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閱讀教學方法設計

閱讀教學方法設計

發布時間:2024-02-28 06:11:32

1. 閱讀教學的方法

閱讀教學的方法

閱讀教學的方法,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讀書,閱讀教學作為我們特別重要的一部分你,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那麼,閱讀教學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讀書方法,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閱讀教學的方法1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情感是舉足輕重的。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教學中教師的愛憎分明,抑揚頓挫的聲調,真摯的語言閱讀,面部表情和肢體表情以及身體動作,都能叩擊學生的心扉,激起他們的感情波瀾,從而把深刻的道理滲透到學生的心田。另外,小學語文課文中的畫面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鳥魚蟲,林海雪原,古今建築,風土人情,人文故事,童話故事等等,它們無一不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珍品。這樣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賞心悅目的藝術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話世界和絢麗多彩的現實生活,都能引導學生暢游其中,從而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共鳴。

二、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只有使學生置身在一定的語境中,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更好地感受文中的內容,進入文中的情境。語文教學有關理論認為:教學過程中的語境是由教師、學生、教科書及其他相關語文資源組成的。當我們的教學內容超出了學生理解的范圍,當我們在教學中只依靠靜態的文本材料已無法被學生所接受時,就應該藉助於豐富的課程資源的支持來創設豐富而生動的語言環境,從而實現學生、文本、作者之間的溝通,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教材的價值追求與學生的情感也達到了共鳴,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加深對所讀內容的理解。

三、精講多讀,讀出情感。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閱讀教學更是如此,要想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必須要通過多種方式的練習來實現,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生的閱讀水平才能得到不斷的提高。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無休止的講授、講授再講授,就像一個媽媽,反復嘮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在講課文時,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只引導孩子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

通俗易懂的句段,則充分讓孩子們反復讀,反復念,讓其讀出情感,悟出道理。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我只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孩子理解課文的方法,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主觀意識。閱讀課文我則全權放手,讓學生自讀,自疑,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互議,我再做適當點撥。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知識水平和閱讀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教學任務完成得輕松愉快。

四、小組合作激勵閱讀。

閱讀並非全是個人的事,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合作學習是重要的認知策略。明代學者顧炎武說:「獨學無友,則孤陋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這點明了合作學習的意義,學生在自讀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將問題交給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共同解疑。教師要深入各組,參與討論,並作必要的啟示和點撥,引導學生再讀書,在讀中解決重難點,把讀和議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讀書思考,劃找歸納,在學生獨立感悟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和傑出才能的基礎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選擇詹天佑某一個方面的內容,自主學習,加深理解。這樣,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通過自己及小組成員的理解,對課文加深了印象。

五、在閱讀中評價。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贊賞、激勵的評價語言不但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課文產生濃厚興趣,而且能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堅定學習的自信心。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不採用「讀得不錯,很好」這類籠統的評價語,而是要根據學生朗讀的實際水平來評價,如:「讀得有感情,把詩人心情都表達出來了」,「語言很准確,並且沒有漏字」。

閱讀教學的方法2

一、學生的自主性是閱讀教學的關鍵

閱讀教學,重要的是學生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親自朗讀,教師一味地把所有的知識講給學生,則違背了閱讀教學的初衷。教師按照參考資料把課文的背景、作者的介紹以及文章本身的思想內容、層次劃分與層次大意都一一講解給學生,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自主性,水過地皮干,很難深入到學生的心裡,閱讀教學的效果也不理想。新《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閱讀自主性,讓學生親自去朗讀課文。多讀課文不但可以讓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字、明白詞語意思,也可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訓練思維能力,體會並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

課堂的主人是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大膽地閱讀,通過學生的閱讀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價,他們在互相幫助與學習當中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的水平以及潛能,以飽滿的熱情快樂地投入到閱讀學習當中去。遇到讀得不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大家一起幫助他,並鼓勵他勇敢嘗試,取得進步教師也應該及時給予表揚。

二、注重范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小學生處在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的時期,對事物的認知與理解大多來自身邊的教師與家長,對身邊成人也有著強烈的模仿慾望,並且自身也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這就決定了教師范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哲學家黑格爾曾經說過:「教師是孩子們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他們對老師的行為具有極強的模仿欲,在閱讀教學中,如果老師能夠對課文進行范讀,他們常常會認真聆聽並注意著老師的語氣、聲調還有表情,在自己的閱讀中也會加以模仿。

教師的范讀需要教師能夠掌握正確的發音與斷句方式,這樣學生在進行模仿的時候才能給他們正確的引導。朗讀不同於書面語,發音的過程中會有很多音變的現象,如《桂林山水》描寫桂林山的特點是就一連有好幾個音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險啊!……」這些「啊」的讀音要分別變為yɑ(呀)、wɑ(哇)、nɑ(哪),讀起來才流暢自然。音變的理論原理對小學生來說過於復雜只需簡單交待,主要是讓他們注重音變的讀法。另外斷句也是需要教師在范讀中體現出來並加以講解的,合理的停頓不但可以使優美的文字聽起來更加悅耳,也能起到區分語義和感情的作用。

小學語文課本的文章很多是文質兼美的散文,教師在閱讀的過程中充分加入自己的.情感體驗,情感充沛的朗讀能起到感染學生的效果,讓學生陶醉在濃烈的感情之中,跟著老師的朗讀去思想去感悟,不但語感得到培養,也能得到感情的熏陶。如《她是我的老師》,那種對老師的敬愛之情,在閱讀與感受中自然能讓學生深深體會。還有《十里長街送總理》,強烈的情感可以讓學生為總理的辭世流下眼淚,愛國之情也在學生純潔的心中得到升華。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進行閱讀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完成課本要求的閱讀教學任務,而是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意識,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好壞是閱讀效果的關鍵,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專心致志、勤於思考,並且筆不離手,隨時畫出或者摘抄優美的句子或者在自己有疑問、有感觸的地方作批註等,這些都是一些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引導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與訓練。這樣的習慣對他們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動手寫作能力的提高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僅是為了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當中對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也是對學生自身素質的不斷完善。具備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可以在課外閱讀更多的書籍,對開闊自身眼界、增長見識、完善自身知識體系都是有益的。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內,但利在學生的長遠發展,是教師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的體現。

四、倡導探究式閱讀,培養學生閱讀感受能力

新課標特別強調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探究式閱讀」。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不再適應新的時代發展要求,教師全方位地培養學生必須注重學生自身的能力鍛煉。探究式閱讀就是把閱讀教學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閱讀課文,發現問題,與同學一起探討問題,通過自己查閱資料主動對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從而達到知識的學習與深化。新的《綱要》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探究式閱讀的提倡與實施也正是這一要求的體現。

2. 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閱讀課的 教學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方法

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體,也是學生進行課內閱讀的主要對象,如何才能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的理解能力。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方法:如「早讀制度」、「圖書交換制度方法」 「一幫一制度方法」等。這樣就能有序、有效的開展語文教學活動。 當以上的制度、方法完善並實施一段時間以後,學生在學習上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但有些習慣不是一天兩天能夠養成的,這就需要教師動腦筋、想辦法。記得剛接手我現在任教的這個班時,在閱讀教學中,我就要求學生讀一篇課文必須先標上小節號,必須要了解主要內容。這就要求學生讀書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二、把 學習方法 教給學生

新課程標准中提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教材的處理,應由過去的「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這就表明教材是「材料」是「例子」。在語文教學中,我將教材內容進行歸類。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 「 說明文 」、「古詩」、「哲理性 文章 」等。

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類型文章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例如:「寫人記事」的文章,我讓學生按這幾步去學習,第一步,讀課文,必須要了解課文寫的是什麼人、什麼事;第二步,讀課文,必須要了解課文敘述順序、理清課文的脈絡;第三步,抓住文中描寫人物有關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的語句,反復讀去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或文中人物的感情。

