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心理學研究方法那本書比較好
從《心理學概論》開始吧,盡量選擇權威的作者和譯者,從心理的角度講,語言是很容易讓人產生理解偏差的
❷ 比較研究的比較研究
比較研究法的歷史
比較研究的最初運用可追溯到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所著的《雅典政制》。該書對158個城邦政制憲法進行了比較。19世紀以後,比較研究逐漸成為教育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其發展的歷史脈絡大致如下。
萌芽階段 古希臘色諾芬(Xeuophon,公元前430—前355)關於希臘與波斯教育的介紹。古羅馬西賽羅(Cicero,公元前143—前106)在《論演說家》一書中記敘了希臘與羅馬的文化教育狀況。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1324)在其珍貴的《馬可·波羅游記》中記敘了東方教育的情況。突尼西亞的伊本·卡爾(Ibn Khalm,1332—1406)非常欣賞東方伊斯蘭文化和教育的價值,對教育比較的要素表示關注,對比較的方法提出了某些見解。1647年,瑞典的約翰·洛克森紐斯(Johan Loccenius)已開始對一些國家的教育歷史進行比較。此後100餘年中,英國的威廉·佩帶(Willan Petty,1623—1687),法國的狄德羅(D.Diderot,1713—1784)、孔多塞(Condorcet,1743—1794)也對教育的比較研究方法的形成作出一定的貢獻。
總而言之,19世紀以前,少數傑出人物在教育領域內運用比較研究法,雖然是可貴的,但又是不自覺的。從嚴格意義上講,他們的活動不能被看做科學意義上的教育比較研究。所以,我們把它稱作比較研究的「萌芽階段」。 60年代後,比較研究運用社會科學的,難自然科學的手段,用定性定量資料深入分析教育結構,確定各種因素在教育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尋求更精密、更精確的方法。這個階段最傑出的代表是喬治·貝雷迪(George Bereday,1920—)。他在對歷史法、因素分析法進行研究、吸收、批判的基礎上創建了四階段比較研究法,從而使比較法進一步具體化、科學化。這四階段分別是描述、解釋、並列、比較(詳見下文)。
比較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其發展大約經歷了萌芽階段、形成階段、發展階段、成熟階段。 作為一種思維方法,比較研究貫穿於教育研究的全過程。無論在科學實驗的過程中,或是在理論研究中,比較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基該方法。在教育科學研究過程中,比較研究具有重大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比較研究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教育的普通規律。
我們常說:「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我們認識一個事物常藉助於與其他事物比較來實現。因為只有比較,才有鑒別;只有鑒別,才有認識。在實際生活與工作中,比較是認識事物本質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教育科學研究是一個復雜的認識過程,比較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教育的客觀規律。就普及義務教育而言,由於二戰後國際競爭日益加劇,科技發展異常迅速,知識經濟年代已經來臨,因而義務教育的年限必須加長。英國為11年,美國是8—12年,法國10年,日本9年。發展中國家也加快實施義務教育的步伐,例如,印度為5年,委內瑞拉為9年。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現推行普及義務教育,並不是什麼人的主觀願望,而是生產力與科技進一步發展提出的客觀要求。
比較研究法能使人們更好地認識本國、本地的教育狀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藉助他人,有時我們很難認清自己。在教育研究中,我們通過跨國比較、跨文化比較、跨學科比較、跨地區比較,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的問題,發現哪一些是本國、本地的特殊問題,因而能更好地認清本國的教育狀況,有效地推動教育的發展。
比較研究能幫助人們獲得新的發現。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行醫中發現:富人常得腳氣病,窮人常得夜盲症。他比較了富人與窮人的飲食:富人多吃葷腥油膩、精米白飯;窮人吃素食粗糧。從而推斷腳氣病可能是因為缺少米康之類東西引起的。再如「差生」的成因問題,上海市實驗小學通過對「優生」與「差生」在課堂中舉手發言的情況進行比較研究,從而得出「差生」的成因是缺少教育機會引起的。
比較研究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
