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學術規范
(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道德准則,堅持以科教興國為己任、以創新為民為宗旨的科技價值觀,弘揚科學精神,恪守科技倫理,拒絕參加不道德的科研活動。
(二)遵守誠實原則。在項目設計、數據資料採集分析、公布科研成果,以及確認同事、合作者和其他人員對科研工作的直接或間接貢獻等方面,必須實事求是。研究人員有責任保證所搜集和發表數據的有效性和准確性。
(三)遵守公開原則。在保守國家秘密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公開科研過程和結果相關信息,追求科研活動社會效益最大化。在合作研究和討論科研問題中要共享信息,提供相關數據與資料。在向公眾介紹科研成果時,要實事求是。
(四)遵守公正原則。對競爭者和合作者做出的貢獻,應給予恰當認同和評價。進行討論和學術爭論時,應坦誠直率,科學公正。對研究成果中的錯誤和失誤,應以適當的方式予以承認。不得以各種不道德和非法手段阻礙競爭對手的科研工作,包括毀壞競爭對手的研究設備或實驗結果,故意延誤考察和評審時間,利用職權將未公開的科研成果和信息轉告他人等。
(五)尊重知識產權。研究成果發表時,做出創造性貢獻且能對有關部分負責的人員享有署名權,未經上述人員書面同意,不得將其排除在作者名單之外。對參與一般數據搜集的研究助手、對研究團組進行過支持與幫助的人員和提供設施的單位,可在出版物中表示感謝。
(六)遵守聲明與迴避原則。在研究、調查、出版、向媒體發布、提供材料與設施、資助申請、聘用和提職等活動中可能發生利益沖突時,所有有關人員有義務聲明與其有直接、間接和潛在利益關系的組織和個人,包括在這些利益沖突中可能對其他人利益造成的影響,必要時應當迴避。
三、加強學術環境建設
學術討論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尊重學術自由,提倡學術爭鳴,提倡理性質疑,不受地位影響,不受利益干擾,不受行政干預。院屬機構或部門領導有責任通過合理組織、協同力量、調節矛盾、有效推進科研工作、監督和保證高質量研究,營造合作融洽的學術環境。
研究團隊的負責人有責任通過整體把握各個工作環節,明確研究分工和責任,把握研究工作方向,在研究團隊內營造團結合作的學術環境,有效發揮研究團隊所有成員的專長和潛質,保證研究工作按科研行為規范進行,並進行有效監督。
要進一步提倡提攜後學。各研究單元有責任指定經驗豐富的高級研究人員對新進青年研究人員進行指導。對研究生和青年研究人員的培養,不應只教授必要的專業知識,還應教授科研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研究生導師有義務向學生提供與科研行為規范有關的各種規章制度,並向他們講解有關規定。
四、防治科學不端行為
(一)科學不端行為的認定
科學不端行為是指研究和學術領域內的各種編造、作假、剽竊和其他違背科學共同體公認道德的行為;濫用和騙取科研資源等科研活動過程中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其認定標准為:
1、在研究和學術領域內有意做出虛假的陳述,包括:編造數據;篡改數據;改動原始文字記錄和圖片;在項目申請、成果申報,以及職位申請中做虛假的陳述。
