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授法
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是一種最古老的教學方法,也是迄今為止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講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師講、學生聽,具體地說,又可以分為講述、講讀、講解三種方式。
講述:教師向學生敘述、描繪事物和現象。
講解:教師向學生解釋、說明、論證概念、原理、公式等。
講讀:教師利用教科書邊讀邊講。
二、談話法
談話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藉助啟發性問題,通過口頭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活動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談話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獨立思考進行學習。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圍繞某個問題發表和交換意見,通過相互之間的啟發、討論、商量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討論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藉助獨立。
⑵ 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講解。
常用的數學教學方法有啟發,講解,談話,練習,討論,演示,實習,觀察,復習等,其中啟發,講解,談話,練習等用的較多。
當前國內外正在實驗的數學教學方法有發現研究,自學導,程序教學,最優化教學,演算法化教學,讀讀議議講講練練。
⑶ 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數學教學方法如下:
一、自主探究式學習法
自主探索是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新課程標准實施以來在各學科都應用得較為廣泛,且在教學中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去探討新知識的來由並研究其特徵,探索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鍛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學生會把自主學習結果看成是一種成功,從而產生一種成就感和喜悅感,激發了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的堅強自信心和自主探索、自覺鑽研的興趣,培養創新精神。使學生明白數學中看似深奧的知識,只要積極探索,認真思考就能很快解決。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更好地應用於生活。
二、小組討論學習法
這種模式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分組共同協作商量和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與教師形成一種互動的方式,小組討論有利於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思想,課堂上小組討論有利於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分類思想、綜合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
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相互交流的能力,能增進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感情,通過小組討論可從多角度獲得解題思路和思維途徑,往往是討論和交流融為一體,在討論中理解,在交流中加深印象。這樣可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比教師直接講授要好得多,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推動作用,教師也能從中得出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發現式學習方法
發現式學習方法是繼自主探索式學習法、小組討論學習法之後的又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通過閱讀教材來發現新知識、發現新問題、發現新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發現數學規律、發現學生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這樣學生對新的知識有一種優先掌握的心理,且學生對自己所發現的知識、問題、思路和方法有較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掌握知識很重要,找到了發現知識的渠道。有時候,還可能會使學生突發奇想,象某些數學家一樣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數學問題。還會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四、演示與表演學習法
演示教學法是數學教學乃至所有學科的教學最基本的、最普遍使用的一種模式。主要是教師演示課堂教學內容和講述新的知識內容。有的教學內容無需學生去進行探究和發現,如定義、概念和公理等。這些內容我們都是直接講述或藉助教學用具進行演示或說明理論知識的形成。
五、寓教於樂的游戲學習法
新版數學教材安排的內容生動有趣,課題就像一個香餑餑,很誘人的。如:有趣的七巧板,日歷中的方程,一百萬有多大等等。
教學內容也變得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游戲性,如:檯球桌面上的角,變化的魚。很多教學內容穿插了游戲內容,如:游戲公平嗎,一定能摸到紅球嗎等等。教材內容更加符合中學生好動好玩的心理特點。利用游戲既可鍛練學生的膽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集體主義思想。游戲可以讓學生放鬆學習壓力,以輕松的心情進入學習狀態,從游戲中獲取知識,又把知識運用於游戲之中。
⑷ 數學有哪些教學方法
數學的教學方法有對應思想法,符號化思想法,類比思想法,轉換思想法,分類思想法,數形結合思想法,數學歸納法等。
1、對應思想方法。對應是人們對兩個集合因素之間的聯系的一種思想方法,數學一般是一一對應的直觀圖表,並以此孕伏函數思想。如直線上的點數軸與表示具體的數是一一對應。
2、符號化思想方法。用符號化的語言來描述數學內容,這就是符號思想。數學中各種數量關系都是用字母表示數,以符號的濃縮形式表達大量的信息。
3、類比思想方法。類比思想是指依據兩類數學對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將已知的一類數學對象的性質遷移到另一類數學對象上去的思想。
4、轉換思想方法。轉換思想是由一種形式變換成另一種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變的。
