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學記中關於教學方法的摘抄

學記中關於教學方法的摘抄

發布時間:2023-10-07 00:18:55

教學方法名人名言摘抄

教學方法名人名言摘抄

教學方法名人名言摘抄,好的句子往往被賦予時代意義,將摘抄作為一種習慣就能改變你的思維,摘抄本上的每一條都是舊時的痕跡,摘抄就像將知識編入腦中的資料庫,教學方法名人名言摘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教學方法名人名言摘抄1

1、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蘇霍姆林斯基

2、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陶行知文集·師范生第一變》

3、對雙親來說,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魯普斯卡婭

4、每一個決心獻身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兒童的弱點。——蘇霍姆林斯基

5、教育之於心靈,猶雕刻之於大理石。——愛迪生

6、兒童集體里的輿論力量,完全是一種物質的實際可以感觸到的教育力量。——馬卡連柯

7、知識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為科學;教師不存在的地方,無知就變成了聰慧。

8、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歐文

9、欣賞別人的優點,善待別人的缺點,尊重別人的隱私,快樂自己的.人生。

10、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毛澤東

11、教育不在於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於按其所未行而行。——園斯金

12、婦女教育的不可動搖的目的就是養育子女。——希特勒

13、幸福,就在於創造新的生活,就在於改造和重新教育那個已經成了國家主人的社會主義時代的偉大的智慧的人而奮斗。——奧斯特洛夫斯基

14、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奧斯特洛夫斯基

15、不應把紀律僅僅看成教育的手段。紀律是教育過程的結果,首先是學生集體表現在一切生活領域——生產日常生活學校文化等領域中努力的結果。——馬卡連柯

教學方法名人名言摘抄2

1、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

2、認認真真工作,老老實實做人。

3、慈父+慈母=教師

4、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孔子

5、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子孫個個賢。——《增廣賢文》

6、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7、聖明的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是現成的知識寶殿,而是鼓勵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教他們建築。

8、教師要以東風化雨之情,春泥護花之意,培育人類的花朵,繪制燦爛的春天。

9、誠摯的心靈,是學生情感的鑰匙,高尚的師德,是學生心靈的明鏡。

10、教師的工作是激發學生對人生無限的好奇心。

11、雜草鏟除要趁早,孩兒教育要從小。

12、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蘇霍姆林斯基

13、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教書。

14、教育是一個逐步發現自己無知的過程。——杜蘭特

15、谷穗越飽滿就越低垂,學識越淵博就越謙遜。

16、教師要用心去愛,去教育學生。

17、勞動受人推崇。為社會服務是很受人贊賞的道德理想。——杜威

18、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輕人的終生自修作準備。——R.M.H.

19、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遠憂。——關漢卿

20、求知慾,好奇心——這是人的永恆的,不可改變的特性。哪裡沒有求知慾,哪裡便沒有學校。——蘇霍姆林斯基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三字經》

22、每一個決心獻身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兒童的弱點。——蘇霍姆林斯基

23、教師是學生的鏡子,學生是老師的影子。

24、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25、教師施愛宜在嚴愛與寬愛之間。

⑵ 《學記》提出了什麼教學原則與方法

《學記》主張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本學習和實際訓練相結合,既要擴大知識領域,又要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書中用較多的篇幅,闡述「教」與「學」的辯證關系。認為只有通過「學」的實踐,才會看到自己學業方面的差距(「學散拿然後知不足」),只有通過「教」的實踐,才會看到自己知識和經驗方面的貧乏(「教然後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進,看沖嫌搭到貧乏,才能鞭策自己,從而得出「教學相長」的正確結論。《學記》重視啟發式教學(「開而弗達則思」),重視教學的循序漸進(「不陵節而教之謂孫」),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重視因材施教。主張從了解學生學習的難易,才質的美惡,作為啟發誘導的依據者手。主張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教學順序,並且提出一條積極性的教育原則,即要在學生不良的行為沒有發生前,引導他們向善的方面發展。並指出在學習過程中同學之間要取長補短。《學記》賦予教師以崇高的地位。提出嚴師和尊師的思想。《學記》是研究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和實踐的寶貴資料。書中在總結先秦儒家教學經驗基礎上提出的教學原理,教學原則與方法,以及尊師重道的思想,對中國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是中國也是世界珍貴的教育遺產之一。《學記》是以《大學》為其政治基礎,以《中庸》為其哲學基礎的。

