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邏輯方法有哪些
邏輯思維方式有哪幾種
邏輯思維包括① 歸納與演繹②分析與綜合③抽象與概括④比較思維法⑤因果思維
⑥遞推法⑦ 逆向思維
具體的:
①歸納與演繹
歸納:從多個個別的事物中獲得普遍的規則。例如:黑馬、白馬,可以歸納為馬。演繹:與歸納相反,演繹是從普遍性規則推導出個別性規則。例如:馬可以演繹為黑馬、白馬等。
②分析與綜合
分析:分析是把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側面、屬性,分別加以研究。是認識事物整體的必要階段。
綜合:綜合是把事物各個部分、側面、屬性按內在聯系有機地統一為整體,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分析與綜孝嘩嘩合是互相滲透和轉化的,在分析基礎上綜合,在綜合指導下分析。分析與綜合,循環往復,推動認識的深化和發展。事例:在光的研究中,人們分析了光的直線傳播、反射、折射,認為光是微粒,人們又分析研究光的干涉、衍射現象和其他一些微粒說不能解釋的現象,認為光是波。當人們測出了各種光的波長,提出了光的電磁理論,似乎光就是一種波,一種電磁巧行波。但是,光電效應的發現又是波動說無法解釋的,又提出了光子說。當人們把這些方面綜合起來以後,一個新的認識產生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③抽象與概括
抽象:抽象是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蘆笑出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徵,而舍棄其非本質的特徵。具體地說,科學抽象就是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對於豐富的感性材料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加工製作,形成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以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概括: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種思維過程和方法。即從思想中把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屬性的事物中抽取出來的本質屬性,推廣到具有這些屬性的一切事物,從而形成關於這類事物的普遍概念。概括是科學發現的重要方法。因為概括是由較小范圍的認識上升到較大范圍的認識;是由某一領域的認識推廣到另一領域的認識。
④比較思維法
按照對象,比較分為同類事物之間的比較和不同類事物之間的比較。按照形式,比較分為求同比較和求異比較。在相似中,求不同處:事例:香港有一家經營粘合劑的商店,在推出一種新型的"強力萬能膠"時,市面上也有各種形形 *** 的"萬能膠"。老闆決定從廣告宣傳入手,經過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萬能膠"廣告都有雷同。於是,他想出一個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廣告",把一枚價值千元的金幣用這種膠粘在店門口的牆上,並告示說,誰能用手把這枚金幣摳下來,這枚金幣就奉送給誰。果然,這個廣告引來許多人的嘗試和圍觀,起到了"轟動"效應。盡管沒有一個人能用手摳下那枚金幣,但進店買"強力萬能膠"的人卻日益增多。在不同中,求相同或相似處:事例:人類發明飛機時參考了鳥,發明潛水艇參考了魚。
⑤因果思維
簡單是說,因果關系的邏輯就是:因為A,所以B,或者說如果出現現象A,必然就會出現現象B(充分關系)。這是一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而且是原因A在前,結果B在後。(1)一切先後關系不一定就是因果關系,例如:起床先穿衣服,然後穿褲子,或者說先涮牙後洗臉,這都不是因果關系。(2)並不是一切必然聯系都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只有有了引起和被引起關系的必然聯系,才是屬於因果聯系。
因果對應關系:
(1)一因一果:既一個原因產生一個結果。
(2)多因一果:既多個原因一起產生一個結果。
(3)一因多果:既一個原因產生多個結果。
(4)多因多果:既多個原因一起產生多個結果。
⑥遞推法
遞推就是按照因果關系或層次關系等方式,一步一步的推理。有的原因產生結果後,這個結果又作為原因產生下一個結果,於是成為因果鏈,因果鏈就是......>>
常用的邏輯思維方法有哪些
口語表述的有:逆向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
專業性較強的有:排除法;遞推法;假設法;分析法;類比法;反證法;限定思維;聚集形式;短板原理;上位效應......