5、分類思想方法。不同的分類標准就會有不同的分類結果,從而產生新的概念
⑸ 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是指在長期的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至今仍行之有效的各種教學方法,其中包括講解法、談話法、演示法、討論法等。
1.講解法
講解法是由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有系統地講述的一種教學方法。其特點是以教師為主導,利用口頭語言作為傳遞知識的基本工具,學生是知識信息的接受者。
講解法的基本要求:
(1)科學性。講解的內容要准確無誤,即講概念要清楚,把握好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闡述命題證明、推理要合乎邏輯,思路和方法要明確、清晰。
(2)系統性。講解要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重點突出,注意學生理解問題的認識規律,使講授內容系統化。
(3)啟發性。講授中要引起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思維活動。運用講解法不等於「滿堂灌」、注入式。教師的講解要善於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疑問,使學生與教師積極配合,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4)藝術性。講解的語言要清晰、洗煉、准確、生動,盡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而不失嚴謹。講解語言音量適當,抑揚頓挫,富有情趣,快慢適當。
(5)情感性。講授課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無味之感,因此,情感因素的注入和喧染是提高講授效果的最佳方法。
講解法的優點:能夠保持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教學時間和進度便於教師控制,並且所授內容能保持流暢與連貫;便於重點內容的分析、難點的突破,易於幫助學生抓住問題的關鍵,節約教學時間。
講解法的缺點:教學中學生參與少,容易造成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不利於能力的培養;不易照顧學生中思維反應快與慢的兩端,只能面向中等學生。
2.談話法
談話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設計好的若干問題,用談話的方式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探索,從而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談話法的主要特點是師生之間不像講授法那樣,教師講,學生聽,信息單項交流,而是信息的雙向交流。在談話中,師生之間都可以獲得反饋信息,根據這些反饋信息可以及時地調整和改善教與學的活動。這種教學過程,既可以使學生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又能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且,在經常問答的過程中還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芰Α?/P>
談話法的基本要求:對學生而言,要積極思維,主動參與;勇於發現,積極應答。對教師的要求有下面幾點。
(1)精心設計「問題系統」,對提問的對象及學生可能會怎樣回答等要做到心中有數。教師在備課時應擬出提問的提綱、對談話所需的時間、給學生能順利地回答創造哪些條件等,都要做好准備。
(2)提出的問題,要難易適度。對某些有困難的學生,要善於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逐步引導。提出的問題要明確,應是學生所能理解的。
(3)要善於引導探討、啟發發現。對所提出的談話內容,要具有啟發性,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層層深入,逐步地獲得結論。
(4)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在談話中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出問題,並給他們一定的思考時間,使全體學生都處於積極思維的參與狀態。要照顧優生和差生,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
(5)及時小結。談話中要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及時小結,使學生明確是非,提高認識。
談話法的優點:突出課堂教學中師生的雙邊活動,有利於信息反饋;課堂氣氛活躍,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有利於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談話法的缺點:教學組織比較困難,教學時間不易控制。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將教材內容用實物或教具演示出來,或做示範性實驗來說明或印證所授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演示法主要用於概念(或部分命題)教學。
演示法大體可分為四種:①圖片、圖畫、掛圖的演示;②教具、實物模型的演示;③幻燈、錄音、錄像、教學電影的演示;④實驗演示。運用演示法教學,對教師有如下具體的要求。
(1)演示要突出主題內容,盡量排除在演示過程中對學習內容產生干擾的無關因素。
(2)在演示時要與教師的講解和談話相結合,通過教師語言的啟發,使學生不是停留在事物的外部表象上,而要使學生的認識上升到理性階段,形成概念。
(3)教具的演示要適時、適當和適度。演示的目的在於幫助理解概念、掌握知識,但最終要逐步離開教具,上升為理性認識。因此,教學中演示教具要恰到好處,過多地依賴教具不利於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演示法的優點: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對概念本質的理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演示法的缺點:實用范圍受教學內容、教學設施所限。
4.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在集體中,相互交流個人的看法,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
討論法的主要特點是:信息交流既不同於講解法的單向交流,也不同於談話法的雙向交流,而是討論集體成員之間的多向信息交流。學生的發言可以及時獲得反饋信息,調節自己的觀點,課堂氣氛活躍。
討論法的基本要求:
(1)討論前師生都要做好充分准備。教師要向學生提出討論的課題,指出注意事項,布置一些閱讀的參考資料,每個學生都應按要求做好討論發言准備。
(2)討論題需簡要明確,有具體的目標,問題深淺適當。
(3)討論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
