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論文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

論文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

發布時間:2023-10-03 12:53:51

㈠ 淺談英語教學方法論文

淺談英語教學方法論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那麼一般論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淺談英語教學方法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淺談英語教學方法論文 篇1

英語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科目,既有縝密的思維,又有隨意的流動性;既有記憶的成分,又有規律可循的成分,是動與靜的結合,是聽、說、讀、寫的綜合反映。如何處理英語教學中「難」與「易」這對矛盾,從而鞏固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從轉變教育觀念入手

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的教學目的之一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全班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要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改變「只抓少數,忽視多數」的升學思想,要向「全面貫穿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素質教育轉變。比如,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需要採取形式多樣而有效的教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雙人訓練」、「小組練習」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增加每個學生口語練習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使更多的學生享受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好地創造課內外學習英語的氛圍。

二、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入手

這是問題的關鍵,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濃與淡,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初中學生已在生理上漸趨成熟,已經為自我培養廣泛的學習興趣和學科愛好創造了前提條件。作為教師,應該當好引路人,如給學生訂閱英語報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實現「要我學——我要學——要學好」的轉變。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強英語的聲像效果,讓學生產生一種「好奇」的心理,進而循循善誘,促使學生對學習英語感興趣。

三、從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入手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從而達到與外界的交流和認知。有些學生怕說,或說的是「中國式」英語,不能脫離母語。因此,作為教師,要把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作為一個關鍵。一些經常化的口語,教師首先要帶頭說起,比如:平時交流、上課前後的問候語、課堂的值日生匯報等,並且要做到字正腔圓,以免學生受到錯誤影響。

四、加強日常訓練

這里所說的日常訓練具體指的是聽、說、讀、寫的訓練。聽,就是要求學生正確地發好音,實現英語的標准化,提高學生的辨音知音能力,使聽者能理解說者所表達的中心意思。可以不定期地利用早讀、課間、課堂播放英語磁帶、英語電教片、英語歌曲等。說,就是在日常的交流中注重英語口語表達的養成,且要營造一種氛圍,做到教者帶頭說,學者跟著說,盡量消除英語課堂上的「漢語化」。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讀,就是要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閱讀理解對話、課文,加強對單詞、片語、語法的理解和記憶。寫,就是要勤用筆寫。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要經常性地組織學生默寫單詞、片語,並不定期地組織學生寫一句話,或寫一篇小短文,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掌握能力在日常訓練中得到提高。在發展聽、說能力的同時注意讀、寫能力的培養,以求四種技能同時提高。平時可結合使用練習冊,開展多種活動、競賽等筆頭訓練,這對培養寫的技能無疑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五、「精講」與「精練」相結合,提高教學的科學性

「精講」是指在課堂教學中講重點、難點、疑點。為此,要確定重點,找出難點,明了疑點。教學中,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精練」是指要練准、練巧、練好。通過練,擴展學生的思維廣度,並把新知識及時納入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去,不斷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好練習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利用課後習題挖掘其智力因素,發展智能,培養素質;二是有針對性、啟發性、多樣性地設計習題,注意麵向大多數學生,又富有彈性,使優生吃得「好」,差生能保「底」,中間生吃得「飽」;三是讓學生自己設計習題,這樣更容易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在練習中,要注意及時反饋和調節,以便校正誤區和強化績效。

六、切合實際,施展教藝

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施展教學藝術,才能提高學生的素質。如:可巧用「誤導」原理,正確理解教材內涵,用「漏詞法」、「調位法」、「誤判法」等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自下苦功。同時,要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准確理解教材內容,如採用電視、實物、圖片、掛圖、幻燈、音樂等,不斷刺激學生的眼、耳、心,使學生的多種感官一起「活動」。這樣,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就會深刻起來,教師所教內容也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七、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

初中生接受新鮮事物比較快,通過組織一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的活動,將英語教學深入活動之中,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和鍛煉,這種活動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不斷總結

總結是為了更好地進步。作為教師,對學生出現的各種疑慮要善於思考,「曉其一而知其全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通過指導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對所教內容也要做到「課前能預習,課堂能會教,課後能提高」。

英語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適合自己及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

淺談英語教學方法論文 篇2

摘要:

英語學習作為一種非母語學習,對農村小學生來講,激發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主要探討了小學英語教學方法。

關鍵詞: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方法

一、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要多樣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1.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應貼近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把所學的內容應用到他們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如,在教學away時,教學生An apple a day,keep the doctor away.學習名詞dog時,我又告訴學生,含dog的片語或諺語也不少,而且很有趣,如a lucky dog(幸運兒),hot dog(熱狗),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之日)。

2.教師應在課堂上,盡可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下,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學習,自然信心就增長了,也就敢用英語大膽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英語和施展能力的興趣。

二、教學手段應形式多樣,要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與良好的語言環境

1.為了適應學習內容的靈活性,把英語變成開放、民主的交流現場不失為一個好方法。要想讓課堂「活」起來,教師先要「活」起來。教師自始至終要給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這就要求教師語調抑揚頓挫、語言風趣幽默、表情豐富、手勢恰當,以此做出榜樣,渲染氣氛,感染學生。

2.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課堂教學應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情景法、直接法、討論法、練習法、視聽法、交際法等,只要有助於實現教學目標的都可採用。

三、運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進取

1.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每個學生取得的成績及點滴進步都予以肯定。可採用多種表揚和獎勵的方式,如:我在上課時給認真聽講的學生發小貼熊,並將每節課時英語學得好一點的學生指命為當天的小老師,並發小貼熊,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理,在平常教學時,讓他們用所學知識分組比賽,並由教師或其他同學給予評分,這也能促使他們更加認真聽講。

總之,教師在教學時應採用各種有效方式,鼓勵學生積極進取。

淺談英語教學方法論文 篇3

摘要:

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值得我們去研究。筆者從事英語教學多年,對於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有許多想法。在課堂上如何進行語法教學、怎樣指導學生背誦、如何打好英語學習基礎等都成為本文所關注的話題。

關鍵詞: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方法

新時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無疑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場巨大變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教育界人士常常談論的論題。

筆者在農村中學從事英語教學十七年,對於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有許多想法。「教學」一詞中的教,在英文中為teach,有「給人示例」的意思。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的有效性,並不是指教師教得認不認真、教學內容有沒有完成。關鍵在於看學生有沒有學到有用的東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如何。如果學生學的糟糕,教師教的賣力、再辛苦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筆者在教學中,很注意向同行學習,注意平時的教學反思。一節好的英語課,需要教師細心雕琢、認真准備才行。聽課及教學日誌、或教學反思是很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能的方法。

筆者通過實踐、摸索,逐漸掌握了一套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現在寫出來,與同行們共同商榷。

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筆者注意以下問題的處理:

(一)抓好語法教學

現行英語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多,課時又極有限。

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教材,在編寫內容上重復的較多,如音標、字母、日常口語、對話等相當一部分七年級課本中的單詞和句子,在小學課本中均已出現。中小學英語教材的銜接上存在著脫軌現象,嚴重地違反了教育學原理。

語法項目等比較復雜,學生不易掌握。

語法揭示了語言的內在規律。對於學習者來說,一定的語法知識有助於更正確和更標准地使用語言。而對於外語學習來說,語法學習則是掌握一門語言的捷徑。

近些年英語教學方法不斷翻新,英語課成了「四不象」。一部分教師,尤其是剛走上講台的教師,容易走極端。在英語課上幾乎不講語法,上課就是全盤西化的授課方式,這種課實質上是很不走俏的課,費時低效不說,學生易「走火入魔」,或容易造成「兩極分化」。

交際教學法是美國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在1972年提出的。後來在此理論基礎上,肯納爾(Canale)和斯溫(Swain)進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論,他們認為交際能力應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語法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話語能力和策略能力。

