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地理個人教學方法介紹

地理個人教學方法介紹

發布時間:2023-12-30 02:34:09

⑴ 地理教學的教學方法

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地理學科作為「+3」中的一門,地理學習的成績直接關繫到他們的未來。但與此同時,在中小學中普遍存在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情況,尤其是「六多三少」問題特別突出——課程多、教材多、教輔資料多、考試多、作業多、補課多,活動少、娛樂少、睡眠少,一直摧殘著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影響著他們的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日常的地理教學中提升教學有效性便顯得更為迫切和具有實際意義,筆者就此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地理教學方法:

1、減少理論灌輸,增加技能培養

雖然地理屬於文科,但如果教師直接把書上的概念、規律等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這種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妥當,最終只會讓學生對課堂越來越不感興趣,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筆者認為應減少對書本上一些知識內容的死板教授,而增加以提升學生地理技能為目的的趣味式教學,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地理素養,大大地提升了教學有效性。

例如,較大的地震災害近幾年來在我國頻繁發生,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樹地震」、2013年「4·20雅安地震」等災害的發生,震醒許多人,整個社會開始意識到這方面的教育是多麼重要,而學校教育在這方面非常欠缺。筆者作為地理教師也開始反思自己以前的課堂教學,僅僅只關注了課本上關於地震的基礎知識,將它們一股腦兒灌輸給學生,但日後如果學生真遇到地震,這些書本上的知識毫無幫助。雖說身處上海的我們很少經歷地震,但是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分布影響范圍十分廣闊,而我國又地處這兩大地震帶的交界處,另外學生們去國內外旅遊留學甚至生活的話,仍有可能遇到地震災害,他們需要了解一些地震後的求生技能。於是經過充分備課後上《板塊運動》這個專題,當介紹到地震時,筆者會花上近一節課的時間來讓學生了解地震發生前的先兆,知道地震發生時正確的自救方式和應對突發狀況的策略,以及在地震發生後還要學會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受困者。每次上完這樣一堂課,學生們參與討論的熱烈程度及臉上認真的表情告訴筆者,他們喜歡學習這樣的知識,而且相比於課本上的內容,他們也更需要這樣的地理技能。

2、減少空洞說教,增加直觀演示

地理空間能力是具有學科特色的地理能力,同時也是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它主要包括地理空間定位能力、空間格局觀察能力等,但是在日常教學中如果一味地使用講授法,純粹用語言解釋各種地理問題,很難提升學生的空間能力,往往會造成他們聽不懂或不理解的狀況發生。所以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在課堂中會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將生澀難懂的地理知識利用直觀的演示,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讓他們通過動手、動口、動腦,輕松愉快地掌握這些知識,喚起他們的思維共鳴。

例如在《地球的夥伴-月球》這一專題中,有一個重點難點內容為解釋「我們在地球上為何始終只能看到月球正面」,書本上的解釋是由於月球本身的自轉與公轉周期方向都一致所導致的地理現象,但這樣講授的結果往往是大部分學生根本不能理解這一原因,甚至有的學生會將地球自身的運動聯系進去,最終得到了錯誤的答案。於是總結經驗,經過思考和設計後,筆者在教授這一內容時使用了演示法:讓兩位學生上台分別扮演地球和月球,要求扮演地球的學生完全不動,並強調這個問題的答案和地球自身的運動無關,而扮演月球的學生則以「地球」為中心繞其旋轉,同時還要保持始終面對「地球」,並且為了讓學生觀察得更加真切,筆者還讓演示的學生放慢旋轉動作甚至做四分之一周期的分解動作。演示時,台下學生全都目不轉睛地觀察兩位演示學生的活動,而在演示過後,幾乎每位學生都能說對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相信他們腦海中肯定映射出地月之間空間運動的影像,這樣一堂課對他們空間能力的提升幫助一定是巨大的。

3、減少被動接受,增加開放討論

「以學生為本」是現代教育教學的核心理念,提倡不能把學生看作知識的被動接受器,而是要看作知識的主人。教師的作用則主要在引導學生向正確的學習方向前行,而不是限制他們將來要走的道路。所以筆者在日常教學中往往會將開放式討論作為研究地理問題的主要方法,讓學生擁有開放的可以開展積極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使課堂教學更好地適應學生自主發展的要求。

