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原型化分析方法包括拋棄式和

原型化分析方法包括拋棄式和

發布時間:2024-08-10 12:58:02

⑴ 軟體(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詳細資料大全

軟體(中國大陸及香港用語,台灣稱作軟體,英文:Sof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一般來講軟體被劃分為系統軟體、套用軟體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軟體並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計算機(這里的計算機是指廣義的計算機)上運行的電腦程式,與這些電腦程式相關的文檔一般也被認為是軟體的一部分。簡單的說軟體就是程式加文檔的集合體。另也泛指社會結構中的管理系統、思想意識形態、思想政治覺悟、法律法規等等。

基本介紹

定義,特點,分類,套用類別,授權類別,相關概念,開發流程,軟體工程師,法律保護,著作權歸屬,載體,使用許可,生命周期,軟體生命周期模型,常見的軟體生命周期模型,開發語言,O語言,Java語言,易語言(E語言),C/C++語言,習語言,Basic,php,Perl,Python,C#,Javascript,Ruby,Fortran,objective c,Pascal,Swift,

定義

軟體,拼音為Ruǎnjiàn,國標中對軟體的定義為:與計算機系統操作有關的電腦程式、規程、規則,以及可能有的檔案、文檔及數據。 其它定義: 1.運行時,能夠提供所要求功能和性能的指令或電腦程式集合。 2.程式能夠滿意地處理信息的數據結構。 3.描述程式功能需求以及程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檔。 以開發語言作為描述語言,可以認為:軟體=程式+數據+文檔

特點

1、無形的,沒有物理形態,只能通過運行狀況來了解功能、特性、和質量 2、軟體滲透了大量的腦力勞動,人的邏輯思維、智慧型活動和技術水平是軟體產品的關鍵 3、軟體不會像硬體一樣老化磨損,但存在缺陷維護和技術更新 4、軟體的開發和運行必須依賴於特定的計算機系統環境,對於硬體有依賴性,為了減少依賴,開發中提出了軟體的可移植性 5、軟體具有可復用性,軟體開發出來很容易被復制,從而形成多個副本

分類

套用類別

按套用范圍劃分,一般來講軟體被劃分為系統軟體、套用軟體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 系統軟體 系統軟體為計算機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可分為作業系統和系統軟體,其中作業系統是最基本的軟體。 系統軟體是負責管理計算機系統中各種獨立的硬體,使得它們可以協調工作。系統軟體使得計算機使用者和其他軟體將計算機當作一個整體而不需要顧及到底層每個硬體是如何工作的。 1.作業系統是一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程式,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與基石。作業系統身負諸如管理與配置記憶體、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檔案系統等基本事務。作業系統也提供一個讓使用者與系統互動的操作介面。 2.支撐軟體是支撐各種軟體的開發與維護的軟體,又稱為軟體開發環境(SDE)。它主要包括環境資料庫、各種介面軟體和工具組。著名的軟體開發環境有IBM公司的Web Sphere,微軟公司的等。 包括一系列基本的工具(比如編譯器、資料庫管理、存儲器格式化、檔案系統管理、用戶身份驗證、驅動管理、網路連線等方面的工具)。 套用軟體 系統軟體並不針對某一特定套用領域,而套用軟體則相反,不同的套用軟體根據用戶和所服務的領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套用軟體是為了某種特定的用途而被開發的軟體。它可以是一個特定的程式,比如一個圖像瀏覽器。也可以是一組功能聯系緊密,可以互相協作的程式的集合,比如微軟的Office軟體。也可以是一個由眾多獨立程式組成的龐大的軟體系統,比如資料庫管理系統。 如今智慧型手機得到了極大的普及,運行在手機上的套用軟體簡稱手機軟體。所謂手機軟體就是可以安裝在手機上的軟體,完善原始系統的不足與個性化。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大。不是像過去的那麼簡單死板,發展到了可以和掌上電腦相媲美。手機軟體與電腦一樣,下載手機軟體時還要考慮你購買這一款手機所安裝的系統來決定要下相對應的軟體。手機主流系統有以下:Windows Phone、Symbian、iOS、Android。

授權類別

不同的軟體一般都有對應的軟體授權,軟體的用戶必須在同意所使用軟體的許可證的情況下才能夠合法的使用軟體。從另一方面來講,特定軟體的許可條款也不能夠與法律相違背。 依據許可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將軟體區分為幾類: 專屬軟體 :此類授權通常不允許用戶隨意的復制、研究、修改或散布該軟體。違反此類授權通常會有嚴重的法律責任。傳統的商業軟體公司會採用此類授權,例如微軟的Windows和辦公軟體。專屬軟體的源碼通常被公司視為私有財產而予以嚴密的保護。 自由軟體 :此類授權正好與專屬軟體相反,賦予用戶復制、研究、修改和散布該軟體的權利,並提供源碼供用戶自由使用,僅給予些許的其它限制。以Linux、Firefox 和OpenOffice 可做為此類軟體的代表。 共享軟體 :通常可免費的取得並使用其試用版,但在功能或使用期間上受到限制。開發者會鼓勵用戶付費以取得功能完整的商業版本。根據共享軟體作者的授權,用戶可以從各種渠道免費得到它的拷貝,也可以自由傳播它。 免費軟體 :可免費取得和轉載,但並不提供源碼,也無法修改。 公共軟體 :原作者已放棄權利,著作權過期,或作者已經不可考究的軟體。使用上無任何限制。

相關概念

開發流程

軟體開發是根據用戶要求建造出軟體系統或者系統中的軟體部分的過程。軟體開發是一項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的系統工程。軟體一般是用某種程式設計語言來實現的。通常採用軟體開發工具可以進行開發。 軟體開發流程 Sofare development process 。 軟體設計思路和方法的一般過程,包括設計軟體的功能和實現的演算法和方法、軟體的總體結構設計和模組設計、編程和調試、程式聯調和測試以及編寫、提交程式。 1 相關系統分析員和用戶初步了解需求,然後列出要開發的系統的大功能模組,每個大功能模組有哪些小功能模組,對於有些需求比較明確相關的界面時,在這一步裡面可以初步定義好少量的界面。 2 系統分析員深入了解和分析需求,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需求做出一份文檔系統的功能需求文檔。這次的文檔會清楚例用系統大致的大功能模組,大功能模組有哪些小功能模組,並且還例出相關的界面和界面功能。 3 系統分析員和用戶再次確認需求。 4 系統分析員根據確認的需求文檔所例用的界面和功能需求,用疊代的方式對每個界面或功能做系統的概要設計。 5 系統分析員把寫好的概要設計文檔給程式設計師,程式設計師根據所例出的功能一個一個的編寫。 6 測試編寫好的系統。交給用戶使用,用戶使用後一個一個的確認每個功能,然後驗收。

