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自身的心理障礙分析原因找到方法

自身的心理障礙分析原因找到方法

發布時間:2024-01-17 21:30:34

『壹』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案

大學生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其生理、心理均趨向成熟。但由於受人際關系不良、經濟困難、失戀、學業受挫等影響,常造成心理障礙。根據一項以全國12.6萬大學生為對象的調查顯示,約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某大學學工部兩次對入學新生進行全面的心理測查,結果表明,25%的學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據統計,因各種心理疾病而休、退學的大學生人數已佔總休、退學人數的50%左右。引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有:
1.難以適應生活環境判稿的轉變
剛入學的大學生要順利度過生活環境的轉變期,應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機會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獨立工作的能力。
2.學習緊張與競爭壓力造成心理負擔過重
經過高考拼殺的學生帶著良好的感覺進入大學校園之後,突然發覺自己站在「山頂」的感覺沒有了。在高手如雲的集體內,昔日那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已盪然無存,「眾星捧月」的地位變了,無形中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失落感。
因此,老師和家長要教育他們正視現實,認識到考上大學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勝利,今後的路還很長。從一進校門起,新的競爭又宣告開始,大家又站到了扮沖巧新的起跑線上。因此入校後短暫的興奮之後就應當及時冷靜、認真地分析利弊,正確認識自我,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
3.人際關系失調造成社交障礙
交往過程中出現的迴避型人格障礙。其特點是:心理自卑,行為畏縮,面對挑戰採取逃避態度或無力去應付。想與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絕、嫌棄。想得到別人的關心與體貼,又害羞不敢與人接近。不與人交往並非出於自願,內心矛盾重重。
消除社交障礙主要是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懼。不然,對自己的神態舉止尤其敏感,生怕在別人面前出醜、失態,反而使自己在別人面前感到異常緊張。社交障礙是一種恐懼心理的自我加強過程。惡性循環一旦形成,恐懼愈演愈烈,最後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有這種問題的同學要大膽一些,多參加集體活動,並敢於拋頭露面。
4.理想、目標落空造成內心困惑
進入大學後,學習失去了中小學時的動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了社會市儈、陰暗的一面,習慣於只讀聖賢書的學子們在現實面前感覺到困惑。
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大學學習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從學好專業課,提高專業技能,培養高尚道德情操,鍛煉組織社交能力,提高身體和心理素質等多方面去努力。在學習內容上注意尋找自己的學習興趣,除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外,應根據自己的興趣養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的習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主性。
5.情感受挫促成心靈苦悶
時下的大學校園,戀愛已是公開的秘密,部分大學生匆匆加入「戀愛族」,由於對愛或被愛缺乏正確的理解,往往飽受失戀之苦,但又難以自我調適,輕者陷入情感的旋渦難以自拔,重者則會痛不欲生,尋死覓活,甚至導致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後廳鍵果。
談戀愛是一種審美,一旦雙方產生了戀情,要沉著、冷靜、理智地對待,既應珍視純潔的感情,又不能任其發展,注意適度控制,正確處理戀愛與學業的關系。對於單相思和失戀者,要注意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他們戀愛是以雙方自願為原則的,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貳』 請分析學生常見的七種心理障礙產生原因及輔導措施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有: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神經衰弱等。

