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的教學 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也稱小三位一體教學法。這種方法把字母、音素、音標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先學會26個字母,在熟讀字母的基礎上引出音素,在學習拼讀單詞時引出音標,然後將音素與音標掛鉤,主要目的在於幫助學生解決發音和記憶單詞的問題。 1、第一「位」,字母名稱音教學 字母是組成單詞的最小單位。每個字母都有一個名字,叫字母名稱音。字母名稱音既有音又有形;音素是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音素是音的概念,是靠聽覺器官判斷的。音素數目大大多於字母,有48個。音標是音素的書面符號,有一個音素就有一個相對應的音標符號。舉個例子來說,blackboard一詞中共有10個字母b,l,a,c,k,b,o,a,r,d,但只有b-l-a-ck-b-oar-d7個音素;用相應的7個音標表示它們。在教學中,馬承利用孩子們已熟知的常識引出26個字母名稱音,只用一節課,就可以輕松完成教學任務。 2、第二「位」,音素教學 音素教學是三位一體中的核心部分。音素表現了語音中的本質特徵,馬承教學音素時是根據字母名稱音來學習輔音字母的音素,體現字母與音素的二位一體。他用以下幾種方法學習輔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掐頭法學讀音,讀輔音字母名稱音,將其第一個音去掉,餘下的音即為該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如Ff[ef],[e][f],去[e]余[f]。去尾法學讀音,如Bb[bi:],[b][i:],去[i:]余[b]。對比法學讀音,指與漢語拼音區別,對照法學習g、h、y、w、r五個輔音。對比法學讀音,是根據認知法的理論來設計的。認知法認為,學外語一定要將外語與本民族語言進行對比。在對比中,找出兩種語言的相同之處、相似之處和相異之處。英語和漢語的讀音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是英語的輔音讀音與漢語拼音的聲母,從音到形相似之處很多。比如,g、h、y、w、r,就可以用字母組合記憶法。 3、第三「位」,音標教學 當學生已經熟悉了5個母音字母的短音,5個母音字母的長音,21個輔音字母的讀音,4個常見的字母組合共35個語音單位時,這就為講48個音標符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和掃清了大部分障礙。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生唱英語語音歌學習其他音標,如短母音歌與長母音拼讀歌等,學生在讀讀、說說、唱唱、玩玩的過程中就輕松地學會了字母、音素、音標。 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簡化了音標的教學過程,注重字母、音素、音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和三者之間的交叉關系,把講授26個字母名稱音作為學習音素的基礎,把掌握音素作為學習音標的前提。學生一開始就可以掌握字母與音素的對應關系。學生把單詞的音、形、義結合在一起記憶,可以達到會讀的單詞會寫,會寫的單詞會讀。這樣,學生的語感形成得早,可以大大增強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它還從培養學生的認讀能力入手,循序漸進地加大詞彙量,從而有效地減輕了學生機械記憶的負擔。另外,由於三位一體教學法注重了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使學生讀寫單詞有規律可循,因而培養了學生認讀能力,做到「見其形知其音,聽其音知其形」。又因為這種教學法把音標盡早地教給了學生,學生就可以藉助音標預習單詞和自學課文,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的基本理念——「初學者不可能通過自然習得的方式學會英語」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正如心理學家奧蘇貝爾在論述「迴避本族語言」進行第二語言教學時所說的:「在學習第二種語言時,竭力設法避免學習者的本族語言的中介作用,這既是不現實的,也是無效的。」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運用遷移法進行英語教學時,必須要求學生的母語達到熟練的程度。 (二)「詞彙、語法、閱讀」三位一體的教學 詞彙、語法、閱讀三位一體教學法,也稱大三位一體教學法。包括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1、詞彙編碼,提前記憶 馬承認為,中國學生在外語學習中聽說和閱讀的最大障礙就是詞彙,學生提前記單詞,就為聽說閱讀掃清了障礙。記單詞首先涉及到編碼,需要以音為序,整體記憶。以音為序,可以是先解決單詞會讀的問題,整體記憶一定要啟迪學生思維,遵循記憶規律。理解和推理是記單詞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謂理解,就是把正在學習的與已經學習的以及正在學習材料的各個部分之間建立起邏輯聯系,形成系統,概括規律,並從深層上把握詞彙的音、形、義。不明白的東西是記不住的,或者暫時記住了,遺忘率也會相當高。推理則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經過邏輯判斷,達到由舊而知新,由前而知後,由此而知彼,化機械的死學為理解性和意義性的活學。學生記單詞可以有歸納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合成與分解法等方法。 2、語法提前略講與隨進度精講相結合 語法提前略講,重點研究的是時態如何略講的問題。如果半年只講一個時態,這對系統地了解與使用一個時態是有用的,可以為學生打好堅實的語法基礎,但這樣做大大拉長了學習時態的周期,使學生難以進入會話階段和閱讀階段。時態相對集中講是將語法表格化、公式化,將句子歸納成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和答句,簡略為肯、否、問、答。先讓學生按邏輯順序記住8種時態的名稱,並簡明扼要地介紹每種時態的意義和簡要的時態定義,不要求全。然後,介紹規則動詞的詞尾變化,再以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回答為系統進行訓練。按照這個記憶系統,去學習8個時態,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彼此相聯系的8個記憶組塊。由於它是直線序列,講到現在時,馬上就能聯想到過去時,進而聯想到將來時。8種時態的基本公式記住後,進行反復練習,並且在每個學期都要安排一節課集中講別的語法內容,為會話和閱讀掃除障礙。 3、閱讀與詞彙、語法教學同步進行 單詞提前記憶掃除了講新課的詞彙障礙,語法提前講掃除了交際和閱讀的障礙。初中英語實驗教材還安排了精讀和泛讀,精讀即教材上的閱讀,並隨進度重點突出精講的語法內容,即按正常的教學進度將提前略講的語法內容不斷深化和擴展,著眼於應用。泛讀是要擴大知識面的內容,即課外閱讀材料,體現提前略講的語法教學內容。簡單地說,精讀要「精」,泛讀要「廣」。不論是精讀還是泛讀都要強調同步閱讀,即用學過的詞彙、語法、句型進行閱讀。同期閱讀詞彙量是逐步擴大的,是有過渡性的,讓學生能逐漸會讀和速讀。 每個單元的教學均構成「結構-會話-閱讀」三位一體的學習模式。沒有好的結構就沒有好的交際,語言結構是准交際形式,會話才是真正的交際。對學生來說,交際包括校內的交際、社會生活的交際,而閱讀是結構和交際內容的綜合體現。 詞彙集中記、語法集中學、閱讀同步行,大大加快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速度,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開拓了學生的眼界,尤其是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它是教學理論的具體化,又是教學經驗的一種系統的概括。 馬承介紹: 我國著名英語教學法專家、中國當代著名的英語教學法流派代表人物之一,北京市現代教學研究所所長、北京馬承英語教學法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學習科學學會外語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中小學英語一體化教學及三位一體教學法實驗與研究」課題組組長。他主編的科普版《小學英語》、《初中英語》。馬承教授發明了適用於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使用的「直呼式韻律英語教學法」;適用於小學中、高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的「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適用於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教學使用的「詞彙、語法、閱讀三位一體教學法」。 