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育研究方法課程論文3000字
進行 教育 研究,離不開教育研究範式的指導。近年來我國關於教育研究範式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多是追隨西方研究現狀而進行的研究,缺少教育研究範式的本土化。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教育研究3000字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教育研究論文3000字篇一
淺談體育道德教育及其教育重心
【摘要】體育道德作為一種上層建築,具有以人為本的核心特徵。由於體育道德本身的重要地位以及當前社會諸多體育道德問題的存在,決定了開展體育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按照教育對象范圍大小,可以將體育道德教育劃分為社會、學校和家庭三種教育形式。其中,體育院校中的教育是體育道德教育的重心,可以在體育院校大學精神中貫徹落實。
【關鍵詞】體育道德;道德教育;教育途徑;體育院校大學精神
一、體育道德內涵及開展體育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體育道德的內涵
所謂體育道德,是調整體育社會里各種社會角色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從構成上看,它有兩部分,一是一定社會的共同生活對人們的體育行為提出的道德要求,即社會體育公德;二是社會對從事體育工作的人提出的道德要求,即體育職業道德。」二者同時分別屬於社會公德范疇和職業道德范疇,體育職業道德只是在社會體育公共道德的基礎上多了職業道德的規范要求。
(二)開展體育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體育道德本身地位重要。不管是從國際視野來看,還是從體育道德所約束的各種社會角色來看,體育作為現代社會主流 文化 的一部分,它的道德要求已經成為能夠影響整個社會文明發展進程的重要因素而存在了。
其次,體育道德失范現象阻礙公平公正的發展。這里的體育道德失范是指體育活動參與者在道德范疇里的越軌行為,使道德不能正常發揮調節作用,導致體育社會的無序。
再次,新的體育道德問題亟待解決。除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道德問題,在新的信息時代背景下,人們還面臨著許多新的體育道德問題。這些問題是伴隨著人們全新的生活特徵和體育的新特點產生的,要應對這樣的新問題,需要相關部門迅速制定行之有效的應對計劃,但要解決問題的根本,還得靠全社會范圍內的體育道德教育。
二、開展體育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徑
(一)社會教育中的體育道德教育
體育道德的社會教育 渠道 廣泛,它可以是 政策法規 的約束教育,可以是大眾傳媒的輿論影響,還可以是人文道德的環境熏陶。環境熏陶是眾多教育渠道中進展速度最慢,但也是受影響最徹底的體育道德教育途徑。只有不斷地為全民健身創造條件,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體育道德教育的成果才能日漸突出。
雖然社會教育的受眾范圍大,但是教育的針對性較弱,因此,社會教育只能作為體育道德教育的掃盲班,使社會公眾對體育道德有一個基本、正確的衡量和評判標准。
(二)學校教育中的體育道德教育
學校教育是開展體育道德教育的重要環節,它具有系統、直接的特點,因此是體育道德教育中最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途徑。學校體育道德教育可以針對不同的受教育群體,設置不同的教學重點。例如對中小學生的的教育,要側重奧林匹克人文知識、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理想和體育道德教育;對在校大學生就應該進行正規體育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
(三) 家庭教育 中的體育道德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物質條件對人們日常生活的不斷滿足,精神追求在人們的價值觀念里變得越來越重要。參加體育活動是一件既輿情又有益於健康的活動,況且身體健康也是精神愉悅的基礎,因此,體育是與現代家庭密切相關的一項活動。人們經常參與的與體育相關的活動除了日常體育鍛煉,還包括觀看和評價體育賽事、關心體育動向、從事體育相關行業等,在這些活動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能傳達個人的體育見解,體現個人的體育道德觀,從而對其他家庭成員產生影響。
三、在體育院校大學精神建設中貫徹體育道德教育
(一)體育道德所面臨的挑戰要求體育院校帶頭貫徹落實體育道德教育
歷史證明,思想道德的培養有助於指導人的實踐行動。因此,體育道德教育的貫徹落實有助於指導體育活動的開展,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從近些年體育道德失范現象產生的原因出發,可以看出體育道德正面臨著一些挑戰,也可以發現要貫徹落實體育道德教育,當先從體育院校開始。
體育院校的科研成果累累,科研人員眾多,如果這些人員和他們的研究成果在投入市場和賽場之前能夠在用途和意義上有個價值傾向,就會對競賽公平產生相對積極的影響力。體育院校作為專門培養體育人才的高等院校,無論在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還是普通體育 愛好 者的體育道德培養方面,都可以藉助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和資源優勢為社會供應高素質體育人才。
綜上所述,體育院校是體育道德教育應對各種挑戰的首要戰場,是體育精英、體育文化、體育真諦的所在,是體道德育教育的重心。所以,體育院校有責任帶頭貫徹落實好體育道德教育的普及和推廣,為體育社會的上層建築把好關。
(二)在體育院校大學精神建設中貫徹體育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首先,體育院校大學精神中富含體育道德因素。愛國自強、拼搏奉獻、追求進步、崇德守則,團結友誼的體育院校大學精神中,每一項都富含體育道德因素,這在前文中已經有所體現。
其次,體育道德教育可以添補體育院校大學精神教育價值利用的不足。體育院校大學精神的教育價值存在多種不足,其中就包括道德方面教育價值利用的不足,體育院校可以通過體育道德教育的有效開展,結合體育院校大學精神中道德方面的內容,完成它們彼此之間有益的補充和修復。
體育道德教育的學校教育通常情況下存在「管教式」和「說教式」的不足,即一個是硬性管理,教育內容難以內化;一個是機械灌輸,在學生中易引起逆反心理。然而,體育院校的體育道德教育可以通過對其大學精神的形成條件的活用,輕易避免這些不足。比如,在了解校史的過程中,學生們帶著對歷史和人物的興趣了解到熱愛國家、熱愛集體、追求進步和拼搏奉獻精神也是體育道德的要求;在團體比賽中,體育活動會教會學生團結協作、拼搏競爭、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等一系列道德品質。
總之,體育道德教育為體育院校大學精神架起了一座橋梁,橋的此岸是學生,橋的彼岸是教育成功的對象。體育道德教育不僅通過體育院校大學精神讓它自己充滿了生機,更給體育院校大學精神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台,讓其道德教育價值得以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1]向劍文,辛靜.新形勢下加強我國體育道德建設的思考
[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5).
[2]潘霞.論公平競賽[J].體育文化導刊,2010,(1).
[3]黃彬,王愛萍.「人文奧運」與現代體育倫理[J].江蘇社會科學,2008.
[4]熊文.競技體育倫理之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04.