2、損害他人著作權,包括:侵犯他人的署名權,如將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單之外,未經本人同意將其列入作者名單,將不應享有署名權的人列入作者名單,無理要求著者或合著者身份或排名,或未經原作者允許用其它手段取得他人作品的著者或合著者身份。剽竊他人的學術成果,如將他人材料上的文字或概念作為自己的發表,故意省略引用他人成果的事實,使人產生為其新發現、新發明的印象,或引用時故意篡改內容、斷章取義。
3、違反職業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學術認識、假設、學說或者研究計劃,包括:未經許可利用同行評議或其它方式獲得的上述信息;未經授權就將上述信息發表或者透露給第三者;竊取他人的研究計劃和學術思想據為己有。
4、研究成果發表或出版中的科學不端行為,包括:將同一研究成果提交多個出版機構出版或提交多個出版物發表;將本質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頭換面發表;將基於同樣的數據集或數據子集的研究成果以多篇作品出版或發表,除非各作品間有密切的承繼關系。
5、故意干擾或妨礙他人的研究活動,包括故意損壞、強占或扣壓他人研究活動中必需的儀器設備、文獻資料、數據、軟體或其它與科研有關的物品。
6、在科研活動過程中違背社會道德,包括騙取經費、裝備和其它支持條件等科研資源;濫用科研資源,用科研資源謀取不當利益,嚴重浪費科研資源;在個人履歷表、資助申請表、職位申請表,以及公開聲明中故意包含不準確或會引起誤解的信息,故意隱瞞重要信息。
7、對於在研究計劃和實施過程中非有意的錯誤或不足,對評價方法或結果的解釋、判斷錯誤,因研究水平和能力原因造成的錯誤和失誤,與科研活動無關的錯誤等行為,不能認定為科學不端行為。
(二)科學不端行為的處理
對科學不端行為的處理,要本著實事求是、嚴謹慎重的態度,尊重和維護當事人的尊嚴和正當權益,對投訴人提供必要的保護。
涉嫌科學不端行為的投訴一般由院屬機構受理。對於有明確涉嫌科學不端行為的事實和理由,且有真實署名的書面投訴,應予受理。處理程序一般包括初步調查、正式調查、公布結論和處理意見等環節。
對認定為非科學不端行為的,應在所有知情人和被投訴人要求的范圍內公布事實和結論,被投訴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為其恢復名譽。
對認定為有科學不端行為的人員,應由所在院屬機構最高行政決策會議做出處理決定並報院備案。處理決定應包括:視情節輕重給予科學不端行為人的相應處分,對科學不端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採取的必要補救措施。被處理人對認定結論不服,並能提供新的證據,可向所在院屬機構提請復議。
對於主動參與他人的科學不端行為,與他人合謀隱瞞其科學不端行為,嚴重疏忽監督職責,在參與處理科學不端行為過程中嚴重違規,對投訴人打擊報復的,承擔科學不端行為的共同責任。
學術規范是學術研究方法的一個基本准則:基於學術規范的學術研究方法才有存在的意義!
學術研究方法是學術規范的內容之一:學術規范涉及學術研究的全過程,包括學術研究方法規范、學術評審規范、學術批評規范、學術管理規范。
學術規范與學者VS學術失范與學術流氓
學術規范造就良好學術氛圍,從而間接成就學者,同時,真正的學者又會推動學術規范的建立、執行和完善,由此,學術規范和學者二者間可形成良性循環。
與此相反的是:
學術失范敗壞學術氛圍,從而不斷造就學術流氓,同時,學術流氓又會進一步加劇學術失范,由此,學術失范和學術流氓二者間形成的是惡性循環。
因此,學術界若要改變學術落後局面,必須先從學術規范做起,從學習學術規范、討論學術規范、界定學術規范和執行學術規范做起。
如果連最基本的、必須遵守的學術規范是什麼都搞不清,還來做什麼學術?還要跑來討論學術?