自1962年以來教過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英語,具有豐富的中小學英語教學和培訓英語教學的經驗。自1985年以來,應邀在全國各地講學600餘聲,直接培訓中小學英語教師十萬。人民日報》、《人民教育》、《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國內多家媒體分別以《英語學習的金鑰匙-馬承教學研究》、《探索適應國情的外語教學法》、《編寫好跨世紀的小學英語教材》;《一生的歌唱——記馬承和他的三位一體教學法》、《詞彙、語法、閱讀三位一體教堂法》等為題對馬承教學法進行了多方位的介紹。中央教育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各大中國站等全國數十家新聞媒體對馬承老師的教學法高度贊揚。 國家教育部《人民教育》雜志對馬承老師的教堂方法和他對我國教育事業的貢獻作了充分的肯定和介紹。2001年《人民教育》雜志破例從第2期開始連載到第7期,大篇幅地宣傳馬承教學法。1991年到1993年原國家教委中國電視師范學院,將馬承三位一體教學法錄製成三十集教學電視片,通過太平洋衛星向全國和亞洲地區播放,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現在全國已有千餘個地、市、區、縣建立了馬承英語法實驗基地。(詳見《人民教育》雜志2001年2-7期)。目前,全國數以百萬的學生已在使用他的三位一體英語語音教學法受益。馬承老師的英語著作三十餘種,共計近兩千多漢字,主要著作有《幼兒園易進英語》系列、《小學低年級易進英語》系列、《廣播英語系列》、低中高年級《小學英語》系列、《初中英語實驗教材》系列、《馬承英語》系列等。
⑵ 英語教學方法有哪些呢
你知道在英語課堂上運用的講英語教學方法有哪些嗎?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英語課上的教學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英語課上的教學方法
一、 情境教學法1. 什麼是情境教學情境教學,教育學專家們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只是給出了一個這樣的概括:情境是教師“人為” 創設的“典型場景”,是在教學和教育過程中創設的“有情之境”,是一種人為優化的典型環境。通俗點說,就是讓所學語言在一個人為創設的環境中展現出來。2. 情境教學法的功能及意義1)無須翻譯,孩子自行理解2)實際應用,避免會說不會用3)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孩子學習興趣4)情境教學,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
二、 自然拼音教學法是根據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本身所代表的音源,不學國際音標,而是訓練學生具有建立其單詞與發音之間的直覺音感,從而練就出聽音能寫,看詞能讀的超強能力。
三、 TPR教學法
1.TPR的理論基礎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發明者:James Asher (詹姆斯.阿士爾)
定義:指全身反映教學法。它是外語教學法流派中很重要的一支,是建立言語和行為協調基礎上的一種語言教學方法,主要通過body language讓孩子們領悟語言,從而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
要求:老師要有愛心,善於鼓勵學生的思維創新。
2.TPR教學的優點
1 增強課堂的生動性,趣味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適合兒童心理,因為孩子的好動性。
3 增強記憶,學生根據動作記憶會更牢固。
3. TPR教學法的順序。
Teacher says and models, students watch and listen
Teacher says and models, students act and say
Teacher says, students act and say
Teacher acts, students say
4.TPR的局限性。
1 該方法只適應於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其動作及言語大多是簡單的活動,不能單靠它學習較深的內容,必須同別的方法結合在一起。
