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外語教學方法和流派

外語教學方法和流派

發布時間:2023-10-16 07:45:48

『壹』 關於英語教學方法的種類

英語教學法包括:情境教學法,自然拼音教學法,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肢體反應教學法,重疊螺旋式三循環教學法,歌曲童謠教學法,課堂游戲教學法,簡筆畫教學法,最大興趣激發教學法。各種英語教學方法介紹如下:

英語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一、 情境教學法

1. 什麼是情境教學情境教學,教育學專家們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只是給出了一個這樣的概括:情境是教師“人為” 創設的“典型場景”,是在教學和教育過程中創設的“有情之境”,是一種人為優化的典型環境。通俗點說,就是讓所學語言在一個人為創設的環境中展現出來。

2. 情境教學法的功能及意義1)無須翻譯,孩子自行理解2)實際應用,避免會說不會用3)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孩子學習興趣4)情境教學,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

二、TPR教學法

1.TPR的理論基礎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發明者:James Asher (詹姆斯.阿士爾)

定義:指全身反映教學法。它是外語教學法流派中很重要的一支,是建立言語和行為協調基礎上的一種語言教學方法,主要通過body language讓孩子們領悟語言,從而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

要求:老師要有愛心,善於鼓勵學生的思維創新。

2.TPR教學的優點

1 增強課堂的生動性,趣味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適合兒童心理,因為孩子的好動性。

3 增強記憶,學生根據動作記憶會更牢固。

3. TPR教學法的順序。

Teacher says and models, students watch and listen

Teacher says and models, students act and say

Teacher says, students act and say

Teacher acts, students say

4.TPR的局限性。

1 該方法只適應於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其動作及言語大多是簡單的活動,不能單靠它學習較深的內容,必須同別的方法結合在一起。

2 不是所有的詞或教學內容都能用TPR表達。

5. 課堂指令

1 Look at me.

2 This is team one, and this is team two.

3 Let’s play a game, OK?

4 Are you ready?

5 Come here.

6 Go back to your seat.

7 Open your book and turn to page 1.

8 Who can try?

9 I can’t hear you. Speak loudly, please.

10 Good job.

11 Goodbye.

12 Hello, hello, stand up. Yes, yes, sit down.

三、 重疊螺旋式三循環教學法

每堂課都可以復習,要讓學生通過已知走向未知,再從未知走向已知。也就是讓學生用已掌握的知識去認知新知識。

四、 歌曲童謠教學法

它不僅是語言的最好載體,而且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所以用歌曲的形式表現教學內容,不但讓孩子們通過唱歌把所學的內容唱出來,使孩子易學易會,在娛樂中自然吸收,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如果再配上舞蹈動作,那更是鍛煉了孩子的行為感知能力和協調能力。

A歌曲童謠在少兒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1童謠是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有韻腳,有意境,有節奏,充滿童趣,琅琅上口的一種說唱形式。歌曲則比童謠要更具有音樂性。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念英文童謠,唱英文歌曲是兒童學習英語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2 歌曲童謠簡單易學,可以激發孩子的語言學習的興趣及提升自信。

3 增進孩子捕捉英語語感的能力,在學習歌曲童謠的同時,無形中詞彙量,藝術性語言就能有所增加。

4 活躍課堂氣氛,寓教娛樂。

5幫助學生學習、記憶相關詞彙、句型及語法

B教學中歌曲歌謠的教授:

1. 運用圖片、實物等直觀教具呈現歌曲與歌謠

2. 運用體態演示歌曲與歌謠

3. 運用准確的語音材料讓學生模仿歌曲與歌謠

4. 讓學生改編歌曲和歌謠

五、 簡筆畫教學法

畫畫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它可以作為游戲或者是在學生操練中運用到。比如說在warm-up環節中,教師可以一邊畫一遍邊讓學生猜是什麼;在講五官的時候,仍可以一邊畫一邊講,趣味性更強一些。

一、簡筆畫在教學中的意義:

1.直觀教學手段,教師必備之基本功

2.增強直觀性,減少母語的干擾

3.增強趣味性,啟發學生的思維

4.調動各種感官,促進各種智能全面發展

二、簡筆畫應用的特點:

1.簡練:

2.猜測引導:

3.畫的速度要快:

4.畫龍點睛:

5.練習:

六、課堂游戲教學法

此教學法的應用避免了機械訓練的枯燥無味,通過教師設置的游戲可以真正做到玩中有學,學中有玩。

A游戲教學的概念界定

游戲教學時指圍繞教學目標將游戲形式融於教學之中的教學活動類型。游戲中,孩子通過教師的指導,輕松愉快地達到預測的教學目標。游戲教學的范疇不但包括游戲本身,更多的還包括一些課堂操練中的即時活動。

B 游戲教學的現實意義

1 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 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的游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符合“樂學”原則。

3 游戲法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共同參與,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4游戲教學這種“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有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化難為易,減輕孩子的負擔。

5 游戲教學在少兒英語課堂的應用

游戲及課堂活動應用於少兒英語教學的暖場和(單詞句型)操練階段。

6游戲教學的大致分類

1 暖場熱身的小游戲

2 詞彙教學的游戲活動

3 句型教學的游戲活動

4 字母及自然拼音小游戲

5 分組競賽游戲和記分方式

七、最大興趣激發教學法

歌曲,TPR,游戲,表演等等教學手段都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去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歌曲,TPR,游戲,表演等等教學手段都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去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單詞趣味教學法

單詞是語言構成的三大要素之一,它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和磚頭在造房子中的作用一樣,它是語言的建築材料,是構成知識大廈的基石。但在平日學習中,學生覺得識記單詞枯燥無味,難以掌握並且容易遺忘,像他們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一般的說,掌握英語單詞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但我們可以選擇一些不同方法來教學英語單詞,下面介紹我在平日教學中的幾種方法。

一、製作卡片

教師指導學生製作單詞卡片,卡片上寫上單詞的詞形、詞性、詞義、音標、搭配、例句等,背面可以畫上一些形象的圖畫¬。這樣製作的卡片比較形象,可以隨時隨身進行單詞記憶。同學們都很推崇這種記憶卡片的方法

……(新文秘網http://www.wm114.cn省略45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看全文方法:付費極速開通 投稿換積分 注冊 登陸

eat等。

(三)按形近詞分類

three-there,four-your,quite-quiet等。

(四)按同義詞分類

big-large,hard-diffcult,begin-start等。

(五)按反義詞分類

right-wrong,young-old,comg-go等。

(六)按讀音分類

字母組合ea在eat,meat,teacher中讀〔i:〕,在bread,ready,heavy中讀〔e〕,在great,break中讀〔ei〕。這樣學生能夠聯系生活實際有規律的記憶單詞,提高了學習興趣,不僅單詞記住了,而且讀音也掌握了。