從漢芯,到透明,到NgAgo,莫不如此。
C. 什麼是學術規范
所謂學術規范,是指學術共同體內形成的進行學術活動的基本規范,或者根據學術發展規律制定的有關學術活動的基本准則。
它涉及學術研究的全過程,學術活動的各方面:包括學術研究規范、學術評審規范、學術批評規范、學術管理規范;也有學者對學術規范做出了橫向概括,認為包括它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學術研究中的具體規則,如文獻的合理使用規則,引證標注規則,立論闡述的邏輯規則等。
二是高層次的規范,如學術制度規范、學風規范等。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層面:內容層面的規范,價值方面的規范,技術操作層面的規范。
(3)學術規范與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一、違反懲罰
1、對於學位申請者或學位獲得者,可分別做出暫緩學位授予、不授予學位或撤銷學位授予的處理。
2、對於指導教師,可做出暫停招生、取消導師資格的處理;嚴重敗壞學術道德的,由學位授予單位依據國家有關學術不端行為處理辦法進行處理。
3、對於參與舞弊作偽行為的相關人員,由學位授予單位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處理結果應報省級學位委員會(軍隊系統報軍隊學位委員會)備案,並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二、相關違反案例
1、浙江大學賀海波論文造假,被撤銷副教授職務和任職資格。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葯學院院長李連達負有監管不力的責任,不再續聘。
2、雲南中醫學院院長李慶生被指論文抄襲、一稿多投。李慶生主動申請對自己的相關論文進行鑒定,結果為「過度引用不當」。
3、浙江大學副教授賀海波被爆剽竊論文。浙大共核查了賀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關人員涉嫌學術道德問題的論文20篇,其中賀海波涉及論文9篇。事發後,賀海波被撤銷副教授職務和任職資格。浙大將其開除出教師隊伍。
D. research method研究方法具體包括什麼方法
研究方法
哲學術語,是指在研究中發現新現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論、新觀點,揭示事物內在規律的工具和手段。
研究方法分類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
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
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3、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
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3、文獻研究法(查找文獻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
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4、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
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5、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6、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7、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8、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9、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10、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11、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12、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13、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美國數學、通訊工程師、生理學家維納認為,客觀世界有一種普遍的聯系,即信息聯系。
當前,正處在「信息革命」的新時代,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可以開發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據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
信息方法是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層次的規律,幫助人們提高和掌握運用規律的能力。
14、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為經驗的一種方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是人類歷史上長期運用的較為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之一。
15、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種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將已有的現象、規律和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並解釋出來。它是對各種理論的一般敘述,更多的是解釋別人的論證,但在科學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它能定向地提出問題,揭示弊端,描述現象,介紹經驗,它有利於普及工作,它的實例很多,有帶揭示性的多種情況的調查;有對實際問題的說明;也有對某些現狀的看法等。
