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太極拳勻速訓練方法

太極拳勻速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3-09-18 18:29:36

⑴ 太極拳訓練方法

訓練方法

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②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③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④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⑤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姿勢的要求如下:

頭──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不可歪斜搖擺,眼要自然平視,嘴要輕閉,舌抵上顎;

頸──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後張;

肘──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

腕──下沉「塌腕」,勁力貫注,不可松軟;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

背──舒展伸拔,稱為「拔背」,不可弓駝;

腰──向下松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後挺;

脊──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內微斂,不可外突,稱為「溜臀」、「斂臀」;

胯──松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穩健扎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膝部松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

打太極拳的要領:

虛領頂勁:頭頸似向上提升,並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轉動,勁正直了,身體的重心就能保持穩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勢,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聳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鬆。

手眼相應,以腰為軸,移步似貓行,虛實分清:指打拳時必須上下呼應,融為一體,要求動作出於意,發於腰,動於手,眼隨手轉,兩下肢弓步和虛步分清而交替,練到腿上有勁,輕移慢放沒有聲音。

意體相隨,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時軟綿綿的,打完一套拳身體不發熱,不出汗,心率沒有什麼變化,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確理解應該是用意念引出肢體動作來,隨意用力,勁雖使得很大,外表卻看不出來,即隨著意而暗用勁的意思。

意氣相合,氣沉丹田:就是用意與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與動作一開一合相配。

動中求靜,動靜結合:即肢體動而腦子靜,思想要集中於打拳,所謂形動於外,心靜於內。

式式均勻,連綿不斷:指每一指一式的'動作快慢均勻,而各式之間又是連綿不斷,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協調而緊密銜接。

打太極拳要求松靜自然,這使大腦皮層一部分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而得到休息。同時,打拳可以活躍情緒,對大腦起調節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練,越要「先在心,後在身」,專心於引導動作。這樣長期堅持,會使大腦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於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通過輕鬆柔和的運動,可以使年老體弱的人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盛,體質、機能得到增強。太極拳近百年來所以在國內外逐漸得到推廣,就是因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對神經衰弱、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氣管炎、潰瘍病等多種慢性病都有一定預防和治療作用。病情嚴重的患者,要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鍛煉。

武派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的《太極拳論》開頭三句即是:"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這充分說明太極拳身法輕靈的重要意義。

先師郝少如在教學中對身法要求特別重視。他指出:「習太極拳必須處處按照太極拳的原理要求完整豐富,無論是教與練必須從身法著眼,身法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必須嚴格要求。」練身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練外形,就是學習拳架注重身法,以尾閭正中為基準(在前進、後退、左轉、右旋時,必須保持軀乾的中正),強調步法上嚴格分清虛實,以正中為前提,變換時完全用內勁而不允許依靠身體的前俯後仰、左右偏倚,或者身體的起伏來借力;上下肢與身法必須配合好,如配合得不好會直接影響身法。既要支持身體的穩定,又要顧及分清虛實,對初學者來講是比較困難的,但必須練好八條之後,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靈活協調,動作一致,隨心所欲。只有周身輕靈,才能進而掌握行氣運動的本領。

第二階段是練內形,也稱內勁。先以意識作為指導,練成意、氣、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內形。身法是組織內形,產生內勁的關鍵環節。所以,平日行功走架,一舉一動必須由內及外,達到內外相合統一。此即「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道理。身、手、步法一定要做到相互協調配合,達到以內形支配外形的目的。

(一)武派(郝式)太極拳是用"起、承、開、合"四個要領貫串始終,因此在習練中不可因起、承、開、合節序的關系而產生繼續的現象。應以求尾閭正中,將含胸、拔背、裹襠、護臀、提頂、吊襠、松肩、沉肘和虛實分清等法則,一個一個地逐漸掌握好。然後再求腰脊斂氣,使氣注腰間。脊骨之氣能注於腰間,一身便有了主宰。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聯成一體。能聯合一體,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達到靈活協調,進一步掌握行氣運動的功夫。能做好以上這些要領,就能以意送氣達於腹部,不便之上浮,就能氣沉丹田。

(二)練太極拳必須明確呼吸自然之理,千萬不能閉氣。練拳從開始就要思想意念集中,精神貫注,周身要空松,勁才能顯得正,決不能用呼吸系統的運動來支配太極拳的開合運動。手法要氣勢騰挪,有預運之勢,無散漫之意;神聚於眼,我意欲向何處,則眼神直射何處,周身也直射何處,一轉眼則周身全轉。視靜猶動,視動猶靜,總須從神聚而來,手法達於氣勢騰挪,即可氣貫手指。

(三)平時行功走架,既要沉著穩妥,又須輕靈自如。每一拳勢必須分「起、承、開、合」四個字,但四字之間不可截然斷續,必須做到連貫自如,不能呆板,要開中寓合,合中寓開。走架時要學會知己的本領,一動勢/必先問問自己有何處不夠,或有哪些要求不合度,只有不斷糾正,才能不斷進步。走架的速度要慢,但要防止呆滯,所謂身法輕靈,必須貫徹於走架之中。走架的目的在於運用,平日行功走架時,就要當做正在與人打手,在打手時又要當做走架,如是相輔相成,拳藝才能不斷提高。走架成熟之時,全身似氣球,身體猶如懸空,兩手高低屈伸皆能靈活自如,兩腿不論前進後退、左右旋轉、虛實變換,無不隨意所欲。太極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極,日久功深,太極拳的精妙藝術得矣。

常見多年純功不能運化、雙重之病未除者有之,發勁不能如放箭、有的放矢者有之,甚至有拳法變形走樣者,凡此皆由於十三勢身法末參悟,缺明師指點,學者不可不辨耳。武禹襄的《太極拳論》全文如下:「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便有缺陷處,無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而在內也。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斷,乃攘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⑵ 太極拳訓練方法技巧

太極拳訓練方法技巧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科學的體育項目。練習太極拳能幫助我們鍛煉身體,健全體魄,堅強意志,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太極拳訓練方法技巧,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樁功

樁功是練好太極拳的首要問題。沒有樁功的太極拳好比建在沙灘上的樓房,風一吹便倒,由此可見樁功的重要。那麼練太極拳要站哪些樁功呢?太極拳樁功很多,有開合樁、下蹲樁、馬步樁、手揮琵琶樁、提手上式樁、白鶴亮翅樁等等,實際上每個太極拳的動作就是一個樁。要把樁功練得一般人兩三個乃至三五個都推不動、拉不動,多棒的小夥子,也休想抬起胳膊來,才算基本達到太極樁功的要求。而現在從各體育大學院校到省市武術隊的專業教練,以及各地的太極拳輔導站的教練員、輔導員們,根本不教學者練樁,甚至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站樁。據這些教練員、輔導員們講,出光碟的那些專家教授,都不談太極拳站樁的問題,叫我們知道什麼?所以我說那些練太極拳不站樁、不懂站樁、或說站樁沒用的專家教授們、七八九段們,毀了太極拳的根子!

二、頭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頭部的要求是,頭容正直,下頦微里收。名曰:虛領頂勁,下頦微一收,氣貫於頂。如果推手發人時差了頭頂懸之勁,就可能發不動,或發不遠。有了這頭頂懸的勁,就可能發得動,或發得很漂亮。所以虛領頂勁不可少。面部表情要自然,不可嘻皮笑臉,也不能齜牙咧嘴(練形意拳、八卦掌也是同樣的要求)。總之不管多難多易,都要求面部表情自然,好象什麼事也沒發生那樣。

三、眼部功夫

練太極拳時,眼神從始至終都要配合動作。該看前方時要看前方,該看前手時要看前手。不管看哪裡,都要讓人覺著自然得體。不能該看前手時看了後手,該看右手時看了左手。如白鶴亮翅,定式後應看正前方;又如左野馬分鬃,抱球時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眼應看上面右手食指。當左腳邁出去,慢慢落實成左弓步時,左手也同時到左胸前,右手停於右胯旁,這時眼就得看左手虎口或食指。眼看左手時,既不能瞪眼也不能迷茫,而是要兩眼有神注視前手。更為難做的是,不論一趟太極拳有多少動作,練10分鍾、 20分鍾乃至30分鍾、40分鍾,眼都不眨一下。我的恩師練一趟八十八式也不眨一下眼。