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諸多因素。為使決策科學、合理就必須對各種因素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就需要將某一問題與其相關的事物進行比較,從比較中分析優劣得失、長處弱點,從而使政策的制定符合教育規律與教育實際。例如,中國要對高校的招生制度進行改革就必須對各國的高校招生制度進行比較,然後制定相應的政策。再如中小學課程改革政策的制定也應建立在廣泛的比較研究基礎上。中國目前制定的三級課程政策就是在比較了中外課程設計的基礎上作出的。
比較研究有四大作用:有助於認識事物的本質和教育的普遍規律;有助於更好地認識本國、本地的教育狀況;有助於獲得新的發現;有助於教育政策的制定。 比較研究法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廣泛運用而且具有極高的價值,但是,什麼叫比較研究法呢?《牛津高級英漢雙解辭典》解釋說:比較研究法就是對物與物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或相異程度的研究與判斷的方法。中國吳文侃、楊漢青主編的《比較教育學》認為。比較法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教育制度或實踐進行比較研究,找出各國教育的特殊規律和普遍規律的方法。」很顯然,這個定義僅適用於「比較教育」這個學科領域,所以必須對它進行另外限定。我們認為教育中的比較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事物進行考察,尋找其異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的方法。對此,我們可以作如下理解。
⒈同一和差異是在各種事物之間普通存在的一種客觀聯系,這種同一與差異是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
⒉在教育科學研究中,比較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認識活動,比較哪一些對象以及比較對象的哪些方面都是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而決定的。
⒊比較的對象可以是兩個或多個國家或地區,也可以是同一國內的不同地區,甚至是兩個學校或班級,也可以是教育實踐……。總之,比較的對象涵蓋教育的所有領域。
⒋比較的過程追求「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即要發現表面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或表面上似乎有明顯差別的事物在本質上有什麼相同之處。
⒌比較不可能十全十美。比較研究總是有選擇地對某些事物的某些方面或一個方面進行考察,而暫時有條件地撇開其他方面。
比較研究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事物進行考察,尋找其異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的方法。 根據不同的標准,我們可以把比較研究法分成如下幾類。
按屬性的數量,可分為單向比較和綜合比較。
單項比較是按事物的一種屬性所作的比較。綜合比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種)屬性進行的比較,單項比較是綜合比較的基礎。但只有綜合比較才能達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質的目的。因為在科學研究中,需要對事物的多種屬性加以考察,只有通過這樣的比較,尤其是將外部屬性與內部屬性一起比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按時空的區別,可分為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
橫向比較就是對空間上同時並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態進行比較。如教育實驗中的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較、同一時間各國教育制度的比較等都屬於橫比。縱向比較即時間上的比較,就是比較同一事物在不同時期的形態,從而認識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揭示事物的發展規律。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對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往往既要進行縱比,也要進行橫比,這樣才能比較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規律。
按目標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較和求異比較。
求同比較是尋求不同事物的共同點以尋求事物發展的共同規律。求異比較是比較兩個事物的不同屬性,從而說明兩個事物的不同,以發現事物發生發展的特殊性。通過對事物的「求同」、「求異」分析比較,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認識事物發展的多樣性與統一性。
按比較的性質,可分成定性比較與定量比較。
