添9根小棍,擺出由3個正方體和1個正三角形組成的圖案。在每個正六邊形中添3根小棍,使其相互垂直並交於一點即可。
屬於拼擺立體圖形的活動有兩個:
(1)用6根小棍,擺成四個三角形。
(2)用12根小棍擺成六個正方形,需突破平面思維的局限。
2、拓展與延伸:巧用小棍建「大廈」
為進一步訓練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在活動實踐中提高動手能力,組織學生開展「巧用小手建大廈」的比賽。用無毒橡皮泥做連接物,用小棍插接各種建築模型;要求作品宏偉、美觀又結實。
3、從小學理財
活動思考:
而今的孩子需要正確的金錢觀和財富觀,需要科學的理財教育以及通過理財教育培養起來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少年兒童「從小學理財」,從短期效果看,是養成孩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從長遠看,將有利於孩子盡早形成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培養學生做事有計劃、認真、負責的良好態度和品質。
一、活動目的
1、培養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念。學會有計劃地做事,樹立對生活、社會認真負責的態度。
2、培養學生理財的能力;提高全面看問題,及與其他人交流的能力。
3、幫助學生學習和體驗簡單的理財方法,和調查、訪問、整理資料、撰寫報告、策劃活動方案的過程,提高做事能力。
二、活動准備
1、設計調查訪談問卷;
2、聯系調查對象;到商場、書店、菜市場等地初步調查商品的價格;
3、清理個人零用錢;
4、准備活動用的筆和記錄紙。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活動內容與方法
1、做一次關於小學生零用錢的調查
活動分為五個階段,按順序依次進行。
(1)請同學們閱讀老師推薦的「小學生零用錢調查問卷」;
(2)自己設計調查訪談問卷;
(3)在全班范圍內進行調查;
(4)整理調查問卷,對調查結果進行歸納統計;
(5)將調查結果按要求填入排列表中。
2、拓展與延伸:做個「理財小能手」
在調查了解小學生零用錢怎麼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理財,有計劃地支配自己的錢財,當好自己的家。
活動分為七個步驟。
(1)自由結合組成小組,確定各人的任務;
(2)聯系學校、家庭附近的商場,確定市場調查的地點;
(3)走進市場,進行商品價格調查;
(4)制定自己的「理財計劃」;
(5)小組內交流、匯報個人的理財計劃,並徵求同學的意見;
(6)修改個人理財計劃;
(7)總結自己在這一活動中的收獲,填入學生用書表內。
4、哪些蔬菜含有VC
活動思考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點,對小學中年級的學生,怎樣實施研究性學習呢?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使用力所能及的辦法和簡單的實驗材料,模仿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辦法,對問題加以解決,就是一種有效的辦法。
一、活動目的
1、使學生知道檢驗蔬菜中維生素C的簡易方法。
2、使學生在檢驗蔬菜里含有維生素C的實驗中,體驗解決生活中問題的過程。
3、引導學生嘗試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解決問題。
二、活動准備
1、實驗器材:燒杯、滴管、試管、攪棒、紗布、研缽等;按四人一組配備。
2、實驗材料:醫用Vc葯片、稀釋的碘酒、澱粉、西紅柿、其他蔬菜兩三種、清水等。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活動內容與方法
1、做一做:檢驗維生素C
基本活動安排了三個實驗。
第一個實驗,是學生已經比較了解的檢驗澱粉的實驗(將澱粉製成澱粉清液,然後放人稀釋的碘酒)。這個實驗需要學生明確澱粉遇到碘酒會變成藍色,同時應該指導學生推理分析:當碘酒滴到某種食物上顏色變為藍色時,說明這種食物中含有澱粉。在上過科學課後,這個實驗一般學生都應該知道。
第二個實驗,是把維生素C葯片研碎後放人澱粉清液中,混合在一起進行觀察。這時澱粉清液沒有發生顏色變化。
第三個實驗,是將碘酒放人維生素C與澱粉的混合液中,觀察顏色的變化。結果也沒有發生顏色的變化。
學生根據三個實驗的結果進行推理分析,說明碘酒與澱粉接觸會發生顏色變化,而加人了維生素C顏色就不發生變化;沒有發生顏色變化的原因是維生素C的作用。如果把三個實驗綜合在一起,就是一種檢驗維生素C的方法。
