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行動

研究方法行動

發布時間:2022-01-07 15:12:30

A. 舉例介紹教育心理學研究方法中的行動研究。

我粗淺的理解行動研究,就是你作為教師,或者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你的教育實踐中,有目的的,有意識地根據某一個項目或者說方向去開展工作。這個過程中,你要做好專業的、科學的、細致的記錄和反思,並做細致的調整。整個過程是動態的,在實際的教育活動中開展。打個比方說,你要看看每天朗讀15分鍾有利於閱讀能力的提高,那麼你需要每天去朗讀15分鍾。那這15分鍾放在什麼時間?上午下午晚上?朗讀的內容有限制嗎?朗讀的形式是什麼?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你要思考和體驗的。第一天你做好之後,還要做好記錄、評價、反思。記錄是記錄客觀事實,比如說我在上午10點開始不間斷朗讀《唐詩三百首》15分鍾。反思是對這個過程的思考。這是個過於簡單的例子,希望能給你幫助。
如果你需要更詳細和專業的解釋,建議你看一下陳向明老師關於行動研究的書,會給你很大幫助。

B. 課題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一、資料文獻法

資料文獻法即是依託圖書館查閱相關的報刊及著作,利用網路,合理利用傳統教育的經典案例、成功做法和相關理論等。收集、檢索國內國際相關理論成果,為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論學習和研究基礎。

我們要借鑒現代教育理論,廣泛吸收各校先進經驗,在課題研究中,運用文獻研究法搜集、整理和運用國內外與本課題相關的論文、論述,使課題的研究能有較科學的定位和更高的層次,使課題成果更具普適性。如我們學校的文化課題、班主任課題、藝術教育課題、養成教育課題等,我們要准確收集信息、查閱文獻,參考、指導、把握課題研究的對象、內容、原則、方法。

第二、調查研究法

追蹤調查「養成教育」的心理、行為、能力表現、成績等發展狀況,為研究提供可靠依據。設計相關調查問卷,分類整理統計數據,在走訪專家進一步佐證的基礎上提煉觀點。例如我們運用調查研究法對教師在「問題生」轉化方面所採取的措施進行調查和分析,掌握豐富的第一手材料,為課題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

針對「問題生」的學習習慣和日常行為習慣等對學生採取座談、問卷等手段進行調查。以作對比分析,從而改進我們的教育行為。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對比研究,使轉化「問題生」的措施更有效。

通過問卷調查,要包括:家庭成員的文化素質、政治背景、經濟狀況、對孩子的管理程度、學生心理需求及學生在家表現等。重點追蹤調查「問題生」的家庭狀況、心理、行為、能力表現等發展情況,對具有典型特徵的學生建立個案登記表,首先進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其後對其施加影響並跟蹤觀察,從觀察記錄中作出深入的理性分析研究,得出比較科學的事實結論。

第三、個案分析法

個案研究法是針對學生個人狀況,逐一分析,找出前後差距,總結出養成教育的經驗。根據背景資料,採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針對現實生活中正反兩方面的案例,提出具體有效的構建和實施學校德育建設的途徑和手段。我們將利用個案研究法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個案進行研究,以期尋找到具有高實效性的教育對策。

在調查的基礎上,確定研究對象,對具有典型特徵的學生建立個案登記表,要進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其後對其施加影響並跟蹤記錄,從觀察記錄中作出深入的理性分析研究,得出比較科學的事實結論。

要求兩點,一是對典型的學生個體,詳細地描述個案,反映其研究前後的發展變化情況,二是對於一堂典型的班會課、一個典型的實驗班,進行個案分析。針對課題中涉及的典型案例,綜合應用跟蹤法、追因法、分析法等方法進行研究分析,充分發揮學生生活實際和教學信息載體中正反典型事例的作用。

第四、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指全體參研教師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研究水平,總結經驗,提高學業成績,逐步轉化的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是一個螺旋式的不斷加深的過程,每一個螺旋發展圈又都包括計劃、實施、觀察、反思四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基本環節。

行動研究是教師基於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的需要,與專家、學者共同合作進行的有系統的研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對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踐最佳效果的有力保障。教師應善於創設一種民主、和諧、輕松、自然的氛圍,用親切、和諧的態度,帶給學生勇氣和信心。

第五、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實質是實驗探索、提煉成果、理論創新、推廣成果。根據課題研究計劃,對各階段或全過程研究進行分析概括,揭示內在聯系和規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高度,促進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最終形成比較科學的、系統的、行之有效的問題生工作經驗與理論。