再例如:「寫景狀物」的文章,我讓學生按這幾步去學習,第一步,讀文章,了解寫了什麼內容;第二步,了解寫作順序或觀察順序;第三步,讀,了解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麼特點寫的;第四步,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段反復朗讀去體味感情。這樣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三、把主動權給學生

在語文教學中,我認為教師應該營造一個有利於學生個性化活動的氛圍,把學習的主動權給學生。首先,主動權給學生,我認為要將讀書時間的主動權讓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不能讓讀書成為閱讀課上的形式,走過場,草草了事。那樣的讀是起不了效果的。

其次,主動權給學生,我認為應當在學生學習方法掌握的情況下,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但是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學。特別是合作學習,除了明確學習目標外,還應當制定小組長職責。讓小組長真正成為合作的組織者、領導者、發言者。

使小組學習有序、有效的開展。小組長輪換制,調動每個學生參與。這樣,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鍛煉了學生的能力。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是不是教師不聞不問了。教師應在巡視的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問題,提醒學生有必要時甚至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聽取學生的不同見解。

這樣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才有效果。最後,主動權給學生,在閱讀教學的匯報、交流時,往往一位學生答對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一位學生答錯了,就請第二位、第三位,直至有一位答對了,於是,這個也就解決了。一位學生答對了,就能代表全班學生都懂了嗎?顯然,這是重結論、輕過程,面向少數人的表現。

同時,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也較普遍,如:一些學生掌握了,另一些學生還沒有掌握,就會受到批評。提出把主動權給學生,面向全體,注重個性,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創造條件。

四、提高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擴展和延伸,是學生獲取「精神食糧」的重要途徑,小學生除了學好教材以外,再閱讀一些其他書籍,既可以豐富詞語,又可以廣泛的學習語言表達方法,提高讀寫能力,養成自學的習慣。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呢?首先,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我將一些淺顯易懂的課文當作 故事 課來上。

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調動學生的興趣。其次,組織讀書活動,檢查閱讀效果。組織生動活潑的讀書活動,有利於促進課外閱讀深入持久地開展。如:開展讀書競賽活動,看誰讀的書多;舉行故事會,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鞏固加深對課外讀物的理解;舉行 讀書心得 交流會,談體會,談收獲,相互啟發;還可以舉行詩歌朗誦會等活動。

通過這些檢查讀書效果。檢查後,認真 總結 ,表揚認真閱讀的學生,鼓勵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2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方法

1.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要形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

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 教育 方針,一年級上閱讀課文時,只要求孩子藉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二年級時,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准確地讀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准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

三年級時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台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至理解全篇內容。

2.注意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和練習

重點進行基本功練習。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的語調語氣、停頓及表情等,開展個人朗讀表演,師生共同評價活動,激勵學生表現自我,積極參與朗讀活動,體驗朗讀樂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標准。利用抒情性課文,練習學生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例如《懷念母親》指導學生讀出作者對兩個母親的懷念,從而教育學生感受母愛,愛自己的媽媽,上升到愛偉大的祖國。《桂林山水》,指導學生讀出表現桂林山水特點的語句,讀出作者對其山水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又如,《白楊樹》、《窮人》等含對話的課文,讀中引導學生讀好對話,分角色朗讀,引發學生朗讀熱情,優化朗讀練習,重點指導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學生具體形象地感知了各種動物的不同本領。讓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嘗試合作、享受成功。

教師退居一旁,牽引、點睛,教者、學者的角色都由孩子們擔當,營造出一派濃濃的生生互動的學習氣氛。

3.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

恩格斯曾經說過:思維著的精神是人類最美麗的花朵。教師作為園丁,有責任澆灌這最美麗的花朵。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

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著閱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

小學生還處於 兒童 時期,其感情總是處於運動的狀態,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

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如教學《月光曲》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時,通過圖片、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月光曲》的意境,從而進行感悟、欣賞,再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找出貝多芬創作的靈感和激情。

使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感受音樂家貝多芬高超的琴技與高尚的品質,馳而神往,激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撥動他們的心弦。

4.注意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大規律。讀可豐富詞彙、積累語言,為寫奠定基礎;反之,寫對讀又有促進作用,能提高讀的自覺性、積極性,能提高讀的質量。為此,每學期,我都要求學生做一定數量的 讀書筆記 ,摘錄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詞、句、斷,甚至篇。

同時指導學生出 黑板報 、 手抄報 ,要求主題突出,內容豐富,這就勢必讓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廣泛地收集所需要的材料。通過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勤動手、動口、動腦相結合,教師在這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採用最佳的閱讀方法,才能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3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方法

一 精心設計教學方法

作為一名教師,其教學對象是學生,是活生生的個體,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作為閱讀課的教師對課堂教學方法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學內容決定著教學方法,如果沒有了教材內容,也就無所謂教學方法可言了。教學必須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同體裁的教學方法各不同。教學方法選擇一定要從教學內容出發,要避免花架子,不要用教學方法的展示沖淡了課文內容的學習。

同時,在設計教學方法時根據學生的實際來進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教學方法要適應學生的基礎條件和個性特徵,要學生歡迎和接受。反之,對於學生來說缺乏感性認識的課文,就不能只靠抽象講授,而要盡量採用直觀的方法形象地進行教學。

由此可見,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管採用什麼方法,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才是最為重要的。總之,閱讀課堂教學是一個諸因素構成的動態系統,教師只有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養,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讓閱讀教學的課堂更加精彩。

二 課文內容重現的方法

一篇課文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通過角色扮演可以幫助小學生以多元的方式建立語言的形象、展現豐富的想像,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表演中獲得全面的信息、經歷充分的體驗。

角色扮演法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但這種活動應該是在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理解,進行了一定量的朗讀訓練以後才能進行的,而且教師心中應該有個「譜」:為什麼表演?絕不能為表演而表演,表演的目的是為了深化學生對課文中各種形象的特質的理解和感悟。

另外,應該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只要意思差得不遠就行了,要給學生留有再創造的餘地。

三 問題情境創設法

書是靠學生自己去讀懂的,教會學生讀書可受用一輩子,語文課本充其量只是個例子而已。以啟發式教學為例,不少教師仍止步於「我問你答,我啟你發」的淺層次上,結果學生的主動性、求異性都受到傷害。其實,教師們不妨大膽嘗試,以學生為中心,留足夠時間讓學生先想、多想。

教師給學生引路架橋,學生學會自己走路過橋。方法上,注意運用「遷移」規律,變封閉式為開放式,使小課堂與家庭、學校、社會大課堂互相滲透。擴大信息量,創造機會,增加實踐,從深度、廣度和效度上鞏固知識技能,彌補小課堂之不足。

總之,以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 語文學習 ,在活動中發展思維,開闊視野,培養能力,陶冶情操,力求達到變教為學、會教會學、樂教樂學、活教活學的理想境界。語文教師應千方百計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

四 促進教師閱讀教學能力的提高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教育、教學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廣大教師積極參加新的語文課程改革和實踐,教師和學生都充分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並積極加強研究和實踐。

根據本人學習和教學實踐,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形成積極的 學習態度 ,發展學生探究學習和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和判斷能力。我在語文日常閱讀課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創造性地實施了「問題情景教學法」的嘗試,形成了以下的認識:

在處理了語言點知識,對文章整體認識後,老師可精心設計一些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有些問題可讓學生相互討論。進一步促使學生去了解作者觀點、態度,提高捕捉加工與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

以「問題」的形式,以「情景」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體驗閱讀的快樂,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也正是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所提倡的。

