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兒童心理學概述題什麼是跨文化研究法
指通過對不同文化的比較,揭示在不同社會條件下,人們的社會行為和心理特徵及其發展規律的異同,從而為把握社會心理現象中的普遍性提供認識依據的一種方法和活動。社會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中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指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個體或群體為對象的研究 。
年齡跨文化心理學研究有兩層意義,一是代際文化與不同年齡階段心理發展特徵的比較研究,一是民族文化、區域文化、城鄉文化與不同年齡階段心理發展特徵的比較研究。關於前者,我國研究很少,多數屬於社會學、青年學研究。
心理學家做的研究汗牛充棟,基本都是後者。比較不同民族文化中成長起來的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發展階段,不僅是國際跨文化心理學得其始時髦,也是國內20世紀90年代的熱點。
這些研究的最初目的都是為了驗證西方心理學理論比如皮亞傑智力理論的跨文化適應性,比如佛洛伊德理論的民族文化檢驗等。後來才發展到國內漢族主流文化與民族亞文化中的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比較研究,為民族教育提供心理學理論支撐。
(1)跨文化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我國的跨文化心理學研究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當時一批留學歸國的心理學者將西方的跨文化心理學研究方法介紹到國內,引起了國內心理學的極大興趣,以致於20世紀90年代初,大陸一度形成跨文化心理學熱潮。
除了介紹探索性的論文之外,有些心理學中如張世富、萬明鋼等還帶領研究生開始了西北西南漢族和少數民族心理的跨文化研究,甚至遠在上海的心理學家都積極鼓勵研究生開展跨文化研究。
在這種背景下出版的王宏印著的《跨文化心理學導論》、鄭雪著的《跨文化智力心理學研究》、萬明鋼著的《文化視野中的人類行為——跨文化心理學導論》等三本著作就是代表作。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跨文化心理學在我國心理學界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發表了許多不同領域、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包括筆者的科研團隊開展的一系列城鄉和區域跨文化心理學研究。
B. 跨文化方面的理論有哪些
轉載
最有影響的四個跨文化理論提出了區分文化差異的方法和維度,對幫助我們理解、解釋和預測特定群體的文化行為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六大價值取向理論(克拉克洪和斯喬貝克)
最早提出跨文化理論的美國人類學家。Kluckhohn &Strodtbeck
Kluckhohn ,哈佛大學的教授,參與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戰爭情報處組建的專家隊伍,研究不同文化的價 值、民心與士氣。
對日本民族心理的研究和價值觀的分析、對美國德克薩斯州不同文化與種族的社區共存的大規模研究
成果:《價值取向的變奏》——六大價值取向理論
1、對人性的看法。
美國認為人性可善可惡,是善惡混合體,又可能改變;美國強調制度,盡可能考慮人性惡帶來的壞行為。很難改變。「三歲看、老」
中國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中國制度比較稀鬆。
2、人們對自身與外部自然環境的看法。
中國人講求風水,強調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美國人更強調通過改變自然環境去實現自己的創作意圖達到自己的目標。人主導環境。
東南亞海嘯事件:美國人認為是人類預測不準備;中國及亞洲國家認為是人破壞自然帶來的災難。
3、人們對自身與他人關系的看法。
中國:集體主義
西方:個體主義
4、人的活動導向
美國「強調行動的社會,人必須不斷的做事,不斷的處於在動之中才有意義,才創造價值。不僅要動,還要快。快餐文化,
亞洲社會。靜態取向,安然耐心被視為美德,強調「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強調無為而治。
當美國人發現問題總是傾向於立即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後實施;而東方人有時會選擇靜觀,什麼也不做,讓時間與外界環境自然成熟,再抓時機去把問題解決掉。
5、人的空間觀念
中國人傾向於把空間看做公共的東西,沒有太多隱私而言;
美國人、德國人傾向於把空間看做個人的私密之處,他人不能輕易走進。
6、人的時間觀念
一是關於時間的導向,即一個民族和國家注重過去、現在和還是未來。
一是針對時間的利用。即時間是線性的,應在一個時間里做一件事;還是時間是非線性的,在同一時間里可以做很多事。
中國文化關注過去和現在,而較少注重未來;美國文化很少關注過去,基本著眼於現在和未來,這種導向在中美兩國創造的文學、電影和藝術作品中稍見端倪。
美國、德國文化,一個時間做一件事;義大利、中東人,同時做多件事。
該理論沒有探索更深層次的原因,即為什麼不同國家和民族在這六大價值取向上會如此不同。
二、文化維度理論(霍夫斯塔德)
文化維度理論是當今最具有影響力的理論,是實際調查的產物。起初並無理論框架。20世界70年代初,對分布在40個國家和地區的IBM員工的文化價值觀的調查。
成果:《文化的後果》 四個價值維度
1、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著眼於個體還是集體的利益)
2、權利距離(人們對於社會或組織中權利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
3、不確定性迴避(對事物不確定性的容忍程度)
4、事業成功與生活質量(追求物質還是強調人際和諧)
20世界80年代,重復研究,不僅證實前面四大維度,還發現一個新的維度:
5、長遠導向與短期導向(著眼於現在還是放眼於未來)發表於《文化與組織》書中。
三、個體主義—集體主義理論(蔡安迪斯)
霍式理論認為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是同一維度上的兩級,即一種文化如果在個體主義上得分高,就意味著在集體主義上得分低;反之亦然。一種文化不可能既很個體又很個體。
蔡認為個體主義集體主義不是一個維度的概念,也不是兩個維度的概念,二是一個文化綜合體。並將這個概念降到個體層面,用它來描述個體的文化導向而非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