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材料分析方法課件

材料分析方法課件

發布時間:2023-09-15 11:24:18

如何建立HPLC法測定有關物質的方法.ppt

摘要 本文就如何建立TLC法測定有關物質的方法進行論述,系統地闡述了薄層色譜法各條件確定的原理,並列舉了質量標准制訂中存在的某些問題。
關鍵詞 薄層色譜法(TLC法) 有關物質 方法建立
有關物質是研究品中除主成分以外的雜質,它可能是原料合成過程中帶入的原料、中間體、試劑、降解物、副產物、聚合體、異構體以及不同晶型、旋光異構的物質,也可能是制劑過程中產生的降解物,或是在貯藏、運輸、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降解物等[1]。這些雜質的存在直接反映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故要對其進行研究,特別是在品申報的質量研究資料中需建立其檢測方法,並根據生產、穩定性考核等實際情況考慮是否在質量標准中制訂該檢查項,規定其限度。目前,有關物質的常用測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法)和薄層色譜法(TLC法)。
TLC的特點是快速、簡便,尤其是對無紫外吸收的雜質測定,更具有其應用價值。如能將TLC法與HPLC法有機地結合、或彼此間進行比對研究,便可得到更多、更為准確的有關雜質信息,做到兩方法間的相輔相成,相益得彰!本文將著重討論如何建立薄層色譜法測定有關物質的方法。
1.測定方法類型
常用的方法有雜質對照品法(適用於已知雜質)和自身(稀釋)對照法(適用於一般雜質檢查,雜質成分少且尚不能取得雜質對照品)。目前國內由於難以獲得雜質對照品、故一般均採用自身對照法。
2.展開劑的確定(即專屬性試驗)
專屬性的研究是提供被分析物在雜質和輔料存在時能被區分的證明,該點是色譜條件建立的關鍵。通常採用在被分析物的對照品或精製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雜質或輔料,證明色譜條件可將各雜質與被分析物分離[1]。這里的關鍵是:將多少量的雜質加入到多少量的主成分中。正確的作法是將1%(w/w)濃度量的各雜質加入到100%濃度的主成分中,配製這樣的溶液來
驗證系統適用性。之所以如此配製,目的是模仿樣品中有可能存在的狀態,即有少量(1%左右)雜質存在時是否能與主成分達到完全分離,只有這樣才能比較客觀、科學地反映樣品中實際存在情況的(見圖1);而不應把該溶液配製成:主成分與中間體相同濃度的。因為一者實際檢測時樣品中不可能存在此種情況;二者該濃度不易確定,目前國內申報資料中一般的作法均是配製成較低的一致濃度,這樣各斑點當然易於完全分離了(見圖2),但在實際測定時,由於主斑點急劇增大,很易將相鄰雜質包含於主成分斑點中。同樣,質量標准中的系統適用性試驗用溶液的配製方法亦如此。