教育研究論文3000字篇二試論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
摘 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師若能與家長形成教育合力,那必定能達至更佳教育效果。 文章 針對家校合作中遇到的各種現象進行研究,指出尊重家長的重要性,列舉了若干有效的溝通方式、家教 方法 指導以及能促進家校持續合作的激勵手段,以利於家庭教育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提高教育質量。
關鍵詞:家校;家庭教育;尊重;溝通;指導
「知子莫若父,憐子莫若母」,家長總是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也是一種很值得去開發利用的廣闊的教育資源。因此,教師在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外,還要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學生家長的配合和支持,從而有助於形成教育合力,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尊重家長是家校合作的前提
人與人只有在平等的交往中才更容易接受對方,教師和家長的交流也不例外。有的教師在指責學生錯誤的同時,往往會不自覺地把對學生的不滿情緒轉移到家長的身上,埋怨家長沒有盡到家庭教育的責任,甚至說出一些諸如「孩子是跟你一輩子的,你現在還不教好他,以後後悔的還是你自己」的話;有的教師把家長當成助教,隨意給家長提要求、布置各種任務,處處要家長簽字,弄得家長筋疲力盡。這樣會讓家長覺得老師在推卸自己的主要職責。也有的教師總愛把學生的過錯完全歸咎於學生或學生家長,這必定會使家長心裡不舒服而導致彼此關系僵化。在與家長進行聯系時,首先要以誠相待,使交談氣氛和諧一致,提高雙方的心理相容度。如家長訪校時,教師可起身相迎並讓家長坐下,讓這些無聲的語言拉近家長與老師的距離,使家長覺得老師是在真誠地關心和幫助學生,進而使家長樂於接受老師的意見,以贏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實現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其次,要尊重、理解家長,在交談中要善於傾聽,當與家長的看法有分歧時,也應平心靜氣地講清道理,說明利害關系,既要以禮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二、溝通,為家校合作搭建平台
溝通是一種復雜的社會與心理現象,與家長溝通,是教師和家長的雙邊活動,是語言、情感的雙向交流。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好溝通前的准備。事前要對該學生的方方面面進行充分了解,包括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優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學生做了哪些工作等。這樣,在與家長交流時,就能讓他感覺到教師對他的孩子特別關心、重視,以及教師工作細致、認真負責。其次,要創設合適的溝通方式。教師應當發揮更多的主動性、主導性,創造溝通機會,開拓溝通渠道。如針對學生在家「不參與家務、做作業拖拉、愛看電視」等現象,特地開設「每周家長意見反饋本」,讓家長每周給孩子的表現來個小結,並於周一帶回,教師適時回應家長的某些疑難或簡單描述學生在校的表現。這種方式的溝通很受家長的歡迎,家庭與學校對孩子都有更深入的了解,既促使家長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孩子,也能收到很明顯的教育效果。教師還應針對不同家長的個性特點靈活運用溝通技巧。針對放任型家長,要強調父母的教育在孩子一生中的重要作用,使家長明白自身的責任。針對粗暴型家長,應該有策略地向家長多報喜少報憂,減少家長粗暴現象的發生,促使家長與子女交流,消除教育過程中的障礙,充分發揮家長在教育環節中的作用。針對理智型家長,則應該實事求是地向其介紹子女的全面情況,一分為二地分析,並幫助其確定更合理的教育方法。針對呵護型家長,應該突出問題的不良「後果」,並在此基礎上幫助家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總之,溝通是一門藝術,只要在充分尊重家長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與家長交流、溝通,就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導,增強家校合作效果
要想家庭教育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教師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必須多提指導性建議、少說空話,不要把溝通當成是匯報情況或告狀,要讓家長覺得老師是在真心真意地幫助他的孩子進步。
1. 專家型指導
現在的家長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尤為迫切。有的家長認為,學校教育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於是,鋪天蓋地的練習題,假期排著滿滿的興趣班,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結果適得其反。有的家長卻認為工作很忙,於是把家庭教育交給家教、長輩,或只單純地關心孩子的成績、作業等問題。有的家長對孩子缺乏客觀的評價,覺得自己的孩子總不如人,孩子有一點兒毛病就感到無可救葯。也有的家長只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健康,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諸如此類,都是部分家庭教育的誤區。為此,學校可每年或每學期開展一些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咨詢活動等,以更新家長的家教觀念,從而增強家庭教育的效果。
2. 教師的專業指導
孩子能夠成才是每個家長殷切的期望,但並不是每一位家長都懂得運用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因此,作為教師,有責任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思想和方法,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走向科學化、合理化,從而更好地實現育人目標。因此,教師可結合班級實際不定期給家長印發家庭教育資料或推薦相關網站、報刊。教師可以派發給家長《中、美孩子吃飯異同》《關注孩子的心理》等資料,推薦「中國家庭教育指導師網」「中國教育網」「中華教育網」等網站,並鼓勵他們到郵局訂閱《現代家長報》。這樣,就使家長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他們學會了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去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問題。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抽時間去閱讀教育資料。所以,教師要隨時隨地去發現並糾正家長在教育中的偏差。如班級同學小L的家長在「家長意見反饋本」中常提女兒的缺點(其實小L是個很乖的孩子),每周都能找出女兒的一些不足之處。小L剛開始一兩周還是很願意改正媽媽提出的要求,但慢慢地就沒有動力去改了。這時,教師從中發現了原因,及時指導家長對孩子要有客觀的評價,語言最好要有激勵性,多發現孩子的優點,看待孩子做事要重過程,不能光盯著結果,不然可能會導致相反的效果。小L家長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在以後常能看到她對女兒的贊美。小L也越學越帶勁,上學期還取得了總分第一名。
3. 家長與家長、家長與教師的互相指導
有些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比較成功,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 經驗 介紹,因為他們的經驗也許比老師的指導更有吸引力。有些在家庭教育中處處碰釘子的家長也可向其他家長或老師請教。這樣,大家在熱熱鬧鬧的氣氛下共吐心聲,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和體會,可能比看書得到的收獲還要大。
4. 開展相關活動,在實踐中進行指導
教師可組織一些親子活動,增進親子間的感情,以增強教育效果。如每周要有一次以上與孩子共同讀書、談書,結合生活實例教育孩子,給孩子的讀書表現寫個評價,有條件的可拍下相片或錄像等。親子活動有很多,但無論搞什麼樣形式的活動,都必須讓家長明白其中的好處,讓家長認為這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不是一種負擔。
四、激勵,讓家教動力更為持久
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指出,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僅取決於他本身的能力,也與教師及同伴對他的期望有密切的關系。同樣的道理,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所能發揮的力量也不僅取決於其本身的教育理論水平,還與家長自身、學校與社會對孩子的期望有一定的關系。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家教合力,教師與家長交流時要多提學生的優點,讓家長看到孩子的希望,同時,也要多贊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所做的工作,讓家教的動力更為持久。如班級上學期進行了「優秀家長」的評選活動,並給部分優秀家長發了獎狀,使有的家長(尤其是一些中下生的家長)受寵若驚,連連感謝老師的認同,並表示會繼續配合學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一活動引起了其他沒獲獎的家長的注意以及對家庭教育的重視,促使他們更好地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長期的教育工程,家長一定要有愛心、耐心、信心,用親情和關愛溫暖孩子因犯錯而受傷的心靈。當家成為孩子激烈拼搏後的堅實基地、溫暖的心靈港灣時,每一個父母都會為自己成功的家庭教育而感到無比的欣慰。
教育研究論文3000字篇三淺析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工作在全國廣泛開展,高職院校進展相對緩慢。本文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模式探索三方面進行分析,旨在提高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一、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進展緩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嚴重不足,專業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課程設置不到位。有些高校沒有設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些高校只作為選修課開設,也沒有列入教學計劃;有些高校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這些都遠遠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要。
二、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必要性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既可以減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人員不足的壓力,又可以作為發展性輔導的渠道之一,向大學生宣傳心理健康常識,增強自我保健意識,促進人格的健全,為今後適應社會、發揮個人潛能、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基礎。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模式探索
課堂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確保教學效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它有效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使有限的投入發揮最大的效益。
(一)教學內容要以學生需求為導向
在心理健康課的教學中,課程內容的選擇要結合實際,結合大學生心理特點和當前存在的問題選擇教學內容。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分配學時,設計教學環節,突出重點和實踐指導性。
心理健康教育課要培養大學生的 理性思維 和適應社會的行為模式,必須減少理論知識的傳授,注重對心理學知識的應用與實際操作。通過教學,讓大學生系統地了解自身心理發展變化規律,掌握心理健康的常識及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徑與方法,認識並識別異常心理,優化個性中的良好品質,以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學形式要多樣化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於大學生的個人成長,側重操作性的內容,教師通過聯系大學生的實際生活,採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自我探討,促進其個人成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當好引導者,構建和諧的氣氛,要時刻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1.案例教學法。此教學法強調通過教師對案例進行具體描述,再現當事人經歷的事件與情境,引導大學生對當事人所處的情境進行充分地討論,提出不同的解決辦法,促進大學生的思考,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案例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提供的案例要具有現實性,要和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增強大學生的興趣;案例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導向,注意做好案例中當事人的保密,也要避免與學生有關的案例,以免對號入座。
