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影響因素大小
一、理論模型的設計對所要研究的經濟現象進行深入的分析,根據研究的目的,選擇模型中將包含的因素,根據數據的可得性選擇適當的變數來表徵這些因素,並根據經濟行為理論和樣本數據顯示出的變數間的關系,設定描述這些變數之間關系的數學表達式,即理論模型。例如上節中的生產函數就是一個理論模型。理論模型的設計主要包含三部分工作,即選擇變數、確定變數之間的數學關系、擬定模型中待估計參數的數值范圍。1.確定模型所包含的變數在單方程模型中,變數分為兩類。作為研究對象的變數,也就是因果關系中的「果」,例如生產函數中的產出量,是模型中的被解釋變數;而作為「原因」的變數,例如生產函數中的資本、勞動、技術,是模型中的解釋變數。確定模型所包含的變數,主要是指確定解釋變數。可以作為解釋變數的有下列幾類變數:外生經濟變數、外生條件變數、外生政策變數和滯後被解釋變數。其中有些變數,如政策變數、條件變數經常以虛變數的形式出現。嚴格他說,上述生產函數中的產出量、資本、勞動、技術等,只能稱為「因素」,這些因素間存在著因果關系。為了建立起計量經濟學模型,必須選擇適當的變數來表徵這些因素,這些變數必須具有數據可得性。於是,我們可以用總產值來表徵產出量,用固走資產原值來表徵資本,用職工人數來表徵勞動,用時間作為一個變數來表徵技術。這樣,最後建立的模型是關於總產值、固定資產原值、職工人數和時間變數之間關系的數學表達式。下面,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將「因素」與「變數」間的區別暫時略去,都以「變數」來表示。關鍵在於,在確定了被解釋變數之後,怎樣才能正確地選擇解釋變數。首先,需要正確理解和把握所研究的經濟現象中暗含的經濟學理論和經濟行為規律。這是正確選擇解釋變數的基礎。例如,在上述生產問題中,已經明確指出屬於供給不足的情況,那麼,影響產出量的因素就應該在投入要素方面,而在當前,一般的投入要素主要是技術、資本與勞動。如果屬於需求不足的情況,那麼影響產出量的因素就應該在需求方面,而不在投入要素方面。這時,如果研究的對象是消費品生產,應該選擇居民收入等變數作為解釋變數;如果研究的對象是生產資料生產,應該選擇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等變數作為解釋變數。由此可見,同樣是建立生產模型,所處的經濟環境不同、研究的行業不同,變數選擇是不同的。其次,選擇變數要考慮數據的可得性。這就要求對經濟統計學有透徹的了解。計量經濟學模型是要在樣本數據,即變數的樣本觀測值的支持下,採用一定的數學方法估計參數,以揭示變數之間的定量關系。所以所選擇的變數必須是統計指標體系中存在的、有可靠的數據來源的。如果必須引入個別對被解釋變數有重要影響的政策變數、條件變數,則採用虛變數的樣本觀測值的選取方法。第三,選擇變數時要考慮所有入選變數之間的關系,使得每一個解釋變數都是獨立的。這是計量經濟學模型技術所要求的。當然,在開始時要做到這一點是困難的,如果在所有入選變數中出現相關的變數,可以在建模過程中檢驗並予以剔除。從這里可以看出,建立模型的第一步就已經體現了計量經濟學是經濟理論、經濟統計學和數學三者結合的思想。在選擇變數時,錯誤是容易發生的。下面的例子都是從已有的計量經濟學應用研究成果中發現的,代表了幾類容易發生的錯誤。例如農副產品出口額=-107.66+0.13×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十0.22×農副產品收購額這里選擇了無關的變數,因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與農副產品出口額無直接關系,更不是影響農副產品出口額的原因。再如生產資料進口額=0.73×輕工業投資+0.21×出口額+0.18×生產消費+67.60×進出口政策這里選擇了不重要的變數,因為輕工業投資對生產資料進口額雖有影響,但不是重要的,或者說是不完全的,重要的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應該選擇這個變數。再如農業總產值=0.78+0.24×糧食產量+0.05×農機動力—0.21×受災面積這里選擇了不獨立的變數,因為糧食產量是受農機動力和受災面積影響的,它們之間存在相關性。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幾個模型都能很好地擬合樣本數據,所以絕對不能把對樣本數據的擬合程度作為判斷模型變數選擇是否正確的主要標准。變數的選擇不是一次完成的,往往要經過多次反復。2.