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有間歇期和發作期。間歇期會完全沒有症狀,這時可以不用葯。發作期出現流膿、紅腫、疼痛等症狀,如果不能馬上手術,也可以採取葯物治療暫時緩解症狀。
(1)外治 用消腫止痛洗劑坐浴,外塗金黃膏。
(2)使用抗生素 急性發作期可以使用抗生素,但一般不要超過一周。
(3)中葯內服 用萆薢滲濕湯加化毒除濕湯加減,伴發熱用仙方活命飲。
2.手術治療
(1)切開引流 肛瘺發作期合並感染,此時因身體其他因素不能手術,可以在感染灶表面切小口引流或注射器抽膿處理。這種方法效果立竿見影,但只是暫時緩解,日後還需再行根治手術。
(2)置管或掛線引流 對高位瘺或多瘺管的復雜瘺,沒有把握手術,但為了防止病情加重或蔓延,可以在瘺管內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條,每天葯物沖洗,雖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病情。
(3)肛瘺切開術 肛瘺最經典與最主流術式,90%以上低位肛瘺的治療採用此方法。
(4)瘺管剔除術 對瘺管完全粘連、較細的低位肛瘺,探針無法探入,可以採用剔除術。
(5)主灶切開支管曠置術 適用於各種復雜性肛瘺。操作時首先要對主灶進行定位,及內口和肛管處的瘺管,這部分採取直接切開。對外口行擴創。打通外口與主灶間的瘺管,並放置引流條或引流管。術後7~10天左右拆除。
(6)掛線術 適用於高位肛瘺。掛線術是目前國內外治療高位肛瘺的最主要方法。以線代刀行慢切割,在切斷肛瘺管壁的同時,造成斷端的炎症粘連,防止回縮,可以適當起到保護肛門功能的作用。但缺點是,疼痛明顯,尤其是還需要二次緊線,療程相對較長。
『貳』 肛瘺中醫治療方法
肛瘺是指直腸或肛管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所形成的異常通道,也稱為肛管直腸瘺!那麼,患上肛瘺後在中醫上有哪些治療呢?下面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肛瘺中醫治療 方法
本病的治療,當注意攻、補的適宜,治實不忘補虛,補虛則當顧其實。根據本病的特點,應注重內外兼治、整體與局部並重,初起寒熱交作,大便墜痛,宜用輕劑解散。已成內熱,口乾,大便秘結,脈沉實而有力者,當下之。肛門腫痛,常欲便而下墜作痛者,導濕熱兼瀉邪火。肛門焮腫疼痛,小便澀滯,小腹急脹者,清肝利小水。出膿腥臭,疼痛不減,身熱者,養血、健脾、更兼滲濕。脾胃虛弱,不能收斂者,滋腎氣、補脾胃。
一、內治法,辯證論治
1.濕熱下注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止痛。
方葯:止痛如神湯或化毒除濕湯加減。黃柏,銀花,丹皮,赤芍,茯苓,生薏仁,蒼術,歸尾,枳殼,通草,生甘草。若便秘者加大黃、火麻仁;痛甚者加元胡、防風。
2.正虛邪戀
治法:扶正祛邪。
方葯:托里消毒散加減或十全大補湯合五味消毒飲。黨參,黃花,當歸,白術,茯苓,桔梗,銀花,白芷,山甲,皂刺。待腐肉去,肉芽生,食納佳,二便調,神情自如時,投以八珍湯,補氣補血。
3.陰液虧虛
治法:清熱養陰。
方葯:秦艽鱉甲湯加減,秦艽克,鱉甲,銀柴胡,地骨皮,全當歸,青蒿,知母,烏梅,炙甘草。
二、單方驗方
1.土貝母、雄黃。共研細末後,用桐油調成糊狀備用。適用於結核性瘺管,有脫腐生肌之作用。
2.露蜂房、白芷,或大腹皮、生大黃,將二味葯煎水外洗,適用於肛瘺初起者,可緩解症狀,有消腫止痛散瘀之作用。
3.防風、黃芩、龍膽草、苦參,魚腥草、生大黃,加水煎湯熏洗或坐浴。
4.紅粉,硃砂,加生石膏。將上葯製成油紗布條外用。適用於瘺管術後,殘留管壁未消及胬肉增生,有化腐生肌的作用。
5.鮮榆白皮、白糖各15克。二味放入石臼內搗爛,搓條如針狀,徐徐納入瘺管,可使瘺管自行脫落。每日上葯一次,適用於肛瘺初起。
6.大黃、黃柏各,姜黃,白芷,川朴、陳皮、甘草、蒼術、南星,天花粉。上葯共研細末,與凡士林配成20%軟膏外敷。適用於肛瘺發炎,有清熱除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7.大生地,黃連,黃柏、當歸尾,紫草,黃蠟,香油。將前五味葯入銅鍋或鋁鍋,香油浸泡24小時後,把鍋放火上,先用文火,後用武火,把葯熬枯,過濾去渣,再入黃蠟佯化,攪勻放涼,收膏裝瓶備用。適用於肛瘺術後,創面水腫或瘺管發炎者,有清熱解毒止痛之功.