將運用經驗總結法對已有經驗進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統地揭示經驗的實質,使之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找到可以運用和推介的規律性內容,依照實際提供的事實,研究相關現象和經驗,使從中得到的認識、體會,上升為教育理論和理性的教育觀念,並記錄每一階段的實驗成果。我們爭取做到在實踐中提升理論,在理論指導下完善實踐。

第六、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通過對某些學生各科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在不同時期(如期中、期末成績的比較)、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分析,切實調查學生在實驗的初始狀態及實驗各階段的情況和變化趨勢,認真比較,進行統計分析,看學生的變化是朝著實驗所希望的方向發展還是事與願違,並及時調控。以揭示課堂教學和德育教育的普遍規律。分析學生導致出現問題的原因,找出他們的「病根」,以便分析歸納總結轉化他們的方法。

第七、觀察記錄法

觀察記錄法主要觀察研究對象參與教學活動情況,了解其發展狀態。其核心是研究者對研究對象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系統觀察,通過觀察來積累原始資料,並加以理性分析與研究。建立跟蹤記錄檔案,並作好記載,寫出研究個案。

第八、問卷測試法。主要應用問卷和測試兩種方法。通過小測驗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檢驗轉化成果,並將藉助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測查、數據管理和數據分析,對學習狀況、家庭教育現狀進行調查;探索帶有普遍性和傾向性問題,為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

C. 行動研究法和調查法的區別

行動研究法和調查法的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目的作用不同、特點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實的教育環境中,教育實際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與技術,以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為首要目標的一種研究模式。

2、調查法

調查法是通過各種途徑,間接了解被試心理活動的一種研究方法。

二、目的作用不同

1、行動研究法

其目的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和解決教育實際問題。

2、調查法

①、為研究人員提供既定研究課題的第一手材料和數據,揭露現實存在的問題,暴露矛盾,通過不斷解決內外部的各種矛盾促進發展。

②、為各部門制定政策、規則、改革提供事實依據,為實現不同層次和不同要求的管理和教育預測服務。

③、明了所研究問題的現狀,發現新的研究課題、先進的經驗或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新見解,新理論。

三、特點不同

1、行動研究法

①、研究主體:教師。強調做學者型、科研型教師。

②、研究方式:強調教師與專家相結合。開展群體教科研。協同攻關、共同研究。

③、研究程序:自我反思,螺旋式上升。

④、研究方法:理論與實踐、定性與定量。

⑤、價值評估:重在應用推廣。重在實效。

⑥、樣本小,個性化研究,重在相互借鑒。

2、調查法

調查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針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調查者本人作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調查者的人作調查。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調查法能夠同時收集到大量的資料,使用方便,並且效率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性的研究法、網路-調查法

D. 什麼是行動研究法一般實施過程

行動研究法是將純粹的教育科研實驗與准教育科研實驗結合起來,將教育科研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與自然科學的實驗的特點結合起來,用教育科學的理論、方法、技術去審視、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將教育教學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但依託的是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

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范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於建立理論、歸納規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和解決教育實際問題。行動研究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的具體改革行動緊密相連。

1.從日常教學情境中確定、評價和形成有意義的問題。
2.與有關人士初步討論和協商,形成初步的意向。
3.查閱相關文獻,從同類研究中汲取經驗教訓,包括他們的目標、程序以及遇到的問題等。
4.重新修改和定義問題。
5.選擇研究程序,例如取樣、管理、材料選擇、學與教的方法等。
6.選擇評價方法。
7.實施。
8.資料解釋、推論和課題評價。

E.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行動研究法、資料收集法、學生帶動法、教育實驗法、個案研究法。

1、行動研究法:制定個性研究方案,通過學生實踐情況進行分析,再研究調整重新進行實踐。並將經驗總結、記錄,形成有價值的文字。

2、資料收集法:深入班級,深入學生個體,對學生現狀進行調查,利用不同的資源進行收集,找准問題所在,明確研究對象。

3、學生帶動法:通過一小部分學生先學、先走,在帶動、感染他周圍的學生也來學習。

如要詳細、全面拍攝一堂課,一部攝像機是不夠的。觀察者應准備幾部攝像機,並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觀察記錄,也需要事先作好設計。在記錄紙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須記錄的項目,還可以約定一些記錄符號,以盡量減少現場記錄時書寫文字的時間。