練眼也專門有練眼之功,如香火頭練眼功、提渣滓練眼功、看太陽練眼功、看月亮練眼功等。日後我再專門談練眼的功夫,可以讓大家把眼練得能看夏天中午12點的太陽數分鍾乃至更長。

四、鼻子呼吸之功

練太極拳從始至終應呼吸自然。練時配合動作呼和吸,使呼吸慢慢拉長。呼和吸應以耳朵聽不見為佳,而且呼吸不能有間斷。須知練太極拳不同練早操的二八呼、四八呼,而是要根據動作的難度大小、長短配合呼吸。從起式到收式,都應是起吸落呼、收吸放呼。久而久之,就可使動作和呼吸結合上。再加緊下大功夫,就能達到氣與勁合的境地。當然還有更為高深的呼吸功夫,即練著練著太極拳,突然感覺耳旁如打了一聲雷,不覺自己有呼吸,這就是胎息。如果經常能達到胎息的境界,長壽是定然無疑的。不過這種呼吸,現在練太極拳的專家教授們、七八九段們,恐怕是知者甚少了。要想學會如此境界的呼吸,速找明師虛心求教,可能還能學到。

五、耳之功夫

一般人可能會問,練太極拳與耳朵有什麼關系?又不是和人比武,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請聽聽我講的耳在太極拳中的作用,可能會有所幫助。前面談了呼吸是耳朵聽不見的呼吸,那麼耳朵聽什麼呢?我認為耳要聽蟬鳴。什麼是蟬鳴?蟬鳴即我們稍一靜,大腦中發出的“而”的聲音。只要能排除雜念,神不外散,專注地聽蟬鳴,久而久之,剎那間耳邊“嘩啦”一聲,如同雷聲,就入靜了。此時,只知練拳,不知其他,見如不見。見人如不見,見物如不見,見一切如不見。這就是練太極拳所講的動中求靜的最佳效果。久靜而生動,此動不是練太極拳動作的動,而是一點真陽在動,這一點真陽即是***無念而自舉的動(所以要練真正的太極拳,尤其是養生功,不能集體在一起,更不便男男女女在一起練,關鍵就在於此。這個怕是一萬個練太極拳的也沒幾個懂的,更別說什麼太極拳專家教授、七八九段)。真陽一動就得會收,這收氣之法,不是得真傳者,也絕對不知道。真陽一動,要用小周天收氣之法收之。氣越收越足,真陽越動越勤、越堅、越硬,直至七個小周天都收不住,即改用無孔笛顛倒兩頭吹之功。七個無孔笛也收不住、降不了,速開通奇經八脈。八脈開通身屬陽,准備下手采小葯。當我們練著練著突然覺得一點真陽要奪關而出,千鈞一發之際,要會勒陽關,調外葯,調到葯產神知,此時要會上下任督接連之法,速用寶劍斬插之,這叫做寶劍插在三江口,管叫黃河水倒流,風吹之,火化之。采完葯後,再行牢牢封固,這種功夫才是張三豐祖師傳下來的太極拳功夫。不論楊、吳、陳、孫、武、李,誰懂這種功夫,才算得“下手煉精化氣”之真傳,得太極拳之真傳。

不少練太極、形意、八卦的名師都說會“煉精化氣”,也可能他們不願寫在書本上,但在我看來,那麼多練太極、形意、八卦、武當劍的,也只是會說說名詞而已,實際都不會。如果真會,就不會說站著三體式能結丹、站著三體式能采葯的外行話,就不會說“煉精化氣”的外行話。“煉精化氣”前面還得加上兩個字,“下手煉精化氣”才是行話。上面所說的功夫在公園里練行嗎?當著人練行嗎?不行。采葯歸爐後,還有許多功夫,因為這里重點是講太極拳,所以我只介紹一下名稱,分別有:提渣滓、卯酉周天、歙聚祖氣、蜇藏氣穴、提踵呼吸、點穴固丹、虛室生白、六根震動、大葯過關、養育聖胎、出陽神、撒手九年之功等等。這說明太極拳確實屬於道家而不屬於別的哪門哪派。歷代太極祖師可能怕日後有背叛者、不忠者,他們往往不說太極拳是出自道家,而說是出於自己那家那派,所以不傳下手煉精化氣、手煉氣化神、了手煉神還虛、撒手煉虛合道等功。如果誰說太極拳是他們家創的,就請他把這些功夫一一說清楚。以上我主要講的是男子練法,至於女子練法今後有機會再另寫一篇。還有年少有年少的練法,年老有年老的練法,有病有有病的練法,沒病有沒病的練法,不能概而論之。

六、舌部功夫

練太極拳從預備式開始就要舌尖倒卷,上頂天池穴。舌根部有兩個穴位,左為金井,右為石泉。隨著動作慢慢運行,舌下兩穴會分泌唾液,這唾液行話為“玉液 ” (靜中得來的此液為丹)。唾液不是有了就咽,而是要待整套太極拳練完後唾液滿口時再吮吞下咽。會吮吞者,唾液直入任脈,不會吮吞則直入腸胃。入任脈則利陽精,久而久之能使腎機能強壯,使身體越來越棒。以五行相生而論:腎屬水,腎臟無病,腎水足,水可生木;肝在五行中屬木,腎無病利於養肝臟,肝屬木,木又生火;心在五行中屬火,肝氣足又利於心,心屬火,火又生土;心臟無病又利於脾胃,脾胃在五行中屬土,土又生金;在五行中肺屬金,脾胃無病又利於肺腑,肺屬金,金生水,肺腑無病又利於腎臟。此謂五行相生之理,有相生就有相剋,這是辯證的關系。五行相生是順理,而五行相剋呢?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以五行相剋之理言之:金克木,金在人身內屬肺,肺腑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木肝之病,木在人身之內屬肝,肝臟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土脾胃之病,土在人身內屬脾胃,脾胃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腎水之病,腎屬水,腎臟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心火之病,火在人身內屬心,心臟無病又能幫助去攻克金肺之病。如此相生相剋,循環往來,何病之有?此五行相生相剋之理,就是陰陽辯證之理,此理就是典型的道家文化。它充塞宇宙,充塞大地,充塞人身,充塞萬物,也充塞太極、形意、八卦,此理雖簡明,然也不是一個對道家文化思想無知的人可理解的。所以,我斷定太極、形意、八卦出自道家,不屬哪門哪派,要說派就是道家武當派。

七、肩部功夫

練太極拳不論做什麼動作,或起或落,肩是一直下沉的。這種沉不是僵硬之沉,而是自然松沉。不會練拳的人,卻往往認為沉肩沒什麼作用。肩為胳膊之根節,肩能松沉,則一般人絕對抬不起你的胳膊來。放人亦然,如果對方身上較沉,那麼自己的肩稍微一端,便立即使不上勁。因為肩一端,則使胳膊和周身脫節,和肘腕脫節,所以沒有勁力。只有肩一松,使胳膊和全身成為緊鎖在一起的整體,和肘腕成為一家,勁力方可好用。先輩把肩稱為胳膊之根節,而肘為中節,腕為梢節,可見沉肩在太極拳中的重要地位。練太極拳除下勢等個別動作外,不論練多難的動作,兩肩始終要在一個水平線上。在推手中,肩靠是很有威力的技擊動作。如對方捋我,那正好借對方的捋勁,往對方中部靠去,輕者靠出丈外,重者立即休克,可見沉肩肩靠威力之大。但如今練太極拳者,尤其是專業運動員和公園晨練者,一萬個中也沒見一個會沉肩的,這樣下去太極拳豈不危險。

八、肘部功夫

練太極拳強調沉肩、墜肘。如果肩松沉了,但肘卻微外掀和里癟,會立即破壞了沉肩的作用,使勁立散。肘為胳膊之中節,中節出了問題,根節和梢節都會受到影響,使勁不能完整。所以不論野馬分鬃、摟膝拗步還是其他動作,肘都不能外掀和里扣,就是四角穿梭也不允許掀肘。在推手中,肘的殺傷力太過威猛,所以高手往往不願用肘去擊對方。這肘要是頂上,如頂在肋上,就得頂斷幾根肋骨,輕者也得吐血,故推手比賽嚴禁用肘。立肘更厲害,就是砸在對方後背上,也能使對方受不了,何況頂在砸在要害之處。如今的專業運動員和公園晨練者,肘部的問題都比較嚴重,尤其那些不會推手的教太極拳者,根本就不知肘有什麼作用。

