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回顧舊知識是什麼教學方法

回顧舊知識是什麼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4-06-23 06:07:42

㈠ 初中語文課堂的導入方式

導語:導入是重要的教學藝術,精彩、高超、新穎、別致的導入必然起到安定學習情緒、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溝通師生情感、啟迪學生思維的作用。富有創意的開講,可以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智慧,使之善於思考問題,並能培養學生的定向思維的作用。

初中語文課堂的導入方式

一、復習導入法

復習就是溫故,孔子雲:「溫故而知新」。溫故是對舊知識地回顧,溫習舊知識,找出舊知識和新知識的結合點,這樣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既有思想准備,又有知識基礎,這樣很有實用價值。在教學老舍的《草原》時,我是這樣導入的:一提到草原,我們就會想到一碧千里。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用彩筆描繪它,同學們想一想,有一首《敕勒歌》是怎樣描寫草原的?(生背詩)「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白居易的《草》又是怎樣寫的?(生背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些都是古詩中描寫草原的優美詩句,下面讓我們跟隨老舍先生來看一看草原吧。這樣就通過復習以前的知識順勢導入新課。

二、揭題導入法

課文的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內容的濃縮、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在教學中把題目的意思揭示出來,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如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首先問「崛起」的涵義,學生查閱得知是興起。接著問「之」的意思,明確是「的」的意思。題目的意思就是為中華的興起而讀書。教師接著問,這是誰要為祖國的興盛和民族的振興而學習?明確是周恩來。教師進一步解讀題目的意思:這是周恩來在12歲時立下的遠大志向。當校長問學生為什麼而讀書時,有人說「為明理」,有人說「為做官」,也有人說「為掙錢」「為吃飯」……只有周恩來的這句回答擲地有聲,時至今日,仍令我們熱血沸騰。這樣學生由題目就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三、故事導入法

故事導入,即針對學生愛聽奇聞異事的心理特點,在導入時引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趣聞,使學生思路開闊,興趣變濃。如在教學《贈汪倫》時可以這樣開頭:李白在唐朝的詩壇很有名氣,擁有很多崇拜者,汪倫便是其中之一。可汪倫是無名小輩,怎麼能結交大詩人李白呢?於是汪倫寫下這樣一封邀請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意思是說先生喜歡遊玩嗎?這里有十里的`桃花。先生喜歡喝酒嗎?這里有上萬家酒店。李白興致勃勃地趕來,要去看「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笑著告訴他,「桃花是我們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圓十里,並沒有桃花。萬家呢,是我們這酒店店主的姓,並不是說有一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哈哈大笑,連說:「佩服!佩服!」汪倫留李白住了好幾天,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臨走時李白寫下了著名的《贈汪倫》。

四、懸念導入法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適當設置懸念,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這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他們積極思考,正確理解課文。例如在教學《鯨》這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在蔚藍色的大海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種動物號稱「海洋之王」,你們知道它是什麼嗎?有人說它雖然生活在大海中,長得像魚,但卻不是魚,那它究竟是什麼動物呢?今天我們學習新課《鯨》。

五、創境導入法

學生情感的觸發,往往與一定的情境有關。在導入新課時,可以根據教材的特點,創設一定情境,讓學生置身於特定情境中,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課時,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大年夜是多麼美好,我們一家人團聚一堂,高興快樂的情景,你們都還記得。可是在另一個社會,一個小女孩,光頭赤腳,手拿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賣著。教師富有情感的言語把學生帶入到一個悲慘世界中,引起學生內心世界的強烈共鳴,促進了課堂上學生情感與文本的交流效果。

六、多媒體導入法

教師在課堂上利用教學掛圖、模型、錄音、錄像、動畫等教具,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如在教授《美麗的小興安嶺》時,准備多媒體動畫圖,播放美麗的小興安嶺四季的美景,春天溪水潺潺、夏天百花盛開、秋天落葉飛舞、冬天白雪皚皚,還播放數不清的紅松、白樺……還有棲息著的東北虎、黑熊……這樣學生很快被優美的景色所吸引,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趁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就不會感到課文的枯燥無味了。