三、學會構詞

平日教學中,教給學生一些構詞法知識,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學習的詞彙量。英語構詞法主要有三種情況:

(一)派生法

這種方法就是在一個詞根上加上前綴或後綴,從而構成另一個新詞,並且與該詞根的含義有著密切的聯系。如常用的前綴in-,im-,un-,dis-等表示否定意義;後綴-er,-or,-ist等表示人;後綴-y,-ly,-ful等表示形容詞等。如like-unlike,teach-teacher,friend-friendly。

(二)合成法

這種方法就是把兩個或幾個各自獨立的單詞合並在一起組成一個新單詞。如blank+board組成blankborad,class+room組成classroom,foot+ball組成football等。③轉化法:這種方法就是在不改變拼寫形式的基礎上,由一種詞性轉化為另一種詞性,主要由名詞轉化為動詞、動詞轉化為名詞、形容詞轉化為動詞或名詞等。如water(n.水)water(v.澆水),lift(v.舉起)lift(n.電梯),last(adj.過去的)last(v.持續)等。構詞法可以幫助我們擴大和鞏固詞彙,了解詞的結構,通過已知成分推知詞的含義,從而有利於我們理解、記憶和掌握單詞詞彙,並從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

四、循環記憶

人的記憶有兩種:一種是短期記憶,一種是長期記憶。發展學生的良好記憶,就是讓學生學會如何把有用的東西從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大約持續30—60秒鍾,就像我們向信號台咨詢電話號碼,打完電話後馬上就忘掉了,但是如果在開始忘卻的時候重復一次,就會加強記憶。每次學習時間相隔的時間越短,越利於學生的記憶。我教給學生的方法

『貳』 小學英語教學有哪些常用的教學方法

1.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閱讀法

2.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自然法

3.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自覺實踐法

4.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視聽法

5.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全身反應法

6.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直接法

7.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語法-翻譯法

8.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聽說法

9.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社團語言學習法

10.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認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11.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暗示法(Suggestopedia)

『叄』 英語中的五部教學法是哪五種

英語中的五步教學法:

第一步: 新課導入。

教師首先根據閱讀內容確定導入主題詞,利用多媒體選擇並引入能夠激發學生想像的與主題詞相關的圖片,文字,視頻,音樂等,激發學生進行各種相關的聯想。頭腦風暴能激活學生原有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第二步:組織自學。

在新授課伊始,教師要根據學生心理、生理上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生容易達到的「階梯式」的教學目標,然後向學生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明確自學的方法和要求後 ,由學生個人自學,讓其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為小組討論做好准備。

第三步:小組討論

在學生自學、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開始小組討論。小組一般由 4 人(優等生 1 人,中等生 2 人,差生 1 人)程度各異的學生組成,每隔一段時間,小組要重新組成,永遠保持 「 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學習程度。在課堂上,小組匯報自學情況,一般控制在 15 分鍾左右。

第四步:組際交流

在小組討論後,進行組際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學一起交流,教師先讓討論得比較成熟的小組代表發言,匯報該組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組作出補充、質疑和評價,再由各 組提出本組的疑難問題,組際之間進行討論、解答。經過一陣激烈的討論後,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五步:測試與評價

在組際交流後,教師按一定的評價標准對各個學生進行全面、客觀、准確的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利用現代化的教育輔助工具,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英語老師的條件:

1、豐富的知識

身為英語教師必須精通英語語音、詞彙、語義以及語法方面的知識,英語上的聽說讀寫能力更是要突出。而且要流利地在課堂上運用英語知識教學,並把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活動中。

2、人格的魅力

由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同學,一個學識淵博風度優雅的英語教師會很受學生喜愛,而學生喜愛老師便會在學習上更加努力,成績有所提高。

3、一定的英語教學法知識

英語老師應了解在一定的語言學和心理學理論背景下產生的多種教學流派,如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交際法、暗示法、社團學習法、咨詢法、沉默法,因為這些流派各自有其特殊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環境。英語教師可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充實自己的教學實踐知識和教學技能。

『肆』 什麼是世界上最早 而且至今仍在廣泛使用的外語教學法體系

Courants méthodologiques de la didactique des langues
語言教學法的發展
歐洲最早的語言教學法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拉丁語教學,而現代外語教學法主要是指從十八世紀以後演變發展的多種教學法。針對法語,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主要存在以下四大教學法流派:

1. Méthodologie grammaire-traction
語法翻譯教學法 (19ème siècle – 1960)
正如其名,「翻譯」是教學的主要目的和任務。在這個時期,語言本身被看做語言學習的全部目的,而教學可以簡單概括為語法教學;而所教授的法語類型則是雅語,文學性語言。至於教學人群,顯然這種文,雅,深的教學只是針對社會精英階層。

2. Méthodologie structuro-globale audio-visuelles
視聽歸納結構教學法 (fin des années 50 – fin des années 80)
在五十年代末,教學法主要受到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行為心理學的影響,強調反復練習,乃至機械重復,以此培養聽說語言習慣的重要性。視聽歸納結構教學法相較語法翻譯教學法而言,語言本身不再被看做是全部學習目的,學習中心變成了交流,而教學中心也從語法移到聽說。但弊端在於教授的只是標准法語,無法體現語言自身的豐富性。

3. Méthodologie de l』approche communicative
交際語言教學法 (années 70 – aujourd』hui)
交際語言法是至今仍然被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法,相比視聽歸納結構教學法,它通過真實語料文本(非簡化處理過的材料)的使用,更多的體現了語言的豐富性。法語的學習不在只是標准語的學習,融合雅語,通俗語,俚語乃至黑話。這一教學法也體現了人本教學的思想,重視每個個體的獨特性,每個個體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

4. Méthodologie de la perspective actionnelle
實踐教學法 (2000 – aujourd』hui)
實踐教學法是目前相對最新的教學法,但目前在國內的運用情況不是特別理想。實踐教學法的核心思想在於「知識的攝取吸收是一個自我建設的過程」,語言被視為交流的工具,學習者通過外語與其他人交涉來完成指定任務。也就是強調語言學習者的社會性,認為優秀的外語學習者是有能力在特定環境背景下有創造力並有責任性地做出反應的社會個體。CECR(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則可被視為與之相應的語言評判標准。

其他FLE相關的文章:
FLE對外法語教學到底需要學些什麼?
FLE教學方法:法語教學中可以如何運用TICE來突破傳統課堂?
聲明:本內容由滬江法語Lou原創翻譯,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作者:Lou璐梓,語言即生活!歡迎關注個人微信公眾號~:chez-lou
勾搭請戳這里~