五 在設計導入內容時,需注意的問題

第一,閱讀課的導入部分不宜佔用過長的上課時間。畢竟導入環節只是閱讀前的熱身活動,是為閱讀文章做准備,佔用時間過長,會導致學生難以把握教學重點,降低閱讀課效率。

第二,語言知識和背景知識兩者是可以有機結合的。比如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標題,想一些可能會出現在文章中的詞彙,這個活動既可以解決詞彙問題,也能激發學生回憶已有的、關於文章內容的背景知識。

第三,在設計導入部分的背景知識時,要認識到其原則是使學生們意識到他們並非對文章內容一無所知。每個人對他所讀的文章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了解,如果他們不具備相關的背景知識,需要幫助他們建立相關的背景知識,以確保學生有足夠的信息來理解文章的內容。

4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方法

一、探究閱讀教學法

在探究閱讀教學的實施中,應遵循「先學後教」的原則,給學生充足的尋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時間,使學生在提出問題和討論問題中激發求知慾,調動主體性,培養思維能力。探究閱讀教學分四步進行:首先是感知材料。

教師通過讓學生朗讀、默讀和背誦等多種形式來感知課文;其次,學生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圍繞教師設計的問題和學生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再則,在討論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中完成教師的教學目標。

最後教師根據探究活動情景,進一步歸納重點,遷移訓練,讓學生掌握方法,舉一反三,形成能力。這種方法適用多種體裁的課文,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對課文知識的理解能力。

二、比較閱讀教學法

「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閱讀教學法就是把同類型的或相反類型的兩篇課文或段落放在一起講,使學生在學習中認真參照、反復比較,從中發現它們之間的異同。例如,我們剛學過 六年級語文 上冊第七單元——「人與動物」這組課文,在總結單元課文的特點時,我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有關動物的文章,然後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分別從內容與寫法兩方面進行比較。

雖然不少同學對以前的課文記不清楚了,但是對剛學過的課文還是有印象的,經過引導以後,同學們不僅對新課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對舊知與新知有了一個橫向的比較,明確了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這樣比較著學對知識的掌握會更加牢固。

三、體驗閱讀教學法

體驗閱讀就是人們常說的「情景閱讀」,體驗閱讀教學要求教師要在課文中找訓練話題,為學生創設一種情景,讓學生進入角色, 發表評論,進行 辯論 。體驗閱讀教學要讓學生體驗閱讀,體驗語感,體驗修辭的美妙和感情的真實。

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充滿信心,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教師在課堂上該講的要言簡意賅, 作好引導作用,盡量讓學生勤奮起來,在勤奮中思考,在勤奮中內化。

四、讀寫結合閱讀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准確的闡述了讀與寫的關系。寫是閱讀教學的落腳點,它將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所有收獲通過一種自由的具有個性的方式表現出來,完成讀的升華。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除了教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

讀寫結合閱讀法,可結合課文或仿寫,或續寫,或改寫。學生在閱讀那些典範的篇目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語言規則,積累了佳句和詞語,領會了修辭的效果,有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運用。

書教千法以讀為本。以上所舉教法,都體現了讀的特點,這不僅符合教學本身規律,也充分體現出了現代教學的新理念。這些方法在實際運用中要靈活運用,因文而教,因人施法,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和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3. 小學語文閱讀題教學方法

語文閱讀是 語文學習 中較為重要的部分之一,小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階段,還不太會閱讀,在試題練習中遇到一些閱讀類型的題目,也難以做到精準審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閱讀題 教學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閱讀題教學方法

閱讀是學習語文的難點也是學習語文的重點,小學生正是處在學習語文的關鍵時期,閱讀學習的好壞關系著語文學習的好壞。

一、藉助課文,觸類旁通

課堂是孩子學習語文的主陣地之一,是孩子提升閱讀能力,培養語感的主要來源。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教會學生如何閱讀,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從而輕松答題。

1、 從概括主要內容中學會舉一反三

概括 文章 主要內容是讀懂課文的關鍵,也是學生需要養成並提高的一項重要能力,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常抓不懈,注意引導,強化教與學、學與練。

(1)課題擴充法

交代了課文主要人物的標題,如《小英雄雨來》、《普羅米修斯》等,概括時就可以抓住題目來補充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有的課題點明了文章主要對象,如《北京的 春節 》、《藏戲》、《桂林山水》等,可通過擴充這類對象的特點來概括。有些提示了主要事件甚至也交代了人物,如《草船借箭》、《文成公主進藏》等,概括時結合課題補充時間、地點、主要人物及事件即可。

(2)六要素概括法

小學 語文教材 中以寫人敘事的文章為多,像《畫楊桃》、《尊嚴》等這類文章就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將這六要素進行合理組織,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除此,還可通過串聯段意來概括,像《記金華的雙龍洞》,根據作者的游覽路線串聯即可。有些可直接找中心句、 總結 句,通過回答課後問題來概括等。

2、 從品詞析句中學會遷移運用

圈畫關鍵詞句進行感悟是語文學習的常用方法,可是有很多 句子 一語雙關,學生理解深層次的含義顯得費力。因此,教師對詞句的引導、點撥要落到實處,讓學生習得方法,學會遷移運用。

(1)聯繫上下文,抓關鍵詞

「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將句子融入文本,緊密聯繫上下文並加以推敲揣摩。

句子一: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筆者先讓孩子圈出這兩個「幸福」,再引導學生理解「曾經」就是以前的,接著聯繫上文可知賣火柴的小女孩在死前看到火爐、烤鵝、聖誕樹和奶奶,這些美麗的幻想讓她感到幸福。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就是將學生未知的知識和平時的生活 經驗 、知識積累、情感體驗等已知知識聯系起來,從而理解新知。

句子二: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在不確定中生活」即生活中充滿了不確定,聯系生活,像生病、落水、 摔跤 等都是我們無法預料的,這些「不確定」就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挫折。當我們經得起這些考驗,就會變得堅強、獨立、有所作為。

理解句子的方法不是單一的,《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詹天佑》等課文,老師可結合時代背景來幫助孩子理解。除此,有些還可通過換位思考、替換詞語、對比探究等方法去理解。

二、多樣批改,拓寬 渠道

批改閱讀題,筆者力求用多樣化的符號和評語從旁指點,減輕教學負擔的同時,調動學生完成閱讀題的自覺性、積極性,提高自我訂正的主動性。

1、 批改符號多樣

符號形象直觀,教師易操作,學生易懂,節約了教師逐一幫助學生分析錯題或集體評講的時間,又給予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可謂一舉兩得。筆者主要採用以下幾種:

2、 批改評語輔助

評語是師生交流的又一橋梁。老師的用心批改,能使學生找到學習的方法,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從而更認真地去完成閱讀題。

例如:《受人青睞的綠色食品》中,綠色食品的標志圖案是什麼?這一圖案蘊含的意思是什麼?答案就在文中,但個別學生還是沒有做對。筆者就這樣做:圈出關鍵詞「綠色食品的標志圖案」「圖案蘊含的意思」,再寫上「先在文中找到這兩個詞,再聯繫上下文,相信你能行」。孩子看到評語後,按照方法,果真獨立解決了。

三、利用講評,知錯會改

講評閱讀題可以及時反饋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講評的過程是技巧的指導,也是學生領悟的最好時機。

1、 診斷式講評

診斷式講評是教師針對學生答題中普遍存在的錯誤,通過講評先使學生弄清楚引起錯解題目的根源,再對症下葯,總結出解答這類試題的普遍適用方法。

課例:《開花的課桌》第一題,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入文中括弧內。(耐心 細心 留心)。