三、外治及其他治療
1.熏洗療法:熏洗法可廣泛用於治療各期肛瘺,應用該法的目的在於清潔局部,緩解痙攣,消腫、散結、斂口,常用方劑如祛毒湯:瓦松、馬齒莧、甘草,五倍子、川椒、防風、蒼術、枳殼、側柏葉、蔥白、朴硝。上葯加水煎後。煮沸放盆內先熱熏後坐浴10至20分鍾。或用苦參湯,或五倍子湯,或熏洗灌腸液等,先熏後洗,1次/日。
2.敷貼療法:熏洗後用三黃膏,或九華膏敷貼患處,1次/日。
3.沖洗療法:用生理鹽水或雙氧水,熏洗灌腸液(按1:1的比例配製),裝入注射器中,接上針頭或輸液用塑料管,從外口插入,伸入管道內反復沖洗,使其引流通暢。
4.切開療法:適用於低位肛瘺。
5. 脫管法:一種是視瘡大小深淺,將葯做成棒狀或條狀,插入竅內。另一種是將葯放在紙中,插入瘺管,蝕去惡肉,用生肌散等收口。常用的葯物有以下幾種:
①砒霜,紅礬,黃丹,二次焙乾,蠍梢8個瓦上焙乾,草烏頭6克去皮使用,燒制而成,研細用皮紙裹之,插入瘺道次日見瘡口成黑色,待腐肉脫落,出現鮮紅色肉時可換用生肌散治療。
②信石,白礬,密陀僧、辰砂,燒制後,研細加入白麵粉混合,作成錠子,插入瘺道。
③一般用枯痔釘,將它插入瘺道,當腐肉被破壞後,出現鮮紅色肉芽時,用生肌散治療。
6. 掛線療法:其機制是依靠掛線逐漸收縮的機械作用,使掛線內的組織因缺血逐漸壞死,瘺管慢慢被剖開,使引流通暢,從而防止急性感染的發生。這種逐漸剖開瘺管的方法,其最大優點是:被掛線以內的組織,在逐漸切開的過程中,基底創面也逐漸開始癒合,括約肌雖然被切斷,但斷端已被瘢痕組織所固定,斷端不致因切斷而回縮,致使分離太大,癒合後瘢痕小,不會引起肛門失禁。因此,這種療法可適用於某些肛管直腸環未纖維化的高位肛瘺和膿腫的病人,但對肛門周圍有皮膚病的病人,或有嚴重的肺結核、梅毒和身體極度虛弱的病人,以及有癌症並發有肛瘺,都不宜採用。
中成葯
1.臟連丸: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適用於肛瘺早期,局部腫痛,流膿水者,每日2次,每次5克。
2.二妙丸:有清熱燥濕之功,各期肛瘺,局部膿水淋漓,肛門搔癢者,每日2次,每次5克。
3.十全大補丸:有補益氣血,托里生肌之功。凡肛瘺經久不愈,肉芽不鮮,膿水不多,形體消瘦,面色無華者均可服用。每日2~3次,每次1丸。
肛瘺的預防方法
1、建立正常的膳食習慣: 因肛瘺的發生與濕熱有關,對於油膩飲食,可以內生濕熱,所以不宜多吃,應多吃清淡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豆,蘿卜,冬瓜等新鮮蔬菜,水果,對經久不愈的肛瘺多為虛證,飲食上多吃含蛋白質類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2、及時治療肛竇炎,肛乳頭炎: 以免發生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及肛瘺。
3、肛門灼熱不適,肛門下墜者: 要及時查清原因,及時治療。
4、防治便秘和腹瀉: 對預防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有重要意義,因為大便干結容易擦傷肛竇,再加上細菌侵入而感染,腹瀉者多半有直腸炎和肛竇炎的存在,可使炎症進一步發展。
5、積極治療: 積極治療可能會引起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全身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等。
6、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每日排便後坐浴保持肛門清潔,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