軟體工程師

一般指從事軟體開發職業的人。軟體工程師10餘年來一直占據高薪職業排行榜的前列,作為高科技行業的代表,技術含量很高,職位的爭奪也異常激烈。軟體開發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需要經過市場需求分析、軟體代碼編寫、軟體測試、軟體維護等程式。軟體開發工程師在整個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從事根據需求開發項目軟體工作。

法律保護

計算機軟體作為一種知識產品,其要獲得法律保護,必須具備以下必要條件: (一)原創性。 即軟體應該是開發者獨立設計、獨立編制的編碼組合。 (二)可感知性。 受保護的軟體須固定在某種有形物體上,通過客觀手段表達出來並為人們所知悉。 (三)可再現性 。即把軟體轉載在有形物體上的可能性。

著作權歸屬

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10條的規定,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歸屬軟體開發者。因此,確定計算機著作權歸屬的一般原則是「誰開發誰享有著作權」。軟體開發者指實際組織進行開發工作,提供工作條件完成軟體開發,並對軟體承擔責任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以及依靠自己具有的條件完成軟體開發,並對軟體承擔責任的公民。

載體

軟體的載體可以是硬碟、光碟、隨身碟、軟碟等數據存儲設備。

使用許可

不同的軟體一般都有對應的軟體授權,軟體的使用者必須在同意所使用軟體的許可證的情況下才能夠合法的使用軟體。 依據許可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將軟體區分為幾類: 專屬軟體、自由軟體、共享軟體、免費軟體、公共軟體。

生命周期

軟體生命周期是指從軟體定義、開發、使用、維護到報廢為止的整個過程,一般包括問題定義、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和維護。 問題定義就是確定開發任務到底「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系統分析員通過對用戶的訪問調查,最後得出一份雙方都滿意的關於問題性質、工程目標和規模的書面報告。 可行性分析就是分析上一個階段所確定的問題到底「可行嗎」,系統分析員對系統要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更准確、更具體地確定工程規模與目標,論證在經濟上和技術上是否可行,從而在理解工作范圍和代價的基礎上,做出軟體計畫。 需求分析即使對用戶要求進行具體分析,明確「目標系統要做什麼」,把用戶對軟體系統的全部要求以需求說明書的形式表達出來。 總體設計就是把軟體的功能轉化為所需要的體系結構,也就是決定系統的模組結構,並給出模組的相互調用關系、模組間傳達的數據及每個模組的功能說明。 詳細設計就是決定模組內部的演算法與數據結構,也是明確「怎麼樣具體實現這個系統」。 編碼就是選取適合的程式設計語言對每個模板進行編碼,並進行模組調試。 測試就是通過各種類型的測試使軟體達到預定的要求。 維護就是軟體交付給用戶使用後,對軟體不斷查錯、糾錯和修改,使系統持久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軟體的生命周期也可以分為3個大的階段,分別是計畫階段、開發階段和維護階段。

軟體生命周期模型

軟體生命周期模型也稱為軟體過程模型,反映軟體生存周期各個階段的工作如何組織、銜接,常用的有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增量模型、噴泉模型,還有建造-修補模型、MSF過程模型、快速原型模型。

常見的軟體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 有時也稱為V模型,它是一種線型順序模型,是項目自始至終按照一定順序的步驟從需求分析進展到系統測試直到提交用戶使用,它提供了一種結構化的、自頂向下的軟體開發方法,每階段主要工作成果從一個階段傳遞到下一個階段,必須經過嚴格的評審或測試,以判定是否可以開始下一階段工作,各階段相互獨立、不重疊。瀑布模型是所有軟體生命周期模型的基礎。 原型+瀑布模型 原型模型本身是一個疊代的模型,是為了解決在產品開發的早期階段存在的不確定性、二義性和不完整性等問題,通過建立原型使開發者進一步確定其應開發的產品,使開發者的想像更具體化,也更易於被客戶所理解。原型只是真實系統的一部分或一個模型,完全可能不完成任何有用的事情,通常包括拋棄型和進化型兩種,拋棄型指原型建立、分析之後要扔掉,整個系統重新分析和設計;進化型則是對需求的定義較清楚的情形,原型建立之後要保留,作為系逐漸增加的基礎,採用進化型一定要重視軟體設計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並且在質量要求方面沒有捷徑,因此,對於描述相同的功能,建立進化型原型比建立拋棄型原型所花的時間要多。原型建立確認需求之後採用瀑布模型的方式完成項目開發。 增量模型 與建造大廈相同,軟體也是一步一步建造起來的。在增量模型中,軟體被作為一系列的增量構件來設計、實現、集成和測試,每一個構件是由多種相互作用的模組所形成的提供特定功能的代碼片段構成。增量模型在各個階段並不交付一個可運行的完整產品,而是交付滿足客戶需求的一個子集的可運行產品。整個產品被分解成若干個構件,開發人員逐個構件地交付產品,這樣做的好處是軟體開發可以較好地適應變化,客戶可以不斷地看到所開發的軟體,從而降低開發風險。 一些大型系統往往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或者客戶急於實現系統,各子系統往往採用增量開發的模式,先實現核心的產品,即實現基本的需求,但很多補充的特性(其中一些是已知的,另外一些是未知的)在下一期發布。增量模型強調每一個增量均發布一個可操作產品,每個增量構建仍然遵循設計-編碼-測試的瀑布模型。 疊代模型 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軟體領域中就出現了疊代模型。最早的疊代過程可能被描述為「分段模型」。疊代,包括產生產品發布(穩定、可執行的產品版本)的全部開發活動和要使用該發布必需的所有其他外圍元素。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開發疊代是一次完整地經過所有工作流程的過程:(至少包括)需求工作流程、分析設計工作流程、實施工作流程和測試工作流程。 實質上,它類似小型的瀑布式項目。所有的階段(需求及其它)都可以細分為疊代。每一次的疊代都會產生一個可以發布的產品,這個產品是最終產品的一個子集。