2.團體心理輔導。是指在特定團體中開展的、以心理學相關理論知識為基礎,藉助游戲活動這一載體,促進團隊成員的交流與思考,最終幫助個體獲得成長與適應的輔導課程。團體心理輔導採用「體驗式教學」模式,通過精心設計的訓練活動,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分享討論、自我察覺與 反思 ,幫助其了解自己的行為將如何影響這個團隊的動力,讓參與者沉浸在獲得知識的體驗情景中,通過概念化及類比過程,將此經驗轉移到真實的生活情境,同時也幫助個人培養參與團隊合作所需要的技能。
3.體驗式教學。即通過親身體驗、現場教學,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注重個體的差異性,強調溝通、交流和共享,強調主動性、過程性、情境性和實踐性。體驗式教學以體驗為中心,引導學生互動,變被動為主動,有效地克服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達到教學目標。此種教學方式既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掌握 心理 健康知識 ,提高心理素質,培育心理品質;也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幫助學生自我認知、自我剖析、自我領悟,有利於提高教師綜合教學能力。為此,高職院校應進一步探索體驗式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實踐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三)更好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法
現代多媒體技術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應用廣泛,形式新穎,功能強大,形象、直觀、生動,極大地激發了大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學生在聲、光、電的氛圍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方式呈現的案例,能夠為學生再現真實情境,學生通過觀察、體驗、討論、反思,掌握內隱的心理調節知識,形成健康的人格,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教
② 論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意義和方法論文
論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意義和方法論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麼,怎麼去寫論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論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意義和方法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文摘要】
民族振興依靠教育,教育振興依靠教師,教師技能提高依靠教學實踐和研究,而教師的教學實踐和研究都離不開教育科研方法的指導和引導。本文試就中小及教師的教育科研的意義和方法進行探討,以便同仁借鑒。
【論文關鍵詞】
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
什麼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理論為武器,以教育領域中發生的現象為對象,以探索教育規律為目的的創造性的認識活動。簡單地說,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只要能夠在工作中發現教育上的問題,並能運用正確的,系統的方法,去求得科學的結論,去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這種活動就稱之為教育科研。
人們做任何事情,都有個目的。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通過教育科學理論為武器,以中小學教育領域中發生的現象為對象,探索新形勢下新的、未知的教育規律,以便發現中小學教育過程中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從而正確地指導今後中小學教育的工作,不斷創新,不斷發展。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事物總是前進的、發展的。我們的教育工作,它必將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指導教育運行的規律也必然在豐富、在完善、在發展。廣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只有聯系本職工作認真地、不斷地探索,才能培養和造就更多更好的社會勞動者。因此,開展和加強中小學教育科研,對於深化教改,切實搞好九年義務教育工作,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開展和加強教育科研,是深化中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為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必須改革現行教育中的思想、體制、結構、內容和方法等方面中的已經過時或落後了的東西。而這些方面的改革都亟需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給予正確的回答,提出有效的措施,廣泛地動員和組織開展中小學教育科研活動,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聰明才智,集思廣益,這是為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提供科學理念依據的源泉,是推動教育改革與實踐發展的動力。進行教育科研,每一位中小學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因此要積極行動起來,發揮主人翁作用,為推進素質教育,做出各自應有的貢獻。
2、開展和加強教育科研,是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
我們知道,學校的每一門學科,都涉及到教育科學的理論;每一門學科的教學,都需要教育科學理論去指導。教育是一門藝術,廣大中小學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應有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地進行教 改實驗,勇於創新,用取得的成果解決教學中的新問題;對學期或學年度所實驗的課題或項目應進行書面總結,找出差距,繼續研究。這樣邊研究,邊實踐,自編自導自演,既可以優化「教」,也可以優化「學」,既經濟快捷,又方便實惠。所以說,教育科研的成果,一旦被廣大教師所掌握,就可以變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現實力量。目前許多學校都總結提出了「抓科普、促科研,以科研帶教研」等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如,遼寧盤錦市實驗中學,非常重視學校科研組織和科研活動的建設。他們不僅把科研成果通過報刊雜志進行宣傳報道,而且還積極主動地把經驗豐富的教師派出去巡迴講學、作報告。這樣做正是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科研理論,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數十年長期堅持,因而成為全國一流中學。該校的科研帶頭人魏書生,也逐步鍛煉成為教育實驗改革的專家,全國知名。
3、開展和加強教育科研,是提高中小學教師素質的需要
國家和社會的進步依靠科技。科技的發展要靠教育。而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教師。也就是說,教師的素質決定著教育發展的水平。從古今中外教育史的發展看,那些著名的教育家無不是經過教育科研——長期不斷的教育實踐發展而來的。我國古代的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溫故而知新」等教育教學的理論,並終身為之實踐,因而成為歷代尊崇的教育思想家。我國現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他的」生活教育」的理論,就是他在數十年教書育人的不斷實踐中總結創立的。我國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也是在他十多年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邊實驗、邊總結、邊研究,才不斷取得優秀成果的。……概言之,這些例子都充分說明,廣大中小學教師,開展與教育教學工作實際緊密聯系的教育科研活動,經過選擇課題,定向研究,不斷總結積累,不僅可使「教」有特色,逐步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能提高教師自身的科研素質和實踐能力。可以說,教育科研活動正是造就教育家,造就一大批卓有成效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途經;也是提高廣大中小教師素質的有效手段。
4、開展和加強教育科研,是發展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的需要
科學的教育理論,來源於教育實踐。而教育科研,正是使大量豐富的教育實踐(包括教育教學的經驗總結和教育科學實驗)上升為教育科學理論的必由之路。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教育科學研究,就沒有教育科學理論的發展。教育科學理論得不到發展、完善和提高,怎麼談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呢!只有廣泛開展和加強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才能有效地指導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順利實施,確保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目標的實現。
那麼,怎樣開展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呢?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一方面,努力轉變觀念,樹立參與意識,擴大科研組織,充分調動廣大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積極性。通過加強中小學教育科研專門機構的建設和管理,集中人力物力,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地開展科學研究,以推動教改的深化和素質教育的落實。各學校也可藉此開展結合本校實際的科學研究,以促進本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完善和提高。具體方法可採用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總結法等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另一方面,作為教師,直接面對學生,活動於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之中,具有進行教育科研最有利的條件。廣大中小學教師,應立足本職,立足自身實際,努力學習,勤奮鑽研,注意挖掘和發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聯系有關科學理論,開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動,積極撰寫科研論文,逐步提高科研能力,努力使自己退出「教書匠」行列,逐步鍛煉跨入到「科研型」甚至「學者型」教師的行列。因為,教師在科研道路上的鑽研精神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正是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一個有力因素;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他較高的自身素質和科研水平上的。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樹立起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危機感,勇於創新,大膽實踐,爭創佳績。切勿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萬木苦爭春,何患未成林」。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實踐出真知,為教育科研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做出應有的貢獻。
電化教育在今天迎來了高速的發展,通過電化教育的手段在中小學教育中的運用,為中小學教育的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因此在以後的教學發展中電化教育也將成為教育發展的趨勢。
電化教育是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因此它的目的仍是要實施教育,電教部門和學校電教工作者要為普及電教而提供電教資料,編寫電教教材,他們的工作仍然是教學,只有懂得教學具備教學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學工作者才能真正做好電化教育。實踐證明,好的電化教育,能夠對中小學的教學成績有顯著的幫助。