筆者認為:在語言教學過程中,不講語法和語法講的較少的作法是很危險的。英語對於學生們來說,有許多陌生的.地方,如單詞難記,句子結構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學中,要騰出時間補上語法教學這一課。語法教學,也不能脫離語境——如能將語法知識融入語言材料中,通過閱讀材料分析重點內容、強化難點等方法,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內容。選取的材料應有趣: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小文章、詩詞、對話等,都可以用。也可選取英美小說簡易本中的東西,讓學生讀。網路上、報紙上許多與學生所學知識有關的材料也可以拿來用。

應該注意教材上每單元的Grammar Focus ,讓學生明白句意,再出現一些例句,歸納詞和句的用法。讓學生象學古漢語那樣,字詞都一一去推敲。另外,讓學生做點語法練習。這樣做,有百益而無一害。語法教學在基礎英語教學中不能缺少,方法應多樣。學生通過貼近生活的感知、理解來學習和使用語法,而不是孤立的拿句子就事論事。

所以我們既不要談語法「色變」,也不要脫離語言實踐,而津津樂道於語法。

(二)加大背誦力度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從孩子一開始學英語,就要注意指導學生去背誦。

剛開始時,只需讓學生背一兩句話,逐漸地加大力度。由背句子,背對話,再到背誦長文章,教師要堅持每天督促學生朗讀背誦。

學生一旦養成此學習習慣,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英語學習本無捷徑可言,入門階段需要死記硬背。想不費功夫,就牢記單詞、脫口而出講英語,恐怕是徒勞的。

許多英語名家都提倡學生背誦。如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梅仁毅先生就說過,「在基礎階段,或高年級,要努力背誦名篇,譬如說,背50—100篇,無論從語言還是從內容來說,這都是精華。背熟了,對了解西方文化和研究文字的運用都有好處。」

真是至理名言。在教學中教師們應注意對孩子背誦能力的培養。

(三)努力用英語組織課堂

用英語教英語,這應當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要求之一,應倡導。

盡量用英語講課,語速自然停頓恰當,不給學生在大腦中進行英漢轉換的時間。

課堂上,教師如果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剛開始學生可能不太適應,但如果堅持做下去,學生的聽說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就會逐漸增強,這個筆者深有感觸。

剛走上講台時,因為用英語教英語,招來同事、學生以至領導的不解,但筆者頂了下來。剛開始時,課上允許說漢語。慢慢地,等學生適應了,盡量減少漢語的出現。學生稱筆者為「洋老師」,說我的課有趣,他們喜歡這種授課方式。

課堂力應求形式多樣。

每天課前熱身對話,讓不少學生拋棄「害羞、怕開口」的毛病。課前幾分鍾的說話練習,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課堂氣氛,對學生起幫帶作用。熱身對話以新穎愉快的方式拉開教學帷幕,以迅速簡潔的形式整合學生思維,從而把學生帶入輕松活潑的教學活動中。

在筆者的課上,採用最多的是表演課。讓學生對話表演,談論圖片、說喜歡的事物、講故事等,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聯系起來。讓英語課真正成為學生十分嚮往的興趣天地。

(四)打好基礎

基礎很關鍵。在剛開始英語教學時,應當抓好學生的語音關、書寫關。

1、過語音關。

教學生國際音標的讀音、母音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讓學生朗讀單詞。反復認真的模仿及大聲朗讀,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對學生進行看、聽訓練的同時也要求學生反復模仿,養成良好的語音習慣。對於長詞、長句的語音訓練,要分音節和語段訓練。大聲朗讀對學生語感的形成,幫助會很大。

2、重視書寫

要從剛開始就要抓好學生的書寫,對學生的作業應該嚴格要求,不能聽之任之。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作業要當面訂正、指導。書寫差的,指導學生進行規范的書寫,圖快不認真的,讓他重做;抄襲作業的,提出批評,堅決杜絕抄襲現象。

(五)注意文化教學

中國古時候兒童入私塾讀書,讀《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此外還讀《千家詩》《唐詩三百首》,意在讓兒童早期接觸我國傳統文化。

學英語也一樣,讓學生通過英語文章、材料等的學習,了解西方人說話、做事等禮儀知識,了解其風土人情。

在課堂內外,可以抽出時間去介紹西方禮儀和節日的知識。如:在談及西方的感恩節、聖誕節時,可通過VCD、多媒體、圖片、書報資料等,讓學生觀看節目和閱讀文字,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平時在開課前播放音樂、英文歌、對話材料,營造語言學習氣氛。

教師可在課外組織各種文化專題講座。如外國節日、宗教習俗、餐桌禮儀、小費、問候語、禁忌語、體態語和手勢語等。教師也可幫助學生閱讀一些英文故事、報紙雜志文章,促使學生留心並積累有關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這將有利於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新課程實施以來,初中英語教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情感,把學習過程真正交給學生——但是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如把「對話」當做問答,把「自主」變成「自流」。獨自學習、探究學習等有名無實。

這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筆者這里所提到的問題,可能對於其他同行有參考和借鑒作用。因限於篇幅,就寫到這里。

最後筆者想借別人的話結束本文——「在英語教學中,應當還孩子們說的權利。讓民主像一座橋一樣搭在師生的心靈至上。做老師的人,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中去,做他們的好朋友。」讓你的英語課堂成為孩子們心靈所嚮往的最快樂的地方吧!

「講學之功,貴在心悟;施教之功,在於誘導。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煉成鋼。」

教學是一門科學,只要我們肯下功夫研究,會找到解決各種問題的突破口的。

參考文獻:

【1】張丹主編,《初中英語有效教學和諧課堂》,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2】王道福主編,《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新修煉》,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3】於勇主編,《教學技能訓練》(中學英語),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4】胡春洞主編,《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

【5】包天仁主編,《基礎英語教改論壇》(初中教師卷·第三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

㈡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3篇

小學數學教與學過程需要實施研究性學習,基於研究性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創設一個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情境。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歡迎閱讀!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篇一
1、研究性學習內涵

小學數學教與學過程需要實施研究性學習,即在教學中,主張教師設定具體的課題,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已掌握的知識與技巧及搜索的相關信息等進行綜合,學生自主地建構與更新知識體系,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及自主學習的精神。基於研究性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創設一個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情境,引導同學們通過科研的 方法 搜集與獲取大量知識信息,解決課題的疑問與問題,實現學生探索性的建構知識體系,實現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科學研究過程相結合。

2、基於研究性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 措施

2.1營造研究性學習的學習環境

營造研究性學習的學習環境包括兩方面,第一,寬松、愉快、平等的環境;第二,合作、探究的環境。前者的作用主要是調動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興趣,而後者是加強生生間、師生間的交流。例如,學習“立體圖形的認識”章節時,可以通過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章節時,利用匯總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不同的圖形,使學生在動畫中提升學習的興趣。例如,學習“立體圖形的認識”時,第一步:(1)教師可以引導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a援長方體的特徵援b援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徵進行 總結 的。(點:有八個頂點;線:有十二條棱,相對的四條棱的長度相等;面:有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相對的兩個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對的兩個面面積相等;)。(2)教師總結:我們通過點、線、面三個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徵進行總結。第二步:(1)教師可以引導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a援正方體的特徵。b援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正方體的特徵進行總結的。(點:有八個頂點;線:有十二條棱,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面:有六個面都是正方形,並且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第三步,共同討論:(1)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麼共同特徵呢(2)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麼不同之處呢?相同點:長方體與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援不同點:a援“線”上的不同點:長方體的棱分別是相對的4條棱相等,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而正方體的12條棱全部相等,叫做正方體的棱長。b援“面”上的不同點:長方體至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而正方體的6個面都是正方形。(3)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麼關系?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通過這樣的環境的研究性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過的一些立體圖形的特徵,掌握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徵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2列舉與搜集與生活聯系的例子