(4)每個問題討論結束時,教師要作小結。
討論法的教學程序:
(1)學生自學。教師指定自學內容,提出學習目標、並指出重、難點。
(2)自行講解。教師把要討論的內容,按概念、命題、例題、習題等分成若干單元,把學生分成小組或全班一起進行討論,討論時可選出主講人,以主講人講述為主,其餘成員補充為輔。
(3)相互討論。在教師啟發下,對主講的結果正確與否?有無不同解法等進行討論。
(4)單元結論。在相互討論之後,教師歸納出正確結論,進行單元小結。
(5)全課總結。待所設計的每個單元都討論結束後,教師對全課內容進行總結,布置相應的練習、作業。
討論法的優點:討論活動是以學生自己的活動為中心,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這對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討論前需要學生自學並准備發言提綱,這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討論中的發言固然要圍繞討論的中心,但又可以不受教材的限制,因而有利於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造精神。
討論法的缺點:課堂組織教學不易控制;比較耗費教學時間。
討論法可使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的思想,這樣的交流可以促使他們認知結構的完善。另外,也可以發揮每個人的個性特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創造力。這種方法在國外是普遍採用的方法,而在我國卻用之甚少,很值得深入研究。
二、國外教改中的數學教學方法
1.發現法
發現法又稱探索法、研究法、現代啟發式或問題教學法。指教師在學生學習概念、命題時,只是給他一些事實(例)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獨立實現認識過程,即在教師的啟發下,使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索;科學認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步驟;研究對象的起因和內部聯系,從中找出規律,形成概念或解決問題。
發現法就其思想淵源來說,有著悠久歷史,但是引起人們對發現法的重新關注和研究,是由於20世紀60年代布魯納的大力倡導。布魯納認為,要培養具有發明創造才能的科技人才,不但要使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且要發展學生對待學習的探索性態度,從而大力提倡廣泛使用發現法。
使用發現法教學的一般步驟: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
(2)推測問題結論,探討問題解法。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積極思考,回憶有關知識和方法,進行分析、綜合、猜測結論,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3)驗證結論。採用反駁或論證去驗證所得猜想。
(4)完善問題的解答,總結思路方法,並對獲得的知識用於應用和鞏固。
發現法的教學過程可概括為如下框圖模式。
發現法教學的基本要求:
(1)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精心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步驟地去發現問題。
(2)學生要發揮主體作用,積極主動地參與發現過程,充分運用觀察、試驗、聯想、類比、分析、歸納等方法,積極提出猜想,進行論證。
(3)教師要突出強調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逐步掌握數學的思想方法。
發現法的優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增強自信心;能使學生學會發現的試探方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發明的態度;利於學生自己將知識系統化和結構化,更好地理解和鞏固知識。
發現法的缺點:花費學時太多;受學生思維發展水平限制,很多內容不適宜發現法;對教師的要求較高,如果教師沒有較高水平,那麼採用發現法進行教學是難以取得好效果的。
2.程序教學法
程序教學法來源於美國的魯萊西設計的一種進行自動教學的機器,企圖利用這種機器,把教師從教學的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節省時間和精力。這種設想,當時沒有引起重視和推廣。直至1945年,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重新提出,才引起廣大心理學和教育界人士的重視。
程序教學法是指依靠教學機器和程序教材,呈現學習程序,包括問題的顯示,學生的反映和將反映的正誤情況,反饋給學生,使學習者進行個別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程序教學主要有兩類,即直線式的程序和分支式的程序。
直線式程序是斯金納首創的。其教學過程是:把學習材料由淺入深地分為若干「小單元」,以直線式的編排,每一個小單元內容寫在一張卡片上,依次呈現給學生。在呈現每一個單元時,要求學生進行對答反應,如果答對了,機器就呈現出正確答案,然後進入下一步,否則,繼續思考回答。其模式為:①→②→③→…→(n)。
分支式程序是美國心理學家克洛德創立的。它是直線式程序的發展,採用多重選擇反應,以適應個別差異的需要。其教學過程是:將教材內容依次分為若干單元呈現給學生,在學生閱讀了一個單元的教材之後,立即對他進行測驗(測驗題有正、誤的多項選擇答案),如果選對了,就引進新的內容,進入下一單元的學習;如果選錯了,便引向一個適宜的單元,再繼續學習,或者回到先前的單元再學習一遍,然後又進行問題回答,直到回答正確後進入下一單元的學習。其模式如圖5-1。
分支式程序的進一步發展,是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CAI),這部分內容將在§ 5.4中作介紹。
程序教學法的優點:由於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有利於培養自學能力和養成自學習慣;有利於因材施教;可以排除師資條件對教學的影響,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
程序教學法的缺點:教學過程呆板、單調,缺乏靈活性,容易束縛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不利於能力的培養;不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缺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難以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過程,不能對學習障礙及時排除。
3.範例教學法
範例教學法是在德國教育家瓦·根舍於20世紀50年代創立的「範例教學」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教學方法,指用典型範例去達到對事物一般屬性認識和理解的教學方法。範例教學法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對教學內容進行以下五個方面的分析。