一、電化教育改變了傳統教學環境,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慾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的形式就是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為了使學生更加有興趣,更能夠投入,教師必須使自己的語言更具有鼓動性、幽默性或者加入一定的肢體動作。但是這種外部的刺激具有瞬時性,只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效果,同時還存在審美疲勞的弊端。加之,這與教師的性格、環境、語言表達具有較大的關聯性,遇到表情嚴肅、性格內向的教師就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單一的表情、較少的肢體語言、單調的語調就很難能夠形成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抵觸情緒,從而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布魯納是美國的一位教育學家,他曾表示: "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的材料的興趣。"由此可以說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代化電化教育就是應用計算機的多媒體,藉由它的生動、形象、直觀,集中了視覺聽覺,通過靈活多變的視聽效果來改善教學的新型教學方式。藉助計算機多媒體的效果可以很好地表達出平時語言難以表達的思維,從而達到比傳統教學更方便高效的效果。
二、電化教學發掘學生的思維
創造思維是相對傳統的思維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就像藝術與生活的`關系"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創造思維具有傳統思維卻又高於一般思維。創造思維也來源於生活,了解的越多思維越發散,越能夠產生創造思維,但中小學的學生大都僅限於學校的生活,因此思維局限性大。對於中小學學生來說課堂就是激發他們創造性思維的唯一場所,教師想要學生具有極佳的創造性思維就需要豐富的課堂教學素材。那麼教師的教學就不能僅僅局限於一本教材,因此電化教育就是最有效的教學手段。通過教材和多媒體電化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誘發他們產生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發散思維產生創造思維,最終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綜合素質,開拓視野。
三、提高了教師的信息素質和教育的實時性
信息素質代表了兩個方面即計算機素質和網路素質,計算機素質主要表現為熟練地操作電腦,熟悉電腦系統解決常見問題、應用文字編輯軟體、靈活運用各種軟體解決教學問題、能夠製作和編輯處理需要使用的圖片、演示文稿製作使用等各項在教學中需要使用的各項關於電腦的基本能力;網路素質則包含收發電子信息、網頁瀏覽查詢、信息查詢收集、軟體下載等基本互聯網素質。上海師范大學黎教授在出版的《基於現代教育技術的信息教育》一書中,通過下面的語言來定義什麼是信息素質,黎教授的表述如下: 信息獲取、加工等能力可以簡稱為"信息能力",通過信息教育使學生將這些能力內化為自身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從而形成影響人一生的品質。通過這段表述,我們能夠對信息素質有所了解,也能夠判定什麼才是所謂的信息素質。
電化教育就是通過連接的互聯網來形成一個三維的、空間的教育體系,藉助互聯網強大的信息化來達到充實課堂使得課堂能夠與時俱進,時刻獲得最新資訊、最新動向,從而遠離"閉關修煉"的教育困境。這樣既可以增強了教師自身的信息素質培養,也能夠樹立學生對信息化的觀念,增強學科教育的實時性,避免教育與社會的脫節。
四、提高了學生主體作用,有助於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傳統教學中是以教師為教學中心,教師發揮主體作用而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電教化則相對平衡了二者在教與學的作用,將講述和吸收轉換為互動式的課堂。將計算機的圖、文、動畫結合,形成屏幕內、屏幕外教師、學生多方面的互動,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一起觀看,一起分析比較,一起提出問題,一起解答問題,從而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此過程中教師就是引導的作用,轉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式課堂,形成了以課堂為中心學生為主體的創新課堂。
同時信息化的今天,合理、正確、高效地使用現代化電化教學,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法和方式、不同的教學模塊和形式,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而設計的個性化教學,突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作用。學生除了能夠在老師固定的模式下學習,還能夠利用互聯網的豐富資源自行學習,從而形成師生之間雙向的信息傳輸,加強信息的溝通,形成知識的多向網路,形成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共同體。
五、結論
運用現代信息和計算機技術和創新的課堂形式,結合傳統教育和電化教育,優勢互補,形成全新的課堂文化。在現代化的整合型的教學模式體現了傳統教學與現代技術、創新思維與能力培養完美融合的新課堂。新的課堂具有更多的創新意識和民主意識,傳統的師生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變成了組織者和引導者; 傳統的課堂中心發生了轉換,教師為中心變成了課程內容為中心; 傳統師生關系發生變化,師授生學的關系變為了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共同體。同時教材也不再是不變式的標准教材而是求知型的探索式的新教材。這樣形成了新的和諧的教學氛圍,同時為教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有利於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和學習積極性。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為目的的教育,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達成以上要求為學生提供創新空間和條件,電化教育是構建創新學習環境的技術支持,因此需要體會它與傳統教育各自的優缺點,將兩者有機的相結合從而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振紅. 中小學電教.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顧明遠. 中國教育的文化基礎[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南國農,李運林,祝智庭. 信息化教育概論[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摘要:
在中小學教育中,美術教學由一開始的不受重視逐漸地進入到人們的視線中,在美術教育地位逐漸提高,教學工作開展的越來越好的情況下,美術教育對中小學創新思維培養所具有的作用也慢慢地突顯出來。因此,本文以美術教育對中小學創新思維培養意義為題,對美術教育對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原則以及意義等進行了深入地分析,並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希望可以為教師更好地開展美術教育,充分發揮其作用,促進中小學創新思維培養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
美術教育;中小學創新思維培養;意義
在中小學教育中,美術教學已經成為了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有效開展美術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美術知識,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還可以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所以說,美術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一舉多得的作用。因此,在合理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美術教學,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美術教育對培養中小學創新思維的重要性以及原則。
(一)對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中小學生的思維還不是十分成熟,正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在這一階段,若是不能有效的開展創新思維培養工作,那麼當學生思維已經成熟之後在開展就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中小學階段是最好的培養時期。在此時期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可以從美術教學入手。
要知道,美術這一學科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而且對於教學方式也沒有固定的要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這樣就使得教學的靈活性比較強,而教學方式的靈活多變,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有著積極的作用[1]。多樣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想像力以及直覺思維的發展,而此兩者的發展有助於學生形成創意想像,進而促進其創新思維的形成。
(二)美術教育培養創新思維的原則。
教師在開展美術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不能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且還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並按照自由、平等等原則來開展教學,只有這樣進行的美術教學才能夠推動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發展。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發揮美術教學具有的創造性,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思維發散環境,學生在此環境中學習美術知識,可以自由創造,這樣其思維就可以得到創新的發展。
二、美術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教師想要通過美術教學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只有當學生具備了此種精神,才能在學習中自主開拓,久而久之,其創新意識以及能力都會得到培養。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精神引導,對於提出的問題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多啟發學生動腦。與此同時,因為美術知識是比較靈活的,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思維想法融入到知識學習中,這樣學生的創新精神就可以得到培養。
(二)注重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
發散思維是培養學生思維創新的一種引導方式,所以教師在教學可以根據美術這一科學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同時,教師還可以將發散思維訓練融入到教學中,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比如說,當教師想要讓學生自己創作一幅作品的時候,可以先給一個命題,就以《夏》為命題,對於夏天每個學生都不陌生,而且此命題和生活實際也可以結合在一起,學生可以自由發揮,將自己認為的最具代表性的內容畫出來。很多學生可能會畫花朵,會畫藍天白雲,這樣的想法是較為固定,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啟發,教師可以說:「同學們,夏天天氣熱,怎麼可以降暑呢?」這一問題提出之後,學生就會想到,夏天還可以游泳,還可以在樹蔭在乘涼等,當這些想法從腦海中浮現之後,學生進行夏的創作就會多樣化,這樣學生的思維就得到了發散。
(三)構建創新思維教學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構建創新思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在教學中,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並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才能夠得到放鬆,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創新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此情境中思維得到碰撞,進而產生新的火花。綜上所述,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培養,要知道,創新思維對於學生的發展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在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思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以此來促使學生形成創新思維,並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進而為其以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金迎弟.淺談小學美術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3):274-275.