例如,產業的區位條件是高一人文地理部分的重點內容,但不論農業、工業還是商業都離學生的生活相對較遠,要讓他們通過這些產業的特徵去理解區位條件是非常困難的,於是筆者就嘗試在教學中貼近他們生活,聯繫到在上該內容前曾帶領他們去青浦採摘草莓的事例,讓他們分小組進行關於「生產草莓需要哪些條件」的開放性討論。通過一組組熱烈探討,「氣候」「地形」「土壤」「市場」「科技」這些影響農業的主要區位條件一一被學生提出,達到了教學目標,而且通過討論,群策群力,學生就能得到較為全面的答案和結論,語言也更加嚴密、科學、准確。

二、地理教學方法的實踐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通過有目的有針對性的作業,可以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習的重點,鞏固課堂中已學的知識,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但是傳統地理作業往往存在題量過大、題目形式單一、作業評價單調等弊端,導致作業效率低下,對課堂所學起不到應有的鞏固作用。筆者認為,不妨去除大量機械重復練習,而是以關注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主旨,對作業各環節進行重新設計,這樣才是提升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1.調整練習時間,從課後入課堂

教育部門明確規定,高中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八小時,作業時間不超過兩小時。但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每天完成各門學科的課後作業用時遠遠超過兩小時,有的學生甚至做到凌晨都完不成當天作業,但如果不布置課後作業,那麼學生將很難鞏固當天所學的內容。所以筆者採取的對策是,在課堂上講完某一知識點後,都會將一部分原本准備布置的課後作業轉化為隨堂練習。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生課後作業量,減輕他們的學業負擔;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師在課堂上就能很快了解學生的真實接受程度,及時彌補缺漏,及時講評,讓學生強化對知識點的正確認識,澄清模糊的概念,真正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2.改變作業形式,減書面增趣味

傳統的地理作業往往為書面形式,要麼是機械抄記,拘泥於課本的重復練習,要麼是封閉單一的題海戰術。這樣的作業對學生來說,成了一項艱苦的勞作、沉重的負擔,以致部分學生「望作業而興嘆」,產生「作業恐懼症」,甚至最終讓他們放棄作業乃至放棄學業。筆者認為,只有改變這種作業形式,才能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從而讓他們喜歡上並會認真地完成地理作業。例如每年寒假裡筆者幾乎不布置書面作業,而是會讓學生們以小組形式來製作自己感興趣的地理課題內容,並不限定作業類型及框架,最終學生們呈現的成果也是主題不一、形式多樣的。有些學生用PPT展現了宇宙的奧秘,有的用FLASH製作了氣象氣候知識,有的則用電子書和視頻形式描繪了國外的風土人情,等等。只要和地理有關系的內容,不管是自然部分還是人文部分,都能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要完成這樣一份作業,學生不但需要用到課本上的知識,更多地還要通過課外書籍、報刊、網路等去獲得課本以外的內容。這樣一份作業的完成,是學生們將自己真正喜歡的地理課題呈現出來,同時也意味著他們最終掌握的、真正能運用的知識是靠自己學得的,而不都是教師教給的。我們說教學「所教是學」,就是指教學首先要教學生如何主動學,使學生有渴望學習的態度、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他們將來就能適應社會,適應科技的千變萬化,成為有創新能力的人。

3.倡導綜合評價,變被動為主動

作業是學生和教師間的一根的紐帶。在對作業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做到准確無誤,並對部分學生的作業適當地寫一些簡短的評語,而學生渴望看到的也是教師對自己作業的正確評價,就像心理學家詹姆斯所說,「人生中最深切的稟質,乃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學生完成作業後想得到教師的肯定,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後階段的學習也具有指導意義。但是現在有不少教師對學生作業的評價非常機械和單調,只有對錯,沒有任何評語,而且對於錯誤的答案還會懲罰學生機械地抄寫,這樣最終就會導致學生越發喪失對作業的興趣,最終甚至不願意去完成作業。所以筆者在批改作業時,只要時間允許,都會給予其細節上的修改和評價;此外對前文提到的一些自主性開放性作業進行評定時,還會進行班級展示,並讓每一組組長也參與到對各組作業的評價中來。通過這種評價方式,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不但能夠對比出自身作業的不足之處,思考並改進學習方法,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而且在評價過程中,鞏固了自身所學知識,並提高了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審美能力,從而使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⑵ 地理教學方法有哪些

