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常用對外漢語教學方法的探究

常用對外漢語教學方法的探究

發布時間:2023-11-30 11:41:53

❶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方法探討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方法探討

導語:對外漢語語音教學是一門為在國際上進行漢語教育而服務的專業,是為國際漢語教學培養培訓師資和管理人才的專業。下面我解析對外漢語語音教學,歡迎參考!

眾所周知,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學習任何語言,語音的准確性,是學習者語言水平的重要標志。對外漢語教學的對象,大都是來自不同國家的成年人,已經有了一套業已形成的母語發音的習慣。因此,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講究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使外國學生的漢語學習有個良好的開端,為他們將來的漢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真正提高他們的漢語口語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常用的語音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模擬法: 是教師正確的發音示範後,學生重復教師的發音,是語音教學最基本的方法。用於模仿聲母、韻母、聲調、重音、句調等語音練習項目。既可以集體模仿(齊讀),全班學生一齊重復教師的發音。也可以個別模仿(單讀),一個學生單獨模仿教師的發音。

齊讀的優點是全班一起讀,無緊張感,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學生耳口並用,聽說齊練,提高學生開口率,增加練習發音的次數。缺點是對個別發音困難的'學生照顧不到。因此,齊讀幾遍後,應該轉入單讀。讓每個同學都有單獨練習的機會。單讀的優點是容易發現學生發音的困難和缺點,利於糾正,缺點是學生容易產生緊張、怯口心理。對於難度大的音,教師可以用雙手模擬發音器官,使學生體會發音器官的正確位置。例如:左手手心朝下,右手手心朝上,合攏在一起,左手第一關節彎曲向下,代表上齒,右手手指平伸,代表舌頭,指尖代表舌尖,指尖輕觸上齒背,模擬發平舌音z c s ;右手稍後縮,舌尖不觸上齒背,模擬發舌面音j q x ;舌尖翹起,接近硬鄂的前部,模擬發翹舌音zh ch sh r 。這種方法形象直觀、簡便易行,幾乎可以展示全部舌齒音的發音部位。

帶音法: 帶音法就是用一個已經學過的音素或學習者母語中存在的音素,帶出另一個發音部位和方法相關的新音素,或者以一個容易發的音帶出另一個發音部位與之相近的較難發的音。例如: e是個較難發的音,可以先教學生發o,然後拖長o的音程,以手指嘴,嘴角再慢慢向兩邊咧開,使唇形由圓而扁,e便發出來了。再如,撮口韻u是個較難發的音,可以先教i ,待i發准後,教師以手指嘴,延長i 的音長,在帶音的過程中,嘴唇逐漸收攏,由扁變圓,u音便被帶出來了。

對初學漢語的印尼學生來說,r是個比較難發的音,但印尼學生都能較好地發出sh來,待sh發准後,可利用sh的發音部位,拖長sh的音程,振動聲帶,使聲音由輕變濁,便自然發出r來。由於r與i相拼,只有一個第四聲漢字“日”,教師帶領學生,把拖帶出的聲音突然由高向低滑,自然讀出“日”的音節,再組成“日子”、“日夜”、“星期日”……,進行反復練習,學生會興趣大增,很快掌握r的發音要領。

體態法: 是教師藉助身體、手勢幫助校正和調整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的語音教學方法。例如:用咬指法教翹舌音zh ch sh ,方法是翹起舌尖,將食指伸進口中,用食指尖頂住舌尖背面,然後用牙輕輕咬住食指的第一關節處,再發zh ch sh 的音節,讓學生親身體會發這組音舌尖翹起的部位和程度。抽出手指,保持舌位不變,再發zh ch sh ,如此反復幾次,學生就逐漸學會翹舌音。

用咬舌法教帶前鼻音的韻母an en in ,許多學生發前鼻音的韻母舌位偏後,教師可以先做發音示範,讓學生聽清前鼻音與後鼻音an與ang ,en與eng ,in與ing的區別,再讓學生把舌頭前伸,放在上下齒之間,先練習輕咬舌尖,再發前鼻音an en in ,注意發音結束時上下齒輕輕咬住舌尖,多次反復練習後,舌頭便能前伸頂住上齒背,發出正確的前鼻韻。

用手區別不送氣音和送氣音,指導學生感受不送氣與送氣音時,可以讓學生伸出手掌,放在嘴前,做對比發音練習b——p d——t g——k z——c zh——ch 練習 ,可以明顯感覺到發送氣音p t k c ch 時,有一股氣流沖向手掌,讓學生直觀感受不送氣音和送氣音的差別。

誇張法: 是教師在展示和指導學生發音時,為了加深印象,用適當發音技巧突出漢語某些音的發音特點的方法。誇張的范圍很廣,可以誇大口形、延長音程、增大響度、誇張聲調。在語音教學階段,適當運用誇張的手法,擴大音與音、調與調之間的差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模仿漢語的發音。例如;發母音a時,可以把嘴張大一點,用誇張的口形告訴學生,a的開口度最大。在讀復韻母時,可以誇大主要母音的響度。

漢語四個聲調中陽平和上聲是教學的難點,雖然漢語拼音的四個調形已經對聲調本身的升降做了形象化的描繪,在教學中用五度標記法標出四個聲調的調值:55 35 214 51,在領讀過程中教師配合誇張的手勢和聲調,使學生明白音高是聲調的本質,利於加深印象,便於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誇張法是為了加強教學的示範作用,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讓學生盡快學會漢語的難度大的聲母、韻母、聲調,待學生們掌握之後,教師應該恢復到正常的聲、韻、調教學。

糾音法: 是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有效糾正學生發音錯誤的語音教學方法。在語音學習階段,學生會出現大量的語音錯誤,為了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發音,糾正語音錯誤是語音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糾正錯音要特別注意方法,正確的糾音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正確、不恰當的方法,不但沒有好的糾音效果,還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

首先,對學生普遍存在的難音、難調,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重點糾正,可以利用圖表、手勢、體態、板書啟發學生,教師重點示範,學生反復模仿,直到發出正確的語音、語調。其次,對個別學生的難點發音,可以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既可以讓發音好的學生一幫一,在課後自己糾正,也可以教師在課內外個別輔導。再次,學生發音錯誤明顯,自己又不能糾正錯誤時,教師一定要耐心,用各種方法使其明白錯在何處,可以用描述法、帶音法、對比法等教學技巧反復示範,啟發他們反復練習,鼓勵他們一步步接近正確的語音。

值得指出的是:教師千萬不要重復學生的錯音,一方面是對學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盡量減少對學生的消極刺激,使課堂上始終回盪著正確的語音。