(1,3,4為雜質,2為主成分)
圖1 圖2 (雜質濃度均為供試品溶液濃度的1%)
3.檢出條件的確定
其基本出發點是:主成分與相關雜質均應在該條件下顯色,且在相同濃度下,斑點大小應基本一致。薄層板的類型根據被測物質的性質來選用,測定有紫外吸收的物質通常選用GF254或GF365板;測定無紫外吸收、需噴顯色劑的,常選用硅膠G板或H板,選用該類薄層板時,顯色方法根據被測物質的結構式選取,但當有多個顯色方法時,應分別進行試驗,選取靈敏度最高的顯色方法。如醋酸氫化可的松有關物質的測定,中國典2000年版採用鹼性四氮唑藍試液顯色,美國典26版採用硫酸-乙醇(10:90)溶液顯色,兩者均為激素類物的顯色方法。醋酸氫化可的松屬於激素類中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四氮唑法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重要顯色方法;而硫酸-乙醇顯色法則主要是針對激素類中的的顯色反應,對於屬於腎上腺皮質激素類的醋酸氫化可的松則反應活性不強,結果兩法的靈敏度相差10倍以上。因此,檢出條件的確定,一定要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並根據試驗結果進行綜合考慮。
4.供試品溶液濃度的確定(靈敏度試驗——最低檢出限的測定)
供試品溶液濃度的設定在有關物質檢測中是至關重要的,濃度越高、越能反映樣品中雜質存在的情況,但若設定得過高,則會產生主斑點嚴重拖尾、「斷腰」等超載現象的發生,產生錯誤結論;若設定太低,又將達不到檢測雜質的目的,觀測不到雜質量的變化。其設定是根據最低點樣量和最大點樣量來綜合考慮的。
最低檢出限雖然是個絕對值,但真正的意義卻是其相對值,即相對於供試品溶液的濃度多少而言,所以測定結果不僅要羅列出其絕對值又應列出其相對值,這樣最低檢出限才有意義!最大點樣量則是通過不斷加大供試品溶液濃度,直至主斑點嚴重拖尾、「斷腰」等情況出現時來得到的。然後根據最低檢出限,採用「上推法」來確定:如一般設定雜質斑點小於1.0%對照斑點,對照溶液的濃度至少應為最低檢出濃度(即最低檢出限)的20~50倍,則供試品溶液濃度是最低檢出濃度的2000~5000倍;反過來,最低檢出濃度應至少達到供試品溶液濃度的0.02%~0.05%。應注意的是:由於最低檢出量和最大點樣量因試驗環境、薄層板質量以及即時試驗時其他各因素的不同而改變(即耐受性因數),故供試品溶液的濃度在保證小於最大進樣量的情況下,可在此基礎上設定得再高一些,以保證該濃度可適用於各種條件下。舉例說明見表1(規定雜質限度為1.0%)。

表1 最低檢出量、最大點樣量、供試品溶液和對照溶液濃度之間的比例關系

最大點樣量
供試品溶液
對照溶液
最低檢出量 濃 度 8mg/ml 3mg/ml 30μg/ml 1μg/ml 點樣量 10μl 10μl 10μl 10μl 絕對量 30μg 0.3μg 10ng 相對於樣品測定濃度的 100% 1.0% 0.02% 倍 數 關 系 5000倍 30倍 「基準點」
供試品溶液濃度也可設定得再高些,但不可超過最大點樣量。
5.加樣回收試驗(即准確性試驗)
准確性試驗可採用在預經有關物質測定後的樣品中,加入已知量雜質的方法來評價。准確稱取各雜質,將含有1%(w/w)濃度的各雜質加入到樣品溶液中,以驗證所採用的薄層測定條件是否可分離檢測出相應的各雜質以及樣品中已存在的雜質是否累加,斑點是否加深。該原理同前面所述的專屬性研究是一致的。
6.強力破壞試驗
該項研究是為了揭示原料內在穩定性的特性,它是開發研究的一部分。這些試驗是在比加速試驗更劇烈的條件下進行的,其能夠包含品在銷售過程中所遇到的劇烈條件。可取一批樣品通過強光、高溫、高濕、氧化破壞、以及酸鹼破壞來證明該展開條件能分離檢測出雜質。
7.展開距離
測定時一定要採用25cm、長薄層板,展開距離應盡可能長一些,以使雜質與主成分盡量分離。如用短板,易造成臨近主斑點的雜質斑點「躲進」主斑點中。但同時又應注意,距離拉大,斑點分散,會損失最低檢出限,降低靈敏度,故應綜合考慮。
8.其它的因素
展開溫度應盡量控制在20~25℃之間,尤其在冬季,應注意環境的溫度,如太低,將嚴重影響展開效果。另層析缸的蓋兒,應塗抹凡士林油,以保證整個試驗過程中,層析缸的密封,避免展開劑揮發;並應在展開前,預先傾入展開劑,以使層析缸內的空氣飽和,達到最佳的展開效果。薄層板由於有自製、市售,質量不一也應注意。
二.討論
1. 質量標准中的系統適用性試驗,最好能將最難分離的雜質訂入系統適用性試驗用溶液的配製,將此雜質的濃度配製為主成分濃度的1%,或0.5%,或0.2%(依據雜質限度而定)進行試驗,驗證分離度後,再進行樣品的測定,以確保試驗的准確進行。
2. 質量標准中,應配製系列濃度的對照溶液(即梯度對照),以對雜質有「半定量」的概念,這可更好地評價雜質存在的情況;並應規定雜質的個數及最大雜質斑點的限度,使質量標准更完善、科學。經查閱,中國典薄層色譜法測定有關物質的有70個品種,僅有2個品種採用了梯度對照,絕大部分品種僅是制定了對照溶液,均未規定雜質個數,和最大雜質斑點限度,如有若干個雜質斑點也無法判定;而英國典和美國典則幾乎每個品種均採用梯度對照,並規定雜質個數和最大雜質斑點限度,這一點值得學習和推廣。
3. 錯誤的一種誤區,認為HPLC法完全替代了TLC法,這是不正確的,一定要做到相互補充、相互論證、相互參考才是最客觀、最科學的!
本文是在參閱了日本《分析方法驗證》一書和大量日本國內新申報資料中質量研究部
分的內容所寫而成。

