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寬泛的研究方法是將

寬泛的研究方法是將

發布時間:2023-09-23 13:41:25

1. 寫科技論文的基本步驟

科技論文寫作格式及規范

1論文題名
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題名要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應以簡明、准確的詞語反映文章特定內容,並有助於選定關鍵詞。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詞、字元、代號,盡量不出現數學式和化學式。
2作者署名和工作單位
作者姓名署於題名下方,團體作者的執筆人也可注於首頁頁腳或文末,作者署名是文責自負和擁有著作權的標志。對作者應標明其工作單位全稱及郵編,工作單位和郵編之間空一個字。
3摘要
論文摘要的寫作應符合GB6447-86的規定。摘要的內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其中,研究的結果和作者的結論為摘要的核心部分。一般應寫成報道性文摘,摘要應簡明扼要地提供全文重點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且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圖表、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
4關鍵詞
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片語,便於作文獻索引和檢索。每篇論文選擇關鍵詞3~5個,可從題名、摘要中選出,也可以把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產品及重要數據名稱作為關鍵詞標出。
5緒論
緒論又稱前言或引言,緒論的序號可以不寫,也可以寫為「0」,不寫序號時「緒論」二字可以省略。緒論應少而精,開門見山,言簡意賅,應寫明前人相關的研究成果、理論與與實踐依據,內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方法、范圍和背景等。不要與摘要雷同和成為摘要的注釋,切勿用「眾所周知「、」大家知道「之類的開場白,也不要寫什麼「才疏學淺」、「不吝賜教」等客套話。
6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系指引言之後結論之前的部分,應按 GB 7713--87的規定格式編寫。這一部分的形式主要是根據作者意圖和文章內容而定。
實驗為研究手段的論文或技術報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驗原材料及制備方法。主要描述研究材料的可靠性、均衡性及隨機性的情況。
(2)實驗所用設備、裝置和儀器。通用設備應註明規格、型號,如果是自己特製的裝置,應提供示意圖,並附測試、計量所用儀器的精度,使讀者得知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和准確程度。
(3)實驗方法和過程。方法包括測量儀器、測定方法、標本處理、計算方法等,過程如何進行,操作應注意事項。若有技術上的經濟性,要正確處理好學術交流與技術保密的關系。
(4)實驗結果。結果部分是示出處理後的實驗效應,包括各項指標的數據和圖像。對結果進行分析,把實驗所得的數據和現象加以解釋,闡明自己的新發現或新見解。圖表的數量應擇其要者。
寫該部分時要注意:首先是選取數據必須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其次是描述現象要分清主次,抓住本質,圖表設計要精心,使其一目瞭然;最後是分析問題必須以理論為基礎,以事實為依據。

2. 幼兒園課題研究方法哪些

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優化自己的教學行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對於一個幼兒教師,它的作用不但可以使自己對整個研究工作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工作起來更有條理,更有秩序,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幼兒園課題研究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教育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觀察法:為了了解事實真相,從而發現某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

二、調查法:同樣是為了了解事實情況,分析事實情況,得出結論,證實某種問題,以便改進工作(包括改進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課題。包括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了解事實情況、分析情況、認真研究,得出結論,尋找解決辦法或進一步研究的方案。

三、測驗法:是想描述某些行為的狀況,或推論某些行為的狀況(包括:能力與成就,個性、興趣、動機、態度、觀念及心理需要等);從而考慮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進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課題。

在教育學和心理學中,測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評估、診斷和預測。(舉例,如XXX老師所做的“學生自學能力測驗(試驗)”,就是為了了解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自學能力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

所謂測量就是根據一定的法則,將某種物體或現象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徵用數字或符號表示出來的過程。測驗法是教育和心理學測量的一項主要內容和形式。

測驗的客觀性是關於測驗系統化過程好壞程度的指標。測驗的控制,在不同時間對於同一個被試,或同一時間對於不同的被試,其意義都應該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觀性則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如周文琴老師在做這一測試前邀請我去在他們的家長會上的講話,目的就在於排除和避免人為因素影響,排除測驗的隨意性和不真實性,實現評測標準的同一性)。

推論的客觀性指對同一結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論應該一致,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同一結果的所做解釋應該相同。