「在春寒料峭的二月里,在灰黃蒼茫的天地間,發現這一抹淡到更好的純色,需要怎樣的( 1 )和( 2 )呀!這以後,稍一( 3 ),便天天可以從學生的課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動和蔓延了。想這些鮮艷的粉末,該是二月的風盪來的春天的纖塵,( 4 )的孩子發現了,便用小手指將他們拈起來,染在了他們的課桌上。」

(1)找到病因 這道題主要檢測學生對不同詞語的理解和運用。但是答題中卻出現很多的錯誤,可見學生對詞語的掌握還不夠到位。

(2)對症下葯

講評時,引導孩子先區分這幾個詞的不同之處。抓住這三個詞中的不同字去辨別。從而得出,耐心指有耐性,不厭煩。細心指心思細密,做事仔細。留心是指對待事物多一份心思,處處留意。細心和留心相比,細心比留心更用心,更仔細。

在這四處中的第3處,需要填的是留意,多觀察之意,因而可以判斷填留心;第4處,二月發現春的氣息,春意不濃,需要孩子們用心去發現,因而填細心;第1和2處,從句子中可以知道,二月發現這一抹淡到更好的純色是相當不容易,這就需要細細去發現,長時間的去尋找,可以判斷這兩個括弧應該填細心和耐心。

面對參差不齊的學生,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進行集體式的診斷式講評,也可以在犯同種錯誤的小范圍的群體中進行。

2、 發散性講評

發散性講評是針對較靈活的典型試題作進一步的「借題發揮」。教師在講評中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途徑和角度去設想、探求多種答案,並啟發學生從中歸納出解題的技巧和方法。

如:六年級上學期期末試卷課外閱讀《完美的禮物》,結合文章 說說 你對標題中「完美」二字的理解。

(1)原因分析

大部分學生只寫了兒子的乖巧懂事,而忽略了母親最後選擇珍藏裙子所體現的愛子情深。由此可見,學生的閱讀思維還不夠開闊,回答問題只停留在表面,欠全面和深入。

(2)借題發揮

講評時筆者引導學生從不同人物去談「完美」:①從兒子的角度去體會「完美」。②站在母親的角度去思考。

類似「你獲得哪些啟示」這樣的題目經常出現,答題也應從多方面考慮:①從文中出現的不同人物身上去思考。②抓住事情的不同結果分析。③站在讀者角度去感悟等。

《生活》這篇短文中出現:「讀完本文,你認為應當怎樣生活?」像這樣的題目,它靈活又不脫離實際。它因文而起,應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扣准作者的觀點和感情,才能作出有價值的判斷。

發散性講評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讓學生跳出固定的圈,由點及面,由此及彼,從一篇文章中感悟到多種思想道理。

2小學語文閱讀題教學方法

一、學會閱讀和審題

語文閱讀是語文學習中較為重要的部分之一,小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階段,還不太會閱讀,在試題練習中遇到一些閱讀類型的題目,也難以做到精準審題。因此,做好語文閱讀分析最重要的是要學會閱讀的方法以及學會如何審題,這樣才能把握閱讀的考察,幫助學生更快、更好的學習語文。

首先,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上學習的時候,教師就應該給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觀念,因為對於一篇文章來說,它的結構分為很多種,而且它的描寫也會採用多樣的方式,一篇文章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會有中心句或者表達中心意思的句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給小學生示範一下如何進行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把每一篇相對典型的文章都細致的進行一些講解和分析,這樣小學生就能根據教師的要求在文章的學習中學習到更多的閱讀方法,雖然剛開始可能會有一些艱難,很難做到真正的掌握,但是只要是經過長期的語文閱讀訓練,就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更多的閱讀知識,也能幫助小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

其次,語文閱讀的做題還包括審題,這也是非常關鍵的重要步驟之一,在小學語文課下的做題中會有很多的小閱讀,小學生要想把握好閱讀,提升閱讀做題的質量,就要重視做好審題這一步驟,語文閱讀的題型多樣,稍不注意就會使答案跑題,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初級階段中要注重 教育 好學生相關的審題工作,每一種題目要求是什麼,答案應該怎麼梳理等,讓小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技巧,這樣才能幫助小學生在語文閱讀的練習中學會閱讀和審題,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二、加強積累和記憶

語文的閱讀雖然有一定的技巧,但是要想真正學好閱讀和整個 語文知識 ,關鍵還是要加強語文的積累和閱讀。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語文課程講解的時候要注重做好語文的思想教育,在完全掌握了一篇課文的學習之後,教師應該讓學生根據課本的要求進行相關的記憶和背誦,比如,在學習完《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之後,文中很多的描寫很細致,對於西沙群島的海水、珊瑚、魚、貝殼等進行了生動的描寫,整篇文章是總―分―總的結構描寫,其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描寫,小學生如果能夠在學習完之後將文章背下來,就能增強自身對語文閱讀的理解,同時增強語感,在不斷的記憶和學習中更進一步了解語文的閱讀內容和閱讀解題技巧等。

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加強小學生語文閱讀的基礎上要重視小學生的記憶和積累,讓小學生在積累中豐富語文知識,首先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學習和記憶之外,還有注重在課下進行豐富的積累,尤其是要加強語文課外的閱讀,由於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小學生豐富的知識積累,作為教師來說,要關注到學生進一步的學習,給小學生推薦一些課外的閱讀名著等,比如《三字經》、《格林童話》、《中國古代神話》、《三毛流浪記》等經典的語文課外讀物,讓小學生在更廣闊的語文知識積累學習中不斷探索學習的奧秘。

其次,在閱讀完一些課外讀本之後,教師應該在合適的時間安排小學生進行一些關於語文閱讀積累和學習的交流活動,從而在小學生的交流中進一步認識和加深課外閱讀的含義,這樣通過小學生的進一步分享,他們也能夠加深對於閱讀的理解,讓小學生在不斷的語文閱讀、積累、記憶與交流中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三、結合生活和想像

任何課程的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是為了將知識付諸實踐,從而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結合生活來講解語文閱讀知識,同時讓學生在生活的基礎上進行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這樣就能夠促進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思維,保證做好語文閱讀的相關分析。

例如,在學習到一些親情類型的語文閱讀題型時,教師就可以讓小學生回想自己平時在家爸爸媽爺爺奶奶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從而與閱讀的內容進行相關的比對等,即使在閱讀題中的相關行為小學生沒有親自見到過,但是通過實際的生活例子以及自己的推斷和想像等,小學生也能夠理解閱讀中親情類文章所描寫的主題和相關的學習內容。

再比如在練習到山川、河流、動物等相關的景色描寫類閱讀題的時候,可能有些小學生沒有真實去過一些地方,或者對一些事物和景物古跡等不太了解,那麼學生在閱讀時可以進行一定的想像,這類型的描寫可以結合語文課本中的《富饒的西沙群島》以及《美麗的小興安嶺》兩篇文章進行對照,在此基礎上結合閱讀題型中的景物描寫進行想像,有助於小學生既能夠了解閱讀內容還能夠提升小學生做題的准確率,讓小學生在結合生活、結合想像的基礎下進行進一步的閱讀練習。

此外,教師除了利用這些傳統的 學習方法 之外,還要注重利用多媒體來增加小學生的知識和開拓小學生的視野等等,因為小學生正處在知識學習的關鍵時期,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進一步促進小學生的積累,幫助小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因此,促進小學生結合生活進行想像和學習非常有必要。

3小學語文閱讀題教學方法

一、平心靜氣審題,切忌粗心。

解答閱讀題時,千萬不要慌,要靜下心來,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 思維方式 ,先從容易的入手,逐漸的打開思路。粗心是學習的大忌,對於語文的閱讀理解也不例外。在審題的時候,要像對待數學試題中的數字一樣,認真看清每一個字、詞、句、甚至每一個標點,要看清題目的要求,分析問題的提問要點。