『伍』 當前比較有影響力的英語教學方法或模式有哪些

(一)「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的教學
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也稱小三位一體教學法。這種方法把字母、音素、音標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先學會26個字母,在熟讀字母的基礎上引出音素,在學習拼讀單詞時引出音標,然後將音素與音標掛鉤,主要目的在於幫助學生解決發音和記憶單詞的問題。
1、第一「位」,字母名稱音教學
字母是組成單詞的最小單位。每個字母都有一個名字,叫字母名稱音。字母名稱音既有音又有形;音素是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音素是音的概念,是靠聽覺器官判斷的。音素數目大大多於字母,有48個。音標是音素的書面符號,有一個音素就有一個相對應的音標符號。舉個例子來說,blackboard一詞中共有10個字母b,l,a,c,k,b,o,a,r,d,但只有b-l-a-ck-b-oar-d7個音素;用相應的7個音標表示它們。在教學中,馬承利用孩子們已熟知的常識引出26個字母名稱音,只用一節課,就可以輕松完成教學任務。
2、第二「位」,音素教學
音素教學是三位一體中的核心部分。音素表現了語音中的本質特徵,馬承教學音素時是根據字母名稱音來學習輔音字母的音素,體現字母與音素的二位一體。他用以下幾種方法學習輔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掐頭法學讀音,讀輔音字母名稱音,將其第一個音去掉,餘下的音即為該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如Ff[ef],[e][f],去[e]余[f]。去尾法學讀音,如Bb[bi:],[b][i:],去[i:]余[b]。對比法學讀音,指與漢語拼音區別,對照法學習g、h、y、w、r五個輔音。對比法學讀音,是根據認知法的理論來設計的。認知法認為,學外語一定要將外語與本民族語言進行對比。在對比中,找出兩種語言的相同之處、相似之處和相異之處。英語和漢語的讀音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是英語的輔音讀音與漢語拼音的聲母,從音到形相似之處很多。比如,g、h、y、w、r,就可以用字母組合記憶法。
3、第三「位」,音標教學
當學生已經熟悉了5個母音字母的短音,5個母音字母的長音,21個輔音字母的讀音,4個常見的字母組合共35個語音單位時,這就為講48個音標符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和掃清了大部分障礙。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生唱英語語音歌學習其他音標,如短母音歌與長母音拼讀歌等,學生在讀讀、說說、唱唱、玩玩的過程中就輕松地學會了字母、音素、音標。
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簡化了音標的教學過程,注重字母、音素、音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和三者之間的交叉關系,把講授26個字母名稱音作為學習音素的基礎,把掌握音素作為學習音標的前提。學生一開始就可以掌握字母與音素的對應關系。學生把單詞的音、形、義結合在一起記憶,可以達到會讀的單詞會寫,會寫的單詞會讀。這樣,學生的語感形成得早,可以大大增強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它還從培養學生的認讀能力入手,循序漸進地加大詞彙量,從而有效地減輕了學生機械記憶的負擔。另外,由於三位一體教學法注重了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使學生讀寫單詞有規律可循,因而培養了學生認讀能力,做到「見其形知其音,聽其音知其形」。又因為這種教學法把音標盡早地教給了學生,學生就可以藉助音標預習單詞和自學課文,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的基本理念——「初學者不可能通過自然習得的方式學會英語」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正如心理學家奧蘇貝爾在論述「迴避本族語言」進行第二語言教學時所說的:「在學習第二種語言時,竭力設法避免學習者的本族語言的中介作用,這既是不現實的,也是無效的。」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運用遷移法進行英語教學時,必須要求學生的母語達到熟練的程度。
(二)「詞彙、語法、閱讀」三位一體的教學
詞彙、語法、閱讀三位一體教學法,也稱大三位一體教學法。包括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1、詞彙編碼,提前記憶
馬承認為,中國學生在外語學習中聽說和閱讀的最大障礙就是詞彙,學生提前記單詞,就為聽說閱讀掃清了障礙。記單詞首先涉及到編碼,需要以音為序,整體記憶。以音為序,可以是先解決單詞會讀的問題,整體記憶一定要啟迪學生思維,遵循記憶規律。理解和推理是記單詞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謂理解,就是把正在學習的與已經學習的以及正在學習材料的各個部分之間建立起邏輯聯系,形成系統,概括規律,並從深層上把握詞彙的音、形、義。不明白的東西是記不住的,或者暫時記住了,遺忘率也會相當高。推理則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經過邏輯判斷,達到由舊而知新,由前而知後,由此而知彼,化機械的死學為理解性和意義性的活學。學生記單詞可以有歸納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合成與分解法等方法。
2、語法提前略講與隨進度精講相結合
語法提前略講,重點研究的是時態如何略講的問題。如果半年只講一個時態,這對系統地了解與使用一個時態是有用的,可以為學生打好堅實的語法基礎,但這樣做大大拉長了學習時態的周期,使學生難以進入會話階段和閱讀階段。時態相對集中講是將語法表格化、公式化,將句子歸納成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和答句,簡略為肯、否、問、答。先讓學生按邏輯順序記住8種時態的名稱,並簡明扼要地介紹每種時態的意義和簡要的時態定義,不要求全。然後,介紹規則動詞的詞尾變化,再以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回答為系統進行訓練。按照這個記憶系統,去學習8個時態,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彼此相聯系的8個記憶組塊。由於它是直線序列,講到現在時,馬上就能聯想到過去時,進而聯想到將來時。8種時態的基本公式記住後,進行反復練習,並且在每個學期都要安排一節課集中講別的語法內容,為會話和閱讀掃除障礙。
3、閱讀與詞彙、語法教學同步進行
單詞提前記憶掃除了講新課的詞彙障礙,語法提前講掃除了交際和閱讀的障礙。初中英語實驗教材還安排了精讀和泛讀,精讀即教材上的閱讀,並隨進度重點突出精講的語法內容,即按正常的教學進度將提前略講的語法內容不斷深化和擴展,著眼於應用。泛讀是要擴大知識面的內容,即課外閱讀材料,體現提前略講的語法教學內容。簡單地說,精讀要「精」,泛讀要「廣」。不論是精讀還是泛讀都要強調同步閱讀,即用學過的詞彙、語法、句型進行閱讀。同期閱讀詞彙量是逐步擴大的,是有過渡性的,讓學生能逐漸會讀和速讀。
每個單元的教學均構成「結構-會話-閱讀」三位一體的學習模式。沒有好的結構就沒有好的交際,語言結構是准交際形式,會話才是真正的交際。對學生來說,交際包括校內的交際、社會生活的交際,而閱讀是結構和交際內容的綜合體現。
詞彙集中記、語法集中學、閱讀同步行,大大加快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速度,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開拓了學生的眼界,尤其是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它是教學理論的具體化,又是教學經驗的一種系統的概括。
馬承介紹:
我國著名英語教學法專家、中國當代著名的英語教學法流派代表人物之一,北京市現代教學研究所所長、北京馬承英語教學法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學習科學學會外語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中小學英語一體化教學及三位一體教學法實驗與研究」課題組組長。他主編的科普版《小學英語》、《初中英語》。馬承教授發明了適用於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使用的「直呼式韻律英語教學法」;適用於小學中、高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的「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適用於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教學使用的「詞彙、語法、閱讀三位一體教學法」。
自1962年以來教過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英語,具有豐富的中小學英語教學和培訓英語教學的經驗。自1985年以來,應邀在全國各地講學600餘聲,直接培訓中小學英語教師十萬。人民日報》、《人民教育》、《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國內多家媒體分別以《英語學習的金鑰匙-馬承教學研究》、《探索適應國情的外語教學法》、《編寫好跨世紀的小學英語教材》;《一生的歌唱——記馬承和他的三位一體教學法》、《詞彙、語法、閱讀三位一體教堂法》等為題對馬承教學法進行了多方位的介紹。中央教育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各大網站等全國數十家新聞媒體對馬承老師的教學法高度贊揚。
國家教育部《人民教育》雜志對馬承老師的教堂方法和他對我國教育事業的貢獻作了充分的肯定和介紹。2001年《人民教育》雜志破例從第2期開始連載到第7期,大篇幅地宣傳馬承教學法。1991年到1993年原國家教委中國電視師范學院,將馬承三位一體教學法錄製成三十集教學電視片,通過太平洋衛星向全國和亞洲地區播放,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現在全國已有千餘個地、市、區、縣建立了馬承英語法實驗基地。(詳見《人民教育》雜志2001年2-7期)。目前,全國數以百萬的學生已在使用他的三位一體英語語音教學法受益。馬承老師的英語著作三十餘種,共計近兩千多漢字,主要著作有《幼兒園易進英語》系列、《小學低年級易進英語》系列、《廣播英語系列》、低中高年級《小學英語》系列、《初中英語實驗教材》系列、《馬承英語》系列等。