確定模型的數學形式選擇了適當的變數,接下來就要選擇適當的數學形式描述這些變數之間的關系,即建立理論模型。選擇模型數學形式的主要依據是經濟行為理論。在數理經濟學中,已經對常用的生產函數、需求函數、消費函數、投資函數等模型的數學形式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可以借鑒這些研究成果。需要指出的是,現代經濟學尤其注重實證研究,任何建立在一定經濟學理論假設基礎上的理論模型,如果不能很好地解釋過去,尤其是歷史統計數據,那麼它是不能為人們所接受的。這就要求理論模型的建立要在參數估計、模型檢驗的全過程中反復修改,以得到一種既能有較好的經濟學解釋又能較好地反映歷史上已經發生的諸變數之間關系的數學模型。忽視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對的。也可以根據變數的樣本數據作出解釋變數與被解釋變數之間關系的散點圖,由散點圖顯示的變數之間的函數關系作為理論模型的數學形式。這也是人們在建模時經常採用的方法。在某些情況下,如果無法事先確定模型的數學形式,那麼就採用各種可能的形式進行試模擬,然後選擇模擬結果較好的一種。3.擬定理論模型中待估參數的理論期望值理論模型中的待估參數一般都具有特定的經濟含義,它們的數值,要待模型估計、檢驗後,即經濟數學模型完成後才能確定,但對於它們的數值范圍,即理論期望值,可以根據它們的經濟含義在開始時擬定。這一理論期望值可以用來檢驗模型的估計結果。擬定理論模型中待估參數的理論期望值,關鍵在於理解待估參數的經濟含義。例如上述生產函數理論模型中有4個待估參數和α、β、γ和A。其中,α是資本的產出彈性,β是勞動的產出彈性,γ近似為技術進步速度,A是效率系數。根據這些經濟含義,它們的數值范圍應該是於集中的問題。經濟變數在時間序列上的變化往往是緩慢的,例如,居民收入每年的變化幅度只有5%左右。如果在一個消費函數模型中,以居民消費作為被解釋變數,以居民收入作為解釋變數,以它的時間序列數據作為解釋變數的樣本數據,由於樣本數據過於集中,所建立的模型很難反映兩個變數之間的長期關系。這也是時間序列不適宜於對模型中反映長期變化關系的結構參數的估計的一個主要原因。四是模型隨機誤差項的序列相關問題。用時間序列數據作樣本,容易引起模型隨機誤差項產生序列相關。這個問題後面還要專門討論。截面數據是一批發生在同一時間截面上的調查數據。例如,工業普查數據、人口普查數據、家計調查數據等,主要由統計部門提供。用截面數據作為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樣本數據,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樣本與母體的一致性問題。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參數估計,從數學上講,是用從母體中隨機抽取的個體樣本估計母體的參數,那麼要求母體與個體必須是一致的。例如,估計煤炭企業的生產函數模型,只能用煤炭企業的數據作為樣本,不能用煤炭行業的數據。那麼,截面數據就很難用於一些總量模型的估計,例如,建立煤炭行業的生產函數模型,就無法得到合適的截面數據。二是模型隨機誤差項的異方差問題。用截面數據作樣本,容易引起模型隨機誤差項產生異方差。這個問題後面還要專門討論。虛變數數據也稱為二進制數據,一般取0或1。虛變數經常被用在計量經濟學模型中,以表徵政策、條件等因素。例如,建立我國的糧食生產計量經濟學模型,以糧食產量作為被解釋變數,解釋變數中除了播種面積、化肥使用量、農機總動力、成災面積等變數外,顯然,政策因素是不可忽略的。1980年前後,由於實行了不同的政策,即使上述變數都沒有變化,糧食產量也會發生大的變化。於是必須在解釋變數中引人政策變數,用一個虛變數表示,對於1980年以後的年份,該虛變數的樣本觀測值為1,對於1980年以前的年份,該虛變數的樣本觀測值為0。也可以取0、l以外的數值,表示該因素的變化程度。例如,在工業生產模型中用虛變數表示氣候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可以將不同年份氣候的影響程度,分別用0、1、-1,甚至0.5、-0.5等表示。不過,這種方法應慎用,以免違背客觀性。2.樣本數據的質量樣本數據的質量問題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完整性、准確性、可比性和一致性四個方面。完整性,即模型中包含的所有變數都必須得到相同容量的樣本觀測值。這既是模型參數估計的需要,也是經濟現象本身應該具有的特徵。但是,在實際中,「遺失數據」的現象是經常發生的,尤其在中國,經濟體制和核算體系都處於轉軌之中。