② 金屬材料分析都有哪些方法

金屬材料分析方法的選擇和施行第六講金屬材料中稀土元素的測定
choice
and
practice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
metal
analysis
lecture
6
determin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metals
and
alloys
(continuation)
<<理化檢驗-化學分冊
>>2007年03期
稀土(ⅲ)與cpaⅲ生成的α型螯合物的可萃取性也是一種很有實用意義的特徵.在ph
1.1~1.5的酸度條件下反應生成的α型螯合物可用正丁醇萃取.螯合物在有機相中吸光度可穩定至少24
h.與在水溶液的顯色反應比較,螯合物在有機相中呈出3項特點:①穩定性好;②在水溶液中各單一稀土(ⅲ)離子的螫合物的吸收峰波長略有差異,而在正丁醇中吸收峰的波長無差異,均為668
nm;③在正丁醇介質中,各單一稀土(ⅲ)螯合物的摩爾吸光系數的值比在水溶液中的值高3倍左右;其值從鑭至鏑隨原子序數增大而增加,而從鏑至鑥卻隨原子序數增大而減小

③ 社會調查報告材料的分析方法

對社會調查報告材料的分析,應該說是調查研究中的一個十分關鍵的步驟,是能否將社會調查報告材料化為研究成果的關鍵所在。所謂社會調查報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學的方法審查、剖析調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對象的狀況、特點、社會背景、基本結構、本質屬性與成因、組成因素與相互虧氏關系,以及運動機制和結論的過程。對社會調查報告的調查材料進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類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應該用辯證的觀點對待事物,對質和量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考察。

(一)社會調查報告材料的定性分析

社會調查報告材料的定性分析是據事論理,用思辯的方式,依靠個人經驗判斷能力和直觀材料,確定社會現象或事物發展變化的性質和趨向.以劃清事物性質界限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根本的方法是哲學方法,即揭示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的方法。除此之外,還可採用系統方法、邏輯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社會調查報告材料分析——矛盾分析法

即運用唯物辯證法對立統一的原理,具體分析事物內部矛盾及其運動狀況,從而認識客觀事物的方法。其具體作法分三個步驟:

①從調查所得的大量材料中找到事物的矛盾,即找到問題。因為問題即是應該消除或縮小的差距,差距就是矛盾。

②對事物存在的矛盾進行分類,看它們是屬於:歷史遺留——現實產生;客觀存在——主觀思想;自然條件——人為造成;局部——全局;根本——枝節;眼前——長遠的矛盾。

③分析矛盾的對立面,考察矛盾的主要方面與矛盾其它方面互相依存、斗爭、轉化的條件,從而把握矛盾的特性。

2.社會調查報告材料分析——比較分析法

做社會調查報告常用的比較方法有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常用的分類方法為:先進行比較,弄清事物的異同,根據共同點將事物歸集為一大類,然後再根據差異將大類劃分為幾個小類,依此類推,事物就被區分為具有一定從屬關系的,不同層次的大小類別,明確地反映出客觀事物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3.社會調查報告材料分析——因素分析法