開發語言

O語言

O語言是一款中文計算機語言(或稱套裝:O匯編語言、O中間語言、O高級語言)

Java語言

作為跨平台的語言,可以運行在Windows和Unix/Linux下面,長期成為用戶的首選。自JDK6.0以來,整體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市場使用率超過20%。可能已經達到了其鼎盛時期了,不知道後面能維持多長時間。

易語言(E語言)

易語言是一個自主開發,適合國情,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人員易學易用的漢語程式語言。易語言降低了廣大電腦用戶編程的門檻,尤其是根本不懂英文或者英文了解很少的用戶,可以通過使用本語言極其快速地進入Windows程式編寫的大門。

C/C++語言

以上2個作為傳統的語言,一直在效率第一的領域發揮著極大的影響力。像Java這類的語言,其核心都是用C/C++寫的。在高並發和實時處理,工控等領域更是首選。

習語言

習語言即中文版的C語言

Basic

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約翰·凱梅尼和托馬斯·庫爾茨於1959年研製的一種「初學者通用符號指令代碼」,簡稱BASIC。由於BASIC語言易學易用,它很快就成為流行的計算機語言之一。

php

同樣是跨平台的腳本語言,在網站編程上成為了大家的首選,支持PHP的主機非常便宜,PHP+Linux+MySQL+Apache的組合簡單有效。

Perl

腳本語言的先驅,其優秀的文本處理能力,特別是正則表達式,成為了以後許多基於網站開發語言(比如php,java,C#)的這方面的基礎。

Python

是一種面向對象的解釋性的電腦程式設計語言,也是一種功能強大而完善的通用型語言,已經具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成熟且穩定。Python 具有腳本語言中最豐富和強大的類庫,足以支持絕大多數日常套用。 這種語言具有非常簡捷而清晰的語法特點,適合完成各種高層任務,幾乎可以在所有的作業系統中運行。 基於這種語言的相關技術正在飛速的發展,用戶數量急劇擴大,相關的資源非常多。

C#

是微軟公司發布的一種面向對象的、運行於NET Framework之上的高級程式設計語言,並定於在微軟職業開發者論壇(PDC)上登台亮相。C#是微軟公司研究員Anders Hejl *** erg的最新成果。C#看起來與Java有著驚人的相似;它包括了諸如單一繼承、界面,與Java幾乎同樣的語法,和編譯成中間代碼再運行的過程。但是C#與Java有著明顯的不同,它借鑒了Delphi的一個特點,與COM(組件對象模型)是直接集成的,而且它是微軟公司.NETwindows網路框架的主角。

Javascript

Javascript是一種由Netscape的LiveScript發展而來的腳本語言,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伺服器終端語言,比如Perl,遺留的速度問題。當時服務端需要對數據進行驗證,由於網路速度相當緩慢,只有28.8kbps,驗證步驟浪費的時間太多。於是Netscape的瀏覽器Navigator加入了Javascript,提供了數據驗證的基本功能。

Ruby

一種為簡單快捷面向對象編程(面向對象程式設計)而創的腳本語言,由日本人松本行弘(まつもとゆきひろ,英譯:Yukihiro Matsumoto,外號matz)開發,遵守GPL協定和Ruby License。Ruby的作者認為Ruby > (Smalltalk + Perl) / 2,表示Ruby是一個語法像Smalltalk一樣完全面向對象、腳本執行、又有Perl強大的文字處理功能的程式語言。

Fortran

在科學計算軟體領域,Fortran曾經是最主要的程式語言。比較有代表性的有Fortran 77、Watcom Fortran、NDP Fortran等。

objective c

這是一種運行在蘋果公司的mac os x,iOS作業系統上的語言。這兩種作業系統的上層圖形環境,應用程式編程框架都是使用該語言實現的。隨著iPhone,iPad的流行,這種語言也開始在全世界流行。

Pascal

Pascal是一種計算機通用的高級程式設計語言。Pascal的取名是為了紀念十七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和數學家Blaise Pascal。它由瑞士Niklaus Wirth教授於六十年代末設計並創立。Pascal語言語法嚴謹,層次分明,程式易寫,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是第一個結構化的程式語言。

Swift

Swift,蘋果於2014年WWDC(蘋果開發者大會)發布的新開發語言,可與Objective-C*共同運行於Mac OS和iOS平台,用於搭建基於蘋果平台的應用程式。

⑵ 軟體工程 原型模型

原型法適用於用戶沒有確定其需求的明確內容的時候。他先是根據已給的和分析的需求,建立一個原始模型,這是一個可以修改的模型(在聲明周期法中,需求分析一般不再多修改)。在軟體開發的各個階段都把有關信息相互反饋,直至模型的修改,使模型趨於完善。在各個過程中,用戶的參與和決策加強了,最終的結果更適合用戶的要求。這種原型技術有分為三類:拋棄式、演化式和遞增式。原型法成敗的關鍵及效率的高低關鍵在於模型的建立和建模的速度。 原型法的優點是:可以解決在產品開發早期需求不確定的問題(不確定性、二義性、不完整性、含糊性等),可以明確並完善需求、探索設計選擇方案、發展為最終產品。 原型法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需要在正式的代碼開發之前進行必要的原型開發,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尤其採用拋棄型原型,更是如此。
正確的有 1 2 3 5 6 7 9 10