在出現「遺失數據」時,如果樣本容量足夠大,樣本點之間的聯系並不緊密的情況下,可以將「遺失數據」所在的樣本點整個地去掉;如果樣本容量有限,或者樣本點之間的聯系緊密,去掉某個樣本點會影響模型的估計質量,則要採取特定的技術將「遺失數據」補上。准確性,有兩方面含義,一是所得到的數據必須准確反映它所描述的經濟因素的狀態,即統計數據或調查數據本身是准確的;二是它必須是模型研究中所准確需要的,即滿足模型對變數口徑的要求。前一個方面是顯而易見的,而後一個方面則容易被忽視。例如,在生產函數模型中,作為解釋變數的資本、勞動等必須是投入到生產過程中的、對產出量起作用的那部分生產要素,以勞動為例,應該是投入到生產過程中的、對產出量起作用的那部分勞動者。於是,在收集樣本數據時,就應該收集生產性職工人數,而不能以全體職工人數作為樣本數據,盡管全體職工人數在統計上是很准確的,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與生產過程無關,不是模型所需要的。可比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數據口徑問題,在計量經濟學模型研究中可以說無處不在。而人們容易得到的經濟統計數據,一般可比性較差,其原因在於統計范圍口徑的變化和價格口徑的變化,必須進行處理後才能用於模型參數的估計。計量經濟學方法,是從樣本數據中尋找經濟活動本身客觀存在的規律性,如果數據是不可比的,得到的規律性就難以反映實際。不同的研究者研究同一個經濟現象,採用同樣的變數和數學形式,選擇的樣本點也相同,但可能得到相差甚遠的模型參數估計結果。為什麼?原因在於樣本數據的可比性。例如,採用時間序列數據作為生產函數模型的樣本數據,產出量用不變價格計算的總產值,在不同年份間是可比的;資本用當年價格計算的固定資產原值,在不同年份間是不可比的。對於統計資料中直接提供的這個用當年價格計算的固定資產原值,有人直接用於模型估計,有人進行處理後再用於模型的估計,結果當然不會相同。一致性,即母體與樣本的一致性。上面在討論用截面數據作為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樣本數據時已經作了介紹。違反一致性的情況經常會發生,例如,用企業的數據作為行業生產函數模型的樣本數據,用人均收入與消費的數據作為總量消費函數模型的樣本數據,用31個省份的數據作為全國總量模型的樣本數據,等等。三、模型參數的估計模型參數的估計方法,是計量經濟學的核心內容。在建立了理論模型並收集整理了符合模型要求的樣本數據之後,就可以選擇適當的方法估計模型,得到模型參數的估計量。模型參數的估計是一個純技術的過程,包括對模型進行識別(對聯立方程模型而言)、估計方法的選擇、軟體的應用等內容。在後面的章節中將用大量的篇幅討論估計問題,在此不重復敘述。四、模型的檢驗在模型的參數估計量已經得到後,可以說一個計量經濟學模型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了。但是,它能否客觀揭示所研究的經濟現象中諸因素之間的關系,能否付諸應用,還要通過檢驗才能決定。一般講,計量經濟學模型必須通過四級檢驗,即經濟意義檢驗、統計學檢驗、計量經濟學檢驗和預測檢驗。1.經濟意義檢驗經濟意義檢驗主要檢驗模型參數估計量在經濟意義上的合理性。主要方法是將模型參數的估計量與預先擬定的理論期望值進行比較,包括參數估計量的符號、大小、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判斷其合理性。首先檢驗參數估計量的符號。例如,有下列煤炭行業生產模型:煤炭產量=-108.5427+0.00067×固定資產原值+0.01527×職工人數-0.00681×電力消耗量+0.00256×木材消耗量在該模型中,電力消耗量前的參數估計量為負,意味著電力消耗越多,煤炭產量越低,從經濟行為上無法解釋。模型不能通過檢驗,應該找出原因重新建立模型。不管其他方面的質量多麼高,模型也是沒有實際價值的。2.統計檢驗統計檢驗是由統計理論決定的,目的在於檢驗模型的統計學性質。通常最廣泛應用的統計檢驗准則有擬合優度檢驗、變數和方程的顯著性檢驗等。3.計量經濟學檢驗計量經濟學檢驗是由計量經濟學理論決定的,目的在於檢驗模型的計量經濟學性質。通常最主要的檢驗准則有隨機誤差項的序列相關檢驗和異方差性檢驗,解釋變數的多重共線性檢驗等。4.模型預測檢驗預測檢驗主要檢驗模型參數估計量的穩定性以及相對樣本容量變化時的靈敏度,確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於樣本觀測值以外的范圍,即模型的所謂超樣本特性。具體檢驗方法為:(1)利用擴大了的樣本重新估計模型參數,將新的估計值與原來的估計值進行比較,並檢驗二者之間差距的顯著性;(2)將所建立的模型用於樣本以外某一時期的實際預測,並將該預測值與實際觀測值進行比較,並檢驗二者之間差距的顯著性。