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古典舞的教學應該包括哪些方面
一、上肢訓練
1.頭部:前、後、左、右傾頭、頭頸的轉動。
2.肩部:壓肩、環動、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彎腰、涮腰、耗腰。
二、下肢訓練
1.腳踝部、勾腳、綳、拒腳、向內環動、向外環動
2.腿膝部:吸伸、環動、踢、搬、控腿
3.腿部:橫叉、豎叉、壓叉
4 . 胯部:趴青蛙、小胯、大胯
三、訓練要求
主要解決柔韌性、軟開度及身體各部分的靈活性。解放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同時為把科和中間的訓練做好最重要的准備。
把桿訓練部分
一、蹲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帶半腳尖、壓腳跟
2.踏步蹲與胸腰及前旁、壓腰、組合
3.小涮腰、橫擰組合
4.各民族舞姿組合:大掖步、卧點、撲步
5.豐富節奏。加強節奏變化
二、擦地
1.一、五位、前旁後擦地
2.帶勾、綳腳、及與半蹲組合
3.前後擺動並環動
4.與爭位、轉頭、壓腳組合
5.與五位並立轉組合
6.豐富、加強節奏變化
三、小踢腿
l.一、五位前、旁、後、小踢25度
2.帶點地小踢腿
3.前後擺動、單腿變身
4.節奏處理、加強準度
四、單腿蹲
1.前、旁、後、帶勾腳
2.單腿帶端掖腿
3.帶邁移、前旁後、擺動加半蹲
4.與單腿變身組合
五、腰:
1.前後胸腰、前後、大腰
2.療腰、大技步、卧點
3.雙跪後腰、單腿後腰
4.大涮腰探海輾轉
5.風火輪
六、控制
1.前、旁、後吸伸腿、半、全環動
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
3.搬前、旁、後腿
七、大踢腿
1.前旁、後大踢腿
2.前腿接後腿、後腿接前腿
3.旁腿接擺腿
4.踢腿接擺腿、接探海
5.旁腿接立身射燕
6.踢紫金冠
7.蹁腿、蓋腿
舞蹈
界
中間訓練
一、腰
1.單跪下腰、單腿後腰
2.慢、快涮腰
3.卧雲
4.風火輪
大踢腿
1.原地、踢前、旁、尼腿、進行式
2.紫金冠
3.中速行踢前、旁腿
4.強調身法連接流暢
控制
1.前旁後,吸伸抬、半環動
2.大射燕、探海
3.加強流暢感及身韻的連接
小跳
1.一位、二位、變位跳、五位換腳跳
2.小射燕跳
3.變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中跳
1.一、二、五位跳
2.變位跳、交叉跳
大跳
1.錯步級跳、錯步射燕
2.錯步級跳、錯步射燕
3.錯步撩躍、錯步凌空
4.變身跳
舞蹈
界
技術技巧
一、轉
1.平轉2-3個
2.斜線平轉:8個
二、翻身類
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
又點翻身3-5個
Ⅱ 中國舞的基本功、技巧練習
舞蹈基本功包括壓腿、壓肩、推腳背組合、踢後退、劈腿跳、大踢腿、劈腿、小跳組合等。具體的練習方法如下:
壓腿: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 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壓肩: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推腳背組合: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
踢後退: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
劈腿跳: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大踢腿: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兩只手臂也不能忽視.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鬆下來。
劈腿: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 的豎叉.重復動作。
小跳組合: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Ⅲ 如何熟悉掌握中國舞教學法