即指從社會調查報告材料中尋找出對事物產生、發展、運動起作用的要素,通過系統分析和科學的歸納,探尋到對事物變化起著關鍵作用的要素系列,掌握決定事物變化的原因,從而了解事物的本質及其運動規律的方法。運用因素分析法,首先應進行總體分析。

第一步是把蘊藏在現象之中的各個方面的基本因素清理出來,並在初步分析的基礎上,將它們按一定的標准組成一個有機的多層面的網路結構。影響事物變化有種種因素,歸納起來可以劃分為外因(客觀因素)和內因(主觀因素)兩大因素系列,在這銷游散一層面下,又可以從不同角度將因素分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積極因素、消極因素;一般因素、特殊因素;直接因素、間接因素;必然因素、偶然因素;歷史因素、現實因素;起始因素、終極因素;潛在因素、誘發因素;階級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或工作單位因素)、家庭因素、個人因素等。各個系列因素有可能相互交織,錯綜復雜,顯現出一種網路狀態。

第二步就是通過對這一網路的分析,從總體上考察研究對象,分析出現某一社會現象的綜合原因。這就要求實事磨搭求是地把握諸因素的內部聯系,把握其特徵和轉化規律,對事物的總體進行多維的、系統的,內因與外因,客觀與微觀相結合的辯證的分析。其次是進行關系分析。即對因素與因素之間的各種關系進行分析。要著重分析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功能關系、轉化關系、共因關系。共因往往是事物存在或變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如諸多腐敗現象的產生,其共因是私慾惡性膨脹,再進一步深究,就可找出其根本原因是權力作祟.從而找到問題的關鍵,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再次是進行因素樹分析。即以某一種關鍵性的因素系列為主要分析目標,予以系統的多層次的剖析,按因素之間的聯系繪出因素樹圖,即:社會調查報告(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材料的因素分析法——因素樹圖

這樣逐層深人,直至找出最基礎的原始性要點,即具體行為表現。

定性分析除了以上方法外,還有分析綜合法、歸納演繹法、科學抽象法、社區研究法(是以分析社區人口集體與特定生活環境、社會條件之間的相互關系,探討社區的社會構成、社會功能、價值觀念、日常生活及發展變化的方法)、歷史研究法等多種方法。

(二)社會調查報告材料的定量分析

社會調查報告的定量分析是對社會現象或事物的規模、范圍、程度、速度等方面數量關系的情況和變化,進行變數計算和考察分析,弄清其數量特徵的方法。簡言之,就是從事物數量方面入手進行分析研究。目前,在調查研究中進行定量分析已越來越普遍,使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已成為大勢所趨,也是調查研究走向完善的標志。定量分析的 基本方法有:

1.社會調查報告材料分析——統計分析法

即運用統計學的原理,對社會調查報告所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綜合處理,分析現象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數量關系,以揭示事物的性質、特點及其變化規律的過程和方法。統計分析法包括描述分析和統計推論兩個部分。

①描述分析,是把收集到的數據整理加工,找出其中的規律以及現象之間的關系.並用統計量對這些資料進行描述。它主要包括:編制次數分布表.繪制次數分布曲線,測繪現象的集中趨勢的離散趨勢以及現象之間的相關關系等。例如:我們研究城市居民近五年來生活水平提高的情況,根據調查所得的材料,把每戶居民年收人劃分為六個等級:2萬元以上,17000~20000元,14000~17000元,11000~14000元,8000~11000元,8000元以下。然後計算每一個等級中有多少戶居民,這就是事件次數分布統計。計算各等級居民在全體居民中所佔的比重。就是比例分布統計。計算全體居民的平均收人,就是對這個數列的集中趨勢的統計。計算全體居民平均相差多少錢,就是離散趨勢的統計。

②統計推論,則是指在隨機抽樣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樣本資料對全體進行推論。它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區間估計,統計假設檢驗。

2.社會調查報告材料分析——社會測量法

社會調查報告的社會測量法即通過測量和評定某一社會群體或團體中社會關系或社會意向的一種方法。社會測量法分社會關系測量和社會意向測量兩種具體方法。社會關系測量法較為常用,是指將所研究的某一社會團體內部成員相互吸引或排斥的關系狀態數量化,從而分析其人際關系的一種方法。運用此法可分五個步驟。

