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速算秘訣
初級:100以內加法
准備:教師在帶讀以下口訣並做相關手指游戲前,需發出口令「清零」,幼兒馬上雙手擊掌,然後緊握雙拳在胸前,聚精會神做好准備。(注意:手心朝里,兩拳間隔距離以方便雙手出指為准,既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
一、手指定位口訣
我有一雙手,代表九十九;左手定十位,九十我會數;
右手定個位,從一數到九;加減很方便,計算不用愁。
二、手指定數口訣
食指伸開「l」,中指伸開「2」;
無名指為「3」,小指伸開「4」;
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記住;
再伸食指到小指,「6」「7」「8」「9」排成數。
三、右手出指練習口訣
一馬當先,二虎相爭,三言兩語,四海為家,五穀豐登,
六畜興旺,七上八下,八仙過海,九牛一毛,十萬火急。
一言九鼎,二龍戲珠,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五穀豐登,
六神無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瓏,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註:念到「十萬火急」或「十全十美」時,右手握拳,左手出「1」,代表進位。)
四、左手出指練習口訣
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
(註:念到「一百」時,雙手擊掌,然後緊握雙拳在胸前。)
五、雙手出數練習
15、23、46、99、58、73、61 ……
(註:根據各年齡段幼兒認知水平,選擇出數的大小。)
六、加法練習
注意:在做加法練習時,比如「3+5」,右手先出「3」,「+5」的過程是:嘴裡念「加1」,出小拇指;嘴裡念「加2」,四指一提伸大拇指(注意在出指的過程中大拇指只代表「1」,只有在定數的時候,大拇指才當成「5」);嘴裡念「加3」,出食指;嘴裡念「加4」,出中指;嘴裡念「加5」,出無名指。此時開始定數,右手手指只有小拇指未打開,結果即為「8」。
(1)個位數加法練習(10以內加法練習)
1+1
2+l、2+2
3+l、3+2、3+3
4+l、4+2、4+3、4+4
5+
1、5+
2、5+
3、5+
4、5+5
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9
2+l、2+2、2+3、2+4、2+5、2+6、2+7、2+8
3+l、3+2、3+3、3+4、3+5、3+6、3+7
4+l、4+2、4+3、4+4、4+5、4+6
5+
1、5+
2、5+
3、5+
4、5+5
(2)十位數加法練習
10+10
20+l0、20+20
30+l0、30+20、30+30
40+l0、40+20、40+30、40+40
50+10、50+20、50+30、50+40、50+50
10+10、10+20、10+30、10+40、10+50、10+60、10+70、10+80、10+90
20+l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
30+l0、30+20、30+30、30+40、30+50、30+60、30+70
40+l0、40+20、40+30、40+40、40+50、40+60
50+10、50+20、50+30、50+40、50+50
(3)一百以內加法混合練習
3+
5、4+5、l+5、6+5、8+7、9+l、9+3、7+10
13+12、24+17、49+2、47+
6、43+8、46+54,38+62……
(4)一百以內連加混合練習
23+18+19+24+16、18+6+49+27……
㈡ 如何教幼兒20以內加減法
如何讓孩子快速的學會20以內的加減法?
這個問題描述有點模糊,既不知道孩子幾歲,也不清楚究竟「快速」是多快!
對幼兒園的小朋友和一年級的小朋友的要求當也不一樣。
我家大寶幼兒園中班,但是20以內的加法以及10以內的減法都算的很好,略作分享!
1、首先孩子要熟悉100以內的數字,最起碼要熟練20以內的數字。
孩子要學會20以內的加減法,首先當然要熟練的掌握20以內的數字才可以。熟悉的數字越多,對孩子來說20就越小,算起來也越輕松,心理上有點「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2、日常生活場景教加減法
生活教學,活學活用是最簡單最牢固的方式。
比如:
問:哥哥1個蘋果,弟弟個個蘋果,一共有幾個蘋果? 答:2個。家長「對了,1+1=2」。
再比如:
問:一共煮了4個雞蛋,媽媽吃了1個,還剩幾個雞蛋?答:3個。家長「對了,4-1=3」。
諸如此類的場景有很多。
3、提供類似點讀機的電子產品。
我家有個點讀機,朋友送的,我對這類電子產品一直不感興趣,大寶偶爾拿出來玩一玩。
有一天,大寶拿著一張有數字的卡片,在那裡玩。我就聽著上面說「8+4等於幾?」然後我看到大寶掰著手指算,然後按了一下12,然後點讀機上說「對了,你真棒!」 大寶很開心,然後繼續掰指頭,繼續加加減減。
我突然發現原來點讀機也很不錯呢!我從來沒給大寶教過,都是他自發算的。
4、可以提供掛圖
掛圖的作用就是提供一種興趣的可能,功能大概就跟玩具一樣。你把掛圖掛在那裡,就有那麼些時刻,孩子會有興趣看一看、讀一讀、算一算。
5、游戲的方式進行,拒絕強迫。
孩子越小,越不能強迫孩子。必須化有形與無形,溶物細無聲,在生活中學習,這樣孩子才能理解的深刻,貫徹的徹底。理解了問題的實質,孩子才會舉一反三。
㈢ 如何讓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學好加減法