經歷並通過了上述步驟的檢驗後,可以說已經建立了所需要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可以將它應用於預定的目的。五、計量經濟學模型成功三要素從上述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步驟中,不難看出,任何一項計量經濟學研究、任何一個計量經濟學模型賴以成功的要素應該有三個:理論、方法和數據。理論,即經濟理論,所研究的經濟現象的行為理論,是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基礎。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計算方法,是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工具與手段,是計量經濟學不同於其他經濟學分支學科的主要特徵。數據,反映研究對象的活動水平、相互間聯系以及外部環境的數據,或更廣義講是信息,是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原料。這三方面缺一不可。一般情況下,在計量經濟學研究中,方法的研究是人們關注的重點,方法的水平往往成為衡量一項研究成果水平的主要依據。這是正常的。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的研究是計量經濟學研究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義務。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視對經濟學理論的探討,一個不懂得經濟學理論、不了解經濟行為的人,是無法從事計量經濟學研究工作的,是不可能建立起一個哪怕是極其簡單的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所以,計量經濟學家首先應該是一個經濟學家。相比之下,人們對數據,尤其是數據質量問題的重視更顯不足,在申請一項研究項目或評審一項研究成果時,對數據的可得性、可用性、可靠性缺乏認真的推敲;在研究過程中出現問題時,較少從數據質量方面去找原因。而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數據已經成為制約計量經濟學發展的重要問題。六、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和因果分析從上述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步驟中進一步看出,經典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核心是採用回歸分析的方法揭示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但是,變數之間具有相關性並不等於具有因果性。這是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那麼首先需要對相關關系與因果關系作一簡要的說明。所謂相關關系,是指兩個以上的變數的樣本觀測值序列之間表現出來的隨機數學關系,用相關系數來衡量。如果兩個變數樣本觀測值序列之間相關系數的絕對值為1,則二者之間具有完全相關性(完全正相關或完全負相關);如果相關系數的絕對值比較大,或接近於1,則二者之間具有較強相關性;如果相關系數的絕對值為0,或接近於0,則二者之間不具有相關性。如果一個變數與其他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的線性組合之間具有相關性,那麼它與每一個變數之間的相關系數稱為偏相關系數。相關關系是變數之間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純數學關系,判斷變數之間是否具有相關關系的依據只有數據。所謂因果關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在行為機制上的依賴性,作為結果的變數是由作為原因的變數所決定的,原因變數的變化引起結果變數的變化。因果關系有單向因果關系和互為因果關系之分。例如,勞動力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具有單向因果關系,在經濟行為上是勞動力影響國內生產總值,而不是相反;但是,在國內生產總值與消費總額之間則存在經濟行為上的互為因果關系,國內生產總值既決定消費總額,反過來又受消費的拉動。