了解學生
Ⅳ 中國舞一二三級組合的8拍動作教學步驟和設計思路
摘要 中國舞基本功的注意事項:單腳站立的時候要站穩,最好拿著扶手,避免搖晃摔倒。按腳的力量不能過強,使腰腿的肌肉骨骼受到損傷。推腿的動作要慢,要短。一般情況下每次3~5分鍾就可以。放鬆。不要一按腳就完成訓練,進行踢腿練習放鬆調整。關於拉韌帶和腳掌的練習,其實是在按腳的過程中鍛煉的。作為學習困難的學生,沒有必要再有意識地花時間練習。所有的腳,正側的後推最長在30分鍾以下即可。
Ⅳ 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法的內容簡介
《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法》是唐滿城教授在北京舞蹈學院歷屆中國舞系教育專業授課實踐中逐步完善而成的教材。其宗旨是把身韻教學積累的寶貴經驗轉化為一種科學的教學規律和方法。採用理論與實踐兼顧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示範和思維讓給予學生最大限度的鍛造與啟發。「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身韻教學法正是秉承了挖掘學生創造性潛能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理念,最終達到讓學生熟悉教材、運用教材和發展教材的目的。
Ⅵ 中國舞基本功訓練方法
中國古典舞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的一顆明珠,作為一個獨立的舞種,它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六十年代產生的。它以舞蹈藝術特有的審美規律出發,借鑒中國戲曲舞蹈,吸收中華傳統武術精華,兼以融入新的時代精神,這使中國古典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時代特點和民族精神。中國古 典 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具備高度民族審美表現力的具有全面技巧的中國古典舞演員。這就要求舞蹈演員除了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技術技巧外,還須同時具有在中國古典舞特定的藝術規范和審美特徵要求下的重要表現手段— 身韻。身韻使古典舞突破了戲曲程式動作的限制,「變其形,揚其神」,從審美高度把握住了古典舞的核心審美特徵,達到了「神」與「形」的獨特結合,並在古典舞教學訓練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 、身韻概念及形成特點
身韻是身法韻律的總稱,身法屬於外部的技法范疇;韻律則屬於藝術的內涵體現。身韻具有相對獨立的教學目的,即以藝術形體上身的基本動律元素訓練為主,剖析了民族傳統中的動律元素,提出了提、沉、沖、靠、含、腆、移等基本元素,細致地整理了頭、眼、肩、手臂、腕、掌、指、軀干、腰、下肢、腳型及步伐等各種基本位置、姿態、造型、運動路線、各種步伐的訓練目的及訓練方法,吸收了武術、戲曲中的典型動作,並給予最大的變化、派生和變形,如風火輪、雲手等。身韻元素為動作的的擰、傾、圓、曲的曲線美和剛健挺拔、含蓄柔韌的氣質美,它的三「圓」運動翻U變和「動靜」、「點線」互含以及「形神兼備」、「以神領形」、「形止神馳」的審美原則,體現了古典舞最本質的特徵,實現了古典舞民族性的神與形的統一,從而抓住了傳統舞蹈中最美、最有表現力、最有民族特點的規律,使之成為貫穿在一切動作、技巧中的靈魂,成為一切技術轉化為藝術表現的關鍵要素。
二、 身韻— 民族化的神與形的熔鑄
1、身韻訓練— 內蘊與外勢的靈魂
舞蹈表演不僅注重動作規格與韻律,更重要的是把握人物特有的氣質神貌。中國的文學傳統、國畫宗旨、戲曲風格與詩詞雕塑等藝術門類共同的原則都是神似重子形似。藝術表現與表演抓住了神即抓住了魂。神即神 韻 、心意,是表達情感的手段,起主導支配作用。就本體意義而言,神韻是身韻訓練的本質所在,是中國古典舞在其形成、演變、發展過程中始終追求的目標之一,也是其得以生存發展的內在動力。神韻作 為 一個概念和訓練要義,它極富中國傳統審美形態的精要,而神又與氣相貫通,在身韻訓練中神韻與氣韻實質上是不可分割的,理解並區分兩者的內涵和不同效應是十分重要的。氣韻和 神 韻的關系:《辭海》中對氣韻的解釋是神氣和韻味;對神韻的解釋是神采氣度。在身韻訓練中,氣韻是指人的生理呼吸在形體動態中的藝術化投射,而神韻是人體內傳達知覺運動組織中的心力、心思。