2、研究西紅柿里有沒有維生素C
拓展與延伸活動,主要是要求學生能夠將掌握的檢驗方法運用到
實際中,檢驗食物中的維生素C。選取的典型食物是西紅柿。西紅柿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這是學生都比較了解的。將西紅柿汁做成清液,可以認為是含有維生素C的液體。學生要根據上面的實驗過程思考:需要在清液中加人澱粉,然後再滴入碘酒;如果沒有發生顏色的變化,說明是西紅柿清液中含有維生素C。學生需要對這個過程進行一系列的聯想、推理、分析後,才能設計出檢驗過程,得出結果。
5 、給爺爺奶奶過生日
活動思考: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家庭獨生子女多了,生活富裕了,講索取的多了,講奉獻、回報的少了。這是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的。開展關懷老年人的活動、拉近少年兒童和老年人的距離,在青少年中提倡尊老愛老,弘揚孝道,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項基本內容。
一、活動目的
1、使學生知道社會是由許許多多家庭組成的;家中的老人曾為社會貢獻、付出,在年老力衰時理應得到關懷、幫助。
2、學生通過自己設計給爺爺、奶奶過生日的過程,參與家庭、社會生活,培養對家庭與社會的責任感和安排具體活動的能力。
3、培養學生尊敬老人、關注弱勢群體的良好道德品質。
二、活動准備
1、准備家裡老人和社區敬老院老人生活的音像資料。
2、准備角色表演用的道具、給老人過生日用的禮物等。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活動內容與方法
1、家庭調查:關心爺爺奶奶的生活
觀察、了解自己爺爺、奶奶的生活。學生在家中受別人照顧慣了,只由他們自己去做調查,不一定有預期的效果。但是學生組成小組研究,制定計劃後去調查,情況就會明顯不同。此環節也可以是在課堂上由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回憶、記錄;然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
2討論:我們能夠為爺爺、奶奶做哪些事情。
在討論中相互啟發,開始討論如何履行義務和責任。學生的想法可能不會相同,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增感、意義以及力所能及的角度,討論大家的想法,歸納出一些可行的做法。
3拓展與延伸:為爺爺奶奶過生日
在此部分活動中,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參考做法,即給爺爺、奶奶過生日。這是學生能夠做到,而且是他們這種年齡的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這里的老人泛指家裡的老人或社區敬老院的老人。
A確定對象。過生日的對象應是大家公認的,對社會有一定意義的。比如,沒有子女或子女遠離身邊的老人、身有殘疾不能自理的老人,及曾經為社會做過突出貢獻的老人等。
B思考怎樣為老人過生日。這里既可從學生心理出發,比照他們過生日的做法,也要考慮一般老人的特點和具體對象的特殊性。可由學生先提出自己的各種想法,然後小組討論擬定一個可行的方案。
C模擬演示過生日的場景,是一次角色表演的過程。學生根據自己制定的計劃,扮演不同角色,嘗試實際過生日。學生雖然有想法,但年紀小、缺乏經驗,做起來與實際還有距離。對如何語言表達、贈送禮物等事前進行演練,是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過程。
6、和鳥兒交朋友
活動思考:
生物多樣性是自然界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社會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然而,正是由於人類的過失,使得作為自然界重要成員的鳥兒們的生活變得愈來愈困難了;設計本活動,引導少年兒童關注鳥兒的生活,是激發學生熱愛鳥兒、保護自然、建立生態倫理觀的重要方法。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認識住地附近的鳥兒,了解它們的生活環境、食性特點和行為習性。