⑶ 有誰能幫忙提供一些有關「系統論」(方法)的論述

隨著世界復雜性的發現。在科學研究中興起了建立復雜性科學的熱潮。貝塔朗菲指出,現代技術和社會已變得十分復雜,傳統的方法不再適用,「我們被迫在一切知識領域中運用整體或系統概念來處理復雜性問題」。普利高津斷言,現代科學在一切方面,一切層次上都遇到復雜性,必須「結束現實世界簡單性」這一傳統信念,要把復雜性當作復雜性來處理,建立復雜性科學。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一系列以探索復雜性為己任的學科,我們可統稱為系統科學。系統科學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二戰前後控制論、資訊理論和一般系統論等的出現為標志,主要著眼於他組織系統的分析;第二階段以耗散結構論、協同學、超循環論等為標志,主要著眼於自組織系統的研究。信息學家魏沃爾指出:19世紀及其之前的科學是簡單性科學;20世紀前半葉則發展起無組織復雜性的科學,即建立在統計方法上的那些學科;而20世紀後半葉則發展起有組織的復雜性的科學,主要是自組織理論,
系統科學諸學科都著眼於世界的復雜性,確立了系統觀點也即復雜性方法論原則,系統觀點是對近代科學以分析為主的還原主義方法論和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一個反動。根據我們對復雜性的討論以及系統科學的具體內容,我們可以把復雜性方法論原則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整體性原則。
系統觀點的第一個方面的內容就是整體性原理或者說聯系原理。從哲學上說,所謂系統觀點首先不外表達了這樣一個基本思想:世界是關系的集合體,而非實物的集合體。整體性方法論原則就根據於這種思想。
系統科學的一般理論可簡單概括如下:所謂系統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元素(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體。所謂相互作用主要指非線性作用,它是系統存在的內在根據,構成系統全部特性的基礎。系統中當然存在著線性關系,但不構成系統的質的規定性。系統的首要特性是整體突現性,即系統作為整體具有部分或部分之和所沒有的性質,即整體不等於(大於或小於)部分之和,稱之為系統質。與此同時,系統組分受到系統整體的約束和限制,其性質被屏蔽,獨立性喪失。這種特性可稱之為整體突現性原理,也稱非加和性原理或非還原性原理。整體突現性來自於系統的非線性作用。系統存在的各種聯系方式的總和構成系統的結構。系統結構的直接內容就是系統要素之間的聯系方式;進一步來看,任何系統要素本身也同樣是一個系統,要素作為系統構成原系統的子系統,子系統又必然為次子系統構成…。如此,則…→次子系統→子系統→系統之間構成一種層次遞進關系。因而,系統結構另一個方面的重要內容就是系統的層次結構。系統的結構特性可稱之為等級層次原理。與一個系統相關聯的、系統的構成關系不再起作用的外部存在稱為系統的環境。系統相對於環境的變化稱為系統的行為,系統相對於環境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系統的性能。系統行為所引起的環境變化,稱謂系統的功能。系統功能由元素、結構和環境三者共同決定。相對於環境而言,系統是封閉性和開放性的統一。這使系統在與環境不停地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中保持自身存在的連續性。系統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使二者組成一個更大的、更高等級的系統。
從系統科學的基本理論概念可以看到,在系統科學看來,系統是現實世界的普遍存在方式,任何一個事物都是一個系統,整個宇宙就是一個總系統。任何事物都通過相互作用而聯系在一起,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所謂系統觀點也就是整體的觀點、聯系的觀點。系統科學首先是關於普遍聯系的科學。貝塔朗菲指出,系統理論可以定義為「關於『整體』的一般科學」。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系統科學看作辯證法普遍聯系觀點的具體化、科學化。
整體性原則是系統科學方法論的首要原則。它認為,世界是關系的集合體,根本不存在所謂不可分析的終極單元;關系對於關系物是內在的,而非外在的。因而,近代科學以分析為手段而進行的把關系向始基的線性還原是不能允許的。整體性原則要求,我們必須從非線性作用的普遍性出發,始終立足於整體,通過部分之間、整體與部分之間、系統與環境之間的復雜的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考察達到對象的整體把握。具體來說,第一,從單因素分析進入到系統的組織性、相關性的把握。由於系統的整體突現性,單因素分析無法真實把握整體性質和功能。整體性質和功能根據於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於系統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系統要素組織化的結果。因此,從組織方式上考察其整體相關性,是把握整體性質的必由之路。第二,從線性研究進入到非線性研究。如前所述,線性方法只能處理局部性的問題,不足以把握全局性、大范圍的問題;同時線性方法只能把握相對簡單的對象和對象相對簡單的方面,不足以把握復雜性。而非線性是一切復雜性的根源,因此,為達到對象整體和復雜性的把握,必須克服線性研究的局限性,建立非線性科學。第三從單向研究進入到多向研究。維數是現代科學的重要概念。系統思想要求克服單向度的、單維的看問題的傳統思維方式,轉而採用多維的、乃至全維的思維方式。
各門系統科學在其研究中,都自覺貫徹了整體性這一方法論原則。在一定意義上,系統科學的各種具體方法都是整體研究的基本方法。
信息方法是指運用信息觀點,把系統存在看作信息系統,把系統運動看作信息傳遞和轉換過程,通過對信息流程的分析和處理,達到對系統運動過程及其規律性的認識的方法。
