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經濟學研究方法論文

經濟學研究方法論文

發布時間:2024-06-24 17:11:39

1. 本科經濟學論文研究某問題產生的原因用什麼

用以下幾種方法:
1、歸納方法與演繹方法:
歸納就是從個別事實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結論原理;演繹則是從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個別結論。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方法;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方法。
歸納是從經驗事實中找出普遍特徵的認識方法,是各門學科在積累經驗材料的基礎上,總結出科學定理或原理的一種重要方法。歸納必須建立在大量的個別事實的基礎上,事實不可靠和不充分,都不可能通過歸納得出科學的結論與原理。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推理,因而它是一種擴大知識的方法,但它又總是不完全和不嚴密的。因為我們永遠只能觀察到部分事物,不可能窮盡個別。所以列寧說:「以最簡單的歸納方法所得到的是最簡單的真理,總是不完全的,因為經驗總是未完成的。」通過歸納人們只能知道「是什麼」,不能知道「為什麼」。
演繹的主要形式是三段式,就是以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結論來。推出的結論能否正確,取決於推理的前提是否正確,推理的形式是否合乎邏輯規則。因此,進行演繹推理的前提必須真實,演繹過程必須遵守嚴格的邏輯規則。
歸納與演繹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是兩種相反相成的推理方法。它是科學研究工作都必須應用的邏輯方法。
2、分析方法與綜合方法:
分析就是把客觀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方面、特徵和因素而加以認識。它是把整體分為部分,把復雜的事物分解為簡單的要素分別加以研究的一種思維方法。分析是達到對事物本質認識的一個必經步驟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務不僅僅是把整體分解為它的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過現象,抓住本質,通過偶然性把握必然性。分析的過程是要著重弄清事物在運動變化中各方面各占何種地位,各起何種作用,又以何種方式與他方面發生制約和轉化。簡言之,分析的過程,就是揭露矛盾和認識矛盾的過程。因此,科學的分析必須從實際出發,對所分析的對象進行實事求是的系統周密的調查研究。分析方法最基本的職能就是深入事物內部了解它的細節,搞清它的內部結構、內部聯系,抓住事物基礎的東西。
要科學地、正確地分析事物,必須做到:
第一,對事物作全面的分析。要分析客觀事物矛盾的多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既要把握肯定方向,也要理解否定方向;既要分析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視次要方面,否則就會出現片面性。
第二,對事物做歷史的分析。考察事物,應該分析它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狀態。從事物的發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中,揭示事物的本質,預見未來的發展。
第三,對事物作具體分析。就是對不同的研究對象採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四,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進行調查研究,實驗,觀察。
任何科學研究都離不開分析方法。但是分析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由於它著眼的是事物的局部,就可能出現以偏概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為了克服這些缺點,就必須用綜合的方法把分析與綜合結合起來。
綜合是同分析相反的一種思維方法。它是在分析的基礎上,把客觀對象的各個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的認識聯結起來,形成對客觀對象的統一認識,從而達到把握事物的有機聯系及其規律性。綜合不是把各個部分、各方面簡單的相加和隨便的湊合,也不是任意的、主觀的臆造,而是按照對象各部分間的內在的有機的聯系,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本質和整體的特徵。
總之,分析與綜合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它們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只有把兩者結合在一起,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科學的邏輯方法。
3、因果分析法:
就是分析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認識問題的產生原因和引起結果的辯證思維方法。使用這種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內因與結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關系。要注意結果與原因的逆關系,一方麵包括「用原因來證明結果」,同時也包括「用結果來推論原因」。不同的事物,一般都一身二任,既是原因,又是結果,而且一個結果往往有不同層次的幾個原因。因此,在研究過程中,對所分析的問題必須尋根究底。
4、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又稱類推或類比法。它是對事物或者問題進行區分,以認識其差別、特點和本質的一種辯證邏輯方法。在資料不多,還不足以進行歸納和演繹推理時,比較分析法更具有價值。康德說:「每當理智缺乏可靠論證的思路時,類比這個方法往往能指引我們前進。」
比較有多種形式,如縱向比較、橫向比較、經驗教訓比較、正反比較、各種異同的比較。採取哪種形式,可視需要而選擇。
5、定性分析法與定量分析法:
就是通過確定事物的質的關系和數量關系以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辯證思維方法。任何事物或任何問題都是質和量的統一,事物的質量,既表現為一定的量,又表現為一定的質。因此,我們在研究中,只有弄清質的方面,又弄清量的方面,才能找出其中規律性的問題。在研究中,定性分析就是據事論理,劃清事物質的界限。定量分析就是對問題的規模、范圍、數目等數量關系的情況及變化,進行精確的統計,計算、分析、對比,就是弄清事物發展中量的變化關系。
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是對同一問題從不同方面進行研究,二者必須結合,才能得出比較科學、完整的結論。
論文,古典文學中意為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現多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2. 奼備竴綃囧ぇ涓寰縐鍒嗕笌緇忔祹瀛︽湁鍏崇殑灝忚烘枃錛2000瀛楀乏鍙熾傘傘