初中地理教學涉及眾多的地理現象以及地圖知識,傳統的教師單純講課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的學生。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恰當使用現代技術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但同時又不能摒棄傳統優秀的教學方法,如課前預習。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地理教學方法,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地理教學方法

1、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通過實物展示、直觀教具(如模型)、示範性實驗等,使學生通過觀察而獲取感性知識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可供展示的對象有很多,而且隨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演示的范圍越來越大,效果越來越好。

2、地圖法。地圖法是指在地理教學中,老師運用各種地圖,使學生獲得地理知識、提高地理技能、發展智力的教學方法。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地圖成為地理學科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3、綱要法。綱要法,又可以稱為「思維導圖」法,是一種利用由字母、文字、數字或者其他符號組成的直觀性很強的教學輔助工具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夠簡單扼要地把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表現出來。

4、探究法。探究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觀察、思考、討論、歸納等途徑進行探索,發現並掌握相關原理或結論的教學方法。

5、生活教學法。活教學法是將教學活動置於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願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並使情操得到更好的陶冶。

地理教學感悟與看法

一、加強課前預習

  在地理教學中,提高效率意味著學生需要將教師上課所講內容完全吃透,不影響下一節課教師繼續講授內容。要做到這一點,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格外重要。比如在學習「世界的氣候」時,教師就可以有目的地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南北半球同一緯度同一經度但不同的氣候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這種氣候與別的氣候的不同之處是什麼?這個緯度其他地區的氣候是什麼?海洋在這種氣候的形成中起到了什麼作用等等。讓學生自己進行預習,自發尋找資料。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要留下自己的疑問,留待課堂上同教師、其他學生一起討論,最終合作解決。這樣的預習活動往往能顯著增強地理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課前預習是優秀的學習手段,所以想要切實提高地理教育教學的效率,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必不可少。

  二、加強教學多媒體的使用

  科技的發展給教學帶來了許多便利,多媒體便是其中的一種。多媒體能將圖片、語言、文字、聲音、圖形等直接表現出來,再加上課堂上教師與多媒體、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就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初中地理課上,教師對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課本知識。如「地球的地貌」這一節的知識點較為抽象、復雜,僅憑教師的口頭描述,學生無法全面地想像到地球的演變過程,此時多媒體的功能就體現出來了。教師可以用一個動圖來演示地球漫長的演變過程:海洋變成了大陸,綠樹成蔭演化成了戈壁荒漠……這樣的教學形象生動,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使他們更好地理解了課堂所學內容,教學效果非常好。

  三、進行合理想像

  中學生正是想像力豐富的時候,在地理知識的學習中加以合理的想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如在學習「中國的版圖」時,讓學生想像中國地圖的樣子像什麼,陝西省的輪廓像不像是一個坐著的兵馬俑,就像西安旅遊景點中秦兵馬俑坑中坐著的那個?內蒙古自治區的輪廓像不像一隻在內蒙古大草原展翅高飛的雄鷹?甘肅省的輪廓像不像一隻鍛煉身體的啞鈴?至於東南各省的輪廓並不怎麼分明,那樣就可以連起來想像,比如湖南和江西兩個省份像不像一對情侶在接吻等等。學生在教師的提醒下進行思考,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和見解,教師進行糾正,這樣比讓學生死記硬背記憶得更加深刻。都說語文應進行合理想像,其實任何學科的知識都應該進行合理想像。

  四、創設問題情境

  學習歷史知識的時候學生會想,如果生活在某個朝代,那麼就可以完整地掌握那個朝代的整個歷史脈絡了。同理,學習地理知識時,學生也會想如果生活在那個地方,那麼就能清楚當地的氣候、當地的地理環境對自身生活狀態產生的影響。由於學生有這樣的訴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該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

