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學科研究的理論和方法都有哪些
主要史學理論和史學研究法總結
一.主要史學範式(史觀)
史學範式是史學家研究歷史的范型和模式,是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也是史學觀點、史學范疇和史學方法等有機集合體。高中新課標程式下的史學範式已從單一走向多元,由傳統單一的階級斗爭範式(或稱革命史範式),發展為階級斗爭範式、文明史範式、整體史範式(亦稱全球史範式)和現代化範式等四種史學範式。這些新的史學範式,提高了歷史研究的框架性認識.
1.文明史範式(通史順序)
文明史範式認為:人類歷史從本質上說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人類文明的發展及其人類自身的文明化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人類創造、積累文明的過程及其所獲得的成果是歷史的基本內容。人類文明由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構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協調互補中交替促進、共同發展。
例:請利用1949年到1956年的歷史事實來分析「由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構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協調互補中共同發展。」?
2.全球史範式(經濟一體化全球化)
全球史觀,又稱整體史觀。他們把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視為一個有機整體,是從分散發展到整體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進程中重視交往、強調交往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生產力的發展和世界各地區交往的發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兩條主線,建立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的世界各地區交往的發展是推動人類社會從分散走向整體發展的決定因素。
例:請分析16世紀到19世紀的歐洲是如何加強與世界各地區交往的?並以此分析其對歐洲及世界發展的影響。
3.近(現)代化範式
現代化是以商品經濟為特徵的工業文明取代以自然經濟為特徵的農業文明的結果,它主要表現為經濟領域的工業化和市場化、政治領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領域的理性化和科學化。
例:請從現代化範式的角度分析1840年到1949年的中國的歷史,以此說明這一時期中國近代化的發展。
4.革命史範式(階級斗爭)
革命史範式作為中國近代史學界從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占絕對主導地位的理論範式。其理論基礎源於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基本矛盾的學說。根據這一學說,在階級社會里,兩大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該社會發展階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階級矛盾、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發展,便能把握住歷史發展中最本質的內涵,揭示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性。
例:請從革命史範式出發研究1919年到1956年的歷史(提示:分析社會主要矛盾)
⑵ 歷史研究方法名詞解釋
史學方法論:或稱歷史科學方法論、歷史研究方法論。
它並不指任何單一的研究方法,而是指關於史學方法的理論,或者說,它是一種可以用於歷史研究的普遍方法理論,抑或可以說,拿一定的世界觀來觀察、分析、解決歷史問題便是方法論。在這個意義上,也可稱之為「方法學」。
從另一個角度說,史學方法論也可以理解為論史學方法。 32.神話: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作品。
神話產生的基礎是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和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神話中充滿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勞動者的願望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一層奇異的色彩。
牧首
東正教的最高教職。又稱宗主教。東正教在歷史上從未有過統一的中心和首腦,在拜占庭亡之前,該教的宗教日常事務由君士坦丁堡牧區、亞歷山大牧區、安提阿牧區、耶路撒冷牧區的四大牧首共同管理。在各自主教會成立之後,君士坦丁堡牧首名義上具有首席地位。東正教的宗座稱為牧首。名義上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爾)大牧首處於首席地位,但實際上莫斯科大牧首、耶路撒冷大牧首、安提阿大牧首、亞力山大里亞大牧首並不受其節制,而且這些大牧首對非本國的正教會轄區的影響也很有限。
阿訇,
