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遠的訓練技巧
跳遠的訓練技巧有哪些?要提高立定跳遠成績,力量是基礎,特別要提高膝、踝、髖三個關節的協調用力及爆發用力的能力。下面我為大家收集整理了跳遠的訓練技巧,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1.作用與特點
立定跳遠是發展下肢爆發力與彈跳力的運動項目。它要求下肢與髖部肌肉協調快速用力,並與上肢的擺動相配合,所以它也需要一定的靈巧性。
立定跳遠具有簡便易行的特點,只要有一塊平地就能進行練習。
2.技術結構
跳時兩腿稍分,膝微屈,身體前傾,然後兩臂自然前後預擺兩次,兩腿隨著屈伸,當兩臂從後向前上方做有力擺動時,兩腳用前腳掌迅速蹬地,膝關節充分蹬直 同時展髖向前跳起,身體盡量前送,身體在空間成一斜線,過最高點後屈膝、收腹、小腿前伸,兩臂自上向下向後擺,落地時腳跟先著地,落地後屈膝緩沖,上體前 傾。
要提高立定跳遠成績,力量是基礎,特別要提高膝、踝、髖三個關節的協調用力及爆發用力的能力。
3.影響成績的因素
(l)力量因素特別對下肢肌群的爆發用力能力,而且對踝關節的力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立定跳遠的最後用力點是在前腳掌,甚至是腳尖,需要踝關節的跖屈用力有相當大的強度。
(2)協調用力的能力指骨盆肌群與下肢肌群協調用力的能力(包括踝關節)。協調用力正確的標志是,髖、膝、踝三關節能迅速有力地蹬直,上肢能做出協調的擺動,起到帶、領、提拉的作用。
(3)臂的擺動作用立定跳遠必須直臂擺動,擺幅越大,帶、領、提拉動作越強。請注意觀察,凡屈臂擺動者,必然造成上體的波浪動作,從而影響跳的遠度。
(4)能量的`轉換從站立狀態到下蹲狀態,勢能轉化為動能,這樣就相當於有一定的助跑,從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初速度,增加跳遠的遠度。
4.練習方法
(1)蹲跳起這是主要發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跳的方法:雙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兩臂自然後擺。然後兩腿迅速蹬伸,使髖、膝、踝三個關節充分伸直,同時兩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擺,最後用腳尖蹬離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時用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接著再跳起。每次練習15~20次,重復3~4組。
(2)單腳交換跳這是發展小腿、腳掌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跳的方法:上體正直,膝部伸直,兩腳交替向上跳起。跳時主要是用踝關節的力量,用前腳掌快速蹬地跳起,離地時腳面綳直,腳尖向下。原地跳時,可規定跳 的時間(30秒~1分鍾)或跳的次數(30~60次)。行進間跳時,可規定跳的距離(20~30米)。以上練習重復2~3組。
(3)蹍跳步蹍跳步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後群肌肉和踝關節的力量,訓練身體的協調性。
動作方法: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時左(右)腿屈膝向上舉,右腿落地,然後換腿,用同樣方法跳,兩臂配合腿前後大幅度擺動。跳時踝關節和前腳掌要用力,整個動作輕快。它與舞蹈的"蹍跳步"動作類似。
(4)縱跳摸高這是發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力量而經常採用的一種練習方法。
動作方法:兩腳自然開立成半蹲預備姿勢,一臂或兩臂向上伸直,接著兩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單手或雙手摸高。每次練習10次左右,重復3~4組。
(5)蛙跳是發展大腿肌肉和髖關節力量的練習。
動作方法:兩腳分開成半蹲,上體稍前傾,兩臂在體後成預備姿勢。兩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髖、膝、踝三個關節,同時兩臂迅速前擺,身體向前上方跳起,然後用全腳掌落地屈膝緩沖,兩臂擺成預備姿勢。連續進行5~7次,重復3~4組。
(6)障礙跳主要發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爆發力。
2. 如何訓練跳遠
訓練跳遠的方法如下:
1、蹲跳起:
雙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兩臂自然後擺、然後兩腿迅速蹬伸,使髖、膝、踝三個關節充分伸直,同時兩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擺,最後用腳尖蹬離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時用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接著再跳起。
2、縱跳摸高:
兩腳自然開立成半蹲預備姿勢,一臂或兩臂向上伸直,接著兩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單手或雙手摸高。
3、蛙跳:
兩腳分開成半蹲,上體稍前傾,兩臂在體後成預備姿勢。兩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髖、膝、踝三個關節,同時兩臂迅速前擺,身體向前上方跳起,然後用全腳掌落地屈膝緩沖,兩臂擺成預備姿勢。
4、跳台階:
兩手背在身後,兩腳平行開立,屈膝半蹲,用前腳掌力量做連續跳台階動作。
跳高訓練方法:
1、 爆發力訓練:訓練時應注意速度和力量的密切結合,訓練的主要方法是進行中等重量的負重練習,如負重提踵、負杠鈴原地跳、負重弓箭步走等;在發展快速力量的同時,也要進行大重量的負重練習,以增加肌肉力量。主要練習有負大重量蹲起等。並且要同跑和放鬆練習結合起來進行。重量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尤其是杠鈴,最好是在有保護或是有監督的情況下進行才好,這樣比較安全。