2 不是所有的詞或教學內容都能用TPR表達。
5. 課堂指令
1 Look at me.
2 This is team one, and this is team two.
3 Let’s play a game, OK?
4 Are you ready?
5 Come here.
6 Go back to your seat.
7 Open your book and turn to page 1.
8 Who can try?
9 I can’t hear you. Speak loudly, please.
10 Good job.
11 Goodbye.
12 Hello, hello, stand up. Yes, yes, sit down.
四、 重疊螺旋式三循環教學法
每堂課都可以復習,要讓學生通過已知走向未知,再從未知走向已知。也就是讓學生用已掌握的知識去認知新知識。
五、 歌曲童謠教學法它不僅是語言的最好載體,而且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所以用歌曲的形式表現教學內容,不但讓孩子們通過唱歌把所學的內容唱出來,使孩子易學易會,在娛樂中自然吸收,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如果再配上舞蹈動作,那更是鍛煉了孩子的行為感知能力和協調能力。
A歌曲童謠在少兒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1童謠是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有韻腳,有意境,有節奏,充滿童趣,琅琅上口的一種說唱形式。歌曲則比童謠要更具有音樂性。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念英文童謠,唱英文歌曲是兒童學習英語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2 歌曲童謠簡單易學,可以激發孩子的語言學習的興趣及提升自信。
3 增進孩子捕捉英語語感的能力,在學習歌曲童謠的同時,無形中詞彙量,藝術性語言就能有所增加。
4 活躍課堂氣氛,寓教娛樂。
5幫助學生學習、記憶相關詞彙、句型及語法
B教學中歌曲歌謠的教授:
1. 運用圖片、實物等直觀教具呈現歌曲與歌謠
2. 運用體態演示歌曲與歌謠
3. 運用准確的語音材料讓學生模仿歌曲與歌謠
4. 讓學生改編歌曲和歌謠
六、 簡筆畫教學法畫畫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它可以作為游戲或者是在學生操練中運用到。比如說在warm-up環節中,教師可以一邊畫一遍邊讓學生猜是什麼;在講五官的時候,仍可以一邊畫一邊講,趣味性更強一些。
1、簡筆畫在教學中的意義:
1.直觀教學手段,教師必備之基本功
2.增強直觀性,減少母語的干擾
3.增強趣味性,啟發學生的思維
4.調動各種感官,促進各種智能全面發展
2、簡筆畫應用的特點:
1.簡練:
2.猜測引導:
3.畫的速度要快:
4.畫龍點睛:
5.練習:
七、課堂游戲教學法此教學法的應用避免了機械訓練的枯燥無味,通過教師設置的游戲可以真正做到玩中有學,學中有玩。A游戲教學的概念界定
游戲教學時指圍繞教學目標將游戲形式融於教學之中的教學活動類型。游戲中,孩子通過教師的指導,輕松愉快地達到預測的教學目標。游戲教學的范疇不但包括游戲本身,更多的還包括一些課堂操練中的即時活動。
B 游戲教學的現實意義
1 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 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的游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符合“樂學”原則。
3 游戲法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共同參與,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4游戲教學這種“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有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化難為易,減輕孩子的負擔。
C 游戲教學在少兒英語課堂的應用
游戲及課堂活動應用於少兒英語教學的暖場和(單詞句型)操練階段。
D游戲教學的大致分類
1 暖場熱身的小游戲
2 詞彙教學的游戲活動
3 句型教學的游戲活動
4 字母及自然拼音小游戲
5 分組競賽游戲和記分方式
八、. 最大興趣激發教學法
歌曲,TPR,游戲,表演等等教學手段都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去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歌曲,TPR,游戲,表演等等教學手段都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去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當前的英語教學出現的問題
(一)英語教師缺失兒童立場,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動力
中小學英語教師對國際上通用的外語教學基本概念、研究成果知之不多,甚至流傳著許多謬說和曲解(龔亞夫,2010)。在基本概念缺位的情況下,教師隊伍中出現了兩種不正常的現象:
一類教師閉門造車,對任何改革和理論置之不理,一切跟著感覺走,憑著老經驗做事,以考試成績論輸贏,蠻干苦幹,不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時候不惜以犧牲學生的身心為代價,換取教學質量。
另一類教師喪失獨立思考能力,屈從“本族語者主義”,對權威專家或時尚的教學模式俯首帖耳,意識不到教育文化的具體性,盲信凡是英美等國家認為“好的”教學標准,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量尺,只關心自己的教學方法是不是名門正宗,不在乎學生的具體情況。
學生立場的缺失,導致中小學英語教學“目中無人”,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原動力。不但成績不好的學生不喜歡英語,而且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也討厭英語。對孩子來說,英語學習是個負擔,他們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
