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拉肚子拉水止瀉小妙招 拉肚子吃什麼馬上見效
1配方:生薑15克,紫蘇葉10克,陳皮10克,紅茶3克,紅糖適量。
做法:先將生薑、陳皮切細絲,與紫蘇葉、紅糖共放保溫杯中,倒入沸水,悶泡15分鍾後可飲用,邊飲邊加開水,每日1劑。
功效:溫中散寒、化濕止瀉。適用於寒濕瀉,症見大便清稀,每日多次,腹部疼痛,喜溫喜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肢體沉重睏倦,舌蓉白膩,脈缺鉛沉細者。
配方:石榴皮60克。
製法:將石榴皮洗凈,入鍋內,加適量水,煎至100毫升即可。
用法:每日服3次,連續服用1周。裂輪
功效:收斂止瀉。適用於赤白痢疾。
原料:龍井或其他綠茶3克,大蒜20克,紅糖適量。
做法:將大蒜去皮,搗爛成泥。取合適器皿,放入綠茶、大蒜泥、紅糖,用沸水進行沖泡,加蓋悶泡10分鍾即可。
功效:大蒜是天然的植物抗生素,能殺死多種致病真菌,因此,本飲品有殺菌作用,適合急性腸炎腹瀉的人群飲用。
材料:蘋果一個,水適量,鹽適量。
做法:取蘋果1隻洗凈,連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煎湯代茶飲。
功效:蘋果是鹼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
材料:糯米30克(略炒),山葯15克。
做法:將上述食材共煮粥,熟後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調服。
功效:焦米湯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材料:胡蘿卜250克,水適量。
做法:取鮮胡蘿卜250克洗凈,連皮切成塊狀,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爛,去渣取汁喝,每日分2—3次。
功效:胡蘿卜呈鹼性,含有果膠,有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細菌及毒素的作用,所以腹瀉初期,效果不錯。
配方:粳米100克,山楂30克,神曲15克,紅糖適量。
製法:將山楂、神曲洗凈去渣後搗碎,入砂鍋煎煮取葯汁;將粳米淘洗干凈,入砂鍋加清水煮沸後,再倒人葯汁煮至米爛,加紅糖即可。
用法:趁溫熱服食,每日1劑,分2次食完。
功效:健脾胃,消食積,散瘀血。可改善消化不良、腹瀉等。
原料:山伏源好葯30克,小米30克。
製作方法:將山葯切碎、炒熟,小米水浸1夜後共煨粥。日服1~2次,空腹服。
功效:可補脾益氣、溫中散寒、澀腸止瀉。
原料:芡實粉60克,粳米100克。
製作方法:先將粳米煮稀粥,芡實粉加水調成糊,入粳米粥中,攪拌煮沸即成,可常服,也可加適量白糖調味。
功效:固腸止瀉,適用於寶寶拉肚子。
材料:茯苓粉30克,粳米60克,大棗1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大棗去核,浸泡後連水同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茯苓粉拌勻,稍煮即可。
用法:服時加白糖適量,每日2 ~ 3次。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補中。適用於脾虛久瀉,以及風寒型腹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氣少,腸鳴腹痛,或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
材料:白扁豆15克,人參5 ~ 10克,粳米50克。
製法:先煮扁豆,將熟時,入米煮粥;同時單煎人參取汁,粥熟時,將參汁兌入調勻即可。
用法:空腹服,每日兩次。
功效:益精補肺,健脾止泄。適用於久泄不止,脾胃虛弱或小兒吐瀉交加者。
材料:藿香6克,茯苓10克,薏苡仁10克,澤瀉10克,半夏6克,淡豆豉6克,厚朴6克,白豆蔻仁3克,杏仁3克。
製法:上葯加水適量煎煮,連煎兩次,去渣取汁,將兩次葯汁合並。
用法:1日1劑。早、晚各1次,溫熱口服。
功效:疏風散寒,化濕止瀉。適用於風寒瀉。
材料:白術12克,黨參12克,茯苓12克,葛根9克,山葯9克,神曲9克,扁豆9克,木香3克,甘草3克。
製法:上葯加水適量煎煮,連煎兩次,去渣取汁,將兩次葯汁合並。
用法:1日1劑。早、晚各1次,溫熱口服。
功效:健脾止瀉。適用於脾虛泄瀉。
材料:薏苡仁60克,米飯鍋巴(以焦黃黑色為佳)60克。
用法:將薏苡仁和鍋巴,加清水適量,放鍋內同煮,待薏仁煮熟,即成稀粥。每次1碗,1日3次,連服1 ~2天。口服苡仁鍋巴粥時禁食腥辣、油膩和黏食。