四、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范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於建立理論、歸納規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改進工作,解決教育實際問題。行動研究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的具體改革行動緊密相連。(特點是邊執行、邊評價、邊修改)。

模式基本是:計劃——行動——考察——反思(即總結評價)。教師個體比較適用。

另一種模式:預診——搜集資料初步研究——擬訂總體計劃——制訂具體計劃——行動——總結評價

從上述行動研究法的幾個步驟中可以發現三個明顯的特徵:

一是具有動態性,所有的設想、計劃、,都處於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中,都是可修改的;

二是較強的聯合性與參與性,研究者、教師、行政人員的全體小組成員參與行動研究法實施的全過程。

三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貫穿於行動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終。

五、經驗總結法:這是教師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經驗總結法是根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分析概括教育現象,挖掘現有的經驗材料,並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導新的教育實踐活動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關鍵是要能夠從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實際經驗中的規律;從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進自己的教學。進行教育經驗總結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要注意經驗的先進性(觀念必須更新)

2.要全面考察總結的對象,充分佔有原始的事實材料;且做到有“點”有“面”,“點”、“面”結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3.要以教育實踐活動為依據,不能憑空想當然,那是毫無價值。

4.要善於進行理論分析。

六、文獻法:分類閱讀有關文獻(包括文字、圖形、符號、聲頻、視頻等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理論價值和資料價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結論或者發現問題,尋找新的思路。

文獻按內容性質分,有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零次文獻是未經發表和有意識處理的最原始的資料。一次文獻指直接記錄事件經過、研究成果、新知識、新技術的專著、論文、調查報告等文獻。二次文獻是指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包括著錄其文獻特徵、摘錄其內容要點,並按照一定方法編排成系統的便於查找的文獻。三次文獻是指工具書和在二次文獻的基礎上,又對眾多一次文獻的綜合研究結果。

七、個案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就是對單一的研究對象進行深人而具體研究的方法。

個案研究的對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個別團體或機構。前者如對一個或少數幾個優生或差生進行個案分析,後者如對某先進班級或學校進行個案研究。個案研究一般對研究對象的一些典型特徵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謂“解剖麻雀”的方法。

八、案例研究法:什麼是“案例”?中外學者尚無普遍公認的、權威的定義,一般認為,案例是對現實生活中某一具體現象的客觀描述。教育案例是對教育活動中具有典型意義的,能夠反映教育某些內在規律或某些教學思想、原理的具體教學事件的描述、總結分析,它通常是課堂內真實的故事, 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實記錄。對這些“真實記錄”進行分析研究,尋找規律或產生問題的根源,進而尋求解決問題或改進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課題。在案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九、實驗法:

1.什麼是“實驗法”

通俗地說,這是一種先想後做的研究方法(相對來說)——“想”:從已有的理論和經驗出發,形成某種教育思想和理論構想,即“假說”(亦可稱“假設”);——“做”:就是將形成的假說在積極主動有計劃有控制的教育實踐中加以驗證。通過對實驗對象變化、發展狀況的觀察,確立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有效的驗證和完善假說。

2.試驗法的特徵:“驗證假說”和“控制條件”是一切實驗方法所具備的共性。但教育實驗還有倫理原則、有限控制、控制下的形成性(其過程是很有價值的)等特徵。

教育實驗的幾層含義:首先,教育實驗必須確立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其次,教育教學實驗必須科學地選擇研究對象。再次,教育教學實驗也必須控制和操縱實驗條件。實驗應當具有可重復性,亦即應不僅具有效度而且具有信度(即經過重復實驗後所得到的實驗結果應大致相同)。

3.什麼叫“假說”?