具有因果關系的變數之間一定具有數學上的相關關系。而具有相關關系的變數之間並不一定具有因果關系。例如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與印度的人口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因為二者都以較快的速度增長,但顯然二者之間不具有因果關系。相關分析是判斷變數之間是否具有相關關系的數學分析方法,通過計算變數之間的相關系數來實現。回歸分析也是判斷變數之間是否具有相關關系的一種數學分析方法,它著重判斷一個隨機變數與一個或幾個可控變數之間是否具有相關關系。由於它的特定的功能,所以也被用來進行變數之間的因果分析。但是,僅僅依靠回歸分析尚不能對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作出最後判斷,必須與經濟行為的定性分析相結合。這就是上面強調的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三要素。
Ⅱ 現代財務分析方法有哪些
現代財務分析已成為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下面是YJBYS我搜索整理的一篇關於探討現代財務分析方法的範文,主要就醫院財務分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改進方法。 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您喜歡。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現代醫院制度的逐步完善,財務分析成為醫院重要的管理活動。目前醫院財務分析的內容僅限於對守財和用財的一般性分析,遠遠不能適應當前衛生改革的需要。本文就如何做好現代醫院財務分析提出如下見解。
1 傳統醫院財務分析的局限性
傳統的醫院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就是對醫院資金活動的分析,主要是依託會計報表項目對醫院的收入、支出、資金狀況、財務成果、財產物資的使用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趨勢分析、結構分析和因素分析。如根據資產負債表項目的年初、年末余額變化趨勢分析資產及負債總額的變化幅度及原因,並進一步分析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相關指標。根據收入、支出明細表分析業務收入和業務支出的增減變化趨勢,分析其變化原因;針對業務收入占業務支出的比率,分析評價醫院的經濟效益。不難看出,我國醫院傳統財務分析側重於經濟現象的微觀分析,缺乏從醫院資金運營的角度進行財務分析;側重於貨幣領域的分析,忽視了非貨幣領域的分析;側重於單一財務信息的分析,忽視了對衛生資源和其他相關經濟信息的綜合分析;側重於對經濟事項的事後分析,缺少有效的前瞻性分析;財務分析的適時性和快速反應能力滯後,缺少對醫院風險的防範和發展潛力的分析;側重於財務指標的靜態分析,忽略了醫療服務活動的動態性分析。另外,財務人員受業務知識單一性限制,缺少醫療服務和相關業務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也影響了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造成目前醫院財務分析整體水平不高。
2醫院財務分析中應重點分析的內容
在現代醫院制度下,財務分析指標不應局限於靜態單一的指標分析,應從整體上動態地分析醫院的持續發展能力、資金運營能力、開拓和把握醫療市場的能力。因此,現代醫院財務分析需要在傳統醫院財務分析的基礎上完善和補充以下內容:
(1)整體分析與專項分析相結合。
在單項指標分析的基礎上,將各指標形成一套完整體系,強化對醫院經濟運行的整體性分析,以掌握醫院整體財務狀況和效益。同時要針對醫院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開展專題分析。如對醫院績效的分析(包括財務效益指標、資金運營指標、發展能力指標等)、專項成本效益分析(包括廣告成本效益分析、單台大型設備成本效益分析等)、收入增長點分析、設備購置可行性分析、內控制度成本效益分析等。在分析中應注意把握點和面的關系,找出差距,揭示矛盾,避免分析的片面性。
(2)加強衛生資源的效能結構分析和醫院創新能力分析。