七、競賽導入法

上課後,營造一種競爭的氛圍,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高度集中,調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如在教學李白的《望天門山》時,教師說:「李白是唐代偉大的詩人,有『詩仙』之稱,你們誰能背一背他寫的詩,看誰背得又快又多又好,開始!」學生們舉手踴躍地發言。教師說:「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背的也很正確,李白的作品可以說家喻戶曉,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望天門山》」。

總之,課堂導入設計方法多樣,在使用時要靈活機動,避落俗套,只要肯動腦筋,肯於鑽研,新穎別致的開講導入方法是不難設計的。另外導入應以學生為主,因文而生,這樣才能真正體現語文教學的理念,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㈡ 小學語文教學導入方法種類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提到講 故事 、聽故事,沒有一個小孩子是不感興趣的。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小學語文教學導入 方法 種類,希望對你有幫助!

1小學語文教學導入方法種類

一、情境導入法

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在教學中,巧設機關,引起懸念,製造沖突,激疑引思,誘發思維,啟迪智慧,使學生處在興奮狀態,這樣有利於教學順利進行,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有效的利用所創設的情境,渲染氣氛,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課堂教學,效果自然會好。

如《鋤禾》這首詩是講農民勞動辛苦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的道理。導入課文時可出示多媒體視圖課件《老農鋤禾》讓學生細致觀察,教師有感情敘述圖意:「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烈日下,一位農民爺爺手握鋤頭鋤地,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裳,頭上的汗滴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直落。他捨不得歇一會兒,擦擦汗,繼續鋤起來。同學們,這位農民爺爺辛苦嗎?糧食來得容易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鋤禾》這首詩。」

二、營造氣氛、激趣導入法

蘇霍姆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興趣。」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進行學習,並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結合所授課文的內容及特點,用 謎語 或兒歌等形式激趣導入新課,既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視野,發展 想像力 ,又寓教於樂。如教學《太陽》,老師先營造一種競爭的氛圍,讓學生猜一個與「太陽」有關的謎語: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重要;眼睛能看見,手卻摸不到,實際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很小很小,沒有它就沒有世界,有了它就萬物歡笑。由謎語導入對課文的學習,過渡自然,學生興趣濃厚,都積極思考想第一個得出謎底,在爭猜謎底的過程中,學習的積極性潛意識地被調動起來。

三、質疑法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是點燃學生思維探索的火種。如果教師在課前就緊扣教學內容設置懸念,提出疑問,且語調、語勢、語音都很講究,並能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這無疑將為下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巧妙的導語如果蘊藏著豐富的問題情境,往往還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能讓學生處於欲答而難以言表的著急之態。如教學《三個小夥伴》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們知道種樹時需要些什麼工具嗎?老師看見三個小夥伴去種樹,可他們扛著樹,手裡卻沒什麼工具,但是他們還是把樹種好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怎樣種樹的呀?請打開課文――《三個小夥伴》。」這一導語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急於弄清問題的心情驅使他們認真學習課文。

四、故事誘導導入法

此是指教師利用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先敘述一個與課文內容相聯系的生活實例或故事(例如科學發現時的 典故 、軼事、寓言、笑話等),以誘發學生的想像力和思維活動,使學生產生學習新課興趣的一種導課方式。一般而言,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尤其當他們聽懂了老師講的故事時,更加樂不可支。如教學《驕傲的孔雀》一課,老師先給大家講綠孔雀幫助橄欖壩人致富的故事。讓學生議一議,故事中的孔雀是一隻怎樣的孔雀?然後很快轉入課題:「大家可知道我們 今天在新課中要了解的孔雀卻不是這樣的,它是一隻――」「驕傲的孔雀!」同學們脫口而出,這樣又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五、談話導入法

教學《桂林山水》時,我先描述:「我們的祖國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她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白浪滔天的萬里大川,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野,有星羅棋布的島嶼和湖泊……特別是在我們偉大祖國的西南方,更有一處因山清水秀的風景而聞名於世界的地方,那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會把我們帶到那馳名天下的桂林,去領略那桂林山水秀麗多姿的風景。」這樣使學生迫切想了解桂林的山水,增加了對課文的學習興趣。