7、積極防治便秘與腹瀉: 便秘時積存在直腸內的糞塊易堵塞肛隱窩致急性肛隱窩炎,最終將形成肛周膿腫,此外,大便乾燥硬結,在排便時易擦傷肛隱窩引起肛周感染,腹瀉日久,也可刺激肛隱窩發炎,稀便也易進入肛隱窩,誘發肛周感染,因此防治便秘和腹瀉對預防肛周膿腫和肛瘺形成有重要意義。
看了“肛瘺中醫治療方法”的人還看:
1. 男性肛瘺治療方法
2. 怎樣才能快速治療痔瘡
3. 直腸炎是怎麼形成的
4. 濕疹如何治療最徹底
『叄』 肛瘺的治療太痛苦了,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推薦嗎
肛瘺一旦形成,一般無自愈可能,手術治療是唯一的治癒性手段。手術的原則是將瘺管切開或切除,使其成為開放的創面,從而達到逐漸癒合的目的。
一、葯物治療
1、抗生素:急性感染發作期或有全身感染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治療。但長期使用易產生耐葯性以及副作用,效果不顯著。
2、外治:主要通過局部熏洗、換葯,促使腫痛消失,炎症吸收,使症狀改善。局部紅腫疼痛者,熏洗後可外敷抗菌消炎軟膏。
二、手術治療
1、瘺管切開術:適用於單純性低位肛瘺,手術時用探針查清瘺管全程,循探針瘺管全部切開,颳去瘺管內肉芽組織,使創面呈V形。創面內填塞油紗布,2~3天後,每天用1:5000的高錳酸鉀或熱水坐浴,創面清潔。術後2~3天局部使用生肌膏或生長激素制劑換葯,有利於加速創面的癒合。
2、掛線療法:適用於高位單純性或復雜性肛瘺,此法可避免括約肌一次切開斷裂收縮致術後肛門失禁,臨床上應用廣泛,操作簡便。其缺點是術後復發率較高,高位復雜性肛瘺可經多次掛線使其變為單純性肛瘺。手術方法為麻醉下先用探針從外口插入,順瘺管經內口穿出,在內口端探針上縛一根橡皮筋,然後將橡皮筋從內口經瘺管在外口引出,切開內外口之間的皮膚,拉緊橡皮筋予以結扎。術後3~5天可再緊線一次,一般在術後1∽2周內橡皮筋脫落,留下敞開創面可以逐漸癒合,如兩周後橡皮筋不脫落,此時可用剪刀將橡皮筋縛扎的組織剪斷或再次緊線。
3、肛瘺切除術:一般適用於低位單純性肛瘺。方法為一次性將全部瘺管切除,創面為健康的正常組織,並呈內小外大狀態。較淺表的創面可作全層縫合,一周後後拆線,多可一期癒合,較深的創面宜敞開。高位肛瘺作切除術時,宜分出外括約肌深部,需切斷者應注意將其縫合重建。
三、營養治療
營養治療是治療肛瘺的輔助方法,宜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忌食辛辣、油炸食品,保持排便通暢。肛瘺食療方,大米、小米各100g,洗凈,放入鍋內添入適量水煮開,待粥煮至半熟,加入豆漿500g攪勻煮熟,便可食用。適用於虛損患者,老幼皆宜。
四、中醫治療
1、內治法:適用於無法進行手術的患者或者可作為術前、術後的輔助治療,清熱利濕法用於濕熱下注證;托里透毒法用於正虛邪戀證;養陰清熱法用於陰液虧損證。現代肛瘺術後前期應用以上治法,後期應用益氣健脾等治法。
2、外治法:包括插葯脫管療法、掛線療法、熏洗法、外敷法、枯痔法、結扎法等,目前臨床上常見的有外治八法:擴創引流、去腐剔異、除疤拔管、拔毒生肌、斂瘡收口、拔罐縮腔、補漏生肌、貼敷箍毒。
五、其他治療
1、運動治療:久坐時應每隔30~60分鍾活動身體一次,建議每周保持150分鍾中等強度運動。
2、堵塞法:適用於單純性肛瘺患者發作期,用0.5%甲硝唑、生理鹽水沖洗瘺管後,用生物蛋白膠自外口注入。此法雖然可以做到無創無痛,但治癒率低。
『肆』 肛瘺的最佳治療方法有哪些
肛瘺是一種常見的直腸肛管疾病。
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多見於青壯年男性,男女比例約為2:1。