寰縐鍒嗙殑鍩烘湰鎬濇兂鍙婂叾鍦ㄧ粡嫻庡︿腑鐨勫簲鐢

鎽樿侊細 寰縐鍒嗗矓閮ㄦ眰榪戜技銆佹瀬闄愭眰綺劇『鐨勫熀鏈鎬濇兂璐絀誇簬鏁翠釜寰縐鍒嗗︿綋緋諱腑錛岃屽井縐鍒嗗湪鍚勪釜棰嗗煙涓鍙堟湁騫挎硾鐨勫簲鐢錛岄殢鐫甯傚満緇忔祹鐨勪笉鏂鍙戝睍錛屽井縐鍒嗙殑鍦頒綅涔熶笌鏃ヤ勘澧烇紝鏈鏂囩潃閲嶇爺絀跺井鍒嗗湪緇忔祹媧誨姩涓杈歸檯鍒嗘瀽銆佸脊鎬у垎鏋愩佹渶鍊煎垎鏋愮殑搴旂敤錛屼互鍙婄Н鍒嗗湪鏈浼樺寲闂棰樸佽祫閲戞祦閲忕殑鐜板奸棶棰樹腑鐨勫簲鐢ㄣ

鍏抽敭璇嶏細寰鍒 縐鍒 鍩烘湰鎬濇兂 搴旂敤

寰縐鍒嗘槸浜虹被鏅烘収鏈浼熷ぇ鐨勬垚灝變箣涓錛屽矓閮ㄦ眰榪戜技銆佹瀬闄愭眰綺劇『鐨勫熀鏈鎬濇兂鏄榪涗竴姝ュ︿範楂樼瓑鏁板鐨勫熀紜銆傞殢鐫甯傚満緇忔祹鐨勪笉鏂鍙戝睍錛屽埄鐢ㄦ暟瀛︾煡璇嗚В鍐崇粡嫻庨棶棰樻樉寰楄秺鏉ヨ秺閲嶈侊紝榪愮敤寰鍒嗗拰縐鍒嗗彲浠ュ圭粡嫻庢椿鍔ㄤ腑鐨勫疄闄呴棶棰樿繘琛岄噺鍖栧垎鏋愶紝浠庤屼負浼佷笟緇忚惀鑰呯殑縐戝﹀喅絳栨彁渚涗緷鎹銆

1. 寰縐鍒嗙殑浜х敓銆佸彂灞曞強鍏朵綔鐢

寰縐鍒嗘濇兂鐨勮悓鍙戝嚭鐜扮殑姣旇緝鏃╋紝涓鍥鎴樺浗鏃朵唬鐨勩婂簞瀛惵峰ぉ涓嬨嬬瘒涓鐨勨滀竴灝轟箣閿わ紝鏃ュ彇鍏跺崐錛屼竾浜嬩笉絝鈥濆氨鈒存兜浜鏃犵┓灝鐨勬濇兂銆傜粡鏌ラ槄鏂囩尞銆婃檹鑳戒腑.寰縐鍒嗏斺旀暟瀛﹀彂灞曠殑閲岀▼鐗屻嬪緱鐭ワ細鍒頒簡鍗佷竷涓栫邯錛屾ф床璁稿氭暟瀛﹀朵篃寮濮嬭繍鐢ㄥ井縐鍒嗙殑鎬濇兂鏉ュ啓鏋佸ぇ鍊間笌鏋佸皬鍊礆紝浠ュ強鏇茬嚎鐨勯暱搴︾瓑絳夈甯曟柉鍗鍦ㄦ眰鏇茶竟褰㈤潰縐鏃訛紝鐢ㄥ埌鈥滄棤絀峰皬鐭╁艦鈥濈殑鎬濇兂錛屽苟鎶婃棤絀峰皬姒傚康寮曞叆鏁板︼紝涓哄悗鏉鑾卞竷灝煎吂鐨勫井縐鍒嗙殑浜х敓濂犲畾浜嗗熀紜銆