(1)基本原理分析。分析教材中哪些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內容,這些內容對今後教學起什麼作用,選擇哪些範例,通過探討範例使學生掌握哪些原理、規律和方法。
(2)智力作用分析。分析課題內容對學生智力活動所起的作用。
(3)未來意義分析。分析課題內容對學生未來學習的意義。
(4)內容結構分析。分析組成整個內容的基本要素,這些要素之間的關系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分析課題內容的整個結構。
(5)內容特點分析。分析這個課題有哪些特點,哪些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哪些直觀手段引發學生提出問題,布置什麼作業才能使學生有效地應用知識等。
範例教學法的教學步驟分為下面四個階段。
(1)以典型範例說明事物的特徵。
(2)通過對範例的認識,歸納出一類對象的普遍特徵和本質屬性。
(3)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掌握方法。
(4)個體體會,即通過知識應用去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習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範例教學法的優點:從個別到一般的認識過程,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範例教學法的缺點:思維方式單一,容易造成思維定勢,不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過份強調歸納,會削弱對學生演繹推理的訓練。並不是所有內容都能通過「範例」去教學,因為要受具體的內容和教學時間限制。
其大意;細讀是對教材逐字句地讀,鑽研教材的內容、概念、公式和法則;精讀是要概括內容,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礎上記憶。領讀階段約需一至兩周的時間。
⑹ 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數學教學方法如下: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⑺ 數學教學中有哪些教學方法
數學教學中有哪些教學方法
「瓜傻式」教學法----將數學那種嚴密的邏輯演繹過程還原為生動活潑的知識生成過程。通過讓學生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感知知識的的產生過程。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過程,這種方法,可以極大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和創作欲。使枯燥干澀的數學概念演繹變得生動起來。
自主探索式學習----重點在於學生親自體驗學習過程 , 其價值與其說是學生發現 結論 , 不如說更看重學生的探索過程。自主探索式學習重視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 驗 , 通過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 「 再創造 」 有關數學問題口在這個過程中 , 學生不僅獲得了必要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 還對數學 知識的形成過程有所了解 , 特別是體驗和學習數學的思考方法和數學的價值。
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被採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組合作學習效益高的較少 , 有的只是流於形式。有的研究者認為 , 小組學習有獨立型、競爭型、依賴型、依存 型等幾種類型。目前我們用得較多的是學生獨立學習後相互交流 , 真正意義上的合 作一一相互依存地來研究或者共同解決一個問題還太少。
「實踐活動」的教學方法----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掘學生潛能,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知識。
……
無論是「優選」還是「創新」,一般都應注意以下四點:一是教學方法的選用或創新必須符合教學規律和原則;二是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特點,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三是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變化特徵和教師本身的教學風格;四是必須符合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所規定的教學時間。另外,在指導思想上,教師應注意用辯證的觀點來審視各種教學方法。
正所謂「教無定法」。
常用的教學方法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整個教學領域的深入改革,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廣大的小學數學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一方面對我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完善與改造,一方面積極地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使我國新的教學方法,如雨後春筍,競相涌現。
一、小學數學新教學方法介紹
(一)發現法
發現法是由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50年代至60年代初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
1、發現法的基本含義及特點
發現法是指教師不直接把現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根據教師和教科書提供的課題與材料,積極主動地思考,獨立地發現相應的問題和法則的一種教學方法。
發現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較,有以下幾個特點:
(1)發現法強調學生是發現者,讓學生自己去獨立發現、去認識,自己求出問題的答案,而不是教師把現成的結論提供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被動的吸收者。
(2)發現法強調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作用。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於他們對所學課程具有內在的興趣。發現法符合兒童好玩、好動、好問和喜歡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遇到新奇、復雜的問題,他們就會積極地去探索。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利用新奇、疑難和矛盾等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主動地去探究和解決問題,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法僅利用外來刺激促發學生學習的做法。