;③ 新課改背景下化學教學方式研究的論文
摘 要:課程實施是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堅持「以人為本,成功育人,和諧發展」。緊緊圍繞「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課改的核心理念,鼓勵教師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為學生創設自由、和諧發展的空間,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正在向積極方面發生著轉變。
關鍵詞:新課改;化學;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轉變
一、新課改背景下化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化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首先體現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上。教師在自己的腦海中初步樹立了課程意識、過程意識、導學意識、開放意識、整合意識和創造意識。這種定時定量對教師進行的校本教研,有力地促進了教師和學生與新課程的共同成長。教師已理解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的真正意義,並嘗試著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給學生提供個性發展的空間,鼓勵並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和六個方面的具體目標,這為我們的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首粗求。而要實現這些目標,首先就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適應新課程要求的課程觀、教學觀、人才觀和質量觀,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好新課程的實質,才能自覺地把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在每節課的課堂教學中,落實在每個學生的培養過程中。
實施新課程,必須樹立新型的人才觀,自覺地圍繞新課程的培養目標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著眼於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和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與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差異,發展學生的潛能;必須樹立新型的教學觀,自覺地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建立新型的教與學的關系;必須樹立新型的評價觀,自覺地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不斷改進教學的作用;必須樹立新型的課程資源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大力開展新課程校本教研,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
二、新課改背景下化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的現狀與實施
目前,化學課堂教學方式雖有許多轉變或改進,但是離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還相距甚遠。如不同程度的存在教育觀念「重教書輕育人」,課程資源「重靜態輕動態」,教學目標「重雙基輕能力」,教師備課「重備書輕備人」,教學方法「重教法輕學法」,實踐參與「重陸鍵個體展示輕整體參與」,教學評價「重單元和結早芹巧果輕多元和過程」。
因此,每一位教師必須自覺革除長期在應試教育中形成的教育思想,必須改變以往自己已駕輕就熟、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和方式,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實現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化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可以從以下及幾個方面加以實施:
1、認真研究課程目標,目標導學、提高效益。
研究課程目標,要弄清課程目標體現了新時代對人才素質的哪些要求;弄清課程標准倡導了怎樣的課程理念;弄清課程目標反映了數學學科知識領域和教學領域的哪些新成果和新發展。要能夠站在整體的角度上,從培養目標、課程目標出發,去確定教學課題目標,做到「目標導學、提高效益」教學。
2、深入鑽研課程內容
自己從整體上把握課程內容,要系統學習課程標准,精心教材,把握知識的縱橫聯系,以便在教學中能夠溝通知識的關聯與發展,做好學生學習知識中的孕伏和延伸,使學生在知識循環中上升,在知識滲透中提高。要悉心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教師不再是課程的復印者,而是課程的開發者,整合者,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根據達成目標的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加工,如對教材進行調整、組合,增刪等。以便掌握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有目的有意識地為學生今後繼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細致了解學生
新課程的實施,必須體現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的要求,通過學習,要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要實現這一點,要求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全面細致了解學生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等情況,以便能針對學生實際,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教學活動獲得最大效益,使每一節課優質高效。
4、精心設計教學方案
設計教學方案,是教師備課的最後一道工序。教師要在前面分析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分析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對課程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對教學過程中相互聯系的各個部分做出整體安排。它既是對學生要學知識的加工整理,又是對引導學生如何學進行的加工整理,是對每節課要達到某教學目標進行的教什麼、怎樣教、達到什麼結果的策劃。它包括教學程序的安排、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實施教學評價等。按照新課程的要求,教學方案的設計應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教師要改革教學方式,轉換角色,努力提高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獨立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全力優化課堂教學
新課程的實施,必須把好課堂教學的關口,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是生成的課堂教學,它充滿了創造的生機,無論多完善的教學設計都應該在課堂教學中不斷調整和豐富,都會在師生交往互動中生成和發展出許多新問題,新認識和新成果。新課程倡導課堂教學要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要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系。新課程開放性、創新性的特點,將研究的重心下移到課堂,以促進每個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校本教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所以,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了平台。
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是無意中抑制了學生特長的發揮還是真正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可以說,沒有新課程課改,就沒有這種深層次的反思,沒有這種深層次的反思,就不可能從過去的模糊認識或困惑中走出來。今後在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自己切實做到,按新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教學,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做學生的真正朋友,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真正面向全體,分層次施教,成功教育。促使每一個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嚴格按照「減負」的有關規定布置家庭作業,增加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並指導學生科學安排這些時間,使學生能結合個人情況而自主學習,自主活動,自主實踐,達到陶冶情操、豐富知識、增長才幹、發展特長的目的。
新課程背景下化學教學方式的轉變是一個系統的綜合治理工程,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行為,學生也要改變完全依賴老師的學習習慣和行為。只有師生齊心協力,共同合作,加大校本研究的力度,相信我們的新課程研究成果必定會讓學生的終身發展受益。這是對我們教師付出的最好回報,也是我們的最大願望。
④ 淺談英語教學方法論文
淺談英語教學方法論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那麼一般論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淺談英語教學方法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語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科目,既有縝密的思維,又有隨意的流動性;既有記憶的成分,又有規律可循的成分,是動與靜的結合,是聽、說、讀、寫的綜合反映。如何處理英語教學中「難」與「易」這對矛盾,從而鞏固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從轉變教育觀念入手
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的教學目的之一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全班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要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改變「只抓少數,忽視多數」的升學思想,要向「全面貫穿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素質教育轉變。比如,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需要採取形式多樣而有效的教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雙人訓練」、「小組練習」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增加每個學生口語練習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使更多的學生享受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好地創造課內外學習英語的氛圍。
二、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入手