所謂“假說”,就是根據事實材料和一定的科學理論,對所研究問題的因果性和規律性在進行研究之前

預先做出一個推測性論斷和假定性解釋。假說的形成是一個理論構思過程。一般經過三個階段:發現問題——初步假設——形成假說。

4.教育實驗中的“變數”

①自變數(又稱做實驗因子或實驗因素因素)。它由實驗者操縱,由實驗者自身獨立的變化而引起其它變數發生變化。舉例如:考察不同教材對學生的學習影響。在這里,教材就是實驗自變數。再如我校構建“‘樂學·會學’式課堂教學基本模式”的實驗……。一個實驗因子至少要有兩種水平(比如兩個組、兩個班級等等)才能進行比較(如上所舉就必須至少要有兩種教材)。否則其本身就不能構成實驗因子。

②因變數。因變數是一種假定的結果變數是對自變數的反應變數,或曰“輸出”。它是實驗變數作用於實驗對象之後所出現的效果變數。實驗因變數必須具有一定的可測性。

③無關變數(也稱“控制變數”)。那些不是某實驗所需要研究的、自變數與因變數之外的一切變數,這些統稱為該實驗研究的無關變數,也稱非實驗因子或無關因子。例如不同教材的比較實驗,教材之外的教師水平、學生原有基礎、家教、學習時間等一切可能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都是該實驗中的無關變數。

控制無關變數非常重要:為了很好地探索因果關系,以確實保證因變數的變化是由自變數的變化所引起的,就必須排除其它無關因素的影響,控制無關因素,使實驗除了自變數以外的其它條件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保證實驗實驗研究具有一定的效度,否則,實驗就失敗了。

5.實驗的操作(嚴密控制實驗過程至關重要):——形成假說

——研究制定嚴謹科學的實驗方案(選擇被試、確定對比組、實驗方法過程的設計、實驗材料和工具的選擇、研究無關變數及其控制措施、實驗的階段劃分、原始過程性資料積累的方案與分工、成果形式的確定等等)

——按照方案實施實驗

——形成實驗的階段性報告和總結性報告。

——對實驗進行評價論證。

關於幼兒園課題研究不能常態化的現狀

(一)重形式輕過程。

“申請課題——開題報告——結題報告”,這是現在很多學校和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基本程序。在整個程序裡面,開題轟轟烈烈,有關人員都到場,筆記做得很完整,只是為了充實材料;而結題要麼是草草收場,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交出一份結題報告,課題研究就結束了,要麼在結題前搞臨時集中進行材料突擊,忽視最為重要的研究實踐過程,以至於很多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是短期內胡拼亂湊的結晶,並沒有多少實用價值。

(二)重演繹輕實踐。

有些課題選題寬泛,研究的主要方式是找資料、閉門造車、做些文字資料,缺少實際的調查、測量、實驗、統計、分析等方法,只通過理論的演繹推理,最終形成的研究成果脫離實際。

(三)重完成輕有效。

課題研究需要對教師進行培訓,但一些學校的培訓的問題也諸多。如課題理論材料、學習材料、培訓材料隨意性很大,沒有圍繞專題研究選擇理論依據作為學習材料或者與專題沒有關系,材料的來源比較雜,想到哪裡,學到哪裡,培訓到哪裡,找點學習資料,大家做做筆記,留個學習的痕跡。這些理論的學習到底有啥作用都不知道,是無效的學習,實質上這些行為就是一種敷衍,“為研究而研究,為課題而課題”,沒有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四)課題研究一味求新,缺乏後續研究。

為了追求所謂“眼球效應”,許多教師在選擇自己的研究課題時喜歡標新立異。一旦出現新的動向或潮流,就聞風而動,課題研究中新名詞、新概念迭出。殊不知,這些“新名詞”、“新概念”的出現,許多老師一下子並不能真正了解和理會,反而拉大他們與課題研究之間的距離,進而產生畏難情緒。一味地求新求異,使教師教育科研缺乏主體性,阻礙對自身實際面臨問題的洞察和捕捉;也讓教師的課題研究變得曲高和寡,極大地挫傷全體教師參與的積極性。

(五)研究成果單一,只求編撰論文。

談到教育科研,很多人認為就是撰寫長篇大論的學術論文,似乎沒有論文發表就不能稱之為研究。一些教師為了一些考核打分,注重論文發表、獲獎的數量,忽視平時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而許多老師的論文大多是應景之作,並沒有真正體現自己的科研成果。一些論文只是想方設法地引用大量的理論文獻,似乎只要和精深的理論結合,就能彰顯論文的力度和分量,進而造成論文話語方式的抽象,敘述結構的刻板,以及論點論據的空泛鬆散。這種“紙上談兵”式的論文情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教育科研真正的實踐探討。