功效:薏苡仁有健脾止瀉,而鍋巴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兩者搭配對於急性拉肚子或久治不愈的拉肚子非常管用。
材料:大米30克,茶葉10克
用法:先將大米入鍋炒黃,再加入茶葉共炒至黃黑色,加水250毫升,沸煮5分鍾,濾渣,一次服飲煎汁(嬰幼兒酌減)。
功效:茶葉有殺菌作用,而焦米湯具有收斂止瀉作用,可用於多種原因引起的拉肚子症狀。
配方:地榆10克,蜘蛛香9克,徐長卿6克。
製法:將上葯用水煎煮,濾渣,取汁。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
功效:止血止瀉。適用於腹瀉、痢疾。
備註:上述食療方,需在專業的醫師指導下對症使用。
2艾灸療法是利用燃燒艾柱或艾條產生灼熱,刺激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對於腹瀉,艾灸療法可以藉助灸火的溫熱力以及葯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如治療睥胃虛弱型拉肚子
症見大便溏瀉,水谷不化,每食生冷油膩或難消化食物則腹瀉加重,腹部隱痛,喜暖喜按,食慾不振,食後即脹。
取穴:神闕、天樞、腹結、足三里、脾俞、胃俞。
治法:艾條灸。將艾條點燃,對准穴位,距離皮膚2 ~ 3cm施灸。每穴5分鍾,每日3次。3~6次為1個療程。
備注
艾 條灸即是使用製作好的艾條(用桑皮紙將艾絨捲成圓柱形條狀如煙卷狀)來進行灸法操作的方法。將艾條的-端點燃,對准應灸的穴位或患處,約距離皮膚2 -3cm處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感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鍾,至局部皮膚紅暈為度。灸時可以將示指、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 溫度,避免燙傷。
3通過掌摩腹部可以疏通經氣、溫經散寒、促進胃腸蠕動、加強消化功能,有很好的止瀉作用,具體方法為:
用一手掌平貼於上腹部,做順時針方向環形摩動2—3分鍾。在腹部用摩法充分按摩後,再以單手掌心著力於神闕穴,旋轉按揉,持續2—3分鍾即可。
4熱熨療法是將加熱後的葯物或物體放敷於人體的某一部位而進行治療的一種外治療法。通過熱熨方法,可以很快驅趕人體腹腔的寒邪,行氣活血,起到治療腹瀉的作用。
如治療寒濕型拉肚子
症見大便清稀,或如水樣,或帶有白色黏液,腹痛喜暖喜按,腹脹腸鳴,口淡無味,食少倦息,肢體沉重。
蔥鹽袋
組成:蔥白6根、食鹽少許、酒糟1小杯。
用法:上葯混合炒熱,以白布包裹。將白布葯包熨貼於臍部。
說明:冷卻後則再炒再敷,連敷數次。
『貳』 有助於止瀉的偏方大搜羅
如果自己出現了腹瀉的情況,那麼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視,並且一定要採取措施來進行調整改善。除了通過葯物來治療腹瀉的情況以外,通過一判棗吵些偏方也是很有幫助的,那麼有助於止瀉的偏方有哪些呢?下面將為大家做出詳細的介紹,希望對腹瀉的患者提供幫助。
偏方一、岩碧蒸蘋果
把蘋果蒸熟了,來吃的話,能夠起到止瀉的作用,這比一些葯物更加的安全可靠。在拉肚子時,別急著吃葯,蒸2個蘋果吃。把蘋果連皮洗干凈,放在碗里,上鍋隔水蒸熟,吃果肉。
偏方二、干石榴皮
選用十五克干石榴皮煎湯,加糖服用,每日2次,出現腹瀉時,服用這道食療能夠止瀉。因為在石榴皮所含根皮鹼,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均有抑製作用。石榴皮還能使腸黏膜收斂,分泌物減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療腹瀉、痢疾等症。
偏方三、雞蛋殼
選用三十克雞蛋殼,陳皮、雞內金各九克,放鍋中炒黃後碾成粉末,每次取6克用溫開水送服,每天3次,連服兩天。可以調理脾胃,促進消化,止瀉。
偏方四、麥麵粉
每次用麥麵粉半兩炒焦,加適量白糖用開水調勻,飯前服,一日二次,出現腹瀉的病人,連續服用2-3天,就可以收獲明顯的效果。
偏方五、吃雞蛋
准備一個雞蛋,白礬面少許。將雞蛋打破油炒後加白礬面少許。一次吃完,對於出現腹瀉的病人,非常適合止瀉效果突出。
偏方六、醋茶
選用三克茶葉開水沖掘侍泡,5分鍾後加陳醋2毫升飲用。每日沖飲醋茶3次,通過服用醋茶來治療腹瀉是很有療效的。
通過上文介紹的這些偏方來治療腹瀉的情況是很有效果的,出現腹瀉時不妨選擇用這些偏方來進行止瀉。出現腹瀉的患者,除了接受治療,還要做好護理的工作,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要合理得當,不可吃辛辣刺激過於油膩的食物,應該選擇飲食要清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