從身韻訓練中出發,人們普遍比較重視氣息的開發和應用,因為通過對氣韻的控制,可以使舞蹈演員的身體各組織部位與神經充分調動和協調,當這種協調達到完美的統一,便可舞台空間完全變成展現內在情感的外部空間,以此營造出意境,體現出作品的思想內涵。中國古 典 舞的身韻訓練首先從氣的訓練開始,的第一訓練步驟為盤腿坐地,使下半身固定在地面,通過人體內深呼吸而帶動的身體上下運動,使學員把全的注意力放置在對氣息的開發訓練上,強化訓練出駕馭氣息的制能力,這種最基本的一張一弛動作結構開發訓練,形成了一個對氣的循環圈,把一種無需意識操縱的自然行為,改變為一種有意識操縱的藝術呼吸行為,使人的自然形體成為富有表現力的藝術形體。肢體舞 動 過程中的神韻並不是玄虛抽象而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它起著主導作用,支配藝術靈魂的主觀控制力。由內心情感因素牽引,始終運行在舞者的舉手投足之間。重神 似 乃藝術創造之根本。以身韻訓練中對眼神的要求為例,在表現眼睛聚、放、凝、收、合等藝術形式的時候,都通過內涵支配和心理節奏變化而形成外在的表現力。這種外在的風采與魅力,本質上就是神韻的體現。戲曲表演藝術大師李少春曾說過:「形未動,神先領,形已止,神不止。」不難看出,李少春先生對神韻的要求用的是線行動作解構法,他要求在完成動作時,都始終要用戲曲舞蹈中人物的內在神韻去統領形體並強調內氣導引,用神韻這一條線,像串珍珠一樣,把戲曲舞蹈中的個體動作符號串在一起,從而產生出一種較大的張力和較強韌性的動態化邏輯結構。正是這種邏輯結構,使它形成了一種世公認的中國式的戲曲藝術形象塑造方法,即表現生活、傳達I感的獨特手段,這種戲曲舞蹈中基本的神韻原則,其實也就是身韻訓練的動態顯現。總體 來 說 ,氣韻和神韻在身韻訓練中彼此依存、密切關聯,又有相對獨立的特性。以氣韻為支點,神韻為頂點,貫穿身韻訓練的全程。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大大增強了學生對神韻理解與把握的認知度,使身韻教學中技能與思維同步開發,以達到動作過程中形神統一的完美境界。
2、 形 — 神韻與氣韻的歸宿
形在中國古典舞身韻中,即客觀存在的外部舞蹈動作,包含姿態及其動作連接的運動路線。形是 神 韻 與氣韻的歸宿,神韻的具體化。形是神的外延,神則貫穿形的始終。神、形二者的有機結合的滲透,形成了中國古典舞特有的韻律美感。我國民族具有的內向、收斂、中和、節制、安分、持久的特點,正是這種民族文化識,形成了我們古典舞身韻中以神領形、以形傳神的文化淵源。因此,光靠幾個外部動作無法替代中國古典舞身韻之形的真正涵義,而應是受著內涵的支配和心理的節奏所表達的結果,是所謂的神形兼備、內外合一。也就是說,身韻的形離不開「意」、「氣」、「力」,是靠這三者引動並綜合而成的。中國古 典 舞講究「舞以盡其意」。「意」是一切動作的先導,同時也貫穿形體運動的全過程。它既可以導致氣息自然貫通,使形的運動和表現有充實的基礎,又可引導形的活動范圍,達到形情溶匯、神態完美,舞蹈動作超群脫俗。身韻之 形 每時每刻也都是和呼吸聯系在一起。如身韻中「含」、「腆」「提」、「沉」呼吸必然要帶動肌肉的收縮與運動,動作與呼吸是緊密聯系,互為作用的。動作是呼吸狀態的擴大,呼吸賦予動作以生命力和表現力,從而產生適應的力,以達到支配動作所需要的力度。呼吸在動作達到完美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它在動作表現情感中也是舉足輕重的。呼吸的長短、緩急、輕重,可導致情感的變化,來區別各種人物__的性格和特點,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結」這種情感的變化都與呼吸密切聯系。