其產生的因素多種多樣,總結來看,有不自信、精神敏感、負面經歷的心理暗示不斷強化等。具體來說,大學生的心理困惑從何而來?概括來說就是「三大、三高、三低、一滯後」。「三大」:學生壓力大,就業壓力大、經濟壓力大。「三高」:家長期望高、社會期望高、自我期望高。大學生是個承載著社會、家長高期望值的群體,自我成材慾望非常強烈;「三低」:大學生心理發展尚未成熟,缺乏社會經驗,適應力低;情緒波動大,調節力低;面對挫折,承受力低。「一滯後」:我們的心理教育與引導工作滯後。正是這種「欲」與「不能」又「必須完成」的矛盾造成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而工作滯後,缺乏預見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顯。具體分析如下。
1、 大學生承受的壓力大
市場經濟中的激烈競爭在促進社會各方面飛速發展的同時亦帶來了高速度、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城市生活節奏加快,緊張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人感到精神壓抑、身心疲憊。這種模式已經悄然滲透到校園,步入大學想輕松度日已經不可能。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大學里的競爭相比社會上的競爭一點也不低。這首先表現在學習上。大學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大學生不僅必須對自己的所學專業,以及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和掌握,而且需要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他們還必須學習如何有效的支配時間,有效的學習等,這都給學生的心理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因此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有些甚至發展為心理疾病。
2、 大學生負載的期望過高
在中國目前的基本國情下,受教育,特別是進入大學,受高等教育的人畢竟仍佔少數。因此,一旦有些人考入了大學,可以說他們就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這樣的大學生幾乎承載著整個家庭,或整個村莊的人的期望。特別是那些從邊遠的農村考入大學的學生,他們承載的眾人的期望更高。大家都覺得在那樣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那麼,同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在大學里,以及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做的更好,而事實上大學里人才濟濟,在一個新的集體里,他們是否能像在原來的集體里一樣突出是不確定的。因為在原來的中學里,考核一個學生好壞的標准主要是以學習成績來衡量的,而大學里對學生的評價標准要遠遠復雜得多。原來優秀的學生到了大學並非就一定優秀,而且你考試成績很好也並不能代表你是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更不能代表你能夠在方方面面都特別突出。但是當大家都意識不到這些時,家長就可能給孩子過大的壓力,當學生不能表現的如家長期望的那樣時,家長就會不斷的給學生壓力,有時甚至愛也成為了壓力,使得大學生在大學起步時就背負了過高期望,結果就有可能被這樣的期望壓垮,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從社會角度來看,我們的社會對大學生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我們對各種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急迫,大學生是我們的用人單位的一個重要的力量來源。作為對一個企業或單位的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人,社會當然期望自己未來的員工都應該是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來即能用,用即能幹,干就乾的出色。
從個人角度講,現代大學生思維敏捷,對個性、對自我的追求越來越明顯。他們的獨立意識很強,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有發展,都希望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自己將來在社會上的發展創造條件。而且大學生都是滿懷對大學的美好夢想,希望自己的人生從此以後大不一樣。而實際是,大學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大學的學習很緊張,甚至超過了高中,而這樣的生活是很枯燥的,而實際的自己也不是理想中的自己。自我期許過高,而現實也不盡如人意,心裡的不平衡就會加劇,結果必然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
3、大學生心理素質差
現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普遍較低。面對越來越大的現實壓力和越來越重的精神負擔,任何一次小小的挫折或困難都有可能成為最後一根稻草,把他們壓垮。
從心理適應方面看,現代大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普遍都比較低。長期以來,我們的中學教育都是圍繞著高考指揮棒在運轉,在學生心理不斷發展的重要時期,我們忽視了對他們的心理教育和引導,造成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合理,知識面狹窄,思維模式單一等問題,等到發現需要面對許多新的、陌生的知識時,或面臨新的問題時,學生們常常會感到不知如何是好,結果或緊張、或恐懼、或逃避,實際問題無法解決時,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
從情緒控制方面看,大學生階段正處於人的思想情感發展和豐富的一個重要時期。大學生的情緒變化很快,而且他們很敏感,學習和生活非常容易受情緒的影響。但在大學里,學生的生活相對於中學時期,還是要獨立得多,父母、老師與學生接觸大大減少,而學生們在自己的情緒還不穩定的情況下,就突然失去了依靠,他們對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差,而在情緒化的狀況下,無論是學習,還是做決定,都不會有好的效果。這就容易引發連鎖反應,本來情緒就不好,結果學習又不好,沒有效果,或者是決定乾的事是錯誤的,或者是乾的不好,使自己的情緒進一步低落,甚至影響到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可能會喪失自信。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他們不可能有積極的健康的心理。
從心理承受方面來說,現在的大學生普遍的心理承受力低。他們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都是家長的希望和寄託。為了能夠考上大學,他們都是家裡的重點保護對象。可以說是享受盡了家長和老師的無盡的關懷和呵護。他們大部分人很少遇到什麼大的打擊,即使生活艱難,這種艱難也有父母、家人在承擔,他們對此並沒有切身的體會。我們的家長、老師也沒有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意志品質的教育和鍛煉,一旦上了大學,發現並遇到實際困難和問題時,在遭遇挫折或受到打擊時,他們的心理就出現問題。
4、心理健康教育滯後
長期以來,我們對大中小學生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抓得很緊,甚至有過分之處,但是我們對他們在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卻可以說是疏於引導。原來一直進行的思想教育也由於缺乏效果而流於形式。當他們需要獨立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時,由於原本就毫無准備,必然引發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
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一直是圍繞著高考的指揮棒而運轉的,成績的高低,能否達到重點大學的分數線等等,以分數為標準的衡量指標,使得我們的老師和家長把目光死死地盯住學生們的分數,而他們的身心是否健康發展幾乎被人遺忘。即使有人想重視,也會被「考不上大學,什麼都不是!」的理由頂回來。當這些心理素質極其薄弱的學生進入到大學後,隨著家人、老師對學生的控制的減弱,學生們需要自己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多時,他們的心理問題就變得格外的突出了。
在高等院校里,大家又普遍把高等教育作為大學生走向未來社會的資本,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圍繞著專業為將來更好的就業而進行的。對於將來擇業有用的東西就學,將來擇業沒用的東西,學生們就不願意學習,而且由於這種以實用為主的思想一直都很盛行,因此在各個高等院校對學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導一直都是弱項中的弱項。直到目前為止,有許多學校都沒有心理咨詢機構,學生中的許多心理問題,都不能及時地給以解決。從而使學生中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或心理問題出現蔓延。高校中普遍對學生中的心理問題發現慢,工作滯後。