九、腕部功夫和指尖功夫

練太極拳講腕坐、指展,這樣使肩、肘、腕成為一致的整體。如果肩沉了,肘墜了,腕卻不坐,則使胳膊之勁不能成為一家,肩肘之勁也就沒有可靠的保障。胳膊作為上身的兩扇大門,肩、肘、腕必須成為統一的整體才能運用自如。肩肘腕統一了,指不展勁力也同樣發揮不出來,所以指展的問題也不能小看。發人放人,指在最前方,把人發出去沒有腕滾不行(如擠之勢,腕不滾則不奏效),沒有指尖的抖彈勁也不行。指不展從表演上看也沒有可觀性。太極推手時,指尖應如中醫搭脈一樣,稍一接觸對方,便將對方的勁路、功力大小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我們今天的專業運動員和公園晨練者,都是或出手嬌無力,或出手不見形。更有甚者,把手搞成唱戲演員的“蘭花指”,使人不懂,這手型究竟意味著什麼?太極的指,同樣是太軟了不行(無力),太硬了也不行(勁僵),應是可軟可硬,也就是軟中有硬,硬中有軟。

十、兩胳膊之勁

練太極拳處處體現圓運動,先輩武術家謂之“抱元守一”。這個“一”,我在耳部功夫中已作了說明,這里再強調一句,這就是先天一氣,先天一氣就是無念的真陽。孫祿堂先生說,“太極皮球也,形意鐵球也”。而今天的許多專業太極拳運動員、專家教授們,別說懂什麼抱元守一,就是兩只胳膊抱圓都做不好。仔細觀察他們的動作,哪一個不是癟癟楞楞。孫老先生說太極皮球也,指的可不是沒有氣的皮球,而是打足氣的皮球,處處是圓的,讓對方無處下手。如推手時兩只胳膊棚得很圓,如同皮球,那對方在哪裡下手呢?對方無從下手,沒有任何缺陷,這就是抱球應達到的效果。以肩論,肩是圓的,肩下腋內可容一個拳頭;以腰論,腰似車軸,處處運用自如;以背論,背是圓的,背如弓則勁無窮;以襠論,提肛、裹襠,襠是圓的;以腿論,後支撐腿(如弓步)是圓的;以手論,虎口是圓的;以起手落手論,起手是圓弧,落手也是圓弧,用行話說就是“起手要輕靈,落手要沉著”。所謂起手輕靈,落手沉著,即練者並沒著意用勁,卻讓行家看來處處有種內含的暗勁。而如今的太極拳專業運動員,起手飄忽忽,落手忽忽飄,手沒有準星,沒有定向,不知落在什麼地方合適,出手嬌無力,腳下軟綿綿,這能叫上乘功夫的太極拳嗎?有相當多的人認為,練太極拳嘛,隨便練練,一點勁也不用使。此言謬矣。如果嚴格按照太極拳的規范去練,不挺胸,不提肚,不撅臀,就是一趟二十四式練下來,一般人腿也會發抖。常見太極拳參賽者,腰不會動,或者說腰和四肢配合不上,只是耍胳膊耍腿,雖然練得很慢,但也不是太極拳,只能說是長拳慢練,沒有太極拳的'味道,更沒有太極拳的內在之勁。太極味、太極勁比較難練。說軟嘛,軟中有硬;說硬嘛,硬中有軟。軟不是軟綿綿,硬不是硬梆梆。不在明師指導下言傳口授,休想練出太極勁、太極味來。

十一、胸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胸部的要求極嚴。頭頂了,肘墜了,腕坐了,指展了,但胸一挺就又破壞了上面所說的整體。上面所要求的肩、肘、腕都是勁力下沉的要求,而一挺胸,則氣往上涌停於胸。太極拳要求周身一家,勁一松到腳。氣往上涌,就不可能一松到腳。只有胸微收,氣才能下降丹田。胸微收,又能使背撐圓,使氣貼於背。太極、形意、八卦都要求收胸,就連西洋拳擊,也要求收胸。只有收胸,兩肩之勁才能向前、向左、向右放遠。而挺著胸,勁力就被胸肢解、阻住,不可能放遠。太極拳講神氣收斂入骨,氣貼於背,就必須收胸。所以不收胸不僅使勁力受阻,而且氣不可能沉於丹田。因此不論男女,練太極拳都必須收胸。那麼男的較容易檢查胸部收沒收,女的怎麼檢查呢?檢查女子收胸否,主要看後背是否撐圓。先輩講含蓄在胸,又講胸微收,心窩微收,都是根據道家祖師老子講“虛其心,實其腹”而來的。因此,我認為,挺胸練太極,就不是太極。誰能收胸,誰才能練對了太極拳。請看我們現在有多少人在練太極拳時能真正做到收胸呢?可惜包括那些專家教授、七八九段,會收胸者絕少。不會收胸,則上身勁力不能一致向下,而受阻於胸,永遠練不成周身一家。

十二、腹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腹部的要求,講的是氣沉丹田。丹田者,在臍下一寸三。氣沉於丹田,表現出來是腹部圓,氣充於腹。如果提著肚子,說氣沉丹田了,可能嗎?提肚,腹是癟的,癟的就說明氣沒沉於丹田,氣沒沉於丹田,必然上涌於胸,所以提肚、收腹都是練好太極拳的大忌。一個有功夫的太極拳師,氣沉於丹田,腹部被人打上幾拳、踹上幾腳都可以承受。我自己在四十多歲教太極、形意、八卦時,就讓不相信的學生在我腹上打幾拳踹幾腳試試。今後學練太極、形意、八卦者,也可以問問你們的教練、教授、老師,腹上敢不敢讓人打幾拳踹幾腳,沒功夫的就不敢讓你打讓你踹。太極推手更講腹部充實,太極推手高手,如郝家俊先生,用腹部打人,比一般人用手的勁力還大得多。往往他向里一帶,腹部一彈就能把人擊出丈外,腹部放人的威力,比別人用推和擠還高。

十三、腰部功夫

腰和腹是連在一起的,為什麼要分開談呢,因為先輩武術家們多談腰,所以我把腰和腹分開談,為的是剛才能著重談談腹。練太極拳是腰帶動四肢,腰是一身之主宰。先輩們說,腰似車軸。練太極拳時是腰的左右旋帶動手和腳,腰不動則手臂也幾乎沒什麼動作。太極高手由於能合理用腰,故動作常使一般人不覺。須知腰左右旋,不是左右擺動、左右扭腰。如果是擺動、扭腰就大錯特錯了。所以說練太極拳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無不動體現在腰,無不靜體現在心、在腦。還是以左野馬分鬃為例,左腳邁出著地,腳尖上翹,腳跟著地,兩手左右慢慢分開,表面上看是手在動,而實際是腰在向左慢慢旋。如果腰不動,動作立止。又如雲手,表面上看是手在左右運行,而實際是腰在左右旋,只是在腰到左右時手腕坐腕翻了一下而已。如果只是手在運行,腰不會左右旋,那隻能說是初學太極拳。常見比賽場上的太極拳運動員,只是在耍胳膊耍腿,而不會用腰,實際那不是在練太極拳,那是在瞎比劃。推手更強調腰的功力。如果和人推手,腰痛推得了嗎?腰部沒有功夫,不會前後左右旋,對方推來,接得住嗎?因此,我認為,練太極拳不會用腰帶動四肢運動,就等於不會練太極拳;練太極推手不會用腰發人放人,就等於不會推手。可見腰在練太極拳和太極推手中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