2小學語文教學導入方法種類

一、新舊知識導入

帶著舊知識學習新知識,再通過比較、體會和摸索找出普遍性的知識規律,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刻舟求劍》我這樣導入:「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這個 成語 故事,一個學期以來同學們一定讀了不少的成語故事。誰能 說說 你讀過哪些成語故事?」舊知識導入法:學生說成語故事的名字,或找一個學生說一個成語故事。講故事導入法:同學們剛才說得非常好,有機會我們開一個成語故事會,好不好?生:好。「每個成語都是一個故事,每個成語都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今天我們再學一個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板書課題)。」「看看《刻舟求劍》講了什麼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二、故事導入法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提到講故事、聽故事,沒有一個小孩子是不感興趣的。教師在授課前,花極短的時間,用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述一則引人入勝的小故事,顯得親切自然,課堂上一定鴉雀無聲,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全部集中起來,同時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例如教《桂林山水》一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當時的心理狀態,我這樣導入:「同學們,去年暑假,老師有幸去廣西桂林遊玩一趟,那滿眼的奇山秀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傑作,使人心曠神怡,那裡的山石河流、小橋樹木幾乎都流傳著一段動人的 神話故事 。如父子岩,據說古時候有父子倆,姓龍,他們的造船手藝非常高。造的船不但糧食裝得多,行起來也非常快,不料,一個姓萬的員外看中了他們,死逼著父子倆連夜趕造一條大船。准備搜刮老百姓的糧米,好獻給皇帝買官做。

糧米被他們搜刮完了,不要鬧飢荒,餓死老百姓嗎?龍家父子不肯干,藏在這里的岩洞里,因沒有吃的,最後餓死了,父子岩就這樣得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綺麗景色中,還有象鼻山,斗雞山,麽密山,望夫石……同學們,有沒有興趣去欣賞呢?喜歡聽聽那神奇的故事嗎?現在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

三、懸念導入

借鑒說書人「且聽下回分解」的妙術,講到最扣人心弦的時候,有意避而不講,吸引聽眾「且聽下回分解」,將這種技巧運用於新課的導入之中,以懸念作為激發學生好奇心的觸發點,使學生產生強烈慾望,產生弄個水落石出的想法。在技巧上必須發人深省,留有無窮餘味,引人入勝。如講《草船借箭》一文時,我在課堂初始扮演說書人,來了一段說書:「話說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三足鼎立。當時,曹操剛剛把劉備打敗,又要進攻孫權。

這時的孫權、劉備都像熱鍋上的螞蟻,唯恐曹操一下子吃掉自己,於是這兩家就商議聯合起來對付曹操,先下手為強。劉備就派遣自己的軍師諸葛亮到孫權那協助作戰。孫權的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字叫周瑜。他很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於是暗地裡盤算,企圖整治和加害諸葛亮。他假借商議軍事為名,叫諸葛亮三天之內必須造十萬支箭。在這僅僅三天的時間里,周瑜又設置了種.種障礙,不但不給諸葛亮造箭所用的材料,而且讓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如果三天之內造不出十萬支箭,就會被就地正法。欲知諸葛亮如何三天之內造十萬支箭,他的『高招』如何,請同學們自己認真讀課文《草船借箭》。」

四、圖畫導入法

這是低年級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藉助教材中的插圖掛圖,通過指導學生觀察、想像,有意識地將圖文結合起來,愉快地接觸課文。如《誠實的孩子》可利用書中插圖導入:「圖中畫了幾個人?他們在望著什麼東西?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又怎樣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這種導入法具有直觀性,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五、歌唱導入法