3. 研究方法怎麼

課題研究方法怎麼寫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⑴ 觀察法.⑵ 工查法.⑶ 測驗法.⑷ 行動研究法.⑸ 文獻法 ⑹ 經驗總結法.⑺ 個案研究法.⑻ 案例研究法.⑼ 實驗法 (在一個課題研究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會用到兩種以上方法)
畢業論文設計研究方法步驟及措施怎麼寫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蒐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

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

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蒐集到

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蒐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

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

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

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

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

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

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

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

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

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

,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

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

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

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

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

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

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

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

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

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

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
開題報告中的研究方法和步驟怎麼寫
怎麼寫開題報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備工作當中蒐集的資料整理出來,包括課題名稱、課題內容、課題的理論依據、參加人員、組織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時間、經費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標題的擬定。課題在准備工作中已經確立了,所以開題報告的標題是不成問題的,把你研究的課題直接寫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導過一組同學對倫教的文化諸如「倫教糕」、倫教木工機械、倫教文物等進行研究,擬定的標題就是「倫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內容的撰寫。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為什麼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乾脆把這一部分稱為「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里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展怎麼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麼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關鍵在於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麼。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麼。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為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澱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濟發展的趨勢,擬定開發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遊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長征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長征歷程,追憶紅軍戰士的豐功偉績,對長征概況、長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麼是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於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采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采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准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里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准備分幾步來完成。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准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采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六、課題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 這屬於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范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為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復勞動。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然後根據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後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匯總和整理。
開題報告中研究方法怎麼寫啊?
研究背景:就是怎樣想到這個課題的,研究它的價值

研究目的:研究工作要達到的目標,或著說要解決哪些問題

研究內容:研究工作從什麼地方入手,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列出完成課題研究任務所涉及的全部內容形成知識基本框架和結構

研究條件分析:明確課題研究中所需要的主,客觀條件哪些已經具備,哪些還得完善

研究分工:組長和組員各做了什麼

研究方法:如"觀察法,調查法,文獻法,實驗法,行動研究法"等

研究步驟:從蒐集信息,處理信息,撰寫報告,總結交流4個階段考慮.各階段研究所需時間,階段性成果,參加對象都要安排.

預期成果及表達形式:成果可是論文,調查報告,發明和製作品,實驗報告等等.表達形式有圖片,實物,文字,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等等.可一方面,也可多方面!
開題報告的研究方法與手段怎麼寫
一、選題

選題是論文寫作關鍵的第一步,直接關系論文的質量。常言說:「題好文一半」。對於臨床護理人員來說,選擇論文題目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結合學習與工作實際,根據自己所熟悉的專業和研究興趣,適當選擇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課題;(2)論文寫作選題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學術的某一領域或某一點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見,或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或新的觀點和認識,言之有物,讀之有益,就可以作為選題;(3)論文寫作選題時要查看文獻資料,既可了解別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達到什麼程度,也可以借鑒人家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論文寫作選題與論文的標題既有關系又不是一回事。標題是在選題基礎上擬定的,是選題的高度概括,但選題及寫作不應受標題的限制,有時在寫作過程中,選題未變,標題卻幾經修改變動。

二、設計

設計是在論文寫作選題確定之後,進一步提出問題並計劃出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寫作順利進行。護理論文設計應包括以下幾方面:(1)專業設計:是根據選題的需要及現有的技術條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統計學設計:是運用衛生統計學的方法所提出的統計學處理方案,這種設計對含有實驗對比樣本的護理論文的寫作尤為重要;(3)寫作設計:是為擬定提綱與執筆寫作所考慮的初步方案。總之,設計是護理科研和論文寫作的藍圖,沒有「藍圖」就無法工作。

三、實驗與觀察

從事基礎或臨床護理科學研究與撰寫論文,進行必要的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是極重要的一步,既是獲得客觀結果以引出正確結論的基本過程,也是積累論文資料准備寫作的重要途徑。實驗是根據研究目的,利用各種物質手段(實驗儀器、動物等),探索客觀規律的方法;觀察則是為了揭示現象背後的原因及其規律而有意識地對自然現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於蒐集科學事實,獲得科研的感性材料,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二者的區別在於「觀察是蒐集自然現象所提供的東酉,而實驗則是從自然現象中提取它所願望的東西。」因此,不管進行動物實驗還是臨床觀察,都要詳細認真.以各種事實為依據,並在工作中做好各種記錄。

