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肢不協調怎麼調節呢
協調性需要先了解: 1、影響協調性因素; 2、協調性訓練理論,以下敘述。 1、影響協調性因素 影響協調性因素有: (1)交互抑制—支配動作反面肌肉的神經沖動之抑制或阻止。 (2)力量--反面肌肉的放鬆與收縮。 (3)耐力—疲勞的出現對精緻動作有影響。 (4)心智練習—心智練習可以提高精神集中力而改善。 (5)本體感受器(proprioception)—對位置肌肉關節的張力感受。 2、協調性訓練理論 協調性(coordination)指身體作用肌群之時機(timeing)正確、動作方向及速度恰當,平衡穩定且有韻律性謂。在各項體能中,協調性訓練可說最困難,因影響協調性除了遺傳、運動員心理個性外,尚有肌力與肌耐力、技術動作純熟度、速度與速耐力關系、身體重心平衡(關系肌力與肌耐力)、動作韻律性(技術動作要純熟方可)、肌肉放鬆與收縮,甚至還有柔軟度等。 協調性訓練法大概有以下九種手段: 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 2、反向完成動作; 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 4、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 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 6、采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 7、改變動作空間范圍; 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 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協調性訓練法之頻率愈是基層要愈高,當然,如果是兩公尺以上長人,動作仍不協調,頻率也要高。在准備期每星期之頻率以二到三次較佳,動作項目最少十項,每項動作最少練習三次到五次。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練期中,必需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七十%,頻率以每星期三次。動作如下: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此為一組循環。其它有10.陀螺翻滾、1 1.左腳內曲用右手碰、1 2.持球8字擺振、1 3.站立拋接球、1 4.坐拋接球、1 5.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1 6.蹲互推、1 7.站立跳起互推、1 8.站蹲撐立接球、1 9.坐蹲立接球、20.翻滾接球等。 當然,協調性訓練在於要求速度與時間和動作之配合下完成,亦即動作越復雜學習效果越佳,所以教練可以再編十到二十項動作,計約三十個項目練習。
Ⅱ 身體協調性差怎麼辦
身體協調性不佳一般常見於腦中風、帕金森等神經系統疾病,體現在上肢、手與下肢的功能協調性差,對於上肢可以採取屈伸個關節。對於手的訓練可以用手練習拿東西,剛開始可以練行拿體積大且體重較輕的東西,隨著動作的熟練可以拿小的東西。如果上肢與手綜合訓練,可以採取用手拿套圈的辦法練習協調性。下肢的練習可以採取下肢雙側關節交替屈伸練習,也可以練習上、下樓梯,左、右交替高抬腿或者步行時給患者腳下固定目標,讓患者順著目標進行走,練習患者的控制能力應掌握幾個原則:第一、一定要反復訓練的原則,隨訓練量的增加協調性會逐漸得到改善。第二、訓練時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著急,越著急協調性會越差強調慢。第三、訓練前應對肌肉進行放鬆。
在平時的健身中,大部分的人都是注重肌肉和力量的鍛煉,而忽略了身體協調性的鍛煉。
如果一個人的協調性比較差,就會讓別人覺得是笨手笨腳,運動的動作不利索。
如果身體的協調性好,能表現出很好的平衡感,律動性,而且整體肢體動作表現得很和諧。
由此可見,身體的協調能力是很重要的,不但不應該忽視,還應該在進行健身鍛煉的同時,加入一些身體協調性的鍛煉。
協調性的鍛煉跟力量鍛煉一樣,要注意鍛煉的強度,要把握好合適的度,才能在鍛煉中不容易受傷,也能有鍛煉效果。
Ⅲ 如何鍛煉孩子身體的協調性
1、單腳站立、另一隻不能碰到地面、站立的腳不能移動、身體盡量保持穩定、堅持1分鍾。