如何挖掘潛力和最大限度地發揮醫院現有資源的作用,是醫院管理者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如對人力資源效益進行分析,有利於醫院注重對更新人員知識的投入和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醫院發展的內在動力是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新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的不斷出現,推動了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所以,我們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應特別重視醫院的科技創新能力。而研究開發經費支出占業務收入的比率則是反映醫院技術開發能力強弱的重要指標,該指標越高,表明醫院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越強。
(3)加強醫院現金流量情況的分析。
醫院管理者和財會人員要重視現金流量信息,許多醫院發生財務危機是因為現金的短缺造成醫院信用的喪失。因此,進行醫院財務分析時應從以“收益”為中心轉向以“現金流量”為中心,重點分析醫院是否能夠通過醫療服務活動獲得足夠的現金流量,以評價營運資金管理是否有效率;同時,還要分析外部融資活動後的現金凈流量,以評價醫院的籌資政策。利用這些指標和逐年變化的信息,可以評價醫院現金流量的'動態穩定性。由於現金流量信息揭示了醫院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凈收益之間的差別,因此,對這些差別及其產生原因進行分析,有助於評價醫院收益的質量。
(4)開展成本控制分析。
實行成本控制是改善醫院經營管理,提高醫院競爭能力的關鍵環節。開展成本控制分析,首先要正確評價醫院成本控制目標的執行效果,提高醫院和職工講求經濟效益的積極性;其次要揭示醫療成本升降的原因,及時查明影響成本高低的各種因素及其原因,尋求進一步降低醫療成本的途徑和方法,進一步提高醫院的成本管理水平。
(5)加強醫院之間的橫向指標對比分析。
這種比較不是一個或幾個財務指標的比較,而是醫院之間財務狀況的綜合比較。通過分析和比較可以明確醫院在衛生行業中的位置,使醫院管理者對自己的經營決策進行適當的定位,在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
3醫院財務分析中應採用多種分析方法
3.1財務報表中增設財務分析表
根據醫院的具體情況進行一些必要的設置。比如,醫院收入支出與同期對比分析及醫院各項經濟指標分析等,可根據醫院實際設置不同風格的分析表。針對主欄,增設必要欄目。包括本期數欄、上期數或計劃數欄、行業平均數欄、比較欄,比較欄可分為絕對數與相對數,即差額和百分比。當然,為了清晰起見,欄目也不要設置過多。
財務分析表一要注意指標的內容,可以根據醫院具體需要確定。如經濟效益綜合指標體系、收入支出分析體系等。二要注意指標的位置,必須在給定的表格之中。在確定分析指標時,要遵循以下原則:①要根據各種分析目的確定指標。②不僅要考慮目前需要,而且要考慮未來需要。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經濟的出現,財務指標要有所創新。③為了避免未來損失,一方面應該盡可能將可能需要的指標納入其中;另一方面,指標不能太多太濫,以免喧賓奪主。
3.2 根據分析表建立動態分析圖
為了更直觀地說明分析的結果,並能用各種指標進行結構分析、趨勢分析,還可利用動態結構圖表反映出來。圖1是住院收入比同期增長構成圖。
系統分析和評價醫院的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財務指標變動情況,目的是了解過去、評價現在、預測未來,幫助醫院改善決策。在分析時應根據需要選擇部分指標分析或全部指標分析。所有的財務分析數據是從當前使用的財務軟體賬套中取數的,所以在作財務分析之前一定要完成當月的財務核算即記賬或報表之後,並保證當前賬套有原始數據。若忽略了這一步工作,那麼財務分析的准確性會受到影響。可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做出多種多樣的動態分析圖。用上述比較分析法來說明財務信息之間的數量關系與數量差異,為進一步分析指明方法,用這種分析法既可將醫院計劃期的經濟活動與實際期的財務活動相比,也可對醫院本期的財務活動與前期財務活動相比。