『陸』 第二語言教學法流派主要有哪些

語法——翻譯法(傳統法)
①時間:18世紀末
②代表人物:[德]奧倫多夫
③言學理論基礎:機械語言學或歷史比較語言學 認為所有語言同出一派
④心理學理論基礎:官能心理學或聯想心理學
官能心理學:認為心理的各種官能可分別加以訓練例如:記憶、思考、概括……
聯想心理學:把一切心理活動看成是各種感覺或觀念的集合。心理活動主要依靠聯想的力量來實現。例如 :記憶單詞依靠和母語的聯系
⑤主要特點:
A.以語法為綱,教授系統的語法知識
B.課堂教學使用學生的母語,教學法以翻譯為主
C.注重書面語的教學,輕視口語
D.教授所謂的「規范」語言,重視使用所謂經典的「名著」「原著」
⑥成就:
A.強調母語教學的理論
B.強調發展學生的智力,學生語法知識扎實
C.由於注重書面語教學,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比較高
D.對教師本身的口語要求不高,該教學法使用方便
⑦缺點:
A.忽視言語交際技能,尤其是聽說能力的培養
B.過分依賴學生的母語和翻譯的手段,無法培養用目的語思維的習慣和能力
C.過分強調語法的重要性,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或深奧難懂
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
針對「語法——翻譯法」「直接」:用目的語教授目的語
又稱「自然法」,主張仿照幼兒學習母語的自然過程來設計第二語言教學過程
直接法是作為語法——翻譯法的對立物在西歐出現的,代表人物是貝立茲。(01填空)
直接法主張在外語教學中完全不使用學生的母語(02選擇)
直接法的「直接」指直接用目的語教授目的語(03選擇)
直接法的優點之一是有利於學生外語思維和語言能力的培養(00選擇)
①時間:19世紀後半葉西歐
②代表人物:[德]貝立茲[法]古安[英]帕莫·艾蓋爾特
③心理學基礎:聯結主義心理學強調語言與客體的直接連接
④特點:
A.在語言和外界事物或經驗之間建立起直接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不使用學生的母語
B.以口語為基礎(與語法——翻譯法針鋒相對)
C.句本位,以句子為基本的教學單位
D.以模仿為主
E.用歸納法教授語法規則 先操練,後歸納
⑤優點:
A.打破語法——翻譯法一統天下的局面,開創了新路子
B.利用直觀手段(實物、圖片等)進行教學,有利於調動學生積極性
C.注重口語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
D.不使用學生母語,有利於培養學生用目的語思維的能力
⑥缺點:
A.把幼兒習得母語和成人學習第二語言混為一談是不對的
B.完全摒棄學生母語,忽視其積極意義,有時反而影響學生對目的語的理解
C.過分強調模仿、重復,不符合成年人需要適當給出規則的學習方式
D.對讀寫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
3.聽說法(結構法、句型法)
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二戰時美國訓練士兵所用方法
外語教學聽說法產生於美國,其語言學基礎是結構主義語言學(96選擇)
②代表人物:[美]弗里斯 埃比 拉多
③語言學基礎:結構主義語言學強調先搞清語言的結構
④心理學基礎:行為主義心理學刺激——反應——強化
聽說法的心理學理論依據是行為主義心理學,這種心理學理論的創始人是華生(98選擇)
⑤特點:
A.聽說領先,讀寫跟上
B.反復實踐,養成習慣
C.以句型為中心進行訓練
強調以句型為中心反復進行操練的教學法是聽說法(01選擇)
D.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語(不完全排斥)
E.大量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如:錄音、語音實驗室、視聽設備等
F.注重語言結構的對比,找出學習的難點,確定學習的重點
G.有錯必糾
⑥優點:
A.以句型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中心,並建立了一套培養語言習慣的練習體系
B.充分利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找出教學的難點和重點
C.不完全摒棄學生母語克服了直接法的某些片面性
D.廣泛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
⑦缺點:
A.輕視讀、寫能力的培養
B.機械的句型操練枯燥乏味
C.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D.偏重語言形式的訓練,忽視內容和意義
4.視聽法(整體結構法聖克盧法)
①時間:20世紀50年代
②代表人物:[法]古根漢 [南斯拉夫]彼塔爾·吉布里納
③語言學基礎:結構主義語言學
④心理學基礎:行為主義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
⑤特點:
A.口語是教學的基礎聽說先於讀寫
B.強調視覺感知和聽覺感知相結合
C.語言和情景密切結合
D.整體結構感知
E.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設備和直觀手段
⑥優點
教學方法活潑,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B.重視在情景中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
C.系統地循序漸進地安排詞彙和語法項目並充分予以操練
⑦缺點
A.過分強調口語領先,忽視讀、寫能力的培養
B.過分強調整體感知,忽視了對語言結構的分解和單項訓練
C.重視語言形式的模仿,忽視意義解釋,實際運用不夠
5.認知法(認知——符號法)「現代的語法——翻譯法」
時間:20世紀60年代 美國
認知法產生於美國,其語言學理論基礎是轉換生成語言學(99選擇)
②代表人物:[美]卡魯爾 布魯納
③語言學基礎:轉換生成語言學
④心理學基礎:認知心理學
認知法的心理學基礎是認知心理學,語言學基礎是轉換生成語言學(02填空)
⑤特點:
A.把培養語言能力放在教學目標的首位反對機械模仿
B.以學生為中心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
C.提倡演繹法先講結構規則,再造句
D.適當使用學生母語
E.反對有錯必糾,主張不影響交際的錯誤,不急於糾正
F.強調有意義的學習和有意義的操練 先理解(認)再操練(知)
⑥優點:
A.注重對學習者和學習過程的研究
B.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
C.主張聽說讀寫全面發展
D.主張「發現學習」,在理解語言知識和規則的基礎上有意義的操練
反對過分依賴機械性的重復操練,主張發揮學生的智力,注重對語言規則的理解和創造性的運用,目標是全面掌握語言,這種教學法是認知法。(00填空)
E.利用學生母語
⑦不足
A.轉換生成語法尚無法應用到外語教學的實踐中
B.完全排斥機械性訓練
C.作為一個獨立的外語教學法體系還不夠完善
6.功能法(意念——功能法、交際法)代表教材《跟我學》(00選擇)
時間:20世紀70年代
功能法產生於70年代的西歐(99選擇)
代表人物:[英]威爾金斯 亞歷山大威多森[荷蘭]范埃克
功能法產生於70年代的西歐,創始人是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01填空)
③語言學基礎:社會語言學功能語言學
④心理學基礎:人本主義心理學
⑤特點 功能教學法(99術語解釋)
A.把第二語言/外語教學的目標設定為培養學生運用目的與進行交際的能力
B.以功能(和意念)為綱功能是用語言做事,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並把語法視為實現功能的手段來讓學生掌握
C.教學過程交際化為學生創造接近真實交際的語言環境
D.單項技能訓練和綜合性訓練相結合
E.強調表達內容不過分苛求形式對學生的錯誤要確定一個容忍度
F.圓周式地安排語言材料,循序漸進地組織教學
G.發展「專用語言」教學針對不同的交際需要開展教學
⑥優點 功能教學法的優點(03論述)
A.培養學生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B.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確定學習目標
C.教學過程交際化
D.發展「專用語言」教學
⑦缺點
A.如何科學地設定功能、意念項目如何合理地安排
B.如何把語言結構和功能結合起來
C.對學生出現的錯誤採取容忍態度的「度」如何把握