2、跳躍法,雙腳合並向前跳,落跳,接著向左跳,最後向右跳;跳完這樣一個動作後,雙腳站立的地方盡量是保持在開始的地方,重復20-30次。
3、轉向跳,雙腳合並,跳起的同時身體往左轉動180度落地站穩,再跳起身體向右轉動180度落地站穩,重復30次。
4、站擅,先站立,然後下頭,再雙手支地面,雙腳同時往後直,然後再收回雙腳,恢復站立姿勢。
5、跳繩練習,單腳跳繩,左右腳不停的替換,跳繩時要保持勻速,呼吸也要保持一定的節奏。
(3)四肢協調性訓練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協調性訓練法之頻率愈是基層要愈高,當然,如果是兩公尺以上長人,動作仍不協調,頻率也要高。在准備期每星期之頻率以二到三次較佳,動作項目最少十項,每項動作最少練習三次到五次。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煉期中,必須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了。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70%,頻率以每星期三次。
Ⅳ 協調性訓練動作有哪些
1、平衡步:提高身體平衡性以及四肢協調性。
起始姿勢抬起雙手至與肩同高;將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方的方式沿直線走;向前走,抬起後腿,然後暫停1秒,接著每條腿邁20步。
2、樹式:提高身體平衡性,強化小腿與軀干協調性
豎直站立,將足底放在對側大腿內側,保持腹部收緊,雙手成祈禱的姿勢,保持10~30秒換對側重復此動作。
3、向上抬手:提高肩部,胸部頸部背部整體協調性。
站立,手臂放與身體兩側,吸氣從兩側抬起你的手臂,伸直軀干繼續抬起手臂直至手臂位於頭部正上方。向上延展你的手臂且掌心相對,保持10~30秒。
4、上犬式:打開胸部,強化肩部腹部協調性,增肌後背柔韌性。
起始於低位平板支撐。向上抬起你的軀干且臉朝向前方。足背放在地面且伸直手臂,保持膝蓋和大腿抬離地面,保持這個動作10~15秒。
5、穿針引線:提高肩背部協調性。
起始於四足中立位,背部放平放鬆呼吸。一隻手臂從胸部下方穿過並向對側延展,同時旋轉手臂。接著換對側手臂,重復此動作30~50次。
Ⅳ 如何鍛煉肢體協調性
這個口述可能不太容易明白~
我原來在拳擊隊里待過 我們那有一套練習協調性的訓練操 我給你大概說說吧
1.雙腳原地跳 腳尖交換點地 按1122的順序 就是左左右右左左右右這樣
2.在1的基礎上 雙手向後顛 (就跟在身前做鄙視那個動作昂 握拳拇指向下那個 在身後按1122的節奏 上上下下 跟腳一起做)
3.和2差不多 只是一個手在上一個人在下
4.在1的基礎上 雙手伸直 從兩側平移到身前 上下交叉兩次 返回 這個節奏要短 也就是說 1122這個節奏里要做兩次 然後重復
5.
Ⅵ 協調性訓練30個動作
協調性訓練30個動作如下:
縱跳、前後跳、側跳、方形跳、轉向跳、跳躍轉向、側向交叉步、手腳反向動作、站蹲撐立、平衡步、樹式、向上抬手、上犬式、穿針引線、折回跑、停起練習、持球8字擺振。
站立拋接球、坐拋接球、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蹲互推、站立跳起互推、站蹲撐立接球、坐蹲立接球、翻滾接球等、陀螺翻滾、左腳內曲用右手碰、單雙跳、弓箭步跳、深蹲跳。
之後就是鍛煉身體使其有足夠的對反應作出的相應機能。再次就是練習反應神經。最後當然就是需要多方面適應各種情況。(因為只通過一種方式鍛煉反應是有局限性的,要知道人在習慣一種事務之後,對其的熟悉程度越高,下意識的成分就越高,這能提高該項目的能力,但是對飢前於其它的應激的提高就會打折扣。比如,一個打乒乓球的,反應能力不一定比同樣反應能力下打羽毛球神舉的,要知道運動習慣也會左右結果。)
經常鍛煉協調性有什麼好處
鍛煉身體協調性不僅增強體制,還讓你的人看上去更協調,更精神有氣質。平時我們打球跳舞時,能更流暢不容易受傷。是運動員,模特都要練的一項項目。
Ⅶ 身體協調性差什麼有關 怎麼提高
身體協調性差跟神經系統有關,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調節作用,運動更是需要這方面的靈敏調節,肢體與神經系統相互配合才能保證身體的協調性大大提高,鍛煉效果更加傷。
從四肢的協調性開始練起來,從簡單動作開始練習增加力量與平衡感,增強韌帶的柔韌性,將我們的四肢舒展開加強協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