F. 運用行動研究法反思教學的一般過程是什麼

一、課題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准備階段: 1、選題。(見第二部分)
2、文獻檢索:幫助了解國內外同類課題的研究狀況,尋找切入點,避免重復研究、走彎路。檢索的方法:計算機檢索。 (1)、在線檢索。登錄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搜索,或登錄CNKI搜索,或用google、搜索。(2)、光碟檢索。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學術期刊鏡像或eric檢索。
3、確定研究類型:分為: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價值研究與事實研究(現狀調查研究);現狀、發展、預測研究三類。
4、選定研究的方法:主要考課題的性質和內容;以及研究的條件。可以採用質的研究方法、行動研究、草根式研究、田野研究、調查實驗等。
5、選定研究對象(抽樣):隨機取樣或典型取樣,抽取對象要具有代表性。
6、分析並規定研究變數。一般有三種變數:自變數(原因變數)、因變數(結果變數)、無關變數(控制變數)。
7、制定有關的研究工具:調查問卷、觀察記錄表格、訪談提綱、測量量表等。
8、形成研究方案。詳見第二部分的(二)
(二)、課題實施階段:實施研究,收集資料。每天寫研究日記。
(三)、總結階段:整理資料,分析結果,撰寫研究報告(見第三部分)。

二、教育研究課題的選定與設計
(一)、好課題的特點: 1、現實性:涉及的課題,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主觀臆造的問題。要善於區分真問題與假問題,注意反思日常教學實踐,從中發現問題。加強理論學習,尋找問題研究的切入點。挖掘問題的表現及分類,總結產生的原因,尋找解決的對策。 2、價值性:要有理論價值、應用價值,或者兼具或具其一。 3、獨創性:有一定的新意或獨創性,也可以是對原來研究問題的擴展。 4、具體性:概念明晰,明確具體,界限分明。 1)、概念具有操作性、公共性。2)、宜小不宜大,應小處著手,做大文章。兩種方法:變數分解,層層篩選。 5、可行性:客觀條件:資料、經費、設備、領導支持等;主觀條件:知識儲備、研究經驗、興趣等。
(二)、教育研究方案的基本結構: 1、課題名稱:兩個要求:字數不要太多;研究焦點突出。 2、選題的論證:1)、問題的緣起。何事件引發。2)、文獻綜述:國內外研究現狀。「在A方面做得好,但是在B方面還存在不足」這里的B方面正是研究的方向。3)、預計有哪些突破(困惑的解決)。4)、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 3、研究的主要內容和主要觀點。(分解問題) 4、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階段步驟。 5、研究條件分析:人員構成(專家、一線教師、行政領導三合一);資料准備;設備條件、已有相關研究成果。 6、預計成果形式:發表學術論文、出著作、出研究報告。 7、經費預算。
三、研究報告的撰寫: (一)、教育實驗研究報告。 (二)、教育學術論文的構成: 1、題目。 2、內容摘要和關鍵詞。突出中心思想和主要觀點。關鍵詞指核心理念。 3、引言或導語:研究的背景、目的、意義。 4、正文:陳述觀點並論證觀點。 基本要求:1)核心概念明確,界定清晰准確。 2)觀點鮮明,層次清楚,邏輯自洽,富有獨創性。 3)佔有資料豐富詳實,理論論證充分有力,研究結論明晰合理。理論和實踐是可以遷移的,但做法是不可復制的。 4)結構合理,重點突出,各部分相對均衡。 5)語言流暢富有個性色彩。, 6)研究方法要嚴謹、規范,數據呈現規范准確。觀點無所謂正確,重在自圓其說。 5、結語:總結並簡要評述論文的創新點和不足之處。 6、附錄:研究工具和相關文件、圖表。 7、注釋和參考文獻。

G. 開展研究行動具體的可操作性步驟有哪些

研究經驗告訴我們,許多教師在學習研究方法過程中發現。一個課題的研究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共用,已經蔚然成風;任何一種研究方法在實際研究應用中,都是經過了變通的,希望能夠給從事課題研究的教師以方法的啟迪,進而形成自己研究課題的方法選擇與設計,對其研究思路予以評析。在課題研究活動中。但是。本書從數百個課題研究中按照研究的進程,教師們最為關注的是研究方法的靈活運用問題,研究方法並無一定之規,圍繞學校教育實踐中的問題開展課題研究,學習研究方法的最有效的途徑其實是廣泛閱讀別人的研究,只是閱讀教育科研方法類的教科書並不能完全解決具體研究中的方法問題。 從他人的研究中可以看到。本書的所有研究實例都充分表明了這一點小學教師結合自己的工作,從別人的研究中學習和體會研究思路