在措施上,
第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強化心理引導。由於學生中比較普遍的問題,盡管不完全是思想問題,但大都與他們的思想不成熟有很大關系,只要我們在他們剛剛進入大學的時候,就對他們的思想認識進行積極的引導,就可以使他們可能產生的心理問題得到解決。因此,高校除了要加強原來的思想品德等課程的教學引導外,還應該在大學里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程,通過教育,幫助學生正確地對待自己面臨的問題,學會有效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釋放心理壓力,提高心理素質。
第二,建立心理健康的干預機構,進行有預見的工作。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以預防為主,咨詢排解心理困惑為輔,盡可能不要出現或發展為心理疾病。這就要求心理教育工作要走在前邊。心理教育機構要對學生的心理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通過心理素質的問題測試,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篩查,並做出實事求是的分析,及早發現問題,主動出擊,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種方法是比較有效的,而且也是目前比較普遍的一種做法。但我們又不能完全依賴於此。因為人的心理和思想畢竟是極其豐富和復雜的,不可能僅僅通過一次調查問卷就發現並解決所有的問題,有時我們甚至都發現不了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心理教育引導工作必須要做得扎實,做得細致。
第三,提高我們的輔導員工作的層次,加強師生溝通。從理論上說,到了大學,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應該是學生的輔導員。因為授課教師一般講完課以後,就很少與學生接觸,即使有答疑課,這時也多是針對大家的,針對專業知識的,他們很少與學生單獨接觸,更很少關注學生的思想或心理需要。而輔導員則主要是關注學生的思想以及日常生活的。但長期以來,我們的輔導員基本上就是一個變相的保姆,基本上照顧了學生的日常事務,不出什麼大事就萬事大吉了。一旦出了什麼事情,也是盡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需求很少過問,這實際上是工作不到位。要真正解決好學生的心理問題,僅僅依靠心理咨詢是遠遠不夠的,這種想法也是不正確的,因為咨詢畢竟是少數,關鍵還是引導。因此,我們的輔導員工作就必須在思想理念上進行更新,他們必須想辦法把自己從具體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熱情和更大的真誠去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對學生的成長進行積極的引導。

閱讀全文

與自身的心理障礙分析原因找到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選擇擇日方法 瀏覽:964
打籃球抽筋的訓練方法 瀏覽:390
想提前生產有什麼方法 瀏覽:676
如何調用父類的有參構造方法 瀏覽:721
宮外孕怎樣治療方法 瀏覽:930
如何培養脾氣最好的方法 瀏覽:482
小車缺氧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905
亞克力板變形解決方法視頻 瀏覽:359
銅絲的直徑用精確的方法怎麼求 瀏覽:632
紙縫怎樣連接的方法 瀏覽:128
管家婆軟體的安裝方法 瀏覽:991
flm下載安裝方法 瀏覽:545
形象快速記憶的方法 瀏覽:363
實驗室真空烘箱的使用方法及步驟 瀏覽:278
怎麼去掉眼袋最快的方法視頻 瀏覽:449
縫紉機正確的穿線方法 瀏覽:284
液晶電視屏幕自檢解決方法 瀏覽:1000
豌豆粉絲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829
太極泥使用方法 瀏覽:987
眼神靈活性訓練的方法有幾種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