(3)發現法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為潛在的、間接的。由於該法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教師提供的各種學習材料、直觀教具等,自己去觀察,用頭腦去分析、綜合、判斷、推理,親自去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潛在的、間接的。
2、發現法的主要優點及其局限性
發現法有如下幾個主要優點。
(1)可以使學生學習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增強學習的信心。
(2)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發現法經常練習怎樣解決問題,所以能使學生學會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樂於創造發明的態度。
(3)運用發現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智慧,發揮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
(4)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鞏固。在發現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就已有的知識結構進行內部改組,這種改組,可以使已有的知識結構與要學習的新知識更好的聯系起來,這種系統化和結構化的知識,就更加有助於學生的理解、鞏固和應用。
發現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就教學效率而言,使用發現法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因為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再發現的過程,一切真理都要學生自己去獲得,或者重新發現,而不是由教師簡單地告訴學生,因此,教學過程必然經歷一個較長時間的摸索過程。
(2)就教學內容而言,它的適應是有一定范圍的。發現法比較適用於具有嚴格邏輯的數、理、化等學科,對於人文學科是不太適用的。就適用的學科而言,也是只適用於概念和前後有聯系的概括性知識的教學,如求平均數、運算定律等。而概念的名稱、符號、表示法等,仍需要由教師來講解。
(3)就教學的對象而言,它更適用於中、高年級的學生。因為發現學習必須以一定的基礎知識和經驗為發現的前提條件,因此,年級越高的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也就會越強。所以,並非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都有必要和可能採用發現法教學。
3、發現法教學舉例(一位數除兩位數的教學)
給出一道題如39÷3。學生可先拿39個物品,每3個一份,把它們分成13份。做幾個這樣的題目後,可以讓他們把物品10個組成一組。例如,給出這樣一道題:「哈利買了4條糖果,每條有10塊。他吃了1塊,把剩下的每3塊包成一包,分給同學們,分給了幾個同學?」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解法:
(1)每3個分成一堆,然後數出分得的堆數。
(2)從3個10中各先拿出1個,剩下的每9個分給3個同學,再把其餘的也每3個分成一堆。
9+9+9+3+3+3+3=39(塊)
↓↓↓↓↓↓↓
3+3+3+1+1+1+1=13(人)
(3)與(2)相似,但他們看出有4個9。
9+9+9+9+3=39(塊)
↓↓↓↓↓
3+3+3+3+1=13(人)
(4)他們看出3個10正好分給10個人,剩下的每3個分成一組。
30+3+3+3=39(塊)
↓ ↓↓↓
10+1+1+1=13(人)
(5)與(4)相似,但他們看出剩下的9正好分給3個人。
30+9=39(塊)
↓ ↓
10+3=13(人)
在學生得出解法之後,全班進行討論。教師對不同的演算法不給出評價。再出一道題,許多學生會選用比他第一次用的更為簡便的方法。教師進一步提出引導性問題,促使學生找出更為有效的計算方法,形成一般的豎式計算。
(二)嘗試教學法
嘗試教學法是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中一種影響比較大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方法。嘗試教學法是由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邱學華老師最早設計和提出的,經過在一些地區和全國逐步推廣,到現在已有十多年的時間,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甚至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
1、嘗試教學法的基本內容
什麼是嘗試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不是先由教師講,而是讓學生在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嘗試教學法的基本程序分為五個步驟: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
嘗試教學法與普通的教學方法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改變教學過程中「先講後練」的方式,以「先練後講」的方式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
嘗試教學法產生的背景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教學改革已經走上了正軌,國內有許多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同時,也有許多國外的教學改革的經驗大量地介紹進來。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根據我國的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和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既符合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又具有較強的操作性的教學方法。邱學華老師多年來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在「文革」前後進行了多項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方面的調查與實驗,深感研究一種新的小學數學教學法的必要性。因此,他在分析和對比國內外教學改革的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嘗試教學法的設想。他借鑒了中國古代的「啟發式教學」原理、發現法和自學輔導法教學的思路,綜合地分析和研究這些教學法的長處與不足,試圖形成一種獨特的,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