這是問題的關鍵,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濃與淡,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初中學生已在生理上漸趨成熟,已經為自我培養廣泛的學習興趣和學科愛好創造了前提條件。作為教師,應該當好引路人,如給學生訂閱英語報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實現「要我學——我要學——要學好」的轉變。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強英語的聲像效果,讓學生產生一種「好奇」的心理,進而循循善誘,促使學生對學習英語感興趣。
三、從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入手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從而達到與外界的交流和認知。有些學生怕說,或說的是「中國式」英語,不能脫離母語。因此,作為教師,要把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作為一個關鍵。一些經常化的口語,教師首先要帶頭說起,比如:平時交流、上課前後的問候語、課堂的值日生匯報等,並且要做到字正腔圓,以免學生受到錯誤影響。
四、加強日常訓練
這里所說的日常訓練具體指的是聽、說、讀、寫的訓練。聽,就是要求學生正確地發好音,實現英語的標准化,提高學生的辨音知音能力,使聽者能理解說者所表達的中心意思。可以不定期地利用早讀、課間、課堂播放英語磁帶、英語電教片、英語歌曲等。說,就是在日常的交流中注重英語口語表達的養成,且要營造一種氛圍,做到教者帶頭說,學者跟著說,盡量消除英語課堂上的「漢語化」。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讀,就是要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閱讀理解對話、課文,加強對單詞、片語、語法的理解和記憶。寫,就是要勤用筆寫。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要經常性地組織學生默寫單詞、片語,並不定期地組織學生寫一句話,或寫一篇小短文,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掌握能力在日常訓練中得到提高。在發展聽、說能力的同時注意讀、寫能力的培養,以求四種技能同時提高。平時可結合使用練習冊,開展多種活動、競賽等筆頭訓練,這對培養寫的技能無疑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五、「精講」與「精練」相結合,提高教學的科學性
「精講」是指在課堂教學中講重點、難點、疑點。為此,要確定重點,找出難點,明了疑點。教學中,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精練」是指要練准、練巧、練好。通過練,擴展學生的思維廣度,並把新知識及時納入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去,不斷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好練習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利用課後習題挖掘其智力因素,發展智能,培養素質;二是有針對性、啟發性、多樣性地設計習題,注意麵向大多數學生,又富有彈性,使優生吃得「好」,差生能保「底」,中間生吃得「飽」;三是讓學生自己設計習題,這樣更容易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在練習中,要注意及時反饋和調節,以便校正誤區和強化績效。
六、切合實際,施展教藝
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施展教學藝術,才能提高學生的素質。如:可巧用「誤導」原理,正確理解教材內涵,用「漏詞法」、「調位法」、「誤判法」等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自下苦功。同時,要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准確理解教材內容,如採用電視、實物、圖片、掛圖、幻燈、音樂等,不斷刺激學生的眼、耳、心,使學生的多種感官一起「活動」。這樣,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就會深刻起來,教師所教內容也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七、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
初中生接受新鮮事物比較快,通過組織一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的活動,將英語教學深入活動之中,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和鍛煉,這種活動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不斷總結
總結是為了更好地進步。作為教師,對學生出現的各種疑慮要善於思考,「曉其一而知其全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通過指導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對所教內容也要做到「課前能預習,課堂能會教,課後能提高」。
英語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適合自己及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
摘要:
英語學習作為一種非母語學習,對農村小學生來講,激發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主要探討了小學英語教學方法。
關鍵詞: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方法
一、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要多樣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1.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應貼近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把所學的內容應用到他們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如,在教學away時,教學生An apple a day,keep the doctor away.學習名詞dog時,我又告訴學生,含dog的片語或諺語也不少,而且很有趣,如a lucky dog(幸運兒),hot dog(熱狗),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之日)。
2.教師應在課堂上,盡可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下,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學習,自然信心就增長了,也就敢用英語大膽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英語和施展能力的興趣。
二、教學手段應形式多樣,要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與良好的語言環境
1.為了適應學習內容的靈活性,把英語變成開放、民主的交流現場不失為一個好方法。要想讓課堂「活」起來,教師先要「活」起來。教師自始至終要給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這就要求教師語調抑揚頓挫、語言風趣幽默、表情豐富、手勢恰當,以此做出榜樣,渲染氣氛,感染學生。
2.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課堂教學應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情景法、直接法、討論法、練習法、視聽法、交際法等,只要有助於實現教學目標的都可採用。
三、運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進取
1.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每個學生取得的成績及點滴進步都予以肯定。可採用多種表揚和獎勵的方式,如:我在上課時給認真聽講的學生發小貼熊,並將每節課時英語學得好一點的學生指命為當天的小老師,並發小貼熊,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理,在平常教學時,讓他們用所學知識分組比賽,並由教師或其他同學給予評分,這也能促使他們更加認真聽講。
總之,教師在教學時應採用各種有效方式,鼓勵學生積極進取。
摘要:
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值得我們去研究。筆者從事英語教學多年,對於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有許多想法。在課堂上如何進行語法教學、怎樣指導學生背誦、如何打好英語學習基礎等都成為本文所關注的話題。
關鍵詞: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方法
新時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無疑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場巨大變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教育界人士常常談論的論題。
筆者在農村中學從事英語教學十七年,對於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有許多想法。「教學」一詞中的教,在英文中為teach,有「給人示例」的意思。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的有效性,並不是指教師教得認不認真、教學內容有沒有完成。關鍵在於看學生有沒有學到有用的東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如何。如果學生學的糟糕,教師教的賣力、再辛苦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筆者在教學中,很注意向同行學習,注意平時的教學反思。一節好的英語課,需要教師細心雕琢、認真准備才行。聽課及教學日誌、或教學反思是很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能的方法。
筆者通過實踐、摸索,逐漸掌握了一套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現在寫出來,與同行們共同商榷。
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筆者注意以下問題的處理:
(一)抓好語法教學
現行英語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多,課時又極有限。
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教材,在編寫內容上重復的較多,如音標、字母、日常口語、對話等相當一部分七年級課本中的單詞和句子,在小學課本中均已出現。中小學英語教材的銜接上存在著脫軌現象,嚴重地違反了教育學原理。
語法項目等比較復雜,學生不易掌握。
語法揭示了語言的內在規律。對於學習者來說,一定的語法知識有助於更正確和更標准地使用語言。而對於外語學習來說,語法學習則是掌握一門語言的捷徑。
近些年英語教學方法不斷翻新,英語課成了「四不象」。一部分教師,尤其是剛走上講台的教師,容易走極端。在英語課上幾乎不講語法,上課就是全盤西化的授課方式,這種課實質上是很不走俏的課,費時低效不說,學生易「走火入魔」,或容易造成「兩極分化」。
交際教學法是美國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在1972年提出的。後來在此理論基礎上,肯納爾(Canale)和斯溫(Swain)進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論,他們認為交際能力應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語法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話語能力和策略能力。