⑶ 關於教學方法的名人名言_教育教學名人名言

教育 者與被教育者的關系是互相增益、互相促進的關系。本名句闡述“教”與“學”這兩個教育過程中的重要范疇的辯證關系。
關於 教學 方法 的 名人 名言
1.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達爾文

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 文化 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陶行知

3.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陶行知

4.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陶行知

5.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葉聖陶

6.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葉聖陶

7.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蘇霍姆林斯基

8.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蘇霍姆林斯基

9.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 兒童 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願望的人。——蘇霍姆林斯基

10.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 愛好 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盧梭

11.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波莉亞

關於教學方法的名言——因材施教
1.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陶行知

3.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為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構的人的時候,這樣的理解才能有助於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贊科夫

4.從我手裡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無可挑剔的模範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蘇霍姆林斯基

5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於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蘇霍姆林斯基
有關教學的名人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師。——孔子

2、認認真真工作,老老實實做人。

3、慈父+慈母=教師

4、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孔子

5、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子孫個個賢。——《增廣賢文》

6、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7、聖明的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是現成的知識寶殿,而是鼓勵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教他們建築。

8、教師要以東風化雨之情,春泥護花之意,培育人類的花朵,繪制燦爛的春天。

9、誠摯的心靈,是學生情感的鑰匙,高尚的師德,是學生心靈的明鏡。

10、教師的工作是激發學生對人生無限的好奇心。

11、雜草鏟除要趁早,孩兒教育要從小。

12、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蘇霍姆林斯基

13、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教書。

14、教育是一個逐步發現自己無知的過程。——杜蘭特

15、谷穗越飽滿就越低垂,學識越淵博就越謙遜。

16、教師要用心去愛,去教育學生。

17、勞動受人推崇。為社會服務是很受人贊賞的道德理想。——杜威

18、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輕人的終生自修作準備。——R.M.H.

19、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遠憂。——關漢卿

20、求知慾,好奇心——這是人的永恆的,不可改變的特性。哪裡沒有求知慾,哪裡便沒有學校。——蘇霍姆林斯基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三字經》

22、每一個決心獻身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兒童的弱點。——蘇霍姆林斯基

23、教師是學生的鏡子,學生是老師的影子。

24、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25、教師施愛宜在嚴愛與寬愛之間。

26、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27、沒有愛的教學,宛如無水池塘,終將群鮮枯竭。

28、得不到別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強烈的自尊心。——馬卡連柯

29、小鳥展翅看大鳥,學生成長靠教師。

30、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於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可是只有在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蘇霍姆林斯基

31、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格言 對聯 》

32、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毛澤東

33、心靈的溝通勝於知識傳遞。

34、教師總是希望學生將來超過自己。

35、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斯賓塞

36、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37、在任何學校里,最重要的是課程的思想政治方向,這完全由教學人員來決定。——列寧

38、溺愛享樂釀苦果;勤勞素樸造賢才。——《格言對聯》

39、母愛的偉大之處在於可以容納孩子最可譴責的行為。

40、德無常師,主善為師。

41、勤於給一棵棵稚嫩的幼苗鬆土、澆水、捉蟲、施肥的園丁終將迎來爭奇斗妍的春天。

42、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43、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

44、不放手讓孩子去做,猶如血液循環受到阻礙,是會防害孩子增強體質的。

45、在金秋的碩果園里,碩果累累離不開耕耘者心的澆灌。

46、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喚起的那種感覺,是類似我們當著親愛的人的面前時,洋溢於我們心中的喜悅——車爾尼雪夫斯基

47、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朱熹

48、只有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愛因斯坦

49、凡學之道,嚴師為難。——《禮記·學記》

50、教師,是播撒知識的種子,傳遞文明火炬的使者。

51、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是老師。
關於啟發式教學 名言警句
1..孩子提出的問題越多,那麼他在童年早期認識周圍的東西也就愈多,在學校中越聰明,眼睛愈明, 記憶力 愈敏銳。要培養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給他思考。——蘇霍姆林斯基

2.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蘇霍姆林斯基

3.求知慾好奇心,這是人的永恆的,不可改變的特性。哪裡沒有求知慾哪裡便沒有學校。蘇霍姆林斯基

4.為了在教學上取得預想的結果,單是指導學生的腦力活動是不夠的, 還必須在他身上樹立起掌握知識的志向, 即創造學習的誘因。——贊科夫(蘇聯當代著名的教育家、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