肛瘺是肛管、直腸和肛門周圍皮膚形成的異常管道,肛管或直腸的開口稱內口,皮膚的開口稱外口,肛瘺可以有一個或多個。
肛瘺的主要症狀為瘺口有分泌物流出、肛周皮膚潮濕或瘙癢、排便困難、發熱、寒戰、乏力、精神萎靡等。
肛瘺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和葯物治療,其中以手術治療為主,葯物治療主要是為手術治療做准備。
肛瘺如不及時治療,會直接影響排便,影響工作和生活,影響周圍臟器,還可能會發生癌變。
肛瘺在經過手術治療後,多數患者都能治癒。
(4)什麼方法治療肛瘺好擴展閱讀
肛瘺是一種常見的直腸肛管疾病。
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多見於青壯年男性,男女比例約為2:1。
肛瘺是肛管、直腸和肛門周圍皮膚形成的異常管道,肛管或直腸的開口稱內口,皮膚的開口稱外口,肛瘺可以有一個或多個。
肛瘺的主要症狀為瘺口有分泌物流出、肛周皮膚潮濕或瘙癢、排便困難、發熱、寒戰、乏力、精神萎靡等。
肛瘺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和葯物治療,其中以手術治療為主,葯物治療主要是為手術治療做准備。
肛瘺如不及時治療,會直接影響排便,影響工作和生活,影響周圍臟器,還可能會發生癌變。
肛瘺在經過手術治療後,多數患者都能治癒。
你需要到哪個科室就診?
普通外科或外科
為什麼會得肛瘺?
引起肛瘺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以下因素。 肛周膿腫 大部分肛瘺是由直腸、肛管周圍的膿腫引起的。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後形成外口,位於肛門周圍的皮膚上,從而形成肛瘺。 直腸肛門損傷 外傷、吞咽骨頭或金屬、使用肛門體溫計、肛門鏡檢查等,都可能損傷直腸、肛管,細菌侵入傷口後可引起肛瘺。 肛裂反復感染 肛裂反復感染可以並發肛瘺。 會陰部手術 內痔注射誤入肌層、手術後感染、產後會陰縫合後感染、前列腺或尿道手術後感染等,均可波及肛門、直腸,引起肛周膿腫及肛瘺。 其他 結核、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白血病等疾病也可引起肛瘺,但較為少見。
怎麼知道得了肛瘺?
肛瘺的主要症狀為瘺口流出少量膿性、血性、黏液性的分泌物。 主要症狀 瘺口流出少量膿性、血性、黏液性的分泌物,有時可有稀便排出 肛門周圍皮膚潮濕、瘙癢 偶爾會有局部疼痛 肛門或肛門周圍有硬結,按壓有輕微疼痛 排便困難 其他症狀 發熱 寒戰 乏力 精神萎靡
查看詳情
需要做哪些檢查來確診肛瘺?
需要做的檢查有體格檢查(主要包括視診和觸診)、直腸指檢、探針探查、CT、磁共振等。
體格檢查
視診—「看」
醫生會觀察你的肛門部,看你的肛門周圍有沒有瘺口、紅腫、流膿。
肛周觸診—「摸」
觸摸肛周皮膚是否有硬結;有瘺口時,醫生還會擠壓瘺口周圍的皮膚,以觀察瘺口是否有分泌物排出。
直腸指檢
醫生會用一隻手輕壓肛門口,用另一隻手的手指緩慢插入肛門,可以初步了解內口的位置,有利於診斷。檢查時需暴露肛門部,而且會有不適感,要做好心理准備,配合醫生檢查。
磁共振(MRI)
磁共振是目前診斷肛瘺最為理想的方法之一。磁共振可以觀察肛門內瘺管的走向、位置及數目,能更好地確定肛瘺的類型;還可以為手術做准備,提高手術成功率。
肛鏡檢查
醫生會用一隻手輕壓肛門口,用另一隻手將肛門鏡緩慢插入肛門,可以觀察直腸內有無病變、尋找內口的位置。
其他檢查
探針檢查、注入亞甲藍溶液檢查、瘺管造影術、經肛門腔內超聲檢査等都是為了找到內口的位置,為手術做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