十四、臀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斂臀的要求極嚴。從人的全身來看,臀部佔了相當關鍵的位置。如果撅臀,就會使全身的勁力在臀部斷開,上下不能相合,以致於周身處處勁力脫節。臀部以下的部位大概要佔到全身體重60%以上的比重,如果這么大的一部分功力練不出來,用不上,那能算把拳練好了嗎?如果撅了臀,周身之功力,被臀肢解,分去了60%以上的比重,那不等於江山損失了60%以上嗎?這剩餘的40%,也不能相合,其中上身又佔了30%,兩只胳膊還能佔多少呢?10%。那手放在別人身上,還能有用嗎?從力學的角度看,臀尖相當於箭頭,決定了上身勁力的走向。撅臀則箭頭向後向下,勁力也就向後向下,那麼對手向後推你,不是恰好幫助對手打你自己嗎?內力外力相加,十個有十個就得仰身後倒。相反如果斂住臀,箭頭向前,就能使周身勁力上下相合成為整體,那麼就能撐住截住對方的推打之力。上面說了,對方如果端肩、挺胸、提肚、撅臀的話,反映到手上的勁就只有10%了,能推動斂臀後周身一體的重量嗎?回答是肯定推不動。如果斂臀後周身完整的勁力再反過去攻擊對方,加上腹部的彈力,就可以輕松把對手扔出丈外。前面講了,從頭到腰勁力協調一致向下,臀一斂則周身之勁能一松到腳,使周身上下的勁都成一家,統一落於兩腳,那麼放人、發人時周身統一之勁就能通過合理運用,由腳跟傳到腿,到臀,到腹,到腰,到胸,到肩,到肘,到腕,到手,上下協調一致,由此周身之勁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就是臀部收斂的重要性。那麼請看參加比賽的專業運動員,個個動作蹲得很低,不知道的以為他們很有功夫,但實際都在撅著屁股,因為收住臀,就蹲不了那麼低。那麼不會斂臀的是在練太極拳嗎?不是,是在練長拳。近日又加上什麼高難度,完全背離了太極拳的宗旨,練的根本就不是太極拳。為什麼會出現長拳慢練太極呢?就是因為那些掌管著各大體育院校、各專業隊的專家教授、七八九段,都是練長拳出身,而長拳的技術要求就是仰臉、挺胸、提肚、撅臀、出手出腿平直。讓他們搞太極拳,只能是要求太極拳向長拳看齊。所以現在凡是不按照這種長拳慢練的打法去參加比賽,根本拿不上分。有人為了追求名利,只好放棄原則。也有的根本不知什麼是太極,只會跟著跑。不斂臀的所謂太極拳,只能得逞一時,早晚眾人都會知道練太極拳要頭頂、肩沉、肘墜、腕坐、指展、胸含、腹實、臀斂、肛提、功架取中,練起來起手輕靈、落手沉著,剛中寓柔,柔中寓剛,才是太極拳的風格品味。那時練長拳慢練太極的人就無地自容了。我堅信有這么一天,而這一天不會很遠。

十五、腿部功夫

前面已經談了樁,這里講腿,主要是講講弓步的腿功。前面說了撅臀的問題,由於臀斂不住,反映到弓步上就是拔腰。所以如今專業太極拳運動員幾乎百分之百的拔腰,公園晨練者就更不用說了。太極拳的弓步要求是:斂住臀,後腿形成自然的活彎兒,而後膝盡量向外撐,膝和後腳尖成一條線,前弓膝不過腳尖。只有達到這個要求才是太極拳的弓步,否則就不是太極拳的弓步。

十六、腳部功夫

練新楊式太極拳,對腳也有極嚴格的要求。以八十八式為主的體委系統太極拳,包括二十四式、三十二式、四十八式、四十二式、六十六式等等,都是新楊式的太極拳。而新楊式和老楊式在腳的要求上有嚴格的區別。新楊式向前邁步是腳跟先著地,隨著重心的前移,兩手和前腳三家一齊到位。而老楊式是邁步落平腳;新楊式向前邁步是欲進先退,重心後移,前腳尖翹起,腳跟著地,隨著身體的向前運行,前腳外擺約45度落地,而後上後腳。老楊式是原地動重心,而後上步;新楊式分腳、蹬腳,是直接提腿分出或蹬出。老楊式是劃弧線分出或蹬出。新楊式無論向前邁步、向後撤步都不允許抬高腳,而是腳經踝關節前進、後撤。解放後國家體委主編的套路,凡屬楊式,均以新架為主。而今天的參賽運動員根本分不出新架、老架的區別,而是想新就新,想老就老,沒有定向。

十七、鏡子

鏡子是我的恩師李公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教我們練簡化太極拳時,教給我的檢查自己或檢查別人太極拳的動作正確與否的一面鏡子(地點:勞動人民文化宮體育場)。這面鏡子的作用是自己的太極拳動作,別人的太極拳動作,時時刻刻用它來照一照,以免出偏,不論誰練太極拳用這面鏡子一照立刻現原形。這面鏡子是什麼呢?就是還原法。還原法就是不加絲毫調整地把動作還原,此還原法除下勢和海底針等個別動作可以略有前傾外,其它任何動作都是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例如起式,如動作前俯了,那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立即現出動作前傾的丑態;如起式後仰了,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就立即現出後仰、挺肚、挺胸的丑態;如起式一肩高一肩低,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就立即現出一肩高一肩低的丑態;如起式撅臀了,不加絲毫調整的還原,就立即現出撅屁股練拳的丑態。今天我把這面鏡子說給大家,你們用這面鏡子照我,照你自己,照你的老師,照專業太極拳運動員、教練員,照專家、教授,七、八、九段權威。不論誰一還原就丑態百出,他就是假專家、假權威。今天先簡談至此,今後,我在之三、之四中還要詳論這面鏡子的作用,我要讓那些假專家、假教授、假教練、假太極拳運動員在這面鏡子中現出假太極之原形。

十八、綜述

我今天比較全面地介紹了楊式新架太極拳的規矩。我根據個人練拳58年的體會,分析了太極拳對頭、眼、耳、鼻、舌、肩、肘、腕、指、胸、腹、臀、腿、腳等等部位的要求,參考了太極拳和道家功的書籍,提出太極拳出於道家,屬於道家,而不屬於別的哪家哪派。太極拳只有一派,那就是道家武當派。以前各種書籍對張三豐祖師以前的師承都說不清楚,我根據手上的資料總結清楚了張三豐祖師的師承,並在我寫的《張三豐祖師簡介》一文中,較全面地介紹了張三豐祖師,此處不再重復。我引用恩師的話,大聲疾呼“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指的就是以新楊式為主的國家體委系統的太極拳。新楊式的楷模,先是恩師的父親,解放後則是我的恩師。目前國內國外的太極拳熱,就象當年的氣功熱一樣,給了不少投機商鑽空子、賣假葯的機會。我成全民健身,但我不成下里巴式的太極拳。既然是練太極拳,就起碼應懂得並做到頭頂、肩沉、肘墜、腕坐、指展、胸含、腹實、臀斂、腰松這些太極拳最基本的規矩,否則即使只為健身,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我更反對以假太極當真太極堂而皇之地兜售,明明是長拳慢練,卻硬說是太極拳。我寫《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之一、之二,就是針對假太極去的,這就是我的目的。

先輩太極拳家們一再提醒我們,練太極拳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仰臉、端肩、掀肘、直腕、指無形、挺胸、提肚、撅臀、拔腰的假太極,與頭頂、肩沉、肘墜、腕坐、指展、胸含、腹實、臀斂、腰松的真太極,何止是差之毫釐,而是根本沒有絲毫共同之處,所以謬之也不止千里,而是天壤之別。這種太極拳即使全國都在練,全世界都在練,有一個不練的,那就是我。如果這種情況不改,我就繼續之三、之四地寫下去,直至假太極全部消亡。

;

⑶ 學好太極拳的十個技巧

學好太極拳的十個技巧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下面來給大家講講學好太極拳的十個技巧,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啦。

太極技巧一:松。

練拳不修松,到頭一場空。要心松,意松,神松,體松。五臟六腑松,四肢百骸松,節節松,周身松。一動一虛實,一動一鬆柔,松而不懈,剛柔相濟,用意不用力。

太極技巧二:靜。

從預備到收式,都要心靜,意靜,神靜。外靜,排除一切干擾,於世事而不見,聽而不聞,神不外弛,意念貫注。內靜,神氣內守,意導行隨,氣隨行走,意氣力合。

太極技巧三:空。

心空,意空,神空,體空。中空道通,全身透空。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全身氣息充盈。

太極拳技巧四:連

太極拳套路從起勢到收勢均為連貫系列動作,立身中正安舒,以腰為軸,動作如行雲流水,均速連綿不

太極拳技巧五:緩

氣沉丹田,動靜相間,思緒高度貫注,一招一式,緩慢勻速,意氣合一,悠緩流暢。

太極拳技巧六:合

上下相合、左右相隨、內外相應。外: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內: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手眼身法步要合,神形意氣功要合。開合自然流暢,全身協調和合。