呼吸雖然看不到,摸不著,卻在人的精神受到外在刺激時,情感色彩會做出鮮明的反映,同時推動人體做出同步的形態,成為表情的內在核心。內凡呼吸的感覺還講究力發於腰而達於梢(肢體末端),必須從身休的中段開始一直貫穿到眼睛、手臂。舞蹈 藝 術 是人有意識的情感活動和人體表現,要達到形體與情感和諧統一,呼吸是中介,只有有意識的呼吸才能使二者完美的協調一致。所以正確的呼吸運行產生適宜形態、情感的力度;可以提高身體表現力,使動作更完善;可以擴大其特殊的表現情感的功能。身韻之形同樣也需要細致動作的力。所謂「力與形合」,就是要通過神韻的釋放使肢體動作產生出的力和表現力,去溶化、融匯身韻訓練中具體動作之形。根據動作的不同特點發出不同的力,做動作時發力的時間、部位、大小、輕重、快慢都要適時適量,才會氣力順隨,給人以輕松、自然協調、流暢的感覺;相反如發力不適時,不適位、不適量,就會將剛做成軟,將柔做成僵,將騰空做成下落,將下沉做成浮飄,形成氣不順,動作不協調,肢體僵硬笨拙的現象,影響動作完成的效果。由於傳 統 文化的影響,對宇宙運動循環論的觀念,導致了中國藝術具有的「給必須回到起點」的劃「圓」特徵。所以古典舞的動律以「劃圓」為基本原則。特別是在高年級的教學任務中,要把已經成形的跳、轉、翻等技術、技巧和身韻訓練中的主幹動作,根據音樂的旋律和組合動作的高、低、起、伏合理的結合在一起,也就是把藝術語言的抒情t和技術語言的規范性有機合理的結合起來,進一步強化身韻訓練的生命力。或按照身韻訓練的三圓運動軌跡,平圓、立圓、8字圓來融合技術、技巧。平圓可以和技術、技巧動作中的「轉」等平圓w',動作結合。立圓動作又可以和技術、技巧中的「翻身」、「跳躍」等立圓V'-1動作結合。8字圓更適合綜合性組合的運用,它的動作是由多元素組合而成,比其它動作更富於形象性。
綜上所述 ,身韻訓練體現了民族的神韻和風格,使藝術語言的抒情it和技術語言的規范性結合起來,以新的舞蹈形式培養了更高標準的中國古典舞演員,從而達到古典舞高度完美、高度統一的美學原則。身韻展現不僅體現了古典舞的風貌,凝結著古典舞神與形之精髓,而且滲浸著現代人的理解,溶入了中華民族舞韻之魂靈,願這朵絢爛之花在舞蹈藝術的肥沃土壤中結出更多碩果,為舞蹈藝術風景中增添一抹絢麗的色彩!
Ⅶ 中國舞1-10級,每一級都教些什麼基本功
1、一級(4-5歲):走步、音樂反映、擴指、手臂動作、彎腰、轉腰、前壓腿、雙吸腳、腳位、頭的動作、擺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戲。
2、二級(5-6歲):走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手位、勾綳腳、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開腿、推指、繞腕、頭的動作、半蹲、蛙跳步、雞走步、游戲、模仿與想像。
3、三級(6-7歲):吸跳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波浪、彎腰、勾綳腳、吸伸腿、後吸腿、手位、松肩、半蹲、踮腳走、鴨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與想像。
4、四級(7-9歲):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單手位、波浪、壓垮、勾綳腳、前抬腿、後抬腿、抱端腿、壓腿、前踢腿、後踢腿、腳位、碎步、掰膀子、小跳、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5、五級(8-10歲):二拍舞步、雙手位、手腳動作、勾綳腳、小彈腿、旁抬腿、後彎腰、壓腿、0前、旁大踢腿、後踢腿、前滾翻、腳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點步轉、小跳(二)、1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6、六級(9-11歲):提、沉、含、仰、移(盤坐、雙跪准備)、開胯練習(吸、雙腿開胯)、雙腿大環動、壓腿(前、旁、後)、搬腿(前、旁、後)、大踢腿(前、旁、後)、掰膀子、腰(站下腰強化練習,提高難度)。
7、七級(10-12歲):蹲(單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單把前、旁、後)、五位擦地(雙把前、旁、後)、小踢腿(雙把前、旁、後)、單腿蹲(雙把分解)、立身射雁(雙把踏步蹲起)、涮腰(單把)、壓腿(前、旁、後)、搬腿、大踢腿(單把前、旁、雙把後腿)。
8、八級(11-13歲);九級(12-14歲);十級(13-15歲)這三級為專業曲目所設定的專業舞蹈動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級過程中基本結束。