有些護理論文寫作並不一定要進行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如護理管理論文或護理綜述等,但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將實踐中得來的素材上升到理論,才有可能獲得有價值的成果。

四、資料蒐集與處理

資料是構成論文寫作的基礎。在確定選題、進行設計以及必要的觀察與實驗之後,做好資料的蒐集與處理工作,是為論文寫作所做的進一步准備。

論文寫作資料可分為第一手資料與第二手資料兩類。前者也稱為第一性資料或直接資料,是指作者親自參與調查、研究或體察到的東西,如在實驗或觀察中所做的記錄等,都屬於這類資料;後者也稱為第二性資料或間接資料,是指有關專業或專題文獻資料,主要靠平時的學習積累。在獲得足夠資料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加工處理,使之系統化和條理化,便於應用。對於論文寫作來說,這兩類資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當地將它們運用到論文寫作中去,注意區別主次,特別對於文獻資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適當引用,不要喧賓奪主。對於第一手資料的運用也要做到真實、准確、無誤。

五、論文寫作提綱

擬寫論文提綱也是論文寫作過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說從此進入正式的寫作階段。首先,要對學術論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並根據自己掌握的資料考慮論文的構成形式。對於初學論文寫作者可以參考雜志上發表的論文類型,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對掌握的資料做進一步的研究,通盤考慮眾多材料的取捨和運用,做到論點突出,論據可靠,論證有力,各部分內容銜接得體。第三,要考慮論文提綱的詳略程度。論文提綱可分為粗綱和細綱兩種,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
畢業論文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怎麼寫
研究方法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研究對象

你的研究對象是什麼,以及人口學變數。

二、研究工具 調查採用的問卷、實驗使用儀器工具等。

三、研究程序

研究的具體操作過程,如何調查、如何實驗等。

四、研究假設

你所研究的題目所要得到的結果,預期結果就是你所要的假設。
論文研究方法怎麼寫
論文的研究方法一般從較寬泛的領域看有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從取材方面來看有實證研究(實際調查案例為分析基礎)與文獻歸納法等
畢業論文中的研究方法該怎麼寫啊????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

1、研究什麼?——怎樣確定研究課題

一切科學研究始於問題——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則就不是研究);進步與成果即成長。

教育科研課題主要來源於兩大方面:

A.實踐來源——客觀存在的或潛在的教育實際問題,教育教學實踐本身存在的問題。

教育教學與其外部的矛盾(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校、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社會發展)。

B.理論來源——現有教育理論所揭示的問題以及理論體系中的空白和矛盾點(例如《關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產生的過程)

2、怎樣進行研究課題的論證?

我們既然已選定了一個課題,我們就必須對這個課題的所有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了解這個課題目前在國外、國內的研究情況,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了解這一課題所屬的理論體系等等。對課題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少走彎路,確立研究的主攻方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怎樣對一個課題進行論證呢?論證一個課題主要是弄清如下幾個問題:

A.所要研究的問題是什麼性質和類型的問題?

B.要研究的問題具有什麼現實意義?它的理論價值(即在理論上預計有哪些突破?)

C.要研究的問題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麼?

D.要研究的問題所應具備的條件分析。

E.課題研究的策略和步驟如何?

F.課題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現形式有哪些?

3、教育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 觀察法 ⑵ 調查法 ⑶ 測驗法 ⑷ 行動研究法 ⑸ 文獻法 ⑹ 經驗總結法 ⑺ 個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實驗法(在一個課題研究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會用到兩種以上方法)

3.1 觀察法:為了了解事實真相,從而發現某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

觀察法的步驟:觀察法的實施分為以下三個步驟,步驟之一就是進行觀察研究的設計,此步驟可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3.1.1 作大略調查和試探性觀察。

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於蒐集材料,而在於掌握基本情況,以便能正確地計劃整個觀察過程。例如:要觀察某一教師的教學工作,便應當預先到學校大致了解這位教師的工作情況,學生的情況,有關的環境和條件等等。這可以通過跟教師和學校領導人談話,查閱一些有關的材料,如教案、教學日記、學生作業等,以及聽課等方式進行。