聽辯法: 是語音教學中訓練學生聽音、辯音的技巧和能力的方法。練習是語音教學的中心環節,只有通過大量、反復的練習,學生才能掌握准確的漢語發音,才能說出標准流利的漢語。語音練習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發音練習,一類是聽音練習。聽辯法是典型的聽音練習,是語音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聽辯法的練習多種多樣,包括指辯、選擇、聽寫、填空等,主要針對聲母的送氣音p t k與不送氣音b d g,平舌音z c s與翹舌音zh ch sh,韻母的前鼻韻in en an 與後鼻韻ing eng ang ,齊齒呼i ia ie iao ian iang 、合口呼u ua uo uai uan uang 與撮口呼u ue uan un iong 進行聽辯練習。也可以利用簡單的漢字進行聽辯綜合訓練,例如:叉子—車子 氣象—去向 石頭—舌頭 扎人—抓人 產區—廠區 長針—長征 人民—人名 日歷—熱力 人群——人窮……。聽辯法可以說是對漢語的聲母、韻母、聲調進行全方位、多側面的訓練。由此可見,聽辯練習是一種分辨能力的訓練,目的是提高學生對聲、韻、調的分辨能力,並在此基礎上提高發音能力。

總之,語音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在語音教學過程中,許多方法是綜合運用的,只要我們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就一定可以突破語音教學的難點,在有限的課時內,使語音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

❷ 對外漢語漢字教學方法探析

對外漢語漢字教學方法探析

導語:本文主要探討有關漢字教學方法問題,包括部首歸類的教學方法、漢字多音字的教學法、辨析形似字的教學法、漢字的形變教學等具體方法,通過這些方法的研究,為今後的漢字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部首歸類的教學法

漢字的構字特點為漢字教學提供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教學方式,就是我們可以把有相同部首的一類字歸並到一起,統一教學。如與樹木有關的漢字一般都帶有“木”字旁,比如:枝,梁,材,楊,柳等。這樣的字,教師可以先給大家講清楚偏旁所代表的含義,然後把這些字一一列出,通過類比的方法讓同學既發現這些漢字的共同點,又節省學習的時間和經歷。或是通過教一個字,帶一組字、一批字,如教“倉”字,可以帶出蒼,滄,艙,創,搶,槍。這樣,識一個就可以認識一大串,達到增識漢字的目的。這樣的教學方法簡單歸結起來就是:習得所有的偏旁部首―掌握各種典型結構的漢字―大量識字。這種漢字部首教學法的基本條件是要求學生先牢固習得漢字的所有偏旁部首。這看似既枯燥又難以掌握,但是如果對此問題仔細分析,我們就會發現,除去7種基本漢字筆劃和142個單體字部首之外,還剩77個所謂無意義的偏旁部首幾乎與日本語的字母假名數量一樣多,完全可以用分類組合,逐一命名的方式加以學習掌握(例如:點組部首―兩點水、三點水、四點底等;蓋組部首―寶字蓋、土寶蓋等),在此基礎上再學習27種基本的漢字結構方式,每種結構方式都以典型的常用漢字進行教學(如:上下結構:歪,只;左右結構:什,泡;內外結構:回,同),這樣能讓學生既學會漢字的所有結構方式,又掌握一些常用字,可以說除了極少部分根本不規則又缺乏明確的部首組合方式的字以外,基本上學生可以寫出基本的漢字來。漢字速成班的學生有大片集中的時間學習漢字,所以可以為他們編寫一套這樣的教案甚至教材,就按照漢字的可拆分性特點,先教授部首、部件,再教授拼合方法,最後組字。這樣可以在短期內快速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認知能力,使漢字學習有規律可循。

二、漢字多音字的.教學法

長期以來,外國人在學習現代漢語多音字時,會遇到許多困難。例如:“長”可以讀成cháng,也可以讀成zhǎng,對於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至少是這兩種讀音的通常使用狀態。例如:學習長(cháng)的時候,教師需要給學生例舉“長”的各種常用組詞,把字用詞的方式展現,如長處、長壽、長沙、長征、長效等,盡可能舉多一些常用例子;學習長(zhǎng)也同樣,可舉例長大、成長、長(zhǎng)長(cháng)、長者、長子等。例舉完通常的這些組詞情況,再總結長(cháng)在通常情況下是形容詞,而長(zhǎng)可以是動詞也可以是形容詞。二者詞性和用法的區別不必講得太復雜繁瑣,重要的是掌握一些常用的固定組合,這樣在通常情況下就可以分辨二者的讀音了。再用這樣的方法,既可強化識字效果,拓寬識字途徑,又能激活學生的語言智慧。而對於那些不太常見的組合方式,大可不必教得那麼詳細。如果學生在具體環境中遇到了沒有見到過的多音字組合,不知道該怎麼讀,教師就可以及時提示大家,以使學生就在學習過程中積累更多二者的用例。

三、辨析形似字的教學法

形似字辨析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可謂是個難題,但是如果能將一組易混的形似字歸在一起,根據構字規律,編成一些特點突出、易於理解記憶的短句,則可以化難為易,使學生對形似字印象深刻。如“體”和“休”:人的本錢是身體,人在樹邊是休息;“未”和“末”:未來歲月下面長,末日到了下面短。要區別“采”與“彩”,關鍵在於辨清這兩個同音字的字義。“采”主要表示人的容貌、姿態、神情和精神境界,如神采、風采、文采、興高采烈等;“彩”則主要表示顏色,在與顏色有關的詞里,都用“彩”。由於“彩”字有這樣的特點,在黑板上寫這個字的時候可以把右半部分的三個撇分別用紅黃藍三色寫出,這樣學生在需要用跟色彩有關的字時,就會想到這個有三個彩色撇的“彩”。接下來再把這個字的常用組詞列舉給大家,如色彩、彩雲、彩虹、五彩繽紛等。“剪綵”“張燈結綵”中的“彩”都指彩色的絲綢之類;“彩禮”指訂婚用的各色財物。“彩”有時不表現色彩,如精彩、多姿多彩,是表示出色、多樣的意思。還有“喝彩”表示稱贊、誇獎的歡呼聲,“掛彩”表示負傷流血,“綵排”表示演員化裝排練,這些詞中的“彩”都不直接表示顏色。“光彩”本意表示顏色、光澤,後常用來表示光榮的意思。運用這樣的方法,既能使學生在主動思考的條件下記住一組形似字,又很好地提示了大家這一組字的主要區別,可以讓學生感到生動有趣的同時對這組字印象深刻而清晰。教形似字的時候還有一種好方法來幫助辨別形似字的讀音,就是編歌謠,如《小青蛙》這首歌謠:河水清清天氣晴,青青草地飛蜻蜓。稻田處處呱呱叫,小小青蛙大眼睛。保護禾苗吃害蟲,做了不少好事情。請你保護小青蛙,它是莊稼好衛兵。青――清、請、晴、蜻、情、精、睛。這樣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謠把“青”組字的各個讀音都包括在內了。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可以在辨析這組形似字的意義的同時掌握它們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讀音。