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列舉與搜集與生活聯系的例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與解決,從而不斷的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不斷的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積極的解決與探索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最終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習“量的計量”章節時,教師可以通過“同學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採用了國際上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你能 說說 這是為什麼嗎”來導入新課程;利用自學的方式進行具體知識點的簡單熟悉;並且利用如下例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練習:一枝鉛筆長176();一個 籃球 場佔地420();一張課桌寬52();一個火柴盒的體積是21();一間教師的面積是48();一種保溫瓶的容量是2()10麻袋大米約1();l個雞蛋約6.5();1棵白菜約2.5();1名六年級學生體重是40();測量兩件傢具,記錄各邊的長度,算出表面積和體積;稱出兩件炊具的質量並記錄下來;調查父母的出生年、月、日,算一算平年還是閏年;記錄自己從家到學校所用的時間。

2.3創設與給予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條件

如果教師不能創設與給予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條件,就不能真正的調動學生探索與實踐熱情,也不能調動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效果將不明顯。所以,基於研究性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措施需要包括創設與給予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條件。例如,學習“條形統計圖”章節時,教師可以搜集條形、拆線和扇形統計圖等統計圖的具體表現形式,並讓學生搜集各年級的學生數量且繪制條形統計圖:一年級:一班40人,二班38人;二年級:一班40人,二班40人;三年級:一班41人,二班38人,三班36人;四年級:一班36人,二班38人;五年級:一班44人,二班39人;六年級:一班37人,二班42人。或者教師可以給出學生如下數據讓學生根據表中的數據。通過此過程,可以使學生有機會主動地繪制條形統計圖,掌握制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能看圖准確地回答問題。

2.4建構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平台

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為學生建構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平台,引領學生觀察生活、關注身邊數學問題。例如,學習“量的計量”章節時,教師可以專門設置研究性學習的課堂,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採用法定計量單位的重要意義,系統的復習與掌握長度、面積、體積、質量、時間單位,以及具體換算,及各種計量單位間的進率。

3、結論

綜合上述的內容我們可知,基於性研究性的學習教學可以使學生實現有效學習,並指導學生怎麼運用知識與建立知識聯系,有效地獲取新知識,形成知識體系。基於性研究性的學習教學這種方法是一項被廣泛宣傳與運用的 學習方法 。

作者:周小如 工作單位: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永昌第三小學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篇二
一、創新教學法讓學生自主學習

小孩子從小就要進入學校裡面學習,但是沒有人問過他們願不願意,換句話說,他們是在老師、家長的壓力下才會“認真學習”的。這種學習過程叫做被動學習,學習的效果效率低,且浪費時間。傳統的教學就是單純的“灌輸式”學習,沒能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動性。採用創新 教學方法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一位 教育 家曾經說,最好的教育是讓被教育者不知道自己已經受教。數學老師要把問題擺在同學們的面前,讓他們去思考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老師上課之前要給同學們設計好開課的問題,並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先自己選擇題目解決,然後老師再做總結。這就要求老師所出題目要蘊含本節課的知識,或者是能夠回顧上一節課的知識。小組成員的分配也要合理,不能夠顧此失彼,要公平公正。這樣能夠讓學生們進行自主的探索,從各個方面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後再討論。這種過程能夠增強學生們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還能夠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創新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雖然說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但是,那是對解題的答案或方法的正確性來說的。對於一個數學問題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思考,然後採用多種解決方法。但是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嚴重禁錮了學生的 創新思維 。遇到一個問題,老師就會將標准方法告訴學生,然後同學們按照這個思路進行思考。等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學生就可以“照葫蘆畫瓢”,按照之前的解題模式做出正確的答案。雖然這樣的方法能夠增加同學們做題的正確率,但是卻減少了學生創新的機會。如果長此以往,數學問題解題方法永遠不可能簡單化。創新教學法不但是一種教學方法的創新,更是一種創新思想的傳遞。就像是“蝴蝶效應”一樣,用老師的創新帶動學生的創新。採用不同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法,將數學多維立體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他們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解題。比起傳統的套模板式的做題方法,自己想出的方法可能既復雜又麻煩,但是這是敢於嘗試的表現,這種精神才是學習所需要的精神,這種“不做對不放棄”的毅力才是學習所需的毅力。老師在教學時要將自己和學生擺在一樣的高度,只有這樣老師才會去認真聽取學生的解題意見,才會採納學生的解題方法,這樣才能夠促進創新。另外對於教學方法的創新,老師也可以聽取學生的意見。不要認為學生不懂得教學,他們的觀點缺乏實踐性。但是畢竟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他們了解自己喜歡和能夠接受怎樣的教學方式,知道怎樣的教學才能引起自己的興趣。也許學生給老師提的建議比較“理想化”,但是只要老師稍加修改,或是將裡面可行的元素融入自己的教學當中,那麼就能夠找到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新方法。對於別的老師的創新教學法也要合理利用,絕對不能照搬。因為使用的對象不一樣,要根據自己的學生加以修改,因材施教。

作者:唐世明 工作單位:重慶市巫山縣石碑小學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篇三
1.合理分組

合作學習,是體現一個團體的合作能力,可讓學生明白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學習首先一定要合理地分組。一般而言,合作學習小組4人最合適,最好遵循“就近原則”選擇小組成員。如果是年紀較小的學生,則可兩人一組,即同桌合作。合理建組便於成員合作,同時可以激發各組間的競爭,這樣易於形成和諧的學習氣氛,同學們之間可以強弱互補,共同進步。建組應注意優、中、差生之間的組合和學生之間的性格、 興趣 愛好 、學習能力與身高等各種外在因素的互補,同時需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1]。在小組分配完成後,要進行民主推薦,選出各個小組的組長,並依照性格特點分配組內其他成員的負責要點與任務,這樣的分配保證每個成員都能發揮自己最佳狀態,使任務快速圓滿完成。在每個成員完成各自的任務後,應讓他們嘗試另一個角色中的工作,使他們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得到更多的 經驗 [2]。例如,在講授“小小的商店”這一章節中,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開起“小商店”,學生的各種小玩具、文具等均為商店裡的物品,而學生則扮演顧客、店長、店員、收銀員等各種用角色,此時教師需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如分為顧客組、收銀員組、店員組等。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如果不分組或分組不科學,則可易產生混亂的局面,降低合作學習效率。

2.科學開展小組合作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是每個學習內容都需要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比如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的環境設備、適合的時機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如果教學內容在學生較容易接受的范圍內,就讓學生個人獨立完成學習或進行集體授課;如果知識點多、學習復雜的內容,就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即合作學習[3]。學生是否能充分體會合作學習中的樂趣,主要取決教師是否採用了有效的引導方式。教師在展開活動的過程中,要尊重每位參與的學生,無論“差生”或優生,都要做到一視同仁,特別是在學習上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更要盡心保護他們脆弱的心靈,盡量消除他們自卑感等。教師還應及時了解各組學習情況,並對每個小組作出評價、建議與鼓勵。而能使合作學習有成效的重要條件之一是:充裕的學習時間。教師讓小組進行操作、研究、探討、交流思考的過程中,要使每個學生都能有發言和提問的機會,使學生能相互補充,互相進步,這需要教師留有充裕的時間讓他們進行自主思考,在解決問題後才會豁然開朗,記憶深刻,合作學習才會有顯著的成效[4]。例如在講授“圓的認識”這一章節時,教師可將全班分為五組,讓學生分組找出生活中是圓形的物體,看哪組找出的物體最多,在講解關於“圓”的相關知識後,教師又可分組進行合作學習,即讓學生分組進行練習,看哪一組能夠較准確地畫出圓形,准確地測量出所畫的圓形的半徑與直徑。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