貝多芬說:「音樂能使人類的精神爆出火花。」音樂作為表情藝術,能動之以情,體現最深刻的主體內心生活。音樂是心情的藝術,它直接針對心情。因此,我在某些課的開頭,總是千方百計地把學生熟悉的喜歡的或者傳統的歌曲與課文的主題或情節聯系起來,讓學生唱這些歌,自然地導入新課。例如教《景陽岡》這篇課文時,正好中央電視台剛剛播放過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學生對劇情基本了解,尤其對主題曲《好漢歌》更是情有獨鍾,都能把這首激烈跳躍直抒胸臆的主題曲唱得很好。我緊扣學生的這個興奮點,在板書課題後,讓學生把這首歌大膽地齊唱了兩遍,學生興趣盎然,都想早些知道課文是怎樣深入細致地描繪他們心目中的好漢的。

3小學語文教學導入方法種類

一、圖片導入

小學生年齡小,比起靜止枯燥的文字來,優美生動的圖片更富有感染力與吸引力,更能集中學生的精力與思維,使學生對圖片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實現學生思維與興趣點的順利轉移。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圖、教學掛圖、 簡筆畫 或從互聯網上收集的相關圖片,將豐富的教學信息寓於生動形象的圖片中,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如在學習《草原》一課時,由於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親身去過草原,對草原沒有太深的印象和太多的了解,自然無法領會作者所描寫的草原的美與蒙漢情。我在課前從互聯網上收集與草原有關的圖片,在課上運用多媒體輪番展示給學生,學生很快被優美的草原風光所吸引,如同置身於壯麗遼闊的大草原中,在吮吸草原的氣息。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來談談對草原的印象與了解等。然後,我順勢導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老舍先生的《草原》,和作者一起走入蒙古大草原,看看作者筆下的草原是什麼樣的。」這樣的導入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更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二、問題導入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問是思維的開端、學習的動力,是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他們喜歡問為什麼,喜歡探究。通過提出問題,我們可以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文本產生強烈的閱讀動機與探究慾望,使學生帶著高昂的學習情緒與飽滿的學習狀態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來。如在學習《梅花魂》這一課時,我讓學生思考:「題目梅花魂中的魂是什麼意思?」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進入了求知的憤悱狀態,並在好奇心與求知慾的驅動下產生了強烈的探究動機與行為,從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音樂導入

音樂是一門藝術,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小學生愛跳愛唱,每個學生都會唱許多歌曲。採用音樂來導入新課,無疑對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樂以特殊的方式向人們傳遞著信息與情感,通過旋律、節奏、語氣與語調的變化能讓沒有生命的文字動起來、活起來,給予人們強烈的精神震撼與藝術感染,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可以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張開想像與聯想的翅膀。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類表現親情的課文時,在導入階段我們可以為學生播放《真的愛你》《母親》等表達父母親情的歌曲,在悠揚的旋律中可以將學生帶入表現父母親情的特定氛圍中,從而讓學生帶著特定的情感來學習這類 文章 ,為教學打下感情基調,更利於學生了解文中所表現的父母親情。

四、視頻導入

多媒體集圖文聲像於一體,可以為學生創設圖文並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具有化抽象為形象,化靜止為動態,化無形為有形的特點,同時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將傳統教學手段難以展現的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再現於學生面前,這樣更利於學生的理解。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我從網上收集影視劇片斷,在課上播放給學生,讓那段屈辱的歷史真實地再現於學生面前,讓學生為視頻中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而自豪,為它的毀滅而產生強烈的民族意識,真切地感受中國曾經蒙受的屈辱。在此基礎上,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並增強了民族自尊心與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五、故事導入

小學生愛聽故事、講故事,這是他們的天性。當大人講完一個故事,許多小學生都可以復述下來,究其原因就在於故事是他們所最喜愛的一個活動。對於他們所喜愛的事物,學生會傾注更多的精力與注意力,會激起強烈的興趣與參與慾望,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收集與創編一些故事來導入新知,以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實現注意力與興趣點的順利遷移。

如在學習《猴王出世》時,我採用多媒體向學生圖文並茂地講述猴王的故事,但只是這個故事的開端。由於圖文並茂的故事開端已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調足了學生的胃口,學生自然會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想要聽到完整的故事。在此基礎上再展開教學,自然水到渠成。