闅忕潃鏁板︾戝︾殑鍙戝睍錛屽井縐鍒嗗緱鍒頒簡榪涗竴姝ョ殑鍙戝睍錛屽叾涓嬈ф媺瀵逛簬寰縐鍒嗙殑璐$尞鏈澶э紝浠栫殑銆婃棤絀峰皬鍒嗘瀽寮曡恆嬨併婂井鍒嗗︺嬨併婄Н鍒嗗︺嬩笁閮ㄨ憲浣滃瑰井縐鍒嗙殑榪涗竴姝ヤ赴瀵屽拰鍙戝睍璧蜂簡閲嶈佺殑浣滅敤銆備箣鍚庯紝媧涘繀杈俱佽揪鏈楄礉灝斻鎷夋牸鏈楁棩銆佹媺鏅鎷夋柉銆佸嫆璁╁痙銆鍌呯珛鍙絳夋暟瀛﹀朵篃瀵瑰井縐鍒嗙殑鍙戝睍浣滃嚭浜嗚緝澶х殑璐$尞銆傜敱浜庤繖浜涗漢鐨勫姫鍔,寰鍒嗘柟紼嬨佺駭鏁拌哄緱浠ヤ駭鐢燂紝寰縐鍒嗕篃姝e紡鎴愪負浜嗘暟瀛︿竴涓閲嶈佸垎鏀銆

寰縐鍒嗙殑鍒涚珛鏀瑰彉浜嗘暣涓鏁板︿笘鐣屻傚井縐鍒嗙殑鍒涚珛錛屾瀬澶х殑鎺ㄥ姩浜嗘暟瀛﹁嚜韜鐨勫彂灞曪紝鍚屾椂鍙堣繘涓姝ュ紑鍒涗簡璇稿氭柊鐨勬暟瀛﹀垎鏀錛屼緥濡傦細寰鍒嗘柟紼嬨佹棤絀風駭鏁般佺繪暎鏁板︾瓑絳夈傛ゅ栵紝鏁板﹀師鏈夌殑涓浜涘垎鏀錛屼緥濡傦細鍑芥暟涓庡嚑浣曠瓑絳夛紝涔熻繘涓姝ュ彂灞曟垚涓澶嶅彉鍑芥暟鍜岃В鏋愬嚑浣曪紝榪欎簺鏁板﹀垎鏀鐨勫緩絝嬫棤涓涓嶆槸榪愮敤浜嗗井縐鍒嗙殑鏂規硶銆傚湪寰縐鍒嗗壋璁懼悗榪欎笁鐧懼勾涓錛屾暟瀛﹁幏寰椾簡鍓嶆墍鏈鏈夌殑鍙戝睍銆

2. 寰縐鍒嗙殑鍩烘湰鎬濇兂鈥斺斺斿矓閮ㄦ眰榪戜技銆佹瀬闄愭眰綺劇『

寰縐鍒嗘槸寰鍒嗗﹀拰縐鍒嗗︾殑鎬葷О錛屽畠鐨勫熀鏈鎬濇兂鏄錛氬矓閮ㄦ眰榪戜技銆佹瀬闄愭眰綺劇『銆備互涓嬫垜浠鍏蜂綋闃愯堪寰鍒嗗︿笌縐鍒嗗︾殑鎬濇兂銆

2.1寰鍒嗗︾殑鍩烘湰鎬濇兂

寰鍒嗗︾殑鍩烘湰鎬濇兂鍦ㄤ簬鑰冭檻鍑芥暟鍦ㄥ皬鑼冨洿鍐呮槸鍚﹀彲鑳界敤綰挎у嚱鏁版垨澶氶」寮忓嚱鏁版潵浠繪剰榪戜技琛ㄧず銆傜洿瑙備笂鐪嬫潵錛屽逛簬鑳藉熺敤綰挎у嚱鏁頒換鎰忚繎浼艱〃紺虹殑鍑芥暟錛屽叾鍥懼艦涓婁換鎰忓井灝忕殑涓孌甸兘榪戜技浜庝竴孌電洿綰褲傚湪榪欐牱鐨勬洸綰誇笂錛屼換浣曚竴鐐瑰勯兘瀛樺湪涓鏉℃儫涓紜瀹氱殑鐩寸嚎鈹鈹璇ョ偣澶勭殑鈥鍒囩嚎鈥濄傚畠鍦ㄨョ偣澶勭浉褰撳皬鐨勮寖鍥村唴錛屽彲浠ヤ笌鏇茬嚎瀵嗗悎寰楅毦浠ュ尯鍒嗐傝繖縐嶈繎浼礆紝浣垮瑰嶆潅鍑芥暟鐨勭爺絀跺湪灞閮ㄤ笂寰楀埌綆鍖栥