邏輯思維方式有哪幾種
邏輯思維方法不僅是論文寫作中內容安排和邏輯論證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
1.歸納和演繹的方法。
歸納是由個別到一般的思維方法,即由若干個別事例推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或用若干個別的判斷作論據來證明一個論點或論題。要從事實材料中找到事物的一般本質或規律就要應用歸納法。它是我們寫論文時經常用到的一種邏輯方法。例如,我們總結我國經濟建設的經驗教訓時看到,50年代前、中期注意按經濟規律辦事,經濟得到了穩步的發展;60年代前期我們注意了按經濟規律辦事,經濟得到了很快的恢復和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又採取了一系列符合實際情況的政策和措施,經濟又開始恢復並健康向前發展。從而我們得出,只有按經濟規律辦事,我國經濟才能得到發展這樣的結論。
演繹與歸納相反,它是由一般到個別的思維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道理作為論據來證明一個個別性的論點。比如,我們用理論指導調查研究,以至用經典作家的一句話來論證一個觀點,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2.分析和綜合的方法。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為各個屬性、部分和方面,對它們分別研究和表述的思維方法。綜合是把分解開來的各個屬性、部分和方面再綜合起來進行研究和表述的思維方法。在畢業論文寫作的過程中,無論研究和表述論點,還是研究和表述分論點,都時常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例如: *** 同志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開頭先提出問題,革命的首要問題是分辨敵、我、友問題;中間,逐個分析組成中國社會整體的各個階級;結尾,綜合以上分折,解決問題,回答開頭提出的中國革命的敵、我、友問題。
3.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
從具體到抽象,是從社會經濟現象的具體表象出發,經過分析和研究,形成抽象的概念和范疇的思維方法。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是按照從抽象范疇到具體范疇的順序,把社會經濟關系的總體從理論上具體再現出來的思維方法。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從總體上說,也要運用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即在佔有資料的基礎上,經過分析研究,找出論點論據,在頭腦中大體形成論文的體系,然後按照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順序,一部分一部分地把論文寫出來。當然有的論文也不一定採取此種方法。
4.邏輯和歷史統一的方法。
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就是邏輯的方法。所謂歷史的方法,就是按照事物發展的歷史進程來表述的方法。邏輯的發展過程是歷史的發展過程在理論上的再現。不過,一篇論文從總體上運用邏輯和歷史統一的方法,是不多見的,而在經濟學專著和教科書中往往在總體上運用這種方法。
應當指出,上述各種邏輯方法,都是唯物辯證法在思維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在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往往需要綜合地加以運用。畢業論文的邏輯
一、論文與邏輯
一篇畢業論文,如同其他文章一樣,應當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內容是指主題和材料,形式是指邏輯結構和語言表達。論文的內容固然起決定作用,但論文的形式也不是消極、被動的,事實上起重要作用。我們知道,人們要進行思維,就要使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這些思維形式既是人類用來反映客觀現實的手段,又是構築論文的基本材料。只有掌握了這些思維形式及其有關的邏輯要求,才能寫出具有邏輯持色的畢業論文來。因此,我們在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應當遵守邏輯的基本規律,自覺地將這些基本規律,貫穿於寫作的各個環節和整篇論文當中,具體說來,則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論文內容符合客觀實際,能夠令人信服。
第二,概念明確,判斷恰當,推理連貫。
第三,論文的內容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全篇論文形成統一的整體。
從......>>
邏輯學思維有哪些基本形式
思維方法是人們通過思維活動為了實現特定思維目的所憑借的途徑、手段或辦法,也就是思維過程中所運用的工具和手段。思維方法屬於思維方式范疇,是思維方式的一個側面,是思維方式具體而集中的體現。 思維方法是由諸層次、諸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按其作用范圍的不同,可以把思維方法劃分為三大層次:一般的思維方法、各門具體科學共同的思維方法和各門科學所特有的思維方法。
常用思維方法有:
發散思維法——它是根據已有的某一點信息,然後運用已知的知識、經驗,通過推測、想像,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組記憶中的信息和眼前的信息,產生新的信息。它可分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三個層次。
聚合思維法——又稱求同思維。是指從不同來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個正確答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
目標思維法——確立目標後,一步一步去實現其目標的思維方法。其思維過程具有指向性、層次性。
逆向思維法——它是目標思維的對應面,從目標點反推出條件、原因的思維方法。它也是一種有效的創新方法。
移植思維法——是指把某一領域的科學技術成果運用到其他領域的一種創造性思維方法,仿生學是典型的事例。
聯想思維法——相似聯想、接近聯想、對比聯想、因果聯想。
形象思維法——通過形象來進行思維的方法。它具有的形象性、感情性,是區別於抽象思維的重要標志。
演繹思維法——它是從普遍到特殊的思維方法,具體形式有三段論、聯言推理、假言推理、選言推理等。
歸納思維法——它是根據一般寓於特殊之中的原理而進行推理的一種思維形式。
物理學的邏輯方法有哪些
《 物理學方法概論 》
一、亞里士多德對物理的貢獻有哪些方面?他提出的「形式邏輯三段論」是怎樣的?舉例說明。
二、伽利略在得到自由落體運動和慣性概念的過程中運用了怎樣的思想和物理學方法?從伽利略的科學成就中你能夠對近代物理學家的思想方法做一些概括和分析嗎?