(二)英語課堂教學特性異化,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功利思想的左右下,英語課堂教學喪失了有聲音、有思辨、有情感的語言特質,盛行“呈現規則—操練做題—反饋鞏固”的理科式教學模式。英語本是一個花枝招展、百伶百俐、能言善辯的小女孩,結果被異化為一個暮氣沉沉、呆頭呆腦、笨嘴拙舌的傻小子。
許多教師對教學目標定位不準,只局限於知識傳輸,較少有意識地把英語作為描形敘事或者抒情說理的交流工具,較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語言知識,思考語言,並對所學語言做出自己的決定” (Jeremy Harmer,2011)。
當前英語課堂教學不利於優化英語學習方式:學生沒有機會嘗試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會靈活運用多種媒體和信息源,拓寬學習渠道並形成具有個性的學習風格。
(三)英語課外閱讀萎縮,學生缺乏英語自主學習的時空
英語閱讀教學“面黃肌瘦”,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吃不飽。教師熱衷於對教材進行精耕細作,不注重舉三反一式的語言積累,只知道深挖井,忽視廣積糧。
其二,吃不好。多數教材為精加工的細糧,營養大量流失,少見文質兼美的鮮活語言,學生英語文學閱讀量少得驚人(柯安利,2007)。
其三,吃不了。學生聽讀詞彙量低,沒有處理“稍有嚼勁”的真實語言材料的基本能力。許多師生認識不到,在信息時代,能聽懂或看懂100個單詞,比完全掌握10個單詞更重要。
大量閱讀是外語學習成功者的共同經驗。一個缺乏泛讀計劃的課堂,將無法有效提高學生任何方面的語言發展(Colin Davis, 1995)。
⑶ 英語教學方法有哪些用英語怎麼表達
英語教學法有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任務驅動法、自然教學法、聯想教學法、游戲互動教學法。將這些方法有機使用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經常練習英語表達,如問自己:「What is a table?」 然後試著用英語回答後,再去翻英英字典對照答案。每天堅持問自己幾個「 What is a…?」,獲益良多。
小學英語「活動教學」提倡寓教於樂、寓學於樂的教學過程。興趣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是學習變的容易的前提。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其首要任務是使學生產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活動」應充滿趣味,使學生樂於其中、學於其中。
(3)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技巧英語擴展閱讀:
英語教學涉及多種專業理論知識,包括語言學、第二語言習得、詞彙學、句法學、文體學、語料庫理論、認知心理學等內容。英語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論是對於英語是或者不是第一語言的人來說,英語學習在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都是至關重要的。
⑷ 英語中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系。
②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③講授應具有啟發性。
④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盡可能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言提綱。
②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
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
3、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練習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其一,語言的練習。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其二,解答問題的練習。包括口頭和書面解答問題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三,實際操作的練習。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性學科中占重要地位。
4、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5、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6、自然教學法,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中,用英語課堂環境創設得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介紹新詞彙、引進新知識的時候,教師盡可能結合周圍實際環境,在一個富有實際意義的環境之中,像掌握中文一樣,掌握英語。
7、聯想教學法,根據每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充分調動學生的聯想能力,通過引申、擴展、推理想像等方式,引導學生用正確高效的方式來完成大腦中知識網路的建立,達到迅速把新知從短時記憶轉化為永久記憶。
8、游戲互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英語游戲互動過程,模擬各種各樣生活中的真實場景,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地反復地操練新知,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 英語教學蘊含在 「說,唱,游戲,娛樂,角色扮演」英語中。