粗心的同學往往會與正確答案失之交臂。通常閱讀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讀,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 記敘文 還是 說明文 。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來講,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

想像說話,聯系生活。學生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最怕碰到回答問題和想像寫話,例如:聯系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讀文後的感受。或是:讀了這個 故事 ,你有什麼感想?請寫幾句話。這樣的題目往往要先從課文中說起,你喜歡主人公的什麼品質,然後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自己是怎樣做的。在平時的訓練中,提醒學生寫答案時要答滿線格。

我們在回答「為什麼」類型的問題時,一般要講清原因,再講結果。講清原因時,要寫出人物是怎樣做的,由此你感受到了什麼。也就是要往中心上靠。回答問題時,要加入「因為??所以??」「由於??因此??」等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詞語。(例:《偉大的友誼》一文中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我們可以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聯系課文內容回答:「因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長期的共同奮斗中,在創造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種友誼是建立在共同革命目標的基礎上的,所以說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

二、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確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相互關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總結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師》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從來不打罵我們」一句來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鄉》的第二部分,內容很豐富,記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我」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4.聯合法。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須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述出來,缺一不可,這就是聯合內容要點加以概述。例如《記一輛紡車》的第四段,就要綜合三層意思:紡線使衣著自給,紡線使大家愛惜自己製作的衣服,紡線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觀念。

三、細找文中原話――巧借關鍵詞句,進行答案定位

直接提取信息。大多數閱讀試題會出自選文的某一處地方,其關鍵詞基本涉及到具體的字詞句,我們可以抓住問題中的關鍵詞,找准問題的出處。答案一般在問題關鍵詞前後的位置,可以在其上文和下文或是聯繫上下文進行搜索定位。有些試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這時就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

(低年級較為常見)如果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有些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直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有時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直接用原話來回答問題。如若它指定要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回答的話,就要將文中的原話加以理解,體會原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

有些題目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的隱含信息,經過縝密的思考,尋求完美的答案。語文試題的開放性要求試題答案能自圓其說,答案最佳。因此在閱讀的時候,要認真、深入分析,回答問題時,要仔細揣摩、根據體裁的特點,不同的語境,要准確的使用詞語作答。提取信息後概括。有時候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如若它指定必須要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回答,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文中的原話加以概括。

四、合理控制答題時間,先易後難

解題時不要邊看閱讀理解的問題邊從閱讀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為用這種方法難以提高閱讀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對於深層理解閱讀 理解的文章。首先應瀏覽閱讀理解的全文,了解閱讀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後,應記住閱讀理解文章的要點,閱讀理解重要的結論以及閱讀 理解中的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字(不同的人名、地點 可用鉛筆在文章中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找)。

同時我們一定 要掌握好閱讀理解的解題速度,有效地控制閱讀理解的答題時間,先易後難是做閱讀理解題目時的一般方法。碰到閱讀理解的難題時,千 萬不要鑽牛角尖,耽誤太多時間。一時做不出的,要果斷舍棄,以免 影響其他較有把握的題目。待全部閱讀理解題解完後,如有剩餘時間 再回來做放棄的題目。

4小學語文閱讀題教學方法

一、記敘文的常規問題

1、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

對於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對於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後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最後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並與題目相照應。

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對於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後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4、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哪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 神話故事 、民間 傳說 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5、文中某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修辭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於接受;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

誇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像,有利於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徵。排比的作用在於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節。還有疊詞、短句的使用,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琅琅上口。

6、文中某句話有什麼含義,或告訴我們什麼深刻的道理?

這種問題的回答不是簡單地從文中尋找現成的句子就可以解決的,這需要我們的同學平時多讀多看多積累,多看並記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 名言 警句,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豐富回答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准確地表達出來。

7、比較閱讀理解

有時考試會把課內文章和課外與之內容相似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對於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可以從文章的內容、寫作特色、感情基調等方面進行比較。

二、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對於說明文的閱讀理解,我們可以抓住三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就是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最重要的是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引資料。其中涉及較多的是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分類別的作用是可以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

舉例子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跟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這種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列數據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具體,便於讀者理解相關內容。作比較跟修辭格上的對比是類似的,在說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時,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4. 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教學方法

一篇課文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通過角色扮演可以幫助小學生以多元的方式建立語言的形象、展現豐富的想像,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表演中獲得全面的信息、經歷充分的體驗。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 教學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教學方法

小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是培養學生感悟語言,領會 文章 思想,培養學生閱讀潛質的重要環節。

一、精心設計教學方法

作為一名教師,其教學對象是學生,是活生生的個體,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作為閱讀課的教師對課堂教學方法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學內容決定著教學方法,如果沒有了教材內容,也就無所謂教學方法可言了。教學必須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同體裁的教學方法各不同。教學方法選擇一定要從教學內容出發,要避免花架子,不要用教學方法的展示沖淡了課文內容的學習。

同時,在設計教學方法時根據學生的實際來進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教學方法要適應學生的基礎條件和個性特徵,要學生歡迎和接受。反之,對於學生來說缺乏感性認識的課文,就不能只靠抽象講授,而要盡量採用直觀的方法形象地進行教學。

由此可見,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管採用什麼方法,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才是最為重要的。總之,閱讀課堂教學是一個諸因素構成的動態系統,教師只有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養,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讓閱讀教學的課堂更加精彩。

二、課文內容重現的方法

一篇課文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通過角色扮演可以幫助小學生以多元的方式建立語言的形象、展現豐富的想像,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表演中獲得全面的信息、經歷充分的體驗。

角色扮演法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但這種活動應該是在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理解,進行了一定量的朗讀訓練以後才能進行的,而且教師心中應該有個「譜」:為什麼表演?絕不能為表演而表演,表演的目的是為了深化學生對課文中各種形象的特質的理解和感悟。另外,應該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只要意思差得不遠就行了,要給學生留有再創造的餘地。

三、問題情境創設法

書是靠學生自己去讀懂的,教會學生讀書可受用一輩子,語文課本充其量只是個例子而已。以啟發式教學為例,不少教師仍止步於「我問你答,我啟你發」的淺層次上,結果學生的主動性、求異性都受到傷害。其實,教師們不妨大膽嘗試,以學生為中心,留足夠時間讓學生先想、多想。教師給學生引路架橋,學生學會自己走路過橋。

方法上,注意運用「遷移」規律,變封閉式為開放式,使小課堂與家庭、學校、社會大課堂互相滲透。擴大信息量,創造機會,增加實踐,從深度、廣度和效度上鞏固知識技能,彌補小課堂之不足。

總之,以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 語文學習 ,在活動中發展思維,開闊視野,培養能力,陶冶情操,力求達到變教為學、會教會學、樂教樂學、活教活學的理想境界。語文教師應千方百計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

四、促進教師閱讀教學能力的提高

隨著基礎 教育 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教育、教學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廣大教師積極參加新的語文課程改革和實踐,教師和學生都充分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並積極加強研究和實踐。

根據本人學習和教學實踐,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形成積極的 學習態度 ,發展學生探究學習和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和判斷能力。我在語文日常閱讀課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創造性地實施了「問題情景教學法」的嘗試,形成了以下的認識:

在處理了語言點知識,對文章整體認識後,老師可精心設計一些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有些問題可讓學生相互討論。進一步促使學生去了解作者觀點、態度,提高捕捉加工與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

以「問題」的形式,以「情景」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體驗閱讀的快樂,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也正是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所提倡的。