3.重視個人與小組評價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建議與鼓勵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對學生以後的學習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評價,更應慎重考慮才可以說出每一句評語。教師要做到這樣,首先要將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進行有機結合,既要注重個人評價,又要注重小組評價,肯定個人在小組合作中的重要性,對學生之間出現的合作互助關系給予表揚;其次要注重學習過程中和學習結果的評價,尤其要注重學習過程中的評價,肯定學生合作過程中的表現,並對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學生及時糾正錯誤[5]。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教學的方法,其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學習到基礎的數學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於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作者:王景坤 工作單位:赤峰市巴林左旗楊家營子寄宿制學校

㈢ 針對普通高校乒乓球課教學方法探析的論文

針對普通高校乒乓球課教學方法探析的論文

摘 要: 普通高校乒乓球課教學方法探析 一、兩段五步教學法的內容 在乒乓球課的教學中,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兩個階段五個步驟來完成。第一階段為示範與練習相結合的過程,通過模仿練習引導學生自我體驗教材的基本內容。第二階段為講解與練習相結合的過程。

關鍵詞: 乒乓球畢業論文

一、「兩段五步」教學法的內容

在乒乓球課的教學中,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兩個階段五個步驟來完成。第一階段為示範與練習相結合的過程,通過模仿練習引導學生自我體驗教材的基本內容。第二階段為講解與練習相結合的過程,通過教師不同程度的講解與示範,結合學生掌握動作情況進行有所側重的練習及完整技術練習。這兩個階段通過五個步驟了完成,這五個步驟是:一是教師示範及學生體驗練習。二是交流體會——分解動作練習——完整動作的徒手模仿練習。三是示範——簡要講解——學生再練習——效果評價。四是再示範——詳細講解——鞏固完整技術練習。五是強化技術理論講解——提高及自動化階段練習。

二、「兩段五步」教學法的教學過程

(一)示範與練習相結合的過程

1、教師示範及學生體驗練習

在進行新教材的教學時,教師通過准確、優美的示範,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視覺表象;教師在進行示範時,有意識地突出動作開始、結束階段的特點,要求學生觀察教師的示範動作的大體結構和基本做法。

學生觀察教師的示範動作後,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視覺表象,進行技術動作的模仿練習,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逐步體會動作的肌肉用力感覺,初步建立技術動作的肢體運動軌跡及擊球感覺,形成對技術動作的整體印象。

2、交流體會,分解動作練習,,重新體會完整技術動作練習

通過觀察教師的示範和其他同學的動作,結合自己完成動作的情況,進行交流,說說自己對動作的體會分析完成或完不成動作的原因,教師再總結,但是不作細致講解,只提醒練習的注意事項,然後進行動作的模仿練習及分解動作練習,使學生初步掌握某個階段的技術動作。

分解動作練習之後,再進行完整的技術動作練習,此時練習的目的體驗是讓學生建立完整技術動作的表象,進一步體會動作的連貫性及肌肉用力感覺和擊球感覺。

(二)講解與練習相結合的過程

1、示範與簡要講解,學生再練習,效果評價

學生觀察教師示範後,經過體驗練習,分解動作模仿練習和完整動作初步練習,對動作過程和結構有了初步了解,對動作也有了成功或失敗的體驗,此時教師再進行正確的'示範動作,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體會,准確、細致地觀察教師示範動作的特點,注意指向動作完成的主要細節,形成精細而協調的運動表象;教師進行動作的初步講解時,學生能從自身練習的感受,有意識地傾聽,記憶動作要領,並能理解動作要領的內在含義。此時的示範和初步講解主要強調動作的開始和結束階段的技術環節,中間的擊球技術環節只做提示注意。

教師進行示範與初步講解之後,學生的練習主要是在完整技術練習中鞏固提高中間的擊球環節的技術感受,這一階段的教學,應對動作的細節嚴格要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此階段學生練習時,能有意識地去體會動作要領,能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調整和改進動作,並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練習情況。教學中要通過看:讓學生觀察教師的示範和其他同學的動作完成情況;要通過想:讓學生結合要領去分析、評價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動作完成情況;要通過練: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分析和評價有意識地改進自己動作的不足,提高練習效果,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評價技術動作的能力。

2、示範,詳細講解,鞏固完整技術練習

學生經過以上階段的學習和練習,對動作的內在規律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並初步建立起動力定型。此時教師的示範主要演示整個動作完成的節奏及和步法配合,講解主要側重於整個技術動作要求。此階段的練習中,抓住完整動作中的不足,及時提示糾正,不斷強化動作細節,在繼續練習鞏固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動作質量,使動力定型及時得到鞏固和提高。

3、技術理論講解,提高及自動化階段練習

技術動作建立動力定型之後,講解動作的結構特點,進行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指出完成動作的重點與難點,使學生對技術動作的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培養學生理論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運用技術理論指導自己動作實踐的能力。

通過理論講解,學生對所學動作的內在規律有了充分的認識,注意能指向所有技術細節,達到自動化。但此時還應該不斷地加強練習,由熟生巧,巧才能生變,不斷提高,注意動作質量,使技能不斷地發展與創新。此階段,學生練習的目的以鞏固自動化和提高學生的理論思維,讓學生在練習中強化動作,分析並思考自己對動作內容的理解,提出完成動作的好方法、好意見,提高練習效果,豐富教材教法,以使師生教學相長。

三、「兩段五步」教學法的效果評價

1、「兩段五步」教學法,通過在完整練習中提高各階段的技術動作,達到整體動作和局部動作同步提高的效果,較好地解決了完整練習和分解練習的脫節問題。

2、真正體現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分析、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

3、符合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和學生認知的心理特點,調動師生雙邊活動的積極性,為完成教學內容,縮短學習周期,提高學習質量,提供了新的可行依據。

;

㈣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論文3篇

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科,最終服務於生活,高效率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首要條件是轉變教學觀念,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論文,歡迎閱讀!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篇一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小學 教育 的形式與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數學作為小學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也得到不斷的豐富與革新。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基於此,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的形式、內容等方面展開分析、歸納,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為提高教學效率做好充分准備。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對策分析

探究課堂教學的狀及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對症下葯,對順利推動素質教育的開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盡管素質教育滲透的主要途徑是課堂,但是,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顯然是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符的。因此,本文就這些問題,展開有效策略,目的在於推動教學進程。

1常見的課堂教學現狀

1.1忽略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數學教師只重視課堂知識的講解以及學生的解題能力,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只是通過大量的習題讓學生鞏固和掌握學習的知識,但是,並沒有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學生的 創新思維 也沒有得到有效鍛煉。這樣教學顯然是違背了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的。

1.2課堂情境設計流於形式,缺乏針對性:情境教學可以說是新課標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形式,通過情境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思維活性與參與積極性。但是,現階段的教師在引入情境教學的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造成為了情境而設計情景的教學局面。在設計教學情境時,很多教師盲目地開展活動,製造一些和數學知識不相關的情境,盡管這樣的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氣氛,但是,並不能將教學情境和數學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導致了課堂資源的浪費,這樣的教學也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1.3自主學習變成了放任自流:新課改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並不是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放任學生自己。但是,很多教師對自主學習的認識過於片面,認為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只要組織了豐富的自主學習的形式,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究學習就行了,實際上,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給學生制定出一定要求和必要的指導,自主學習活動也過於敷衍,目的性不強,學習目標不明確,這樣的教學不僅不能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有時候還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時間,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2針對現狀對症下葯