四、漢字形變教學法

一切文字都是從原始人的記事圖畫發展而成的,記事圖畫應用的方法就是文字原始創始階段的表形文字。對於這樣的表形文字,我們可以採用將古文字逐漸變形到現代漢字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漢字。如:“目”甲骨文作,像眼睛的形狀。後來把橫畫的“目”改為豎寫就成了現在的“目”。“鳥”甲骨文作,完全是鳥的樣子。後來逐漸簡化,楷化為“鳥”,簡化後的字同古文字對比還保留著鳥形的輪廓。所以教師就可以採用先在黑板上畫出甲骨文圖形,再給學生講把這個甲骨文逐漸變形為現代漢字的辦法,讓學生加深對這個漢字由來和字形的理解和掌握。其他的如雲、雨、氣、山、泉、馬、瓜、石等都是“畫成其物,隨體詰詘”的象形字。學生認識這些字,可以跟相應的事物聯系起來,把一個個不可捉摸的符號變成一副生動的寫實畫面。這可以把一些無意識的符號變得生動有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

❸ 探討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

探討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

導語:詞彙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詞彙教學的成敗直接關繫到學習者是否能夠掌握漢語詞彙,進而,影響學習者的漢語水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有效的詞彙教學方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直接對譯法、直觀說明法、比較聯系法、語素教學法、語境猜測法五個方面對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作一探討。

近年來,關於詞彙教學的研究層次不窮,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分別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原則等方面進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目的是讓留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的掌握、理解漢語的詞彙,從而更好地掌握漢語,並且能夠流利的用漢語交流。結合從對外漢語教學中獲得的一些經驗,以及從詞彙研究資料中獲取的理論知識,接下來對對漢語詞彙教學方法做一個粗略的總結。

一、直接對譯法

直接對譯法,即直接用學生的母語解釋詞義,大部分教材都採用了這種方法呈現生詞。直接對譯法的優點是詞語解釋簡單便捷,能對詞語的意思進行較為直接的解釋。外語的學習經驗告訴我們,在學習一門外語的時候,我們會習慣性的藉助母語來理解或記憶,特別是比較抽象意思的詞語,如,“人民”、“間接”、“困難”等,這類詞語用直接對譯法講解能夠一點就通。

直接對譯法的缺點是有些詞語與外語沒有準確的一對一的對譯關系,很難准確翻譯,這種不準確的翻譯又會產生新的混淆。比如“認識”、“知道”翻譯成英語都是“know”的意思,“I know him.”可以翻譯成“我認識他”,也可以翻譯成“我知道他”,但是,兩者的意思卻是不一樣的。另外,“I know it.”只能翻譯成“我知道這件事”,而不能說“我認識這件事”。

直接對譯法只是初步的界定詞語的意思,如果想要區分它們,還需要進一步從語法功能和語義特徵方面辨析詞語。

二、直觀說明法

直觀說明法,即是用實體事物、圖片、肢體語言對詞語進行解釋說明。實體事物、圖片可以用來介紹實際存在的事物,如“蘋果”,我們就可以拿出一個蘋果或展示一張圖片,告訴學生“píng guǒ”這兩個音節形成所代表的內容及意義。類似的我們還可以講解其他水果、日常用品、電器、交通工具等。

肢體語言也稱體態語,章志光(1996)先生認為:“人們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勢、體態動作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傳遞信息、進行社會交際的方法和手段稱之為體態語。”[3]肢體語言主要用於幫助學生掌握適合動作演示的動詞:動作性強的動詞,如“站”、“坐”、“來”“去”等;面部表情,如“哭”、“笑”“開心”等。

直觀說明法很生動形象,能夠讓學生將詞語的音和義直接的聯系起來,便於記憶生詞。並且將直觀的實物、圖片、肢體語言運用到課堂活動階段,能夠調動學生學習漢語詞彙的積極性,使得詞彙的學習更加生動有趣、記憶更加深刻。

三、比較聯系法

比較聯系法,即通過同義詞、近義詞或反義詞的對比和聯系解釋詞義。漢語詞彙的一大特點是存在大量的同義詞和近義詞,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歸納出不同的同義詞和近義詞,凸顯其共性和區別,使其區別特徵更加明顯,有助於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肥”和“胖”都是形容詞,二者都可以作“瘦”的反義詞,但有區別。兩者都表示“fat”的意思時,“胖”指一個人有很多肉,體型寬廣,但是很結實,如“這孩子真胖”;“肥”表示含脂肪多的,①(與“瘦”相對,除“減肥、肥胖”外,一般不用於人)②用於物時,指衣服鞋襪等寬大,如“衣服有點肥,袖子有點肥”。

運用反義詞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鮮明的對照和映襯,從而將事物的特點深刻地表示出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一些反義詞,這樣成組的反義詞對比記憶可以是記憶更加深刻。漢語中一些簡短的單音節反義詞,如“大、小”“快、慢”“長、短”等,採用比較聯系法,能夠簡單、輕松地記憶片語,同時記憶能夠理解地更加透徹,並且能夠快速掌握。

在比較聯系法中,用於比較的同義詞、近義詞或者反義詞可以是學過的詞語也可以是沒學過的。學過的詞語可以幫助學生再次構建其語義網,達到鞏固的效果;還未曾學過的詞語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彙量,注意教師擴充詞彙時,不應該選取較偏、較難的詞語。

四、語素教學法

語素是最小的音義結合體,單音節的語素與單個漢字意思是對應的,漢字的意思即是語素的意思。語素可以構成詞,這個詞的意思是由它所組成的一個語素或多個語素的意思共同決定的。呂必松先生曾提出:“長期以來,我們基本上把詞作為最小的教學單位,一直不太重視語素教學。其實漢語教學中語素教學是一個不該忽視的方面,應考慮把語素作為最小的教學單位。”[4]可見,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解詞語的意思和用法,還要重視語素拆分和語素間的組合規律。通過語素教學法講解生詞,不但能夠准確地把握詞彙的意思,而且還能夠增加與該語素相關的新詞的數量。例如,講解“訂貨”一詞,“訂”的意思是“預先約定”,“貨”的意思是“貨物”,通過這種方法講解,學生們能夠很快明白這個詞的意思。教師也可以有此擴展“訂購、訂閱”,或者“發貨、收貨、驗貨”等詞語的意思。

在使用語素教學法進行詞彙教學時,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要注意語素的多義性。在現代漢語中,一個語素可能會對應一個意思,也可能對應多個意思,漢語詞彙語素教學中,教師就要考慮所講的語素是否有多個意思。例如,講解“家庭”這一詞語時,“家”的語素義是“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相關的可以擴展為“家眷、家長、家鄉、家訓、家規”等。但是,由於“家”這個語素還能組合成“畫家、書法家、科學家、作家”以及“儒家、道家、法家、諸子百家”等相關的詞語,所以在講解時也應該相關的提及到,“家”還有表示“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有豐富實踐經驗及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學術流派”的意思。