16、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就是在撇開研究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況下,用數學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量的處理,從而作出正確的說明和判斷,得到以數字形式表述的成果。
科學研究的對象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它們的質和量是緊密聯系,質變和量變是互相制約的。要達到真正的科學認識,不僅要研究質的規定性,還必須重視對它們的量進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確地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性。數學方法主要有統計處理和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17、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准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辯想像、分析綜合等,它對於一切科學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18、系統科學方法
20世紀,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等橫向科學的迅猛發展,為發展綜合思維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學研究方法不斷地完善。
而以系統論方法、控制論方法和資訊理論方法為代表的系統科學方法,又為人類的科學認識提供了強有力的主觀手段。它不僅突破了傳統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變了科學方法論的體系。
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為經驗方法,作為獲得感性材料的方法來使用,也可以作為理論方法,作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方法來使用,而且作為後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顯。它們適用於科學認識的各個階段,因此,我們稱其為系統科學方法。
(4)學術規范與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研究方法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有什麼樣的研究方法,就有什麼樣的科學研究。如果說歸納法產生經典科學,假說演繹法產生相對論,那麼系統方法則產生復雜科學,恰如手工鐵鏟代表農業社會、蒸汽機代表資本主義社會、計算機代表信息社會一樣。
研究方法對於社會進步、學科建設和學術規范均有重要的作用。
(1)有利於推進社會進步與社會發展。
梁啟超認為,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瓦特發明蒸汽機都與培根的歸納法有關。他指出,近代社會與古代社會、中世紀社會的差異很多,但一個顯著差異就是科學研究方法的革新,科學研究方法的革新成為道德、政治、技術、器物等領域的進步的基礎。
科學研究方法不僅是一種純粹的學理性思維,而且有利於科學進步,有利於國計民生。因而吸收西學研究方法,推動科學研究方法的變革,對當時的中國而言是勢在必行。從近現代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來看,也可以看出研究方法的重要作用。
伽利略、培根等科學家所倡導的科學實驗方法,不僅為近代自然科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還在自然科學與宗教神學、經驗哲學的激烈斗爭中取得了勝利。
從16世紀哥白尼的天文學革命到17世紀末牛頓經典力學的完善,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上的自然科學成為人們定量表述自然規津的一種知識體系。
最為重要的是,它改變了人們的科學觀、自然觀,導致了科學與工業的結合,使人類歷史出現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2)有利於各門學科的可持續發展。
研究方法的多寡優劣及其應用水平,直接影響著科學研究的效果、效率、效能。不少科學家都非常重視對於研究方法的科學探討,甚至認為,一切理論探討都可以歸結為對其研究方法的科學探討。
特定學科的研究方法的完善,某種程度上表徵著該學科的完善程度。如經濟理論發展是與經濟學研究方法的不斷創新密不可分的。
藉助於數學方法,使經濟學對經濟規范的描述更加清晰、精確,邏輯性更為嚴密;通過使用抽樣調查、談話法等,使行為經濟學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很有生命力的分支學科。
自古典經濟學開始,天文學、力學、物理學等學科的發展都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過深刻的影響。情報學的發展也藉助了數學、計算機科學、認識知識科學、經濟學、心理學等領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使其研究內容更加廣泛,研究問題的角度更新、更有深度。
現在科學的發展正呈現出一個雜交化、整體化的發展趨勢,學科間的交叉與整合日益加強,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方法的相互借用、相互促進。研究方法的創新,將為各學科的理論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時也依賴於理論的指導。
(3)有利於學術規范的形成。
學術規范是研究者在從事科學研究過程中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要求,它是人們在長期從事科學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而且在動態的過程中不斷完善。