2.2縐鍒嗗︾殑鍩烘湰鎬濇兂

縐鍒嗗︾殑鏈鍩烘湰鐨勬傚康鏄鍏充簬涓鍏冨嚱鏁扮殑瀹氱Н鍒涓庝笉瀹氱Н鍒嗐傝暣鍚鍦ㄥ畾縐鍒嗘傚康涓鐨勫熀鏈鎬濇兂鏄閫氳繃鏈夐檺閫艱繎鏃犻檺銆傚洜姝ゆ瀬闄愭柟娉曞氨鎴愪負寤虹珛縐鍒嗗︿弗鏍肩悊璁虹殑鍩烘湰鏂規硶銆傚井鍒嗕笌縐鍒嗚櫧鐒舵槸寰瑙傚拰瀹忚備袱縐嶄笉鍚岃寖鐣寸殑闂棰橈紝浣嗗畠浠鐨勭爺絀跺硅薄閮芥槸鈥滈潪鍧囧寑鈥濆彉鍖栭噺錛岃В鍐抽棶棰樼殑鍩烘湰鎬濇兂鏂規硶涔熸槸涓鑷寸殑銆傚彲褰掔撼涓轟袱姝ワ細a.寰灝忓矓閮ㄦ眰榪戜技鍊礆紱b.鍒╃敤鏋侀檺奼傜簿紜銆傚井縐鍒嗙殑榪欎竴鍩烘湰鎬濇兂鏂規硶璐絀誇簬鏁翠釜寰縐鍒嗗︿綋緋諱腑錛屽苟涓斿皢鎸囧兼垜浠搴旂敤寰縐鍒嗙煡璇嗗幓瑙e喅鍚勭嶇浉鍏崇殑闂棰樸

3.寰鍒嗗湪緇忔祹瀛︿腑鐨勫簲鐢

闅忕潃緇忔祹鐨勫彂灞曞強鏁板︾悊璁虹殑瀹屽杽,鏁板︿笌緇忔祹瀛︾殑鍏崇郴瓚婃潵瓚婂瘑鍒,搴旂敤瓚婃潵瓚婂箍娉.寰縐鍒嗕綔涓烘暟瀛︾煡璇嗙殑鍩虹,浠嬬粛寰縐鍒嗕笌緇忔祹瀛︾殑涔︿篃瓚婃潵瓚婂,鐒惰屽ぇ閮ㄥ垎涔︽垨鑰呯潃閲嶄粙緇嶇粡嫻庡︽傚康鎴栬呯潃閲嶄粙緇嶆暟瀛︾悊璁,寰堝皯鏈変富瑕佷粙緇嶅井縐鍒嗗湪緇忔祹瀛︿腑鐨勫簲鐢ㄧ殑涔.鏈鏂囧皢閫氳繃瀵逛竴浜涚畝鍗曠殑寰縐鍒嗙煡璇嗗湪緇忔祹瀛︿腑鐨勫簲鐢,浠ヤ嬌浜轟滑鎰忚瘑鍒扮悊璁轟笌瀹為檯緇撳悎鐨勯噸瑕佹.

3.2寮規у垎鏋

鍦ㄦ枃鐚銆婅敗鑺.璐浼氭暟瀛︺嬩腑錛屾煇涓鍙橀噺瀵瑰彟涓涓鍙橀噺鍙樺寲鐨勫弽鏄犵▼搴︾О涓哄脊鎬ф垨寮規х郴鏁般傚湪緇忔祹宸ヤ綔涓鏈夊氱嶅氭牱鐨勫脊鎬э紝榪欏喅瀹氫簬鎵鑰冨療鍜岀爺絀剁殑鍐呭癸紝濡傛灉鏄浠鋒牸鐨勫彉鍖栦笌闇奼傚弽鏄犱箣闂存湁鍏崇郴錛岄偅涔堣繖涓鍙嶆槧灝辯О涓洪渶奼傚脊鎬с傜敱浜庡叿浣撳晢鍝佹湰韜灞炴х殑涓嶅悓浠ュ強娑堣垂闇奼傜殑宸寮傦紝鍚屾牱鐨勪環鏍煎彉鍖栫粰涓嶅悓鍟嗗搧鐨勯渶奼傚甫鏉ョ殑褰卞搷鏄涓嶅悓鐨勩傛湁鐨勫晢鍝佸弽搴旂伒鏁忥紝寮規уぇ錛屾定浠烽檷浠蜂細閫犳垚鍓х儓鐨勯攢鍞鍙樺姩錛涙湁鐨勫晢鍝佸垯鍙嶅簲鍛嗘粸錛屽脊鎬у皬錛屼環鏍煎彉鍖栧瑰叾娌′粈涔堝獎鍝嶃