三、牛頓在實驗方法論方面有哪些地方超越了伽利略和培根?他的經典力學理論為人們揭示了什麼樣的自然圖景?如何評價自然圖景?
四、與牛頓、伽利略的實驗方法相比,愛因斯坦的概念方法論在哪些方面繼承了牛頓的思想?在哪些方面是對牛頓理論的超越?在他提出相對論並由此創立科學的概念方法論的歷程中,能夠得到哪些深刻的啟示?
五、你認為系統科學所體現的現代思維方式對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和改進地理教學有什麼啟示?
六、你認為復雜性思維方式對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和改進地理教學有什麼啟示?
一、亞里士多德對物理的貢獻有哪些方面?他提出的「形式邏輯三段論」是怎樣的?舉例說明。
貢獻:1)提出物理學名稱的第一人,強調科學分類.
2)若物體不受力,運動即停止.力是運動的原因.
3)物體越重,下落速度應該越大.
4)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行星和月亮圍繞它轉.
邏輯學有三個研究領域,即傳統邏輯、現代符號邏輯和辯證邏輯。傳統邏輯主要指的是由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建立起來的「形式邏輯」。亞里士多德自認為其主要的功績在於發現了三段論。1)如果A被斷定為B的全體分子的屬性,(2)並且B被斷定為的C的全體分子的屬性(3)那麼A就被斷定C的全體分子的屬性。
例如:假設A是英語,B是人類的發明,C是人類自身。那麼A(英語)是B(人類的發明)的屬性,B(人類的發明)是C(人類自身)的屬性,那麼,根據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三段論,A(英語)就被斷定為C(人類自身)所能掌控的。
二、伽利略在得到自由落體運動和慣性概念的過程中運用了怎樣的思想和物理學方法?從伽利略的科學成就中你能夠對近代物理學家的思想方法做一些概括和分析嗎?
思想和物理學方法:伽利略認為,只有首先通過觀察和實驗所得的結果,盡可能地弄清自己的哪些結論無誤,以後才可以設法加以證明。在伽利略看來,不要迷信所謂的權威,要有足夠的勇氣去挑戰權威當然也要具有充足的證據,這就需要實際的觀察和實驗。所以他認為觀察和測量甚至可以作為劃定科學事實范圍的最高准則。
概括與分析: 敢於挑戰權威;不要忽視在觀測中所發生的任何細小變化; 應當從自然界而不是單單從書本上去探尋真理; 強調實驗在科學認識中的重要性。
三、牛頓在實驗方法論方面有哪些地方超越了伽利略和培根?他的經典力學理論為人們揭示了什麼樣的自然圖景?如何評價自然圖景?