3.1.2 確定觀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據研究任務和研究對象的特點,考慮弄清楚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材料和條件,然後作明確的規定。如果這規定不明確,觀察便不能集中,結果就不能深入。觀察不能有幾個中心,范圍不能太廣,全部觀察要圍繞一個中心進行。如果必須要觀察幾個中心,那就採取小組觀察,分工合作。

3.1.3 確定觀察對象

一是確定擬觀察的的總體范圍;

二是確定擬觀察的個案對象;

三是確定擬觀察的具體項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學任教的中師或大專畢業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業務、文化進修的情況,那麼,擬觀察總體就是教師工作年限達一年或兩年的新教師。在這一總體范圍內,再定下具體觀察哪幾所小學,哪幾個教研組中的哪些教師。具體觀察名單確定以後,再把擬觀察的時間、場合、具體觀察項目確定下來。

3.1.4 制定觀察計劃

觀察計劃除了明確規定觀察的目的、中心、范圍,以及要了解什麼問題、蒐集什麼材料之外,還應當安排觀察過程:觀察次數、密度、每次觀察持續的時間,如何保證觀察現象的常態等。

3.1.5 策劃和准備觀察手段

觀察手段一般包括兩......>>

4. 社會研究方法的層次有哪幾層,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

社會研究方法體系的三大層次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方法論是社會研究方法體系的基礎,其中哲學方法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最基本的方法論。方法論決定和影響著在社會研究中如何去觀察研究社會現象,以及採用什麼具體方法和專門的技術工具。同時,具體方法和技術、工具的發展將促進方法論本身的發展。不同的研究方式與不同的方法論之間存在某種內在 聯系,各種不同的具體方法和技術與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間,也存在著一種內在聯系。比如,調查研究的方式往往需要運用抽樣的方法、需要設計問卷的技術、需要運用計算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別?如何理解二者之間不存在好壞優劣之分?請說明理由。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側重於、且較多地依賴於對事物的測量和計算。定性研究則側重於和依賴於對事物的含義、特徵、象徵的描述和理解。
1.從認識論的角度看,二者基於不同的範式。定量研究源於實證主義,接近於科學範式;定性研究從屬於人文肆雀陵主義的自然範式,力圖對社會生活的自然場景加以整體的理解和解釋。
2.從研究的邏輯過程看,定量研究與演繹過程更為接近,目標是確定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強調價值中立,常常是對已有理論的檢驗;定性研究基於描述性分析,注重現象與背景之間的關系,認為事實與價值無法分離。其邏輯方式本質上是歸納的過程,即從實地研究中所獲得的經驗材料中歸納出具有理論特性的命題和闡釋框架。
3.在理論與研究的關繫上定量研究則用於理論檢驗;定性研究通常用於理論的構建。
4.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側重於對社會事物的精確測量和計算,強調研究程序的標准化、系統化和操作化,常使用調查、試驗、文獻研究,獲得數量化的資料便於使用統計學方法分析變數的因果關聯;定性研究側重於對行為主體的意義以及行為過程的描述和闡釋。強調行為背景因素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強調研究程序、方手段的靈活性和特殊性,常使用實地研究,獲得具體的實地資料。
5.總的來說,定量研究在結果上具有概括性和精確性,但對社會生活的理解缺乏深度;定性研究可以獲得深入理解歲則社會生活的豐富細致的資料,但難以推及整體的社會運行狀況,這是研究過程的兩種途徑,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不存在誰優誰劣的問題。
陳述社會研究的一般程序,畫出這一過程以及主要內容。
作為一種系統的科學的認識活動,社會研究遵循著一套比較固定的程序。從大的方面看,我們可以將社會研究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