要考慮學生的漢語水平,分階段進行。語素教學法應該遵循“常用為先”、“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規則,這是從語素本身及學習者接受漢語的能力出發的。初級階段的學生,接觸到的詞彙有限,教師主要是以整詞教學為主,這樣既方便教學,又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如果每個詞語都用語素教學法,會使學生產生厭倦、疲勞感,不能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分析詞語,這樣教學的話,反而不利於漢語詞彙的學習。這個階段語素教學可以作為輔助,隨著詞彙量的增加,可以引發學生聯想或總結某些規律。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的`學生,掌握一定量的詞彙,使用語素教學法使學生具有相同語素詞產生聯系,把詞彙構建成語素網,便於鞏固、記憶生詞,在此基礎上,遇到新的詞語,可以有效地拆分語素產生對應關系理解詞義。

正確認識語素教學法和詞本位教學法,要視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這兩種方法在對外漢語詞彙教學中各有特色,要合理搭配使用這兩種方法。在現代漢語里,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詞本位教學法是把一個詞作為整體來講解,更容易實現交際。由於詞語本身規律性不強,學生只是單純的記憶生詞,這樣的話學習效率不高,容易使學生產生疲憊。語素教學可以彌補詞本位教學的缺點,將有關聯的語素結合在一起,提高詞彙學習的效率。

另外,語素教學法要適度,並不是所有的詞語都可以拆分成語素分析。例如“忘記”一詞,是由“忘”和“記”兩個語素構成的,但是它們兩個是一組反義詞,合在一起又是什麼意思呢。所以,教師不能不分適宜的亂用語素教學法,否則會使學生更加迷惑,加重學生學習詞彙的負擔,造成理解上的錯誤。

五、語境猜測法

語境猜測法,即是根據詞語所在的語言環境中推測詞語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多義詞的大量存在是詞彙豐富的一種表現[5]。多義詞有多個義項(詞的理性意義的分項說明),各個義項只出現在自己的語境中,每個具體的語境中只有一個義項適用,別的義項都不適用。所以,當從語境中理解、記憶一個詞語時,能夠較為准確的理解和運用詞語。徐子亮(2000)在對語境與語言結構的實驗中得出以下結論:第一,語境對字詞的意義有導向、確認和解釋的功能;語境對字詞識別的速度產生影響,語境中字詞辨認的速度更快。第二,在語境可以為詞語的識記增加線索,可以促進詞語的保持;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呈現可以加強對該詞的記憶。第三,在句段中的語境可以修正破讀,提供猜測詞義的線索,還可以銜接預設,幫助跳躍障礙詞。[6]由此,語境能夠使多義詞的詞義單一化、具體化,採用語境教學法有利於教師對詞義的准確把握。

例如,根據上下文,講解“深”這個詞時,教師可以從以下五個句子入手。

① 這口井很深。

② 這本書很深。

③ 我們的友誼很深。

④ 夜已經很深了。

⑤ 這種布的顏色很深。

分析“深”所在的不同語境中表示的意思,另外,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地擴展不同義項的相關詞語。如下表所示,這樣講解詞彙,能夠讓學生明白語境的重要性,在不同的語境中掌握詞彙的意思。

多義詞對語境的依賴性很強,教師不應該將詞彙局限於靜態的單個詞彙的學習中,而應該運用語境教學法。給學習者設定到了一個特定的語境中去理解詞彙,形成動態的、情景化的學習,會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靈活運用知識,達到交際的目的。同時,語境教學法也能夠讓學生通過聯想記憶生詞,從而使詞義的記憶保持長久。

對外漢語詞彙教學並不是採取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而是要分析詞語的特點,根據學生的漢語水平,分階段、分情況的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上述的五種詞彙教學方法彼此間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對於有些生詞來說,想用一種方法就能夠講解清楚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老師能夠靈活掌握、把握多種講解方法,並將其綜合運用在教學中。詞彙教學是漢語學習的關鍵,好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輕而易舉的掌握詞語,並且能夠正確運用,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教授的過程中,總結出適合自己並且能夠適合學生的方法。

;

❹ 對外漢語中教學漢字的方法和技巧

對外漢語中教學漢字的方法和技巧

對外漢語中教學漢字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你知道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對外漢語中教學漢字的方法和技巧,歡迎閱讀。

1.抓住漢字本身的魅力教漢字

教師面對不同的漢字,可以採取不同的方式給學生演繹該漢字的形音義,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應該抓住漢字本身的魅力教漢字,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正確地了解漢字 的字形特點和性質,從而為以後進一步了解漢民族語言和思維文化打下基礎。抓住漢字本身的魅力進行漢字教學,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1.1抓住字理教學

從漢字字形構成看,漢字的字形常常是對稱的,合體字大都可以一分為二,分出兩個一級部件。漢語的語素表意含蓄,而且同音語素多。漢字的字形很好地解決了漢 語語素的形音義結合問題,同音字多,但字形可以區別意義。抓住漢字的字理教學,可以讓學生真正理解漢字的形音義關系以及漢字字形內部的構成密碼,從而理解 漢語言的思維特點。這里說的字理,實際上包括形理、義理和音理。

比如"家"字,老師可以教學生從"宀"和"豕"這兩個部件認識"家"的結構,可以向直接解釋該字的意義及其讀音"jiā",用這一辦法,學生當時能很快明 白這個漢字的意思,但是隔一段時間,學生卻可能在寫的時候將"豕"這個部件最後的兩筆漏寫,或者將"宀"的下面寫上"犬"或"犭",這說明學生對"家"這 個漢字的字形還沒有完全理解。如果老師將"宀"和"豕"分別拆開再讓學生回憶:"宀"這個部件一般跟房子有關,"豕"本來是個象形字,就是豬的形象,所 以"家"的字形是房子("宀")的屋頂下有一頭豬("豕")的樣子。學生此時就會關心為什麼要這樣寫?上古時代,人們常以家中圈養的豬的數量來衡量家境是 否殷實,所以"家"字的本義是家室、家庭,又指家族,引申指住所,這些意思學生明白了,以後就不容易寫錯了。

運用漢字字理對形似字進行教學特別有用,比如學生常常將部件"訁"和"氵"寫錯,"請"常被寫成"清",有時部件"訁"還被寫成"冫", "認識"二字的"訁"就有學生這樣寫。該如何減少這樣的錯誤發生的機會呢?死記硬背當然也是一種方法,但從漢字字理的角度去解釋效果會更好:"請"的字形 左邊寫做"訁",表示這個字的意思跟語言、說話有關,而"清"字的左邊是"氵",表明這個字的意思跟水有關,"訁"和"氵"是代表兩個不同義類的部件。" 冫"這個部件表示冰涼,跟"氵"還不一樣,所以可以從左邊的部件代表的約定俗成的義類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所學習的漢字,從而在字形上理解該漢字的表意特色。