六、聯系生活導入

語文學科與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加強教學與生活的聯系,進行生活化教學是新課改提出一個重要理念。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將教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既符合 語文學習 規律,可以讓學生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同時又可以調動學生的生活 經驗 ,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所學,使學生感受到教學與生活的關系。如在學習《竊讀記》時,我以學生購買書籍前後的心情來導入,讓學生憶起自己買到心儀的書籍閱讀時的喜悅,享受閱讀的樂趣。「今天我們所學的這篇《竊讀記》同樣也是閱讀的樂趣,但卻是『竊讀』的樂趣。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來體會小女孩竊讀的樂趣。」

七、比較導入

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還要讓學生會學。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就不能把各章節、各篇文章割裂開來進行講述,而是要實現各種知識的整合。如現行教材在編排上非常注重各知識點間的聯系,在導入時,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等來導入新知,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舊知,順利地進入到新知的學習,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因此,在學習時我們要善於將所學新知與前面所學結合起來,通過比較,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來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小學語文教學導入方法種類

一、以多媒體動畫入文

「教學的藝術在於喚醒、誘導和激勵」。在語文課上,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把被感知的對象直觀地呈現出來。通過音響效果、色彩渲染、動態畫面等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思維更活躍,學習熱情更高漲持久,繼而使學生較快地掌握知識,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例如在教學《小池塘》一課時,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我設計製作了精美、趣味盎然的多媒體課件:將池塘、蘆葦、太陽、星星、月牙兒的圖片配上一段音樂和適當的解說。

教學伊始,先用大屏幕放給學生,美麗的畫面,加上畫龍點睛的解說,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學生欣賞著、贊嘆著……意猶未盡之時,再學習課文內容,師生一同欣賞課文中作者是怎樣向我們描寫如此美麗的情景的。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望,自然而然教學事半功倍。

二、直接導入法

這種開門見山的導入方式,通過簡短的導語,把所要學習的課題一下子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在接觸課題後迅速轉入課文內容的學習,從而不僅節約教學時間,加快教學節奏,而且有一定的新鮮感。這種方法適用於高年級。例如《我的戰友邱少雲》的導入:文章是圍繞邱少雲寫的,用的是第一人稱,作者是邱少雲生前所在班的班長,叫李興元,寫的是其在朝鮮戰場上奪取三九一高地時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感人 事跡 。

三、圖畫導入法

這是低年級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藉助教材中的插圖掛圖,通過指導學生觀察、想像,有意識地將圖文結合起來,讓學生愉快地接觸學習課文。如《誠實的孩子》可利用書中插圖導入:「圖中畫了幾個人?他們在望著什麼東西?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又怎樣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這種導入法具有直觀性,有助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四、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教師有意識地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其思維處於一種激活狀態,產生一種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後自然導入新課的一種學習方式。一節課的導入恰似一出戲的序幕,或似優美樂章的序曲,如果設計和安排充滿藝術性,富於變化,懸念迭起,就能像磁石引鐵一樣把學生吸引住,很快調集他們的注意力,點燃智慧的火花,使人們進入活躍的思維狀態,開啟智慧的閘門,收到先聲奪人、事半功倍的奇效。

如我在上《陋室銘》時,先問學生怎樣的居室是簡陋的,然後說:「有這樣的一間茅屋,台階上爬滿了青苔,屋內除了主人與書外沒有其他的陳設,而主人說沒什麼簡陋的,這是為什麼呢?現在讓我們從《陋室銘》中找答案吧!」這樣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學生認知發生沖突,進而促使期待狀態和探究行為的產生。學生急於尋求答案,讀課文的積極性極高漲,因而達到設置懸念的效果。在教學中,我們一直都在提倡「把發現留給學生」,但在學生還未樹立獨立的發現意識時,我們能否給學生一些問題,用問題解決問題,解決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再次發現的過程,前階段是學生發現答案,後階段是學生發現新問題,以此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設疑、解疑、質疑、釋疑。

五、巧用媒介,吸引學生

巧妙地運用電視機、幻燈機、錄音機、電腦等電教工具,通過欣賞音樂、觀看電視、錄像、電影等方式,激活學生的藝術細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採用直觀演示,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過渡的橋梁,為學生理解新知識提供感性材料,激發學生尋求探索方法的興趣。