9、口述直接表達教學法,創造全英文的環境,直接用英文進行思考,握英語的發音習慣及語感, 、最實用、最直接的字母以及字母組合的基本發音,地調動視覺、聽覺、言語能力和肢體動作,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
(4)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技巧英語擴展閱讀:
1、巴班斯基的教學方法分類
依據是對人的活動的認識,認為教學活動包括了這樣的三種成分,即知識信息活動的組織、個人活動的調整、活動過程的隨機檢查。把教學劃分為三大類;
第一大類:「組織和自我組織學習認識活動的方法」;
第二大類:「激發學習和形成學習動機的方法」;
第三大類:「檢查和自我檢查教學效果的方法」;
2、拉斯卡的教學方法分類;
分類的依據是新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即刺激——反應聯結理論。
(教學方法——學習刺激——預期的學習結果)
依據在實現預期學習結果中的作用,學習刺激可分為A、B、C、D四種,據此相應地歸類為四種基本的或普通的教學方法。
第一種方法:呈現方法。
第二種方法:實踐方法。
第三種方法:發現方法。
第四種方法:強化方法。
3、威斯頓和格蘭頓的教學方法分類
依據教師與學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學方法分為四大類:
教師中心的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提問、論證等方法;
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全班討論、小組討論、同伴教學、小組設計等方法;
個體化的方法,如程序教學、單元教學、獨立設計、計算機教學等;
實踐的方法,包括現場和臨床教學、實驗室學習、角色扮演、模擬和游戲、練習等方法。
⑸ 英語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翻譯法(Translation Method)
翻譯法也叫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閱讀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翻譯法最早是在歐洲用來教授古典語言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外語教學方法,到18世紀末和19世紀中期開始被用來教授現代語言。翻譯法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能力和模仿範文進行寫作的能力。其突出的特點是:教師用母語授課,授課重點是講解與分析句子成分和語音、詞彙變化與語法規則。
翻譯法歷史悠久,其優點是:
1.學生語法概念清晰;
⒉閱讀能力較強,尤其是遇到長而難的句子是通過分析句子結構便能理解意思;
3.有助於培養翻譯能力和寫作能力。
翻譯法的缺點是:
1.忽視口語教學,學生的語音語調差,不利於培養學生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2.教學方式單—,學生容易失去興趣。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Psychological Method)、口語法(OralMethod)、改良法(Reformed Method)。針對翻譯法不能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缺點,直接法於19世紀末在歐洲產生。它包含三個方面的意思:直接學習、直接理解和直接應用。其主要特點是:不允許使用母語,用動作和圖畫等直觀手段解釋詞義和句子。
直接法流行甚廣,其優點是:
1.採用各種直觀教具,廣泛運用接近實際生活的教學方式,有助於培養用外語思維的能力;
2強調直接學習和直接應用,注重語言實踐練習,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學習興趣濃厚;
3.重視口語和語音教學,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其缺點是:
1.排斥母語,使學生對—些抽象和復雜的概念難以理解;
2.沒有明晰的語法解釋,導致學生說出的話語法錯誤較多。
三、聽說法(Audiolingualism, Audiolingual Method)
聽說法於20世紀40至60年代盛行於美國。二戰爆發後,美國需要派大量的士兵出國作戰,士兵們需要掌握所去國家的語言,政府臨時抽調外語教學法和語言學專家以及有經驗的外語教師,成立了外語訓練中心,研究外語速成教學方法,以六至八個月為一期,培訓士兵,其訓練方法就是聽和說,聽說法就這樣產生了。它吸收了直接法的許多優點,又受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認為外語學習是習慣的形成,採取模仿、機械練習和記憶的方法強化學生的反應;課堂上學生做大量的句型操練,不考慮意思和語境。
其優點是:
1.培養學生敢於大膽主動地使用所學語言進行交談,口語能力較強;
2.句型操練對初學者幫助很大,語言規范;
其缺點是:
1.大量的模仿和機械操練不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脫離語言內容和語境的句型操練不利於學生對語言的靈活運用。
3.放鬆讀寫訓練,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實踐能力。
⑹ 英語的教學方法
英語的教學方法:
一、語法翻譯法
1、語法翻譯法是一種通過學習語法規則和詞彙,並且按照規則用本國語和目的語進行互譯來教授語言的方法。
2、教學過程:閱讀/朗讀——句子翻譯——講解語法/語言點——書面回答——理解性問題。
二、直接法
1、直接法是一種通過實物、圖畫、動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語和其對應的意思直接聯系,從而達到直接理解和直接應用的外語教學法。
2、教學步驟:用目的語講解——提問——回答。
四、交際法
交際法就是把運用目的語進行有意義交際作為學習語言的方法。交際法有時稱為功能法或意念法。交際法的最大特徵是它對語言結構和能同等重視。學習不僅要知道語言規則的用法,還必須學會交際。
五、靜授法
靜授法,就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沉默,從而促使學生盡可能多地活用語言的方法。該法由戈鐵諾,其特徵是使用各種帶顏色的小棍,把各種聲音與特定的顏色聯系起來。