可能有人會說,現代漢字的字理已經非常弱了,所以在教學中很多漢字不一定能找到字理。其實,現代漢字也有自身的.構形、表意、表音規律,分析出這些規律,有 助於我們的漢字教學。比如"聽"字跟繁體字"聽"比,字形的表意性的確差了很多,但是,"聽"字筆畫少,易於書寫,而且是形聲字,右邊的"斤"本來是指斧 子一類的工具,但在這個漢字中是表音的部件,這也是字理,所以告訴學生不要寫成"斥"。

實際上,學生學習漢字時是非常希望能找到幫助他們快速記憶認讀該漢字的方法的,拆字法是一種常用的方法,比如中國人自己在介紹姓的時候常常這樣表達:" 胡"是"古月胡","張"是"弓長張"、"朱"是"丿(piě)未朱"、"章"是"立早章"等等。漢字的拆分也是有規律的,也要根據漢字自身的構形特點進 行,不能隨意亂拆。學生要掌握拆字法,就要在平時的學習中逐漸把握漢字的字形結構特點與表意、表音之間的關系,老師在教學中從字理的角度加強引導,學生的 這種能力就會形成得快一些。

1.2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教學突出形義關系

要讓從未接觸過漢字的學生分辨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是不現實的。如果告訴學生"山"是個象形字,學生可能會納悶,"山"字象形嗎?象形就應該有一定的圖 畫性,這個漢字好像已經找不到這樣的特徵了。象什麼形?的確,學生這樣的疑問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還是要從象形字的角度去教他們,因為"山"這個漢字從古 字形到現代所用的字形之間有一條十分清晰的演變線索,學生知曉了這個漢字演變的軌跡以後,自然就會將"山"這個字形以及所代表的意義在腦海中聯系為一個整 體,下次重現時,無論先說意義還是先見字形,都能很快地將形義結合起來。再如"女"字,學生一定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要這樣寫?為什麼用這個字形來表示女 性?教師如果能寫出該字的小篆字形,並且解釋字形象一屈膝跪地的人形,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一般是雙手交叉下垂、低眉順眼的樣子,所以發展成今天所寫的字 形。這樣說明以後,學生就能理解"女"字的寫法了。又如,"男"字由"田"和"力"組成,因為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田"指田地,"力"指一種用來耕地的 農具,男子的力氣大,耕地應該由他們來做,所以"男"的字形借這樣的意象來定型,從而表示男性的意義。"男"和"女"是兩個經常會看見和使用的漢字,所以 學生明白了字形與字義的關系後,有助於他們記憶這兩個漢字的寫法。

象形字、會意字的學習,從理解記憶的方式看,通過記形義關系,比記形音關系更容易,單從形音的角度去識記,一個個象形字、會意字在學生眼裡不過是一個個抽 象的符號,單憑這些抽象符號去記音,再加上同音字,就更增加學生識記漢字的難度了。而通過理解字形與意義之間的緊密聯系,再去記音,那麼字形就成了幫助學 生理解記憶該漢字音義的一個拐杖了。我們常常說漢字是漢語言文化的化石,其實主要還是指通過漢字的字形能窺見漢民族古代的思維方式和民俗文化。比如,古代 關於酒器的文字很多,我們就明白酒與古代人的生活是休戚相關的,以"女"為部件的漢字很多,而且意義可以分為褒義和貶義兩類,我們就知道古代社會對女性的 觀念,如此等等都說明漢字的字形還是蘊涵著豐富的意義的。象形字、會意字就是我們發掘漢字表意特性的根基,在教學中,讓學生逐漸知曉一些象形字、會意字的 表意取象,對他們形成漢字字感是極有利的。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遇到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跟學生適當理清漢字的形義聯系時,學生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以後對這些講解過形義關系的漢字記憶也 相對深刻得多。比如教"取"字時,先將這個漢字寫在黑板上,然後標出漢語拼音,大聲讀出發音,並讓學生跟讀,讓他們注意聲調,然後告訴他們"取"字的意思 是將東西從一個地方拿來,如"取錢"、"取包裹"等,然後問學生:你們知道這個漢字為什麼左邊是"耳",右邊是"又"呢?"耳"指耳朵,"又"指右手,是 不是這個字的意思跟手和耳朵有關呢?的確如此。在古代戰爭中,將士們常割取俘虜的左耳來計戰功,"取"字的本義是割取俘虜的左耳,以後才發展為今天使用的 意義。這樣,學生對這個漢字的字形記憶就有了具體的意義印象,然後再強調該漢字的結構是"耳"在左邊,"又"在右邊,記住是"又"(右手)取左耳。再如, 教學生"滅"字時,可以告訴學生"滅"字是個簡化漢字,這個字簡化得很不錯,在"火"上加一橫表示使火熄滅,從字形看,意義已經很清晰了。

一些由同一部件組成的"品"字結構的漢字,如"眾、森、品、晶"等,要強調結構特點與字義,不要寫成倒三角形的字。常用漢字中還有一些獨體字,以前是象形 字,但現在所表示的意義跟原來的造字本義完全不同,也就是說,今天使用的意義是假藉以後才有的,而且使用假借義後就一直固定下來表示假借義,以前的意義反 而消失不用了。如"我"、"它"、"其"、"也"、"且"、"雖"、"午"、"西"等,這一部分漢字對學生來說記憶起來是很困難的,因為這些字形與現在所 表達的意義之間找不到直接的形義聯系,只能通過形音去死記。如果學生到了中級水平,寫這些漢字還出錯的話,老師不妨適當詮釋一些字形的本義與字形之間的關 系,理清意義發展的脈絡,可能對學生識記這個漢字會有幫助。


;

❺ 淺析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字教學

淺析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字教學

古人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就是說比上天還要難,那是李白那個時代,現在有了飛機了,還難嗎。’”的確,只要研究的當,應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漢字習得應當不會像人們想像中的那麼難。本文就針對不同的留學生的漢字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一、漢字教學的重要性和發展現狀

漢字作為漢語的載體,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雖然經過了不同時期字形的變化,如今的漢字已與古代的甲骨文完全不同,但其所蘊含的文化意義一直保留至今。漢字所組成的字、詞蘊含了華夏文明的歷史記憶,通過它可以了解歷史,了解過去。教授漢語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傳播中華文化,漢字作為文化的載體,更顯示出其重要地位。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如果忽視漢字的的教學,必然會使漢語和漢文化相脫節,但在目前的對外漢語發展中,過多的注重了語音的教學,口語課、視聽課較多,但字和音一樣,除了學更多的得練。相對而言,專門的學習漢字的課程較少。此外,學會了字也能更好的練習語音。任何人都不能憑記憶練習語音,字和音相輔相成,聯系緊密。