H. 什麼是行動研究法一般實施過程

行動研究是一個螺旋式加深的發展過程,每一個螺旋發展圈又都包括計劃—實施—觀察—反思四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基本環節。
(1)計劃。即旨在改進現狀的行動藍圖,它始於解決問題的需要和設想。一般包括「總體計劃」和每一個具體行動步驟的計劃,尤其是第一、第二步行動計劃。研究者可以依據認識的不斷深入和實際情況的變化來修改總體計劃和具體行動計劃。
(2)行動。行動者有目的、負責任,按計劃進行實踐,在行動環節也可以根據其他研究者、參與者的監督觀察和評價建議進行不斷的修正和調整。
(3)觀察。「觀察」不是一個獨立的環節,而是對行動全過程、結果、背景以及行動者特點的觀察。觀察既可以是行動者本人藉助於各種有效手段對本人行動的記錄觀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觀察。
(4)反思。它是第一個螺旋圈的終結,又是過渡到另一個螺旋圈的中介。在反思環節中,在對觀察到、感受到的與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有關的各種現象加以歸納整理的基礎上,對行動的全過程和結果作出判斷評價,並為下階段的計劃提供修正意見。
「為行動而研究,對行動的研究,在行動中研究」是行動研究法的基本特點。它的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踐性。即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中小學教師面臨的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育實踐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
(2)合作性。行動研究將從事兩種不同性質活動的主體——實踐者與研究者結合起來,倡導教育理論人員與中小學教師的合作,或教師群體內部的合作。
(3)及時反饋性。在行動研究中,實踐者直接進入研究,縮短了信息往返節,且在不同人員間信息轉換出錯率大減,從而使問題的解決更為迅速、高效。一旦出現較為有效的結果,可以立即反饋到教育實踐中去,影響到教育實踐過程。
(4)開放性。從研究過程看,行動研究是一個螺旋式的發展過程,促成發展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在總目標的指引下,面對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地調整方案, 修改計劃,甚至更改研究課題,真正體現邊行動邊研究。
(5)兼容性。行動研究並非一種獨立於其他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殊方法。它是依據要解決的實踐問題不同而優選的多種教育研究方法於一體的一種多元化研究方法。

I. 行動研究為什麼不適宜作為學位論文的研究方法

剛好復習到這里,我想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看法。
參見袁振國老師的《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十四章「行動研究」。開篇就論述道:「嚴格地說,行動研究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種教育研究活動,是一種教師和教育管理人員密切結合本職工作綜合運用各種有效的研究方法 以直接推動教育工作改進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動。」
去掉中間的描述,袁振國老師認為行動研究只是一種研究活動,嚴格說不是研究方法。故而,在他這本書里把這章作為全書最後一章介紹,而且放在了資料分析和結果處理這章後面。可見袁老師確實沒有將它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看待。
回到問題,您是寫學位論文,一定是傾向於理論研究的,偏向於基礎研究。而行動研究多數是在職的教育工作者(主要是老師、校長這些一線群體),為改進實踐而做,偏向於應用研究。因此我覺得不適合的地方可能在這里。
今天復習到這里也很好奇,嘗試搜索了一下發現也有人和我有一樣的疑問哈哈😄最好結合幾種主要的參考書目研究一下,我還沒有翻看裴娣娜老師的《教育研究方法導論》,也是很權威的著作,還有陳向明老師的也是,一起學習吧!

閱讀全文

與研究方法行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點間通視情況的判定常用方法 瀏覽:848
危機處理方法有哪些 瀏覽:459
硫酸酒的鑒別方法 瀏覽:55
兒童弱視遠視治療方法 瀏覽:702
建設沙子檢測方法 瀏覽:675
黑炭釣魚最佳方法 瀏覽:798
如何防止自己變老的方法 瀏覽:344
55乘101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646
氣體管道的安裝方法 瀏覽:554
全國超級簡單的方法作文 瀏覽:399
芽庄沉香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627
暖氣閘門安裝方法 瀏覽:820
企業招商技巧及方法 瀏覽:639
紅薯在家種植方法 瀏覽:929
用什麼方法對付領導給你穿小鞋 瀏覽:353
羊奶粉食用方法 瀏覽:928
圓椒坐果的正確方法 瀏覽:252
用什麼方法可以查出妻子出軌 瀏覽:699
美的電壓力鍋使用方法指示燈在哪裡 瀏覽:781
電動車霍爾線檢測方法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