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所以在科學研究過程中既要把握事物的質,也要把握事物的量。這里所指的定性比較就是通過事物間的本質屬性的比較來確定事物的性質。定量比較是對事物屬性進行量的分析以准確地制定事物的變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各有長處,在教育科學研究中應追求兩者的統一,而不能盲目追求量化,教育畢竟是一個不同於工人製造產品的活動,很多東西並非能夠量化。但也不能一點數量觀念都沒有,而應做到心中有「數」,並讓數字來講話。
比較研究大約可分作單項比較與綜合比較,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求同比較與求異比較,定性比較與定量比較四大類。 貝雷迪把比較研究分成四個階段
運用比較研究法的步驟
比較研究法的運用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但仍然有一個基本的操作步驟或者說是實施程序。下面著重介紹美國貝雷迪的四階段操作程序和中國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比較研究法的實施步驟。
美國比較教育學家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較方法》(「Compartive Method in Ecation」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64)把比較研究法的實施分成四個階段:描述、解釋、並列、比較。
描述
比較研究從詳細描述比較的對象國的教育開始,就是說對各國的教育制度和現狀盡可能周密、完整、客觀地描述出來。為此,必須收集相關的資料文獻。為了從文獻中得到更加確切的知識,有必要對研究之對象國進行實地考察。
解釋
第二步是解釋。在完成對所要比較研究的各國教育加以詳盡而客觀的描述之後,就要對所了解的教育情況進行解釋,即說明這些教育現狀所具有的意義,以便不僅了解事物是怎樣的(How),而且了解事物為什麼那樣(why)。也就是說,以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人文學、歷史學、心理學、哲學等學科知識為基礎,把所描述的教育現狀與社會的一般現象聯系起來進行思考,並說明這些教育現狀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意義,這就是解釋階段的目的。
並列
比較研究的第三步是並列。從嚴格意義上講,比較研究從並列階段才開始。
在這個階段,首先把前一階段里已描述並解釋過的教育事物進行分類整理,並按可以比較的形式排列起來;然後確定比較的格局,並且設立比較的標准;最後進一步分析資料,提出比較分析的假設。
比較
比較研究的最後步驟就是比較階段,在比較階段里,要對並列階段提出的假設按照「同時比較」來證明正確與否,然後作出一定的結論。
貝雷迪把比較研究分成四個階段:描述、解釋、並列、比較。 這是比較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在這個階段要對收集到的材料逐項按一定的標准進行比較,並分析其之所以產生差異的原因,而且要盡可能地進行評價。比較時應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對所有的材料進行全面的客觀的分析。
結論
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比較得出結論,並對所得的結論進行理論和實踐的論證。
以上就是比較研究的一般步驟,這些步驟是相互聯系、環環相扣的。確定比較的問題是運用比較研究法的前提;制定比較的標準是運用比較研究法的依據;材料的分類與解釋是運用研究法的基礎;比較分析是運用比較研究法的重心;得出結論是運用比較研究法的目的。比較研究不是為了比較而比較,而在於探索教育規律並得出符合客現實際的結論。 比較研究法廣泛運用於教育科研實踐,但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運用,只有在如下條件符合時才能運用比較研究法。
同一性
所謂同一性,是指進行比較研究的對象必須是同一范疇、同一標准、同一類事物,否則就不可以比較。正如馬克思所說:正是因為倍爾西阿尼是一位歌唱家而且人們把她同其他歌唱家相比較;人們根據他們的耳朵的正常組織和音樂修養做了評比,所以他們能夠認識倍爾西阿尼的無比性。倍爾西阿尼的歌唱不能與青蛙的鳴叫相比,雖然這里也可能有比較,但只是人與一般青蛙之間的比較,而不是倍爾西阿尼與某隻惟一的青蛙之間的比較。只有在第一種情況下才談得上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比較,在第二種情況下,只是他們的種族特性或類特性的比較。
雙(多)邊性
比較只有在兩個事物或兩個事物以上才可能發生。換言之,比較的對象必須要在兩個以上。當然,比較研究還要求從不同的角度對兩個被比較的對象進行分析比較。
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被比較的對象之間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具有其些本質上而不是表面上的共性。為了保證可比性,必須注意概念的統一。例如,英國的Public school與美國的Public school就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貴族學校,而後者則是貧民學校,不具備可比性。
運用比較研究法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同一性,雙(多)邊性、可比性。