(1)選擇問題的階段:從程序上看,選擇研究問題是一項社會研究活動的起點,是整個研究工作的第一步,研究問題一旦確定,整個研究活動的目標和方向也就隨之確定。眾多的因素決定和制約著研究問題的選擇。例如理論素養、生活閱歷、觀察角度、研究興趣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客觀條件等,選題方面的主要任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選取研究主題,即從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的現象、問題和領域中,根據研究者的興趣需要和動機確定一個研究主題。二是形成研究問題,進一步明確研究的范圍,集中研究的焦點,將最初比較籠統、寬泛的研究領域具體化、精確化。(2)研究設計階段:研究設計階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為現實研究的目標而進行的道路選擇和工具准備,所謂道路選擇,指的是為達到研究的目標而進行的研究設計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體技術工具等各個方面。所謂工具准備,主要指的是對研究所依賴的測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裂戚問卷、量表、實驗手段等等的准備。(3)研究實施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具體貫徹研究設計中所確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設計中所確定的方式、方法和技術進行資料的收集工作,因而有的書中也稱為資料收集階段。(4)資料的處理與分析階段:資料分析階段在有的書中也稱為研究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研究所所收集到的原始資料進行系統的審核、整理、歸類、統計和分析。(5)結果的解釋與報告: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撰寫研究報告,評估研究質量,交流研究成果。
第2章 社會研究的基本方式
1、理論檢驗的步驟:(1)詳細說明待檢驗的理論(2)由理論導出一組概念化的命題(3)用可檢驗的命題形式即假設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題(4)收集有關資料(5)分析資料(6)評價理論。
2、理論是以一種系統化的方式將經驗世界中某些被挑選的方面概念化並組織起來的一組內在相關的命題。通常可將理論化分為三個層次,即宏觀理論、中層理論和微觀理論。由於實踐上的原因,研究者在一項具體研究中所涉及的,通常並不是宏觀意義上的理論,而是那種相對簡單、相對具體、相對小型的理論,即那些中觀層次的理論和微觀層次的理論。
3、概念、變數、命題和假設是構成理論的基本要素。
4、概念是建構理論的「磚石」和「基本材料」,正是由邏輯地聯系起來的概念形成理論。
5、在社會研究中,理論也可以是由變數語言構成的,其目的是描述不同變數及其不同屬性之間所存在的某種邏輯關系。
6、直接由概念構成的是命題,而理論則是由一組命題所構成的。如果把概念成為建築理論大廈的「磚石」的話,我們就可以把命題說成是建築理論大廈的「預制板」。
理論的結構要素包括哪些?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
答:理論的結構要素包括:概念、變數、命題和假設。
(1)概念是構建理論的「磚石」和「基本材料」,正是由邏輯的聯系起來的概念形成理論。(2)在社會研究中,理論也可以說是又變數語言構成的,如果把概念稱為建築理論大廈的「磚頭」的話,我們就可以把命題說成是建築理論大廈的「預制板」。(4)在社會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題形式是假設,即一種有關變數間關系的嘗試性陳述,或者說一種可用經驗事實檢驗的命題。
第三章 選題與文獻回顧
1、閱讀文獻時,應對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特別注意:(1)每一研究的理論框架和研究背景。即了解各個不同的研究分別是從哪一點出發的,他們各自的目標是什麼。(2)該研究的方法。包括研究對象、研究方式、抽樣設計、樣本特徵、資料分析方法等等。(3)該研究的主要結果。包括它在討論部分所提出觀點、所作的推論等等。(4)自己對該研究的評價。包括你所認為的該研究的特點和獨到之處,也應包括你所認為的該研究所存在的主要不足,特別是在方法上、研究效度或信度上的不足。
2、研究問題的明確化,指的是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某種界定,給予明確的陳述,將最初比較含糊的想法變成清楚明確的研究問題,將最初比較籠統、比較寬泛的研究范圍或領域變成特定領域中的特定現象或特定問題。這是選擇研究問題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
3、縮小問題的內容範圍,清楚明確地陳述研究的問題,是使研究問題明確化的兩種方法。
4、文獻回顧指的是對到目前為止、與某一問題領域相關的各種文獻進行系統查閱和分析,以了解該領域研究狀況的過程。或者說,就是一個系統地識別、尋找、考察和總結那些與我們的研究有關的文獻的過程。它可以幫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領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時還可以為解釋研究結果提供背景資料。
第四章 研究設計
1、探索性研究是一種對所研究的現象或問題進行初步了解,以獲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認識,同時為今後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礎和方向的研究類型。