五、在設計導入內容時,需注意的問題

第一,閱讀課的導入部分不宜佔用過長的上課時間。畢竟導入環節只是閱讀前的熱身活動,是為閱讀文章做准備,佔用時間過長,會導致學生難以把握教學重點,降低閱讀課效率。

第二,語言知識和背景知識兩者是可以有機結合的。比如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標題,想一些可能會出現在文章中的詞彙,這個活動既可以解決詞彙問題,也能激發學生回憶已有的、關於文章內容的背景知識。

第三,在設計導入部分的背景知識時,要認識到其原則是使學生們意識到他們並非對文章內容一無所知。每個人對他所讀的文章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了解,如果他們不具備相關的背景知識,需要幫助他們建立相關的背景知識,以確保學生有足夠的信息來理解文章的內容。

2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教學方法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方法:如「早讀制度」、「圖書交換制度方法」 「一幫一制度方法」等。這樣就能有序、有效的開展語文教學活動。 當以上的制度、方法完善並實施一段時間以後,學生在學習上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有些習慣不是一天兩天能夠養成的,這就需要教師動腦筋、想辦法。

記得剛接手我現在任教的這個班時,在閱讀教學中,我就要求學生讀一篇課文必須先標上小節號,必須要了解主要內容。這就要求學生讀書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二、把 學習方法 教給學生。

新課程標准中提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教材的處理,應由過去的「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這就表明教材是「材料」是「例子」。在語文教學中,我將教材內容進行歸類。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 「 說明文 」、「古詩」、「哲理性文章」等。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類型文章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例如:「寫人記事」的文章,我讓學生按這幾步去學習。

第一步,讀課文,必須要了解課文寫的是什麼人、什麼事;

第二步,讀課文,必須要了解課文敘述順序、理清課文的脈絡;

第三步,抓住文中描寫人物有關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的語句,反復讀去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或文中人物的感情。

再例如:「寫景狀物」的文章,我讓學生按這幾步去學習,第一步,讀文章,了解寫了什麼內容;第二步,了解寫作順序或觀察順序;第三步,讀,了解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麼特點寫的;第四步,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段反復朗讀去體味感情。這樣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三、把主動權給學生。

在語文教學中,我認為教師應該營造一個有利於學生個性化活動的氛圍,把學習的主動權給學生。首先,主動權給學生,我認為要將讀書時間的主動權讓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不能讓讀書成為閱讀課上的形式,走過場,草草了事。那樣的讀是起不了效果的。

其次,主動權給學生,我認為應當在學生學習方法掌握的情況下,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但是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學。特別是合作學習,除了明確學習目標外,還應當制定小組長職責。

讓小組長真正成為合作的組織者、領導者、發言者。使小組學習有序、有效的開展。小組長輪換制,調動每個學生參與。這樣,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鍛煉了學生的能力。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是不是教師不聞不問了。

教師應在巡視的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問題,提醒學生有必要時甚至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聽取學生的不同見解。這樣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才有效果。最後,主動權給學生,在閱讀教學的匯報、交流時,往往一位學生答對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

一位學生答錯了,就請第二位、第三位,直至有一位答對了,於是,這個也就解決了。一位學生答對了,就能代表全班學生都懂了嗎?顯然,這是重結論、輕過程,面向少數人的表現。同時,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也較普遍,如:一些學生掌握了,另一些學生還沒有掌握,就會受到批評。

提出把主動權給學生,面向全體,注重個性,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創造條件。

四、提高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擴展和延伸,是學生獲取「精神食糧」的重要途徑,小學生除了學好教材以外,再閱讀一些其他書籍,既可以豐富詞語,又可以廣泛的學習語言表達方法,提高讀寫能力,養成自學的習慣。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呢?首先,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我將一些淺顯易懂的課文當作 故事 課來上。

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調動學生的興趣。其次,組織讀書活動,檢查閱讀效果。組織生動活潑的讀書活動,有利於促進課外閱讀深入持久地開展。如:開展讀書競賽活動,看誰讀的書多;舉行故事會,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鞏固加深對課外讀物的理解;舉行 讀書心得 交流會,談體會,談收獲,相互啟發;還可以舉行詩歌朗誦會等活動。

通過這些檢查讀書效果。檢查後,認真 總結 ,表揚認真閱讀的學生,鼓勵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3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教學方法

一、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務必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好處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因此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潛質。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務必要構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正因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一樣,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務必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聯,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慣用心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上閱讀課文時,只要求孩子藉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就就應給予表揚和鼓勵。

二年級時,要求學生不僅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准確地讀斷句,有必須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准確地明白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明白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台階,不一樣時期提出不一樣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至明白全篇資料。

二、重視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知道朗讀有助於學生深入明白課文資料。語文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時注意力穩定性大多較差,而大聲朗讀能使他們持續注意力的穩定,有利於對課文資料的思維、明白和記憶。古人所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即說明了這個道理。

此外,朗讀能夠培養學生的表達潛質,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無論哪種表達,都要求做到用詞准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資料具體、清楚等。朗讀能夠使學生對讀過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透過朗讀課文,學生能夠積累語言材料,把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 作文 潛質的提高。

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適當地給學生創設意境,給他們帶給閱讀的背景,更有助於學生對課文資料的深入了解,有助於學生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在講授新課文之前,都要充分准備與之相適應的意境,使學生在各種特定的環境中反復讀課文,既是一種欣賞,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三、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

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盼產生,期盼實現,同時產生新的期盼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戶外過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理解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盼。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盼,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

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用心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著閱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

小學生還處於 兒童 時期,其感情總是處於戶外的狀態,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

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如教學《月光曲》中描述《月光曲》的資料時,透過圖片、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月光曲》的意境,從而進行感悟、欣賞,再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找出貝多芬創作的靈感和

激情,使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馳而神往,激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撥動他們的心弦。

四、著力培養學生的閱讀思考潛質

由於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個性心理品質和獲得信息的多少,取決於他們認識水平的深淺程度,也決定了他們質疑問難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導,學生的提問往往會停留在字詞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節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明白培養思維潛質、擴大知識面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捕捉質疑點,把問題問到「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課文的重點、難點、知識點和語言文字的訓練點等,同時還要教會學生質疑的方法和途徑。

一是從課題入手,抓住題眼發問。如《草船借箭》能夠抓住「借」字發問,為什麼用「借」而不用「騙」。

二是抓住矛盾,把課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來。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問,這兩個詞用在一齊是不是矛盾的?為什麼?三是比較優劣,對教材的重點字詞或重點句,透過比較認識為什麼要這樣寫而不那樣寫,為什麼要用這個字詞而不用那個字詞。

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在這可提問為什麼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長」字?

4小學語文閱讀課文的教學方法

一、自我閱讀、自我理解、自我感悟是基礎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掌握熟練的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力求做到善於精講、善於點撥、善與啟迪,把各種各樣的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自然地滲透到閱讀教學的每一環節,使學生在學習一篇篇生動、具體的課文時,在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具體過程中感知學法。

加強閱讀教學中的學法指導應該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反對機械灌輸的錯誤方法。如前所述,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以學生的自我閱讀、自我理解、自我感悟為基礎,重視學生獨特的心靈感受和生活體驗,破其卷而取其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讀書的主人,引導他們自覺地讀,主動地讀,鼓勵他們多讀書、讀好書、精讀書。

當然還要注重和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分享閱讀帶來的喜悅。同時還要給予學生及時的、積極的評價與鼓勵,努力培養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認同。只有讓學生置身於閱讀的自由天地,才能構築起閱讀與學生心靈相同的平台與橋梁,才能為學生創造一個圖文並茂、音像俱佳、情感交織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世界,讓學生在這個美妙的氛圍中細細感悟閱讀的精彩以及無限的樂趣。