研究方法是人們解決科學問題時所採取的一些基本手段、途徑和規則,它對於學術規范的形成和完善有很重要的意義。
自然科學研究方法中的實驗方法、歸納方法、實證方法都要求有嚴密的論證過程和對結論的檢驗,是對自然規律的正確解釋,這其中要求研究人員有一種「求真」與「平等」精神。
唯物辯證法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要求科學研究人員有整體的、變動的眼光和「批判」的精神。人文主義的研究方法則要求關注人的生命與權利,肯定人的價值,它有助於培育科學研究者的主體性、原創性和獨立性,培養其「獨立」精神。
研究方法對於學術爭鳴中的「平等」規范和學術評論中的「量性統一」同樣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些都是學術規范的重要組成內容。我們應該努力把研究方法應用於科學研究中,並且注意把研究方法中所蘊含的積極精神轉換成科學研究的規范。
(4)學術規范與研究方法擴展閱讀來源:網路研究方法
E. 學術規范包括哪幾個方面
學術規范
違反的懲罰
違反的案例
目錄
1摘要
2基本信息
3違反的懲罰
4違反的案例
2009年3月
2009年4月
2009年5月
2009年6月
2009年8月
2009年9月
2010年3月
2010年7月
所謂學術規范,是指學術共同體內形成的進行學術活動的基本規范,或者根據學術發展規律制定的有關學術活動的基本准則。它涉及學術研究的全過程,學術活動的各方面:包括學術研究規范、學術評審規范、學術批評規范、學術管理規范;也有學者對學術規范做出了橫向概括,認為包括它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學術研究中的具體規則,如文獻的合理使用規則,引證標注規則,立論闡述的邏輯規則等,二是高層次的規范,如學術制度規范、學風規范等。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層面:內容層面的規范,價值方面的規范,技術操作層面的規范。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學術規范
外文名
Academic norms
根據
學術發展規律
形成
進行學術活動的基本規范
制定
有關學術活動的基本准則
違反的懲罰
學位評定委員會是各學位授予單位負責處理學位授予工作中舞弊作偽行為的評決機構。學位授予單位在處理舞弊作偽行為時,要遵循客觀、公正、合法的原則,根據舞弊作偽行為的性質和情節輕重,依據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對相關人員做如下處理。
(一)對於學位申請者或學位獲得者,可分別做出暫緩學位授予、不授予學位或撤銷學位授予的處理;
(二)對於指導教師,可做出暫停招生、取消導師資格的處理;嚴重敗壞學術道德的,由學位授予單位依據國家有關學術不端行為處理辦法進行處理;
(三)對於參與舞弊作偽行為的相關人員,由學位授予單位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處理結果應報省級學位委員會(軍隊系統報軍隊學位委員會)備案,並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違反的案例
全國多所高校違反學術規范而相繼捲入學術造假事件。從造假事件的披露來源地學術打假網站來看,國內存在類似事件的高校絕不僅僅只有這些,關於學術腐敗、項目造假、論文抄襲等的舉報和揭露不勝枚舉。 典型的案例有:
2009年3月
●浙江大學賀海波論文造假,被撤銷副教授職務和任職資格。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葯學院院長李連達負有監管不力的責任,不再續聘。
●雲南中醫學院院長李慶生被指論文抄襲、一稿多投。李慶生主動申請對自己的相關論文進行鑒定,結果為「過度引用不當」。
●浙江大學副教授賀海波被爆剽竊論文。浙大共核查了賀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關人員涉嫌學術道德問題的論文20篇,其中賀海波涉及論文9篇。事發後,賀海波被撤銷副教授職務和任職資格。浙大將其開除出教師隊伍。
2009年4月
●海南大學年僅38歲的大學教授、博導、學科帶頭人王鳳陽,剛被任命為海南大學農學院副院長,就被捲入「學術造假」的漩渦。
2009年5月
●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某篇碩士學位論文,與南京財經大學2006年一篇碩士學位論文驚人相似,兩篇論文整體框架完全一樣,除了把地點「江蘇」兩字替換成「山東」,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事件」。
2009年6月
●遼寧大學副校長陸傑榮在核心期刊發表的《何謂「理論」?》一文被爆涉嫌抄襲。隨後遼寧大學校方表示,該論文第一署名人陸傑榮對此事並不知情,第二署名人、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外國哲學專業2006級在讀博士生楊倫承認是自己抄襲,然後才拿給之前的老師陸傑榮署名。
2009年8月
●武漢理工大學64歲的武漢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2009年院士候選人周祖德及其學生謝鳴一篇抄襲論文收錄在「第二屆全國智能製造學術會議」第一版論文集中,後被查出抄襲後,會議又推出「正式版」,刪除了該文。
2009年9月
●廣州中醫葯大學校長徐志偉被賴文教授和吳麗麗副教授聯名舉報其博士學位論文抄襲。其博士學位論文竟然在沒有標明引用的情況下,將早一年畢業的敖海清博士的學位論文原文大段大段、甚至一連數頁粘貼過來,直接把這些論述、分析和數據作為自己的博士學位論文內容,雷同文字數高達40%以上。
2010年3月
●李連生,原西安交通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他在2010年3月21日被西安交通大學認定存在「嚴重學術不端行為」,被取消教授職務,並解除教師聘用合同。
●2010年3月號的《文藝研究》上,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發表長文《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問題》,指證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汪暉的博士論文存在抄襲。