4.縐鍒嗗湪緇忔祹瀛︿腑鐨勫簲鐢

縐鍒嗗︽槸寰鍒嗗︾殑閫嗛棶棰橈紝鍒╃敤縐鍒嗗︽潵鐮旂┒緇忔祹鍙橀噺鐨勫彉鍖栭棶棰樻槸緇忔祹瀛︿腑鐨勪竴涓閲嶈佹柟娉曪紝涓嶅畾縐鍒嗘槸奼傚叏浣撳師鍑芥暟錛屽畾縐鍒嗘槸奼傚拰寮忕殑鏋侀檺銆傜敱杈歸檯鍑芥暟奼傚師鍑芥暟錛屾垨奼備竴涓鍙樹笂闄愮殑瀹氱Н鍒嗭紝涓鑸閮介噰鐢ㄤ笉瀹氱Н鍒嗘潵瑙e喅錛涘傛灉奼傚師鍑芥暟鍦ㄦ煇涓鑼冨洿鐨勬敼鍙橀噺錛屽垯閲囩敤瀹氱Н鍒嗘潵瑙e喅銆傚逛紒涓氱粡钀ヨ呮潵璇達紝瀵瑰叾緇忔祹鐜鑺傝繘琛屽畾閲忓垎鏋愭槸闈炲父蹇呰佺殑錛屼笉浣嗗彲浠ョ粰浼佷笟緇忚惀鑰呮彁渚涚簿紜鐨勬暟鍊礆紝鑰屼笖鍦ㄥ垎鏋愮殑榪囩▼涓錛岃繕鍙浠ョ粰浼佷笟緇忚惀鑰呮彁渚涙柊鐨勬濊礬鍜岃嗚掋

5.鎬葷粨錛

寰縐鍒嗗矓閮ㄦ眰榪戜技銆佹瀬闄愭眰綺劇『鐨勫熀鏈鎬濇兂鏂規硶璐絀誇簬鏁翠釜寰縐鍒嗗︿綋緋諱腑錛屽湪緇忔祹鏃ョ泭鍙戝睍鐨勪粖澶╋紝寰縐鍒嗙殑鍦頒綅涔熶笌鏃ヤ勘澧烇紝璐鋒俱佸吇鑰侀噾銆鍖葷枟淇濋櫓銆佷紒涓氬垎閰嶃佸競鍦洪渶奼傜瓑絳夐噾鋙嶉棶棰樿秺鏉ヨ秺澶氬湴榪涘叆鏅閫氫漢鐨勭敓媧伙紝鍒╃敤寰縐鍒嗙殑鐭ヨ瘑鏈夊埄浜庢垜浠鍘昏В鍐沖悇縐嶇浉鍏崇殑闂棰樸

鍙傝冩枃鐚錛

[1] 紲佸崼綰錛岀綏褰╃幉.寰縐鍒嗗︾殑浜х敓鍜屽彂灞昜J].灞辮タ騫挎挱鐢佃嗗ぇ瀛﹀︽姤錛2003錛岋紙02錛. [2] 鏅忚兘涓.寰縐鍒嗏斺旀暟瀛﹀彂灞曠殑閲岀▼鐗孾J].杈懼幙甯堣寖楂樼瓑涓撶戝︽牎瀛︽姤錛2002錛岋紙04錛. [3] 鍚屾祹澶у鏁板︽暀鐮斿.楂樼瓑鏁板︼紙絎鍥涚増錛塠M].鍖椾含錛氶珮絳夋暀鑲插嚭鐗堢ぞ錛1993. [4] [緹嶿鎵樎烽亾鏋.鏁板﹀湪緇忔祹涓鐨勫簲鐢╗M].紱忓窞錛氱忓緩縐戝︽妧鏈鍑虹増紺撅紝1983,4. [5] 钄¤姺.璐浼氭暟瀛[M].涓婃搗錛氱煡璇嗗嚭鐗堢ぞ錛1982,12.

[6] 璧墊爲瀚.緇忔祹搴旂敤鏁板﹀熀紜錛堜竴錛.寰縐鍒.涓鍥戒漢姘戝ぇ瀛﹀嚭鐗堢ぞ錛2002. [7] 鏉ㄥ﹀繝.寰縐鍒哰M].涓鍥藉晢涓氬嚭鐗堢ぞ錛2001.

[8] 鍚戣強鏁.寰縐鍒嗗湪緇忔祹鍒嗘瀽媧誨姩涓鐨勫簲鐢╗J].縐戞妧淇℃伅錛2009錛26錛. [9] 楂欏摬.嫻呰皥寰縐鍒嗗湪緇忔祹涓鐨勫簲鐢╗J].涓鍥界戞妧鍗氳堬紝2009錛7錛. [10] 鐜嬪織騫.楂樼瓑鏁板﹀ぇ璁插爞[M].澶ц繛錛氬ぇ榪炵悊宸ュぇ瀛﹀嚭鐗堢ぞ錛2004. [11] 鍚磋擔鏄.寰縐鍒哰M].涓鍥戒漢姘戝ぇ瀛﹀嚭鐗堢ぞ錛2004.