2、通過到花鳥市場和養鳥同學的家中觀察鳥的行為習性,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3、通過為小鳥建造「食餌台」等親近鳥類的活動,增進學生與鳥類的情感,深人感受鳥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生活環境中的重要成員,從而激發熱愛鳥類、保護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准備
1、教師課前對學校附近的鳥類進行初步調查,為開展活動做准備。
2、發動學生准備做食餌台的材料,小碟子、紙盒子、玉米、穀子等。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活動內容與方法
1、認一認:認識周圍的鳥
(1)了解住地附近常見的鳥兒。通過對自然界鳥兒的觀察,認識幾種當地的候鳥和留鳥,了解它們的生活環境和行為特點。
(2)到花鳥市場或養鳥同學的家裡,有目的地對鳥兒進行觀察,如觀察鳥詠的形狀,鳥兒的進食習慣性動作、進食量、飲水量,生殖習性,以及在其他動物接近他們時的反應等,比較深入地了解鳥類的生活。
(3)通過討論、交流,了解當地鳥兒的生活習慣和活動規律,拓展生活視野,並了解人類對待鳥類的一些錯誤做法,提高保護鳥類的自覺性。
2、做一做:為小鳥建造「食餌台」
組織學生建造「食餌台」。把食餌台擺在家中或野外小鳥經常活動的地點,幫助小鳥越冬,增進學生與小鳥的情感。通過堅持對食餌台投放食物並進行觀察的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一步了解小鳥的生活習性,培養學生對動物的愛心和環保意識。
7、探秘「七巧板」
活動思考:
七巧板是我國流傳久遠的一種智力游戲,使用形狀、大小各異的七塊薄板,就可以拼擺出各種各樣的圖形,不僅引人人勝,具有開發智力的功能,而且通過探索七巧板,還可以引導學生深刻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輕力,提高學生的分析鑒賞能力,因此是一項十分有益的活動。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製作七巧板的過程,初步學習設計、繪圖,和使用三角板、直尺、切刀等工具的能力。
2、通過七巧板的拼擺、競賽,培養學生觀察、想像、記憶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3、通過交流、分享,培養學生的分析鑒賞和口頭表達能力。
4、引導學生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就力。
二、活動准備
1、分組。4~5人為一組,以組為單位組織活動、准備材料。
2、材料與工具。吹塑紙或硬紙板若干,小刀、直尺或三角板。8K白紙1張。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活動內容與方法
本活動按「製作」和「拼擺」順序,分為兩個環節。
1、做一做:學習製作「七巧板」
為了製作屬於自己的七巧板,首先就要研究七巧板的圖譜。七巧板是由正方形的薄板切割而成的。最初的七巧板,在我國曾幾經傳承,形成於清朝初年。當其傳到歐美等地,人們對它的切割方法又做了不同的變更,從此就出現了幾種不同的圖式。學生用書中展示了三種不同的圖式,供同學們參考使用。
研究七巧板圖譜,就要引導同學們對三種圖譜加以比較,研究它的相同或不同之處,重點分析 各組成部分的圖形的種類和互相結合時的整體特徵,為而後進行設計和製作打基礎。
設計和製作七巧板,是這個環節的重點內容,設計內容包括材料選擇、圖譜設計兩項內容。材料,可以使用吹塑紙,也可以使用包裝箱,的。紙板;圖譜設計,其形式可以從已有圖譜中任選其一,關鍵是在圖譜確定後的畫法,應保證7塊小板邊緣各部分的准確性。
製作時,需要使用直尺(三角板)和切刀,採用正確的操作方法,保證7塊小板的規范和完整。
2、擺一擺:七巧板拼圖比賽。
使用自己製作的七巧板進行拼圖訓練,是本活動的重點,具體操作可循下列步驟:
首先,使用單幅板拼圖。簡單的七塊小板拼擺起來,「體物有形,隨手變幻」,關鍵是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由簡而繁、由仿到創,盡可能地拼擺出更多的花樣。
其次,進行組合拼圖。在單幅板拼圖的基礎上,即可以組織以小組為單位,使用多幅七巧板的組合拼圖了。要求集體創意、合作完成,故應有效地組織小組同學合作學習。
在拼擺活動告一段落後,要及時組織小組間的交流,以達到共同分享經驗和收獲的目的。
8、做個「自護」小能手
活動思考:
社會快速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安全態勢也出現復雜化的趨勢,青少年意外傷害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意外傷害雖然是突然發生的,但也具有某種發生發展的規律,也可以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防患於未然」,在青少年中開展安全自護教育,讓防災教育走進校園,應該成為學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活動目的
1、認識多種災害及危險情境,學習自我保護。
2、啟發學生對生活中的突發事件要勇敢面對,冷靜處理。
3、學會打110、119、120等應急電話。
二、活動准備
1、對學生進行「珍惜生命」和法制教育,並從發生在學生中的典型事件導人本活動。
2、化妝表演的道具、多部電話機、自我評價表。
3、通過查資料、上網、訪談等方式,收集各種突發事件的案例。
三、活動內容與方法
1、說一說:遇到突發情況怎麼辦
以近期發生在學生身邊(家庭、校園、社會)的典型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和班級討論、交流:
(1)家庭自來水管爆裂怎麼辦?
(2)做飯時炒菜油鍋著火了怎麼辦?
(3)家中無人時自己突然發病怎麼辦?
(4)出門、回家時發現鑰匙鎖在屋裡怎麼辦?
(5)家中電路突然發生故障怎麼辦?
(6)發現家中煤氣泄員怎麼辦?
在小組交流中,注意記錄有價值的措施和方法(一種情境下可有多種方法)。在小組閣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班級交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鼓勵學生敢於和善於提出不同見解。
在交流討論的基礎上,統計本班學生遇到以上情境的次數;推算全校、地區出現的各種情況的百分比,並提出防範措施。例如:為應對水管突然爆裂,每人應了解家庭中自來水總開關的位置,並在家長的指導下做開關操作實驗,發現問題(開關生銹、質量不好等)進行解決,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練一練:處理突發事件模擬訓練
組織學生交流處理看到、聽到、遇到的突發事件的經驗。通過講述自己獨自面對陌生人的經歷和其他歷險經歷,豐富生活體驗。
為了有效地應對學校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性災害事故,設置一定的情境,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應對突發事件的模擬訓練。
9、舊報紙的妙用
活動思考:
綜合實踐活動以「問題」解決為中心。對待現實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點子」,更需要辦法,要有將創新思路物化為實物作品的能力。以舊報紙為基本材料,開發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就是這樣一項容易操作又有多重效益的活動。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說說有關報紙的用途,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發散恩維能力。
2、通過以氣球為內胎,用舊報紙做原料,製作「陶罐」的活動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
3、加強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的訓練,培養團隊精神,幫助學生獲得勞動創造產品的成功感受。
二、活動准備
1、材料和工具准備:適當大小的氣球、舊報紙若干、少量麵糊、線一根,以及盛麵糊的容器和攪動麵糊的木棒。
2、學生3~4人為一組;選出組長,負責陶罐製作的組織工作。
三、活動內容與方法
1、說一說:報紙有啥用
舊報紙的妙用。組織學生說說舊報紙的用途,請說得多的同學介紹對這個問題是怎麼想的,意在進行思維訓練,通過發散思維的過程,學習思維的技巧,提高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2、拓展與延伸:巧用報紙做陶罐
用舊報紙做瓦罐。組織同學將報紙撕成長10~30cm、寬約5cm左右的長條,將麵粉用熱水調成糨糊;將准備好的氣球吹鼓做內胎,將撕好的報紙條浸入糨糊中再拉出,用手除去多餘的糨糊,平鋪在氣球表面;糊報紙時注意在氣球扎口處留有「氣口」待糊好的氣球陰干後,將扎緊氣球的線松開,取出氣球,便得到一個紙質「陶罐」的粗胚;再用顏色或彩紙進行裝飾,一個報紙「陶罐」便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