筆者認為:在語言教學過程中,不講語法和語法講的較少的作法是很危險的。英語對於學生們來說,有許多陌生的.地方,如單詞難記,句子結構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學中,要騰出時間補上語法教學這一課。語法教學,也不能脫離語境——如能將語法知識融入語言材料中,通過閱讀材料分析重點內容、強化難點等方法,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內容。選取的材料應有趣: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小文章、詩詞、對話等,都可以用。也可選取英美小說簡易本中的東西,讓學生讀。網路上、報紙上許多與學生所學知識有關的材料也可以拿來用。
應該注意教材上每單元的Grammar Focus ,讓學生明白句意,再出現一些例句,歸納詞和句的用法。讓學生象學古漢語那樣,字詞都一一去推敲。另外,讓學生做點語法練習。這樣做,有百益而無一害。語法教學在基礎英語教學中不能缺少,方法應多樣。學生通過貼近生活的感知、理解來學習和使用語法,而不是孤立的拿句子就事論事。
所以我們既不要談語法「色變」,也不要脫離語言實踐,而津津樂道於語法。
(二)加大背誦力度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從孩子一開始學英語,就要注意指導學生去背誦。
剛開始時,只需讓學生背一兩句話,逐漸地加大力度。由背句子,背對話,再到背誦長文章,教師要堅持每天督促學生朗讀背誦。
學生一旦養成此學習習慣,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英語學習本無捷徑可言,入門階段需要死記硬背。想不費功夫,就牢記單詞、脫口而出講英語,恐怕是徒勞的。
許多英語名家都提倡學生背誦。如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梅仁毅先生就說過,「在基礎階段,或高年級,要努力背誦名篇,譬如說,背50—100篇,無論從語言還是從內容來說,這都是精華。背熟了,對了解西方文化和研究文字的運用都有好處。」
真是至理名言。在教學中教師們應注意對孩子背誦能力的培養。
(三)努力用英語組織課堂
用英語教英語,這應當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要求之一,應倡導。
盡量用英語講課,語速自然停頓恰當,不給學生在大腦中進行英漢轉換的時間。
課堂上,教師如果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剛開始學生可能不太適應,但如果堅持做下去,學生的聽說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就會逐漸增強,這個筆者深有感觸。
剛走上講台時,因為用英語教英語,招來同事、學生以至領導的不解,但筆者頂了下來。剛開始時,課上允許說漢語。慢慢地,等學生適應了,盡量減少漢語的出現。學生稱筆者為「洋老師」,說我的課有趣,他們喜歡這種授課方式。
課堂力應求形式多樣。
每天課前熱身對話,讓不少學生拋棄「害羞、怕開口」的毛病。課前幾分鍾的說話練習,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課堂氣氛,對學生起幫帶作用。熱身對話以新穎愉快的方式拉開教學帷幕,以迅速簡潔的形式整合學生思維,從而把學生帶入輕松活潑的教學活動中。
在筆者的課上,採用最多的是表演課。讓學生對話表演,談論圖片、說喜歡的事物、講故事等,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聯系起來。讓英語課真正成為學生十分嚮往的興趣天地。
(四)打好基礎
基礎很關鍵。在剛開始英語教學時,應當抓好學生的語音關、書寫關。
1、過語音關。
教學生國際音標的讀音、母音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讓學生朗讀單詞。反復認真的模仿及大聲朗讀,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對學生進行看、聽訓練的同時也要求學生反復模仿,養成良好的語音習慣。對於長詞、長句的語音訓練,要分音節和語段訓練。大聲朗讀對學生語感的形成,幫助會很大。
2、重視書寫
要從剛開始就要抓好學生的書寫,對學生的作業應該嚴格要求,不能聽之任之。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作業要當面訂正、指導。書寫差的,指導學生進行規范的書寫,圖快不認真的,讓他重做;抄襲作業的,提出批評,堅決杜絕抄襲現象。
(五)注意文化教學
中國古時候兒童入私塾讀書,讀《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此外還讀《千家詩》《唐詩三百首》,意在讓兒童早期接觸我國傳統文化。
學英語也一樣,讓學生通過英語文章、材料等的學習,了解西方人說話、做事等禮儀知識,了解其風土人情。
在課堂內外,可以抽出時間去介紹西方禮儀和節日的知識。如:在談及西方的感恩節、聖誕節時,可通過VCD、多媒體、圖片、書報資料等,讓學生觀看節目和閱讀文字,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平時在開課前播放音樂、英文歌、對話材料,營造語言學習氣氛。
教師可在課外組織各種文化專題講座。如外國節日、宗教習俗、餐桌禮儀、小費、問候語、禁忌語、體態語和手勢語等。教師也可幫助學生閱讀一些英文故事、報紙雜志文章,促使學生留心並積累有關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這將有利於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新課程實施以來,初中英語教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情感,把學習過程真正交給學生——但是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如把「對話」當做問答,把「自主」變成「自流」。獨自學習、探究學習等有名無實。
這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筆者這里所提到的問題,可能對於其他同行有參考和借鑒作用。因限於篇幅,就寫到這里。
最後筆者想借別人的話結束本文——「在英語教學中,應當還孩子們說的權利。讓民主像一座橋一樣搭在師生的心靈至上。做老師的人,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中去,做他們的好朋友。」讓你的英語課堂成為孩子們心靈所嚮往的最快樂的地方吧!
「講學之功,貴在心悟;施教之功,在於誘導。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煉成鋼。」
教學是一門科學,只要我們肯下功夫研究,會找到解決各種問題的突破口的。
參考文獻:
【1】張丹主編,《初中英語有效教學和諧課堂》,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2】王道福主編,《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新修煉》,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3】於勇主編,《教學技能訓練》(中學英語),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4】胡春洞主編,《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
【5】包天仁主編,《基礎英語教改論壇》(初中教師卷·第三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⑤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3篇
小學數學教與學過程需要實施研究性學習,基於研究性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創設一個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情境。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歡迎閱讀!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篇一
1、研究性學習內涵
小學數學教與學過程需要實施研究性學習,即在教學中,主張教師設定具體的課題,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已掌握的知識與技巧及搜索的相關信息等進行綜合,學生自主地建構與更新知識體系,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及自主學習的精神。基於研究性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創設一個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情境,引導同學們通過科研的 方法 搜集與獲取大量知識信息,解決課題的疑問與問題,實現學生探索性的建構知識體系,實現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科學研究過程相結合。
2、基於研究性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 措施
2.1營造研究性學習的學習環境
營造研究性學習的學習環境包括兩方面,第一,寬松、愉快、平等的環境;第二,合作、探究的環境。前者的作用主要是調動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興趣,而後者是加強生生間、師生間的交流。例如,學習“立體圖形的認識”章節時,可以通過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章節時,利用匯總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不同的圖形,使學生在動畫中提升學習的興趣。例如,學習“立體圖形的認識”時,第一步:(1)教師可以引導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a援長方體的特徵援b援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徵進行 總結 的。(點:有八個頂點;線:有十二條棱,相對的四條棱的長度相等;面:有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相對的兩個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對的兩個面面積相等;)。(2)教師總結:我們通過點、線、面三個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徵進行總結。第二步:(1)教師可以引導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a援正方體的特徵。b援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正方體的特徵進行總結的。(點:有八個頂點;線:有十二條棱,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面:有六個面都是正方形,並且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第三步,共同討論:(1)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麼共同特徵呢(2)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麼不同之處呢?相同點:長方體與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援不同點:a援“線”上的不同點:長方體的棱分別是相對的4條棱相等,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而正方體的12條棱全部相等,叫做正方體的棱長。b援“面”上的不同點:長方體至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而正方體的6個面都是正方形。(3)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麼關系?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通過這樣的環境的研究性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過的一些立體圖形的特徵,掌握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徵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2列舉與搜集與生活聯系的例子