『柒』 敘述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
1.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閱讀法 2.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自然法 3.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自覺實踐法 4.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視聽法 5.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全身反應法 6.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直接法 7.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語法-翻譯法 8.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聽說法 9.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社團語言學習法 10.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認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11.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暗示法(Suggestopedia) 12. 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及其特點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閱讀法(Reading Method) 閱讀法是本世紀初魏斯特(Michael West)在進行英語教學試驗中新創造的一種教學法。魏斯特認為,學會用外語閱讀比較容易,學生在開口說話前,先學習一定數量的材料,有—定語感,可以減少說話時犯錯誤的可能性,從而更快地學會外語。因此,他主張,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首先是培養學生的直接閱讀能力(即不通過翻譯而直接理解)。魏斯特編寫的《新方法讀本》(New Method Readers)(共10冊)是供初學者使用的基本教材,最低限度的詞彙量是3500個,其編寫原則如下:1.從一開始就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能看到自己的成績。2.通過課文學習生詞。3.詞彙越少,它的使用范圍就應當越大。4.讀本內容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魏斯特編的課本都以故事為中心,生動有趣;每50個熟詞中才出現1個生詞;1個生詞在新課文中至少要出現2次,以後逐漸減少出現率。他把閱讀分為精讀與泛讀兩種,並規定前者每分鍾400個詞,後者每分鍾1200個詞(最高標准)。為了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除教科書外,各冊都配有閱讀的副本,其分量超過教科書數倍,不包括生詞。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 這里說的自然法不是指19世紀出現的自然法,那時的自然法是直接法的前身,與語法-翻譯法相對立,強調口語教學。這里的自然法是指70年代後期在美國出現的自然法。代表人物是克拉申(StePhen Krashen)和她的同事泰勒爾(Tracy Terrel)。自然法的教學目標是個人的交際技能,也就是日常會話能力。它的最主要的特點是:1.語言學習始於理解性的輸入,主張推遲口頭表達,直到言語「出現」(speech「emerges」)。2.一般不糾正學生的錯誤。自然法把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三個階段:1.表達前階段(The PreProction Stase)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發展聽力力理解技能,不急於進行口頭表達,所以也稱為「沉默階段」。2.早期表達階段(The Early Proction Stage) 這是學生在學習中處於「掙扎」的狀態,經常出錯。教師此時應把注意力放在意義上,而不是形式上,所以一般不糾錯,除非錯誤重大,完全阻礙意義的傳遞。3.最後階段(The Last Stage) 這是擴展的表達階段,表達擴展到較長的話語,使用的方式是較復雜的游戲、角色扮演、開放式的對話、討論和擴展性的小組活動。這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是表達的流利程度,所以一般也不糾錯。自然法的指導思想是克拉申的語言習得理論。這種理論重視自然的交際,強調非正式的習得,而不注重形式語法的分析。跟全身反應法一樣,自然法強調先充分理解後再表達,不強迫學生表達,這對外語教學有一定參考價值。但是,自然法提出,到學生的言語「出現」時再表達,那麼,什麼時候才「出現」呢?如果永遠不「出現」,該怎麼辦?另外,不糾正學生的錯誤,也有一定的問題。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自覺實踐法 前蘇聯在30年代採用自覺對比法,這種教學法比較接近傳統的語法-翻譯法,與直接法相對立,偏重語言知識,過多地使用翻譯和對比,忽視外語實踐能力,特別是口語能力的培養。60年代進行外語教學改革,創立自覺實踐法。它的創始人是著名心理學家別良耶夫(ь.в.ьеляев)。自覺實踐法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聽、說、讀、寫的言語能力。它的教學原則如下:1.自覺性原則理論指導實踐,用必要的語法知識指導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學習過程是言語-語言-言語,即首先讓學生感受外語,積累感性材料,然後經過語言知識的學習上升為理性認識,再到言語實踐中進一步發展言語能力。這是前蘇聯外語教學的一貫傳統。2.實踐性原則強調自覺實踐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解的基礎上模仿和記憶。要求80%的時間用於言語實踐,20%的時間用於語言理論講解。教學活動交際化,選用有交際價值的材料,用情景法組織言語實踐。3.積極性原則要求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處於積極狀態。貫徹這條原則有三條途徑:(1)運用和發展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對語言材料進行分析、概括;提倡猜測和記憶性分析;直覺模仿與自覺模仿並重。(2)實踐形式多樣化:提倡在新的語言情境中創造性地運用已學過的材料;加強成對的和小組的活動;練習多樣化,不同的教學要求和目的使用不同的練習方式。(3)培養學生獨立作業的能力:訓練學生使用教科書、參考書,教學生作筆記、擬提綱、作簡介或摘要等。4.綜合性原則聽、說、讀、寫相互配合,相互促進,聽、說過的東西要用讀、寫來鞏固,聽、讀過的東西要用說、寫來表達;聽覺、視覺和運動覺綜合運用。成年人學習外語,不宜硬把聽說與讀寫分開。一般說來,初級階段,可以側重口語教學;但聽說領先應有讀寫跟上。聽覺應當依靠視覺、運動覺來鞏固,因為聽覺感受的材料容易忘記。5.考慮學生本族語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使用外語,使用大量的外語練習,充分利用視聽設備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和運動覺等,使學生在大腦皮層上建立牢固的外語動力定型,獲得外語語感,並使外語同思維建立直接聯系。翻譯和對比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也可以使用,但要有一定的限度。