漢字的特殊性在於它是音、形、義的結合體。一般的表音文字字元少,書寫簡單,可以較快地掌握發音規則,最終習得文字。漢語則不同,確切的說學習者得掌握兩種方式:漢語拼音和漢字。漢語拼音的性質與普通的表音文字相似,但在漢語中它只是起輔助作用,真正需要掌握的漢字無論是音、形、義的哪一方面,都很難記住,形和義之間可能還有一點聯系,而讀音只能靠硬記。因此,大多數人在平常書寫中會習慣於用漢語拼音來代替寫不出的漢字,以致於阻礙了漢字的習得。

漢字區別於表音文字,首先表現在字形上,“漢字的字形在外觀上是一種全方位立體組合的方塊結構。說它是全方位的,是因為漢字可以有上下、左右、內外、中心與四角各種方式的組合。在內部結構上,漢字可以分為獨體、合體兩大類,由筆畫直接組成或由筆畫、偏旁組成。漢字筆畫、偏旁數量龐多,要記憶或表述清楚,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下很多的功夫。”例如,要表述“zhāng”這個字的字形,就必須要先認識“弓”和“長”或“立”和“早”這幾個漢字,才能正確表述而不至於使聽者誤解。

二、漢字教學方法

學習漢語的人群一般可分為兩類: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人(日韓等亞洲國家)和屬於非漢字文化圈的人(歐美等國家),另外世界各地還有不少華人華裔,尤其是眾多華裔,沒有先天的語言環境,有些甚至一點都不會漢語。由於他們對漢字的接觸以及熟悉程度的不同,應當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區別教學,因材施教。下面就根據兩種不同的教學對象來討論不同的方法。

(一)無漢字背景的學生

來自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習者由於對漢字完全陌生,一開始接觸漢字時,可能會因為寫不好、讀不準而受挫,對漢字產生排斥,所以,首先應培養他們對漢字的'興趣,畢竟學習漢語的人群中有大部分是因為經商、工作的原因,有了充分的興趣才能激發出學習的熱情。

漢字起源於生活。早期的象形文字,也就是甲骨文,大部分都是漢民族的祖先在長期社會實踐中根據現實生活中物或物與物之間的聯系描畫出來的,看到甲骨文別說是外國人,就連中國人自己也會覺得那是“畫”,例如“馬”、“魚”、“鳥”等字的甲骨文。隨著文字的改革,漢字又經過了金文、篆文,最後向現代文字過渡形成了隸書、楷書和行書。

首先,教授漢字就得讓他們了解漢字,通過對漢字歷史的學習,將學習與生活中的事物聯系在一起,這是漢字相對於其他文字較大的優勢。

在介紹漢字起源的時候,“讓學生了解漢字是怎樣一步一步演變到今天的樣子的,漢字最初的形狀是怎樣來的,是怎樣表達意思的。在介紹漢字演變得過程中同時讓學生理解漢字的表意功能,特別是象形字和會意字以及形聲字的形旁。”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象形字入手,在學生已掌握的字的基礎上,以一個字為例,先讓學生發揮想像或聯想,並通過一定的誘導,得到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種,先解釋正確的答案並要鼓勵答對得同學,然後將其他得答案與正確答案進行對比,可以使學生在同一時間了解一些字形相近的字,通過字的起源於意義的解釋,也可使學生印象深刻。當然,這要求老師備課相當充分,對老師自身的素質要求更高,這是國內對外漢語教師培養的問題,在此不多贅述。在對漢字起源的學習中,不但興趣培養起來了,對已學的知識也得到了鞏固,可謂一舉兩得。

其次,在教授漢字的實際課程中,就需要運用到一定的教學方法。在學習外語時,人們會不自覺地將其與自己的母語相聯系或進行對比,他們的母語和固有的學習經驗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母語的遷移在外語學習中影響巨大,尤其是成人。因此,如果能在漢語與學習者的母語之間找出一些共同點而後建立一定的聯系(以學生有共同的母語或者掌握某種共同語言為前提),那麼取得的效果也會更好,下面就以英語為例。

從文字的角度來講,漢字與英語文字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漢字的偏旁部件與英語的字母相似,漢字整字與英語單詞相似,一些漢語合成詞與英語的合成詞相似。

偏旁、獨體字——字母

漢字偏旁可以是一個獨體字,也可以是筆畫,是由筆畫組成的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字單位。英語字母是構成英語單詞的基礎,通過不同數量、不同形式的字母組合構成了成千上萬的單詞。從學習的認知規律出發,應該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首先可以教獨體字和可以構成字的簡單部件,一些獨體字在合體字中的變體也應同時涉及。例如,“灬”、“飠”、“亻”應與“火”、“食”、“人”來配合教學,因為這些部首本身都是具有意義的,如果與本字脫離,就會讓人難以理解,而掌握了本字、理解了其意義,也就自然不會將這些部首認為是“奇怪的圖畫”。這也會有利於之後合體字的習得。

整字——單詞

整字是漢語文字的基本使用單位,在習得了偏旁和獨體字之後,合體字的教學首先在書寫上更容易掌握;單詞是英語文字的使用單位,也要在識記了26個字母後才能開始背誦並記憶,唯一不同的是一個單詞的意思可能需要不止一個漢字來表示,這屬於語言的范疇。一個合體字會由幾個部件構成,相同的幾個部件按不同的結構組合會構成不同的字,但並不能隨意的構造,否則將結構搞錯了,寫出來的也就根本不是漢字了,因為這樣學生就會很難理解為什麼會換一個組合就不成字了,例如有時學生會把“另”寫成左右結構或將“口”和“力”的上下位置顛倒,這是沒有明白結構在漢字中的重要性。在英語中單詞是線性排列的,容易出現的錯誤是字母間左右位置之間的混亂,例如:“eat”和“ate”,雖然字母相同,但意義不同,前者是“吃”的一般式,後者是“吃”的過去形式,因此可以通過字母順序不同而造成得單詞錯誤來對比漢字結構不同造成的錯誤,使學生注意到在漢字中結構的重要性就如同單詞中字母的順序不容有錯是一樣的。

此外,形似字教學也是一大難點,如“辯”和“辨”就很容易被弄混,在《說文解字》中,對“辯”的解釋是“治也。從言在辡之閑。”對“辨”的解釋是“判也。”在英語中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prosector”和“prosecutor”,只是多了一個“u”,前者的意思是“解剖員”,後者的意思是“起訴人”。但是漢字相對於字母具有一種優勢,就是在漢語中尤其是重要的偏旁具有其自身的意義,而一個字母是沒有意義的,就如上面所舉的“u”。對於“辨”和“辯”來說,區別了它們的部首的意義,兩個字也就容易區分了,前面在學習偏旁時的效果就在這里體現出來。