(7)中國舞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技巧,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主要特色,與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都是直體的,大都在額狀面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因此,動作長而舒展,延伸感強。身體的帶動,手臂的帶動,跨的帶動都非常重要,旋轉靠的就是全身的協調。
以腰帶動轉的特點,形成中國古典舞基訓中轉得起「法兒」的多種多樣,而且多半是在動的過程中起的「法兒」。如大掖步轉、掃堂探海轉。
國古典舞基訓中民族舞姿轉「身法性」很強,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轉,可以說是身法的待續和誇張。
Ⅷ 中國舞考級一級腳位的詳細教學教案
小阿哥(苗族)
1、訓練目的:
碎踏步訓練腳下的靈活性,擺胯動作訓練對胯的控制能力,初步認識苗族舞蹈。
2、主要動作及要求:
a、抖手碎步跑:對7點出場,上身轉向1點目視1點左傾頭,左手叉腰手,右手正上位闊指碎抖手,膝蓋放鬆,腳下正步位左腳起左右交替半腳掌碎步跑,一拍兩下。
b、雙托手:雙手旁斜上位,掌形(四指並攏,大拇指放鬆。)
c、單擺胯(以右為例):上身直立,右胯最大限度向右頂出同時右傾頭,腳下打開與肩同寬,雙腳腳尖向1點,重心放於右腳,膝蓋放鬆微屈,左腳腳尖內側點地,一拍到位。
3、節奏:
准備位置:
體對7點,上身轉向1點目視1點左傾頭,腳下正步位,叉腰手准備
准備音樂:
(1)1—8 體對7點,上身轉向1點目視1點左傾頭,腳下正步位,叉腰手
(2)1—4 保持姿態
5—8 保持姿態,右手從體旁慢起至正上位闊指
第一段:
(1)1—4 抖手碎步向7點方向跑出,左右交替8次
5—6 左腳向左旁打開,左單擺胯雙托手,一拍到位
7—8 腳下位置不變,移重心至右單擺胯,雙手經體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 一拍到位
(2)—(4) 重復(1)—1—8動作,三遍
(5)—1 目視1點,體對1點,收回左腳呈正步位,胸前擊掌,同時膝蓋放鬆顫膝
2 重復(5)—1動作
3—4 雙手落至旁按掌,身體90度前傾半蹲,一拍到位
5—6 左腳向左旁打開,左單擺胯旁按掌,一拍到位
7—8 腳下位置不變,移重心至右單擺胯,一拍到位
(6)1—2 腳下位置不變,移重心至左單擺胯,雙手經體旁直臂手心向上抹至雙托手,一拍到位
3—4 腳下位置不變,移重心至右單擺胯,雙手經體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一拍到位
5—8 重復(6)—1—4動作
(7)1—4 左腳起左右交替半腳掌碎步八步,同時左轉身頭隨動,旁按掌,一拍兩步
5—6 雙腳跳落呈正步位,旁按掌,身體90度前傾半蹲,一拍到位
(8)1—6 重復(7)—1—6反面動作
(9)1—8 重復(5)—5—8動作,共四次
間奏音樂:
(10)—1 目視1點,左腳腳掌向1點方向點出,出左胯身體隨動,同時右腳以腳掌為重心點轉至體對3點,雙手旁按掌
2 身體方向及腳下不變,收胯
3 重復(10)—1動作,轉至目視3點,向3點方向點步,體對5點
4 身體方向及腳下不變,收胯
5 重復(10)—1—2動作,轉至目視5點,向5點方向點步,體對7點
6 身體方向及腳下不變,收胯
7—8 重復(10)—1—2動作,轉至目視7點,向7點方向點步,體對1點
(11)1—4 腳下位置不變目視1點,右單擺胯,雙手經體旁直臂手心向上抹至雙托手,一拍到位
5—8 腳下位置不變,移重心至左單擺胯,雙手經體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一拍到位
(12)—(13) 重復(10)—(11)反面動作
第二段:
(14)—(15) 向1點方向,重復(1)—(2)動作
(16)1—4 抖手碎步跑,同時向左轉身至5點
5—8 向5點方向抖手碎步跑
(17)1—4 重復(16)5—8
5—8 左轉身至1點,重復(16)1—4
(18)—(22) 重復(5)—(9)動作
(23)1—2 重復(5)1—2動作
3 右腳向右旁打開,至右單擺胯旁按掌,一拍到位
2、 提示:
a、碎踏步時腳下要和節奏,一拍一步左右交替行進。
b、擺胯動作一拍到位,最大限度向旁頂出。
c、手位、舞姿明確。
5、歌詞:
小阿哥,快樂多,
坐床上,唱兒歌。
媽媽見了笑呵呵,