太極技巧七:通

心通,意通,神通,全身通。五臟六腑、四肢百體一通無有不通。一動無有不動,動則根松摧,中通暢,稍發透,氣行通達無滯處。

太極拳技巧八:樂

即是含笑意。且發自內心之,是內含笑意,外示安逸,笑則氣降體舒神暢。

太極拳技巧9:圓

太極即是圓,陰陽各半,互為包容。一動一圓,一靜一圓。無論是掤、捋、擠、按、采、列、肘、靠還是前進、後退、左顧、右盼,均以弧形、圓形動之。

太極拳技巧十:柔

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柔而不軟,剛而不硬,掤而不架,松而不散。動如棉中裹鐵,屈伸輕靈柔緩,從容、安舒、柔合。

“松,靜,空,通,樂,圓,柔,連,緩,合”為統一整體,乃太極之真境界。

;

⑷ 太極拳的訓練方法及其要領

初學者一定要掌握太極拳的訓練方法,太極拳的特點柔和緩慢,練習中體會太極拳的節奏感。訓練太極拳有哪些方法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太極拳的訓練方法及其要領。歡迎閱讀!

太極拳的訓練方法

習太極拳貴在堅持,很多人因為找不到太極拳的練習方法,就放棄了學習,下文有詳細的學習方法。

一、樁功

樁功是練好太極拳的首要問題。沒有樁功的太極拳好比建在沙灘上的樓房,風一吹便倒,由此可見樁功的重要。那麼練太極拳要站哪些樁功呢?

太極拳樁功很多,有開合樁、下蹲樁、馬步樁、手揮琵琶樁、提手上式樁、白鶴亮翅樁等等,實際上每個太極拳的動作就是一個樁。

許多人都不喜歡練樁,覺得樁功枯燥乏味,其實樁功是太極拳的基本功,而且樁功是靈活多變的。

要把樁功練得一般人兩三個乃至三五個都推不動、拉不動,多棒的小夥子,也休想抬起胳膊來,才算基本達到太極樁功的要求。

而現在從各體育大學院校到省市武術隊的專業教練,以及各地的太極拳輔導站的教練員、輔導員們,根本不教學者練樁,甚至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站樁。

據這些教練員、輔導員們講,出光碟的那些專家教授,都不談太極拳站樁的問題,叫我們知道什麼?所以我說那些練太極拳不站樁、不懂站樁、或說站樁沒用的專家教授們、七八九段們,毀了太極拳的根子!

練好樁功能穩固下身,下身不穩會影響到上身的施展,因此,一定要多練樁功。

二、頭部功夫

練太極拳對頭部的要求是,頭容正直,下頦微里收。名曰:虛領頂勁,下頦微一收,氣貫於頂。如果推手發人時差了頭頂懸之勁,就可能發不動,或發不遠。

有了這頭頂懸的勁,就可能發得動,或發得很漂亮。所以虛領頂勁不可少。面部表情要自然,不可嘻皮笑臉,也不能齜牙咧嘴(練形意拳、八卦掌也是同樣的要求)。總之不管多難多易,都要求面部表情自然,好象什麼事也沒發生那樣。

三、眼部功夫

練太極拳時,眼神從始至終都要配合動作。該看前方時要看前方,該看前手時要看前手。不管看哪裡,都要讓人覺著自然得體。不能該看前手時看了後手,該看右手時看了左手。

如白鶴亮翅,定式後應看正前方;又如左野馬分鬃,抱球時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眼應看上面右手食指。當左腳邁出去,慢慢落實成左弓步時,左手也同時到左胸前,右手停於右胯旁,這時眼就得看左手虎口或食指。

眼看左手時,既不能瞪眼也不能迷茫,而是要兩眼有神注視前手。更為難做的是,不論一趟太極拳有多少動作,練10分鍾、 20分鍾乃至30分鍾、40分鍾,眼都不眨一下。我的恩師練一趟八十八式也不眨一下眼。

練眼也專門有練眼之功,如香火頭練眼功、提渣滓練眼功、看太陽練眼功、看月亮練眼功等。日後我再專門談練眼的功夫,可以讓大家把眼練得能看夏天中午12點的太陽數分鍾乃至更長。

四、鼻子呼吸之功

練太極拳從始至終應呼吸自然。練時配合動作呼和吸,使呼吸慢慢拉長。呼和吸應以耳朵聽不見為佳,而且呼吸不能有間斷。須知練太極拳不同練早操的二八呼、四八呼,而是要根據動作的難度大小、長短配合呼吸。

從起式到收式,都應是起吸落呼、收吸放呼。久而久之,就可使動作和呼吸結合上。再加緊下大功夫,就能達到氣與勁合的境地。當然還有更為高深的呼吸功夫,即練著練著太極拳,突然感覺耳旁如打了一聲雷,不覺自己有呼吸,這就是胎息。

如果經常能達到胎息的境界,長壽是定然無疑的。不過這種呼吸,現在練太極拳的專家教授們、七八九段們,恐怕是知者甚少了。要想學會如此境界的呼吸,速找明師虛心求教,可能還能學到。

五、耳之功夫

一般人可能會問,練太極拳與耳朵有什麼關系?又不是和人比武,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請聽聽我講的耳在太極拳中的作用,可能會有所幫助。前面談了呼吸是耳朵聽不見的呼吸,那麼耳朵聽什麼呢?我認為耳要聽蟬鳴。

什麼是蟬鳴?蟬鳴即我們稍一靜,大腦中發出的“而”的聲音。只要能排除雜念,神不外散,專注地聽蟬鳴,久而久之,剎那間耳邊“嘩啦”一聲,如同雷聲,就入靜了。

此時,只知練拳,不知其他,見如不見。見人如不見,見物如不見,見一切如不見。這就是練太極拳所講的動中求靜的最佳效果。

久靜而生動,此動不是練太極拳動作的動,而是一點真陽在動,這一點真陽即是無念而自舉的動(所以要練真正的太極拳,尤其是養生功,不能集體在一起,更不便男男女女在一起練,關鍵就在於此。

這個怕是一萬個練太極拳的也沒幾個懂的,更別說什麼太極拳專家教授、七八九段)。真陽一動就得會收,這收氣之法,不是得真傳者,也絕對不知道。真陽一動,要用小周天收氣之法收之。

氣越收越足,真陽越動越勤、越堅、越硬,直至七個小周天都收不住,即改用無孔笛顛倒兩頭吹之功。七個無孔笛也收不住、降不了,速開通奇經八脈。八脈開通身屬陽,准備下手采小葯。

當我們練著練著突然覺得一點真陽要奪關而出,千鈞一發之際,要會勒陽關,調外葯,調到葯產神知,此時要會上下任督接連之法,速用寶劍斬插之,這叫做寶劍插在三江口,管叫黃河水倒流,風吹之,火化之。

太極拳的練習要領

一、扎扎實實練好基本功

在太極拳功法中,腰功是其重要的基本功之一。針對初學太極拳不會用腰或練拳多年仍不會用腰者,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基本功練習。

筆者在選擇練腰的基本功法上,主要學練的是俯腰、涮腰、扭腰、擺胯、抖擻等,並以上述功法作為熱身練習磨練多年,漸漸增長了腰勁。

除此之外,還針對自身情況選擇拳勢中某些技術性較強、典型的用腰動作進行練習,如:雲手、野馬分鬃,以及陳氏太極拳中發勁動作等。

通過單勢練習,學會腰走圓形、S形、8字形,以及腰走小圈,手走大圈等“腰之運化”的技能技巧,為練好太極拳奠定了基礎。

二、以中正為本

太極拳要求行拳要緩慢均勻,形態上要求上輕下穩中間活。中間當然是指腰間。活,是指腰的運化要靈活。而這一切,都要以上體中正為根本。

只有保持上體中正,才能使腰胯放鬆,才能使縱軸免受外力擠壓,也才能保證腰的靈活運轉。

因此,練拳時必須遵循身法要領,注意虛領頂勁,含胸拔背,頭正、項豎、沉肩、肘墜,使腰間始終保持松豎狀態,而沒有絲毫“額外負擔”,以便隨時發揮其“主宰”作用。

三、正確把握旋轉度

太極拳拳勢中以腰為主的旋轉動作,除腳下旋轉90°以上的旋轉外,通常其旋轉度均為45°以內,如此既符合腰的生理動量,也符合太極拳注意松腰和內動的基本要領。

在以腰為主的旋轉中,需要提出的是腰胯之間的動量關系,即,轉腰只可隨上下一線而擺胯,決不可扭胯。胯與腰保持在同一條中軸線上,腰與尾閭也在同一條中軸線上,除此若出現腰胯歪扭,便容易造成肌肉緊張,甚或關節扭傷。