如教學《湖心亭看雪》時,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觀看了配有朗誦名句的西湖美景的圖片,一下子就把學生的眼球吸引住。這時我順勢引入課文說:「那就讓我們跟著張岱的腳步去游一游這美麗的西湖吧。」學生都很想從課文中找出西湖迷人的依據,因此上課注意力很集中,都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如我在教學《橋之美》時,事先讓學生欣賞了幾十幅世界各地的著名橋梁,讓學生說說這些橋美在哪。學生看的時候都贊嘆不已,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說是「形式美」,有的說是「結構美」,這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進行藝術的熏陶。

六、溫故知新,新舊結合

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正確處理 基本素養 和創新能力的關系。在教學中,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也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因此在教學中,不管採用哪一種導語的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內容緊密相連,自然銜接。

孔子雲:「溫故而知新。」回顧舊的知識是導入新課常用的方法。如在上《飲酒》時,我這樣設計導語:「在《桃花源記》中我們看到了一個與世無爭,嚮往寧靜和平生活的陶淵明,在《飲酒》中我們更能體會到這一點。」簡單的幾句話就讓學生回顧了前面的內容,從而更好地投入新課學習中。



㈢ 初中語文課堂導入方法

導語: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初中語文課堂導入方法

1 解題導入

在講授新課的時候,從解析題目入手,既可以激發興趣,又有利於學生把握文章的精髓。

有位老師在給學生上《孔乙己》一課的課堂導入中,便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名字的由來。學生的發言中有的說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對自己的祝福;有的說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對自己的一種期望;還有的說自己的名字和出生的季節、節日以及家裡的情況有關。顯然,學生的名字裡面大都包含有一定的寓意,即父母長輩對自己美好的祝福。

繼而,談到魯迅這篇小說的題目――“孔乙己”名字的由來:關於“孔乙己”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孔乙己”。那麼,“孔乙己”這個綽號有又有何種寓意呢?

這位老師隨後讓學生看一看“孔乙己”這個人物的'名字由來,學生找到原文後馬上就能理解到:第一,他的名字和自己相比,是“別人”取的,不是父母所給,當然也無所謂父母對他的祝福和希望;第二,從課文中“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和“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起眾人都鬨笑起來”等句來看,別人給他取的這個“半懂不懂”的名字,實際上也寓意了眾人對他的嘲笑。

這樣,從解析題目入手,學生不僅覺得新鮮好奇,而且對理解課文的立意也會更為深刻。

2 對比導入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回顧舊知識是導入新課的常用方法。教材中常常有選材相仿的課文,碰到這類課文,教師在教學中可先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課文,喚起舊知,在溫故的基礎上,抓住有機聯系導入新課。

如在講授《出師表》時,有位教師先讓學生回憶幾天前剛學過的課文《隆中對》,提問:《隆中對》這篇課文寫了什麼內容?幫助學生回憶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治理江山的故事,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強調指出:對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一定是感恩在懷,他忠誠報人的品格也令後人所稱道,《出師表》就是力證。這樣導入新課是順理成章的,簡單的幾句話不僅回顧了前篇課文的知識,也交代了新課的主要內容,從而更好的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

3 故事導入

從文章的創作故事導入,激發學生對文章內容一探究竟的興趣。如一個老師在教學劉禹錫的《陋室銘》導入時就講述了這篇文章的創作故事,他說這篇家喻戶曉的“名文”,其實卻是被人“氣”出來的。

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到安徽和州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在縣衙里應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看人下菜碟,見劉禹錫是被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顯得很高興,還寫下兩句對聯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里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住宅也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觸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閑自樂,滿不在乎,於是再次派人把他安排在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剩下一間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劉禹錫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在這個老師的介紹下,學生更產生了探知其內容的興趣,並且對於文章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解更加深刻:這句話不僅僅是自我品行的一種標榜和表白,也是對和州知縣這樣一類“小人”的一種嘲諷和反抗,使得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深入了一層。

通過講述一些創作故事,使課堂的導入環節更能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一探究竟的興趣,達到理解文章表達主旨的效果。