波斯語,意為老師或學者。 *** *** 對主持 *** 寺宗教事務人員的稱呼。一般分為「開學阿訇和散班阿訇」兩種,前者是指全面執掌 *** 寺教務工作的 *** ,亦稱為正任阿訇。後者是指只具備阿訇職稱,而未被聘請為正任阿訇的 *** 。阿訇是經數年 *** 教育與培訓,通熟《古蘭經》與聖訓,精通 *** 的種種法律與法規,並具備《古蘭經》與聖訓的真精神——做人的完美品德,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勸善戒惡,品德高尚的 *** 。
伊瑪目,
系 *** 語單詞的漢語音譯,英語音譯為Imam,是對領導者的尊稱。在當代,含義為領袖、表率、率領者、楷模、祈禱主持,
毛拉(Mawla)
*** 教職稱謂。舊譯「滿拉」、「莫洛」、「毛喇」、「曼拉」。毛拉有可能間接來源於波斯語Mullah (Persian: ملا)其來源於 *** 語Mawla, 用來稱呼 *** 教的教士。 *** 語音譯,原意為「保護者」、「主人」、「主子」。志費尼《世界征服者史》載有「主啊!吾人之保護者」一語,其中「保護者」一詞的原文即為「毛拉」(Mawla)。隨著 *** 教的傳播和發展,今為由 *** 寺經堂大學或經學院「穿衣」畢業,具有較高宗教學識的宗教人員—的通稱。
1司馬遷(約公元前145年~約公元前87年),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2知曉過去和未渣虧來的變化,自成一個學派3《新史學》,是梁啟超所撰的一篇長文,它是資產階級史學家批判傳統史學,試圖建立新的史學理論體系的重要標志。4殷墟是中國商代後期都城遺址,位於中國河南安陽市西北殷都區小屯村,橫跨洹河兩岸。
5是一種源自中國古代天子依爵位高低將領土分封與宗室或功臣做為食邑的制度;在此一制度下,諸侯、領主或大地主能強行索取土地收入,並且能在其領地上行使 *** 職權。 6尚書》又稱《書》、《書經》,為一部多體裁文獻匯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
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7《春秋三傳》即《左氏春秋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8「古史層累說」是顧頡剛古史學說中最先提出,是主要核心與靈魂,也是最為重要的方法體系。就具體的古史研究而言,顧頡剛的獨創性主要表現在提出了「古史層累說」,這既是一種歷史觀,又是一種歷史研究方法,可以說這是在「層累地造成古史」觀支配下的方法論體系。
9喪家狗比喻無所依歸的狼狽相。典故出處:《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
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凱漏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盯梁爛形狀,末也。
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10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即嬴政。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
11何謂「編戶齊民」 ①被西漢 *** 正式編入戶藉的自耕農、傭工、雇農等,稱為編戶齊民。 ②編戶齊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賦稅制度。
12中國古代繼宗法分封制度之後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盛行於秦漢。
郡縣制是古代中央集權制在地方政權上的體現,它形成於戰國時期。13 項籍,字羽,通常被稱作項羽,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
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秦末起義軍領袖。下相(今江蘇宿遷市)人,故都彭城(今江蘇徐州)。
14即對民眾使用儒學進行統治,同時使用法學(即酷刑)來對付威脅統治的人。在漢朝,一般認為是儒、法、道(黃老之說)並施的。
漢宣帝曾教育他的兒子時說過:「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用德教,用周政乎?」15五斗米道又稱正一道、天師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個派別。據史書記載,在東漢順帝時期,由張道陵在蜀郡鶴鳴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縣北)創立。
16永嘉之亂後,由於對司馬政權的大力支持和艱苦經營,琅玡王氏被司馬睿稱為「第一望族」,並欲與之平分天下,王氏勢力最大時候,朝中官員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真正的是「王與馬,共天下」。17元和十四年是開塔的時期,唐憲宗要迎佛骨入宮內供養三日。
韓愈聽到這一消息,寫下《諫迎佛骨》,上奏憲宗,極論不應信仰佛教,列舉歷朝佞佛的皇帝"運祚不長","事佛求福,乃更得禍"。但韓愈沒能阻擋憲宗迎佛骨,還險些喪命。
18古時學生的入學大禮。在古代,凡是新入學的生員,都需進行稱為「入冸」的入學儀式。
《禮記·王制》記載:「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19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雲,字伯安,號陽明,謚文成,人稱王陽明。