四、以意領動腰在先

用意,是太極拳中的重要,是太極拳所有的步驟的前提。用腰也需要我們能夠用意來引導,那麼在練習的過程中就應該遵循意念先動的原則,同時要注意將意念放於腰上。

這么做能夠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腰功,同時也符合了太極拳腰為主宰的思想,能夠提高我們的太極拳水平。

太極拳的學習步驟

一、打基礎

開始學練太極拳的時候,最初的十多天最困惑,許多人都感覺自己特別笨。

其實,並不是大家笨,而是因為太極拳內功心法的術語及用意不用力的要求,對於人們建立知識參照系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和體驗——也可能這方面的本身就是一張白紙,連個參照物都沒有。

但是,這就是培養、激發內功的重要途徑,這個途徑必須從一開始就樹立起來,否則光顧盡快學會動作,然後去追求動作的規范與否,就會與秘傳太極拳“神意作主宰”的要求越來越遠。

這樣的學練太極拳幾年、幾十年,只能算是比劃太極拳套路,只相當於天天練體操,可取得活動筋骨的效用,而太極拳豐富的內涵之滋味就無從品嘗了。

所以,學太極拳的第一階段,關鍵的關鍵就是解決如何學拳,如何練拳的問題。

魏樹人老師說:“由簡到繁地學習、掌握太極拳的內功理法,是把握太極拳基本技術核心的關鍵。從內功理法入手,由淺入深地琢磨、體驗動作的內含主旨,隨著日久功深,便可自然轉入下一個階段——內外相合。”

這個階段關健就是學會動作要領,粗通神意氣的內涵,並能一點點的融進行拳走架的整修過程中。

在這個階段,不僅要重視以上的內容學習, 還需要我們重視對於太極拳基本功的學習與掌握。

基本功是太極拳學習的基礎,也是提高太極拳水平的一個重要方式。對於練習者來說,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以及學習的太極拳流派特點進行基本功的練習,幫助自己打下更好的基礎。

二、內外相合

著名學者南懷瑾在《易經雜說》一書中指出:中國道家講修道,令人慾修成神仙,必須打通任督二脈。

所謂任督二脈打通,就要‘黃中道理’,這個‘黃中’抽象的是天地之中,具體的是人的內部腸胃一切都好,黃就是中央的顏色,‘理’不是道理的理,是中國醫學上的“腠理”,就是皮膚毛孔。

工夫做到了,修養夠了的人,內部通了,外部亦通了,每個毛孔都通了,這個時候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到達身體來了,面上都有光彩。

這時真美,充滿了四肢,全身暢通了,那麼,‘內聖外王’,內在有了這樣高的修養,如果有機會發到外面,發於事業,就內外合一、天人合一、美麗極了。”這段話所說的內涵,可以通過太極拳的修煉來實現。如何實現,關鍵就是要做到內外相合。

很多人對於內外相合並不了解,也就很難去掌握內外相合的相關內容。內外相合指的是身體與自然的交匯融合,是練習者通過神意氣的結合形成的功夫。

在這個階段,練習者能夠感受到太極拳的功效。另外,對於內外相合最好的練習方式就是三道氣圈。

平時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反復地練習這三道氣圈。走路的時候帶著三道氣圈;轉身的時候要照顧到三道氣圈;轉身的時候要照顧到三道氣圈;站樁時可專門練習三道氣圈(包括三圈相摞)。

⑸ 練太極拳的基本功訓練

練太極拳的基本功訓練

練太極拳的基本功訓練,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一種,很多人喜歡打太極拳是為了強身健體。雖然說很多人在練習這個,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太極拳對身體的作用。以下是練太極拳的基本功訓練。

練太極拳的基本功訓練1

太極拳練習的基本功有哪些基本功一:前後擺拳基本功是將勁力從前臂出,經腹部(劍狀穴處),到手掌,然後由指傳拳,拳入掌,然後手掌出擊,同時,氣沉丹田,以劍氣作力。不管是手擺拳,還是從頭頂發出的擺拳,都要以劍狀穴來施展,通過內部的氣血和發勁時手發出的拳來配合使用。這就是太極拳的第一種前擺拳基本功。

太極拳的第二種前擺拳,也可以簡單的把它想像成將前掌作用於拳頭打出,同時,可將手形象想像成一個一對一的對打。

在這種前擺拳練習中,應該注意,手的前指不能完全伸直,同時不能有前臂彎曲。手心不能內扣,而是以拳心作用於拳頭,來發力。前臂保持伸直狀態。

基本功練習二:身體平衡如果在擺拳動作已經做好基本功訓練的時候,還可以進行如身體平衡,前後擺拳訓練,這一套組合拳是練習拳擊最基礎的一套動作,目的是鍛煉前臂肌肉力量,不能以手心用力。

練習一步時要使手腕伸直,手指蜷緊不能屈曲,指甲在手掌正中心位置,手掌向前揮出。只要掌握了太極拳的這套技術,就可以練習下面這一步了。身體平衡做好以後,做好這一步,就能夠打太極拳了。

要求不僅會用前擺拳練習身體平衡,還要會用後擺拳來練習,前擺拳練習身體平衡和後擺拳練習身體穩定。太極拳是一項身心協調性的體育運動,能夠充分地刺激人體內部的氣色,激發人體內在的潛能,鍛煉人體的反應能力,使人體健康。

是一項有利於人們健康和增強體質的體育運動。而且練習太極拳不僅僅是在發揮出武術功能,並且還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心境平和,身體健康是一項非常全面的體育運動。我最不忍心回答這樣的問題。

我學太極拳沒有幾年。也就能看懂三步崩拳四步崩拳三十六勁。就像那些練氣功和養生那些都是真東西,可是很多人都沒看懂。太極拳講的是平衡。打發子力要分陰陽配合。手上陰一分正打發你的身體一分正。

練太極拳的基本功訓練2

1、太極拳基本樁功

太極拳的基本樁功,並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樁功的結合練習,如站樁時可以高樁、低樁結合著站,一開始站低樁、接著站高一點的樁。如果時間比較短,則可以採用單腿或是形意的混元樁來站也是可以的。

很多時間,不用分太清楚哪種樁法,只要管用就行。我經常站的是單鞭樁(陳式太極拳),一般一次3分鍾(3分鍾換一次重心);懶扎衣樁也是可以的,重心側向一側保持三分鍾左右,再換重心到另一側保持3分鍾;

2、活步樁

從套路中拆分基本動作,如上三步、退卷肱、開步等動作進行單一練習。上三步,連續進行從開步,到重心轉換,再換步,循環往復,中間不間斷,100步左右,配合手法、呼吸進行。

可有效提高下肢的力量。退卷肱,退步法,40-50步即可;開步,單腿提膝,擦步,重心轉換到位後,再換腿提膝,可有效提高開步的感覺,並提高重心轉換的效果,同時還能有效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及穩定性。在練習這些動作的過程中,動作宜慢,忌快。

3、原地基本動作練習

每天在開始訓練前,針對太極拳的基本動作進行練習,如單式的內外纏絲、順纏、逆纏等練習;原地單式還有正反雲手、掩手肱拳、搬攔捶等基本技法,通過每天訓練前的10-15分鍾的熱身時間來完成。

4、輔助練

平時如果有大槍或是長桿,可練習大槍的扎槍、攔槍、拿槍、劈槍、點槍、花槍、抖槍等基本技法,以槍的長度帶動身體的整體發力,提高身體的勁法,增加出拳的力度以及放鬆程度。太極拳的松、活、彈、抖等勁法,可藉助長槍或是長桿可進行提高。這種輔助的訓練方法,對於勁法的提升非常快,因此,可以集中時間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分開練習。