其一,確定選擇標准,有六種類型:①工作標准,以測量工作團體內部的關系;②娛樂標准,以測量娛樂群體內部的關系;③社交標准,以測量社交群體內部的關系;④生活標准,以測量生活團體內部的關系;⑤學習標准.以測量學習團體內部的關系;⑥服從標准,以測量被領導與領導之間的關系。

其二,選擇指示項。一個標准,可以擬出多個指示項。如服從標准可擬出:你認為本單位誰當領導最合適?誰威信?你最不服誰的領導?等等。

其三,製作測試答卷。給出選擇標准;限定選擇數目;交代測試目的、選擇范圍(團體之內),說明對測量結果保密等。

其四,填答試卷。當面填寫,當場收回。

其五,對試卷進行整理分析。

對社會調查報告材料的選擇,要注意:

1.運用典型材料說明觀點。典型材料是代表性的材料,它顯示著事物和現象的某些本質特徵,有著以一當十的力量。

2.運用綜合材料說明觀點。將一組有可比性的材料進行對比(今昔、成敗、好壞、新舊、內外、先進與落後、正確與錯誤等),能使觀點更加鮮明突出,增加說服力。

3.用精確的統計數據說明觀點。統計數據具有很強的概括力和表現力,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增強社會調查報告的科學性、准確性和說服力。

④ 成分分析的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可分為三大方面:材料結構的測定、材料形貌的觀察和材料成分的分析。材料成分分析主要是通過各項檢測手段對樣品的成分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常見的材料成分分析方法:
1、化學分析法:利用物質化學反應為基礎的分析方法,稱為化學分析法。每種物質都有其獨特的化學特性,可以利用物質間的化學反應並將其以一種適當的方式進行表徵,用以指示反應的進程,從而得到材料中某些組合成分的含量;
2、原子光譜法:原子光譜是原子吸收或發出光子的強度關於光子能量(通常以波長表示)的圖譜,可以提供關於樣品化學組成的相關信息。原子光譜分為三大類:原子吸收光譜、原子發射光譜和原子熒光光譜;
3、X射線能量色散譜法(EDX):EDX常與電子顯微鏡配合使用,它是測量電子與試樣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特徵X射線的波長與強度,從而對微小區域所含元素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每種元素都有一個特定波長的特徵X射線與之相對應,它不隨入射電子的能量而變化,測量電子激發試樣所產生的特徵X射線波長的種類,即可確定試樣中所存在元素的種類。元素的含量與該元素產生的特徵X射線強度成正比,據此可以測定元素的含量;

⑤ 材料分析方法

材料分析方法:
1、化學分析:化學分析又稱經典分析,包括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兩部分,是根據樣品的量、反應產物的量或所消耗試劑的量及反應的化學計量關系,經計算得待測組分的含量。化學分析是鑒別材料中附加成分的種類、含量,是剖析材料組成、准確定量的必要手段。
2、差熱分析:熱分析是研究熱力學參數或物理參數與溫度變化關系分析的方法,可分性材料晶型轉變、熔融、吸附、脫水、分解等物理性質,在物理、化學、化工、冶金、地質、建材、燃料、輕紡、食品、生物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通過熱分析技術的綜合應用可以判斷材料種類、材料組分含量、篩選目標材料、對材料加工條件、 使用條件做出准確的預判,是材料分析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3、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研究被測元素原子的中外層電子由基態向激發態躍遷時吸收或者放出的特徵譜線的一種分析手段,通過特徵譜線的分析可了解待測材料的元素組成、化學鍵、原子含量及相對濃度。元素分析針對材料中非常規組分進行前期元素分析,輔助和佐證色譜分析,是材料分析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4、光譜分析:光譜分析是通過對材料的發射光譜、吸收光譜、熒光光譜等特徵光譜進行研究以分析物質結構特徵或含量的方法,光譜分析根據光的波長分為可見、紅外、紫外、X射線光譜分析。利用光譜分析可以精確、迅速、靈敏的鑒別材料、分析材料分子結構、確定化學組成和相對含量。是材料分析過程中對材料進行定性分析首要步驟。
5、色譜分析:是材料不同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分配平衡的過程中,不同組分在固定相上相互分離,已達到對材料定性分析、定量的目的。根據分離機制,色譜分析可以分為吸附色譜、分配色譜、離子交換色譜、凝膠色譜、親和色譜等分析類別,通過各種色譜技術的綜合運用,可實現各種材料的組分分離、定量、定性分析。
6、聯用(介面)技術:通過不同模式和類型的熱分析技術與色譜、光譜、質譜聯用(介面)技術實現對多組分復雜樣品體系的分析,可完成組分多樣性、體系多樣性的材料精確、靈敏、快捷的組分、組成測試,是非常規材料剖析過程中不可或缺分析方法。