5.教之而不受,雖強告之無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納也,今夫石田雖水潤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納故也。—張載(北宋哲學家)

6.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斯賓塞(英國社會學家)

7.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 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斯賓塞

8.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後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陶行知

9.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陶行知

10.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魏書生(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猜您感興趣:

1. 課堂教學名言好句摘抄

2. 有關教學方法的名言

3. 教育教學名言警句格言

4. 教育的名言名句

5. 關於教育理念的名言

6. 關於教育名人名言

7. 關於教育的名人名言大全

⑷ 《學記》中提出哪些教育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所謂原則,就是說話或做事所遵循的根本法則或標准.教學原則,就是開展教學活動所應遵循的基本法則標准,是指導教學工作的一般原理.(5)《學記》一文所涉及到的教學原則主要有:
一、 教學相長的原則
《學記》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6)《學記》在教育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教學相長的命題及原則,這是它對教學理論的傑出貢獻.

學相長有本義和引申義之分.本義僅指教這一方的以教為學,它說明了教師本身的學習是一種學習,而他教導他人的過程更是一種學習,通過教發現自己的困惑.正
是這兩種不同形式的學習相互推動,使教師不斷進步.因此,《學記》引《尚書·兌命》說「學學半」.(7)但以後有的人在注釋「教學相長」時作了引申,將其
視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通過教學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過程.並將其也作為《學記》所提出的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教學相長原則反映了教與學的辯證法,它
是我國古代教學原則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我們民族教育的最可寶貴的精神,「即在現代世界教育論著中亦屬罕見」.(8)對我們今天的教學活動仍起積極的指導作
用.
二、 預防性原則
《學記》說:「禁於未發之謂預」.預防性原則的提出是針對大學教育的.一般的
說,
教師教育學生無非兩個方面:一是傳授知識,使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或品德教育,使之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二是在傳授知識和品德教育過程中,幫助學生克服
不良的學習習慣和糾正不好的道德品質.但是,不良的學習習慣和不好的道德品質一經形成,或積習已深,克服糾正就會格格不入,倍感困難.就象《學記》所說
的:「發然後禁,則捍格而不勝」.這就要求教師做好調查工作,從各個方面了解學生,以便作到防患於未然,盡量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現在,預防性原則已被
各行各業廣泛採用.
三、《學記》主張及時施教.
「當其可之謂時」,要掌握學習的最佳時機,適時而學,適時而教.從教師教的方面說,抓
住一切施教的機會對學生進行教育,特別是學生已有的學習的慾望、動機.當他們心求通,口欲言,急切需求知、排疑、解惑時,教師必須抓住這個時機及時施教,
這就抓住了可告之機,如孟子說的「時雨化之」;從學生學的方面來說:一是學生按年齡特徵接受教育.就是學生在什麼年齡階段應該接受什麼層次的教育,不能錯
過應該受教學習的時機,這就是適時受教.如清人孫希旦解釋說:「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時之謂也」.(9)否則,「時過而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這已
涉及到教學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准備、教學內容和順序等問題,要求尋找諸因素的最佳結合點,使教學顯見成效,在現代,不少教育家對此也進行了研究,他們
認為不同的年齡階段,學習的最佳內容不同,錯過以後接受的速度就慢了.所以,他們也主張及時施教. 四、循序漸進原則
《學記》總結了孔孟的循
序漸進思想,提出了「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學不躐等」,「敬孫」,反對「雜施而不孫」,「及於數進」等教學中雜亂無章,急於求成的做法,主張「先其易
者,後其節目」,重視「先河後海」,求其本末.只有循序漸進,教學才會取得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學記》對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
學兩個主要方面作了全面的總結.一是指教的對象學生,要按照學生年齡的順序,而教之以相應的知識;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從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從正反兩個方面
進行了闡述.而學生的學,具體一切過程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循序漸進原則就是要求教學活動必須遵循知識、學生和教學三方面的順序和客觀規律.
五、觀摩性原則

家的教育傳統,歷來都注重群體意識,主張「群育」,強調群體相互影響的教育作用.特別把好朋友的輔助看做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孔子最早在教育中就
提出「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擇善而從」.(10)另外,荀子、《易》、《大學》等都提出了類似觀點.《學記》在全面繼承總結這些思想的基礎上,並
予以了一定的發展,特別強調了在「群育」中,要求大家的相互影響教育都必須以「善」為前提.突出了正面教育的作用.「相觀而善之謂摩」學習中要相互觀摩,
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集體中學習,藉助集體的力量進行學習.相互的學習切磋琢磨,都要以好的方面影響,以達到「善」,這就是「相觀而善」的實質.