運用信息方法,首先要根據信息觀點把對象處理為一個信息模型申農所提出的通信系統模型,不僅適用於通信系統,也可適用於非通訊系統。具有一般意義。這個環節的主要任務,可稱為信息分析。其次,要對信息模型進行定量化處理,即建立數學模型。再次,根據數學模型分析系統性態,預測其行為,確定利用原理和方法。
信息方法具有以下特點抽象性。它完全撇開對象的具體運動形態,把抽象的信息運動作為分析問題的基礎。整體性,信息方法直接從系統的整體存在出發,通過系統與環境的信息輸入輸出關系來綜合研究系統的信息過程。動態性。信息方法是一種動態性方法。是對對象進行動態研究的有力手段
2黑箱方法同樣是現代科學整體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所謂黑箱就是對認識主體而言,其內部結構還一無所知的客體。可見黑箱包含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方面,黑箱的黑在於內部結構的「黑」。另一方面,黑箱也並不黑,因為任何客體總有可以觀察到的外部變化,即行為。
所謂黑箱方法就是在客體結構未知或假定未知的前提下,給黑箱以輸入從而得到輸出,並通過對輸入輸出的考察來把握客體的方法。在運用黑箱方法時,首先要對箱子的性質和內容不作任何假定,但要確定有一些作用於它的手段。並以此對箱子進行工作,使人與箱子之間形成一個耦合系統。然後規定箱子的輸入,使耦合以確定而可重復的方式形成。最後通過輸入輸出數據建立數學模型,推導內部聯系。這里值得注意的是,黑箱方法考察的不是箱子本身,而是人—箱耦合系統。
絕對的黑箱實際上並不存在,任何客體可以說都是一個「灰箱」,即部分知的客體。因為在人類視野之外,不成其為客體,凡是納入主體范圍的認識對象,總已是有所知的東西了。,因此,絕對的「白箱」實際上也並不存在。白箱方法就是把系統結構按一定關系式表達出來,形成「白箱網路」,並進一步以白箱網路對系統進行再認識,預測系統未來行為,控制系統將來過程。
反饋方法是以原因和結果的相互作用來進行整體把握的方法。維納指出,反饋是控制系統的一種方法,它的特點是根據過去操作的情況去調整未來行為。所謂反饋就是系統的輸出結果再返回到系統中去,並和輸入一起調節和控制系統的再輸出的過程。如果前一行為結果加強了後來行為,稱為正反饋,如果前一行為結果削弱了後來行為,稱為負反饋。反饋在輸入輸出間建立起動態的雙向聯系。
反饋方法就是用反饋概念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它成立的客觀依據在於原因和結果的相互作用。不僅原因引起結果,結果也反作用於原因。因而對因果的科學把握必須把結果的反作用考慮在內。
功能模擬法是控制論發展出來的一種方法,它是模擬方法發展的新階段。是現代科學進行整體研究重要途徑。與其他模擬方法相比,功能模擬方法具有下列特點;
第一,以行為相似為基礎。在控制論看來,一個系統最根本的內容就是行為,即在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來的系統整體的應答。與此相應,兩個系統間最重要的相似就是行為上的相似。在建立模型的過程中,可撇開結構,而只抓取行為上的等效,從而達到功能模擬的目的。控制論重新定義了行為概念:一個客體任何可從外部探知的改變就是行為。這一規定確立了行為的共同本質,使行為具有了普遍性,為功能模擬法的廣泛運用奠定了理論基礎。正是依據這一思想,人的智能活動與技術裝置的行為相似性得以建立,使智能的機械模擬得以實現。
第二,模型本身成為認識目的。在傳統模擬中,模型指使把握原型的手段。對模型的研究,目的是獲取原型的信息。例如,盧瑟福的原子的太陽系模型,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只是研究原子結構的一個方便的手段。而在功能模擬中,模擬以行為為基礎,以功能為目的。模型是具有生物目的性行為的機器。這種機器的研製恰恰就是控制論的本來任務。在這個意義上說,人的行為本身反倒僅僅具有參照意義,這種原型反過來成為模型的手段。這是功能模擬區別於一般模擬的一個根本性特點。
第三,從功能到結構。一般模擬遵循的是從結構到功能的認識路線。而功能模擬相反,它首先把握的是整體行為和功能,而不要求結構的先行知識。但它並不否認結構決定功能,同時它也不滿足於行為和功能,它總是進而要求從行為和功能過渡到結構研究,獲得結構知識。例如,控制論運用功能模擬法建立了人的智能活動與技術裝置的行為相似性,由此發現了神經系統中反饋迴路的存在,從而推動了腦模型和神經結構的研究。
功能模擬方法忽略質料、結構和個別要素的分析,暫時撇開系統的結構、要素、屬性,單獨地研究行為,並通過行為功能把握其結構和性質。這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研究復雜客體的必要手段,尤其在客體結構知識尚付闕如的情況下,行為對我們把握客體就具有了根本性意義。控制論的技術任務就是要實現智能的機械模擬。若從質料和性質來看,人與機械裝置沒有任何一致性,因而智能機器是不可能的。但維納發現,「從結構上看,技術系統與生物系統都具有反饋迴路,表現在功能上則都具有自動調節和控制功能。這就是這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系統之間所具有的相似性、統一性。確切地說,一切有目的的行為都可以看作需要負反饋的行為。」因此,盡管目的是不可定義的,但從目的的外在表現即目的性行為來看,二者是一致的,因而智能的機械模擬是完全可能的。另一方面,智能活動的物質結構是高度復雜的。人的大腦僅大腦皮層就有約14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的樹突和軸突的聯系異常復雜,而且大多為後天形成。從結構上來把握智能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控制論的目標是智能機器,可暫時忽略其結構、要素,僅從行為上來把握。而從行為角度所把握到的是系統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來的整體存在,通過行為所實現的功能是系統與環境的整體聯系。因此,功能模擬法為現代科學提供了對復雜客體進行整體研究的重要途徑,即行為功能研究。