偏正型合成詞

英語英語中很多單詞是通過幾個單詞的組合變形得到的,如“pencil-box”、“sunrise”、“left-handed”。在漢語中,有些字能單獨表示字義,如“雨”、“日”、“土”等,但現代漢語還是是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居多,合成詞也可以分為幾種類型,其中偏正型的復合詞就可以看成是簡化了的片語,如與上文“pencil-box”對應的“鉛筆盒”,就是“放鉛筆的盒子”,與英語單詞相對照,就不難理解詞義了,這樣學生也就不會將其錯寫成“千筆盒”,

而且字的意義通過詞的輔助也能有助於學生理解。在教授學生詞的同時講解他們的書寫形式以及字的意義,這樣也可以強化學生的記憶和對字的理解,從而避免或減少寫別字的現象。

最後, 好的老師和教學方法若能配合一套內容和結構都很完善的教材,教學效果將更好,因此設計並制定好幾套完備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在現有的教學方法中,一般有幾種觀點:有人都認為應當先從筆畫教起,因為筆畫是漢字最基本的構成,但是由於筆畫大多都是抽象的,外語中也沒有專門的語言能形容它們,教師應當如何解釋才能使學生理解呢,例如“風”的第二筆與“兒”的第二筆寫成一樣的話又會怎樣呢。

在起初,不應該排斥學生將漢字看成圖畫的現象,這是漢字的固有形象給人的觀點,不可避免,但很多方法是將漢字在字形上看成圖畫,如“哭”被解釋成兩只大眼睛在流淚。這雖然能使學生較快地記住所學習的字,卻違被了漢字本身的意義,但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漢字之初通過描畫漢字來熟悉字的筆畫、結構,增強字的“筆感”。因此制定教材的時候,同時也應配備一套教師用書,將一些可行的教學方法融合在書中,還可將口語教材與漢字教材聯系起來。通常口語中最早習得的都是“你好”、“謝謝”之類的日常用語。這些字相比於一些復雜筆畫來說,學生更熟悉、更容易習得,而且從意願上來講,學生也更願意練習這些字。從在這些字的練習中,也可以逐漸掌握“點”、“橫折”、“豎構”等常見筆畫,然後在從字中兼顧筆畫教學,學生對它們已經熟悉了,學習起來也就容易多了。

(二) 有漢字背景的學生

來自漢字文化圈的學生在漢字了解與熟悉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日本甚至還有很多書法家,因此在書寫上的教學難度降低了不少,語音教學則成為重點。下面以日韓學生為代表探討其教學方法。

由於日韓等國家的漢字在古代時由中國傳入的,因此較多的保留了古代的漢字。而現在中國通用的規范漢字是當代使用的、目前是在大陸推行的、以記錄普通話為主要對象的、主要適用於日常通用層面的、經過簡化和整理的漢字。在日本的漢字中,“某些日文常用漢字與我國現行規范漢字形體完全相同且意義基本相同;某些日文常用漢字為《簡化字總表》中現行規范簡所對應的繁體字。如馬(馬)、則(則)、畝(畝)、霧(霧)等。這類字計413個,占日文常用漢字的21.234%。”在韓語中,“有一部分用漢字構成、可以用漢字標記的詞,成為漢字詞。漢字詞在韓國語詞彙中所佔得比例高達60%至70% ,”但由於漢字詞的來源除了從中國借用德,還有從日本借用的河漢民族自己創造的,很多漢字詞與漢語詞的意義已經有所不同了。如韓語中的“식당xidang”(食堂)指的是普通食堂和飯店的意義,但在漢語中“食堂”沒有飯店的意思。另外,“與日文常用字不同得是,韓文中的這類漢字基本上都是未經過簡化的傳承字,而幾乎沒有與規范漢字作同樣簡化的簡體字。”但由於許多字都與中國的漢字在形體上不同,因此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到其母語的負遷移。在此也對有漢字文化背景的學生的漢字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1、漢字強化配合語音教學

由於這些學生對漢字的筆畫並不陌生,而且與其母語的文字在書寫方式上也類似,日語的平假名就是由漢字的草書演變而來的,如“め”是由“安”的草書演變的,“ぃ”是由“以”演變而來的,片假名則是漢字的部件,如“ェ”、“ォ”、“カ”、“ィ”;韓語文字也是方塊結構的,在書寫練習上相較無漢字背景的學生來說要簡單得多。但由於語言的不同,相同的漢字讀音不同,哪怕只是細微的變化都會影響漢語中的發音,如 “夜”在日語中讀為“yo lu”,在韓語中讀為“ya ”因此,在對這些學生進行漢字教學時,應當以教授漢字在漢語中的發音為主,在練習語音的過程中強化對漢字的記憶。

2、同音字和形聲字的教學

在漢語中,同一個音節可以有多個與之對應的漢字,這就使得漢字中有許多同音字,在這些同音字中形聲字又佔了多數,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聲符,如“密、蜜、泌、秘”。這是許多學生所遇到的難題。將這些同音又有些形似的字放在一起教學的話,由於聲旁的數量多,記憶負擔大,很容易使學生弄混。因此在已進行了一定的讀音教學的基礎上,應重視形聲字形符的表義作用,可以讓學生通過形符來了解字義,加深印象,通過形符明白造字理據,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意義和用法。

漢字是一個數量非常龐大的符號系統,但各漢字之間並不是沒有聯系的、孤立存在的,如果一個字一個字的學習必然是困難的。在以往漢字教學中對學生“學的過程”重視還不夠,漢字難學其實只是表面現象,那是因為沒有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張志公先生曾說:‘漢字在初學階段難,並且很難。所謂初學階段,指的是學會千把字之前,尤其是五六百字之前這一階段。等學會千把字以上漢字在學習上的優越性將會越來越充分得顯示出來。’”所以,在教學時重視學生的習得過程和習得方法,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是適合於任何語言教學的。

;

❻ 探索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方法

探索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方法

導語:語法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實踐證明:機械練習、替換練習、擴展練習、詞語填空、劃線提問、對比設疑、交際練習等方法,在語法教學中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漢語表達水平有積極意義。

語法教學是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核心,由於漢語沒有時態和詞形的變化,語法教學就更為繁雜。因此,絕大多數對外漢語教學的教材,在語音階段之後,都是以語法結構為綱進行編排的。即每課圍繞一兩個語法點進行,使外國學生逐步掌握漢語語法的特點及表達方式。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用適當的方法展示語法點,用適當的方法和技巧教授語法點,對提高學生的漢語表達水平極為重要。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機械練習法 機械練習目的是在簡單情景中加深學生對語法點的理解,並通過反復的、高頻率的機械練習,達到流利說出正確的漢語句子的目的。

例如:老師先大聲領讀三遍:我是留學生。(此句包含最簡單的主謂賓結構)

學生集體朗讀、同桌互相朗讀、個人自讀幾遍:我是留學生。

練習結構是:老師——學生——學生——學生——老師

學生不但掌握了最基本的漢語句式,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重復練習,糾正學生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的錯誤。從最簡短的句式開始,隨著學生對漢語句式的熟悉和掌握,逐漸加入復雜的句型和結構框架。並且在練習過程中,不斷加快練習的頻率,達到脫口而出。