漢族,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餘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封侯爵。
20中國古代對交易中介人的主要稱謂,有過駔儈,牙人,經紀等多種,其中牙人是始見於唐代而為後代所長期沿用的一種主要稱呼。21珠璣古巷位於距離南雄市區東北方向10公里遠的珠璣鎮,珠璣巷又名沙水鎮,在沙水河西側。
珠璣巷是一個具有一千一百多年歷史的古巷。它得名於唐敬宗年間。
22大禮議是指發生在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到1539年(嘉靖十七年)間的一場規模巨大、曠日持久的爭論,為明朝嘉靖年間因明世宗生父稱號問題引起的政治紛爭,發生於明世宗登基不久之時。當時,世宗與楊廷和、毛澄為首的武宗舊臣們之間關於以誰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考),以及世宗生父尊號的問題發生了爭議和斗爭,歷時三年(1521年至1524年)。
23中國古代官府對城區規劃和市場管理的制度。亦稱市坊制。
24三教合一是指佛教、道教、儒教三個教派的融和。25《朱子家禮》是朱熹所著的主講綱常倫理,禮節禮儀的書。
全書共分五卷,分別為通禮、冠禮、昏(婚)禮、喪禮和祭禮。26「援禮入法」是將傳統等級制度和禮制規范的原則貫徹到國家法律之中,依據人們的身份地位與社會關系來斷案量刑。
27中國封建社會是由父系家族組成的社會,以父宗為重。其親屬范圍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後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孫的九個世代,通常稱為本宗九族。
在此。
1. 是一本書,本書基本是一本「史學入門手冊」,介紹本學科基本的概念和范疇,結合大量普通歷史學家的論著,介紹查找資料的門徑,選題的操作,史料的閱讀和理解;講述考訂史實,分析歷史現象,寫作合格論著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介紹史學傳統,歷史理論和史學理論,試圖溝通中西,搭建中西史家開展對話的共同平台。 本書是大學歷史學科本科生基礎課教材,分章節講述了歷史學的性質,學科特點,從事歷史學研究需要訓練,簡要介紹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
2.歷史本體論:也即是對客觀歷史本質的反思。歷史認識論和方法論則是對歷史學作為一門學科在對客觀歷史的認識和研究方法上的理論思考。也有學者把史學本體論稱為歷史理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稱為歷史學理論或史學理論
3. 歷史認識論是關於歷史認識的理論,它與歷史本體論、歷史方法論或史學方法論共同構成了歷史哲學。具體說來,它是關於歷史認識主體認識其客體的過程、特徵、方法等等的理論,它主要涉及歷史認識主體(人、特別是史學家)和歷史認識客體(即客觀歷史)各自的特點,二者之間的關系,涉及歷史認識過程的特點、歷史認識正誤的原因及其檢驗方法,還涉及歷史認識如何對實踐乃至對現實發展進程的影響。
4.覃正愛撰著的《歷史方法論》(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針對目前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注重理論而忽視方法的傾向,結合學術界關於唯物主義方法的討論,並把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思維方法進行研究,構建了與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相一致的歷史唯物主義方法體系,從而使作為世界觀的歷史唯物主義與作為方法論的歷史唯物主義達到了內在的統一。
該書構建的歷史唯物主義方法體系包括四種方法即研究評價方法、科學預測方法、社會改造方法和理論建構方法。各種方法既具有歷史理論根據,又具有內在的嚴密的邏輯聯系。其中研究評價方法是基礎,科學預測方法是核心,社會改造方法是關鍵,理論建構方法是體系建設的需要。該書作為一本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專著,具有相當的創意和深度,是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的一個新視角,有利於深化歷史唯物主義研究。
方法是人們進行工作和生活所運用的整體手段的組成部分,不論在工廠、工作單位和學校,人們都要使用方法來完成自己所要做的任何事情。好的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減少物質、能源、時間以及資金的消耗和浪費,從而降低成本:可以減人的精力的消耗,減少遭受損傷和工傷的概率;可以幫助人們利用有限的資源求得最高的產出,以提高生產率。
方法研究的定義是:對現有的或擬議的工作(加工、製造、裝配、操作)方法進行系統的記錄和嚴格的考查,作為開發和應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種手段。
方法研究的目的 1、改進工藝和程式 2、改進工廠、車間和工作場所的平面布置 3、改進整個工廠和設備的設計 4、經濟的利用人力,減少不必的疲勞 5、改進物料、機器和人力的利用,提高生產率 6、改善實際工作環境,實現文明生產 7、降低勞動強度 方法研究的特點 1、求新意識——永不自滿,永無止境的求新意識是方法研究的一個顯著特點,不以現行的工作方法為滿足,力圖改進、不斷創新。 2、方法研究的指導思想──挖掘企業內部潛力力求在不投資(不增加人、機、物)或少投資的情況下,獲得大的經濟利益。著遠的企業內部的挖潛。 3、方法研究的著眼點──系統整體優化 方法研究首先著眼於整個工作系統、生活系統的整體優化(程式分析),然後再深入的解決關鍵的局部問題(操作分析),再進而解決微觀問題(動作分析),從而達到系統整體優化目的。