二、培養興趣是前提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獲得者楊振寧教授說過,「成功的秘訣在於興趣」。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真正地喜歡學習語文。首要問題是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起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在學生學習閱讀課文前,教師精闢、巧妙的導語顯得十分重要,恰當的導語猶如畫龍點睛的神奇之筆,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同時語文教師還需要不斷錘煉和加工自己的語言,使語言充滿親切感、充滿激情、充滿幽默、充滿智慧、充滿力量、充滿啟迪等。

教師還要恰當地使用一定的形體語言,如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個親切的點頭示意、一個輕輕地愛撫等,都能極大地煥發起學生內心對知識的無限神往和眷戀。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學會發現技能,善於發現自己的本領,使學生品嘗到通過自身努力而發現的驚喜和成就感。

教師還要能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渴望知識、追求成功體驗的信心和力量。一句話,教師要善於駕馭語文閱讀課堂的節奏,善於調控語文閱讀課堂的氛圍,善於感染學生的情緒,善於鼓舞學生的意志和進取的精神,力求讓學生在亢奮的心態下較好地完成閱讀任務。

三、喚醒情感共鳴是關鍵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魯迅先生也曾說過:「教育根植於愛。」因此只有在教學中處處滲透「愛」,才能喚醒學生的情感因子,才能使學生在對文章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為此,教師要做到三點:一是在閱讀課文時要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的生活 經驗 。二是注重和加強閱讀的反復性,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初步形成對課文內容的大致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教師一定要用飽滿激情的、抑揚頓挫的語調去朗讀那些精彩紛呈的語句和語段,這樣既能突出主題,又能渲染感情,還能讀出其中的韻味。

三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 逆向思維 。當然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可能會因為知識層次的差異、生活經驗的不同以及對事物感悟的不同而產生多樣化的認識,有時也會難免造成認識上的偏差,這時教師只能耐心地加以引導。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激情才會被點燃,學生的閱讀素養才能不斷提高。

四、優化教學,增強互動是重點

探究性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優化教學,增強師生間以及生生間的全方位互動。比如在課前讓學生做好充分的准備,讓他們通過個人或小組學習共同探討課文的背景知識,疏通課文中的字詞,確定課文中的學習目標,並根據目標提出質疑和假設,同時標明自己的疑惑。

課堂上,通過師生間以及生生間的互動,共同確立目標,共同探究答案。對於那些確有難點的內容則由教師進行適當的點撥和講解。這樣語文閱讀教學就會體現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將會更好地發揮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傳承國粹 文化 是助推

語文教學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認為,「語文是民族之根。它無聲地記載著本民族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記載著民族文化的地質層,母語教育必須與民族文化緊密相連」。 語文教材 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散發著思想深刻、文筆雋永、語言凝練、意境悠遠的精神光芒,蘊含著極其豐富的人文素養內涵,她承載和傳承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就是讓學生和智慧親密接觸,讓學生和智者共勉。學生在閱讀經典名著的同時,不但能感悟到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持久生命力,而且能感受到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光輝燦爛文化的熏陶。

因此,我們要在語文課堂上努力營造 傳統文化 與現代文化相融合的濃厚氛圍,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深入挖掘教材豐富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品讀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秀美。



5.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

英語閱讀 時,很多同學都會遇到瀏覽速度過慢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的指導了。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語閱讀 教學 方法 ,供大家參閱!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篇1

目前,在校的中學生在 學習英語 的過程中存在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在諸多的問題中最重要的是閱讀能力差,考試中失分嚴重,即學習英語的時間少,只限於課堂,平時很少有聽、說、讀、寫的機會。為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以上情況,經過認真 總結 和思考,為大家提供幾種教學方法以提高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

一、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七步教學法”

1、預學。在教學課文前,要求學生做好 課前預習 ,藉助詞典、單詞表或有關資料,能對 文章 內容有大概的了解,能整體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結構,不懂的字詞句讓學生在預習時劃出來,留到課堂上或課後解決。把這一課前預習,作為提高閱讀課教學效率的第一步,不無原因,學生要有一定的預習能力,且學生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堅持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預習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

2、導學。導學是一堂課的開始,“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導學部分,教師不能忽視,教師應精心設計,引人入勝,要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

3、聽讀。學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內容後,讓學生進行聽的練習,在聽之前可以提一兩個問題,問題要有代表性,要讓學生聽完整篇文章後才能得出答案,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整體理解能力。如果文章比較長,可以選擇部分重點段落給學生聽。聽完後,核對答案,朗讀課文。朗讀課文可視學生理解情況作不同的要求,可以是模仿性跟讀,也可以是學生集體朗讀或分組閱讀,或個體練讀。在讀的過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腦同時並用,提高記憶能力。另外,還應注意語氣、神態,要通過朗讀做到心領神會。

4、設疑。學生聽讀後,已經對文章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時要求學生默讀文章,解決教師精心設計或練習冊中設計的T/F判斷題或問答題。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這幾點:①先易後難;②先理解後拓展;③先淺後深,兼顧兩頭。通過設疑檢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學生是否把握文章的中心、重點。

5、復述。復述課文是閱讀課課堂教學的升華,是培養學生組織語言連貫表達的重要訓練手段之一,通過復述對所學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變文章中的語言為自己的語言。會說才會寫,堅持復述,既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6、解難。所謂解難,就是指英語課堂教學中排憂解難的過程,是強化重點,突破難點的必經之路。解難的形式大體有兩種,一種是由教師提出文章中較難理解的語言點,由學生思考、討論,然後解答;另一種是學生將預習時或經過課堂教學後還有疑惑的問題提出來,由學生提出,師生共同討論解答。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本領,便於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7、查測。這一步驟主要是檢查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查測的內容一般是課文教學中的重要語言點,也可以是拓展性問題。查測的形式可以是口答、也可以是筆試。用不同的方式檢查學生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哪些知識沒有完善需要補充或提高,進而盡量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二、督導學生課外閱讀

1、設定目標以引發閱讀動機

教師應當重視和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並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廣泛、

均衡的課外閱讀,努力使一部分課外閱讀時間成為課內閱讀訓練的延伸和補充。

2、跨越生詞障礙

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最頭痛的事也是影響閱讀速度的最大障礙莫過於生詞了。我們把英語作為外國語來學,中學英語所涉及詞彙也有3800多個。這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常常聽到一些學生閱讀時抱怨:文章看不下去,生詞太多。

其實,一般人在閱讀時,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不認識的單詞,生詞是可以通過各種方法猜測的(人名、地名、組織機構名除外)。詞義猜測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種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具體來說,有以下方法:

(1) 根據定義或解釋說明猜測詞義

(2) 根據對比關系猜測詞義

(3) 通過因果關系猜測詞義

(4) 根據語篇邏輯關系及常識猜測詞義

(5) 根據列舉的事例猜測詞義

(6) 根據構詞法知識猜測詞義

3、克服閱讀的不良習慣

(1)慢讀(slow reading)。有許多中學生總認為讀得越慢,對文章信息了解得越多,理解程度也就越高,因而自覺不自覺地總把閱讀速度放慢,以求對文章更好的理解。閱讀速度與理解率幾乎沒有關系。

要糾正這種不良習慣,首先要改變那種認為閱讀越慢越好的錯誤觀念,平常注意提高閱讀速度。其次要經常進行限時閱讀訓練,在做閱讀理解練習時,不僅要注意准確率,而且要注意一定的速度,逐漸養成 快速閱讀 的習慣。

(2)指字(pointing)。讀者為了集中注意力而用手指、筆、尺等指著字行,並隨著眼球轉動而移動手指或其他指字物體。實驗證明,這種方法反而會降低閱讀速度,而且往往使讀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書頁的字行上,而非文章的思想內容上。

對付這種毛病的方法不難,只要讀者在平時的閱讀中,不斷提醒、剋制甚至強迫自己將習慣用於指字的手或其他物體離開讀物,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克服。