[12] 璋鐟炴灄錛屽垬鏈堣姮.寰縐鍒嗗湪緇忔祹鍒嗘瀽涓鐨勫簲鐢ㄦ祬鏋怺J].鍟嗗満鐜頒唬鍖栵紝2008錛4錛. [13] 寮犲厛鑽.璋堝井縐鍒嗗湪緇忔祹鍒嗘瀽涓鐨勫簲鐢╗J].嬋闃寵亴涓氭妧鏈瀛﹂櫌瀛︽姤錛2009,22錛4錛 [14] 鏄庢竻娌.鏁板﹀垎鏋鐨勬濇兂涓庢柟娉昜M].灞變笢澶у﹀嚭鐗堢ぞ錛2004.

[15] Elizabeth George Bremigan.Ball State University 2005.An Analysis of Diagram Modif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Students鈥橲olutions to Applied calculus problems.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cation,2005Vol.36,No.3:48-277.

[16]Sandra Crespo.Cythia Nicol(2006).Challenging Pre-serviceteachers鈥橫athematical Understanding:The case of Division by zero.School.

3. 經濟學研究的定量與定性分析探究

經濟學研究的定量與定性分析探究

研究是通過各種研究方法對事實或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以獲取新的可靠知識的思維活動。研究方法的選擇、運用和創新對研究工作至關重要。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經濟學研究的定量與定性分析探究論文,以供參考。

摘要: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經濟學研究的兩種基本手段。前者是對經濟事物本質及其屬性的分析;後者是對經濟事物進行量的考察。本文試圖就定性、定量分析的定義其各自的特點入手,闡述學術研究界關於他們的爭論,並分析經濟學研究中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關系。

關鍵詞: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經濟學研究

研究是通過各種研究方法對事實或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以獲取新的可靠知識的思維活動。研究方法的選擇、運用和創新對研究工作至關重要。在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中,經濟學家不斷引進別的學科研究方法或開創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為之服務。這些研究方法的引進和創新都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理論及相關科學理論的發展,拓展了經濟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然而我們也必須正確的認識和運用經濟學方法論中的研究方法,把握正確的尺度和方向才能使我們的研究工作事半功倍。但由於經濟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關於經濟研究中的兩種分析方法即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哪一種方法更科學、更合理,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

在經濟學界,主張定量分析的觀點認為,採用數學語言,遵循數學所固有的邏輯程序,有助於清晰地表達思想,使概念精確,論證富有邏輯性,避免曲解和混亂,混亂,如經濟學家施蒂格勒認為這種轉換不僅值得搞,而且非搞不可。其轉換有助於經濟學與數理經濟學的發展。另一方面,與其對立的觀點認為,雖然嚴格地遵循數學邏輯程序,能使混亂的思想呈清,但數學只是經濟認識的輔助手段,不能取代質的分析,濫用數學手段,也會產生許多謬誤。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就認為,這種轉換不僅無益,而且涉及到一種陳腐的智力幾何學。結合國內經濟學研究中所出現的對於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爭論,本文試圖就定性、定量分析的定義其各自的特點入手,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在經濟學研究中的相互關系。

一、定性分析的定義及特點

定性分析是認識事物的質、尋找事物的本質聯系,是對事物或事件的性質和特點的分析。所謂質,即指事物成為其自身並使之區別於其他事物的內部規定性。世間萬物之所以能呈現出多樣性,是其自身與他物相區別,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質。只有正確地認識了事物的質,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區別開來。

而只有清楚地認識事物本身並把握其發展變化的趨勢,才能在實踐中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而定性分析正是在這一基礎上,根據事物的現象、性質來確定概念,判斷其未來的發展程度,對事物進行非數量化的分析。如對方針、政策的反映,某些商品的價格調整引起的生產和市場形勢的變化,經濟體制改革對市場形勢的影響,國際化貿易帶動下購買力投向的變化等,這些都難以准確地用數量來表示,只能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做出估計和判斷。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經驗和邏輯思維的基礎上的,主要依靠個人主觀經驗和直觀材料來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未來事件和趨勢的發展性質、發展程度。它對長期遠規劃、重大問題的發展前景、市場形勢的估計和判斷,以及制定工作計劃和企業經營活動,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在經濟研究中,定性分析主要通過運用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抽象方法,將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經濟現象的本質上,歸納影響經濟運行機制的主要因素,然後通過對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綜合,演繹出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回答各主要因素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各主要因素間的抽象關系,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等問題,比較適合個案在不同層面進行深入的和多側面的分析研究。如專家調查法、主觀概率法、意見集合法、相互關系分析法、歷史經驗分析法等等,都是屬於定性分析的一些具體方法。