總之,醫院財務分析可以不受傳統財務分析模式的約束,不應局限於具體的分析模式及財務期間。目前計算機技術的運用也為財務分析模式的建立和財務數據的深度開發創造了條件。我們應當圍繞醫院管理目標,捕捉管理者最關心的熱點問題,適時進行各種專題的財務分析,分析時既可用財務信息,也可用業務信息進行判斷與評估,實現財務分析的實時化,提高醫院的快速反應能力。
Ⅲ 什麼是確定引起某經濟指標變動的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一種計算方法
因素分析法(概述它是確定引起某經濟指標變動的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一種計算方法)。因素分析方法
(1)在計算某一因素對一個經濟指標的影響時,假定只有這個因素在變動而其它因素不變;
(2)確定各個因素替代順序,然後按照這一順序替代計算;
(3)把這個指標與該因素替代前的指標相比較,確定該因素變動所造成的影響。
Ⅳ 宏觀經濟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 宏觀經濟分析的主要方法
1.經濟指標分析對比。經濟指標是反映經濟活動結果的一系列數據和比例關系。
(1) 先行指標如:貨幣供應量。股票價格指數等。它們可以對國民經濟的高峰和低谷進行計算和預測。
(2) 同步指標如:失業率。國民生產總值等。它們反應的是國民經濟正在發生的情況,不預示將來的變動。
(3) 滯後指標 如:銀行短期商業貸款利率。工商業未還貸款等。
2.計量經濟模型。它是表示經濟變數及其主要影響因素之間的函授關系。
(1) 經濟變數
(2) 參數
(3) 隨機誤差
3.概率預測它實質上是根據過去和現在來推測未來。廣泛搜集經濟領域的歷史和現時的資料是開展經濟預測的基本條件,善於處理和運用資料又是概率預測取得效果的必要手段。
◆ 宏觀經濟分析的主要內容
1. 宏觀經濟運行與證券市場
(1)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因素: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通貨膨脹,利率水平,匯率水平,貨幣政策,財政政策。
(2) 行業因素:行業周期,其它因素。
(3) 公司因素
(4)市場技術因素:股票市場上的投機操作,股票市場規律,證券管理部門的管制行為。
(5) 社會心理因素
(6) 市場效率因素
(7) 政治因素
2. 宏觀經濟變動與證券市場
(1) 國內生產總值(GDP)變動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a. 持續.穩定.高速的GDP增長(證券價格上帳);
b. 高通脹下的GDP增長(證券價格下跌);
c. 宏觀控制下的GDP減速增長(平穩漸升);
d. 轉折性的GDP變動(由下跌轉為上升);
(2) 經濟周期與股價波動的關系,
(3) 通貨膨脹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a. .溫和的.穩定的通貨膨脹對股價影響較小;
b. 通貨膨脹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圍內,但經濟處於景氣階段,股價也會持續上升;
c. 嚴重的通貨膨脹是很危險的;
3. 宏觀經濟政策與證券市場
(1) 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有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轉移支付制度.在我國財政政策主要是發"相機抉擇"的作用.它分為松的財政政策.緊的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
松的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擴大減免稅范圍;擴大財政支出,加大財政赤字;減少國債發行;增加財政補貼.這些都能刺激股價上漲.
當社會總需求不足時,可單純使用松的財政政策,通過擴大支出,增加赤字,以擴大社會總需求;證券價格上漲;當社會總供給不足時,單純使用緊縮的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赤字,增加公開市場上出售國債的數量,以及減少財政補貼等政策,壓縮社會總需求,證券價格下跌;
當社會總供給大於總需求時,可搭配運用"松"."緊"政策,如果支出總量效應大於稅收效應,證券價格將上漲;當社會總供給小於總需求時,也可搭配運用"松""緊"的財政政策,壓縮支出的緊縮效應大於減少稅收的刺激效應,對證券價格不利.