幾個月以前,我也是一位迷茫的媽媽,如何教孩子數學,成了讓我很頭疼的事,一直以為這是老師的事,孩子上學前班可以跟老師學,可是這是個對數學極其敏感的孩子,似乎等不及讓老師來教她,四歲一過,跟著階梯數學進入了加減運算的世界。 越是不在意,越是能感覺到孩子的進步,當九月份小傢伙學會了20以內加減的時候,我才開始著急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數學,哪知我得准備遠遠落在了孩子的後面,常常發現小朋友自己已經會了,我才開始引導孩子用最快捷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來糾正孩子的演算法,這樣也好,至少孩子是在理解的基礎上來學的,而不用學前班的灌輸式的方法。一路走來,倒是積累了一些經驗。 首先學加減法的基礎,必須學會1—100的數數,100—1的倒數,至少二十以內的點數取物。這些東西朵朵小朋友四歲時就全部完成了,特別是倒數,讓我很意外很驚訝,因為我從沒教過她。所以我常說這個孩子對數字很敏感。 十以內的加法小朋友很順利,但是減法小朋友開始時一定要看到實物才算得出來,特別是10-9之類的,我們看起來很容易,孩子算起來卻覺得很難,想這類大數減大數,孩子最初算是老是出錯,我只是點了孩子一句話,「10-9=,其實就是10比9多多少?」一句話,小朋友的十以內減法就此過關。 想著今年朵朵才上大班,覺得會這些已經足夠了,不想偶然之間發現,小傢伙已經會進位了,雖然我知道是在心裡數出來的,還是讓我很驚訝,於是,我開始到處找學習進位的方法,在朵朵買的口算書上,我找到了,現在很流行的二十一內進位加法的演算法就是----湊十法。後來我問過上學前班的孩子家長,也得到了證實。 所謂湊十法,舉例來說比如8+7= ,用湊十法來算就是8+7=8+2+5=15,16—9= 16—6—3=7.這個演算法要求孩子是以內加減法熟練,10的組成熟悉。 起初以為孩子不容易學會,我用擺蘑菇丁(小顆粒玩具)來讓孩子體會,熟悉,幾次以後我也淡忘了,事實是,再後來做題時,孩子清晰的說出了思路,用的就是湊十法,才發現其實孩子還是理解了。 到了任意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時,小朋友還是用湊十法,但是根據題型的不同,有時湊前面有時湊後面,我發現這時很容易出錯。像這樣58+6=,和23+9=,好在這個時候小傢伙的二十以內加減法已經很熟練了,所以我思考後提出這樣的演算法58+6=50+(8+6)=50+14=64。小朋友很容易就接受了。 再遇到借位減法時,我第一次向小朋友講述了借位的概念,因為只是涉及到兩位數減一位數,所以理解起來並不困難。 跟著新思維的數學訓練,很快就涉及到兩位數的加減法,整數加減很容易,但是兩個數都不是整數,朵朵就開始出錯,我發現其實是孩子沒有數的概念,拿來蘑菇丁,我們一起擺來做題,很快孩子就明白了數的的關系,我也發現了口算的好處,口算24就讀做二十四,2是表示二十,讀出口立即就明白了,這遠比學前班教的列豎式數位對齊,在十位是表示十,比這個好理解多了。而且我一直不贊成太小的孩子用豎式教孩子計算,理解的孩子好些,沒有理解的孩子就只是做機械的二十以內的加減運算了,即使會做,但沒有明白數的關系和量的概念。而且會了口算再學豎式計算,只會更容易,所以朵朵的豎式計算我是不會教她的,留給學前班的老師教吧。 最難得兩位加兩位進位的加法和退位的減法,我一直在思考怎麼和孩子講,從開始學加減法,一直是我跟在孩子的後面,她會做了我在教,到最後這個時期才是我主動先思考,但是等我想好了怎麼教,小傢伙不知不覺中又跑到了我的前面。 十二月的某天,當我心血來潮教孩子怎麼做加法時,我寫下了27+14=,小朋友立即制止了我,:「媽媽,你不用教我,我會算。」思考了一會,小朋友脫口而出:「41」我驚訝的問:「你怎麼算的?」小朋友的演算法27+14=27+10+4=37+4=41,思維很正確,但是和我的想法不同,我的方法是27+14=20+10+7+4=30+11=41,這樣思路更清晰一些,錯我率會更低,小朋友還是聽從了我的演算法。 兩位減兩位借位減法是我唯一一次先教的,54—28=,我的思路54—28,先用50—20等於30,4—8不夠減,從30中借10,那麼三十就變成20,後面14—8=6,20+6=26,一遍講過,覺得小朋友似懂非懂,就沒再重復講,之後的幾天一直在想是不是還有更容易讓孩子理解的好方法?那知小朋友自己已經在悄悄的消化著,幾天過後,我又問起時,小朋友已經在我開口之前算出了正確答案。 朵朵的加減法都是在口算狀態下完成的,小朋友有興趣加上對數字敏感,所以進步的很快,這一點就連我也很意外。 整個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孩子數的概念,這一點階梯數學和新思維數學訓練做的都很好,省了我不少時間,再加上擺放蘑菇丁,更明確了數的概念,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因為我的教授過程大都是在朵朵自己會做題之後,所以孩子接受的時間很短,我覺得孩子自己體會也很重要,就算是用最笨的方法,她能算出來,就說明她明白這個數字關系。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讓孩子更容易理解,運算起來更簡便。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1、首先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要讓他主動的去學習。 被動的學習是很枯燥的,那樣只能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感。 2、要時刻記著誇獎孩子,贊揚是激起興趣的興奮劑,要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 3、要有耐心和信心,和孩子一起分享學習上的得失。 4、做孩子最好的朋友 5、在實踐中你還可以總結一些經驗,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孩子計算能力的提高,口算是基礎。