定性分析的特點是簡便易行,在缺乏資料的情況下也可以加以引用。它的不足之處是,缺乏量的分析,是粗放性的,不夠具體,有一定的主觀成份因此容易受分析、判斷者的情緒和形勢氣氛的影響。

二、定量分析的定義和特點

定量分析是指對事物進行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量是指事物的規模、發展程度、速度,以及其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以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它是用數量指標來分析研究事物的實踐結果和發展趨勢及其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建立在數學、統計學、計量學、概率論、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運籌學和電子學等學科的基礎上,運用數字、方程、摸型、圖表和計算機等進行分析研究的。

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數理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兩方面。它可以應用於經濟活動中的市場預測、經營決策、經營動態分析、商品調運分析、庫存分析、成本核算、費用效益、經濟效果、勞動效率、市場動態分析等各個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學研究中數理與計量分析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其作用將越來越大。因素量、時間量和比例量的分析都屬於定量分析的范疇。定量分析的特點在於它的敏感性,精確性和客觀性。

定量分析相對於定性分析的主觀性而言的,定量分析基於經驗事實,可以通過數學或計量模型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邏輯結構的嚴謹性,對事物的發展變化及狀態趨勢給予客觀的分析,並立刻做出相應的判斷。但由於並非所有的經濟現象都能夠以數量或數值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必然造成了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三、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關系

綜上所述,在經濟學的研究中引入數學的方法是具有其必要性的。早在“邊際革命”時期,新古典經濟學派的瓦爾拉斯、帕累托、埃奇沃斯等人就大量的運用了數學方法對經濟理論和經濟現象進行研究分析。李嘉圖在其代表作《經濟學與賦稅原理》中,對等級地租、工資、資本周轉和比較成本等問題的論述,就多次運用了數學圖表分析。

20世紀初,計量經濟學鼻祖費里希·丁伯根也將經濟理論、統計學和計量數學結合起來,運用數學模型研究經濟周期,並獲得了豐碩的成果。數學的抽象性可以使復雜的經濟關系變得清晰。數學的精確性可使經濟范疇之間的數量關系得到精確的研究和描述,也有助於經濟范疇得到精確的定義。數學的嚴密的邏輯性可使經濟學理論的推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使理論中的錯誤得到一定程度的匡正。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數學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數學方法畢竟只是一種工具,它的好壞全在於人對它的使用。同時作為進行量的分析手段,數學分析的運用必須以質的分析為前提。

再者,在現實的經濟領域中,有不少經濟現象很難簡單的運用數學模型加以解釋和說明。強性使用數學模型將一些因素量化反會導致與經濟想像的偏離、失真或者脫離研究的現實意義的狀況。凱恩斯在其《通史》中,也批判了“將經濟分析體系形式化了的符號偽數學方法”,認為“在令人自命不凡但卻無所助益的符號迷宮里,作者會喪失對於真實世界中的復雜性與相互依賴的洞察力。”

然而,當今的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中對於量的認識和處理出現了不少的偏差。國內外許多學者由於在經濟學研究上很難迅速出成果,就紛紛在數學形式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所研究經濟現象或事物的本質,缺乏對經濟現象的直觀判斷和價值的認識,只注重數學分析的花哨的表面和模型的復雜性。更有甚者,為了使論文和研究滿足數學邏輯一致性,編造經濟數據,並拼湊參數范圍,從而得到“理想”的實證結果,最終不是使經濟研究的內容脫離現實或失去研究的真正意義。

定量分析雖具有一定的優越性,但它本身只是對大量樣本的部分特徵的精確研究,所以只能對經濟現象的比較表層的、可以量化的部分進行測量,但無法對其深層的原因和具體的細節進行深刻剖析。經濟研究的正確取向應建立在對經濟學本身的內容和研究對象的本質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質的規定性與量的規定性兩個方面,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質是具有一定量的質,量是在一定質的基礎上的量。不同質的事物擁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范圍。一方面,質決定著一定的量,規定著量的活動范圍。另一方面,質必須以一定的量作為必要條件,它決定於數量的界限。量變超過了數量的界限,事物的質就會改變。所以,質和量是互相結合、互相規定的,並形成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即度”。同樣的,在經濟研究中,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實質上是同一認識過程的兩個方面。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礎,是認識的起點。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是認識的精確性。定性分析主要是通過理解和解釋,來把握教育現象的整體意義和價值關系的,它揭示的是教育現象中的價值性、歷史性和社會性。經濟學研究的問題提出、理論建構、假設驗證、結果評價都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展開的。定量研究中的邏輯命題、數學模型和統計分析都自然應當建立在對基本問題或理論假設的理解和解釋基礎之上。定量方法研究的是事物的量變過程,並通過研究事物所具有的度,即事物保持自己質的限度和范圍,來把握事物相對穩定的本質特徵。因此,經濟學研究中,不應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而應把它們統一起來,通過對經濟學現象本身的量變以及數量關系的分析,來達到對於經濟現象本質規律的認識。