(2) 動態性原則
系統觀點的第二個方面的內容就是動態演化原理或過程原理。從哲學上看,這一原理不外是說: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而非既成事物的集合體。動態性原則就依據於這一原理。
系統科學的動態演化原理的基本內容可概括如下:一切實際系統由於其內外部聯系復雜的相互作用,總是處於無序與有序、平衡與非平衡的相互轉化的運動變化之中的,任何系統都要經歷一個系統的發生、系統的維生、系統的消亡的不可逆的演化過程。也就是說,系統存在在本質上是一個動態過程,系統結構不過是動態過程的外部表現。而任一系統作為過程又構成更大過程的一個環節、一個階段。
與系統變化發展相關的重要概念,除了我們前面已經討論過的可逆與不可逆、確定性與隨機性之外,有序與無序也是刻畫系統演化形態特徵的重要范疇。熱力學、協同學、控制論和資訊理論分別用熵、序參量和信息量來刻畫有序與無序。在數學上,一般以對稱破缺來定量刻畫。通俗地說,所謂有序是指有規則的聯系,無序是指無規則的聯系。系統秩序的有序性首先是指結構有序。例如,類似雪花的晶體點陣、貝納德花樣、電子的殼層分布、激光、自激振盪等空間有序,行星繞日旋轉等各種周期運動為時間有序。結構無序是指組分的無規則堆積。例如,一盤散沙、滿天亂雲、垃圾堆等空間無序。原子分子的熱運動、分子的布朗運動、混沌等各種隨機運動為時間無序。此外系統秩序還包括行為和功能的有序與無序。平衡態與非平衡態則是刻畫系統狀態的概念。平衡態意味著差異的消除、運動能力的喪失。非平衡意味著分布的不均勻、差異的存在,從而意味著運動變化能力的保持。與此相聯系,有序可分為平衡有序與非平衡有序。平衡有序指有序一旦形成,就不再變化,如晶體。它往往是指微觀范圍內的有序。非平衡有序是指有序結構必須通過與外部環境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才能得以維持,並不斷隨之轉化更新。它往往是呈現在宏觀范圍內的有序。
二十世紀下半葉出現的自組織理論從多方面探討了有序與無序相互轉化的機制和條件、不可逆過程所導致的結果,即進化和退化及其關系問題,著重研究了系統從無序向有序、從低序向高序轉化也即進化的可能性和途徑問題。
1969年,普利高津提出耗散結構論,這一理論從時間不可逆性出發,採用薛定諤最早提出的「負熵流」概念,使得在不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條件下,得出這樣的結論:遠平衡開放系統可以通過負熵流來減少總熵,自發地達到一種新的穩定的有序狀態,即耗散結構狀態。耗散系統形成以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和系統內非線性機制為條件。非穩定性即漲落是建立在非平衡態基礎上的耗散結構穩定性的杠桿。在平衡態沒有漲落的發生;在近平衡態的線性非平衡區,漲落只會使系統狀態發生暫時的偏離,而這種偏離將不斷衰減直至消失;而在遠平衡的非線性區,任何一個微小的漲落都會通過相干作用而得到放大,成為宏觀的、整體的「巨漲落」,使系統進入不穩定狀態,從而又躍遷到新的穩定態。
1976年德國理論物理學家赫爾曼•哈肯出版了《協同學導論》一書,1978年第二版增加了「混沌態」一章,建立了協同學理論的基本框架。協同學以資訊理論、控制論、突變論為基礎,並吸取了耗散結構論的成果,繼耗散結構理論之後進一步具體考察了非線性作用如何能夠造成系統的自組織。協同學認為,系統從無序向有序轉化的關鍵並不在於系統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處於非平衡態,只要是一個由大量子系統構成的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它的子系統之間通過非線性的相互作用就能產生協同和相干效應,從也就能夠自發產生宏觀的時空結構,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組織結構,表現出新的有序狀態。哈肯給出了決定論的動力學方程,並同時引入二分支概念。從而提供了系統由一個質態躍遷到另一質態的說明方法。當系統某個參數在域值范圍之外,系統處於穩定平衡位置;當系統參數進入域值范圍,系統就成為非穩定的,同時又要形成新的平衡位置。自組織系統形成的兩個基本條件是:開放系統和漲落的存在。由穩定平衡到非穩定平衡起作用的是外部條件,由非穩定平衡到新的穩定平衡其作用的是系統漲落。哈肯的理論較好地說明了物理學中的自組織現象,如激光、細胞繁殖等。但用它說明生物和社會系統有一定困難。
1971年德國生物學家愛肯正式提出了超循環論。其中心思想是在生命起源和發展中,從化學階段到生物進化之間有一個分子的自組織過程。這個進化階段的結果是形成了人們今日所見的具有統一遺傳密碼的細胞結構。這種遺傳密碼的形成有賴於超循環組織,這種組織具有「一旦建立就永遠存在下去」的選擇機制。總之,愛肯認為,「進化原理可理解為分子水平上的自組織」,以最終「從物質的已知性質來導出達爾文的原理」(《控制論、資訊理論、系統科學與哲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471頁)
自組織理論關於演化的基本觀點概括地說,主要有三點:
第一, 系統內部的相互作用是系統演化的內在根據和動力。
系統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系統存在的內在依據,同時也構成系統演化的根本動力。系統內的相互作用空間來看就是系統的結構、聯系方式,從時間來看就是系統的運動變化,使相互作用中的各方力量總是處於此消彼長的變化之中,從而導致系統整體的變化。作為系統演化的根據。系統內的相互作用規定了系統演化的方向和趨勢。系統演化的基本方向和趨勢有二:首先,從無序到有序、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前進的、上升的運動,即進化。產生進化的基本根據是非線性作用及其對系統的正效應在系統中居於主導地位。在這一條件下,非線性作用進一步規定了什麼樣的有序結構可能出現並成為穩定吸引子,同時規定了系統演化可能的分支。其次,從有序到無序、從高級到低級、從復雜到簡單的倒退的、下降的方向,也即退化。熱力學第二定律已經表明,在孤立或封閉系統內,這一演化趨勢是不可避免的。普利高津指出,對於一個處於熱力學平衡態或近(線性)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其運動由玻耳茲曼原理決定,其運動方向總是趨於無序。從相互作用上來理解,退化主要基於非線性相互作用對系統的負效應佔有了支配地位。
第二, 系統與環境的的相互作用是系統演化的外部條件。
從抽象意義上來理解,任何現實系統都是封閉性和開放性的統一。環境構成了系統內相互作用的場所,同時又限定了系統內相互作用的范圍和方式,系統內相互作用以系統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為前提,二者又總是相互轉化的。在這個意義上,系統內的相互作用是以系統的外部環境為條件的。