牛頓用數學方法,使物理學成為能夠表述因果性的一個完整體系。他建立了經典物理學的具有因果關系的完整體系並得到廣泛的實際應用。他所建立的力學體系不僅能說明已有的理論已經說明的現象,如充分地解釋伽利略發現的慣性定律和自由落體定律,而且能說明並解釋已有的理論不能說明的現象。
自然圖景及評價:總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以及經典力學的三大定律,用公式將宇宙中最大天體的運動和最小粒子的運動統一起來。宇宙變得如此清晰:任何一個運動都不是無故發生,都是長長的一系列因果鏈條中的一個狀態、一個環節,是可以精確描述的。人們打破幾千年來神的意志統治世界的思想,開始相信沒有任何東西是智慧所不能確切知道的。相比於他的理論,牛頓更偉大的貢獻是使人們從此開始相信科學
四、與牛頓、伽利略的實驗方法相比,愛因斯坦的概念方法論在哪些方面繼承了牛頓的思想?在哪些方面是對牛頓理論的超越?在他提出相對......>>
什麼是邏輯分析法
邏輯分析法主要是指「語言的轉向」之後出現的分析哲學、科學哲學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這種方法利用現代數理邏輯這個強有力的工具,對語言進行分析,並通過語言分析來解決傳統的哲學問題。因此,它被許多人稱之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語言的轉向」。
邏輯分析法的一種應用如下:
原因-後果分析方法,即把事件樹「順推」特點和故障樹「逆推」特點融為—體的方法,該方法表示了事故與許多可能的基本事件的關系。它的優點是使用了從兩個方面展開的圖解法,向前的是事件的結果,向後的是事件的基本原因。由於故障樹和事件樹比較繁瑣,CEA的優點是用簡單的模型來表示事故的原因和後果。
㈡ 邏輯分析方法名詞解釋
邏輯分析方法名詞解釋:
運用邏輯學方法去認識歷史的史學方法。邏輯分析即理論分析、概念分析,邏輯分析的方法亦即理論思維的方法。邏輯分析方法是揭示歷史規律、建立史學理論體系的重要方法。其常用的具體方法表現為:一、運用概念、判斷、推理,揭示歷史的本質與規律。二、分析與綜合是形成概念、判斷、推理的主要邏輯方法。三、以歸納為主的研究方法和以演繹為主的敘述方法。在史學研究中,邏輯分析方法常與歷史分析方法統一運用。邏輯分析方法的認識特點具有本質性、概括性、抽象性。它比歷史分析方法要高一層次。
㈢ 什麼是邏輯分析法
邏輯分析法(logical analysis)主要是指「語言的轉向」之後出現的分析哲學、科學哲學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這種方法利用現代數理邏輯這個強有力的工具,對語言進行分析,並通過語言分析來解決傳統的哲學問題。因此,它被許多人稱之為「哥白尼式的革命」的「語言的轉向」。
(3)屬於邏輯分析方法的特點有擴展閱讀:
特徵:
典型性
它可以擺脫策劃客體發展的自然線索,從最能體現策劃客體發展的本質和規律性的東西入手,對其進行研究,也就是從其成熟和典型的發展階段的發展過程。當事物處於萌芽狀態時,它的本質還沒有充分展開,因而也就很難認識它的本質和規律。
只有事物發展到成熟階段,由於它發展得比較完善、比較典型,這時它的本質已經充分展開。所以從策劃客體發展的成熟的、典型的階段上來研究它,就比較容易發現它的本質及其規律。
抽象概括
邏輯分析策劃法是以抽象的、理論上前後一貫的形式對策劃客體的發展進行概括研究。事物的發展是曲折的,它的必然性是通過無數偶然性開辟其前進道路的,它的本質常常為紛繁的現象所掩蓋。
邏輯分析策劃法就是從純粹的、抽象理論的形態上來揭示策劃對象的本質,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完成策劃。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邏輯分析法
㈣ 解決問題用「思維邏輯分析法」,快速提高解決的問題能力
當一個人具備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方式,那麼把不管什麼樣的工作難題交到他手上,他都能夠完成。
相反,如果一個人沒有具備這種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方式,面當他面對某些難題時,由於腦海沒有相應的分析思路,他最終只能放棄思考,而問題也只能存在著。
