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的方法及優缺點如下:
(一)訪談法
訪談法又稱為面談法,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職務分析方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員就某一職務或者職位面對面地詢問任職者、主管、專家等人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在一般情況下,應用訪談法時可以以標准化訪談格式記錄,目的是便於控制訪談內容及對同一職務不同任職者的回答相互比較。
(二)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具體來說,由有關人員事先設計出一套職務分析的問卷,再由隨後工作的員工來填寫問卷,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員填寫,最後再將問卷加以歸納分析,做好詳細的記錄,並據此寫出工作職務描述。
(三)觀察法
觀察法是一種傳統的職務分析方法,指的是工作分析人員直接到工作現場,針對特定對象(一個或多個任職者)的作業活動進行觀察,收集、記錄有關工作的內容、工作間的相互關系、人與工作的關系以及工作環境、條件等信息,並用文字或圖標形式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分析與歸納總結的方法。
(四)工作日誌法
工作日誌法又稱工作寫實法,指任職者按時間順序詳細記錄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工作過程,然後經過歸納、分析,達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種方法。
(五)資料分析法
為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應當盡量利用原有資料,例如責任制人本等人事文件,以對每個項工作的任務、責任、權利、工作負荷、任職資格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進一步調查、分析奠定基礎。
(六)能力要求法
指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技能都可由更基本的能力加以描述。
(七)關鍵事件法
關鍵事件法要求分析人員、管理人員、本崗位員工,將工作過程中的「關鍵事件」詳細地加以記錄,可在大量收集信息後,對崗位的特徵要求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關鍵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敗的行為特徵或事件,如成功與失敗、盈利或與虧損、高效與低產等)。
『貳』 簡述考評人員素質測評的效度的方法
人員素質測評指標構建基本方法 一:工作分析法概念:工作分析法是一種以確定職位工作要求與責任范圍為目的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通過工作分析,可以明確所從事的工作任職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哪些素質是必不可少的,哪些素質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哪些素質是無關緊要的。 工作分析法步驟。
1:根據測評目的與工作要求,確定需要調查的職位范圍,制定調查提綱和計劃
2:採用一定方法廣泛收集有關職位任職者的主要工作要求和內容素材
3: 通過定性的方法栓選,形成內容全面的素質調查表,包括品德,智能,知識,經驗和資歷。
4: 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調查,要求被調查者對調查表上的素質內容進行評價與補充
5:對調查結果進行多元統計分析,栓選主要素質項目
6:對選出來的主要素質測評項目進行測試或者專家咨詢,保證素質測評目標的實現
二:專題訪談法 研究者通過面對面的談話,用口頭信息溝通的途徑直接獲取有關專題信息的研究方法。 專題訪談法包括個別訪談法和群體訪談法兩種 優點;具有簡單易行,研究內容集中,便於迅速獲得第一手材料。 缺點;談話沒有統一規范,使信息的獲取和加工受到研究者個人條件的影響
三:問卷調查法 概念:問卷調查法是指運用內容明確,表達正確的問卷量表,讓被調查者根據個人的知識與經驗,自行選擇答案的研究方法。