《學記》強調,教師不僅要教育好學生「論學取友」,引導學生接近「益友」,而且還要爭取使「損友」轉化為「益友」.這正是「相觀而善「另一方面的積極意
義.否則,「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可見,觀摩性原則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交友標准至今仍適用於我們的生活.
六、啟發性原則

《學記》反復強調:「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也.」(11)
「喻」,就是啟發誘導.如南宋戴溪說:「教者有善誘之功,學者有欲罷不能之意」.(12)明代姚舜牧亦說:「喻,有不言自契之意」.(13)喻是一條極其
重要的教學原則.是對孔孟啟發誘導思想的總結概括.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想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能力,最根本的一條,要按「喻」的原則教學,就要用啟發式,這是教學成功的根本保證.教師如何喻,《學記》提出了三項要求:

是「道而弗牽」.道即導,引導,指導.也就是教師引導學生而不牽著他們走.教師只有很好的啟發誘導,認真指導,學生一定會樂意而且能夠很好地接受的.這
樣,教與學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自然就會和睦友善,這就是「道而弗牽則和」.達到了「和」,就是說學生產生了樂學、願學的喜悅的心理傾向.這樣,學習
起來就輕松愉快,從而也就會取得最佳的效果.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會得以充分發揮.
二是「強而弗抑」.強是嚴格要求,認真督促;抑即強制、壓抑.
教師教學對學生必須嚴格要求,認真督促,但要把握分寸,掌握限度,不至於過度而成強制,讓學生感到壓抑.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目的,也得不到預期效果,甚至
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厭學,畏學.清學者方苞注此說得非常透切:「強之猶恐其不能進取,而或抑之,則重以為難,而自沮喪矣.」(14)只有真正做到了「強
而弗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才能很好發揮,決不會視學業為畏途.因為沒有思想負擔,心理壓力,所以學起來自然會心情舒暢,輕松愉快,而且
會信心十足,困難也易於克服.這就是所說的「強而弗抑則易」.
三是開而弗達.開,開啟,使露其端倪.教師給學生講解問題,必須把握要領,抓住重
點,突破難點,講清帶有啟發性的關鍵,不必把所有一切全盤托出.這樣,學生便可得到老師的某種啟發,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其主體地位與作
用.所以,啟發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本一點就是促進學生的積極的思維活動.
針對當時教學的弊端:「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才」,學生就會以學習為苦差事,甚至埋怨老師,並很快地把所學的東西丟棄得一干二凈.因此,教學要重啟發誘導.
正因為啟發誘導原則重在學生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是教師不斷改進教學,進行教學改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所以,它很適合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教學改革的需要.啟發性克原則在當前的教學改革中被普遍地運用,並大力倡導,原因就在於此.
七、長善救失原則

學很可能會有得有失,得與失就是教學結果這個矛盾中的兩個方面.失,可分教之失和學之失.《學記》認為:「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
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指出了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四種缺點.而這四種缺點,又是「心之莫同」——個
體的心理差異造成的.
對教師來說,要起主導作用,必須善教,就要克服自身的「失」,發揚其「善」.對學生的「失」,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摸透學生的內心世界,對學生施教,才能做到「長善救失」,這就是《學記》說的:」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