從本族語到外語的翻譯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練習形式,但其數量要有所控制,沒有必要在每種場合都指出兩種語言的區別,只有在必要時才進行對比。總之,以外語為主,有限度地使用本族語。自覺實踐法進入70年代,較快地吸收了功能法的長處,把原來的實踐性原則發展為交際性原則,認為實踐性原則只強調一般的言語實踐,而交際性原則把外語看成是交際工具。交際不僅是教學的主要手段,而且是教學的主要目的。70年代的自覺實踐法與60年代的自覺實踐法區別的主要標志就在於這一根本原則。外語教學法流派:視聽法(Audio—Visual Method) 視聽法在本世紀50年代產生於法國,它最早叫整體結構法,又叫聖克盧教學法(因此法產生於法國聖克盧高等師范學院的「全世界推廣法語研究所」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古根漢(G.Gou-genhein)和南斯拉夫的彼塔爾•吉布里納。視聽法的教學目標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日常口語,如《基礎法語》;第二階段:就一般性非專業化話題而進行的連貫談話;第三階段:就有關專業化的話題而進行的連貫談話。視聽法的主要特點如下:1.利用教學電影和錄音展示語言項目,向學生提供有意義的話語和語境。2.在母語與外語對比的基礎上確定教學內容。3.課堂上一般不使用學生的母語。4.聽說先於讀寫。5.用操練的方法學習基本語法和詞彙。視聽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法,至今應用廣泛。我們南京大學外國留學生部和北京師范大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心正在試驗的視聽說課,較多地吸取了視聽法的長處,同時,在理論與實踐上又有所發展。 外語教學法流派:全身反應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簡稱TPR) 全身反應法產生於60年代初期的美國,盛行於70年代,創始人是心理學教授阿舍爾(James T.Asher)。這種教學法是通過身體動作教授外語的方法,主要用於美國移民兒童的英語教育。全身反應法的主要教學原則如下:1.理解口語的能力要在說話之前發展 只有進行充分的理解性的聽,才能自然地轉移到說。同時進行聽和說兩種技能的訓練,只會給學生造成壓力,因為缺乏理解的聽,學生沒有做好說話的准備,很容易說錯。2.理解的能力要通過全身動作來發展 大量研究證明,指令是基本的交際,第二語言的大多數語法結構和數以百計的詞彙項目,都可以通過教師熟練的指令來教授。全身動作是發展理解能力的關鍵,沒有全身動作,一個新的語言現象即使重復多次,也依然是一連串噪音。3.不可強迫學生說話 學生聽到理解所學的大量接受性詞彙,將外語在認知結構中內化,就產生了一個說話的待發點。這時,學生就有說話的要求,自然而然地開始說話。據研究,學生要聽幾十次才能發一個音。如果給學生以壓力,強迫學生說話,就會引起其大腦對外來信息的抵制。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是在19世紀後半葉作為語法-翻譯法的對立物在西歐出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貝力茲(M.D.Berlitz)、艾蓋爾特(B.Eggert)和帕默(H.E.Palmer)。直接法還有別的名稱,如改革法、自然法、心理法、口語法、妥協法、綜合直接法、折衷直接法、循序漸進直接法等,雖各有差異,但同屬一類。所謂直接法,就是直接用外語教外語,不用學生的母語,不用翻譯,也不注重形式語法。它的教學目標不是規范的書面語,而是外語口語。直接法的主要教學原則和特點如下:1.直接聯系的原則:直接法中最基本的東西是建立語言與外界經驗相聯系。也就是說,在外語教學中,使每一個詞語同它所代表的事物或意義直接聯系,不經過母語翻譯。這樣做,可以使學生盡快丟掉「心譯」這條拐棍直接用外語思維。2.以口語為基礎的原則,口語教學是入門階段的主要手段和目的。3.句本位原則:教外語從句子入手,以句子為單位,整句進,整句出。這樣,既學到了單詞,又學到了語法。從句子入手並不意味著忽視單詞和語音教學,直接法十分重視句子中的單詞和語音教學。4.以模仿為主的原則:通過各種模仿手段重復所學的句子,養成習慣,達到自動化地步。除了以上四條主要原則外,直接法還有其他一些教學原則,如精選語言材料的原則、循序漸進原則、趣味性等。外語教學法流派: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語法-翻譯法是最古老的外語教學法,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它盛行於18世紀末,代表人物是奧倫多夫(H.G.Ollendoff)。古老的翻譯法、語法法和詞彙-翻譯法都屬於同一類方法。它最初用來學習古希臘文和拉丁文這類死的語言,後來用來學習現代外語(本世紀初,這種教學法在許多國家的外語教學中佔主導地位。我國解放初期的外語級學,特別是俄語教學,大都採用這種方法。語法-翻譯法的基本特點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l.教授語法學家所確定的所謂「規范」的語言,所使用的語言材料多以古老和過時的例句為主。2.注重書面語,不注重口語。3.語法的講解不僅注重規則的東西,而且十分注重不規則的東西。4.課堂教學使用本族語。5.教學方法以翻譯為主,通過大量筆頭翻譯和寫作練習來檢驗語法規則掌握情況。教學過程一般是:先教字母的發音和書寫,然後系統地教語法,最後閱讀原文。語法課的安排順序如下:1.先講詞法,後講語法。2.用演繹法講授語法規則,即先講語法規則,後舉例句。並翻譯成本族語。3.用本族語和外語互譯的方法鞏固所學的語法規則。課文教學的一般步驟是:1.用本族語介紹課文內容。2.逐字逐句翻譯。3.朗讀課文。4.用互譯的方法鞏固課文。外語教學法流派:聽說法(Audiolingual Method) 聽說法產生於40年代美國,當時叫做陸軍法或口語法,到了50年代,發展為聽說法,又稱結構法,在美國外語教學中占支配地位。代表人物有埃比、里弗斯等。聽說法吸取了直接法重口語的特點,教學目標分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但重點放在發展聽、說技能上。聽說法有下列特點:1.新課內容以對話形式展示。2.用模仿、重復和記憶的方式學習,以便養成習慣。3.用對比的方式安排語言結構順序,教完一項再教另一項。4.對句型結構進行反復操練。5.很少或根本沒有語法解釋,語法教學靠歸納性類推,而不是靠演繹性解釋。6.詞彙嚴格控制,而且通過上下文學習。7.大量使用錄音、語言實驗室和視聽設備。8.重視語音教學。9.允許教師使用極少量的學生母語。10.正確答案立即予以強化。11.盡力防止學生出現錯誤。12.有隻顧語言形式操練而忽視內容的傾向。13.先聽、說,後讀、寫。 外語教學法流派:社團語言學習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 社團語言學習法又稱咨詢法(Counseling Learning),產生於60年代初期的美國,是由古蘭(Charles Curran)創立的。這種教學法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外語口語。它的突出特點是以學生為中心,教服從學。教師是顧問,是輔助者,學生是「病人」。教師注意的中心是「病人」的需要。另一個突出特點是依靠學生的母語,逐漸由學生的母語過渡到外語。這種教學法的學習方式和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學生用母語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際關系。學生坐成一個圓圈,教師在圈外。學生可以是零起點的外語學生。如果一個學生想對小組或某個學生說幾句話,他就用母語說,顧問就把他的話翻譯成外語,然後讓學生重復這句外語。接著,別的學生就用母語回答,顧問再翻譯,學生重復。這樣,會話就會繼續下去。如有可能,可以把會話錄下來,引導學生歸納出一些有關新語言的信息。如果學生願意,顧問可以給更多的指導,解釋一些語言規則。在開始階段,「病人」中會出現迷惑不解、混淆的情況,但是在顧問的幫助下,會慢慢好起來,開始用外語說一個詞、一個短語,不用翻譯。這是「病人」由完全依賴顧問到獨立學習的第一個標志。隨著「病人」對外語的逐漸熟悉,直接用外語交際就會發生,顧問的指導就會減少。