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
開放式問卷:開放式問卷無標准化答案和回答程序被調查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真實想法,自由回答,適用於廣泛了解民意,大量收集信息,適用要素選擇階段
封閉式問卷; 封閉式有標準的答題方式,常見的封閉問卷有是非法,選擇法等級排列法,答案規范便於統計分析,適用於分析判斷及要素總體規劃階段. 常見的封閉式問卷法有;是非法,選擇法,等級排列法。
四:個案研究法 概念:對某一個體,群體或某一組織在較長時間里連續進行調查研究,期望從典型個案中推導普遍規律的研究方法。,包括典型人物(事物)分析法與典型資料分析法。 典型人物分析法; 通過對典型人物的工作狀況,具體表現或者工作角色特徵的剖析研究,來編制人員測評的指標體系的方法。
典型人物分析法步驟:
1:明確測評的目的對象
2:依據測評目的和對象特徵來選擇典型樣本
3:選擇適當的方法對典型人物做一個全面的分析,找出最主要的特徵 典型資料分析法以人物或時間的文字資料為直接研究對象,通過對這些材料的總結分析,歸納出測評指標體系。(成功的典型資料正向測評指標,失敗的反向測評指標) 個案研究法優缺點對比。
優點:真實可信,要素有針對性,全面的整體構思
缺點:研究周期長,結果具有描述性,容易受研究者的知識經驗能力等個人因素的影響
五:勝任力特徵分析法 是基於勝任力概念的素質測評指標分析法 形成步驟;
1: 確認企業戰略,研究組織面臨的競爭挑戰和組織文化;了解勝任力模型將用於何處。
2:合適的方法進行數據收集得到勝任力的主要模塊和指標體系
3:數據集成,歸納分析已收集的數據,提煉影響因素
4:有效性分析模型形成之後,通過績效考評進行效度驗證。
5:個人訪談
素質測評是指測評主體採用科學的方法,收集被測評者在主要活動領域中的表徵信息,針對某一素質測評指標做出量值或價值的判斷過程,或者直接從所收集的表徵信息中引發與推斷某些素質特徵的過程。
素質測評程序:
確定測量的目的和內容
根據不同的測量目的確定具體的測量內容是人事測量的第一步。測量內容應根據所選拔崗位的任職素質要求,通常可以工作分析、職務說明為依據,針對不同職務、不同崗位、不同企業特徵的特殊要求來確定所需要的測量內容。
確定測量的基本形式和測量工具
測量的形式和工具根據測量內容的不同而不同。測量形式和工具的確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恰當的測量方法會使測量結果不能滿足測量目的,甚至會導致收集到虛假信息,誤導決策的制定。
一般自陳量表(即基於自我評價的問卷)的動機測驗題目表面效度(即從題目表面是否容易看出出題人的意向和答案傾向)過高。應聘者容易表現出較高的社會贊許性,即題目本身的答案反映了一般社會價值傾向,應聘者容易表現出反應偏差,投其所好,故可能不適合於在招聘考核中採用時,就可以採用隱蔽性比較高的投射測驗(如主題統覺測驗)來對應試者的動機進行評定。
測量的實施與數據採集
在測量的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做到客觀化、標准化,保證收集到的測量結果能夠公平、真實地反映應試者的狀況。在收集測量資料的同時,要注意將實施測量的過程中相關的信息及可能對決策產生影響的細節記錄下來,作為決策的輔助材料。另外,對測量結果造成影響的特殊因素也應進行記錄。
通常,要求測量的現場環境要空氣通暢、新鮮,照明充足,溫度、濕度適宜,干凈整潔,安靜,沒有外界干擾,每個被測者的桌椅應盡可能舒適,並有足夠的空間,尤其避免多個被試者同時應試時相互影響、干擾。
分析測量結果
對測量結果的分析通常包括對測量結果的計分、統計和解釋。使用者只需按照測驗手冊的說明進行操作即可。
根據分析作出決策或對決策的建議
決策與測量的目的聯系緊密,以選拔為目的的測量,其決策內容為候選人名單;以安置為目的的測量,其決策內容為崗位與應聘者的匹配;以評價為目的的測量,其決策內容為對應試者素質的評價;以診斷為目的的測量,其決策內容為應試者的問題和特長或應試團體的狀況和管理問題;以預測為目的的測量,其決策內容為應試者將來的績效和工作表現。
跟蹤檢驗和反饋
在多數情況下,需要對測量結果及聘用結果進行跟蹤,主要是根據工作績效對測量結果和聘用進行檢驗,這就為此前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反饋,為測量取得經驗性資料,為進一步矯正測量以達到更大的精確度提供依據。可以說,到這一階段,才真正完成了一個人事測量作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