在滿足以上條件的前提下,比較研究就可以開展了。但具體運用應注意如下幾點。
資料的可靠性與解釋的客觀性
供比較研究的資料必須具有權威性、真實性、最好是第一手資料。而且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普通的情況。最後要求資料具有典型性,能反映事物的本質。這就要求采樣的科學化,資料歸類合並的程序化,資料收集人員要有扎實的教育理論修養和深厚的基礎理論素質。
在解釋資料時根據當時當地的客觀實際,運用科學的理論加以全面的分析,並保證解釋的客觀性而不帶有個人的偏見。
全方位多角度進行比較
制約教育發展的因素甚多,而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與其他事物密切聯系的,所以應堅持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較。在比較時,任意選擇個別條件,片面地進行比較,或者割裂事物之間的聯系,孤立地進行比較,都是不正確的。
比較事物的本質
事物不僅有現象的異同,更有本質的異同。比較研究不能僅抓住表象而忽視本質,否則就難以准確地認識事物。「假如一個人能看出當即顯而易見之異,譬如,能識別一支筆和一頭駱駝,我們不會說這個人有了不起的聰明,同樣,另一方面,一個人能比較兩個近似的東西,如橡樹和槐樹,或寺院與教室,而知其相似,我們也不能說他有很高的比較能力。我們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異中之同和同中之異」。就是說我們要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要進行本質的比較就要通過大量的、典型的材料分析其內在關系,從歷史的、社會的、經濟、社會風俗等角度進行探討。
運用比較研究法的規則:資料的可靠性與解釋的客觀性;全方位多角度進行比較;比較事物的本質。 為了幫助我們對比較研究方法有更具體的理解,下面以《藏、漢兒童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差異性的比較研究》為案例加以說明。
確定比較的問題
教育受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制約,所以必須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而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中,藏族人口最多,居住面廣,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在國際國內有很大影響。藏族教育是中國少數民族教育的重點,同時也是中國教育的難點,而對藏族兒童和藏區其他民族兒童思維發展的持點與規律的研究是解決藏族教育這一難題的關鍵。所以該案例選擇藏、漢兒童進行比較研究。但是為什麼要選擇數學思維能力作為比較的問題呢?這是因為數學是人的「思維體操」,以其特有內容、形式和方法概括顯示出人的思維水平
選好了比較的主題,接下來要確定比較的范圍。該案例選擇了9—15歲七個年齡組的藏、漢在校兒童。其中藏族兒童選自甘肅省甘南藏族較集中的碌曲縣和夏河縣的民族中小學,漢族被試選自碌曲縣、夏河縣的普通中小學。各年齡組藏、漢被試各20名,男女均各半,按數學成績上、中、下三個等級分層隨機取樣(上30%,中40%,下30%),並盡可能使年齡組與年級相對應。
確定比較標准
比較的指標有三個:數學思維能力;文化背景;個性特徵。數學思維能力分為比較能力;分類能力;概括能力;運算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五個標准。文化背景分為父母親的職業;文化水平;對子女學習的關心程度;對於女學習的指導程度;對子女學業的期待程度;對數學的態度;家庭學習環境;學校教育環境;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水平等標准。個性特徵分為數學學習動機;興趣;態度等標准。
收集和整理資料
資料的收集通過兩個途徑來進行。一是應用國際通用的瑞文標准推理測驗(Raven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簡稱R.SPM),另外編寫數學思維能力測驗題目測試被試。各組測試題按照試題范圍的大小、抽象程度的高低賦以不同的權重。二是問卷和訪談、文獻分析(查閱學生檔案、作業等)、實地觀察收集相關資料。
擁有了大量資料以後,把它們加以整理。剔除那些無效的樣本,然後根據不同的標推進行分類處理,並對數據進行統計,最後匯總,必要時要製成表或圖。
比較分析
根據以上資料該研究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藏、漢兒童思維能力發展趨勢和水平的差異性;不同年齡組藏、漢兒童達到數學思維各級水平的百分比的比較;藏、漢兒童文化背景與學習動力的比較;藏、漢兒童數學思維能力與文化背景和數學學習動力因素的列聯相關比較。
通過以上比較發現藏、漢兒童助數學思維能力有明顯區別,原因何在?這需要進一步分析。本案例從教育水平的差異;語言的影響;個體意識傾向性的差異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結論
根據以上比較分析得出結論:藏、漢兒童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差異與兒童的家庭、學校環境以及語言等文化背景因素和某些個性特徵有關,而與民族性無關。