⑥ 在大學中,材料分析方法應怎麼

針對材料分析方法理論與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本文提出一些設計與實施思路,主要就教學改革的目的、主要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進行論述。改革和優化材料分析方法�n程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是更好地培養材料類專業大學生具備扎實專業基礎知識、科技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採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他們更好地理解、掌握材料分析方法課程的基本內容、分析方法原理和應用,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材料分析方法;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3-0093-02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具有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對材料、化學與物理等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在材料分析方法課程方面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更好地培養相關專業大學生的科技素質和創新能力。但時至今日,傳統材料分析方法課程的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弊端,難以發揮其對人才培養的特殊作用。因此,改革和優化材料分析方法課程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是更好地培養材料類專業大學生科技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建立一種適合當代科技發展、培養具有扎實專業基礎知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教學體系,其教學內容要反映當代教育思想、高新技術方法和最新科技發展成果,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而且,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採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理解、掌握材料分析方法課程的基本內容、分析方法原理和應用,提高學習效率。
一、教學改革的目標
1.整合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教學內容,密切理論課與實驗課的聯系。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如材料分析方法與材料分析方法實驗兩門課程缺少配合和相互支撐、教學內容滯後科技發展、教學模式單一等問題,調整、更新和優化理論與實驗的教學內容,使它們在內容上一體,教學手段注重各自教學目標而有所區分,使理論與實驗的教學符合物理學的認識規律,讓學生真正領悟到材料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科學研究素養。
2.打破舊有教學模式,建立新型教學模式。教師要及時更新理論課程及實驗內容,採取符合時代性和先進性的教學形式,引進、創新教學方法,完善並更新實驗儀器,以滿足教學改革的需要。
3.建設課堂演示實驗。材料分析方法是一門專業的基礎理論與實驗科學,是對測試分析過程、原理及各類物理現象的感性認識,是學生理解、接受並會應用相關知識的前提。因此,課堂內外開展演示實驗,對學生學好材料分析方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4.多媒體課件庫的建立。這主要包括材料分析方法理論素材庫和實驗素材庫、多媒體課件的製作與完善,如與材料分析方法相關的物理現象、效應、機理等圖形和圖像庫、動畫和視頻庫,以及測試儀器應用原理與方法步驟等,形成工具型、資料型、開放型的教學平台,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良好條件。

閱讀全文

與材料分析方法課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測量真空度方法 瀏覽:578
硬銅線插頭連接方法 瀏覽:70
觸摸板點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78
娃娃發燒快速退燒的方法 瀏覽:695
左右運球的訓練方法 瀏覽:417
子宮頸癌治療方法 瀏覽:46
無線瞄準器怎麼樣使用方法 瀏覽:372
快速看懂心臟ct片方法 瀏覽:670
麥克風的製作方法視頻幼兒 瀏覽:343
簡單科技作品製作方法 瀏覽:5
龍門架手腕鍛煉方法 瀏覽:231
手機掉到水裡正確的處理方法 瀏覽:50
掛壁馬桶水電安裝方法 瀏覽:341
緊張聲音顫抖解決方法 瀏覽:71
強弱電線並排走解決方法 瀏覽:704
生薑種植方法視頻 瀏覽:517
六級高分技巧速成方法 瀏覽:711
勤思教育研究方法論 瀏覽:648
用手機連接電腦玩游戲方法 瀏覽:375
河南牛皮癬治療方法 瀏覽:477