四、結論

總之,經濟學實質上是一門研究在既定資源約束下人類經濟行為和經濟現象的科學。人的行為往往具有盲目性、社會性和主觀性等非理性特徵,不是所有都可以用理性邏輯來進行量化分析並加以解釋的。同時人類社會又是一個多變數、多因素和多層次的復雜的動態系統。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其研究方法不能單一,而應該容多角度的不同側面進行求證分析,經濟研究需要更加精密的研究理論加以深化。因此,決定了經濟學必須兼容其他自然學科與社會學科,作到定性與定量分析想結合。

參考文獻

[1][美]唐·埃思里奇.朱綱譯.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ml.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廖士祥.經濟學方法論[m].上海:上海社會利學院出版社,1991.

[3]朱成全.經濟學方法論[ml.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4]卜衛.方法論的選擇:定性還是定量[j].國際新聞界,1997(5).

[5]沃野.關於社會科學定量、定性研究的三個相關問題[j].學術研究,2005(4).

[6]董瑞華,傅爾基.經濟學說方法論[ml.北京:

;

4. 經濟學論文的研究手段有哪些

經濟學有一套以數量分析為特徵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實證分析法、邊際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靜態分析法、比較靜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長期與短期分析法、個量與總量分析法等。
一、實證分析法:
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法來自於哲學上的實證主義方法。實證分析是一種根據事實加以驗證的陳述,而這種實證性的陳述則可以簡化為某種能 根據經驗數據加以證明的形式。在運用實證分析法來研究經濟問題時,就是要提出用於解釋事實的理論,並以此為根據作出預測。這也就是形成經濟理論的過程。
二、邊際分析法:
是利用邊際概念對經濟行為和經濟變數進行數量分析的方法。所謂邊際,就是額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個單位或最後一個單位。在經濟學分析中,簡單地說,邊際是指對原有經濟總量的每一次增加或減少。嚴格地說,邊際是指自變數發生微小變動時,因變數的變動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本來是物理學概念。引入經濟學後均衡是指經濟體系中各種相互對立或相互關聯的力量在變動中處於相對平衡而不在變動的狀態。對經濟均衡的形成與變動條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分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慮經濟體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的影響的條件下,分析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中,均衡的形成與變動的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法,是相對與局部均衡分析法而言的。它是分析整個經濟體系的各個市場、各種商品的供求同時達到均衡的條件與變化的方法。
四、靜態分析法、比較靜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
是完全抽象掉時間因素和經濟變動過程,在假定各種條件處於靜止狀態的情況下,分析經濟現象的均衡狀態的形成及其條件的方法。
比較靜態分析法
是對個別經濟現象的一次變動的前後,以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均衡位置進行比較而撇開轉變期間和變動過程本身的分析方法。
動態分析法
是考慮到時間因素,把經濟現象的變化當作一個連續過程,對從原有的均衡過度到新的均衡的實際變化過程進行分析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研究方法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玻璃貼紙的使用方法 瀏覽:399
蘋果電腦取消分屏模式的方法 瀏覽:318
重組人干擾素a2b軟膏使用方法 瀏覽:715
股票賣出利潤計算方法 瀏覽:5
社會調查有什麼調查方法 瀏覽:602
腰圍計算方法圖解 瀏覽:691
合肥蘑菇種植方法怎麼學 瀏覽:391
蘋果電腦word壓縮圖片大小的方法 瀏覽:865
暖氣安裝方法及標准 瀏覽:334
人參的種植方法圖片 瀏覽:680
家用暖氣片哪種連接方法比較好 瀏覽:563
和田青玉手串鑒別最簡單方法 瀏覽:993
兒童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治療方法 瀏覽:42
項鏈的連接方法圖解 瀏覽:524
食用香精使用方法 瀏覽:401
消除黃褐斑最好的方法有什麼 瀏覽:30
自動擋汽車的使用方法 瀏覽:111
份菜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25
nk功能檢測方法 瀏覽:915
示功圖的計算方法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