很明顯,這對於我們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並不是一個好的習慣。
所以想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具備對問題的分析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方式,對我們就尤為重要了。
其中,學會邏輯樹分析法,就是比較有用的技能。
邏輯樹分析法:
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有一個最常使用的問題分析工具,就是邏輯樹分析法。
所謂「邏輯樹」,也稱為問題樹、演繹樹或者分解樹等, 是一種連接界定問題與議題之間的紐帶,指的就是把問題的所有子問題分層羅列,從最高層開始,逐步向下擴展 。
下圖就是邏輯樹分析法的其中一種應用。
從這個圖片可以看得出來,我們把遇到的問題作為樹干,然後根據這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羅列出與之相關的因素或子任務。這些依附在樹乾的要素,就是樹枝。
每當我們針對問題想到一個因素時,我們就添加一個「樹枝」。甚至每個大的樹枝下面,都會引申出一個小的樹枝,依此類推,直到我們找到跟問題有關的所有因素,從而思考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通過邏輯樹分析法,我們可以理清自己的思路,從而避免無謂或者重復的思考,讓我們的分析方向更為集中,確保我們的思考是圍繞著問題去進行。
這種思考方法,對於我們工作或者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只要我們平常熟練運用這種方法去分析問題,我們就會更快更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邏輯樹分析法的好處:
邏輯樹分析法的好處,就是讓我們能夠通過邏輯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研究問題的各個成因,從而在短時間內找到問題的解決對策。
由於邏輯樹的樹乾和樹枝之間,應該是以因果關系連接起來,所以我們對原因和結果進行思考時,也根據因果關系的方向,一層一層的抽絲剝繭,以邏輯推演的方式推導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這種思考方式,比起我們漫無目的那樣去想東想西,會更能讓我們找到問題的關鍵核心。
簡單來說,邏輯樹分析法的好處,大概會有以下五種:
當我們遇到問題,運用邏輯樹分析法對其進行分析時,我們就可以把一些復雜的問題分解成一組組細小、簡單而且能夠獨立解決子問題。
當我們把一個個子問題都解決掉之後,只要把所有的答案綜合起來思考,答案就會呼之欲出,我們也因此而找到行動的方向。
邏輯樹分析法的運用 :
運用邏輯樹分析的方式,最好在紙上把問題羅列出來,然而根據問題與相關要素的邏輯關系,進行深度的思考。
例如你想買一台筆記本電腦,但資金只有6000元,那到底要買哪個 品牌 的更好呢?
當你把一個個子問題都羅列出來,你會發現,你要買的這台電腦,以工作為主,娛樂為輔,那麼說明配置不用太高級,但在運行某些工作軟體時,也不能太卡。
當你根據這些要素,對比了一下某米,某為,某軟品牌的電腦,發現無論從外觀、配置、尺寸和工作便利程度上,只有某軟的go品牌電腦能夠全部你的要求,而且還可以當成平板去操作。
於是經過這樣分析,你最終決定購買那台電腦了。
這只是比較簡單的舉例,但基本的運用流程,都是這樣。如我在網上找到的下圖,就是針對「發動機不能動」而畫出來的邏輯樹。
把每一個個子問題羅列出來後,然後逐個排查、檢測,通過邏輯思維去推演、分析,直到找到最後的答案,這樣的思考就會更加有效率。
在我們運用這個方法去思考時,有兩個步驟我們千萬不能忽略:
第一,思考時一定要層層展開;
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思考的核心」。根據這個核心,我們要寫出造成這個問題的第一層原因。
當這一層的要素全部羅列出來之後,我們就要思考各個要素的第二層原因,甚至是其後的第三層、第四層的原因,層層深入研究。
這樣做,就是要把問題細化到我們能夠解決的層面,通過不斷地抽絲剝繭,找到最核心的那個原因。
好比你想要一台顯示清晰的電腦,那「顯示清晰」的定義是什麼呢?是解析度高?還是色彩還原度高之類的?