和失並不是絕對的,永遠固定不變的,而是辨證的.學生學習中的「多」、「寡」、「易」、「止」在某些情況下是「失」,教師必須盡一切努力去救之.但另一方
面,失中又蘊藏著得,即轉化成得.正如王夫之說「多、寡、易、止雖各有失,而多者便於博,寡者易以專,易者勇於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則善
長矣.」如果能正確地做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便能正確地做到「長善救失」.
八、藏息相輔原則
藏息相輔原則就是「正業」(正課)與
「居學」(課外作業、課外活動)相結合,學習進修
與游戲休息相結合,也就是課內外勞逸結合.教學的這個過程,決不可能永遠處於緊張、興奮或者絕對鬆散的狀態.總要有一張一弛的合理安排,師生都必須有勞有
逸,課內外各項教學活動必須相互結合,辨證統一.
首先,必須安排按時的正課教學,當正課完畢後,學生便可離校休息,但必須布置一定的課外作業,
「大學之教也,明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課內外必須緊密結合,它們可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因為從復習的角度說,「居學」是「正業」的復習、鞏固,又是
使正業轉化為能力的必要途徑,即《學記》所說的「不學操縵,
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從預習的角度說.「居學」既是學習正業的准備,又能增進「正業」的興趣.即「不興其藝,不能樂
學」.
「正業」的弦、樂、詩、禮是學的主要內容,而居學的操縵、博依、雜服是藝,是練,是掌握正業的重要保證,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同時,
「藏修」與「息游」偏重於課內外的勞逸結合,意為學習應有張有弛.學生既可以在游息中消除學習中的疲勞,發展愛好特長,又可以擴大視野,培養興趣,增長智
慧,學得愉快又有信心.自然容易達到安學、親師、樂友和信道的目的.正如清人姜兆錫所說「藏焉修焉之,謂正業專習而志不分;息焉游焉之,謂居學養純而義愈
熟」.(15)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藏息結合的原則,抓住了人生理機制的緊張與疲勞和心理活動的興奮與抑制等基本特點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有其科學依據.合
理而辨證地處理好這種關系,既保證正常的
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也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的提高,更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符合教學規律,就今天來看也是完全正確的.當今,語文教學中
對課內語文訓練與課外語文活動相結合的教學原則的強調,語文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乃至「大語文教育」的倡導,同這一原則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何況「不學博
依,不能安詩」等是對古代語文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

作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教育、教學活動的論著,先秦儒家學派教育思想和教學經驗的高度概括,《學記》為中國教育理論的發展樹立了典範,其歷史意義
和理論價值十分顯著.它的出現意味著中國古代教、預防性原則、及時施教原則、循序漸進原則、觀摩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長善救失原則和藏息相等輔原則,是以
當時的教學實踐為基礎,是當時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反映和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與概括.它對以後歷代的教育教學活動起著很好的指導作用.

教學原則是對師生教學行為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學原則的提出和發展必須以教學實踐為基礎,離不開教學實踐的支持.同時還必須接受教學實踐的檢驗,在實踐中
不斷修正、充實和完善.而《學記》中所總結出來的實踐經驗早已經過了實踐的檢驗是正確的,它從先秦的教學實踐中來,又指導了以後歷代的教學實踐.經實踐檢
驗和歷史證實,這些教學原則對今天的教學實踐仍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但時代發展了,社會進步了,教育內容、過程、手段和過去相比已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這些教學原則的應用,要緊密結合當前的教學實踐,以便更好地為當前的教育服務.

⑸ 學記中的教學原則

學記中的教學原則如下:

1、教學相長。

《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意為教和學兩方面互相影響和促進都得到提高。

2、尊師重道。

指教師指引的應該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師傳授的知碰念肢識。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二者相輔相成,首先是尊師,其次是重道。

4、豫時孫摩。

豫,預防性原則笑世。在學生不良行為發生前就加以防範叫做預防。如果不良行為發生之後再去禁止,積習已深就難以矯正。這個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要有預見性。

時,是及時施教原則。「當其可之謂時」,抓住最佳的時機,及時施教,就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則「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閱讀全文

與學記中關於教學方法的摘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喝醉酒肚子疼怎麼辦最快的方法 瀏覽:456
小孩有哪些簡單學習方法 瀏覽:89
治療熱感冒最好方法 瀏覽:165
歲月催白發的最佳方法 瀏覽:200
怎麼寫水餃的材料和製作方法 瀏覽:682
外牆面積計算方法 瀏覽:400
atom2手機穩定器使用方法 瀏覽:478
有哪些治療雜訊的方法 瀏覽:44
在實驗中應用了什麼物理研究方法 瀏覽:668
乙狀結腸冗長有哪些診斷方法 瀏覽:532
工程數學計算方法 瀏覽:110
平板電腦office365永久激活方法 瀏覽:353
科普方法有哪些 瀏覽:887
2根塑銅線的連接方法 瀏覽:440
大魚海棠紙尿褲穿戴方法視頻 瀏覽:851
一米高陽台安裝集成牆板方法 瀏覽:841
啞鈴鍛煉手臂肌肉方法 瀏覽:436
生羊肉保存最佳方法 瀏覽:602
橋梁鋼筋用量計算方法多少鋼筋 瀏覽:164
握花生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