爸爸出去買糖果,
回來給他吃幾顆。
Ⅸ 誰有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考級 十級教學法
教學法都是教材啊,是書,沒有電子版。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蹈考級中心有賣。請跟他們聯系。
Ⅹ 急求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考級十二級教法
(一)規格及要領部分
一、盤 手
規 格 正盤手:按手位,手心向上開始,手腕帶動,手指外旋,手臂隨動至斜上位,完成8字上半圓
手指繼續內旋向下帶動手臂至腰旁,手心向上,完成8字下半圓。
反盤手:手心向上開始,手腕帶動,手指內旋,手臂隨動至斜上位,完成8字上半圓。
手指繼續外旋向下帶動手臂至腰旁,手心向上,完成8字下半圓。
要 領 手腕帶動手指,動作連貫,手眼身法步配合協調
二傣族舞:
體 態 三道彎:頭、肩、腰、胯、膝所形成的曲線
規 格 起伏步:正步位,雙手叉腰以右腳為例,2拍一次起伏步。一拍半屈膝半蹲,第二拍的後半拍右腳踢起,右左交替後踢,保持臀與腳跟垂直。
要 領 快踢輕落,落地後再半蹲,有附點,重拍向下,
身體平穩,連綿不斷。
規 格 孔雀飛步:正步位膝微屈,右腳前腳掌點地准備,前半拍左腳腳跟落地,逐漸壓至全腳,雙膝微屈,同時右腳離地,後半拍右腳掌踏地,左腳稍離地面
要 領 重拍向下,膝鬆弛,靈巧而不竄
規 格 旁點步:以右腳為例,右丁字位準備,右腳沿腳尖方向移出,之間成一拳距離,前腳掌點地,胯根掖回,朝一點方向,雙膝屈。
要 領 重心在主力腿上,腳跟上提時,不宜過高。
註:叉腰、准備位、旁下位按手、旁平位立掌、前平位領腕、托按位領腕動作示範准確
三、圓場
規 格 女圓場:正步位右腳落在左腳的腳尖前,由腳跟開始,壓至腳尖,重心自然向前移動,同時左腳腳跟自然抬起,壓至腳掌。移動過程中,大腿相靠,膝自然彎曲,左腳再向前上步,如此兩腳交替進行。
規 格 男圓場:正步位雙腿彎曲,右腳勾腳落在左腳腳尖前一腳半距離,向前邁步,由腳跟開始壓腳至腳掌,重心自然向前移動,同時左腳腳跟自然抬起壓至腳掌,雙腳交替進行,移動過程中固定身體高度
要 領 膝蓋以下鬆弛,保持平穩、連貫的行走。
四、維吾爾族舞:
體 態 立腰拔背,挺而不僵
規 格 女進退步:自然位右腳踮腳上一步至左腳前,左腳隨即稍離地面,右腳踮腳後退一步,靠近左腳跟,如此交替進行,進與退均一腳距離
要 領 注意平穩,膝部相靠,上下身配合協調
規 格 男進退步:自然位半蹲,第一拍前半拍右腳前踵步,後半拍左腳原地平踏一步,第二拍的前半拍右腳腳掌著地,後退一步,後半拍左腳原地平踏一步。
要 領 注意平穩,上下身配合協調
規 格 三步一停:自然位踮腳向前行進三步停一拍,上步於另一腳的腳尖前,退步於另一腳的腳跟後,走在一條豎線上。向前行進時男生全腳。
要 領 注意平穩,在流動中保持舞姿
(一) 訓練目的
一、 平 轉:通過平轉的單一練習,初步掌握平轉的正確方法和協調性。
一、 維吾爾族舞:初步掌握維吾爾族舞的基本體態、手型、手位和
舞步,為進一步學習維族舞打下良好基礎
三、 彎 腰:1、學會單腿重心的彎腰及轉腰,進一步解決腰的
靈活性和柔韌性。
2、訓練學員在流動及連接過程中的韻律感和身體
各部位的協調配合的能力。
二、 蒙 古 族 舞:1、掌握蒙古族舞基本手型,學會硬腕的動作,
並能運用到不同的舞姿中去,做到手型及
手位的准確。
2、通過組合的練習,訓練學員腕部的靈活及
控制能力和身體的協調感
(二) 主幹動作、教學步驟及難點
一、 平 轉 :★主幹動作:甩頭、踮腳碎步轉、平轉
★難 點:平轉
★ 教學步驟:1、原地練習左右甩頭,可加雙腳
換重心。
2、扶把平轉1/2至1個平轉
3、中間平轉1/2至1個平轉
4、中間2個平轉
二、維吾爾族舞:★主幹動作:進退步、三步一停、攤手繞腕、
頸橫移
★難 點:進退步
★教學步驟:1、找到正確體態
2、單一練習腳的進退步
3、單一練習攤手繞腕加體態的變化
4、上下身配合
三:彎 腰: ★主幹動作:單跪後彎腰、單腿後彎腰、
轉腰、涮胸腰
★難 點:單腿後彎腰
★教學步驟:1、先練習雙腳重心的後彎腰及呼吸
的正確方法
2、單腿重心的胸腰
3、完整的單腿後彎腰
四、蒙古族舞:★難 點:硬腕
★教學步驟:1、手型及手腕部力度的練習
2、不同手臂位置上的硬腕單一練習
3、流動中的舞姿及硬腕的配合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