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列舉與搜集與生活聯系的例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與解決,從而不斷的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不斷的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積極的解決與探索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最終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習“量的計量”章節時,教師可以通過“同學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採用了國際上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你能 說說 這是為什麼嗎”來導入新課程;利用自學的方式進行具體知識點的簡單熟悉;並且利用如下例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練習:一枝鉛筆長176();一個 籃球 場佔地420();一張課桌寬52();一個火柴盒的體積是21();一間教師的面積是48();一種保溫瓶的容量是2()10麻袋大米約1();l個雞蛋約6.5();1棵白菜約2.5();1名六年級學生體重是40();測量兩件傢具,記錄各邊的長度,算出表面積和體積;稱出兩件炊具的質量並記錄下來;調查父母的出生年、月、日,算一算平年還是閏年;記錄自己從家到學校所用的時間。
2.3創設與給予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條件
如果教師不能創設與給予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條件,就不能真正的調動學生探索與實踐熱情,也不能調動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效果將不明顯。所以,基於研究性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措施需要包括創設與給予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條件。例如,學習“條形統計圖”章節時,教師可以搜集條形、拆線和扇形統計圖等統計圖的具體表現形式,並讓學生搜集各年級的學生數量且繪制條形統計圖:一年級:一班40人,二班38人;二年級:一班40人,二班40人;三年級:一班41人,二班38人,三班36人;四年級:一班36人,二班38人;五年級:一班44人,二班39人;六年級:一班37人,二班42人。或者教師可以給出學生如下數據讓學生根據表中的數據。通過此過程,可以使學生有機會主動地繪制條形統計圖,掌握制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能看圖准確地回答問題。
2.4建構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平台
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為學生建構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平台,引領學生觀察生活、關注身邊數學問題。例如,學習“量的計量”章節時,教師可以專門設置研究性學習的課堂,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採用法定計量單位的重要意義,系統的復習與掌握長度、面積、體積、質量、時間單位,以及具體換算,及各種計量單位間的進率。
3、結論
綜合上述的內容我們可知,基於性研究性的學習教學可以使學生實現有效學習,並指導學生怎麼運用知識與建立知識聯系,有效地獲取新知識,形成知識體系。基於性研究性的學習教學這種方法是一項被廣泛宣傳與運用的 學習方法 。
作者:周小如 工作單位: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永昌第三小學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篇二
一、創新教學法讓學生自主學習
小孩子從小就要進入學校裡面學習,但是沒有人問過他們願不願意,換句話說,他們是在老師、家長的壓力下才會“認真學習”的。這種學習過程叫做被動學習,學習的效果效率低,且浪費時間。傳統的教學就是單純的“灌輸式”學習,沒能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動性。採用創新 教學方法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一位 教育 家曾經說,最好的教育是讓被教育者不知道自己已經受教。數學老師要把問題擺在同學們的面前,讓他們去思考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老師上課之前要給同學們設計好開課的問題,並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先自己選擇題目解決,然後老師再做總結。這就要求老師所出題目要蘊含本節課的知識,或者是能夠回顧上一節課的知識。小組成員的分配也要合理,不能夠顧此失彼,要公平公正。這樣能夠讓學生們進行自主的探索,從各個方面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後再討論。這種過程能夠增強學生們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還能夠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創新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雖然說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但是,那是對解題的答案或方法的正確性來說的。對於一個數學問題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思考,然後採用多種解決方法。但是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嚴重禁錮了學生的 創新思維 。遇到一個問題,老師就會將標准方法告訴學生,然後同學們按照這個思路進行思考。等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學生就可以“照葫蘆畫瓢”,按照之前的解題模式做出正確的答案。雖然這樣的方法能夠增加同學們做題的正確率,但是卻減少了學生創新的機會。如果長此以往,數學問題解題方法永遠不可能簡單化。創新教學法不但是一種教學方法的創新,更是一種創新思想的傳遞。就像是“蝴蝶效應”一樣,用老師的創新帶動學生的創新。採用不同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法,將數學多維立體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他們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解題。比起傳統的套模板式的做題方法,自己想出的方法可能既復雜又麻煩,但是這是敢於嘗試的表現,這種精神才是學習所需要的精神,這種“不做對不放棄”的毅力才是學習所需的毅力。老師在教學時要將自己和學生擺在一樣的高度,只有這樣老師才會去認真聽取學生的解題意見,才會採納學生的解題方法,這樣才能夠促進創新。另外對於教學方法的創新,老師也可以聽取學生的意見。不要認為學生不懂得教學,他們的觀點缺乏實踐性。但是畢竟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他們了解自己喜歡和能夠接受怎樣的教學方式,知道怎樣的教學才能引起自己的興趣。也許學生給老師提的建議比較“理想化”,但是只要老師稍加修改,或是將裡面可行的元素融入自己的教學當中,那麼就能夠找到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新方法。對於別的老師的創新教學法也要合理利用,絕對不能照搬。因為使用的對象不一樣,要根據自己的學生加以修改,因材施教。
作者:唐世明 工作單位:重慶市巫山縣石碑小學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篇三
1.合理分組
合作學習,是體現一個團體的合作能力,可讓學生明白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學習首先一定要合理地分組。一般而言,合作學習小組4人最合適,最好遵循“就近原則”選擇小組成員。如果是年紀較小的學生,則可兩人一組,即同桌合作。合理建組便於成員合作,同時可以激發各組間的競爭,這樣易於形成和諧的學習氣氛,同學們之間可以強弱互補,共同進步。建組應注意優、中、差生之間的組合和學生之間的性格、 興趣 愛好 、學習能力與身高等各種外在因素的互補,同時需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1]。在小組分配完成後,要進行民主推薦,選出各個小組的組長,並依照性格特點分配組內其他成員的負責要點與任務,這樣的分配保證每個成員都能發揮自己最佳狀態,使任務快速圓滿完成。在每個成員完成各自的任務後,應讓他們嘗試另一個角色中的工作,使他們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得到更多的 經驗 [2]。例如,在講授“小小的商店”這一章節中,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開起“小商店”,學生的各種小玩具、文具等均為商店裡的物品,而學生則扮演顧客、店長、店員、收銀員等各種用角色,此時教師需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如分為顧客組、收銀員組、店員組等。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如果不分組或分組不科學,則可易產生混亂的局面,降低合作學習效率。
2.科學開展小組合作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是每個學習內容都需要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比如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的環境設備、適合的時機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如果教學內容在學生較容易接受的范圍內,就讓學生個人獨立完成學習或進行集體授課;如果知識點多、學習復雜的內容,就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即合作學習[3]。學生是否能充分體會合作學習中的樂趣,主要取決教師是否採用了有效的引導方式。教師在展開活動的過程中,要尊重每位參與的學生,無論“差生”或優生,都要做到一視同仁,特別是在學習上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更要盡心保護他們脆弱的心靈,盡量消除他們自卑感等。教師還應及時了解各組學習情況,並對每個小組作出評價、建議與鼓勵。而能使合作學習有成效的重要條件之一是:充裕的學習時間。教師讓小組進行操作、研究、探討、交流思考的過程中,要使每個學生都能有發言和提問的機會,使學生能相互補充,互相進步,這需要教師留有充裕的時間讓他們進行自主思考,在解決問題後才會豁然開朗,記憶深刻,合作學習才會有顯著的成效[4]。例如在講授“圓的認識”這一章節時,教師可將全班分為五組,讓學生分組找出生活中是圓形的物體,看哪組找出的物體最多,在講解關於“圓”的相關知識後,教師又可分組進行合作學習,即讓學生分組進行練習,看哪一組能夠較准確地畫出圓形,准確地測量出所畫的圓形的半徑與直徑。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
3.重視個人與小組評價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建議與鼓勵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對學生以後的學習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評價,更應慎重考慮才可以說出每一句評語。教師要做到這樣,首先要將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進行有機結合,既要注重個人評價,又要注重小組評價,肯定個人在小組合作中的重要性,對學生之間出現的合作互助關系給予表揚;其次要注重學習過程中和學習結果的評價,尤其要注重學習過程中的評價,肯定學生合作過程中的表現,並對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學生及時糾正錯誤[5]。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教學的方法,其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學習到基礎的數學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於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作者:王景坤 工作單位:赤峰市巴林左旗楊家營子寄宿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