(3)聲讀(vocalising)。養成這種不良習慣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讀者缺乏默讀訓練或對文章中的文字不熟悉。實驗證明,聲讀比默讀慢得多(一般人默讀速度是他朗讀或講話速度的兩倍),而且不利於理解文章的內容。

要克服聲讀,一開始可採用閱讀時緊閉雙唇,用牙齒咬住舌頭或口裡含東西等辦法,然後多做快速閱讀訓練。

(4)心讀(sub-vocalising)。心讀是一種除本人外其他人覺察不出來的有聲閱讀方式。心讀時,讀者在心裡對自己清晰地發出某個詞的讀音並好象清楚地聽到自己在念一個詞。造成的主要原因和書面語言的性質有關。因為文字既代表意義又代表聲音,讀者自然地將文字聲音聯系在一起。但太多的心讀過分依賴言語而非語義,因而影響閱讀理解的廣度和深度,對閱讀效率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

克服心讀惟一有效的辦法就是有意識地將閱讀速度加快到超過最快的講話速度,因為在這樣的快速閱讀中,讀者已經沒有時間去念出每個單詞的聲音了。

(5)心譯(mental translating)。心譯就是讀者在閱讀英文時,先將英文譯成母語,然後經過母語去理解所讀的內容。它是讀者在掌握母語後再去學習外語時常犯的一個毛病。由於這種閱讀方法必須經過多重的翻譯環節,必然影響閱讀速度和理解的准確性。

(6)過分復視(too many regressions)。復視是對已閱讀的內容感到不放心或沒看懂,再次倒回去讀的現象。每個讀者都需要復視,但復視次數太多會影響讀速。

要減少復視,首先要明白對某篇文章的理解是相對的,閱讀時並不是要你記住每一個單詞和每一個細節,而是只要理解文章大意,並建立起一遍就能讀懂的自信心。其次,除非在做閱讀理解題我們可根據問題稍作復視外,在一般的閱讀中堅持強迫自己的目光始終從左向右移動。

要消除這種毛病,首先讀者要認識到它的害處,認識到閱讀英文時用英文思考不僅必要而且可能,並在平時閱讀中自覺去克服才能有效。其次,這一習慣必須經過大量的快速閱讀訓練才能去掉,因為當沒有時間讓你重復多重翻譯環節時,你的腦子會逐漸自然而然地與英語建立直接的聯系。

4、進行快速閱讀訓練

教師應通過課文教學、補充閱讀量,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訓練,使他們掌握閱讀技巧,從而提高理解能力。以下是快速閱讀的幾種方法。

(1)養成泛讀的習慣

(2)養成“成組視讀”習慣

(3)養成計時閱讀習慣

三、以寫導讀

1、布置寫作任務,激發學生查閱資料

實踐證明,通過布置各類寫作任務,開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依託的課外泛讀訓練是行之有效的。布置寫作任務可以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導向。

2、以寫導讀常用的方法

以寫導讀最常用的方法當數縮寫。如果文章過長,也可選取其中的核心段落讓學生縮寫。設置這種縮寫練習的關鍵在於不能讓學生有機會摘錄原文語句,拼湊成文。教師可以規定縮寫文章的開頭、銜接部分和結尾,並要求學生使用原文中的關鍵詞語。

總之,閱讀,作為 英語學習 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掌握方法是最基本的要素,但要提高英語閱讀水平,更主要的是在方法的指導下,閱讀盡可能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並逐漸積累自身閱讀 經驗 ,久而久之,在做題中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篇2

在閱讀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採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原則進行閱讀。

一、略讀策略

通過整體粗讀快速瀏覽全文,領略內容大意,抓住主題句,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找到文章的主題句,抓住中心論點的能力,使學生理解主題句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系,幫助理解為細讀做准備。

【案例】略讀技巧的巧妙運用

初三英語上冊Mole8 Unit 2 Read on to find out who the winners are .文章以攝影比賽為話題,介紹了Tony為參加攝影比賽而拍攝的經歷和上屆攝影比賽的結果公示,學習定語從句。攝影比賽這個話題,學生非常地熟悉也很感興趣。文章的結構是總—分—總,第一段是

中心段落,其中中心句出現在本段的最後一句There are four prizes ,so read on to find out who the winners are.這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依次介紹了4個獲勝者,最後一段總結這次攝影比賽的結果和意義。然後回答問題:

1. How many prizes are there in the photo competition?

2. 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four prizes for the photo competition?

【點評】

通過學習,不但清楚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而且容易地掌握了文章的結構。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圖、觀點、態度,這樣就了解了文章的概貌。所以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於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是非常重要的。掌握了這種略讀的技巧,我們會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一點點地進行練習,然後進行綜合運用。

二、推讀策略

推測未直接寫明的含義、因果關系以及詞義猜測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新的單詞、表達或語法。初中英語課程標准規定,閱讀理解材料的生詞率不超過3%,並且考綱還要求學生具備分析判斷生詞詞義的能力,即猜詞的能力,這是閱讀能力的一種重要體現。猜測詞義要指導學生根據語法知識先猜測詞性,然後根據上下文判斷是哪個類別的詞,最後根據句意、文意推測它的大致意思。

【案例】詞義猜測的種類和應用

推測詞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利用構詞法猜測詞義;通過對比猜測詞義;通過定義或解說猜測詞義;通過因果關系猜測詞義;通過上下文的語境及相互關聯猜測詞義;利用常識猜測詞義等。

猜測詞義閱讀題通常針對文章中某一個詞、 短語 或 句子 的含義而設置的問題,這類題型主要培養學生利用上下文的語言環境和舊的詞彙來理解和猜測生詞的閱讀理解能力。這類題型的設問方式通常有:What is the meaning of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例如,在教學初二下冊Mole 9 Heroes 的閱讀課文My hero-Dr Norman Bethune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上下文來理解In 1938 he came to China to treat the Chinese soldiers in the mountain north of Yan’an中的“treat”的含義。根據下文中的相關詞語“few doctors, had to work hard, opened hospital to ”的意思,學生就能夠猜出它的含義。

【點評】

引導學生學會根據上下文進行猜測,這樣既提高了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又形成了一種

能力。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是我們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能夠拓展學生的想像與思維。長期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提高推測能力,學生的感知、體驗、實踐、參與等能力都將得到加強。當然,若遇到關鍵的詞句且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尤其是在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則要提倡學生使用手中的工具書,自行查閱,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三、細讀策略

細讀屬於精讀的范疇,又稱深讀或研讀,可以分段細讀。它是為了准確地尋找所需要的細節,並理解細節,抓住主要事實和關鍵信息所揭示文章結構內在的聯系,幫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與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系,而每段的內容都與主題有著很重要的聯系,弄清文章結構上的問題,對於把握文章主題、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閱讀全文

與閱讀教學方法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檢測是否對粉底液過敏的方法 瀏覽:675
鍛煉大腦前廳的方法有 瀏覽:255
什麼方法豐胸最見效 瀏覽:464
手提袋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869
機械五金cad圖紙測量方法 瀏覽:171
濃痰怎麼去除方法 瀏覽:782
生產食用菌保存最多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249
茶花的嫁接方法視頻 瀏覽:935
天麻丸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254
提前還貸等額本金計算方法 瀏覽:943
新車除味有哪些方法 瀏覽:247
心的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372
百度地圖位置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09
如何改變電腦連接方法 瀏覽:24
vivo手機屏幕鎖定方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79
如何製作膠水最簡單方法 瀏覽:759
山東萊陽立碑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146
做事的方法論怎麼做 瀏覽:770
毛栗子剝殼的方法及如何保存 瀏覽:204
簡易縫紉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