5、套路的練習

套路的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可選擇這樣來練習效果更好。第一遍一定要慢,慢到你能感覺到每一個動作的.細節與呼吸,架勢不一定特別低,動作細緩柔和,即使發力動作也可以不發力來練習,去感受打拳時的勁法;第一遍拳一個字,就是「慢」。

第二遍拳可以正常速度打,但架勢要低於第一遍拳。這一遍拳的重點在於拳架「低」,應在可承受的范圍,不可過於太低。速度正常速度打,動作到位,發力到位。第一遍和第二遍拳之間是否有間歇,可根據自身的體能來合理安排。

第三遍拳可適當的快一些,但動作應到位,注意過度及細節,這個快的概念與對比和第二遍相比,相對快,但不能過於快。一些動作之間的過渡可以更加緊湊,該慢的地方還是要慢的。第四遍拳和第一遍拳一樣,還是慢打。如果只打三遍,則第二遍拳正常打,第三遍拳慢打。

通過對於套路的快慢變化來適應不同的習拳節奏,讓我們的拳能夠適應變化。一成不變的速度會使身體快速適應,並形成固定的模式,不斷改變打拳速度,改變身體的不同適應力,最後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與打拳感覺,找一種適合自己的節奏卻要。

基本的功的訓練在太極拳訓練中很重要,可根據自己的練拳習慣選擇相應的基本去訓練,沒有必要按照我的方法去練習,但你應該有自己的基本功訓練方式,每天堅持練習基本,一天進步一點點,堅持一年的訓練,拳術的提高會讓你自己驚訝,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練太極拳的基本功訓練3

一、肩臂功。

1、聳肩沉肩:

①垂手開立步站立;②雙肩同時向上聳提;③雙肩同時向下松墜,如此上聳下沉多次輪換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復原狀。

要求:身體自然直立,肩關節放鬆,上聳下沉輕松自然,節奏明快、均勻。

2、開肩合肩:

①叉腰開立步站立;②雙肩同時向前裹合;③恢復原狀;④雙肩同時向後展開;⑤恢復原狀。以上5個動作連貫反復進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頭容正直,雙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後活動,不可上聳。

3、前後轉肩:

前轉肩:

①叉腰開立步站立;②雙肩同時向前回環轉動。要求:雙肩放鬆,轉動快而均勻。

後轉肩:

①叉腰開立步站立;②雙肩同時向後回環轉動。

要求:同前轉肩。

左右交叉前後轉肩:

①叉腰開立步站立;②雙肩一先一後向前轉動;③向前轉動二個八拍之後,雙肩再一先一後地向後轉動。

要求:同前、後轉肩。

4、掤臂擠圓:

①弓步站立,雙手在體前相交(如右弓步,則右手在外,掌心對里;左腕附於右腕里側,左手心向外。如左弓步,則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於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以意識引帶雙手向前作擠勢,後腿微用力蹬,腰略發勁,雙臂以掤圓之勢向前擠迫。

③放鬆,重心略向後移,但仍為弓步;雙臂放鬆稍向後收回,但雙腕仍相貼近。如此按②③反復運動。

要求:不要用拙力,雙臂前擠與弓步蹬腿、塌腰協調,擠迫與放鬆收回要柔韌而富有彈性,雙肩松沉,不可抬肘。

二、腰功。

1、俯腰(高血壓、眩暈等患者不宜做):

前俯:

①並步站立,雙手10指交組,直臂上舉,手心朝上;

②上身俯腰前屈,雙手貼地;③直體挺腰雙手上舉。按以上①②③,反復運動;④還原。

要求:雙腿挺膝伸直站穩;上體盡量挺胸塌腰;前俯時要抬頭,頭頂不可下垂。

側俯:

①並步直體站立,雙手5指交叉(10指交組)、直臂上舉,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轉腰約450,雙腳

不動;③上身向左(右)側俯腰前屈,雙手貼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動作①再向另一側俯腰彎曲。以上4個動作反復做。⑤立正還原。

要求:同前俯。

2、轉腰:

①雙腳開立,雙手叉腰;②以腰為軸,從左向前向右再向後或反向環繞,即做「腰部迴旋」式動作。

要求:動作幅度盡可能大,雙腳不能移動。

3、扭腰:

①雙手叉腰,開步站立;②向左(右)扭腰,同時重心略向左(右)移,左(右)膝略曲,另一腿稍蹬

直;③向右(左)扭腰,同時重心移回右(左)側,右(左)膝略屈曲坐實,另一腿稍蹬直。以上動作②③反復輪換做。④還原。

要求:雙腳基本不動。

三、腿功。

1、壓腿:

正壓:

①面對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並步站立;②一腿獨立,另一腿提起向前平伸,用腳跟擱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腳尖向上蹺,雙手10指交組,按在膝蓋上;③上身前俯下壓,然後恢復上體直立,前俯下壓與直體反復運動;④還原休息。雙腿輪換鍛煉(圖3-31)。

側壓:

①側對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丁字步站立;②一腿獨立,另一腿提起伸直,將腳跟擱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腳尖上蹺,近肋木內側之臂垂於襠前,外側之臂屈肘上舉,手心朝上;③上體側屈下壓,用上舉之手去碰或握住被壓腿的腳尖,然後還原。雙腿輪換練習。

壓腿的要求:①雙腿挺膝伸直;②挺胸、直背、塌腰、收胯,被壓腿的腳尖向上蹺;③壓腿的高度要逐步增高。

仆步壓:

①左(或右)仆步下蹲,雙手按於大腿近膝端。②重心下落,平鋪腿壓直,然後重心略上提,再下壓;如果反復數次以後,換成另一側的仆步,同樣反復做動作②③後起立。

要求:①仆步步型要正確,上體正直;②臀部不要外翻突出,上體不要前俯;③平鋪腿要伸直,腳掌緣不可外翻,下蹲腿腳跟應著地站實。

2、耗腿:

一腿直立,將另一腿抬高擱在體前肋木(或桌子、椅背等高物體上),靜置數分鍾,雙腿輪換。

要求:雙腿不可屈膝、上體自然正直。

3、扳腿:

前俯扳腳:

①左(右)腿屈膝下蹲,右(左)腿前伸,腳尖上蹺,腳跟著地,雙手扳住右(左)腳前掌;②雙臂屈肘,上體前俯,盡量貼靠向右膝蓋,然後還原。

要求:①挺胸、直背、塌腰、坐胯,上體盡量前探;②初練時前俯幅度可以小些。

獨立抱腿:

①左(右)腿自然直膝站立,右(左)腿屈膝上提;②左(右)手抱住小腿的下端,右(左)腿向上抽提,大腿緊貼胸部,然後立正還原,雙腿輪換練習(圖3-32)。

要求:挺胸、直背,支撐腿挺膝伸直,上提腿應盡量提高。

4、前控腿:

①右(左)手扶持肋木(或桌、靠背椅等),側身站立,左(右)手叉腰,左(右)腿屈膝提起,大腿提平;②左(右)膝前伸使小腿伸平,腳尖綳直或上蹺。控制左(右)腿在平伸的狀態,直立一段時間

(數分鍾),輪換另一側(圖3-33)。

要求:①挺胸、直背,雙腿伸直。②前控腿前伸時要緩緩伸出。

5、踢腿:

前踢:

①雙手側平舉或叉腰;②一腿支撐,另一腿腳尖勾緊從下向前、向上、向眉間踢起;③前踢腿下地後,(前進一步)即支撐體重,另一腿如前法踢起。雙腿交替前踢,一直向前進步,走一段以後可以向後轉身繼續練習(圖3-34)。

要求:①挺胸、直背、平肩、收胯,雙腿挺膝伸直;②前踢腿用力在腳,支撐腿腳趾抓地。

斜踢:

①雙手側平舉或叉腰;②一腿支撐,一腿腳尖勾緊,從下向前、向上,向異側的耳際踢起。下地後,即成支撐腿,另一腿又如前法斜踢。

要求:同前踢。

彈踢:

①雙手握拳於腰或叉腰;②一腿支撐,一腿先屈膝大腿提平,然後放鬆膝關節,小腿向前、向上彈踢,腳面綳平,腳尖朝前。

要求:①挺胸直背;②彈踢有力、迅速。

外擺腿:

①雙手側平舉;②一腿支撐,一腿腳尖勾緊從下向異側踢起,經面部向同側外擺落下。雙腿輪換。

⑹ 太極拳科學訓練方法

太極拳科學訓練方法

太極拳的健身作用不容懷疑,長期的太極拳鍛煉,不僅能治療一些慢性病,比如:胃病、風濕病、腰酸腿疼、高血壓等,而且通過長期的、科學的鍛煉,尤其是長期的練習內功,將會增加人的各方面的肌體機能,增加人體的免疫力,達到健康長壽。那麼,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提供的太極拳科學訓練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 辨證的了解太極拳的技擊

談到太極拳的技擊,人們不免想到了太極拳推手,太極拳的推手早期稱謂打手、散手、葛手等。其技法含有:摔、拿、打、點、踢、蹬、踹、抓閉拿脈、分筋錯骨等技法。解放後國家體委為了進一步的推廣太極拳的健身運動,把傳統的推手中的摔、拿、打等手法限制應用,並統一了名稱為太極推手。今天講的太極拳的技擊從內容上應該為傳統的技擊之法。太極拳的技擊同其他拳術一樣,雖然有著獨特之處,但是決不是萬能的。每一個門派的技法雖然不同,但是技法的目的基本是相同的,那就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太極拳的技法綜合了各個門派的技法,並且創造了太極拳獨有的技法。太極拳的技擊講究“粘連粘隨,引進落空,不丟、不頂、不抗”的原則,“八法”的運用必須遵循這個原則。前面我講了太極拳的技擊的戰略戰術,那麼我們如何認識太極拳的技擊特點呢?我想結合自己練功的經驗,把太極拳技擊之法分為三點進行講述:

1、科學的運用圓弧運動產生離心力和向心力

太極拳的圓弧運動所產生離心力和向心力,實際上就是我們經常講的纏絲勁。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圓弧的運動形成的離心力雖然在太極拳運動中無具體的體現,但是就一個自行車的輪胎的運轉可以明確的體現出,一個重大的力在圓弧的.運動中,可化為一個很小的力,並沿著離心的切力線方向運動。以一個直面打來的拳為例,我可以用右手捧出,順其力沿其力的運動方向化撥,對手則很容易的被化出。這就是離心力的運用。太極拳就是充分的利用離心力,以小的力量化解對手的巨大力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纏絲勁的運用。太極拳的打手歌:“捧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侵,任人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不撥千斤。”最後一句“四兩撥千斤”那就是講利用圓弧運動產生的離心力化掉對手的千斤力。

向心力的運動和離心力的運動相反,太極拳運動中利用合力的表現則就是利用向心力表現。舉個小的例子:對手以直拳擊我,我以右手捧之,左手順其勁合之利用向心力將其拿住。向心力的運用簡單的說就是太極拳合力的運用。

2、 科學的運用肢體的旋轉產生螺旋力

肢體的內部旋轉形成螺旋力,螺旋力如同螺絲旋轉所產生的力,實際就是離心力和向心力的綜合。螺旋力不但表現在上肢上,而且表現在下肢上腰部上。腿部的螺旋力在某些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是十分的強大。在技擊上,腿法的運用不但表現在踢、彈、踹、蹬上,而且表現在腿部的拿、纏、扣、擺上,而這些方法貫穿了太極拳的螺旋勁力。腰部的螺旋力主宰著整個軀體,是十分關鍵。無論身體怎樣運動,上身必須保持脊椎的上下垂直,也就是說身體的運動,首先要保持腰部垂直的螺旋運動。腰部的螺旋運動直接影響者兩臂的圓弧運動,兩臂的開、合、捧、捋等運動都要在腰部的螺旋運動的帶動下進行。螺旋力的應用對太極拳的技擊將增加無窮的力量。

3、科學的運用內收、內合的纏絲產生彈簧勁

肢體的的內收、內合的內纏絲實際上是我們常講的“蓄勁”,太極拳的彈簧勁是在先收回外勁,通過內合,然後瞬間發放。太極拳的彈簧勁是太極拳長期鍛煉而形成的一種發放之力。彈簧勁的形成是在肌肉群放鬆的前提下,產生肢體的捧勁,再轉換成內纏絲然後發放這樣一個復雜的過程,是在長期的鍛煉的結果。而彈簧勁的運用絕不是一朝一夕所練成的。彈簧勁的運用是符合科學的,既先收力 ,然後在瞬間發力,其力量巨大。

太極拳的技擊之法運用,首先要掌握練習好太極拳的架子、勁力、配套推手,熟練的運用好每一個招數和勁路。只有長期的套路的練習,才能夠練出功夫。有的人說;我不練習套路,上手就練習技擊和推手,照樣能實用。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辨證的分析,如果不按照太極拳的練習步驟練習,那麼就象“沙灘上蓋房子”,肯定是不結實的。如果沒有太極拳的修為,那麼上手就是較力,最後必然失敗。反過來講如果只練習套路而不練習推手和技擊,同樣是失敗。

太極拳的技擊不是簡單的拆招,技擊過程中的招數是瞬間變化的,因此必須要靈活的運用太極拳的戰略、戰術。巧妙的利用太極拳的八法、五行、勁路。太極拳幾百年的流傳,到現在傳統的技擊之法丟失的太多了,比如:傳統的技擊講究摔、拿、打、點、踢、蹬、踹、分筋錯骨等技法。而現在的交手講究的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交手限制各種手法的利用,這樣長期下去不光是太極拳的技擊,其他的技擊也將衰落,那樣勢必走拳術變為健身操的後轍。

二 ,太極拳具有的健身作用

通過近幾百年的實踐已經證明。生命在於運動,不論是太極拳,還是其它拳術,或其他的體育運動,只要不是極限運動,那麼它就有健身的作用。

太極拳的陰陽學說、經絡學說、骨骼學,都是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練習太極拳是否就能達到健身、驅病、長壽的目的呢?這里我還是辨證的講以下。

1、練習太極拳必須遵循太極拳的科學性,要遵循人體的骨骼結構。嚴格太極拳的訓練步驟,尤其是對於拳架的練習,要特別的注意架勢的准確性,比如:一個架勢步法的高低,屈膝的角度,腰部的松塌程度,圓襠的要求等等。架勢不準確,角度過大,或者腰部長期內挺,這樣長期的重復一個動作就會造成軟骨或腰脊的損傷,這樣,不但不能健身而且還練出了病。現在好些人練成了“太極腿”,甚至有的人練成了“羅鍋肩”。

2、練習太極拳要了解陰陽學說,要了解人體的經絡學說 。在這一點上,看上去難以理解,實際上並非多難。太極拳的陰陽學說本來就是辨證,是立拳之本。世間萬物都可以用陰陽學說進行解釋。比如:太極拳的開、合,進、退,吐、納,都是遵循陰陽的。掌握了太極拳的陰陽規律,在練拳的過程中就能很快的掌握太極拳招數變化規律。了解人體的經絡走向,有助於意念運用,太極拳的運動實際上大腦意識的運動,太極拳運動中講究“用意不用力”,意念支配者肢體的運動,肢體的運動又促進血液的運行。血液的健康的運行,輸送著人體所須的營養,並排除垃圾和毒素。所以長期太極拳的鍛煉,就能達到健身的目的。然而,太極拳意念的練習確不是容易的,就要在松靜的基礎上,慢慢的體會。

;
閱讀全文

與太極拳勻速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xbxc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802
木冠幅的測量方法 瀏覽:368
台式電腦無線驅動的方法 瀏覽:666
治療惡心嘔吐的方法 瀏覽:935
豪吉雞精的鑒別方法 瀏覽:266
關系中的問題解決方法 瀏覽:327
細胞內脂類檢測方法 瀏覽:819
吉利帝豪空調不製冷解決方法 瀏覽:737
儲水熱水器的使用方法 瀏覽:920
紫金鎖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734
導線截面積計算方法 瀏覽:124
陰虱怎麼去除簡單方法 瀏覽:790
燙傷掉皮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4
運動技術訓練方法簡答 瀏覽:782
這個方法讓你的電腦變好看 瀏覽:654
數學中的簡便運算方法有哪些 瀏覽:905
康復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849
花椒治療感冒方法 瀏覽:900
自然點位訓練方法 瀏覽:739
老黃牛吃什麼東西描寫運用說明方法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