2.1從簡教學,不給學生造成學習難的壓力: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把課本“吃透”。所謂“吃透”,既要熟悉相關的知識點,而且還能用學生普遍都能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使學生輕松接受。對於課下作業,要遵循著少而精的原則,不能一味地採用多做題的手段來使學生強化記憶。教師也要多聯系學生家長,共同談論學生的學習存在的問題與困惑。和家長配合好,不要讓家長一味給學生報補習班增大學生壓力。在 學習 方法 ,學習空間與學習理念上盡可能保持一致,傳授給學生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盡量少給他們增添心理上的學習負擔。

2.2轉變教學觀念: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科,最終服務於生活,高效率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首要條件是轉變教學觀念,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想學、會學、善學。小學生不能單純地對數學學習和教學活動進行模擬,更不能依賴教師講解和習題模擬,在新課改理念背景的引導下,應提倡小學生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系,用數學思維觀察周圍的實物,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還也將具有實際生活意義的教學方式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的。

2.3更新教育理念,明確教學目標:時代的快速發展要求學校以培養創新型的素質人才為目標,教育系統、學校、教師都應該深化素質教育的理念。每一位教師首先都要明白自己的責任,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主動使用正確的知識結構,在教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全方位的培養。例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情感引導,注重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為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2.4豐富課堂活動,強化學生能力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把握住講課的時間、節奏,嚴防教學中出現機械的講解,讓學生感到枯燥,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等現象的發生。要主動將新教學模式帶進課堂教學中,結合實際課堂教學目標匹配出恰當的教學形式,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不會偏離原有的教學目標,有助於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此外,也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的積極動手能力,讓學生都有激情主動探究知識,不至於因為乏味而上課不認真、開小差。

2.5實施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可以將學生聯系在一起,每個小組在完成任務中,小組成員之間也要相互探討,彼此分析。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很大程度上都能得到鍛煉,團隊合作意識也會得到有效發展。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還能促使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習成績。綜上所述,數學教師在指導教學中,必須具備完備的數學學科知識以及豐富的教學手段,與時俱進,及時吸收新的教學理念,掌握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結合現狀,對症下葯,為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做好准備。

作者:朱雪松 單位: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陳金晶,張國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農村山區小學拼音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J].教育革新2011年12期.

[2]孫江波.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教育———小學科學教學現狀分析與建議[J].湖南教育(上)2016年01期.

[3]李柳英.小學數學“簡便計算”教學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4年26期.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篇二
摘要:近年來在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中,我國小學數學課堂的 教學方法 一直在創新。其中,對話教學就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能夠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同時還有利於培養小學生的數學 邏輯思維 ,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文章 就從對話視角下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模式,並提出幾點優化課堂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對話視角;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這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將來的數學發展。但是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著大量抽象性、難理解的知識,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而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充分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為學生與教師建立了一個互相平等的溝通平台,在教學中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教材對話等開展教學活動。在這種教學環境中,學生有自由的發言權、主動權,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一、創設情境,設置懸念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且在課堂教學中時常會出現跑神的現象,這樣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對此,在對話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境為學生設置懸念,引發 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師生間在課堂上的交流。例如,教師在講到“認識周長”這一教學內容時,講課前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同學們知道‘周’是什麼意思嗎?”這時學生可能回答“姓氏”“星期”“周圍”“一圈兒”等,教師據此可為學生引出教學內容“周長”。在講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回答周長是什麼意思,以了解學生對周長的理解情況。在學生回答之後,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回答做出 總結 ,並引出周長的概念:“首尾相連的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製作出相關動畫,如:出示一張長方形的圖片,然後用紅色的筆標出長方形的周長,並告知學生紅色筆標出的長度,就是該長方形的周長。在講解之後,為了解學生的理解情況,教師可以設置問題:“你能指出我們身邊物理表面的周長嗎?”從學生的回答中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後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講解。通過這種師生對話式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

二、聯系生活,激活思維

教育來自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並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其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通過具體的策略,讓學生從數學教材中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生活 經驗 與課堂教學知識聯系起來,從而激活學生對教材之間的對話,最終使學生通過探究解決問題。例如,在“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節中,事實上,三年級的學生對小數已經不陌生了,如超市物品的價位表都是以小數的形式呈現的,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任務:“發現並搜集生活中的小數。”學生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可能會思考小數為什麼這樣寫?然後,教師可以充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為學生布置自學任務:“預習課本,也可以查閱相關學習資料,講一講小數為什麼這樣寫?小數點前、後的數字分別有什麼意義?”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加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自習的過程中對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數學現象有初步的理解,如超市價位表、自己的成績等。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思考性的問題,如“2.50與2.5的哪個大哪個小”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這時學生在之前的自習中會發現“小數末尾去掉或加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由此,學生可以知道2.50與2.5是一樣大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可將學生的生活與教學相聯系,從而有利於學生學以致用。

三、巧設疑問,啟發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明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探究性的話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習,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然後引導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互相啟發,在合作學習與合作探究中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講到“三角形中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這一知識點時,課前,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分組時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性別、性格等將與班級學生相近水平的學生平均分在各組,且盡量保證各組學生男女比例相同、性格互補,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然後教師可以給每組學生每人准備三根小木棍,並向學生提出問題:“三根不同長度的小木棍可以拼成一個三角形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一下。這時,有的學生發現可以拼成,而有的學生發現不能拼成。這時教師可以再次提出問題:“這是為什麼呢?”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學生1猜想:兩根小木棍的總和等於第三根才可以拼成;學生2猜想:隨便兩根小木棍的和大於第三根長度才可以拼成。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討論之後,再次通過實驗驗證猜想,這時學生就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在實驗結束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驗情況做出總結。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實驗形式,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四、設計對話,延伸知識在對話視角下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可設計對話主題進行知識的延伸,構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與創新能力。小學生內心往往充滿了對知識的好奇和探索,渴望從學習過程中有所發現和收獲,得到教師和學生的肯定與認可。為此,小學數學教師需明確對話主題,讓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新知識,以促進其數學能力的提升。比如,在“通分(最小公倍數;通分)”教學實踐中,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個對話主題:3/8-2/7=____,他們在學習通分知識之前,接觸到的分數加減法都在分母相同的情況下計算,在遇到這種分母不同的現象時,往往難以著手,不知道該如何計算。要想解決這一習題,小學生需要運用新的數學知識,探究慾望被激發,教師可順利引出新知識——通分,讓他們在遇到此類問題時,可尋求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從而可以很快得出8和7的最小公倍數是56,然後將3/8轉化為21/56,2/7轉化為16/56,很快得出計算結果。通過這樣的對話教學,可讓學生主動回顧舊知識,拓展新能力,主動參與對話,利用探究性的數學練習題還能夠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引發小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關聯,並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使他們的學習思路得以拓展,知識得以延伸。總而言之,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的創設增加師生間的對話;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加強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對話,然後通過探究問題,加強生生間的對話。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的對話形式,為學生構建多元化對話平台,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作者:陳艷 單位:甘肅省山丹縣城關小學

參考文獻:

[1]夏李平.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24).

[2]陳惠芳.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5).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篇三
【摘要】講求教學藝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育教學的高效.教師如何把知識“呈現”給學生,其中大有學問,需要不斷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小學數學與其他學科相比,顯得比較單調和枯燥,這就需要我們數學教師要更加勤奮,深入鑽研,用多種多樣藝術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把“知識教育”真正變為“啟智教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藝術;激趣;啟智

小學生一般都是7—13歲之間的孩子,喜歡游戲、玩耍、娛樂,習慣於形象化、直觀化的思維模式.這就需要數學教師要用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和方法把單調、抽象的數學知識“呈現”給學生,讓他們能夠樂於接受,趣在其中,美在其中,樂在其中.教師如何把知識“呈現”給學生,其中大有學問,需要不斷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小學數學與其他學科相比,顯得比較單調和枯燥,這就需要我們數學教師要更加勤奮,深入鑽研,用多種多樣藝術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把“知識教育”真正變為“啟智教育”.