系統的進化尤其依賴於外部環境。系統的相干作用是在系統內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表現出來的。沒有溫度梯度就不會有熱傳導,沒有化學勢梯度也不會有質量擴散。但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系統內在差異總是在自發的不可逆過程中傾向於被削平,導致系統向無序的平衡態演化。因此,必須不斷從外部環境獲得足夠的物質和能量才能使系統差異得以建立和恢復,維持遠平衡狀態,使非線性作用實現出來。因此系統必須對環境保持開放,才能進化。但開放性只是進化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普利高津的耗散結構論指出,孤立系統沒有熵流(即系統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而引起的熵),而任一系統內部自發產生的熵總是大於或等於零的(當平衡時等於0)因此孤立系統的總熵大於零。它總是趨向於熵增,無序度增大。當一個系統的熵流不等於零時,即保持開放性時,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熱力學平衡態,此種系統中,熵流是大於零的,因此物質和能量的湧入大大增加了系統的總熵,加速了系統向平衡態的運動。第二種情況是線性平衡態。它是近平衡態。其熵流約等於零。這種系統一般開始時有一些有序結構,但最終無法抵抗系統內自發產生的熵的破壞而趨平衡態。第三種情況大為不同,這種系統遠離平衡態,即熵流小於零,因此物質和能量給系統帶來的是負熵,結果使系統有序性的增加大於無序性的增加,新的組織結構就能從中形成,這就是耗散結構。例如生命系統、社會系統等
第三,隨機漲落是系統演化的直接誘因
穩定與漲落上刻畫系統演化的重要概念。由於系統的內外相互作用,使系統要素性能會有偶然改變,耦合關系會有偶然起伏、環境會帶來隨機干擾。系統整體的宏觀量很難保持在某一平均值上。漲落就是系統宏觀量對平均值的偏離。按照對漲落的不同反應,可把穩定態分為三種:恆穩態,對任何漲落保持不變;亞穩態,對一定范圍內的漲落保持不變;不穩態,在任何微小漲落下會消失。對於穩定態而言,漲落將被系統收斂平息,表現為向某種狀態的回歸。在熱力學平衡態中,不論何種原因造成的溫度、密度、電磁屬性等的差異,最終都將被消除以至於平衡態。
但對於遠平衡態,如果系統中存在著正反饋機制,那麼,漲落就會被放大,導致系統失穩,從而把系統推到臨界點上。系統在臨界點上的行為有多種可能性,究竟走向哪一個分支,是不確定的。是走向進化,還是走向退化,是走向這一分支,還是走向那一分支。漲落在其中起著重要的選擇作用。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證明,生物物種的偶然變異的積累可以改變物種原有的遺傳特性,導致新物種的出現。耗散結構論和協同學則定量地證明,隨著外界控制參量的變化,原有的穩態會失穩,並在失穩的臨界點上出現新的演化分支。一個激光器,僅僅因為外界泵浦功率的改變,就可以穩定地發出自然光、激光或脈沖光,乃至混沌的紊光。由此可見,穩定態對漲落的獨立性是相對的,超出一定范圍,例如在上述條件下,漲落將支配系統行為。如果漲落被加以鞏固,那就意味著新穩態的形成。漲落在系統演化中的重要作用說明,系統演化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辨證統一。普利高津指出,「遠離平衡條件下的自組織過程相當於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漲落和決定論法則之間的一個微妙的相互作用」。(普利高津《從混沌到有序》,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223頁)
從存在到演化,這是科學發展的必然。普利高津可以說是這一發展趨勢的理論代言人。
普利高津首先指出,近代經典科學乃至現代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是關於存在的科學,機械論自然觀統治著近代西方世界的科學觀。他說:「對於經典科學的大多數奠基者甚至愛因斯坦來說,科學乃是一種嘗試,它要越過表面的世界,達到一個極其合理的沒有時間的世界」。「經典科學不承認演化和自然界的多樣性」因而,長期以來,時間成為一個「被遺忘的維數」。而機械論自然觀則認為「宇宙是單一的、無限的、不動的它不產生自身它是不可毀滅的它是不可改變的」
普利高津進而指出,現代科學正發生著根本性的改變。他說,「經典科學,簡單被動世界的神話科學,已屬於過去,它沒有被哲學批判或經驗主義的拋棄所扼殺,但卻被科學自身的內部發展所滅亡」。「一種新的統一性正現露出來:在所有層次上不可逆性都是有序性的源泉」。正是依據這一思想,普利高津以耗散結構論在熱力學第而定律的框架中解決了生物進化和熱力學退化的矛盾。而在1980年出版的《從存在到演化:自然科學中的時間和復雜性》一書中,普利高津總結和闡發了他建立演化科學的綱領。「也許有一種更為精妙的現實形式,它既包括定律,也包括博弈,即包括時間,又包括永恆性」 (以上引言轉引自《自然辯證法參考讀物》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119—120頁)。這里,普利高津試圖通過對時間的再理解,為存在和演化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耗散結構理論建立為自然科學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協同學、超循環論、混沌理論乃至突變論可以說都是這一理論的繼續。自組織理論的發展使我們對自然演化的前提條件、動力根據、誘因途徑、組織形式和發展前途等已能夠加以較為具體的刻畫,對多樣性和統一性、質變和量變、肯定和否定、原因與結果、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進化和退化等的辨證統一關系進一步從科學上得到了說明,從而建立起真正的關於演化的科學。自組織理論的出現和發展影響是重大的,它前承早期的生物進化論、熱力學,後連大爆炸宇宙論、暴漲宇宙論以及C—P聯合變換不守恆規則,並與它們一起,展示了20世紀演化科學的時代。
系統演化原理的提出,最終確立了現代科學在方法論上的動態性原則。這一原則也可稱為歷時性原則。這一原則要求:不能把系統看作「死系統」,即已經完成的、靜止的、永恆的東西,不能僅滿足於靜態還原,雖然在研究中我們常常被迫採用理想的「孤立系統」、「封閉系統」的概念,但應始終牢記任何實際系統都是動態的「活系統」。熱力學第三定律指出,絕對零度永遠不可達到。而量子力學也已證明,即使在絕對零度,還有「零點能」的存在。因此我們必須克服靜止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從系統的動態過程中來把握對象。要從對要素的靜態分析上升為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要素在系統整體中的變化的動態把握;從對結構的靜態分析上升為對內外相互作用、結構態的形成、保持和轉化的動態把握;要從對系統整體的靜態分析上升為對系統的發生、發展和消亡的總體過程的動態把握。
動態系統理論是系統科學的核心,突出地表現了系統科學的動態性原則。動態系統理論是關於系統狀態轉移的動力學過程的理論,其中心課題是把握系統的演變規律。其數學模型通常為動力學方程,或稱為演化方程。它以狀態變數表示系統狀態、把系統所有可能狀態的集合稱為狀態空間,以控制向量表示環境對系統的制約;以穩定性理論、吸引子理論、分叉理論刻畫系統的演化。在動力學方程中,一般以微分、差分、積分等表示動態特性的量,來描述動態過程中諸變數之間的關系。在動態系統理論看來,所謂靜態系統只能是一種靜態假設,它基於這樣一種假設:即系統狀態遷移可以瞬間完成。這意味著系統必須有無限儲能可資利用。但任一實際系統總是有限的,因而狀態轉移不可能瞬間完成。這就如在牛頓的絕對時空中所謂同時性的絕對性一樣。同時性假設要求光速必須是無限的,但實際上光速為有限常數。
動態性原則可以說貫穿於系統科學及其方法的每一個具體內容中。各種具體的系統科學方法無不體現出動態性特徵。自組織理論方法內容是系統在相互作用