只要深入探究,我們才能夠了解到問題的核心關鍵點。
第二,針對問題進行廣泛思考;
當你找到問題的各個相關要素之後,我們就以此這些結果作為分析依據,思考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其中思考的方式一般會有兩種,一種是發散型思考,另一種是聚合型思考。
前者是屬於一種「頭腦風暴」式的思考,只要你思考的方向不超過問題的定義范圍,你想出的答案如何光怪陸離都可以。而後者就只能在問題的范圍內,進行聚焦思考了。
邏輯思考步驟 :
想要進行有效的邏輯推理,你的思考就需要符合邏輯推理的步驟。這個步驟大概可以分為六步:
1,確認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一定要有具體的認知,不能模糊,所以要學會如何定義問題,把問題的核心聚焦起來。
例如「你不會駕駛」這個問題,到底是無法操作機械,還是無法通過駕駛科目的考試呢?問題定義得越清晰,就越是能確認問題所在。
2,拆解問題;
運用邏輯樹進行分析之前,首先把問題分解成不同的小項,通過假設,判斷,排除等方式,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
好比你想去旅遊,就要把「旅遊」這個問題,拆成幾個部分,包括旅遊日數,旅遊方式,旅遊地方等。
3,剔除不相關的事項;
對於問題的分析,應該在問題定義的范圍內進行思考,至於其他看似有用,但未必跟問題有關系的事項,就不要被它們影響到自己的判斷。
例如你買電腦,是比較著重工作的流暢性,那麼硬碟容量就算小一點,也沒關系,不要因為這種次要的事項,而影響到你聚焦的問題。
4,搜集相關的輔助資料;
有些問題,如果你缺失某些知識,你就不知道怎麼進行分析。所以當你要分析一個問題時,最好要把相關的資料找出來,集中了解。
例如你不知道哪些硬體配置會影響到電腦運行的速度,那麼就算你的問題是「買一台電腦應付工作」,你也很難知道什麼電腦適合你,什麼電腦沒必要去留意的。
5,進行關鍵要素的分析;
當你剔除不相關的事項,了解到必要的信息,那麼接下來,就可以以這些信息建立分析的框架。
6,構建論證,找到解決方案 ;
綜合上述所得的結果,通過不同的方法進行論證,包括親身測試,反復檢查,或者主動檢驗,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案,直到問題最終被解決。
經過這六步去分析應用,我們就很容易找到想要的那個答案了。
一般運用邏輯分析樹作為解決問題的框架時,我們需要結合這兩種方式進行思考。
運用邏輯樹的核心法則 :
運用邏輯樹去分析問題時,我們應該要謹記以下這些法則,避免我們陷入無序的思考,浪費不必要的資源。
1,我們的思考不能偏離目標,而且問題與解決方案之間,一定要具備某種邏輯關系。
2,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我們要不斷給自己發問,如「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呢」,「有沒有不通過XXX,就可以達到這個效果」,或者「這個選項,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呢」等等。
3,在羅列子問題,就是建立「樹枝」時,一定要運用MCEC法則,把問題窮盡,而又不可以重復。好比電腦你羅列出其中一個子問題「配置」,那麼你就不要接著單獨羅列「CPU」這個子問題了。
4,對問題不斷進行分解的過程,就是不斷思考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分解得越是精細,思考的解決方法也就會越准確。對於問題的分解,千萬不要模凌兩可,一定要具體、清晰。
5,分析問題是從上到下,就是從「樹干」到「樹枝」,再到「樹葉」,而解決問題,就是反過來,從下到上,先「樹葉」,後「樹枝」,最後到「樹干」,一層一層解決,千萬不要第三層的樹葉還沒找到解決方案,就想著第一層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們遇到問題,可以運用邏輯樹進行相關的分析。當然,解決問題的方式,從來都不是唯一的,能夠簡單去解決問題,就不要想得太負責。
但當你遇到一些復雜,而自己暫時又還沒有想得透徹的問題時,這種方法就能夠很好地幫助我們整理思路,更快認識到問題的關鍵之處,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
原文來自: 必學網
㈤ 邏輯分析法的特徵
推理的種類是根據一定的標准進行劃分的。根據推理前提數量的不同,可分為直接推理和間接推理;根據推理的方向,即思維進程中是從一般到特殊,或從特殊到一般,或從特殊到特殊的區別,傳統邏輯將推理分為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三大類。
就初中數學而言,三段論推理是一種重要的演繹推理,它是性質判斷三段論推理的簡稱,由兩個包含著一個共同項的性質判斷推出一個性質判斷的演繹推理。三段論中的三個性質判斷的名稱分別為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包含大項的前提為大前提,包含小項的前提為小前提,包含大項和小項的判斷為結論。比如,所有的植物都是需要水分的(大前提),小麥是植物(小前提),所以,小麥也是需要水分的(結論)。三段論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其包含的三個性質判斷通常都是以大前提、小前提、結論這樣的順序排列。但用自然語言表達三段論時,語句順序是靈活的,而且常常使用省略形式(有省略大前提或小前提或結論等形式)。例如,口語中常說「這是學校規定的呀」,把它補充完整就是:凡是學校規定都是應該執行的(大前提),這句話是學校規定的(小前提),所以,這句話應該被執行(結論)。