一、問題設計的趣味化

孔子曰:“學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數學是從問題開始的,是以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為目的的.有趣的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的思維,成為學生積極思考的橋梁.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小孩子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特別感興趣,總想探個究竟,弄懂其中的奧妙所在.尤其是在導入新課的時候,有趣的提問能夠勾住學生的魂,讓學生如飢似渴地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比如,我在上《比例尺》一節時,首先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誰知道自己的家鄉距離首都北京有多遠?學生紛紛推斷和猜測,但都很不準確.這時我亮出了中國地圖,並且說:那就讓我們來量一量吧.學生聽說在地圖上可以量出從家鄉到首都北京的距離,都表現得大為驚奇,興趣盎然.這時我們順利地進入新課講解,就能夠牢牢地吸引住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視為金科玉律,並且牢牢地記在心裡,印入腦海.

二、情境設計的生活化

有用才是真理,有用才是真知.要想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感興趣,就必須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有用,能夠切實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疑難問題.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反過來應用於實踐.為此,數學教師在講授數學知識的時候,要遵循“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唯物辯證法原理,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公式、公理建立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之上.比如,我在講授《圓的周長》一節時,首先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六一 兒童 節即將來臨,我們學校要開 田徑運動 會.你們可知道:如何才能夠精確地測量出我們學校操場跑道的長度呢?學生相互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用米尺實測是最好的辦法.接著我又說:操場跑道將分為內外6圈,怎樣才能夠又快又精確地測量出各圈跑道的精確長度呢?這下子大家都傻眼了,面 面相 覷,不知所雲.他們其中有人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嘆:4個邊的直線距離容易丈量,而4個圓角處的跑道長度就很難快速丈量出來.這時我就告訴同學們說:我這里有一種最便捷、最快速的丈量和計算方法,大家願不願意學呢?這時同學們都異口同聲地回答:願意!這樣學生的興趣就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學效果必然是最理想的.

三、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長期的、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實踐,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自主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拼圖法、實踐操作法、游戲活動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演示法,等等.其實,不同的教學方法就是對不同教學內容的最佳“呈現”方式,是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教育效果的方式方法.數學教師要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法,把不同類型的數學知識最有效地傳授給學生,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實踐操作能力、觀察想像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比如,在教學《2、3、5的倍數的特徵》時,我採用了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在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時,我採用的是拼圖法和實踐操作法;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我採用的是多媒體演示法.教師所擁有的知識的多少與教學能力是不相同的,教師專業成長需要實踐性的量的積累,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什麼樣的知識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要課前精心預設,而且要觀察效果;不僅要進行廣泛的實踐交流,而且要進行深刻的教學 反思 ,以便總結經驗,不斷豐富自己的實踐性知識.數學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藉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數學課堂應該是張弛有度的,既要讓學生學到知識,又能夠讓學生輕松愉快、心情舒暢.

四、施教對象的分層化

由於每一名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同,智力方面存在著差異,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必然會表現出優劣來.對於相同的問題和作業,優等生早已算出了答案,還有空閑時間,中等學生還在求解之中,而學困生卻顯得抓耳撓腮,無可奈何.針對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就要採取差別化原則,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施教.在授課方面,在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和領會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整齊劃一.對於優等生,要以放為主,鼓勵他們獨立學習,多元求解,積極進行高難度的拓展練習.對於中等生,應該半扶半放,在教師點撥、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提高性練習.對於學困生,要以扶為主,在師生討論、小組交流的基礎上進行鞏固練習.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情緒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評價標准也要有區別,尤其是對學困生,要讓他們感到有收獲,有成就感,以提高他們的學習信心和參與度.

作者:王曉紅 單位:臨澤縣城關小學

㈤ 小學音樂課堂節奏教學方法論文

小學音樂課堂節奏教學方法論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音樂課堂節奏教學方法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音樂課堂節奏教學方法論文 篇1

一、小學音樂課堂中節奏的教學方法

(一)創新小學音樂的課題導入。不管是音樂教學還是普通的文化課教學都存在教師在課題導入時採用傳統的模式,不能有效地使學生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當中,這樣就會出現學生一直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不能有效地掌握小學音樂的重要內容,那麼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更是無從談起,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創新課題導入,使學生能夠有效地融入教師創設的環境之中。教師可以採用播放視頻介紹音樂背景的方式,讓學生對音樂的內容有所了解,同時這樣的方式給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帶來一定的沖擊,從而還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教學《七子之歌》時,先讓學生觀看有關澳門回歸的內容,然後對學生說「同學們看到的是澳門回歸的有關視頻,然後感受一下音樂中體現的對回歸祖國的渴望」,學生開始仔細觀看有關視頻並在觀看之後積極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澳門離開祖國這么多年,但是他仍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還有的學生說「我在聽到音樂之後感受到澳門回歸是民心所向」,還有的學生說「我們應該不斷增強祖國的綜合實力,不讓祖國的任何領土離開祖國的懷抱」,學生在觀看和討論之後對《七子之歌》有了自己的想法,能夠感同身受的體會歌曲中表達的內涵。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和對視頻中和音樂中的有關內容進行討論的方式創新課題導入的方式,使學生能夠積極地融入小學音樂教學當中。

(二)讓學生學會聽節奏。在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耳朵的敏感程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師在開展節奏教學的時候首先應該讓學生學會聽節奏,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敏感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聽節奏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魅力。教師讓學生聽節奏具體可以體現在教師組織學生對有關音樂作品進行賞析,然後在賞析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節奏。以《保衛黃河》為例,首先教師播放《保衛黃河》的音頻,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然後對學生說「同學們剛剛聽到的這首歌叫作保衛黃河,這首歌的節奏具有鮮明的特點,下面同學們再聽一下這首歌並在聽的過程中感受歌曲的節奏」,教師又為學生播放了一次《保衛黃河》,這次學生在聽得過程中著重感受歌曲中的節奏特點,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耳朵還讓學生對節奏的有關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播放《保衛黃河》的有關音頻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其中的節奏並掌握其中節奏的特點,從而達到讓學生學會聽節奏的目的。

(三)聯系學生的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聯系學生的生活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還能讓學生將生活中的經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節奏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了解節奏的具體內容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積極地參與到節奏教學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在開展節奏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通過拍手的方式感受節奏的快慢,並以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充分了解,比如教師說「我們在生活中是怎麼模仿老牛的呢」,學生立刻異口同聲地回答說「哞哞哞」,教師笑了笑對學生說「同學們學得非常好,同學們來感受一下老牛的'叫聲是不是很慢呢,這和我們音樂中的節奏是一樣的」,教師通過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了解到了節奏的快慢,這樣的教學方式比教師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要更加生動形象,便於學生理解。然後教師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了解節奏的強弱,教師對學生說「我們向深山中大喊一聲是不是會出現回聲,那同學們知道這體現了節奏中的什麼嗎」,教師提問之後,學生開始小聲討論起來,然後學生一小聲地說了一句「是節奏中的強弱」,教師聽到之後說「這位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就是節奏的強弱」,教師通過讓學生理解生活中的實例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節奏的強弱。最後教師通過舉例讓學生了解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教師對學生說「二分音符就像是我們瘸著腳走路,走得很慢,四分音符就像是我們正常走路,而八分音符就是穿著輪滑鞋」,然後學生恍然大悟說「在這些音符中二分音符是最慢的,四分音符其次,八分音符最快」,教師以這樣的方式提高了學生對音符的認識能力。教師除了向學生舉例讓學生了解不同音符的不同特點還可以通過讓學生表演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教師在紙上寫上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然後讓學生抽簽,抽到音符的學生要通過表演的形式把音符展示出來,學生在表演八分音符的時候蹦蹦跳跳,一下就把八分音符的特點生動地展現了出來,有的學生表演的是四分音符,通過走路慢條斯理的方式將四分音符的特點展現出來,有的學生表演的是二分音符,學生就通過表演老爺爺走路的方式展現二分音符的特點,這樣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不僅活躍了氣氛還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列舉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節奏中重要的理論知識,能夠使學生利用生活經驗進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了解。