數月之後,「病人」就會用外語進行流利的交際。從完全依賴顧問到完全獨立,其間分以下五個階段:1.完全依賴顧問;2.會說一些外語詞和短語;3.逐漸獨立,但還有一些錯誤需要顧問糾正;4.只需要顧問解釋一些成語、具有特殊意義的固定表達法和語法;5.獨立、自由地交際。顧問雖出場,但保持沉默。社團語言學習法的理論基礎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學。外語教學法流派:認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認知法又稱認知-符號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產生於60年代的美國,代表人物是卡魯爾、布魯納。認知法反對聽說法的「結構模式」論和過分依賴機械性的重復操練,主張在外語教學中發揮學生的智力,注重對語言規則的理解和創造性的運用,它的教學目標是全面地掌握語言,不完全側重聽說。它批評聽說法的缺點,為語法-翻譯法和直接法正名,因而被稱為「改進了的現代語法-翻譯法」(Hester,1970)或「改進了的現代直接法」(Diller,1971)。認知法的教學原則如下:1.把培養語言能力放在教學目標的首位。所謂語言能力就是內化了的語言知識體系。它主張通過有意識、有組織的練習獲得正確使用語言的能力。2.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毅力,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3.提倡演繹法的教學原則,強調學生理解和掌握規則,啟發學生發現語言規則。講解約占教學活動的1/5。反對機械模仿,提倡有意義的練習。4.主張聽說讀寫齊頭並進,全面發展。在教學中,語音與文字結合,口筆語相互促進。各種感覺器官同時綜合運用,以求收到最佳效果。語音教學應適可而止,因為成年人學習純正地道的語音不容易。重視閱讀和詞彙量的擴大。5.適當地使用學生的本族語。通過兩種語言的對比確定難點和重點,用學生的本族語解釋一些比較抽象的語言現象,以便於理解。在初級階段,學生的本族語使用得多一些,允許必要的適當的翻譯。6.學生出現錯誤不可避免,教師要正確對待,分析出現的各種錯誤,影響交際的錯誤要加以糾正,但其他一般性錯誤不宜進行過多的糾正,更不要指責學生。過多的糾正或指責容易使學生感到無所適從產生怕出錯的心理,甚至失去學習的信心。認知法認為,成千人學習外語與幼兒學習母語相比,有不同的特點:1.缺乏幼兒學習母語的語言環境,是在人為的語言環境(教室)中學習的;2.學生是在掌握了母語的基礎上學習外語的;3.學習是自覺的、有意識、有組織的。根據這些特點,把外語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語言的理解(comprehension)、語言能力(competence)、語言運用(performance)。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暗示法(Suggestopedia) 暗示法(Suggestopedia)是由保加利亞精神病療法心理學家羅札諾夫(G.Lozanov)於60年代中期創立的。暗示法主張創造高度的動機,建立激發人的潛力,把各種無意識暗示因素組織起來,以便有效地完成學習伍務。暗示法由此而得名。另外,暗示法採用加速的方法進行外語教學,所以,它又稱為暗示速成教學法(Suggestive-Ace1eratively Learning and Teachinhg,簡稱SALT)。暗示法的主要教學原則如下:1.語言材料的大量輸入 暗示教學的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語言材料量比常規的外語教學法所規定的量要多好幾倍。據試驗,120個學時可學2000個詞。2.有意識和無意識相統一 外語學習過程是大腦思維活動和情感同時作用的過程。腦子的左半球主管語言和邏輯思維,右半球主管非語言和形象思維。如果在學習外語時,採取措施,使兩個半球同時發揮作用,就比用一個左半球好。有意識活動和無意識活動聯系越緊密,效果就越好。暗示法的創新之處就在於,它集中無意中得到的信號去達到一個有意義的目的。3.創造心情舒暢的氣氛 外語學習環境幽雅。舒適的軟椅排成半圓形,光線柔和,有音樂伴奏。語言材料的輸入採用戲劇、詩歌等方式,並伴隨著豐富的表情和手勢。在這種和諧的環境里,學生的緊張心理消除了,心情舒暢,充滿樂趣,善於想像。這種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超級記憶能力,加速記憶效能,提高學習效果。4.藉助母語翻譯和對比 在學習過程中藉助母語翻譯,並對比兩種語言的異同,開發學生的智力。5.建立高度的自信心 鼓勵大膽說外語,盡量少糾錯,避免造成緊張氣氛。6.創造自然的情境 暗示法在學習過程中創造了十幾個自然的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的語言材料應用到交際情境中去。外語教學法主要流派及其特點一、翻譯法(Translation Method) 翻譯法也叫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閱讀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翻譯法最早是在歐洲用來教授古典語言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外語教學方法,到18世紀末和19世紀中期開始被用來教授現代語言。翻譯法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能力和模仿範文進行寫作的能力。其突出的特點是:教師用母語授課,授課重點是講解與分析句子成分和語音、詞彙變化與語法規則。 翻譯法歷史悠久,其優點是: 1. 學生語法概念清晰; 2. 閱讀能力較強,尤其是遇到長而難的句子時通過分析句子結構便能理解意思; 3. 有助於培養翻譯能力和寫作能力。 翻譯法的缺點是: 1. 忽視口語教學,學生的語音語調差,不利於培養學生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2. 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容易失去興趣。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Psychological Method)、口語法(Oral Method)、改良法(Reformed Method)。針對翻譯法不能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缺點,直接法於19世紀末在歐洲產生。它包含三個方面的意思:直接學習、直接理解和直接應用。其主要特點是:不允許使用母語,用動作和圖畫等直觀手段解釋詞義和句子。 直接法流行甚廣,其優點是: 1. 採用各種直觀教具,廣泛運用接近實際生活的教學方式,有助於培養用外語思維的能力; 2. 強調直接學習和直接應用,注重語言實踐練習,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學習興趣濃厚; 3. 重視口語和語音教學,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其缺點是: 1. 排斥母語,使學生對一些抽象和復雜的概念難以理解; 2. 沒有明晰的語法解釋,導致學生說出的話語法錯誤較多。 三、聽說法(Audiolingualism, Audiolingual Method) 聽說法於20世紀40至60年代盛行於美國。二戰爆發後,美國需要派大量的士兵出國作戰,士兵們需要掌握所去國家的語言,政府臨時抽調外語教學法和語言學專家以及有經驗的外語教師,成立了外語訓練中心,研究外語速成教學方法,以六至八個月為一期,培訓士兵,其訓練方法就是聽和說,聽說法就這樣產生了。它吸收了直接法的許多優點,又受結構主義語言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認為外語學習是習慣的形成,採取模仿、機械練習和記憶的方法強化學生的反應;課堂上學生做大量的句型操練,不考慮意思和語境。 其優點是: 1. 培養學生敢於大膽主動地使用所學語言進行交談,口語能力較強; 2. 句型操練對初學者幫助很大,語言規范; 其缺點是: 1. 