1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又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基礎,所以1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必須使幼兒非常熟練。無論家長,還是老師我們在進行教學和輔導時都應先易後難。 在教學時先讓孩子分學具(計數棍、玩具、各種圖形)等等,使孩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了解數的組成與分解,然後在進行加減法教學,因為數的組成與分解時10以內加減法教學的基礎,熟練掌握數的組成之後,進行加減法口算就容易多了。 把加減法與數的組成聯系起來,目的是使孩子真正明白加減法的算理。以數字「5」的組成與分解為例,「5」可以分成「2」和「3」,「2」和「3」組成「5」。加法的意義就是把兩部分合並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2」和「3」組成「5」也就是把「2」和「3」合起來,即2+3=5。減法就是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5可以分成2和3,就是從總數5里去掉2就剩另一部分3,去掉3就剩另一部分2.即5-2=3、5-3=2. 10以內加減法教學可以從以下四方面進行: (1)、幼兒動手操作學具,通過分學具得出數的組成。 (2)、熟練掌握數的組成。可以邊操作邊說數的組成;可以吧數的組成製成卡片進行訓練,看卡片已各種形式讓幼兒說,為加減法口算作準備。 (3)、列式計算。通過擺學具列出算式,因為有樹的組成作基礎,計算結果也就簡單多了。 (4)、口算加減法的訓練。在幼兒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進行形式多樣的口算練習。如:把數的組成製成卡片進行練習。以5可以分成2和3為例,出示卡片既可以讓幼兒說出數的組成與分解,還可以看卡片說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加法算式。另外可以製作口算卡片進行練習,如:2+3=5,開始可以寫出結果,讓幼兒看算式完整的地讀,然後去掉結果,讓幼兒讀;最後看算式,不重復題目直接說出結果。這樣循序漸進,可以照顧到口算能力較差的幼兒,使幼兒的口算能力得以提高。 除了採用以上的方法進行練習外,還應重視孩子的聽算、視算,聽算和視算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鍛煉幼兒的聽力,還可以提高幼兒的思維反應能力。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每天讓孩子在園對照黑板抄題、算題的目的所在。 10以內加減法是學習2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教育督促幼兒熟練掌握。按照說數的組成、讀口算卡片、寫口算題、讀口算題、聽算的過程訓練幼兒,口算速度逐步
㈣ 如何教幼兒園孩子學習加減法,
一、教幼兒園孩子學習加減法的方法
1、讓孩子能夠從小得多鍛煉,能夠學會數數,在學習數學計算的時候,是作為一個前提的條件,讓寶寶熟練地能夠從一數到100,從某個數開始繼續的數下去,然後再倒數回來,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
2、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同現實結合起來,或者是在玩耍一起吃東西的時候去進行引導,讓孩子對數學有一個敏感度,能夠增強孩子的求知慾,比如在家裡玩耍的時候,要讓孩子注意到房間的不同的玩具,告訴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形狀。
3、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讓孩子能夠從數學游戲當中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比如堆積木或者是玩兒積木的時候,對數字會有一個基本的概念,讓孩子能夠熟悉和親切的去進行分類和計算,感知著一些玩具的尺寸和形狀。
二、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希望自己的寶寶從小都會比較聰明,早教雖然好,但是也要根據寶寶的實際的情況,通過寶寶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來進行教育,千萬不要強加於給寶寶更多的壓力,這樣會造成寶寶的預防心理。
㈤ 幼兒園數學加減法怎麼教
幼兒園數學加減法的教導:
1、先利用時鍾來學加法:在開始的階段,寶寶並不能理解「加」的概念,必須利用時鍾來教孩子學習加法,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有個數字的概念,還能學習認表。
2、學習加減法「從口開始」:書面算式包含很多對於寶寶來說還是很陌生的符號,如果一開始就把一大堆難以理解的抽象符號推給寶寶,將會增加他的壓力,讓他們感到厭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聊天的語氣來進行,讓寶寶覺得學習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20以內加減法速算技巧
1、做減法,想加法。利用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關系,用加法來思考。如,12-8,想8+( )=12。
2、破十法。如 13-7用「破十法」可以這樣想:10-7+3=6。
3、連減法(平時法),如13-7用『連減法』可以這樣想:13-3-4=6,也就是把7分成3和4。
4、加補法。如13-7還可以這樣想:13-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