(四)注意銜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世界。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將知識與生活中的故事進行有效銜接,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通過教師列舉的生動形象的例子加深對音樂教學中產生的理論知識,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生動形象的故事與小學音樂中產生的了理論知識進行有效銜接,從而能夠使學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變為直觀生動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音樂中的具體內容。例如教師在教學《我願住在童話里》時就可以採取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向學生介紹有關的童話故事,「同學們今天怎麼要學的是《我願住在童話里》,那大家都知道哪些童話故事呢」,學生開始爭先恐後地回答,有的學生說「我知道灰姑娘的故事」,有的學生說「我知道白雪公主的故事」,還有的學生說「我知道丑小鴨的故事」,教師針對學生發言,進行總結「同學們說的都不錯,老師看好同學都在說丑小鴨的故事,下面老師就給大家講一下丑小鴨變白天鵝的故事」,教師將丑小鴨被人歧視,到最後變成白天鵝的過程講述的十分詳細,學生在聽得過程中也十分投入,然後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剛剛聽到丑小鴨的故事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學生開始積極的回答「我們在生活中不應該放棄自己,丑小鴨也有變成白天鵝的一天」,教師說「這位同學說得非常好,下面哪位同學介紹一下,你們認為童話是怎麼樣的」,有的學生說「我在童話里可以做現實生活中不能做的夢」,還有的學生說「童話里是一種虛幻夢境的表現」,教師接著問「那同學們喜歡住在童話里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說「願意」,教師笑了笑說「好,同學們現在帶著你們對童話的了解咱們繼續了解《我願住在童話里》這首歌曲」,學生不僅對教師講述的理論知識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教師以音樂與故事銜接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歌曲中的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討論有關童話故事以及為學生講述有關的童話故事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世界。

二、結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新小學音樂的課題導入、讓學生學會聽節奏、在教學過程中聯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節奏特點注意銜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世界的方式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進而提高學生感受音樂節奏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嬋.小蝌蚪遊走在五條平行線上的律動——淺議五線譜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學習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163-164.

[2]閻小青.淺析小學音樂教學小學生審美教育的培養[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1(4).

[3]尹枝華.關於小學音樂教育中趣味教學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27):268-269.

小學音樂課堂節奏教學方法論文 篇2

林語堂說:「鶴足的挺拔之美是逃離危險的結果,熊掌的雄壯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結果」,音樂的藝術之美也許就是陶冶情操的結果了。音樂是積聚靈感、催發情感、激活想像的藝術,它是實施美育

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在優美的旋律中,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其中的詩情畫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然而,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模式並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熱愛音樂的本性。長期以來,音樂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把音樂教育禁錮在固定的區域內,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熱愛音樂的情感受到極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如何激發學生的音樂靈性,以滿足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表現」的需要?如何讓音樂課堂煥發生命活力呢?

一、開放音樂課堂,為音樂知識注入生活氣息

開放的音樂教學是指音樂教學的多元性,它不拘於一種固定的模式,是學生對音樂的認識與對音樂的實踐。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天性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總是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為了讓課堂成為學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平等、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讓他們插上想像的翅膀,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我們教師根據兒童好動、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少兒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成生動有趣的游戲、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少年兒童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覺活動和運動、唱歌、表演、游戲、舞蹈等結合起來,從而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要動腦,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思維能力,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學《小動物走路》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編出很多優美的舞蹈動作。這首歌的歌詞是這樣的:「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鴨走路,搖呀搖呀搖,小烏龜走路,慢吞吞,小花貓走路,靜悄悄」。歌詞具有很濃的生活氣息。因此,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知識背景,運用多種充滿生活氣息的教學方法。

進行教學。模仿小鴨走路時,有一個小孩抬起屁股,左右扭動,雙手還放在嘴邊「嘎嘎嘎」叫,他的這一舉動,全班同學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在學習小花貓輕輕走路的動作時,孩子們個個貓著腰,腳步很輕巧地走著,還作出安靜的手勢提醒夥伴不要說話。這時,我及時對他們進行生活常識教育,讓他們知道在別人休息、學習、工作時,我們走路應放輕腳步,說話也要小聲點,不要去打擾別人,力爭做一位文明的、城市化的好小孩。當孩子們的動作有一定的協調度時,我把孩子帶出教室,在操場上進行表演。孩子們很興奮,都爭著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們還創編了許多自己喜歡的動作及表情,甚至有些同學還創作對白,設計動作造型。他們的神態是那麼的認真,動作是那麼的優美,節奏是那麼的整齊。

在這種自編、自導、自演的實踐活動中,音樂不再是抽象的、虛幻的知識,而是充滿魅力和靈性的造物,與生活息息相關。在音樂課堂上,把生活經驗音樂化,音樂問題生活化,在音樂與生活之間架起一座興趣橋梁,它既激發了學生對音樂濃厚的興趣,樹立了自信心,孩子們的身心得到了發展,天真活潑的個性得到了解放。在這種開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孩子們學生通過歌唱、表演、創作,達到對歌曲的體驗,師生之間平等互動,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合作。他們完全沐浴在優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樂的趣、音樂的美,激化和深化學生心中對音樂美的熏陶。

二、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

音樂是一種善於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可以說,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共鳴的過程。無論是對於普通的音樂聽眾,還是對於音樂的專家來說,感情體驗都是在進行音樂學習時不可缺少的一種心理要素。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的魅力在於能給人們馳騁想像的空間。任何一首歌曲或樂曲都是藝術家的情感產物,它通過音樂特有的方式來表現,或活潑或婉轉或庄嚴或凄涼的情感,使人們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師應充分挖掘音樂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去體驗音樂中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音樂的審美實踐與創造中逐步發展與豐富。由此,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用愛心與激情在孩子們情感世界裡播種出絢麗的彩虹。讓他們帶著一份真情去體驗音樂,享受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使之產生共鳴,愉快地進行教學。

童年時,我學會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扣人心弦的兒歌。教會我這首歌的老師是我的爸爸。爸爸是我們四年級的音樂老師。當時,學校沒有任何音樂器材,連一台錄音機也沒有。在唱歌之前,爸爸給我們講了一段關於母愛的故事,說的是一位母親為了籌備子女上學的錢,多次賣血導致卧病不起的故事。我們被故事中感人的情節感動了。爸爸以帶唱的方式教我們學會了這首歌,雖然教學方式很簡單,顯得很枯燥,但達到「以情動聲,以聲帶情」,爸爸懷著感恩的心把我們帶到了愛的暖窩。從爸爸深情的帶唱聲中,我們對這首歌有了更進一步的體會。當時,爸爸眼中打轉的苦澀的淚花,只有我能體會其中的點點滴滴。自此以後,我開始學會如何去理解別人,如何去關愛別人,我的同學們也跟我一樣,經常說起生活中的媽媽。

沒想到,同樣的一幕在我的課堂上發生了。一首《愛的奉獻》把我的眼淚推向懸崖。那一刻,課堂格外安靜,孩子們的情感完全被我的感情牽引著,連平時愛在課堂上搗蛋的學生也一個勁地深情地望著我,也許他們也能體會到了愛的價值了。是的,愛是一個永恆的故事,只有開始,沒有結束;愛是一根接力棒,他傳給你,你傳給我。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導航,我們只有把愛一代一代傳下去,用愛的魅力感染學生,完成「治人先治學」的使命。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樂就是情感的藝術。通過音樂教學活動,塑造孩子美好心靈,在實踐中加深情感體驗,進而產生對音樂的共鳴,使其靈魂得以凈化、情感得以升華,最終實現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

新課堂理念下的音樂課堂教學,不僅應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方法,更應使學生人文素養得到提高,應從生命教育的高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認知情趣,這樣的課堂才能放飛學生的個性,這樣的課堂才能煥發生命的活力。

小學音樂課堂節奏教學方法論文 篇3

摘要: 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最好教的是死知識,教者只需「照本宣科」,但效果也是最差的;而最難教的則是最活的「教學教法」,即教會學生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精力,學會最多的知識的方法。因為它是要因人、因地、因時、因條件而異的,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對教師水平的一種全面、綜合性的考察。它需要我們教師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靈活掌握。

關鍵詞: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

那麼,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應從哪裡來呢?