總結
比較研究是根據一定的標推,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事物進行考察,尋找其異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的方法。其發展大約經歷了萌芽階段、形成階段、發展階段、成熟階段。
比較研究有助於認識事物的本質和教育的普遍規律,有助於更好地認識本國、本地的教育狀況;有助於獲得新的發現;有助於教育政策的制定。
❸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相關書籍
基本信息
書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作者:張紅霞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08月
ISBN:9787504146014
開本:16開
定價:49.00元
內容簡介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共十七章,可以分為三部分:1.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內容涵蓋教育科學研究的性質;研究步驟及研究問題的特點;選題與研究設計;定性與定量的關系;觀察的內涵、作用與類型。觀察法在《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未單獨列出,而是作為科學研究收集資料的只有普遍意義的方法進行了討論。
2.主要研究方法的原理、應用與操作技術,包括第五章至第十六章。內容涵蓋實驗方法、調查方法(問卷調查、訪談調查、文獻調查)、人類學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歷史研究方法和比較研究方法。由於問卷調查方法涉及較為復雜的問卷設計與定量分析手段,故佔用較多章節進行介紹。此外,歷史研究方法和比較研究方法實際上並不是獨立於前面幾類范疇的研究方法,從理論上講,它們是可以採用前面任何一種方法的特殊的研究領域,故放在最後部分。
3.研究論文寫作,最後一章。即研究成果的表述部分,重點放在對國際規范的介紹,並指出我們學生中經常出現的問題。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什麼是教育科學研究
第二章 研究步驟及研究問題
第三章 怎樣選題和進行研究設計
第四章 觀察的內涵、作用與類型
第五章 實驗方法及實驗思想
第六章 准實驗方法及其意義
第七章 測量與量表編制基礎
第八章 問卷編制的基本知識
第九章 調查方法
第十章 抽樣原理與設計基礎
第十一章 樣本的描述及其意義
第十二章 關系研究及其統計技術
第十三章 人類學研究方法
第十四章 案例研究
第十五章 歷史研究方法
第十六章 比較研究方法
第十七章 研究論文的寫作
附錄:研究論文提交或投稿前檢查要點
參考文獻
……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第1版 (2011年4月1日)
叢書名: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
平裝: 29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030306724, 9787030306722
條形碼: 9787030306722
商品尺寸: 25.8 x 18.2 x 1.4 cm
商品重量: 440 g
品牌: 科學出版社
售價:40.00元
內容簡介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旨在適應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呼喚,全面提高職前教師教育科研素養。在尊重教育研究方法學科體系的前提下,本著強化基礎、突出實用、反映前沿、面向基礎教育和教師的原則,重視教育研究的知識、方法與技術的統一結合,重視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在保持教育研究方法概論、教育研究選題、教育研究設計、教育研究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教育研究成果表述與評價等基本框架下,反映行動研究、質化研究等新的研究範式的內容,強化測量法、統計分析法等工具性方法內容,整體編排上遵循?科和認知邏輯,每章節編排上按照知識、操作程序與方法、實際運用等順序,方便認知、操作,便於學習者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同時適合於從事教育工作各類學習者學習需要。
圖書目錄
第一章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概論
第一節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節 教育研究方法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教育科學研究的特徵和分類
第四節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階段
思考題
第二章教育科學研究選題
第一節 教育科學研究選題概述
第二節 教育科學研究選題確定的過程和策略
第三節 教育科學研究選題應用訓練
思考題
第三章教育研究設計
第一節 教育研究設計概述