2、彈跳力訓練:發展快速力量和跳躍能力能有效發展彈跳力,其主要練習有:
1、一般跳躍練習:單足跳、跨步跳、分腿跳、蛙跳、直腿跳等;
2、跳躍障礙練習:跳躍欄架、跳深(即跳下-跳上練習,效果非常顯著,簡單易行)、摸高練習等。
3、腰腹肌訓練:仰卧起坐、俯卧挺身、負重仰卧起坐、負重俯卧挺身等來提高腰腹肌的力量。
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桿、落地等緊密銜接的四個部分組成。 助跑採用側面直線助跑,左側助跑者右腿為起跳腿,左腿為擺動腿,右側助跑則相反。助跑應逐漸加速,起跳時用起跳腳全腳掌著地,擺動腿稍屈膝積極向前上方擺起,當擺過橫桿後,向桿下內轉下壓,兩臂下垂。過桿時,軀干向橫方向側倒並向起跳腿方向扭轉,兩臂上舉,同時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動作。過桿後,身體側對橫桿,用擺動腿先落地,接著起跳腿落地,稍有緩沖。 跨越式起跳角度是30--45度,起跳路線是直線,步點可以在起跳點開始反向助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點在橫桿的外側30厘米處。
堅持練習,一定會有收獲。
先在橫桿中間外側30厘米左右地方確定起跳點,然後,跑7--8步用力起跳的那一點就是起跳點,然後跳幾次,如果起跳點太靠近,則將起跳點向後移動相應距離。如果起跳點太遠,則將起跳點向前移動相應距離。經過反復練習,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步點。
錯誤糾正:
1:彈跳力不夠,應加強彈跳練習。
2:起跳點太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點在橫桿的外側30厘米處。
堅持練習,一定會有收獲。
用跨越式就行, 跨越式起跳角度是30--45度,起跳路線是直線,步點可以在起跳點開始反向助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點在橫桿的外側30厘米處。 堅持練習,一定會有收獲。
先在橫桿中間外側30厘米左右地方確定起跳點,然後,跑7--8步用力起跳的那一點就是起跳點,然後跳幾次,如果起跳點太靠近,則將起跳點向後移動相應距離。如果起跳點太遠,則將起跳點向前移動相應距離。經過反復練習,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步點。
跳遠訓練方法:
跳遠技術環節主要包括: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無論是教科書還是在平時的教學中己經形成了對"助跑與起跳的銜接"是整個跳遠教學關鍵的這么一個傳統認識。不可否認,助跑與起跳的銜接的確在跳遠技術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許多優秀跳遠運動員在整個運動生涯中,花在這一技術上面的時間也是最多最難有效掌握的,但這僅僅是針對專業運動員而言的。由於我國傳統體育教材深受競技運動的影響,也就相應形成這么一個傳統的認識,並沒有充分考慮到中小學教學的實際情況與效果。筆者認為:同一個運動項目,在中小學教學的重點把握上和專業運動隊訓練重點的把握上有時不一定是相一致的。根據我們平時的教學發現,在跳遠技術的教學中,由於受課時等因素的限制,對於提高學生成績,改善學生動作效果最好、最容易產生效益的是對"騰空"這一技術環節的掌握上。尤其是對於初學者,看似簡單的助跑起跳技術,其實糾正起來很難(這也是許多優秀運動員在比賽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而看似復雜的騰空技術,反而容易糾正克服。下面,我僅就騰空技術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來談談本人教學中的體會,供同行們參考。
據相關科學研究,蹲踞式姿勢旋轉力矩為0.44kg·m,挺身式為1.2kg·m,走步式為1.8Kg·m。因此,優秀男子跳遠運動員大都採用走步式以減少向前的旋轉。而中小學跳遠教學中,主要以蹲踞式姿勢為主 (高中部分年級男生為挺身)。所以向前旋轉是中小學跳遠教學中騰空技術環節最容易出現的問題。解決好這一關鍵環節就能很好地提高跳遠技術教學的實效性。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了解身體前旋產生的原因。
一、身體前旋的原因
1.起跳時身體過於前傾。當學生完成起跳,起跳腳著板後產生的制動使下肢向前的運動速度相對位於上體。如果腿和兩臂的擺動不積極,就容易造成上體的前傾,形成前旋。
2.起跳時低頭含胸,在起跳蹬伸的同時必須要抬頭挺胸。頭部的運動對於整個身體的運動、平衡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我們知道體操動作中的前空翻須低頭含胸屈腿,使身體容易產生前旋。而跳遠則反之,在起跳時必須抬頭才能挺胸,從而避免身體前旋。對於挺身式跳遠而言,過早地向前收起跳腿,沒有形成"挺胸展故"姿勢,也是造成前旋的主要原因之一。
3.急於做著地動作。從人的自我保護意識來看,騰空後身體對失去支撐後不是後仰,而往往是屈體前趴,急於做著地動作。尤其是初學者更是如此。這就很容易造成身體的前旋。
二、身體前旋的糾正方法
1.多做起跳成騰空步練習。讓學生體會騰空後,頭和上體的姿勢。起跳可分為上一步起跳和助跑三至五步起跳,同時注意手臂的向上擺動。
2.多做立定跳遠拋體練習。做這一練習時在沙坑上放一跳高海綿墊。腳蹬離坑沿做立定跳遠向前拋體,兩腿須伸直,兩腳後跟盡量遠伸,用身體的肩和臀同時落在海綿墊子上。
3.助跑墊上拋體。四至六步助跑單腿起跳(與跳遠助跑起跳相同)後向前拋體,兩腿伸直,兩腳後跟盡量遠伸,用身體的肩和臀部同時落地。
當然,跳遠的落地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落地時需減少身體重心軌跡與足跟落點距離是落地技術的主要任務之一。做到這一點必須要以良好的空中動作為基礎。以上三個糾正練習不但可以克服空中前旋的問題,同時也是為跳遠落地動作專門設計的,對跳遠的落地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