(2) 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
貨幣政策工具有:
1.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時,商業銀行可運用的資金減少,貸款能力下降,貨幣乘數變小,市場貨幣流通量便會相應減少,在通貨膨脹時,可提高法定準備金率,反之,則降低;
2.再貼現政策.它主要著重於短期政策效應;
3.公開市場業務.主要指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以此來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政策行為.要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就在金融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國債),反之就出售有價證券.
我國的貨幣政策分為緊的貨幣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
緊的貨幣政策手段:如果市場物價上漲,需求過度,經濟過度繁榮,被認為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這時會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率,加強信貸控制;
松的貨幣政策手段:如果市場產品銷售不暢,經濟運轉困難,資金短缺,設備閑置,被認為是社會總需求小於總供給,這時應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放鬆信貸控制;總的來說,在經濟衰退時,總需求不足,採取松的貨幣政策,在經濟擴張時,總需求過大,採取緊的貨幣政策。
(3) 利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利率上升,公司借款成本增加,利潤率下降,股票價格自然下降。
利率上升,將使負債經營的企業更加困難,經營風險進一步加大,使股票和債券的價格下跌。
利率上升,將吸引資金轉向儲蓄,導致證券需求下降,證券價格下跌。
(4) 匯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a. 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本國產品競爭力強,出口型企業將增加收益,進口企業成本增加,利潤將受損。 b.匯率上升,本幣貶值,將導致資本流出本國,市場價格將下跌。
c.匯率上升,本幣表示的進口商品價格提高,進而帶動國內物價水平上漲,引起通貨膨脹。
d.匯率上升,為維持匯率穩定,政府可能動用外匯儲備,拋售外匯,減少本幣供應量,市場價格將下跌;在同時回購國債時,國債市場價格將上揚。
Ⅳ 經濟學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
經濟學有一套以數量分析為特徵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實證分析法、邊際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靜態分析法、比較靜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長期與短期分析法、個量與總量分析法等。
一、實證分析法:
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法來自於哲學上的實證主義方法。實證分析是一種根據事實加以驗證的陳述,而這種實證性的陳述則可以簡化為某種能 根據經驗數據加以證明的形式。在運用實證分析法來研究經濟問題時,就是要提出用於解釋事實的理論,並以此為根據作出預測。這也就是形成經濟理論的過程。
二、邊際分析法:
是利用邊際概念對經濟行為和經濟變數進行數量分析的方法。所謂邊際,就是額外或增加的意思,即所增加的下一個單位或最後一個單位。在經濟學分析中,簡單地說,邊際是指對原有經濟總量的每一次增加或減少。嚴格地說,邊際是指自變數發生微小變動時,因變數的變動率。
三、均衡分析法:
均衡本來是物理學概念。引入經濟學後均衡是指經濟體系中各種相互對立或相互關聯的力量在變動中處於相對平衡而不在變動的狀態。對經濟均衡的形成與變動條件的分析,叫做均衡分析法。分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慮經濟體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的影響的條件下,分析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中,均衡的形成與變動的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法,是相對與局部均衡分析法而言的。它是分析整個經濟體系的各個市場、各種商品的供求同時達到均衡的條件與變化的方法。
四、靜態分析法、比較靜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
是完全抽象掉時間因素和經濟變動過程,在假定各種條件處於靜止狀態的情況下,分析經濟現象的均衡狀態的形成及其條件的方法。
比較靜態分析法
是對個別經濟現象的一次變動的前後,以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均衡位置進行比較而撇開轉變期間和變動過程本身的分析方法。
動態分析法
是考慮到時間因素,把經濟現象的變化當作一個連續過程,對從原有的均衡過度到新的均衡的實際變化過程進行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