第二節 教育研究設計的基本環節
第三節 教育研究方案的設計
第四節 教育研究設計方案的基本內容
思考題
第四章教育測量法
第一節 教育測量法概述
第二節 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
第三節 教育測量的一般程序與方法
第四節 教育測量法應用訓練
思考題
第五章教育文獻法
第一節 教育文獻法概述
第二節 教育文獻的收集
第三節 教育文獻的整理與分析
第四節 文獻綜述及其撰寫
第五節 文獻綜述撰寫應用
思考題
第六章教育調查法
第一節 教育調查法概述
第二節 問卷調查法
第三節 訪談調查法
第四節 訪談與問卷的應用訓練
第五節 調查報告的撰寫
思考題
第七章教育觀察法
第一節 教育觀察法概述
第二節 結構式觀察和非結構式觀察
第三節 教育觀察法的實施步驟和要求
思考題
第八章教育實驗法
第九章教育個案研究法
第十章教育行動研究法
第十一章教育比較研究法
第十二章教育經驗總結法
第十三章教育科研的其他方法
第十四章教育研究資料的整理與?析
第十五章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與評價
參考文獻 基本信息
圖書編號:1322917
ISBN:9787304020644 [十位:7304020644]
作/譯者:孟慶茂
出版社: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07月
頁數:367
重量:0.463Kg
內容提要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介紹了:在承接了為參加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課程學習的中小學教師編寫一本《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一書的任務後,一個既簡單又難以回答的問題始終縈繞腦際,編寫這本書是為什麼?廣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讀這本書又是為什麼?中國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又是為什麼?思來想去,浮現了一個想法:在當今生活富裕的情況下,如何使我們的下一代仍知道奮進和刻苦,使他們能健康地成長,快樂地學習。
作者介紹
孟慶茂,1941年3月出生於遼寧省蓋州市(縣)一農民家庭。因是孟子73代,「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家訓,鼓勵我讀書成長,總夢想能像先祖那樣對教育作些貢獻。大學畢業後到中學任教10餘年。1978年,心理學專業被恢復,旋即轉到北京師范大學,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擔任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指導教師。出版了《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實驗心理學》等有關著作。曾研究了「高速公路指路標志」、「中小學教室照明標准」、「優秀運動員心理特徵分析」、「中小學生注意力訓練」等課題,2010年以來研究的重點是「高等學校的教育評價」、「中小學素質教育評價」等。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分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工業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功效學會人類認知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命科學學會理事等社會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述第一節 教育科學研究第二節 科學方法第三節 科學研究的評價與程序第四節 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
第二章 確定研究課題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與分解第二節 注意教育研究的內容效度第三節 教育的四大支柱與當前教育科研選題
第三章 教育科學研究的設計第一節 教育科學研究設計的基本內容第二節 取樣設計第三節 策略設計
第四章 文獻法和內容分析法第一節 文獻法概述第二節 文獻的收集與整理第三節 內容分析法概述第四節 內容分析法的設計模式和評價
第五章 調查訪問法與問卷法第一節 調查訪問法第二節 問卷法
第六章 觀察法與測驗法第一節 觀察法概述第二節 觀察法的設計、實施與結果整理第三節 測驗法一般問題第四節 測驗的編制與分析技術
第七章 教育實驗法第一節 教育實驗中各種變數的控制第二節 教育實驗的類型第三節 教育實驗研究的效度
第八章 行動研究法第一節 行動研究法的一般問題第二節 行動研究法的步驟
第九章 研究結果的定量描述第一節 研究結果的初步整理第二節 集中趨勢的描述第三節 數據分散程度的描述第四節 數據關系的描述——相關系數
第十章 假設檢驗第一節 假設檢驗的基本問題第二節 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第三節 方差及方差差異性檢驗第四節 相關系數的顯著性檢驗第五節 計數數據的檢驗——γ2檢驗
第十一章 研究結果的解釋與評價第一節 研究結果的解釋第二節 研究結果的評價後記……