一、從學生游戲中來

作為一名有心的教師,我常常仔細觀察學生們做游戲,發現他們在游戲中常用「口訣法」。做「找領袖」等游戲時,他們邊玩邊念口訣,如:「請你像我這樣做,我就像你這樣做!」這是小學生游戲中喜聞樂見的一種方法。這些口訣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節奏,具有統一行動、便於記憶、提示動作等功能。我就將此運用到音樂教學之中來。

二、從學生的愛好中來

小學生的愛好是很多的,例如,他們愛念兒歌。他們在兒歌聲中游戲,在兒歌聲中學習,在兒歌聲中長大。於是,我就常常運用「兒歌法」教學生記那些難記的音樂概念,學那些平時覺得枯燥無味的樂理知。

三、從學生的生活中來

小學生的生活與青年人、成年人都不同,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捕捉特徵,是能將其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來的。

四、從學生的「已知」中來

教育小學生的一種基本方法是從他們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後知」中來。我在教小學一年級學生唱《洗手絹》一歌時發現,學生們很愛唱這首歌。但因為他們識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視唱歌詞。他們愛畫畫,也愛認畫,我就「以畫代詞」。《洗手絹》的第一段歌詞是:「紅太陽,白雲彩,媽媽洗衣,我也來。哎luō@①哎luō@①哎luō@①哎……。」我就在黑板上先畫一個紅太陽,再畫一朵白雲彩,然後畫一個笑容可掬的媽媽的頭像,最後畫一個十分可愛的小女孩的頭像代表「我」。一年級的小學生看著黑板上的畫,開心地笑著,一會兒就把這首歌背唱出來了。

五、從學生的思維特點中來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大於抽象思維。因此,我們應該時時注意運用他們的形象思維去啟發他們的抽象思維。例如:我教學生唱好頓音記號,就用一個乒乓球在桌上拋幾下,讓他們細心體會乒乓球落下的聲音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彈性」,學生再唱就不難了。又如:我教學生唱《春天》這首歌,為了讓學生體會春天的美景,我除了用圖畫來引導以外,還讓學生閉上眼睛,回憶自己的春天的公園里看到的景象。我把這種方法叫作「過電影」。同學們閉上眼睛時,頭腦里展開了豐富的聯想,睜開眼睛後就有了生動的體味,再唱感情就不同了。

六、從另一事物中遷移過來

「遷移法」是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這種方法。也能解決許多難題。例如,我教學生視唱、合唱時,學生往往唱不準,高。怎麼辦?我就先教學生吹口琴、吹笛。口琴、豎笛有它固定的指法。這指法,看得見,摸得著,吹出音來豎聽得清。吹准,比唱准易。於是我就讓學生先吹,後唱。這種方法在合唱教學中尤其見效。先合奏,後合唱,兩個乃至三個、四個聲部往往只需兩、三遍就合上去了,這真是「以琴代聲,方法巧妙」。

七、從教學難點中來

在小學音樂教學難點中,運用「重復講解,反復示範」的方法,有時未必能解決問題。而創造一種巧妙的教學方法往往能使難點迎刃而解。例如:在口琴教學中,學生吹奏一段樂曲,往往需要一會兒吹,一會兒吸。有時摸准了音位,又搞錯了吹吸。怎麼辦?為了讓學生摸准音位,我讓學生在口琴上貼上反字的「音位示意圖」,然後照著鏡子吹,「照鏡子法」一下子就解決了音位問題。為了解決吹吸問題,我創造了「手勢視唱法」,把右手握拳向前,推當作「吹」,把右手變「鴨嘴形」向後拉當作吸,讓學生邊打手勢邊視唱。

八、從教材中挖掘出來

我們的教學方法,千變萬化,但一刻也不能脫離《大綱》,一刻也不能脫離教材。許多教學方法,都應從教材中挖掘出來,教材給我們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某一新的任務,我們就應創造出完成某一新任務的教學方法來。二十多年的小學音樂教學經驗告訴我:教材中出現的新問題、難問題,往往是我們創造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的重要前提。

先輕輕地唱,邊唱自己聲部,邊聽另一聲部,注意把握音高。反復練習幾遍以後,三度合唱的音高效果就記在腦子里了,再唱別的曲子就不難了。

九、從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中來

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是成功地創造和運用教學方法的重要條件之一。反之,一個自身素質較差的教師,就是有了很好的教學方法,也不可能運用自如。

我認識一位教師,她為了教學生唱好三部合唱,練就了一手絕招:自彈自唱,能一人同時演唱、演奏出三個聲部來,口唱第一聲部主旋律,右手用鋼琴奏出第二聲部,左手同時奏出第三聲部。三個聲部同時出自一身,給了學生一個很好、很清晰的合聲效果,更給了學生一個很好的示範。它說明了:合唱並不難,一人能做到,多人更能做到。所以她的合唱教學一直在當地名列前茅。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很多,無窮無盡。可以說:教學難點有多少,學生生活有多少,教學方法就應有多少。要想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來,我們當老師的就要做到以下四條:

1.熱愛小學音樂教育事業。因為,只有真正熱愛它,才能為它嘔心瀝血,開動腦筋,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來。

2.學習運用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要有「浮想聯篇」的功夫,做到多思考,多創造,要學習出新、出奇、出絕招。

3.牢記「留心處處皆學問」這一真理。要細心觀察事物,尤其是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習從學生身上找出解決難題的方法來。

4.不斷學習音樂理論,不斷提高自己彈、唱、跳、譜(譜曲)、編(編舞)的技能技巧,因為「熟能」才能「生巧」。

以上這些,僅供小學音樂教育同行們參考。希望能通過我的「拋磚」,能引出更多的「玉」來,讓我們小學音樂教學法這塊百花園能開放出更多更好更美的鮮花來!

;
閱讀全文

與論文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lol插眼皮膚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4
貴州省2021年公需科目電腦快速學習方法 瀏覽:125
一般的電路連接方法 瀏覽:323
冬天割中蜂最佳方法 瀏覽:71
熱水器正確連接方法 瀏覽:601
手工製作方法大全書簽圖片 瀏覽:441
初中函數的概念教學方法 瀏覽:864
治療動脈硬化方法 瀏覽:538
運動性疲勞的常用方法是 瀏覽:68
高中政治必修四學習技巧與方法 瀏覽:33
簡單自製蘆薈膠方法 瀏覽:722
急行跳遠成績的測量方法 瀏覽:426
手工快速毛巾裝袋方法 瀏覽:574
中葯紫砂壺的鑒別方法 瀏覽:680
家用康寶消毒櫃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498
感應自動門鋼梁安裝方法 瀏覽:101
單獨腹肌鍛煉方法 瀏覽:852
強制傳喚包括哪些方法 瀏覽:369
雜物收納盒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229
素描明暗的訓練方法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