中國古代史名詞解釋.txt43風帆,不掛在桅桿上,是一塊無用的布;桅桿,不掛上風帆,是一根平常的柱;理想,不付諸行動是虛無縹緲的霧;行動,而沒有理想,是徒走沒有盡頭的路。
44成功的門往往虛掩著,只要你勇敢去推,它就會豁然洞開。中國古代史名詞解釋(全)1.舊石器時代:人類歷史的最早階段,時間大體與地質上的更新世相當。
中國的舊石器時代開始於大約250萬年以前,在大約一萬多年前結束。其主要特徵是人類的生產工具主要為打制石器,更為先進的細石器和磨製石器尚未出現。
這一時代是人類自身發展的時代,從猿人進化為直立人,經過早期智人,再進化為晚期智人,最後成為現代人。這一時期人類的生活來源主。
因取義的廣狹不同,史學的定義從內涵上可歸納為兩種。廣義的「史學」是對「史」進行同時合訓而產生的「史有二義」的統一體,包括:(1)完全獨立於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和(2)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狹義上的史學不包括前者,而專指後者。
狹義上的史學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就其性質而言,因歷史學家們考察的角度和出發點的不同,而有「活動」說、「學問」或「學術」說、「知識體系」說、「科學」說、「藝術」說和「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說、「整合」說等等不同的界定。
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誕生之前,人們一般從廣義上來界定史學,即對史學的定義與對歷史的定義往往是同一的,很少有人對兩者進行嚴格的概念上的區分。英語中「歷史學」和「歷史」是同一個詞:History。根據第四版《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History第一義項即指「歷史學」——對過去事件的研究;第二義項才是「歷史」——過去的事件,尤指從整體意義上來認識的過去事件;第三義項實際上是從第一義項中引申出來的——對過去事件的系統敘述。可見,「歷史學」和「歷史」是其本義。在西方歷史學家對歷史學的定義或解說中,History具體所指為何,一般應視具體的文本語境而定。
中西方對史學的認識所經歷的過程基本相同。中國古代的「史學」概念亦從對「史」的認識發展而來,或者說它最初也包含在「史」中。據瞿林東先生的研究,大體說來,中國古代「史」的含義經歷了史官、史書、史事、史學的發展過程。史學概念可能始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石勒稱王之年——公元319年(東晉太興二年)。在當時和其後一個半世紀間,人們並未對它的內涵作出明確的解說。但是,史學擺脫對經學的依附地位,並與傳統的經、律兩學鼎足而立,成為官學中一個完全獨立的部門,這在中國古代史學發展上還是極具重要意義的。後來它有了編纂學、文獻學的內容;至清代乾嘉時期,人們又賦予了史學以歷史敘述技巧和歷史認識方法等內容。要而言之,在中國古代,人們對史學概念的解說所達到的最高認識水平是:史學是一門關於如何認識、敘述或編纂過去的事件的專門性、技藝性的學問。這種認識與西方近代歷史學家「歷史學是藝術」的界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中國古代史學發展史上,作為人類過往社會客觀存在的「歷史」與作為一種專門性學問的人們對它進行認識、描述的活動及其結果的「史學」,最後實現了初步的分離,這是古代歷史學家經過數千年探索的結果,亦是他們在史學認識上的最大成就之一。
正因「史學」從「史」的硬殼中脫胎而來,所以,盡管在當代歷史學家看來,「歷史」與「史學」是兩個內涵和本質均不相同的概念,對於它們各自是什麼的回答分屬於不同的本體論范疇,但是當人們定義它們時,它們就像是一個雙面怪——兩者交互使用、互相糾結在一起。正如「易」因背出分訓、並行分訓和同時合訓而「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簡易)也,變易也,不易也」,——「史」因一字多意同時合用亦總有二義,這種情況在近代依然頑固地維持著。因此,近人對史學的定義,並不比古人高明多少,亦往往不能徹底分割克麗歐女神的雙面性。當他們在定義「史者何」或「歷史何謂」的時候,實際上不是在確定「歷史」的定義,而是在確定「史學」的定義;有時則同時合訓而兼具兩義。如果從歷史本體論角度來分析,人們難免會把他們的定義當做是從觀念形態上來界說「歷史」概念,從而得出他們的歷史觀本質上屬於唯心主義歷史觀的結論。如果我們從他們解說的實際內容和文本的整體語境來分析,則不難看出,他們正是從狹義上確定了史學的內涵。例如,近代國學大師、「新史學」革命首倡者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中,就開宗明義地寫道:「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者也。」這里的「史」,很明顯是指「史學」;而且,《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所闡述的內容,亦是如何研究歷史的方法問題,而不是論述歷史是什麼的問題。當然,多數史家則採用傳統的同時合訓的方法。例如,杜維運說:「一般來講,所謂歷史,不外是以往實際發生的事件(簡言之為往事),或者是以往實際發生的事件的記錄(往事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