如在學習「世界的居民世界的聚落」時,教師可通過以下方法來教學:首先,向學生展示需要了解的聚落的相關圖片,如展示東南亞高腳屋的圖片,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了解。其次,設想東南亞地區人民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子?假如學生生活在潮濕悶熱的地方該如何生存?最後,教師可以講一個與東南亞聚落民居形成的原因與過程相關的故事來更好地展現這節課的內容。唐代杜牧有一首詩中寫道:「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這說明學習不能只顧著表面熱鬧,更要將知識內容融入進去,情境不應只是絢麗多彩的動態畫面或活潑多樣的操作活動,其必須暗含著學生必須明白的課堂知識,能激發學生思考,能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知識,發展能力和智力。

地理教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與學生不能因為地理在中考中的地位不高就忽視地理知識的教學。初中是連接小學與高中的重要一環,這一環上任何一點的缺失都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及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所以教師與學生應當充分認識到地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讓地理學習成為學生日後更好發展的奠基石。為此,地理教師應該潛心鑽研新課改所大力倡導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並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其進行恰當、靈活的實踐運用,相信每一個地理教師都會鑽研出適合自己學生的教育教學方式。

⑶ 初中地理教學方法

作為老師
1:首先得先學會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學習興趣(地理視頻、地理圖片、地理現象、地理故事等)。
2:將地理課本裡面枯燥抽象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利用地理知識反饋學習生活(舉例子,找樣子、運用解釋)。
3:深度挖掘地理現象和地理趣事,分享給初中學生,啟迪初中學生(也是增強學生的興趣,如古時候的掃把星(哈雷彗星)多久來一次、為什麼平原地區有很多的龍王廟等等)
4:結合您所在地區的學生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學步驟和教學內容,做到因材施教。
5:適當組織野外實地考察,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6:介紹各地的文化、經濟、人口、民族、風俗等,鞏固學生對祖國乃至世界的嚮往。

⑷ 地理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們怎樣才能學好地理呢?首先,我們得明確,為什麼學地理?學地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幫助。其次,要清楚地理學習有三個層次:是什麼、在哪裡、為什麼。很多進入高一的學生,會覺得地理很難學,原因是高中地理與初中的內容相差很大,初中多為「是什麼,在哪裡」,而高中是「為什麼」,尤其高一上冊的自然地理,學習時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理科思維,理解難度大;剛進入高中的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如學生對四季更替,對工業布局都缺乏感性認識。其實地理很簡單,學習地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就在這里給大家分享幾個方法。

地理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一、要學會閱讀理解地理教科書

地理學習的支柱是教材的閱讀理解,地理不同另兩個文科之處在於,對教材知識點必須理解記憶而不要死記硬背,要達到較深刻的理解,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閱讀,積極思考。上課時間有老師的引導,可以少走彎路,特別是進入高中以後地理中常識所佔比例較初中小了,但知識更深,更系統化,更加復雜,理解難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滲透的范圍越來越廣,學習地理需要的課外知識也多,所以,一定抓緊學習的主陣地課堂。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必修1),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恆星日、太陽日;時區、區時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生態平衡的條件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做就能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

第三、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指用聯系的方法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可視化,便於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知識網路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系,用節點和連線組成的網路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必修2),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二、學會閱讀和使用地圖

地理學習的靈魂是地圖的閱讀和使用,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地圖是我們獲得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地理學習不能夠離開地圖。

第一、「圖文結合易學好記」,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把地圖印在腦子里,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圖,於是,我們就可以從中准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即形成「腦圖」。在歷次高考地理試卷中,都有許多無圖考圖的題目,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十分重視構建「腦圖」的訓練。

第二、抓"讀圖"明"空間",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觀察力、想像力,發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進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組合。從歷年高考地理試題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試題直接或間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知識。在區域地理學習中更應重視地圖的運用。