⑷ 軟體開發模型有哪幾種各有什麼特點

軟體開發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是指軟體開發全部過程、活動和任務的結構框架。軟體開發包括需求、設計、編碼和測試等階段,有時也包括維護階段。軟體開發模型能清晰、直觀地表達軟體開發全過程,明確規定了要完成的主要活動和任務,用來作為軟體項目工作的基礎。對於不同的軟體系統,可以採用不同的開發方法、使用不同的程序設計語言以及各種不同技能的人員參與工作、運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等,以及允許採用不同的軟體工具和不同的軟體工程環境。軟體工程的主要環節包括人員管理、項目管理、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程序設計、測試、維護等,如圖所示。軟體開發模型是對軟體過程的建模,即用一定的流程將各個環節連接起來,並可用規范的方式操作全過程,好比工廠的生產線。

8.混合模型(hybrid model)過程開發模型又叫混合模型(hybrid model),或元模型(meta-model),把幾種不同模型組合成一種混合模型,它允許一個項目能沿著最有效的路徑發展,這就是過程開發模型(或混合模型)。實際上,一些軟體開發單位都是使用幾種不同的開發方法組成他們自己的混合模型。各種模型的比較每個軟體開發組織應該選擇適合於該組織的軟體開發模型,並且應該隨著當前正在開發的特定產品特性而變化,以減小所選模型的缺點,充分利用其優點,下表列出了幾種常見模型的優缺點。各種模型的優點和缺點:模型優點缺點瀑布模型文檔驅動系統可能不滿足客戶的需求快速原型模型關注滿足客戶需求可能導致系統設計差、效率低,難於維護增量模型開發早期反饋及時,易於維護需要開放式體系結構,可能會設計差、效率低螺旋模型風險驅動風險分析人員需要有經驗且經過充分訓練

9.RUP模型(迭代模型)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模型是Rational公司提出的一套開發過程模型,它是一個面向對象軟體工程的通用業務流程。它描述了一系列相關的軟體工程流程,它們具有相同的結構,即相同的流程構架。RUP 為在開發組織中分配任務和職責提供了一種規范方法,其目標是確保在可預計的時間安排和預算內開發出滿足最終用戶需求的高品質的軟體。RUP具有兩個軸,一個軸是時間軸,這是動態的。另一個軸是工作流軸,這是靜態的。在時間軸上,RUP劃分了四個階段:初始階段、細化階段、構造階段和發布階段。每個階段都使用了迭代的概念。在工作流軸上,RUP設計了六個核心工作流程和三個核心支撐工作流程,核心工作流軸包括:業務建模工作流、需求工作流、分析設計工作流、實現工作流、測試工作流和發布工作流。核心支撐工作流包括:環境工作流、項目管理工作流和配置與變更管理工作流。RUP 匯集現代軟體開發中多方面的最佳經驗,並為適應各種項目及組織的需要提供了靈活的形式。作為一個商業模型,它具有非常詳細的過程指導和模板。但是同樣由於該模型比較復雜,因此在模型的掌握上需要花費比較大的成本。尤其對項目管理者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它具有如下特點:(1)增量迭代,每次迭代都遵循瀑布模型能夠在前期控制好和解決風險;(2)模型的復雜化,需要項目管理者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

10.IPD模型

IPD(Integrated Proct Development)流程是由IBM提出來的一套集成產品開發流程,非常適合於復雜的大型開發項目,尤其涉及到軟硬體結合的項目。

IPD從整個產品角度出發,流程綜合考慮了從系統工程、研發(硬體、軟體、結構工業設計、測試、資料開發等)、製造、財務到市場、采購、技術支援等所有流程。是一個端到端的流程。在IPD流程中總共劃分了六個階段(概念階段、計劃階段、開發階段、驗證階段、發布階段和生命周期階段),四個個決策評審點(概念階段決策評審點、計劃階段決策評審點、可獲得性決策評審點和生命周期終止決策評審點)以及六個技術評審點。

IPD流程是一個階段性模型,具有瀑布模型的影子。該模型通過使用全面而又復雜的流程來把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系統進行分解並降低風險。一定程度上,該模型是通過流程成本來提高整個產品的質量並獲得市場的佔有。由於該流程沒有定義如何進行流程回退的機制,因此對於需求經常變動的項目該流程就顯得不大適合了。並且對於一些小的項目,也不是非常適合使用該流程。

閱讀全文

與原型化分析方法包括拋棄式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簡單的方法做個船 瀏覽:299
初一語文怎麼提高自己的方法 瀏覽:132
循環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瀏覽:354
如何正確的溝通方法 瀏覽:449
保護魚缸的最佳方法 瀏覽:982
鍾點工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257
黃金首飾鑒別的方法 瀏覽:784
流浪狗叫擾民最好的解決方法 瀏覽:630
四川泡菜的腌制方法視頻 瀏覽:484
汽車發電機三相繞組的連接方法 瀏覽:573
腦梗雙抗治療方法 瀏覽:673
電腦的輸入法皮膚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25
焙炒咖啡豆食用方法 瀏覽:677
血管腫大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994
幼兒園石頭動物畫製作方法步驟 瀏覽:502
開關帶插座接線正確方法 瀏覽:99
怎麼腌制松花蛋方法 瀏覽:302
涵洞連接方法 瀏覽:51
小型速熱熱水器安裝方法 瀏覽:252
最好的早晨起來鍛煉方法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