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貧困深度這個指標怎麼計算
貧困深度就是貧困人均收入水平距離貧困線的距離,需要多少貨幣來彌補。可以用貧困缺口指數來衡量。簡單的貧困深度計算方法就是(貧困線收入-貧困人口人均收入)/貧困線收入。較為復雜的衡量方法,可用森指數來衡量,參考阿瑪蒂亞森《衡量貧困的社會學》引自國外貧困研究文獻譯叢.改革出版社,1981.
2. 我國貧困問題的內涵成因和解決的途徑
我國貧困問題的內涵成因:
1、自然環境原因
貧困人口很多集中自然環境、自然條件極為惡劣的地區,貧困的發生與貧困程度與生態環境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這些地區農業的生產條件極差,水資源短缺、土地貧瘠、生產技術落後。而且由於山區、內陸等地形因素,導致與外界聯系不暢,交通等基礎設施較差。由於生產技術落後,反過來又加劇了環境的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2、結構不平等原因
制度的不平等、社會政策的不平等、資源分配和佔有的不平等都有可能導致貧困,農民本身就處在一種相對弱勢的地位,一些制度和政策的傾向性就可能不利於農民。比如在農村內部鄉村幹部成倍地增加,間接增加了農民的負擔。
3、經濟原因
在整個經濟波動中或者蕭條的經濟背景下,農民受到雙重壓力,農產品價格大幅度下降,農業收入大幅度減少。在非農產業中就業的農民工受到排斥,使打工收入和非農經營收入減少。
解決的途徑:
1、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
農村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比如最基本的交通。對於一些河流的治理、農業器具、基礎教育校舍等都應由政府承擔起來。政府要逐漸加大對農村貧困地區的投入力度,減少效率損失和浪費。
2、加大教育力度
教育是治國之本也是扶貧之本。貧困地區與發達地區及社會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種長期化的差距使貧困地區的人口素質長期處於社會平均水平之下,其差異長此以往就在經濟和社會中顯現出來。
加大教育,同時降低貧困文化對於下一代的影響。興辦中小學校,對貧困地區的學生免除學雜費,建立專項資金等等。
(2)研究貧困的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要在根子上想辦法,以思想文化建設來引領脫貧致富;生產力發展是解決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關鍵因素;要持續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四是應當思考鞏固脫貧成果的長效性。
要繼續解決相對貧困問題,就是要繼續解決人民的發展權問題。從解決貧困問題的主體力量看,多元主體的作用得到發揮。
我們依靠黨的領導,依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發展的角度看,除了上述優勢以外,如何依靠社會力量,以及激發人民的內生動力,充分調動落後地區人民的積極性來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