大量的模仿和機械操練不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 脫離語言內容和語境的句型操練不利於學生對語言的靈活運用。 3. 放鬆讀寫訓練,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實踐能力。 四、情境法(Situational Method) 情境法也叫視聽法。針對聽說法脫離語境,孤立地練習句型,影響培養學生有效使用語言能力的問題,20世紀50年代在法國產生了情境法。它吸取了直接法和聽說法的許多優點。充分利用幻燈機、錄音機、投影機、電影和錄象等視聽教具,讓學生邊看邊聽邊說,身臨其境地學習外語,把看到的情景和聽到的聲音自然地聯系起來,強調通過情景操練句型,在教學中只允許使用目的語。 其優點是: 1. 情境的創設能夠加速外語與事物的聯系,有助於理解所學語言; 2. 重視整體結構的對話教學,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學的語言自然,表達准確。 其缺點是: 1. 完全排除母語,不利於對語言材料的徹底理解; 2. 過分強調整體結構感知,使學生對語言項目缺乏清楚的認識。 五、認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六十年代,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國際間的交往和競爭都需要高級外語人材,聽說法已不能滿足這種新的發展形式,認知法便在美國誕生了。認知法把語言學習看作是智力活動。認知法提出:任何語言里的句子都是無窮無盡的,人不可能學到每一個句子,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卻能聽懂和應用從未學過或見過的句子,這就是智力或語法在起作用。在教學中強調發揮智力的作用,讓學生理解所學的材料,掌握語言的運用規律,強調有意義的操練活動。 其優點是: 1. 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 在理解語言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操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言使用的准確性和得體性。 其缺點是: 1. 對語音語調要求不嚴格; 2. 沒有強調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六、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際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交際法是70年代根據語言學家海姆斯(Hymes)和韓禮德(Halliday)的理論形成的,是全世界影響較大的外語教學法流派。交際學派認為: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語言教學的內容不僅要包括語言結構,還要包括表達各種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語句。交際法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採用真實、地道的語言材料,主張句型加情景來學習語言,鼓勵學生多多接觸和使用外語。 其優點是: 1. 重視學生的實際需要; 2. 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恰當地使用目的語進行交際。 其缺點是: 1. 如何確定和統計功能、意念項目,有待進一步探討; 2. 以功能意念為線索組織教學大綱,很難保證語法項目編排的體系性。 七、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的教學。這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強調「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語言教學方法,是交際教學法的發展,在世界語言教育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注意。近年來,這種「用語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學理論逐漸引入我國的基礎英語課堂教學,是我國外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走向。該理論認為:掌握語言大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圍繞特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完成任務,以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任務型教學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種教學法的優點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學法並不排斥。 其優點是: 1. 完成多種多樣的任務活動,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結合起來,有助於培養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 3. 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語言交流活動,啟發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4. 在任務型教學中有大量的小組或雙人活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 5. 活動內容涉及面廣,信息量大,有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6. 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培養人際交往、思考、決策和應變能力,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7. 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在教師的啟發下,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的機會,易於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外語教學方法和流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家裡養貓最佳方法 瀏覽:134
保險費率釐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883
堆堆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660
移民的解決方法 瀏覽:912
藏手機游戲方法 瀏覽:615
清理手機灰塵的好方法視頻 瀏覽:388
煙草花葉病毒解決方法 瀏覽:839
供水器水壓低解決方法 瀏覽:489
馬蘭頭食用方法 瀏覽:832
貴州污泥的檢測方法 瀏覽:303
腰椎鍛煉飛燕方法 瀏覽:883
微信的支付提醒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34
教學方法設計如何完善教學目標 瀏覽:171
婆媳相處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瀏覽:438
魚類用葯計算方法 瀏覽:664
松果使用方法 瀏覽:100
假發怎麼弄最簡單方法 瀏覽:739
重結晶熱過濾方法有哪些 瀏覽:707
肺癌除了化療還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596
韭花帖的正確臨寫方法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