❹ 教育學原理和教育研究方法比較權威的書目有哪些
凱程老師推薦的:教育學原理:教育學原理這本教材,在全國有二三百個版本,但是內容上、體例上都幾乎沿襲80年代王道俊王漢瀾版本的。所以內容大同小異,但以後也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凱程將教育學考研較為經典的書列出如下,後附簡要說明,作為參考。葉瀾著:《教育概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首先先推薦本教育學的入門書籍,也是較為經典的教科書。這本書從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教育與人的關系,教育、社會、人之相互關系來探討教育的內涵與特徵,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概括性強。如果你是跨專業考教育學,這本書是必須細心、認真看的第一本書,尤其要細讀「教育與人的發展」中的內容。王道俊、王漢瀾著:《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 這本書雖是1999年版的,但是其基本框架定於87年左右,由於出版年代較久,內容已經陳舊,啟發意義不大,但是作為較早的人教版教材,至今流通於各大書店。 黃濟、王策三著:《現代教育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這本書93年是第一版,現代教育是它的核心概念,通篇以現代教育為理論基礎。這本書總體上針性考研要求不是很強,對於教育原理不推薦用這本教材。如果要想了解現代教育問題的話應該多讀一些核心期刊的論文,尤其是人大復印資料上的教育類論文,能真正幫助考生理解與思考。 袁振國主編:《當代教育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這本教材較為新穎,有很多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是比較西化的一本教育原理書籍,在其中提到一些熱點和重點問題,值得一翻,內容涵蓋面廣,解釋詳細,但也有重復的論述。但是總的來說,是一本較為不錯的參考書。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02年版,08年似乎有新版本 全書共12章,即教育與教育學、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師與學生、課程、課堂教學、學校教育與學生生活、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學生評價、教師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與發展。本書每一章均採用了全面的編寫體例,如內容摘要、學習目標、關鍵詞、主要結論與啟示、學習評價、學術動態和參考文獻。書中的論述很精闢,特別有利於考研的學生去讀,容易系統掌握,對於深化理解教育原理,是不錯的選擇。 鄭金洲著,《教育通論》,華東師大出版社,2000年版這本書有深度,建議是在幾乎復習完一遍的時候,把這本書細細看一看,你的教育理論功底會上一個層次。
❺ 韋伯和塗爾干在方法論上的不同
塗爾干與韋伯社會學研究的具體比較:
(一)研究對象的比較
《社會學方法的准則》一書是塗爾干比較有代表性的著作,在這本書里,塗爾干將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確定為「社會事實或者社會現象」。同時他給社會學所下的定義是這樣的:「一切的行為方式,不論它是固定的還是不固定的,凡是能從外部給予個人以約束的,或者換句話說,普遍存在於該社會各處並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個人身上的表現如何,都叫做社會事實。」再看韋伯,我們習慣稱韋伯的社會學叫做「理解的社會學」,他的研究對象可以說是社會行動。他說「社會學是一門致力於解釋性理解社會行動並通過對社會過程和影響作出因果說明的科學。」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兩位大師所分別代表的社會學理論傳統之間的區別。社會事實和社會行動是兩個大小不同的概念范疇,可以說是一個包含和被包含的關系,也就是說,韋伯的研究對象即社會行動相對於塗爾乾的社會事實來說就顯得更具體。不難推理,由於社會事實的宏觀性等原因,塗爾干社會學理論中的研究對象是客觀存在的,對象就是「物」。但韋伯對社會學的研究應該具體的,個別存在的,將處於社會中的人的行動作為研究對象,並對其作出解釋性的理解,去認識這些隱藏在具體社會行動背後的「秘密」,做出最終的因果性說明。韋伯也因此將社會學研究的兩大任務規定為對社會行動的解釋性理解和因果性說明。這樣一來,便產生了社會學研究的兩大派別——實證主義派和解釋性社會學研究派,而且雙方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造成了雙方的矛盾對立。
(二)立場比較:
1、塗爾干實證主義基本立場
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當然是社會現象,在塗爾干看來,這個研究的本體就應該是一種自然主義取向。社會現象背後的本真狀態是自然的和真實的,當人們去研究它時應該把這種狀態保持住,不應該進行人為的干預將其破壞和打亂,人都有好動性、感情、偏見、自以為是、馬虎等等一系列特點,只要主動插入一次在他之外的社會行動,這些特點勢必就會對他/她所參與的活動造成影響。所以他堅信,以自然科學家的身份去研究社會科學,從自然科學借取概念、方法和運算方程,把社會現象當做「物」,當做數字來看待和研究,包括研究的理論經驗原則都是可以從自然科學中借鑒的。