第三、地圖學習要學會分類、讀圖、變圖、用圖。

學會分類,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景觀圖、原理示意圖、漫畫圖、數據圖、結構圖、等值線圖等。

學會讀圖,讀圖要注意先後順序,①先讀圖的主題,即圖名;②看清圖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細節,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④聯系實際。學會變圖,如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圖文轉換等。

學會用圖,如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用圖記憶等。用圖記憶就是記的時候,應該直接把文字放到圖上記,當涉及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候,你的腦子里反映出來的是有文字的圖片而不單是文字,你便可以象讀圖一樣回答各種問題了,不管是文字題還是讀圖題都可以解決。

學習地理要學會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養成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左書右圖,圖文並茂」,從地圖中獲取知識信息,發現知識、提高技能。地圖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學會了使用地圖的方法和習慣,學習地理就會學得輕松、學得有趣,才能學好地理。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

三、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

學習地理與學習其它科目一樣,要注重學習的幾個環節:預習、上課、練習、復習,特別是容易忽略的預習、復習兩個環節。根據記憶規律,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也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預習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內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處,便於上課分配注意力,因為上課時間每一分鍾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課有明顯的節奏感,必須將勁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時間放在重難點上。學習地理決不能等全部學完後再回頭復習,這樣你是決不會理解課本知識的,你會發現學地理很難。可是如果你把地理當天的內容當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點知識就在你腦子里更明確一些,日積月累就會培養成為你的地理思維,那麼學習地理就會易如反掌了。高考雖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礎,地理基礎知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實、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等,因此,復習中應多看書。實踐證明,自覺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

四、收集信息理論聯系實際

現代社會是個信息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信息,如電視新聞、報刊雜志、媒體網路、旅遊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信息,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地理知識和敏感具體的地理問題,我們要善於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地理知識。課外同學們也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互聯網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地理信息。這不僅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自己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勇於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

如何學習地理教學的方法

1、文理交融,學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側重於原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要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2、圖文結合,易學好記

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豐富多彩的各種類型的插圖,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學習時,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

3、知識聯系,融會貫通

(1)地理學習的側重點是掌握「有什麼規律?」「為什麼?」「怎麼辦」的問題。

因為高中地理側重解決的是地理事物的規律及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通過探究這些規律的形成原因來為形成人類的相應對策服務。也就是說,應側重於通過多種因素的綜合分析、歸納那些繁雜的地理事實材料,從中推導出一些規律,從本質上掌握其成因,最後形成人類生產生活的相應對策。

(2)無論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現為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的顯著特點,幾乎所有的地理問題都跟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習地理必須緊扣這條主線。

(3)許多地理問題都有知識與能力的跨學科特點。自然地理部分主要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科聯系較多,人文地理主要與政治、歷史聯系較多。

⑸ 例舉地理的教法和學法!

地理3點基本教法和學法:1、要學會看地圖——立體的地球儀,可以讓自己建立立體的思維方法,地理的知識是立體的;平面的行政區圖、地形圖、氣候帶分布圖、自然資源分布圖、交通圖……;會看地圖就已經學會30-50%的地理...

閱讀全文

與地理個人教學方法介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竹炭一梳黑使用方法 瀏覽:741
怎樣和老師溝通交流有哪些方法 瀏覽:930
evoh阻氧管的鑒別方法 瀏覽:795
47乘99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184
磁鐵的簡便方法怎麼做 瀏覽:888
香料怎麼種植方法 瀏覽:364
銀針擦根的方法視頻 瀏覽:406
世界投資分析方法 瀏覽:847
分析多動症最簡單方法 瀏覽:806
練肌肉的最好方法視頻 瀏覽:916
政治題如何學習的答題方法 瀏覽:909
正確吃牛排的方法 瀏覽:661
取法魏晉的最佳方法 瀏覽:524
中華結縷草種植方法 瀏覽:143
財務報表分析橫向分析方法 瀏覽:712
失眠了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ld 瀏覽:654
兒童清潔鼻子的最佳方法 瀏覽:237
硒麥芽如何食用方法 瀏覽:798
腕管綜合征如何鍛煉方法 瀏覽:721
大球的分析方法 瀏覽: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