2、描述性研究的目標是發現和概括總體在某些特徵上的分布狀況,它具有系統性、結構性和全面性等特徵。
3、解釋性研究的目標是回答「為什麼」,是解釋原因,是說明關系。
4、最常見的分析單位類型是:個人、群體、組織、社區、社會產品。它們都是社會研究中的研究對象。在做出研究結論時,要注意防止犯與分析單位有關的區群謬誤和簡化論錯誤。
5、社會研究在時間維度上可以分為橫向的和縱向的。縱向研究中還可以進一步區分為趨勢研究、同期群研究和同組研究。
第五章 測量與操作化
1、測量就是根據一定的法則,將某種物體或現象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徵用數字或符號表示出來的過程。測量的四個要素是:測量的客體、測量的內容、測量的法則、數字或符號。
2、操作化就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觀察的具體指標的過程。它是對那些抽象層次較高的概念進行具體測量所採用的程序、步驟、方法、手段的詳細說明。操作化是社會研究中由理論到實際、由抽象到具體這一過程的「瓶頸」。
3、操作化過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工作:意識澄清與界定概念;二是發展測量指標。
4、測量層次分為四種,即定類測量、定序測量、定距測量和定比測
量。四種測量的層次由低到高,逐漸上升。高層次的測量具有低層次測量的所有功能,它即可以測量低層次測量可以測量的內容,也可以測量低層次測量所無法測量的內容,同時,高層次的測量還可以作為低層次測量處理。
5、測量的效度即准確度。它是指測量工具或測量手段能夠准確測出所要測量的變數的程度,或者說能夠准確、真實地度量事物屬性的程度。測量的效度具有三種不同的類型,即表面效度、准則效度和構造效度。
舉例說明操作化在社會調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含義:操作化就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觀察的具體指標的過程。比如,將抽象概念「同情心」轉化為「主動幫助盲人過街」、「主動給討飯者錢物」、「主動向災區捐款」,就是操作化的一個例子。
操作化在社會研究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存在於研究者頭腦中的各種概念、意識,研究者用以構建其理論大廈的各種基本變數,都只有經過了合適的操作化之後才會在普通人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社會中顯現出來。從另一方面看,操作化也是具有定量取向的社會研究的關鍵一環。尤其是在解釋性研究中,若要對任何有關社會現實的理論假設進行檢驗,操作化往往是不可迴避的前提。這就是說,只有通過操作化的過程,將思辨色彩很濃的理論概念「轉變成」、「翻譯成」經驗世界中哪些人人可見的具體事實,假設檢驗才成為可能。
因此,可以說操作化是社會研究中由理論到實際、由抽象到具體這一過程的瓶頸。從理論思維的天空,到經驗研究的大地,有著相當的距離。而這種操作化的過程,就是溝通抽象的理論概念與具體經驗事實的一座橋梁,它為我們在社會研究中實際測量抽象概念提供了關鍵的手段。
第6章 抽樣
1、抽樣指的是從組成某個總體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的方式選擇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過程。或者說,抽樣是從總體中按一定方式選擇或抽取樣本的過程。抽樣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過這些樣本值去估計和推斷各種總體值。抽樣作為人們從部分認識整體這一過程的關鍵環節,其基本作用是向人們提供一種實現「由部分認識總體」這一目標的途徑和手段。

閱讀全文

與寬泛的研究方法是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治牙疼 瀏覽:454
佳能80d使用方法 瀏覽:210
血瘀怎麼祛除最快方法 瀏覽:877
毛筆首次使用方法 瀏覽:210
常用的菌種保存方法是什麼 瀏覽:655
經痛有什麼減痛方法 瀏覽:245
硫磺產品化驗分析方法 瀏覽:439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如何 瀏覽:376
鞋的裁剪方法圖片 瀏覽:238
快遞盒子正確處理方法 瀏覽:936
研製東西時的設計方法有哪些 瀏覽:648
構造哈希表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296
紫金紅葫蘆的鑒別方法 瀏覽:615
二灰穩定砂礫壓實度檢測方法 瀏覽:71
萬用表測針腳電壓方法和步驟 瀏覽:338
物理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554
喝醉酒肚子疼怎麼辦最快的方法 瀏覽:456
小孩有哪些簡單學習方法 瀏覽:89
治療熱感冒最好方法 瀏覽:165
歲月催白發的最佳方法 瀏覽: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