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種方法如下:
1、監督式學習。
在監督式學習下,輸入數據被稱為「訓練數據」,每組訓練數據有一個明確的標識或結果,如對防垃圾郵件系統中「垃圾郵件」「非垃圾郵件」,對手寫數字識別中的「1「,」2「,」3「,」4「等。
在建立預測模型的時候,監督式學習建立一個學習過程,將預測結果與「訓練數據」的實際結果進行比較,不斷的調整預測模型,直到模型的預測結果達到一個預期的准確率。
2、強化學習。
在這種學習模式下,輸入數據作為對模型的反饋,不像監督模型那樣,輸入數據僅僅是作為一個檢查模型對錯的方式,在強化學習下,輸入數據直接反饋到模型,模型必須對此立刻作出調整。
3、非監督式學習。
在非監督式學習中,數據並不被特別標識,學習模型是為了推斷出數據的一些內在結構。常見的應用場景包括關聯規則的學習以及聚類等。常見演算法包括Apriori演算法以及k-Means演算法。
4、半監督式學習。
在此學習方式下,輸入數據部分被標識,部分沒有被標識,這種學習模型可以用來進行預測,但是模型首先需要學習數據的內在結構以便合理的組織數據來進行預測。
應用場景包括分類和回歸,演算法包括一些對常用監督式學習演算法的延伸,這些演算法首先試圖對未標識數據進行建模,在此基礎上再對標識的數據進行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