三段論推理作為一種基礎性的推理,最能體現邏輯推理的思維方式的特點,在初中幾何應用中最基本最廣泛的推理,學生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應作為初中生邏輯推理能力培養的重點和切入點。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實踐中,尤其是幾何證明的教學中,教師教學不難,學生學懂也不難,但學生往往一做就不會,對於稍復雜的題目更是無從下手。幾何證明成為教學中的一個難點,也是學生成績提高的一大障礙。要突破這一難點和障礙,除掌握上述三段論推理的基礎邏輯思維外,還要注重邏輯推理的基本方法——綜合法和分析法的培養。
要證明一個命題的正確時,我們先從已知的條件出發,通過一系列已確立的命題(如定義、定理等),逐步向前推演,最後推得要證明的結果,這種思維方法,就叫做綜合法。可簡單地概括為:「由因導果」,即「由原因去推導結果」。
要證明一個命題正確,為了尋找正確的證題方法或途徑,我們可以先設想它的結論是正確的,然後追究它成立的原因,再就這些原因分別研究,看它們的成立又各需具備什麼條件,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至達到已知的事實,這樣思維方法,就叫做分析法。可簡單地概括為:「執果索因」。即「拿著結果去尋找原因」。
例如證明兩線段相等。
綜合法思路:已知條件→三角形全等或平行四邊形→對應邊或對邊相等(線段相等)。
分析法思路:對應邊或對邊相等(線段相等)→三角形全等或平行四邊形→已知條件。
分析法的特點是從要證明的結論開始一步步地尋求其成立的條件,直至尋求到已知條件上。綜合法的特點是從已知條件開始推演,一步步地推導結果,最後推出要證明的結果。證幾何題時,在思索上,分析法優於綜合法,在表達上分析法不如綜合法。分析法利於思考,綜合法宜於表述,在解決問題中,最好合並使用。對於一個新問題,我們一般先用分析法尋求解決,然後用綜合法有條理地表述出來。
對於一些較復雜的幾何問題,我們可以採用綜合法與分析法合並使用的方法去尋求證明的途徑,可稱之為綜合分析法;即先從已知條件出發,看可以得出什麼結果,再從要證明的結論開始尋求,看它的成立需具備哪些條件,最後看它們的差距在哪裡,從而找出正確的證題途徑。 邏輯思維是以概念為思維材料,以語言為載體,每推進一步都有充分依據的思維,它以抽象性為主要特徵,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斷與推理。因此,所謂邏輯思維能力就是正確、合理地進行思考的能力。要使學生真正具備邏輯推理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育教學中還應注重以下幾個能力的培養。
深刻理解與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邏輯推理需要雄厚的知識積累,這樣才能為每一步推理提供充分的依據。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很能說明:「為什麼亂砍亂切的蘿卜比切得整齊規則的蘿卜更好煮爛、口味更好?」。一個初中生不知道如何回答,而他的母親卻解釋得很好:「因為亂砍亂切的蘿卜比切得整齊規則的蘿卜表面積更大,能吸收更多的熱量,各種作料能更好地進入到蘿卜里,當然更好煮爛、口味更好了」。顯然母親對日常生活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要遠遠強於兒女。因此理解與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是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基礎。
想像能力:因為邏輯思維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開發性,發揮想像對邏輯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知識基礎越堅實,知識面越廣,就越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當然並不意味著知識越多,想像力越豐富。需要養成從多角度認識事物的習慣,全面地認識事物的內部與外部之間、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間的多種多樣的聯系,才能拓展自己的想像力。這對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語言能力:語言能力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想像力的發展,而且邏輯推理依賴於嚴謹的語言表達和正確的書面表達。因此重視學生語言培養,尤其是數學語言和幾何語言的培養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作圖識圖能力:初中階段的邏輯推理更多直接的應用在幾何方面,而幾何與圖形是密不可分的;幾何圖形中包含了許多隱藏的已知條件和大量的推理素材及信息,對圖形認識的是否深刻,直接影響到問題能否解決。因此學生的作圖識圖能力在邏輯推理能力培養的教學中是絕對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