2010年7月
●2010年7月1日,素有打假鬥士之稱的方舟子,連續在其微博上發文,舉證質疑唐駿在他所寫的書《我的成功可以復制》當中所說的論文、學歷,以及數項發明專利,還有他海外創業經歷,都涉嫌造假。一時之間,關於唐駿是否造假這樣的疑問也引發了社會廣泛的關注。
●2010年7月8日,網名為Isaiah的人士先後發表六篇文章指證著名學者朱學勤1992年的博士論文《道德理想國的覆滅——從盧梭到羅伯斯庇爾》涉嫌抄襲。後集結題為《朱學勤:學術界的又一個汪暉?》在網路上迅速傳播。
免責聲明
頭條網路的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如您發現頭條網路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您前往詞條編輯頁共同參與該詞條內容的編輯和修正;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及時處理。
未經許可,禁止商業網站等復制、抓取頭條網路內容;合理使用者,請註明來源於www.ke.com。
意見反饋
©2020 ke.com
F. 如何在學術研究中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
在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專利法》、中國科協頒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試行)》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及學術道德規范,要堅持科學真理、尊重科學規律、崇尚嚴謹求實的學風,勇於探索創新,恪守職業道德,維護科學誠信。應當遵守下述基本學術道德規范:
(一)在學術活動中,必須尊重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已經獲得的研究成果;引用他人成果時如實註明出處;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構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實質部分;從他人作品轉引第三人成果時,如實註明轉引出處。
(二)合作研究成果在發表前要經過所有署名人審閱,並簽署確認書。所有署名人對研究成果負責,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對研究成果整體負責。
(三)在對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進行介紹、評價時,應遵循客觀、公正、准確的原則,在充分掌握國內外材料、數據基礎上,做出全面分析、評價和論證。
(四)尊重研究對象(包括人類和非人類研究對象)。在涉及人體的研究中,必須保護受試人合法權益和個人隱私並保障知情同意權。
(五)在課題申報、項目設計、數據資料的採集與分析、公布科研成果、確認科研工作參與人員的貢獻等方面,遵守誠實客觀原則。搜集、發表數據要確保有效性和准確性,保證實驗記錄和數據的完整、真實和安全,以備考查。公開研究成果、統計數據等,必須實事求是、完整准確。對已發表研究成果中出現的錯誤和失誤,應以適當的方式予以公開和承認。
(六) 誠實嚴謹地與他人合作。耐心誠懇地對待學術批評和質疑。
(七) 對研究成果做出實質性貢獻的有關人員擁有著作權。僅對研究項目進行過一般性管理或輔助工作者,不享有著作權。合作完成成果,應按照對研究成果的貢獻大小的順序署名(有署名慣例或約定的除外)。署名人應對本人做出貢獻的部分負責,發表前應由本人審閱並署名。
(八) 不得利用科研活動謀取不正當利益。正確對待科研活動中存在的直接、間接或潛在的利益關系。
G. 學術規范與學術研究方法的關系是什麼
《學術研究方法與規范》從當下中國的高等教育狀況來看,許多高校和研究機構在招生數量方面有大幅增進的勢頭,但在培養質量和水平方面卻明顯呈下滑趨勢。《學術研究方法與規范》從學術研究者必須懂得做人;學術研究應有的精神和態度;學術研究必備的基本能力;學術研究的類型與路徑等十一個方面入手對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進行詳細研究。
H. 研究方法的作用
研究方法對於社會進步、學科建設和學術規范均有重要的作用。
1、有利於推進社會進步與社會發展。
2、有利於各門學科的可持續發展。
3、有利於學術規范的形成。
研究方法的具體分類: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3、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
4、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
5、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
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I. 學術規范與學術研究方法的關系是什麼字數越多越好謝謝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時間最不費力。
J. 什麼是學術規范學術規范有什麼意義如何理解學術規范與學術道德
學術規范,是指學術共同體內形成的進行學術活動的基本倫理道德規范,或者根據學術發展規律制定的有關學術活動的基本准則。學術規范的意義是有助於彰顯學術研究的價值,使學術活動制度化、學術研究標准化和專業化。有助於學術積累和創新,強調學術史的研究和學術傳統的養成,從而推動學科發展。有助於解決學風建設問題,規約和懲處學術研究活動中的各種不良行為。學術道德是指在學術界約定俗成並得到學者認同和共同遵守的觀念道德和價值取向,包括對待學術事業的態度、學術責任等。學術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對行為者的約束作用是以自覺為特徵的。學術規范與學術道德之間的關系是學者在進行學術活動時自律與他律的關系,也就是說「學術規范是一種外在的、強制性的約束機制,而學術道德則是學者內在的自我修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