在認識論上,實證主義者就是經驗主義的,他們主張研究結果由經驗來證實,研究者通過多次的實驗和觀察,不斷地記錄,研究研究過程中要把握感覺經驗中的所有,並以盡可能簡單的方式來描述它們。而研究者自身的立場要始終保持價值中立,不要置身參與其中,附合於每一次社會行動。研究資料即事先驗證研究假設的資料一定要來自實際的社會調查而不是主觀的想像。
在研究方法上,實證主義主張不能孤立地研究某個特定的問題,應該將研究對象放置在整個社會之中加以認識和理解,從視角上說就是一個整體角度。
2.韋伯的解釋性社會學研究立場
以韋伯為代表的解釋性社會學研究者認為其研究的對象是相對的,社會現實具有地方性和情景性等特點,是可以具體被建構和闡釋出來的。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應該採取交往和參與的方式,從主觀去認識,它的最終結果不是被發現而是被創造出來的。同時,在社會學研究的方法上我們就應該主動去理解,去思考,甚至主動創造必要的條件,這個過程充滿著人文性質,處理的時候應該辯證的看待問題。
二、雙方的社會學研究的原則比較
l、對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關系之要求的異與同。
由於受當時自然科學研究潮流的影響,塗爾干找到了社會學研究的突破口,他的方法論的基本原則是:把社會學研究的對象即社會事實作為物來考量。而韋伯本人與西方的歷史淵源、宗教背景以及哲學有著無法割捨的關系, 尤其受狄爾泰、新康德主義和存在主義的影響較大。社會科學的普誼價值問題在他的一系列學術研究中占據著核心地位。在社會學研究的方法論上,他與狄爾泰是一致的, 反自然主義, 毫不懷疑在研究社會行動的過程中,決不能像醫生通過解剖人體來了解人的身體器官一樣去認識社會行動背後的真相。
但是韋伯和塗爾乾的研究方法論在某種意義上還是有共同點的,韋伯認為社會學的研究應該建立一種「理想類型」的方法。他意識到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具有獨特性和主觀意向性,但是想保持絕對的客觀性又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理想類型」是指從事社會學研究的學者都普遍認可和接受的一系列概念體系,這樣就可以減少甚至避免社會學研究的隨意性和不統一性。而研究者在研究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自身的價值中立,消除研究者的價值觀對研究對象的額外影響和干預。同樣,塗爾干也強調過事實先於觀念、存在先於本質,對現象的觀察應排除通俗觀念的干擾,直接透入現象本身的實相。在這一點上兩人是不約而合的。。
2、解釋社會事實的原則與理解的原則的對立。
塗爾干表示:「一種社會事實的決定性原因,應該到先於他存在的社會事實之中去尋找,而不應到個人意識的狀態之中去尋找。」他指出,像古典經濟學和斯賓塞那樣根據個別現象來解釋社會事實只會把社會學降低到心理學的水平。 「一種社會事實的功能應該永遠到它與某一社會目的的關系之中去尋找。」另外,塗爾干還補充一點:「當我們試圖解釋一種社會現象時,必須分別研究產生該現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在研究的過程中要進行研究對象的分類,要保持社會事實的真實狀態,包括它的組合方式、結構、順序和功能都不應該受到人為的干預。
韋伯的原則是一種理解的原則。他堅信社會行動是有意義的,是可以被理解的。社會行動的背後蘊含著獨特的精神內涵和文化意義,如果不用理解和說明的方式而是單用自然科學的實證主義方法是不可能完成的。韋伯提出理解有兩種類別,第一種是對主觀意義的直接觀察理解;一種是解釋性理解。直接觀察理解就是對社會行動的直觀理解;而解釋性理解就要根據研究者的動機來把握行動者賦予行動的意義。兩種方法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塗爾乾和韋伯在這一點上可謂是涇渭分明。
3、整體主義與個體主義的對立。
塗爾干堅持「社會唯實論」。他認為社會是客觀存在的,社會不能簡單的化約為一個個單獨的個體。任何社會現象的產生原因都是另一個社會現象,而不是一種個人心理現象。社會不是個人的簡單集合,任何還原論的方式都不能提供對社會及其現象的理解,對個人的研究只有在對於整體社會研究具有意義時,才是必要的。這種以整體主義為出發點的實證主義方法與韋伯的理解性解釋是完全不一樣的,韋伯是通過社會行動的具體觀察來達到理解的目的,是一種以個體為對象,觀察和理解之後,發現這種個體與真實的因果關系,最終是一種經過思考後的推理,這才是結果。
三、啟示
兩位大師對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差異不能簡單地說孰優孰劣,二位大師曾在各自的社會科學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並且各自的方法都為社會學研究找到了合理的突破口。正是由於這種差異,才使得社會學的研究呈現出一種彼此對立又相互激勵和補充的狀態。社會學研究的前景是無限的,每一個大師都是歷史的巨人,後來者就是借著巨人的肩膀才能走的更高更遠。但是社會學研究的任務還是很艱巨的,我們應該總結前人的經驗循序漸進,以求對社會學這一門沉重而富有意味的學科的不斷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