機械練習對學習任何語言都是必須的,尤其在學習語言的初級階段,只有經過大量的、反復的機械練習,才能掌握該語言最基本、最核心的句式。

二、替換練習法 教師用所學語法點寫出一個標準的句子,然後給出替換的詞語,再由學生替換出新句子的方法。

例如:

我 騎自行車 去 長城。

坐火車 廣州。

乘飛機 上海。

坐輪船 武昌。

替換練習也經常用在漢語復句的學習中,譬如練習(如果……就……)

老師:如果明天下雨, 學生:我們就不去爬山了。

如果明天刮風, 我們就不賽籃球了。

如果晚上停電, 我們就不上課了。

……

替換練習也可以認為是一種不完全的重復練習,不僅適合句型學習,還有利於復習學過的詞語。在實際練習中,教師要掌握好練習速度和替換詞語的難度。一般速度可以略快一些,這樣可以使學生精力集中,訓練學生的.反映能力,提高練習的效率。替換詞語要具體、難度要適當,既復習鞏固學過的詞語,又使替換練習正常進行下去。

三、擴展練習法 通過不斷添加新詞語,增長句子的長度,以達到使學生能流利說出包括所學語法點的語句。具體方法是教師給予詞語提示,由學生進行擴展練習。

例如:老師:飯 學生:飯

中國 中國飯

吃 吃中國飯

喜歡 喜歡吃中國飯

瑪麗 瑪麗喜歡吃中國飯

……

擴展練習即可以是短語,也可以是句子;既可以師生互練,也可以同桌相互問答。

例如:學生甲: 去食堂, 學生乙: 吃午飯。

去郵局, 買郵票。

去操場, 打籃球。

去機場, 接朋友。

去書店, ……

去銀行, ……

擴展練習的優點是在特定的語境中,使學生加深對所學語法點的理解,培養學生用漢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生活中實際的、有意義的交際打下基礎。

四、詞語填空法:這是語法教學中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用此法可以練習漢語數量詞搭配、動賓搭配、定中結構、狀中結構等。

例如:教師說出一個名詞,學生迅速添上數量詞。

老師:飛機 學生:一架飛機

詞典 一本詞典

地圖 一張地圖

漢語課 一節漢語課

教師說出一個動詞,學生快速搭配合適的賓語。

老師:鍛煉 學生:鍛煉身體

克服 克服困難

節約 節約時間

參觀 參觀博物館

教師說出一個名詞,學生迅速添加定語,定語可以是限定性的,也可以是修飾性的。

老師:電影 學生:中國電影 好看的電影

朋友 美國朋友 漂亮的朋友

民歌 鄉村民歌 優美的民歌

餅干 蘇打餅干 美味的餅干

詞語填空法用途非常廣泛,漢語助詞“的、地、得、著、了、過”,連詞“還、再、又”都是留學生容易混淆的語法難點,只有經過大量的填空練習,才能准確掌握他們的用法。

五、劃線提問法: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句子,然後用彩色粉筆在句子下方依次劃線,要求學生對劃線部分提問:

例如:喬治坐8路公交車去商場買衣服。

要求學生依次用誰、幾(多少)、哪兒(什麼地方)、什麼(東西)提問,並說出完整的疑問句:

1、誰坐8路公交車去商場買衣服?

2、喬治坐幾路公交車去商場買衣服?

3、喬治坐8路公交車去哪裡買衣服?

4、喬治坐8路公交車去商場買什麼?

教師在講授特指問句時,用劃線提問法效果較好。特指問句還包括用“多長”、“多大”、“多高”、“多寬”、“多遠”、“多大歲數”等提問的句子。劃線提問法,有利於訓練學生對特指疑問句的熟練掌握。

六、對比設疑法 通過新舊知識的對比來講授某些語法點,是教師常用的方法。對比的方式有不少,可以比大小、高矮、長短、顏色……,對於一些復雜的語法現象,教師先對比設疑,後進行講解,常常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講授動詞前加“一”出現在復句的第一分句這一語法現象時,教師先板書兩組片語:

甲組:找人問問 乙組:開門看看

找人一問 開門一看

然後請學生思考,每組中的兩個片語意思是否一樣?用它們造句時用法是否相同?學生討論後,教師把片語擴成句子。

甲組:大衛要找人問問去郵局怎麼走。

大衛找人一問,就知道了去郵局怎麼走。

乙組:我開門看看是誰來找我。

我開門一看,原來是瑪麗來找我。

最後,啟發學生自己總結出:每組的前句表達“問”、“看”的內容,每組的後句表達“問”的結果、“看”後發現的情況。這種講授新知識前,進行對比設疑的方法,可使學生形成一種懸念,急切地、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更牢固地掌握新知識。

七、交際練習法 教師在課堂上利用或創造交際環境,使學生把所學語法點運用於實際交際中。這是語言學習的最高境界,也是語法學習的最高目的。交際練習的特點是真實,教師問生活中的真實問題,要求學生給予真實的回答。

老師:大衛,這個星期天你到哪裡去了?大衛:我去逛超市。

超市裡有什麼? 有食品、服裝、百貨。

你買了什麼好吃的? 我買了燒雞、麵包、啤酒、巧克力。

單價多少錢?一共多少錢? ……

你坐幾路車回來的?

……

交際練習的范圍很廣,話題很多,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模仿去圖書館借書、醫院看病、朋友家作客、野外郊遊等。交際練習是語法學習的重要環節,因為只有經過這種練習,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學語法點的含義,准確地掌握它的用法,學會在真實的交際環境中使用。

總之,語法教學的方法是極為豐富的,教師在課前要精心准備例句,設計情景,盡量用例句和情景使學生理解所學語法點,並通過大量的、有意義的、行之有效的訓練,使學生掌握所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

;
閱讀全文

與常用對外漢語教學方法的探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報表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379
蘋果下載鬧鈴鈴聲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
一個月快速增重20斤的方法 瀏覽:106
如何降低肌肉興奮的方法 瀏覽:332
電腦閱卷快速寫字方法 瀏覽:949
林海真假雅馬哈摩托車的鑒別方法 瀏覽:602
無線光貓連接列印機的方法 瀏覽:283
人都變瘦的方法是什麼呢 瀏覽:105
醫用污水提升泵安裝方法 瀏覽:75
電容電壓低的解決方法 瀏覽:971
如何減臉上的贅肉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87
哪些方法可以減少鐵生銹 瀏覽:721
如何放鬆快樂的學習的方法 瀏覽:829
中網安裝方法 瀏覽:527
早搏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556
桑葚干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206
治療除濕最好方法 瀏覽:6
教學測量的基本方法 瀏覽:925
ddp的分配方法包括哪些 瀏覽:516
設計師面試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