4 創設情境導入

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設法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課堂活動的情境,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一次課上聽到有一個老師在教學《口技》時為學生表演了鳥叫,有的同學自告奮勇仿火車聲,仿馬蹄聲,又有同學說這些都沒洛桑表演得好,他大鼓、小鼓、大號、小號能一起發出。這時這位老師說洛桑不過三五種聲音同時模擬而已,明朝林嗣環寫的《口技》更妙,能幾十種、幾百種聲音一起發出, 老師話還沒講完,學生就迫不及待地翻書了。這樣的導入能很好的幫助學生進入特定的課文情境。

5 設置懸念導入

教師在課堂開始適時的設置幾個與課文文本內容相關的懸念,會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新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下中〈喂――出來〉是一篇科幻小說,以環境污染為題材,“喂――出來”原來是一個年輕人對著洞口的喊叫,卻不聞回聲,但最後回聲還是出來了,原先扔進洞里的雜七雜八的東西,也開始出來了,作者的意思是破壞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個學生一開始理解起來可能有難度。有一個老師在課的開始是這樣導入的,老師准備了一個盒子,對學生說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變個魔術,這下教室里嘩然了,老師變的是什麼魔術,老師對著空盒子打開來“喂――出來”喊了一聲,然後告訴學生魔術變完了,老師已經從盒子里變出了一個的東西。學生這下納悶了,老師從盒子里什麼也沒變出來啊,怎麼說有東西變出來呢,最後老師再說,同學們要知道老師從盒子里變出了什麼,那就請看課文,課文會告訴你答案。學生的興趣這下大增,就連那些平時討厭語文的同學也認真的開始看課文。這就是懸念的魅力!事實上這位教師只是買了個關子,從盒子里出來的是聲音。課文中從洞里最先返回的也是那個年輕人的聲音,聲音都能出來,那麼原先扔進去的東西也能原封不動的出來,這樣課文的主旨就不難概括了。既聯系了課文,又激發了學習興趣,一舉兩得。

上述各類導入,各有各的優勢,一個好的開頭往往會起到“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不過,課堂導入也不能一味追新出奇,它還必須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5.1 雙重針對性

所謂針對性是指“導入”的內容要針對教學內容,教師設計的導語與教學內容構成有機的內在聯系;針對性還包括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狀況、知識儲備、能力水平以及興趣差異等實際情況設計導語。

5.2 簡明性和啟發性

導語要盡量以生動、具體的事例為基礎,引入新知識;同時要講究事例的簡明性和啟發性,要讓學生從淺顯簡明的事例中迅速發現問題,從問題著手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進而激發他們積極的思維,產生尋求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

5.3 邏輯性和遞進性

課堂導入要以舊知識為前提,以舊拓新,溫故知新,使導語的內容與課文的重點緊密結合,層層遞進,揭示出新舊知識之間內在的邏輯關聯,把舊知識通過新授加以擴展和深化。

總上所述,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尤其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據這個要求,在課程導入這一關鍵環節,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既體現教學重點又饒有趣味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回顧舊知識是什麼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mjxrc遙控器使用方法 瀏覽:552
正調黑坑鯉魚技巧和方法 瀏覽:829
土壤水分檢測方法 瀏覽:872
中醫治療腦血腫的方法 瀏覽:632
被狗屎蜂蟄了怎麼辦普通方法 瀏覽:792
保護圖片版權有哪幾種方法 瀏覽:866
小米2隱藏的照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79
紅米手機字體管家使用方法 瀏覽:922
米6的耳機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71
用道家方法如何查出生日期 瀏覽:269
用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快速生長 瀏覽:871
700的計算方法 瀏覽:441
利潤計算方法政治 瀏覽:58
常用漢字排列方法 瀏覽:102
腦缺血治療方法 瀏覽:388
淺談雙色球的幾種簡單選號方法 瀏覽:470
用什麼方法才能夠把牙洗白 瀏覽:839
水暖空調怎麼安裝方法 瀏覽:201
如何去地上鐵銹最簡單方法 瀏覽:812
釣小魚方法如何開紅蟲拉餌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