⑺ 小學英語的8大教學方法
導語:小學英語是為以後打下基礎的階段,小學生們的語言學習能力是很強的。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強調學生在校學習主要是「學會如何學習」,為真正實現終身學習創造條件。
1、交際法:
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從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來看,他們正處於語言習得的初級階段,模仿能力極強,同時又好動、好奇,他們最容易興奮活躍。因此,交際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使用將讓英語學習變得輕松、有趣,讓英語課堂「生色」。
2、游戲教學法:
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能改變師生課堂角色,減輕師生負擔;可以有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游戲教學法的設計原則有:游戲的設計要有趣味性游戲的設計要有目的性游戲的設計要有競爭性游戲的設計要有層次性;游戲的設計要有靈活性:游戲的設計要有規則性。
3、情景教學法:
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情景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們學習英語的強烈興趣和慾望,因為情景教學法給學生提供特定的生活場景,這樣,學生們就有機會接觸生活,感受生活,了解生活,探討生活。對於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生來說,感受雖然陌生,卻挺新鮮。而新鮮感正是激發求知慾望內因活力。
因而他們能有興趣地主動參與語言實踐,並在參與中得到提高。情景教學法還能夠形象化地、牢固地對學生進行語言知識的教學。「情景教學法」能夠把教學內容生活化和實際化,讓學生有機會把書本知識和現實生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在隨意和輕松的語言交流中學習語言知識。「情境教學法」有著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更好的教學效果。
「情境教學法」時刻都能給學生提供一個活躍的語言應用環境。它即能訓練學生們的聽、說、讀、寫和譯等語言基本功同時又能有效地、及時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而傳統的教學法是老師「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而學生們只是機械地抄寫,記憶再記憶,結果不但出現「聾啞英語」,而且還會出現事倍功半的學習效果。
4、活動教學法:
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所教授的內容、教授學生的年齡和現有水平採取不同的活動方法。但根據交際活動教學的理論原則及課堂教學的一般程序,可分為呈現活動、練習活動、實踐活動。不少活動可以交叉進行,每類活動的方式又是多種多樣的。
5、三位一體教學法:
是根據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系業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法改變了過去傳統的死教、死學教學效果不佳的現狀,使學生掌握了字母、音素、音標三者之間內在聯系與交叉關系。
6、自然法:
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自然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
(1)最大限度地擴大學生的語言輸入,語言輸入必須是自然的和可理解的。
(2)在起始階段是一個以聽力理解為主要活動的沉默階段,不要求學生過早地進行表達活動。
(3)以習得活動,即以內容為中心的語言活動為主要形式。
(4)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5)教師盡可能使用外語,但學生可使用本族語。
(6)在口頭活動中不予糾錯,在筆頭作業中糾錯。
7、全身反應法:
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其公式為:示範(靜昕)--模仿(動聽)――邊說一邊動(全身反應)。
(一)示範。教師清楚地發出語言指令(或語言信息),並配以動作輔助說明,學生靜聽理解其意,為反應做好准備,稱之為靜聽。如:在上新標准英語第三冊第六模塊(主要是要求學生掌握八個動詞片語)時,我通過以舊引新呈現本單元的重點片語do homework,在呈現這個片語時,我一邊清晰地慢慢發音,一邊配上做作業的動作,讓學生既聽清了片語的發音,又理解了本片語的意思。
(二)教師發令,讓學生做出動作反應,吸收語言知識,把語言和動作試著聯系起來,稱之為模仿動聽。如:在學生聽清片語發音、看懂片語意思後,我就請全班同學跟著我一起邊說邊做。
(三)讓部分學生發令,另一部分學生做出動作,直到學生邊比劃邊說。學生對聽到的語言材料不斷潛意識地吸收、內化,形成語感,自然開口說話,並以動作反饋、強化,做出全身反應。
8、合作學習法:
讓學生通過參加Pair work和groupwork活動,給學生練習語言並互相學習的條件和機會。合作學習法的優點:
(1)激發調動興趣和主動性。
(2)提高自學能力和促進能力發展。大多數課堂上,學生是在老師設計的模式中被動地接受知識,體現不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現在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不再是「觀眾」,而是學習的主體。
(3)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建立自信心教師指定在小組內分任務學習,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在同學的幫助下,也能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並能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